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而優(yōu)·教有方PAGEPAGE9第5章測評(A)(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說法,正確的是()A.如果顯性基因A發(fā)生突變,只能產生等位基因aB.通過人工誘變的方法,人們能培育出生產人胰島素的大腸桿菌C.基因突變都可以通過有性生殖傳遞給后代D.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有的變異對生物是有利的答案:D解析: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生產人胰島素的大腸桿菌不是通過基因突變獲得的。發(fā)生在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不能通過有性生殖傳遞給后代。2.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敘述,正確的是()A.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能導致基因重組B.姐妹染色單體間相同片段的交換導致基因重組C.基因重組導致純合子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D.同卵雙生兄弟間的性狀差異是基因重組導致的答案:A解析:基因重組的發(fā)生與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和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有關。純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同卵雙生個體的基因型相同,其性狀差異與環(huán)境條件或突變有關,與基因重組無關。3.二倍體水毛茛細胞核內的黃花基因q1丟失3個相鄰的堿基對后形成基因q2,導致其編碼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的序列發(fā)生了改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正常情況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個配子中B.光學顯微鏡下無法觀察到q2的長度比q1短C.突變后,翻譯時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未發(fā)生改變D.突變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狀不一定發(fā)生改變答案:A解析:基因突變后產生的是它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分離,故正常情況下,q1和q2不能存在于同一個配子中。基因突變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基因突變不影響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如果發(fā)生的是隱性突變,或基因突變發(fā)生在葉片或根細胞中,水毛茛的花色性狀是不會發(fā)生改變的。4.下圖表示細胞中所含的染色體,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a細胞含有2個染色體組,圖b細胞含有3個染色體組B.如果圖b表示體細胞,則圖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體C.如果圖c代表由受精卵發(fā)育成的生物的體細胞,則該生物一定是二倍體D.圖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細胞發(fā)育而成的,是單倍體答案:C解析:圖a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含有4個染色體組;圖b細胞有同源染色體,含有3個染色體組。如果圖b代表的生物是由配子發(fā)育而成的,則該生物是單倍體;如果圖b代表的生物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成的,則該生物是三倍體。圖c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含有2個染色體組,若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成的,則該細胞所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體。圖d細胞中只含1個染色體組,一定是單倍體,可能是由雄性配子或雌性配子發(fā)育而成的。5.一只雌鼠的一條染色體上某基因發(fā)生了突變,使野生型(一般均為純合子)變?yōu)橥蛔冃汀W屧摯剖笈c野生型雄鼠雜交,F1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變型。由此可以推斷,該雌鼠的突變?yōu)?)A.顯性突變B.隱性突變C.Y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 D.X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答案:A解析:由于野生型雄鼠為純合子,而突變型雌鼠的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發(fā)生突變,F1的雌、雄鼠中出現(xiàn)了兩種性狀,所以該突變基因為顯性基因,即該突變?yōu)轱@性突變。發(fā)生突變的基因可能在常染色體上,也可能在X染色體上。6.下列變化屬于基因突變的是()A.玉米籽粒播種于肥沃的土壤中,植株穗大粒飽,播種于貧瘠的土壤中,植株穗小粒癟B.黃色飽滿粒與白色凹陷粒玉米雜交,F2中出現(xiàn)黃色凹陷粒與白色飽滿粒C.生活在野外的棕色獼猴群體中出現(xiàn)了白色獼猴D.21三體綜合征患者的第21號染色體比正常人多一條答案:C解析:A項中出現(xiàn)的差異與生長環(huán)境有關,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B項中黃色飽滿粒與白色凹陷粒玉米雜交,F2中出現(xiàn)黃色凹陷粒與白色飽滿粒,屬于基因重組。