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歷史真題評析(浙江卷1)_第1頁
2021年高考歷史真題評析(浙江卷1)_第2頁
2021年高考歷史真題評析(浙江卷1)_第3頁
2021年高考歷史真題評析(浙江卷1)_第4頁
2021年高考歷史真題評析(浙江卷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穩(wěn)中求變,變中創(chuàng)新:

2021年6月高考

浙江選考歷史卷評析一、試卷整體剖析:命題特點結構剖析二、選擇題詳解:考點解析三、主觀題詳解:考點解析(一)命題特點1、關注家國情懷,體現(xiàn)時代價值第12題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入題:“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考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對中國歷史、社會和人民的影響。第13題通過選取南洋華僑抗戰(zhàn)的史實,體現(xiàn)了中華兒女面對外族壓迫的爆發(fā)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國人的祖國意識。同時,放眼全球視野,關注人類命運。第26題以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為鑒,強調馬克思主義原理必須從國情出發(f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第29題以英荷戰(zhàn)爭、歐洲一體化和世界貿易組織的發(fā)展等史實入手,圍繞經濟全球化這一時代趨勢,指向一個不爭的事實: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休戚與共,合作才能共贏。只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才會走向更美好、更繁榮。試卷整體剖析(2021年6月,浙江選考,13)1938年10月,“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成立。大會宣言指出:“國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則國民之大責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則后方之芻粟一日不能停?!窈笠烁鞅M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勵自勉,踴躍慷慨,貢獻于國家,使國家得借吾人血汗一洗百年之奇恥?!睂Σ牧辖庾x正確的有①捐錢捐物是南洋華僑支授抗戰(zhàn)的重要方式②“總會”號召南洋華僑投身于太平洋戰(zhàn)爭③抗日戰(zhàn)爭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族抗戰(zhàn)④中華兒女展現(xiàn)出無堅不摧的凝聚力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一)命題特點2、圍繞核心素養(yǎng),融匯古今科技立足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yǎng),唯物史觀直接入題,時空觀念處處呈現(xiàn),史料實證貫通整卷,歷史解釋彰顯思辨,家國情懷潤物其間。同時,不僅僅重視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更加側重對學生生命意識、熱愛勞動教育、培養(yǎng)審美意識和引領科技發(fā)展等領域的考查。比如,第21題圍繞進化論的爭論,讓學生了解人類生命的起源與發(fā)展,隱含著對學生生命意識的教育;第2、3、5、9、16題等重視對學生美育的涵養(yǎng),注重審美意識的提高;第2題秦兵馬俑大型藝術群塑、第3題漢代素紗襌衣、第8題清代科技發(fā)展、第16題古羅馬大斗獸場等均展現(xiàn)了中外工匠高超的技藝,指引學生關注中外科技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熱愛勞動教育。試卷整體剖析(2021年6月,浙江選考,21)圍繞《物種起源》的爭論,以“達爾文的斗犬”著稱的一位進化論者,1860年,在牛津大不列顛學會上與威爾伯福斯主教展開了一場著名的辯論。三年后,他通過比較解剖學的研究,分析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進一步確立了A.自然神論B.人猿同祖論C.細胞學說D.量子理論(一)命題特點3、強化主干知識,兼顧周年熱點提綱挈領,深化主干,緊扣教材,以生為本。在歷史浙江卷中,堅持以課本為導向,圍繞主干知識,摒棄偏難怪舊,凸顯基礎作用。同時,選取時下熱點,圍繞核心主干,精心選擇角度,創(chuàng)新設計題型。比如第27題從蘇聯(lián)解體30周年出發(fā),圍繞新經濟政策和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模式,以及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鑒戒設計問題;第28題從建黨100周年出發(fā),圍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奠基展開,呈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特點及影響;第29題1651年《航海條例》頒布、1951歐共體成立、世界貿易組織成立30周年等熱點出發(fā),圍繞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等角度,精心設計題目。試卷整體剖析(2021年6月,浙江選考,21)經濟交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在浩浩蕩蕩和充滿矛盾的全球化過程中,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休戚與共,合作才能共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三回顧關貿總協(xié)定(GATT)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發(fā)展歷史,多邊貿易體制從建立到不斷完善,已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支柱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從GATT1947臨時適用一直到1961年狄龍回合以前的多邊貿易談判,GATT只有33個主要國家,烏拉圭回合則達到124個參加方。