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散文專題訓練(含解析) (十三)_第1頁
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散文專題訓練(含解析) (十三)_第2頁
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散文專題訓練(含解析) (十三)_第3頁
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散文專題訓練(含解析) (十三)_第4頁
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散文專題訓練(含解析) (十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散文專題訓練……余秋雨散文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戲劇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戲劇需要激情。列班爾斯泰對“藝術”下了一個簡單明確的定義:“作者所體驗過的感情

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別林斯基認為“激情..是一切詩歌體裁所必有的,而且,

他還說:“(激情)這個字眼,在談戲劇時最經(jīng)常地被人采用,因為就其本質(zhì)來說,戲劇是

最富有激情的詩歌體裁……”劇作家和觀眾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鑄起來的形

象,才具有真正的審美價值。

劇作家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掘出來的思想是一部劇作的靈魂,正是它,賦予劇作家的產(chǎn)品

以一定的社會價值;戲劇最忌的是理性說教,思想必須飽含激情,才能對觀眾產(chǎn)生巨大的

感染力。戲劇的基本手段是動作,而動作不過是激發(fā)感情共鳴的有力手段,如果動作不能

產(chǎn)生感情反應,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義。在不同種類的劇作中,激情可能產(chǎn)生不同的

效果,它有時引起觀眾熱淚盈眶,有時使他們開懷大笑,有時促使他們深思冥想;但卻不

能沒有它,失去了它,劇本就不能喚起觀眾的共鳴。在不同風格的劇作中,有的激情洶涌

澎湃,有如奔騰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滲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沒

有它,劇本就成了一片龜裂的干河,是沒有生命的。

劇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嫻熟但卻沒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為

熟練的匠人。劇本不能沒有戲劇性,可是,戲劇更需要激情的滋養(yǎng),否則,它就會是沒有

生命的枯木干枝,難成茂葉繁花之美。

戲劇需要戲劇性,但也需要抒情性。兩者應該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過,談到“抒情”,人們首先會想到詩,特別是抒情詩。抒情詩要求通過凝練.節(jié)奏鮮明.感

情色彩濃厚的語言,抒發(fā)詩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內(nèi)心感受,引起讀者.聽眾的強烈共鳴。戲劇

要求的是貫穿的動作,是鮮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緊湊的情節(jié),而這些卻是抒情詩所不

能容納的;如果不顧戲劇的特性,在劇本中讓人物脫離劇情發(fā)展去大抒其情,又會造成劇

情的停滯。從這個角度來說,戲劇和抒情似乎是對立的。

可是,各種文學樣式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對立,都是相對的。別林斯基把抒情性稱為“一

切詩的生命和靈魂”,他認為“抒情性像元素一樣進入一切其他種類的詩中,使之活躍起來,

有如普羅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還說:“如果沒有抒情性,史詩和戲劇就會

過于平淡,變得對自己的內(nèi)容冷漠無情。”他的看法無疑是正確的。

1.根據(jù)文意,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戲劇的真正的審美價值,在于劇作家用激情熔鑄起來的形象和觀眾之間的情感交流。

B.一部劇作的靈魂是劇作家從自我情感世界提煉而升華的思想理念。

C.思想賦予劇作家的產(chǎn)品以一定的社會價值,戲劇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說教。

D.戲劇的基本手段是動作,它是激發(fā)感情共鳴的有力手段。

2.下列內(nèi)容不能用來說明“戲劇需要激情”的原因的一項是()

A.劇作家和觀眾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鑄起來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審美價

值。

B.劇作家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掘出來的思想是一部劇作的靈魂,思想必須飽含激情,才能對觀

眾產(chǎn)生巨大的感染力。

C.戲劇性是劇本的基本特征,所以戲劇不能沒有戲劇性。

D.戲劇的基本手段是動作,而動作是激發(fā)感情共鳴的有力手段,如果動作不能產(chǎn)生感情反

應,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義。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戲劇和抒情詩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差異,必然導致戲劇性和抒情性的對立。

B.第一段引述別林斯基的話,是為了說明了富于激情的劇作才具有真正的審美價值。

C.最后一段引述別林斯基的話,是為了說明戲劇少了抒情性,就失去了生命和靈魂。

I).戲劇和抒情詩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特點有差異性,戲劇通過動作、人物性格、情節(jié)來抒情,

不同于詩歌用語言來抒情。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問卜中華(節(jié)選)