D項中21三體綜合征患者的第21號染色體比正常人多一條,屬于染色體變異。C項中白色獼猴的出現(xiàn)為基因突變所致。7.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A.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互換屬于基因重組B.基因突變后,若堿基增添或缺失,則基因數(shù)也增加或減少C.三倍體無子西瓜無法產生后代,這種變異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D.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均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答案:D解析: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互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蛲蛔兊慕Y果是形成等位基因,基因數(shù)目不變。三倍體無子西瓜形成過程中,細胞的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屬于可遺傳的變異。8.下列關于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A.遺傳病是由致病基因的存在而引起的疾病B.基因突變是染色體的某一個位點上基因的改變,由基因突變而導致的疾病有時可以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作出判斷C.人類紅綠色盲在遺傳上具有交叉遺傳的特點,即母親的紅綠色盲基因只能傳給她的兒子,兒子的紅綠色盲基因只能傳給他的女兒D.父母都是甲種病患者,他們生了一個正常的兒子(不考慮基因突變情況),據此可以推斷,甲種病的致病基因為常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答案:B解析:遺傳病是由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疾病?;蛲蛔円话阍陲@微鏡下是觀察不到的,但是鐮狀細胞貧血可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紅細胞的形態(tài)作出判斷。人類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母親的紅綠色盲基因可以傳給兒子,也可以傳給女兒。父母患病,生了一個正常的兒子,該病既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9.下圖中甲、乙、丙、丁表示生物的幾種變異類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圖甲表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B.圖乙表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C.圖丙表示生殖過程中的基因重組D.圖丁表示的是染色體的數(shù)目變異答案:D解析:圖甲中染色體發(fā)生了倒位;圖乙中的染色體變異屬于易位;圖丙發(fā)生了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圖丁中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只是有2條相同的染色體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10.在分組開展人群中紅綠色盲遺傳病發(fā)病率的調查時,正確的做法是()A.在某個典型的患者家系中調查,以計算發(fā)病率B.為保證調查的有效性,調查的患者應足夠多C.調查發(fā)病率時,應保證樣本足夠大且性別比例相當D.若某小組的數(shù)據偏差較大,匯總時應舍棄答案:C解析:調查發(fā)病率時,應在人群中隨機抽樣。為保證調查的有效性,調查的個體應足夠多。若某小組的數(shù)據偏差較大,匯總時也不應舍棄。11.田間種植的三倍體香蕉的某一性狀發(fā)生了變異,其變異不可能來自()A.基因重組 B.基因突變C.染色體變異 D.環(huán)境變化答案:A解析:三倍體香蕉不能進行有性生殖,所以其變異的來源不可能是基因重組。12.某夫婦中,丈夫患有某種遺傳病,其父母和妻子均正常,但妻子的母親也患有該遺傳病。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A.可以排除丈夫患細胞質遺傳病和伴Y染色體遺傳病的可能性B.若該病為伴X染色體遺傳病,則丈夫家族中女性患病風險較高C.若丈夫有一個患同種遺傳病的妹妹,則這對夫婦生下患該遺傳病的男孩的概率為1/4D.可以通過觀察該男子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裝片判斷該病是否為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答案:B解析:已知丈夫患有某種遺傳病,他的母親正常,且妻子正常,但妻子的母親患有該病,說明該病不是細胞質遺傳病,也不是伴Y染色體遺傳病。丈夫患病,但其父母正常,說明該病是隱性遺傳病,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特點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若丈夫有一個患同種病的妹妹,因其父母正常,則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假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因此丈夫的基因型為aa,妻子的基因型為Aa,則這對夫婦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為(1/2)×(1/2)=1/4。