截至2008年,WTO成員有153個。WTO自成立以來,在完善和實施烏拉圭回合協(xié)定、建立健全的多邊貿易體制構架、推動貿易自由化進程以及加強有效解決貿易爭端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幾圆芙鞯取妒澜缳Q易組織》(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分析說明WTO為什么能夠“推動貿易自由化進程”?(5分)(二)結構剖析1、試題編排結構2021年6月浙江選考卷共分兩大板塊:一是客觀題,也即選擇題,共25道小題,每2分1道,共50分。二是主觀題,共4道。26、27題,每道各2問,每問5分,共10分。28、29題,每道各3問,每問5分,共15分。和2021年1月浙江選考卷相比,主客觀題題量完全一致,分值分布上略有變化。這一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主觀題上。原先2021年1月浙江選考卷,28、29題,每道各3問,按4、5、6分依次分布。而今2021年6月浙江選考卷,在這點上做了適當調整,即變4、5、6分值差異分布為5、5、5均衡分布。試卷整體剖析(二)結構剖析2、試題考察范圍涵蓋中外古今,內含主客觀題。選擇題中,中國史部分共分16題(含第25題史學理論與方法題),約五分之三強。其中,中國古代史共8題,16分;中國近代史共5題,10分;中國現(xiàn)代史共2題,4分。主觀題中,26、28題為中國史,27、29為世界史,在分值上平等,均為25分。綜合分析,全卷所有試題中,中國史部分總共57分,與世界史分值相比約為1.3:1。中國史部分,相對占據考察重心。試卷整體剖析(二)結構剖析3、試題考察內容從宏觀和微觀兩大領域全面考察人類社會發(fā)展史(包括人類自身、人與自然等方面),涵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技)等核心部分。先看中國史部分。選擇題中,政治史、經濟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比值大概為6:4:6。主觀題中,中國史部分政治史、經濟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比值大概為10:5:15??梢?,中國史部分側重對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部分的考察。再看世界史部分,選擇題中,政治史、經濟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比值大概為6:4:8。主觀題中,中國史部分政治史、經濟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比值大概為5:15:5??梢?,世界史部分側重對經濟部分的考察。試卷整體剖析總體而言,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考試歷史學科命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推進素質教育,保證教育公平。在確保試卷整體平穩(wěn)的基礎上,整卷設計體現(xiàn)思想性、科學性、人文性和公平性?!x自省教育考試院《浙江省2021年高考暨6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試卷整體剖析二、選擇題詳解: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翻檢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領稱“王”,周王發(fā)表誥命時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稱“天子”,被視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臨人間。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是A.神權與王權的結合B.嫡庶子孫為天下大宗C.“天下為公”D.“郡”“國”并行答案:A考點: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周王朝的最高首領有專門的稱謂“王”,其發(fā)布的命令也有專門用詞如“王曰”等,它體現(xiàn)了王權。而周王又稱“天子”,體現(xiàn)了周王和上天之間的特定關系,這就是神權與王權的結合。故選A項正確。B項是對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嫡長子繼承制的描述;C項體現(xiàn)了王夫子的思想主張;D項反映了西漢初年中央對地方的管理舉措即郡國并行制,與材料不符,均排除。2.秦兵馬俑造型精美,比例勻稱,神態(tài)逼真,威武雄壯的軍陣生動再現(xiàn)了秦統(tǒng)一中國的磅礴氣勢。秦兵馬俑大型藝術群塑體現(xiàn)了A.和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諧地融為一體B.實用性與裝飾性精確巧妙地結合C.鮮明的民本意識和高超的表現(xiàn)技巧D.高度概括和細膩寫實的藝術手法答案:D考點:秦陵兵馬俑所體現(xiàn)的高超技術和藝術震撼力解析:根據材料信息,造型精美,神態(tài)逼真,可見秦兵馬俑體現(xiàn)了細膩寫實的一面,而“再現(xiàn)秦統(tǒng)一中國的磅礴氣勢”,可見秦兵馬俑采用了高度概括的藝術手法,故選D項正確。A項是長城等建筑的特點之一;B項用來形容故宮等建筑;C項無法判斷,與材料不符。3.中國是絲的國度,創(chuàng)造了燦爛輝煌的絲綢文明。至漢,紡織技術已經相當發(fā)達。在某漢代考古遺址發(fā)現(xiàn)有一件素紗襌衣,重量僅49克。識圖(右為漢代局部示意圖)判斷,該遺址位于A.①B.②C.③D.④答案:C考點:古代中國的絲織業(yè)解析:根據材料信息,“漢代”、“素紗禪衣”等,結合所學,可以判斷:這是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文物。結合地圖可知,C項正確。4.《漢書》稱頌漢武帝:“雄材大略……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間A.推行科舉制