余秋雨

一八九九,深秋。離二十世紀只一著三陣風,一場雪。

十九世紀最后幾個月,北京城一片混亂。無能的朝廷、無知的流民、無狀的列強,打

斗在骯臟的街道和胡同間。商店很少開業(yè),居民很少出門,只有一些維持最低生存需要的

糧店和藥店,還會閃動幾個慌張的身影。據(jù)傳說,那天,宣武門外的達仁堂藥店接到過一

張藥方,藥方上有一味藥叫“龍骨”,其實就是古代的龜甲和獸骨,上面間或刻有一些奇

怪的古文字。使用這張藥方的病人,叫王懿榮。

王懿榮是個名人,當時京城頂級的古文學者,金石學家。他還是一個科技出身的大官,

授翰林,任南書記行走,國子監(jiān)祭酒,主持著皇家最高學府。他對古代容器上的銘文作過

深入研究,因此,那天偶爾看到藥包里沒有磨碎的“龍骨”上的古文字,立即產(chǎn)生敏感,

不僅收購了達仁堂的全部“龍骨”,而且囑人四處搜集,很快就集中了一千五百余塊有字

甲骨。他收購時出錢大方,又多多益善,結果在京城內(nèi)外,“龍骨”也就從一種不重要的

藥材變成了很貴得的文物。

在他之前,也有人聽說過河南出土過有字骨版,以為是“古筒”。王懿榮熟悉古籍,

又見到了實物,快速作出判斷,眼前的這些有字甲骨,與《史記》中“五帝三王”的論述

有關。那就太令人興奮了,遙遠的“五帝三王”在中國歷史上一直缺少實證,而眼前出現(xiàn)

的卻是那個時候占卜用的卜辭,而且是實實在在一大堆!

占卜,就是詢問天意。大事小事都問,最大的事,像戰(zhàn)爭的勝敗、族群的兇云消霧散、

農(nóng)業(yè)的收成,是朝廷史官們必須隆重占卜的。先取一塊整修過的龜板,刻上一句問話,例

如,幾天之后要和誰打伏,會雇.嗎?然后把龜板翻過來,在背面用一塊火炭烤出裂紋,根

據(jù)裂紋的走向和長短尋找答案,并把答案刻上。等到打完伏,再把結果刻上。

我們的祖先為了維持生存、繁衍后代,不知遇到過多少災衲和挑戰(zhàn)。現(xiàn)在,終于可以

聽到他們向蒼天的一句句問卜聲了。問得單死,問得具體,問得誠懇。問上帝,問宗祖,

上帝也就是宗祖。有祭禮,有巫祝,日月星辰,風霜雨雪,問天也就是問地。

為什么三千多年前的聲聲問卜,會突然涌現(xiàn)于十九世紀最后一個深秋?為什么在地下

沉默了那么久的華夏老先人,會在這個時候此當一聲擲由自己當年的問卜甲骨,而嘩啦啦

地流瀉出這么一大堆?

我想,一定是華夏先人強烈地感知到了,他們的后代正面臨著可能導致萬劫不復的危

難。

他們顯然有點生氣,擲出甲骨提醒后代:這是多少年的家業(yè)了,怎么會讓外人糟躡成

這樣?

他們甚至惱怒了,擲出甲骨斤斥后代:為何這么垂頭夜氣?至少也要問卜幾次,最后

探詢一下兇吉!

王懿榮似乎有點聽懂。他放下甲骨,站起身來。

門外要王懿榮關心的事情太多。

就在王懿榮發(fā)現(xiàn)甲骨文的半年之后,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一九00年八月十五日早晨,

王懿榮被告,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已經(jīng)逃離北京。

王懿榮,這位大學者這時又擔負著北京城的防衛(wèi)職分。在中國歷代關及民族安危的戰(zhàn)

爭中,開始總有不少武將在戰(zhàn)斗,但到最后還在抵抗的,經(jīng)常是文官,這是一件非常奇怪

的事,恐怕也與中華文化的氣節(jié)傳承有關。王懿榮又是這樣,他覺得首都淪陷、朝廷逃亡,

是自己的失職,盡管責任完全不在他。他知道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自己越不應該離開職守,

但又不能以中國首都防衛(wèi)官員的身份束手就擒,成為外國侵略者進一步證明他們勝利的道

具。于是,唯一的選擇是,在外侵略者還沒來到眼前的這一刻,自殺殉國。

我一直認為,王懿榮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國難當頭的關口上成了民族英雄。他研究的

是金石,自己卻成了中國文化中的鏗鏘的金石。他發(fā)現(xiàn)的“龍骨”,自己卻成了中華民族

真正的“龍骨”。(有刪改)

4.簡要賞析文章第一段中畫線句子。

5.為什么是王懿榮而不是別人,最初發(fā)現(xiàn)了“龍骨”里的秘密?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6.如何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⑴他們顯然有點牛氣.擲出甲骨提醒后代:這是多少年的家業(yè)了.怎么會讓外人糟蹋成這

樣?