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的形態(tài)穩(wěn)定,數(shù)目最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13.豌豆的高產與抗病基因分別用A、B表示。為了培養(yǎng)能穩(wěn)定遺傳的高產抗病豌豆植株,某同學做了如下圖所示的育種圖解,下列說法合理的是()A.基因的自由組合僅發(fā)生在圖示Ⅰ、Ⅳ過程中B.圖中Ⅰ、Ⅱ、Ⅲ屬于單倍體育種,Ⅲ過程所獲得的豌豆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C.圖中Ⅲ、Ⅳ過程均需要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D.Ⅳ過程得到的是四倍體高產抗病豌豆答案:D解析:分析題圖可知,Ⅰ過程是減數(shù)分裂,Ⅱ過程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Ⅲ過程是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獲得正常的二倍體,Ⅳ過程是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的種子或幼苗獲得四倍體?;虻淖杂山M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圖中Ⅰ、Ⅱ、Ⅲ屬于單倍體育種,Ⅱ過程所獲得的豌豆植株為單倍體,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Ⅳ過程得到的是四倍體高產抗病豌豆,但不能穩(wěn)定遺傳。14.2個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和aaBB,這2對基因按照自由組合定律遺傳。欲培育出基因型為aabb的新品種,最簡捷的育種方法是()A.人工誘變育種 B.多倍體育種C.單倍體育種 D.雜交育種答案:D解析:人工誘變育種有很大的盲目性。多倍體育種可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單倍體育種操作復雜。雜交育種則只需雙親雜交后,F1自交,即可在F2中直接選育出所需的新品種(aabb),育種周期短,且操作簡便。15.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雌蜂(蜂王)是二倍體(2n=32),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而來的雄蜂是單倍體(n=16)。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雌蜂體內所有細胞中都含有2個染色體組B.雄蜂是單倍體,因此高度不育C.由于基因重組,1只雄蜂可以產生多種配子D.雄蜂體細胞有絲分裂后期含有2個染色體組答案:D解析:雌蜂體內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含有4個染色體組,A項錯誤。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fā)育成的,是單倍體,但可以產生生殖細胞,B項錯誤。1只雄蜂只能產生一種配子,C項錯誤。雄蜂正常體細胞中含有1個染色體組,有絲分裂后期含有2個染色體組,D項正確。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至少有1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6.下圖是具有2種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設甲病的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乙病的顯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若Ⅱ-7為純合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Ⅱ-5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C.Ⅲ-10是純合子的概率是1/2D.Ⅲ-9與Ⅲ-10結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12答案:BD解析:只分析甲病,Ⅰ-1與Ⅰ-2患病,Ⅱ-5正常,說明該遺傳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只分析乙病,Ⅰ-1和Ⅰ-2正常,Ⅱ-4患病,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分析可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都為AaBb,Ⅱ-5不患甲病和乙病,其基因型是aaBB或aaBb。Ⅱ-7為純合子且不患病,基因型為aaBB,Ⅱ-6的基因型是1/3aaBB、2/3aaBb,則Ⅲ-10的基因型是aaBB的概率是2/3,是aaBb的概率是1/3。Ⅲ-9患乙病而不患甲病,則Ⅲ-9的基因型是aabb,其與Ⅲ-10結婚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是(1/3)×(1/2)=1/6,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為(5/6)×(1/2)=5/12。17.有關“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多倍體形成過程中增加了非同源染色體重組的機會B.解離液和卡諾氏液都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C.在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方面,低溫與秋水仙素誘導的原理相似D.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shù)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答案:C解析:多倍體形成過程中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不會出現(xiàn)非同源染色體重組的現(xiàn)象??