B.令各郡國建立學校C.不改漢初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

D.重新確立儒學為正統(tǒng)思想答案:B考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太學的創(chuàng)建等解析:根據材料信息,“漢武帝”、“雄材大略”等,結合所學,可以判斷:在位期間,在中央設立太學,令地方建立學校,故B項正確。推行科舉制,是在隋唐時期,故A項錯誤。漢武帝改變了漢初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故C錯誤。儒學被確立為正統(tǒng)思想,始于漢武帝,故D項錯誤。5.唐代書法在風格上兼容南北,達到一個新高度。其中,由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創(chuàng)立的歐體、顏體和柳體等書法字體,被后世學習與臨摹。他們自創(chuàng)一格的“書法字體”屬于A.小篆

B.隸書

C.楷書

D.草書答案:C考點:唐代的書法名家解析:根據材料人物信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結合所學,可以判斷:他們自創(chuàng)一格的“書法字體”被尊為“顏筋柳骨”,屬于楷書。故C項正確。6.宋代曾規(guī)定:“市舶司監(jiān)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買蕃商雜貨及違禁物色。如違,當重置之法。”據此可知當時A.商品買賣必須明碼標價

B.海外商業(yè)運輸發(fā)展迅速C.朝廷決定市的設立廢止

D.政府規(guī)范管理海外貿易答案:D考點:“市”在歷代的發(fā)展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市舶司監(jiān)官及知州、通判等”等,屬于政府官員。而規(guī)定要求,“不得收買蕃商雜貨及違禁物色”。其中,蕃商即外國商人。可見,政府對海外貿易進行了規(guī)范管理,故D項正確。7.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氣一元論”唯物論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尊重物質運動規(guī)律的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他強調A.“心外無理”

B.“宇宙便是吾心”C.“人是萬物的尺度”

D.“天地之化日新”答案:D考點: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張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王夫之”、“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等,可見王夫之以厚重的哲學思想為基礎,對儒學正統(tǒng)進行了批判,反對在“勢之必然”的歷史運動之外談論“天命”、“神道”“道統(tǒng)”對歷史的主宰,故D項正確。A項是明代王守仁的思想主張,B項是宋代陸九淵的思想主張,C項是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拉的思想主張,與題干信息“清初”不符,均排除。8.學習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史,判斷下列有關清代科技發(fā)展狀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使用支撐式指北羅盤用于方向測定B.創(chuàng)造了早期自動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時炸彈C.避暑山莊、圓明園的營造展現(xiàn)出高超的建筑技術D.使用銅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書是《古今圖書集成》答案:B考點:指南針的發(fā)明與應用、火藥的發(fā)明和使用、印刷術的發(fā)明、進步及其影響解析:根據材料信息,“清代”、“科技”等,結合所學,早期自動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時炸彈,是明代的火器制作工匠所為,與題目不符,故B項符合題意。其余排除。9.右圖為著名表演藝術家譚鑫培(1847—1917年)中年時代《定軍山》劇照。下列項中,與此照及人物活動相吻合的是①時值有聲電影剛剛傳入中國②《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已攝制的第一部影片③藝術家所表演的劇種是京?、軇≌辗从沉私袊癖姺椀淖冞w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答案:C考點:近代以來中國服飾的變化、影視業(yè)的發(fā)展、世界影視藝術的誕生與發(fā)展歷程等解析:根據材料信息,“譚鑫培”、“《定軍山》”等,結合所學,可以判斷:《定軍山》屬京劇片斷,1905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創(chuàng)始人任景豐拍攝,是中國人自已攝制的第一部影片。故C項正確。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誕生于1927年,是美國的《爵士歌手》。劇照中,呈現(xiàn)了京劇表演服飾,無法判斷民眾服飾變遷。故排除。10.1910年,上海某刊載:“一車辟易人百千,雙輪足值價萬錢。汽聲嗚嗚向前進,按機四顧心雄然。未過泥城塵似煙,忽來馬路灰撲天?!新冯y,行路難,逢窄路,真可駭?!睋伺袛啵牧现械倪@種交通工具是A.由英國人最早發(fā)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C.中國交通事業(yè)現(xiàn)代化的標志