⑵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卻成了中國文化中的鏗鏘的金石。他發(fā)現(xiàn)的是“龍骨”,自己卻成

了中華民族真正的“龍骨

7.本文在寫作方面有何藝術特點?請結合文本概要分析。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練習

論語造句印譜序

余秋雨

中華文明不中斷地延續(xù)數(shù)千年,是全人類唯一的奇跡。這個奇跡中最值得稱道的,是

一種美德的延續(xù)。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論語》。

《論語》這部書,被中國讀書人背誦了兩千多年。直到今天,在現(xiàn)代生活的浮華喧鬧

中,有誰突然說出《論語》中的一個句子,往往還能使現(xiàn)場安靜下來,大家如見先哲光臨,

片言只語也耍洗耳恭聽。如果在海外,素味平生的華人偶然見面,交談甚歡,而其中有人

引用了半句《論語》,立即會使大家覺得這次見面出現(xiàn)了非凡的深度,互相在目光間傳遞著

有關中國人的確認。

確實,不管中華文明經(jīng)歷過多么頻繁的兵荒馬亂,散落到多么遙遠的天涯海角,那些

句子,二千五百年前的句子,像一束柔韌的絲線,若隱若現(xiàn)地拴住了一個偉大人種的最后

尊嚴。

今天,中華文明又一次呈現(xiàn)出雄壯氣象,使我們不得不一次次心存感激地回過身來,

撫摸那一束絲線。同時,我們還會用自己滿是皺紋的手握住下一代稚嫩的手,讓他們也去

撫摸。文化的遺傳,重于生理遺傳;精神的接力,重于其他接力。

近日接家鄉(xiāng)寧波市的朋友來函,他們在《論語》中選了四五十句名言,請國內(nèi)著名篆

刻家韓天衡、李剛田、劉一聞、祝遂之等十余位先生刻成印譜,發(fā)行天下。這當然是一件

好事,我樂于以這篇序言叫一聲好。在今天傳播《論語》中的美德,方式可以多種多樣,

而像他們這樣精精地選,細細地刻的方式,顯得特別高雅又特別可愛。

為什么要用篆刻來與《論語》對應呢?我看至少有以下兩個理由。

第一,以篆刻來表明一種罕見的重要。在這電腦的時代,要用文字來表達某些意思已

經(jīng)非常方便,但遇到特別重要的意思,我們還會拿筆來寫一寫。如果覺得用日常的水筆寫

書還不夠,我們還會小心翼翼地用毛筆字寫出來。那么,是什么樣的內(nèi)容,使我們覺得連

毛筆字也不夠了,只能用利刀一筆筆地刻在玉石上呢?當然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重要中的重

要。

第二,以篆刻來開啟一個遙遠的故事。就在孔子說出這些重要話語的時代,中華文明

已經(jīng)擁有或正在擁有甲骨文、鐘鼎銘文、石鼓文、古文璽印。這些文字幾乎都經(jīng)過鏤刻,

使?jié)h字從一開始就與金石相伴,強筋健骨,深鍥歲月。果然,漢字真的成了世界上一種最

長命的文字,歷數(shù)千年而仍然生氣勃勃。這種長命,與儒家精神的長命,互為表里?,F(xiàn)在,

由當代篆刻家呼喚來古代刻工的魂魄來鏤刻《論語》造句,是把兩番長命的奇跡合成一體。

回味其間,深厚無限。

由此,我可以拿著這本印譜向當代讀者推介了:這里邊句子不多,卻是我們祖先世代

相傳的精神結晶;當它們被這么多名家一篆刻,也就構成了橫貫數(shù)千年的交匯,我們可以

聽到金石聲和書聲的聲聲共鳴。

中華文明最精致的部位,就在這聲聲共鳴中。

8.文章開頭作者贊揚《論語》是“美德的最高文本”,其主要理由有哪些?

9.文末畫線的“最精致的部位“具體指代的是什么?

10.作者為什么說“文化的遺傳,重于生理遺傳”?試作闡說。

H.高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多篇序,如《指南錄后序》《蘭亭集序》等,這些序各有特點。請

從序這一文體特點的角度概括本文的內(nèi)容。

參考答案:

1、B項,劇作的靈魂是作家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掘出來的思想;E項,戲劇需要戲劇性,但也

需要抒情性,兩者應該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2.D項,戲劇性是戲劇的基本特征,但不能闡述戲劇更需要激情。不合題干要求。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