ㄖZ氏液是固定液。低溫與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原理都是在有絲分裂前期抑制紡錘體的形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少數(shù)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18.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白癜風與人體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減小或喪失有關。當編碼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堿基改變時,表達產物將變?yōu)槊窤。下表顯示了酶A與酪氨酸酶的氨基酸數(shù)目存在差異時可能出現(xiàn)的4種情況。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組別①②③④1.1110.9患者患白癜風面積比例/%3020105A.①④中堿基的改變是由染色體結構變異導致的B.②③中氨基酸數(shù)目沒有改變,對應的mRNA中堿基的排列順序也不會改變C.①使tRNA種類增多,④使tRNA數(shù)量減少,②③中tRNA的數(shù)量沒有變化D.①④可能導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終止密碼子的位置改變答案:ABC解析:編碼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堿基改變,表達產物變?yōu)槊窤,說明只是該基因內部結構改變,整個DNA分子上基因的數(shù)量和位置都沒有改變,所以這種堿基改變屬于基因突變,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編碼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堿基改變,則轉錄產生的mRNA中堿基的排列順序必然改變。同一tRNA可多次使用,其數(shù)量不會隨基因中堿基的改變而改變。根據表中①④數(shù)據分析,突變后合成的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數(shù)目改變,說明合成酪氨酸酶的mRNA中終止密碼子的位置可能發(fā)生了改變。19.將基因型為Dd的高莖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四倍體植株幼苗(品系乙),將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塊中混合種植,在自然狀態(tài)下生長、繁殖一代,得到它們的子代。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品系乙植株自交后代全為顯性性狀B.秋水仙素處理的目的是抑制細胞有絲分裂前的間期紡錘體的形成,從而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C.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種植后,產生的子代中有二倍體、三倍體和四倍體D.品系甲植株作父本、品系乙植株作母本進行雜交,得到的子代是三倍體答案:ABC解析:品系甲和品系乙都為雜合子,自交后代都出現(xiàn)性狀分離。秋水仙素處理的目的是抑制細胞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從而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在自然狀態(tài)下,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種植后仍進行自交,產生的子代中有二倍體和四倍體。品系甲植株作父本、品系乙植株作母本進行雜交,得到的子代是三倍體。20.玉米抗銹病基因R和不抗銹病基因r是一對等位基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R和基因r可能出現(xiàn)在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的細胞的兩極B.基因R可以突變成基因r,基因r也可以突變成基因RC.基因突變屬于可遺傳變異,故細胞中突變形成的基因r都能通過有性生殖遺傳給后代D.一株處于開花期的雜合玉米個體中,含基因R的精子數(shù)=含基因r的精子數(shù)=含基因R的卵細胞數(shù)=含基因r的卵細胞數(shù)答案:AB解析:若發(fā)生基因突變或在四分體時期發(fā)生互換,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基因R和基因r可出現(xiàn)在細胞兩極。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不能通過有性生殖遺傳給后代。開花期,玉米卵細胞的數(shù)量遠遠小于精子的數(shù)量。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21.(8分)下圖表示利用純種抗葉銹病(A表示抗葉銹病基因)的山羊草與近緣純種二倍體黑麥培育抗葉銹病的黑麥新品種的過程(圖中僅表示了與育種有關的染色體)?;卮鹣铝袉栴}。(1)山羊草與黑麥雜交獲得的雜種植株高度不育,原因是。①過程中需要用(試劑)處理雜種植株的,以獲得可育植株甲。
(2)已知圖示變異不影響植株丙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則②過程可以采取的育種措施或方法有、。
(3)圖示育種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的變異。植株甲的體細胞中含有個染色體組。