D.以內燃機為動力的運輸工具答案:D考點:交通近代化的趨勢和中國近代出現(xiàn)的交通工具解析:根據材料信息,“雙輪”、“汽聲”、“馬路”等,還有時間信息“1910年”,結合所學,可以判斷:這種交通工具是汽車,此時以內燃機作為動力,最早由德國的卡爾·本次和戴姆勒發(fā)明。故D項正確。其余選項,與題干不符,故排除。11.對辛亥革命的認識,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對時局的主張中指出:“辛亥革命戰(zhàn)爭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反對滿洲帝政之民主運動,一個是反對外力壓迫之自強運動。”這一認識強調這場革命A.完成了民族獨立任務

B.反帝反封建的內涵C.改變了中國社會性質

D.傳播了民主科學精神答案:B考點: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反對滿洲帝政之民主運動”體現(xiàn)了反封建(反對君主專制),而“反對外力壓迫之自強運動”體現(xiàn)了反帝,故B項正確。辛亥革命并未完成民族獨立任務,也未改變中國社會性質,故A、C錯誤。新文化運動傳播了民主科學精神,故D項錯誤。1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fā)展的趨勢和格局?!薄斑@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發(fā)生在A.1919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22年答案:C考點:中國共產黨“一大”解析:根據材料信息,“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可見這段材料是對中共一大這一事件的評價。結合所學,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故C項正確。13.1938年10月,“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成立。大會宣言指出:“國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則國民之大責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則后方之芻粟一日不能停?!窈笠烁鞅M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勵自勉,踴躍慷慨,貢獻于國家,使國家得借吾人血汗一洗百年之奇恥?!睂Σ牧辖庾x正確的有①捐錢捐物是南洋華僑支授抗戰(zhàn)的重要方式②“總會”號召南洋華僑投身于太平洋戰(zhàn)爭③抗日戰(zhàn)爭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族抗戰(zhàn)④中華兒女展現(xiàn)出無堅不摧的凝聚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考點: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解析:根據材料信息,“1938年10月”,“貢獻于國家”等,可見“總會”號召南洋華僑投身抗戰(zhàn)。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變后,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與題干所給時間不符,故排除。結合所學,C項正確。14.1949年,毛澤東在人民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指出:這次“會議是在完全新的基礎上召開的,它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它獲得全國人民的信任和擁護?!睍h通過的《共同綱領》A.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綱領C.以根本法的形式確定了“依法治國”的方略D.強調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答案:B考點: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解析:根據材料信息,“人民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等,結合所學,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99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以根本法的形式確定了“依法治國”的方略;982年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通過全面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強調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一致決議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綱領。故B項正確。15.2005年11月,新中國成立以來規(guī)模最大、堪稱中非合作典范的中非峰會在北京召開。與會領導人鄭重宣示,建立和發(fā)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中非新型戰(zhàn)略伙伴關系。回顧歷史,下列項中,體現(xiàn)中非友好交往、團結合作的史實有①1954年,日內瓦協(xié)議達成,結束法國在印度支那地區(qū)的殖民戰(zhàn)爭②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與非洲民族獨立國家掀起建交高潮③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宗旨和原則的不結盟運動誕生④阿爾及利亞等國支持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考點:中國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等解析:根據材料信息,“中非友好交往、團結合作”等,結合所學,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與非洲民族獨立國家掀起建交高潮。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阿爾及利亞等國的提案,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故C項正確。日內瓦會議涉及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均位于亞洲地區(qū),與非洲無關。不結盟運動由印度、南斯拉夫和埃及三國發(fā)起,與中國無關。故均排除。16.大斗獸場作為古羅馬文化的象征,建造伊始就是一個地標式的舉世屬目的建筑,但建筑的宏闊也難掩其曾經的血腥。下列項中,對“大斗獸場”表述正確的有①建成于羅馬共和國時期②是世界遺產“羅馬歷史中心”的組成部分③融合了希臘式和羅馬式建筑風格④表演的角斗士全都是奴隸、戰(zhàn)俘和囚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考點:羅馬古城的悠久歷史、古羅馬建筑群的代表性遺址、建筑特色及藝術成就等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古羅馬文化的象征”等,結合所學,大斗獸場建成于羅馬帝國時期。1990年,古羅馬城以“羅馬歷史中心”為名于198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羅馬建筑家在每個拱門兩邊配以希臘式石柱,將建筑的力度與外觀的美感融為一體,融合了希臘式和羅馬式建筑風格。大斗獸場主要用于角斗表演,角斗士絕大部分是奴隸、戰(zhàn)俘和囚犯,但也有極少數自告奮勇的自由人。故C項正確。17.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寫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從(西班牙)帕羅斯出發(fā),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島,然后從那里出發(fā)前往印度。這次航海的任務是作為國王陛下的使節(jié),完成國王陛下吩咐給我的任務,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們的問候?!痹摵胶<褹.深信“地圓說”