答案:(1)雜種植株細胞內不含同源染色體,減數(shù)分裂時不能正常聯(lián)會,不能產生正常配子秋水仙素幼苗(2)連續(xù)自交并進行篩選單倍體育種(3)數(shù)目和結構4解析:(1)山羊草與黑麥雜交獲得的雜種植株的細胞內不含同源染色體,減數(shù)分裂時不能聯(lián)會,不能形成正常配子,因此高度不育。①是人工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過程,該過程中需要秋水仙素處理雜種植株的幼苗,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這樣可以獲得可育植株甲。(2)已知圖示變異不影響植株丙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要利用丙培育出丁,可采用雜交育種的方法或采用單倍體育種的方法。(3)圖示育種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數(shù)目(①過程)和結構(甲→丙過程中)的變異。植株甲的體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稱為異源四倍體。22.(9分)石刁柏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在某野生型窄葉種群中偶見幾株闊葉蘆筍(蘆筍是石刁柏的幼苗),雌雄株都有?;卮鹣铝袉栴}。(1)僅從染色體分析,雄性石刁柏產生的精子類型有種,比例為。
(2)有人對闊葉蘆筍的出現(xiàn)進行分析,認為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基因突變,二是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成為多倍體。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鑒定闊葉蘆筍出現(xiàn)的原因。(3)現(xiàn)已證實闊葉為基因突變的結果,為確定是顯性突變還是隱性突變,選用多株闊葉雌雄株進行交配,并統(tǒng)計后代的表型。若,則闊葉蘆筍的出現(xiàn)為所致。
若,則闊葉蘆筍的出現(xiàn)為所致。
(4)現(xiàn)已經知道闊葉是顯性突變所致,由于雄株蘆筍產量高于雌株,養(yǎng)殖戶希望在幼苗期就能區(qū)分雌雄,為了探求可行性,求助于科研工作者。技術人員先用多株野生型雌石刁柏與闊葉雄株雜交,你能否推斷該技術人員做此實驗的意圖。若雜交實驗結果出現(xiàn),養(yǎng)殖戶的心愿就可以實現(xiàn)。
答案:(1)21∶1(2)取野生型植株和闊葉植株的根尖分生區(qū)分別制成裝片,用顯微鏡觀察有絲分裂中期細胞內的染色體數(shù)目。若觀察到闊葉植株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內的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則說明闊葉蘆筍的出現(xiàn)是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結果,否則為基因突變(3)后代出現(xiàn)窄葉顯性突變后代都為闊葉隱性突變(4)通過該雜交實驗判斷控制闊葉的基因是否在X染色體上后代雌株都為闊葉,雄株都為窄葉解析:(1)由于石刁柏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雄性植株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減數(shù)分裂產生的精子類型為2種,即X∶Y=1∶1。(2)染色體變異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基因突變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因此,區(qū)分染色體變異與基因突變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取野生型植株和闊葉植株的根尖分生區(qū)分別制成裝片,用顯微鏡觀察有絲分裂中期細胞內的染色體數(shù)目。若觀察到闊葉植株的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則說明闊葉蘆筍(石刁柏的幼苗)的出現(xiàn)是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結果,否則為基因突變。(3)選用多株闊葉突變型石刁柏雌雄株相交,若雜交后代出現(xiàn)了窄葉,則闊葉植株的出現(xiàn)為顯性突變所致;若雜交后代都為闊葉,則闊葉植株的出現(xiàn)為隱性突變所致。(4)選用多對野生型雌性植株與突變型雄性植株作為親本雜交。若雜交后代雄株全為窄葉,雌株全為寬葉,則這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雜交后代,雌雄株均有寬葉和窄葉,則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故該技術人員做此實驗的意圖是通過該雜交實驗判斷控制闊葉的基因是否在X染色體上。23.(16分)下圖是某校學生根據調查結果繪制的有兩種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其中與甲病有關的基因是A和a,與乙病有關的基因是B和b,Ⅰ-1無甲病的致病基因?;卮鹣铝袉栴}。(1)甲病是遺傳病,理由是。
(2)乙病是遺傳病,理由是。
(3)Ⅱ-6的基因型是,Ⅱ-7的基因型是。
(4)若基因型和概率都分別和6、7號個體相同的兩個體婚配,則生一個只患一種病的孩子的概率為;生一個只患一種病的男孩的概率為。