B.途經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C.在東方實現(xiàn)了“黃金夢”

D.找到了通往東方的新航線答案:A考點:迪亞士、哥倫布開辟的新航路解析:根據材料信息,“1492年8月”、“(西班牙)”、“出發(fā)前往印度”等,結合所學,這是對1492年哥倫布始于西班牙,希圖尋求開辟一條到達印度的新航線的描述,但最終到達美洲。故A項正確,C、D錯誤。迪亞士航線途經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故B錯誤。18.某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家在其代表作中系統(tǒng)闡述了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主張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發(fā)揮調節(jié)資源的作用。其代表作是A.《國富論》

B.《英國產業(yè)革命史論》C.《社會契約論》

D.《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答案:A考點: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的主要表現(xiàn)解析:根據材料信息,“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家”、主張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發(fā)揮調節(jié)資源的作用等,結合所學,這位思想家是亞當·斯密,他肯定了市場在經濟運行機制中的基礎作用,其代表作為《國富論》?!队a業(yè)革命史論》,是英國諾拉斯的代表作。在著作中,解讀了工業(yè)革命的內涵?!渡鐣跫s論》,是法國思想家盧梭的代表作,闡述了其博大精深的民主思想?!毒蜆I(yè)、利息和貨幣通論》,是英國思想家凱恩斯的代表作,主張政府運用經濟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積極干預。故A項正確。19.有法國政治家評價拿破侖:“沒有多少人能夠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以外還影響著如此許多之人。如果說他的輝煌能夠抵擋時間的侵蝕,那是因為他的生命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產生了一種親密的回響。”并稱贊他幫助塑造了現(xiàn)代法國。下列項中,最能體現(xiàn)拿破侖“幫助塑造了現(xiàn)代法國”的是A.發(fā)動“霧月政變”

B.編纂《民法典》C.廢除雇傭兵制

D.取得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大捷答案:B考點:拿破侖對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解析:根據材料信息,“他的輝煌能夠抵擋時間的侵蝕”、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產生了一種親密的回響等,可見拿破侖的這一舉措,不僅僅影響了當時,而且更重要的是流傳后世。結合所學,編纂《民法典》,使其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典。不僅傳播到整個歐洲大陸,而且還傳到美洲、亞洲和非洲等地區(qū)。故B項正確。20.隨著世界經濟政治形勢的變化,馬克思主義越來越顯示出經久的生命力、強大的解釋力和重大的影響力。20世紀初,有學者撰文介紹《馬克思學說》,其中提到:“觀察人類社會,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經濟。一切社會生活的基礎,只是共同出產,社會里一切變動的最終的原因,須在一時代的經濟里尋找?!鄙鲜鑫淖种卦诮榻BA.唯物史觀

B.空想社會主義

C.進化史觀

D.階級分析方法答案:B考點:拿破侖對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解析:根據材料信息,“他的輝煌能夠抵擋時間的侵蝕”、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產生了一種親密的回響等,可見拿破侖的這一舉措,不僅僅影響了當時,而且更重要的是流傳后世。結合所學,編纂《民法典》,使其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典。不僅傳播到整個歐洲大陸,而且還傳到美洲、亞洲和非洲等地區(qū)。故B項正確。21.圍繞《物種起源》的爭論,以“達爾文的斗犬”著稱的一位進化論者,1860年,在牛津大不列顛學會上與威爾伯福斯主教展開了一場著名的辯論。三年后,他通過比較解剖學的研究,分析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進一步確立了A.自然神論

B.人猿同祖論

C.細胞學說

D.量子理論答案:B考點:達爾文、赫胥黎及其進化論觀點解析:根據“達爾文的斗犬”、“辯論”、“比較解剖學的研究”等材料信息,可以判斷:這位進化論者是英國學者赫胥黎。1863年,他發(fā)表《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文,通過比較解剖學的研究,論證了“人的構造和其他動物一樣,尤其和猿更接近”,從而進一步確立了人員同祖論,促進了進化論的傳播。故B項正確。A項中的自然神論,創(chuàng)始人是英國人赫伯特。C項中細胞學說的提出者,是德國植物學家施萊恩和動物學家施旺。D項中量子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均排除。22.右圖所示為英國人阿瑟·摩爾蘭德所繪漫畫《最糟糕的就在我們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協(xié)約國與同盟國之間的一次會戰(zhàn)。結合所學,分析此時戰(zhàn)爭形勢,正確的是A.坦克決定了戰(zhàn)爭勝負B.德軍“速戰(zhàn)速決”戰(zhàn)略破產C.東線戰(zhàn)事膠著,轉入持久陣地戰(zhàn)D.協(xié)約國在西線大規(guī)模反攻,戰(zhàn)線已推進到馬恩河一線

答案:D(注:敗退的德軍士兵與追擊中的坦克)考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的時間與標志解析:本題可采用排除法。根據材料所給信息“1918年8月”,這是會戰(zhàn)的時間。結合所學,德軍“速戰(zhàn)速決”戰(zhàn)略破產,是在1914年發(fā)生的馬恩河戰(zhàn)役。故B項排除。1914年8月俄軍攻入東普魯士等地,德國不得不從西線抽調兵力到東線,使得東線戰(zhàn)事膠著,雙方轉入持久陣地戰(zhàn)。故C項排除。坦克首次使用,是在1916年發(fā)生的索姆河戰(zhàn)役。而且,從圖中所給信息,也無法確定坦克是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故A項排除。結合所學,這是后馬恩河戰(zhàn)役。該戰(zhàn)役發(fā)生后,協(xié)約國在西線大規(guī)模反攻,戰(zhàn)線已推進到馬恩河一線。故D項正確。24.談到電視的發(fā)明使用和影響,有學者認為,它導致了第二次重大信息革命,因為電視和出版物不同,它以動代替靜,以具體代替抽象,以形象化代替概念化;它能把同一信息在同一時間傳播到億萬人中去。該學者意在強調A.電視成為一種使用最普遍的傳播工具B.世界各地不受阻隔地同時收看到同一電視節(jié)目C.電視的信息傳播能力對人類生活產生重要影響D.作為互動媒體的電視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答案:A考點:蘇德戰(zhàn)爭和太平洋戰(zhàn)爭的爆發(fā)及其影響;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盟的形成及其意義解析:本題可采用排除法。美國《租借法》出臺,是在1941年3月。而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盟成立,是在1942年元旦。故提出法案的目的是為了鞏固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盟,從時間上即可排除④。從圖表中所給信息,租借類別涉及多個領域,可見為同法西斯國家作戰(zhàn)的盟國提供了必要的戰(zhàn)略物資。租界國家不僅有英聯(lián)邦國家、法國,也有蘇聯(lián)和中國,可見支持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綜合分析,美國《租借法》的出臺,有助于美國資本進入各國市場。故A項正確。25.歷史人物評價常易引發(fā)討論,如對商紂王、曹操、武則天等人,古今史家眾說紛紜。尤其是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會引發(fā)新一波的討論,以曹操墓的發(fā)現(xiàn)為例,一時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說辭。如何正確看待和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要內容。下列歷史人物評價標準和方法,合理的是A.知人論世,以當時當地大多數人的利益為評價標準B.與時俱進,以今日之價值標準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C.察言觀行,評價歷史人物活動應側重動機而非效果D.綜合考量,看是否符合歷史運動趨勢推動社會進步答案:D考點:史學理論與史學方法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原則及方法。結合所學可知,在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時,要講歷史人物還原到當時特定的歷史時間和空間。同時,也要結合歷史人物的個性特點。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有三條標準:①是否推動生產力發(fā)展;②是否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③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在評價時,應注意:①采用辨證唯物主義,講事實,顧全面;②把歷史人物置于特定時空;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力求客觀公正。同時,還應把握兩大原則:①論從史出;②史論結合。故D項正確。二、主觀題詳解: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法者,憲令著于官府,刑罰必于民心”?!叭f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以道為常,以法為本?!薄浴俄n非子》材料二從歷史演進的角度說……必須“禮崩樂壞”,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郧貪h以來,中國歷代政治家、史學家都無一例外地關注“封建”與“郡縣”之間的區(qū)別……足見由“封建”轉向“郡縣”,確實是中國社會演進中的“歷史大關節(jié)”。以“封建”與“郡縣”為歷史性標志的兩種政治體制,其間的重大區(qū)別,今人據以判斷的視域自然要比古人寬闊得多?!x自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例舉若干戰(zhàn)國法家代表人物,簡要指出法家學派在漢代以來的命運。(5分)答案(1)代表:李悝、商鞅、吳起、申不害、韓非。命運:逐漸消失;法治思想被儒學吸收;維護統(tǒng)治的工具??键c: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解析:從材料中所給信息“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韓非子》”等,可以判斷這是對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闡述。結合所學可知,法家代表人物主要有:李悝、商鞅、吳起、申不害、韓非。