答案:(1)伴X染色體顯性由Ⅰ-1和Ⅰ-2患甲病,生出Ⅱ-7(無甲病)可知,甲病為顯性遺傳病,又因Ⅰ-1無甲病的致病基因,故甲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2)常染色體顯性由Ⅰ-1和Ⅰ-2患乙病,生出Ⅱ-6(無乙病)可知,乙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3)bbXAXA或bbXAXaBBXaY或BbXaY(4)5/125/24解析:(1)由Ⅰ-1和Ⅰ-2生出Ⅱ-7(無甲病)可知,甲病是顯性遺傳病,又因Ⅰ-1無甲病的致病基因,故甲病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2)由Ⅰ-1和Ⅰ-2生出Ⅱ-6(無乙病)可知,乙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3)分析家族系譜圖可知,Ⅰ-1的基因型為BbXAY,Ⅰ-2的基因型為BbXAXa。Ⅱ-6患甲病而不患乙病,其基因型為1/2bbXAXA、1/2bbXAXa;Ⅱ-7患乙病不患甲病,其基因型為1/3BBXaY、2/3BbXaY。(4)基因型和概率都分別和Ⅱ-6、Ⅱ-7相同的兩個體婚配,生一個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1/2)×(1/2)=1/4,生一個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3/4,生一個不患乙病孩子的概率=(2/3)×(1/2)=1/3,生一個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2/3。故生一個只患一種病的孩子的概率=(3/4)×(1/3)+(1/4)×(2/3)=5/12;生一個只患一種病的男孩的概率=(1/2)×(5/12)=5/24。24.(12分)人類遺傳病通常是指由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請回答下列有關遺傳病調查的問題。(1)人類遺傳病包括單基因遺傳病、、。
(2)為了解某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及發(fā)病率,某班同學在全校學生及其家庭中展開調查,應選擇的遺傳病是(填“原發(fā)性高血壓”或“苯丙酮尿癥”)。將全班同學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調查。調查結束后如何處理調查結果?(3)馬爾芬氏綜合征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某小組同學對某女性患者及其家庭成員調查后所得結果如下表。根據表中信息在方框中繪制該家庭的遺傳系譜圖。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親母親姐姐弟弟某女性正?;颊呋颊哒;颊呋颊哒U;颊咄ㄟ^遺傳系譜圖分析可知,馬爾芬氏綜合征的遺傳方式是。
答案:(1)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異常遺傳病(2)苯丙酮尿癥匯總各小組的調查數(shù)據求出發(fā)病率,對該遺傳病的家系圖進行分析(或對患病家族進行分析)(3)如下圖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解析:(1)人類遺傳病有三大類,即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2)原發(fā)性高血壓為多基因遺傳病,苯丙酮尿癥為單基因遺傳病,調查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及發(fā)病率時應選擇單基因遺傳病。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應在人群中調查,最后匯總各小組的調查數(shù)據;而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則應在家系中調查,根據患者家庭的患病情況繪制出遺傳系譜圖并進行推理分析。(3)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Ⅰ代,父母為第Ⅱ代,姐姐、弟弟及該女性為第Ⅲ代,根據表中的性狀繪制遺傳系譜圖。根據父母患病,而姐姐正常,推測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25.(10分)在栽培某種農作物(2n=42)的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現(xiàn)單體植株(2n-1),如有一種單體植株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條6號染色體,稱為6號單體植株。(1)6號單體植株的變異類型為。
該植株的形成是因為親代中的一方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
(2)6號單體植株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能形成個四分體。如果該植株能夠產生數(shù)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則自交后代的(染色體組成)類型及比例為(體細胞中一對同源染色體同時缺失的植株稱為缺體)。
(3)科研人員利用6號單體植株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雜交親本實驗結果6號單體(♀)×正常二倍體(♂)子代中單體占75%,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色能源項目開發(fā)與投資合同
- 托管班學生托管合同協(xié)議書
- 手房買賣合同買方有利
- 項目落地實施全周期工作方案
- 影視劇設備租賃合同書
- 外賣合同范本大全
- 順豐物流運輸合同
- 合租協(xié)議書范本
- 委托租賃協(xié)議合同
- 挖掘機設備采購合同
- 張五常子女和婚姻合約中的產權執(zhí)行問題
- DB32-T 4752-2024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通.用技術要求
-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試題
- 醫(yī)院多重耐藥菌感染管理規(guī)范
- 《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微課
- 《肺部疾病 案例分析-原發(fā)性肺癌》課件
- (高清版)WST 402-2024 臨床實驗室定量檢驗項目參考區(qū)間的制定
- 中英對照版-中文版-The-Dead-By-James-Joyces死者-詹姆斯-喬伊斯
- 2024年廣東深圳高三二模英語讀后續(xù)寫試題講評課件
- 校園安全派出所
- 餐廳值班管理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