漢代以來,從最初尊崇黃老之術(采用道家無為而治的理念),再到漢武帝時期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學的官方思想地位,還有漢宣帝教訓太子“柔仁好儒”時所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梢?,法家學派在漢代逐漸消失,而其思想主張被儒學吸收,成為維護統(tǒng)治的工具。(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禮崩樂壞”對周朝的直接影響,分析說明“郡縣”和“封建”之間的“重大區(qū)別”以及郡縣制建立的作用。(5分)答案(2)影響:王室衰微,諸侯兼并。區(qū)別: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作用:根本消除地方與中央的對立;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键c: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內容;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郡縣制的建立。解析:注意審題,題目問及“禮崩樂壞”對周朝的直接影響。結合所學,周朝宣揚禮樂文明,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但隨著后來周朝和諸侯國之間的實力變化,出現(xiàn)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僭越現(xiàn)象,也就是所說的“禮崩樂壞”。其直接影響就是諸侯國之間出現(xiàn)了強國兼并弱國的形勢,而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翱たh”和“封建”,分別指的是中國古代推行的郡縣制和分封制。結合所學可知,在郡縣制管理體制下,中央實現(xiàn)了對地方的垂直管理。而在分封制之下,中央尚未實現(xiàn)對權力的高度集中。所以,其“重大區(qū)別”在于是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たh制建立后,官員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大大強化了中央政府的統(tǒng)治。其作用顯而易見,它從根本上消除了地方與中央的對立,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從1921年4月他寫的《論糧食稅》到逝世前口授的《論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寧正是通過新經濟政策探索一條適合俄國國情的特殊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他在1922年初寫道:“新經濟政策并不改變工人國家的實質,然而卻根本改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方法和形式?!薄陆洕邔嵤┖蟛痪?,就取得許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寧滿懷信心地認為,只要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新經濟政策的俄國將會變成社會主義的俄國”?!灾苌形牡取短K聯(lián)興亡史》材料二1980年,鄧小平在《目前的形勢和任務》中說:“蘇聯(lián)搞社會主義,從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經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會主義,它也吹不起牛皮?!?986年,鄧小平會見波蘭領導人時說:“看來這個模式在蘇聯(lián)也不是很成功的?!睔v史是鄧小平上述判斷的最好見證。——摘編自陸南泉等《蘇聯(lián)興亡史論》(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指出俄國新經濟政策取代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在社會主義建設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變”。新經濟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尋路,用一句話指出該政策對俄國探索社會主文建設道路的價值。(5分)答案(1)改變: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從向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直接過渡轉變到逐步過渡。價值:找到了一條俄國向社會豐義過渡的正確途徑。考點: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內容和影響;新經濟政策的背景、內容和意義。解析:本題中“根本改變”一問,從社會主義建設方法和形式兩個角度作答。結合所學,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從建設方法看,它實際上是對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作出的局部調整,它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并未改變蘇俄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從建設形式看,對比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可以發(fā)現(xiàn):從向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直接過渡轉變到逐步過渡。

第二小問“價值”,根據材料所給信息“列寧正是通過新經濟政策探索一條適合俄國國情的特殊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可見:新經濟政策從俄國國情出發(fā),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結合所學可知,新經濟政策的啟示就在于:它使俄國找到了一條向社會豐義過渡的正確途徑。(2)“歷史是鄧小平上述判斷的最好見證”。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蘇聯(lián)搞社會主義”對中國發(fā)展道路的啟示。從經濟角度分析“這個模式在蘇聯(lián)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現(xiàn)。(5分)答案(2)啟示:蘇聯(lián)模式不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唯一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的必然選擇。表現(xiàn):長期片面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嚴重影響農業(yè)和輕工業(yè)的發(fā)展;指令性計劃壓抑了地方和企業(yè)積極性,經濟發(fā)展失去動力。考點:蘇聯(lián)模式解析:本題中“啟示”一問,應從國情角度出發(fā)。蘇聯(lián)模式從當時蘇聯(lián)面臨的內外困境出發(f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從長遠看,它存在諸多弊端,最終成為制約蘇聯(lián)經濟發(fā)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而蘇聯(lián)也在1991年宣告解體。所以,對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道路的啟示:一是蘇聯(lián)模式并不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唯一模式;二是中國必須與自身國情結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小問從經濟角度分析該模式不成功的主要表現(xiàn),實際上就是要求回答出蘇聯(lián)模式在經濟領域的弊端。結合所學,蘇聯(lián)在斯大林執(zhí)政上臺后,實行工業(yè)化之時,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國力量積累資金。但從長遠看,蘇聯(lián)模式存在著明顯的弊端,主要表現(xiàn)在:長期片面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嚴重影響農業(yè)和輕工業(yè)的發(fā)展;指令性計劃壓抑了地方和企業(yè)積極性,經濟發(fā)展失去動力。28.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歷史進程,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日益結合的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在探討中國向何處去這個大問題上,馬克思主義開始顯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強烈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1918年起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并于“五四”之后以異常迅猛之勢形成高潮。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團體相繼在各大城市組成,一個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中心活躍于各地論壇。輿論界表現(xiàn)出來的熱情,正是反映出馬克思主義適應災難深重的中國社會改革之急需。馬克思主義在先進的中國人的心目中,已經不再僅僅是被當作西方社會主義的一種新奇流派來看待,而是被作為能夠使國家民族解危救難的理論和方法受到熱切歡迎?!x編自《胡繩論“從五四運動到人民共和國成立”》材料二

八七會議后,怎樣奪取武裝斗爭的勝利,革命應該走什么道路,便成為擺在黨面前的根本性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人不可能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通過首先占領中心城市來取得革命在全國的勝利,而必須首先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積蓄革命力量,在條件成熟時奪取城市,最后奪取全國革命勝利。這一條適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革命道路,是在黨領導人民的集體奮斗中開辟出來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和發(fā)展?!幾浴吨袊伯a黨簡史》等材料三

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斗,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引自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解讀材料一,指出材料中馬克思主義傳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現(xiàn),分析歸納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5分)答案(1)表現(xiàn):各大城市出現(xiàn)研究團體;傳播中心活躍;輿論界的熱情。認識:適應中國社會改革之急需;國家民族解危救難的理論和方法??键c: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重大意義解析:本題第一小問“表現(xiàn)”,需要對材料進行概括。從材料信息“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團體相繼在各大城市組成”,可見:各大城市出現(xiàn)研究團體;“一個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中心活躍于各地論壇”,可見傳播中心活躍;“輿論界表現(xiàn)出來的熱情”,可見:輿論界的熱情。第二小問“認識”,考查時人對馬克思主義的選擇。從材料信息“正是反映出馬克思主義適應災難深重的中國社會改革之急需”,可見:馬克思主義適應中國社會改革之急需。從材料信息“被作為能夠使國家民族解危救難的理論和方法受到熱切歡迎”,可見:馬克思主義成為國家民族解危救難的理論和方法。(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寫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簡述它對各地起義武裝所起的作用。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角度,概括“適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革命道路”開辟的意義。(5分)答案(2)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用:樹立了榜樣,提供了比較完整的經驗。意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和發(fā)展;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為中國革命勝利指明正確方向。考點:八七會議的召開和會議內容;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標志解析:結合所學,1927年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井岡山地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爭,進行土地革命,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國已建立起大大小小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梢姡壕畬礁锩鶕?,為各地起義武裝樹立了榜樣,提供了比較完整的經驗。第二小問“適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革命道路”指的是“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這條道路的開辟,根據材料信息“這一條適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革命道路,是在黨領導人民的集體奮斗中開辟出來的”,可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根據材料信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和發(fā)展”,可見它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和發(fā)展。再結合所學,這條道路的開辟,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為中國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3)馬克思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請選擇闡述:①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經濟領域進行的理論探索。②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開端,概述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1978年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探索。(5分)答案(3)選擇闡述①:制定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理論;發(fā)表《論十大關系》,提出正確處理工業(yè)同農業(yè)、輕工業(yè)的關系,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工業(yè)化道路的理論。選擇闡述②:支持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發(fā)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創(chuàng)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宣言書;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式開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键c:毛澤東思想對現(xiàn)代中國的深遠影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3)馬克思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遍喿x材料三,結合所學,請選擇闡述:①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經濟領域進行的理論探索。②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開端,概述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1978年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探索。(5分)解析:本題屬于觀點選擇闡述題。如果選擇闡述①,可從毛澤東對如何實現(xiàn)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和建設社會主義的思考出發(fā)。在這一思考中,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理論和正確處理工業(yè)同農業(yè)、輕工業(yè)的關系,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yè)化道路的理論等。如果選擇闡述②,可從鄧小平理論的發(fā)展歷程這一角度思考。注意審查時間信息“1978年”,與此相關的有: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發(fā)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等重大事件。其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成為改革開放新時期創(chuàng)建新理論的宣言書。29.經濟交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在浩浩蕩蕩和充滿矛盾的全球化過程中,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休戚與共,合作才能共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1651年,英國議會頒布《航海條例》,這是此類保護主義措施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