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第三單元課題3元素+第2課時-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1頁
【課件】第三單元課題3元素+第2課時-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2頁
【課件】第三單元課題3元素+第2課時-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3頁
【課件】第三單元課題3元素+第2課時-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4頁
【課件】第三單元課題3元素+第2課時-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物質(zhì)構(gòu)成的奧秘

課題3元素

第2課時

Na鈉22.99H氫1.0008Fe鐵55.85C碳12.01課堂導入我不認識它們!煉金術士元素符號道爾頓元素符號現(xiàn)代元素符號(國際統(tǒng)一符號)二、元素符號H

He

Li

Be

BCNOFNe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Na

Mg

Al

SiPSCl

ArKCa鈉鎂鋁硅磷硫氯氬鉀鈣

觀察元素符號,你能否找出書寫規(guī)律?二、元素符號1元素符號的書寫(1)由第一個字母表示元素符號(大寫)(2)若第一個字母相同,則第一個字母(大寫),附加第二個字母(小寫)“一大二小”O(jiān)CHNS氧碳氫氮硫FeCuAlMgHg鐵銅鋁鎂汞二、元素符號2元素符號的意義表示某種元素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表示氧元素表示一個氧原子部分元素符號還可以表示這種物質(zhì)(由原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如金屬、稀有氣體、固態(tài)非金屬)②一個鐵原子①鐵元素③鐵這種物質(zhì)(宏觀)(微觀)例:OFe(宏觀)二、元素符號123C①碳元素②一個碳原子③碳這種物質(zhì)1、說說下列符號的意義

①O: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2H:___________________④2Mg: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符號和數(shù)字表達含義

①5個氧原子:_______②2個銅原子:_______

③氮元素:_______④3個磷原子:_______3、指出下列“2”表示的含義

①2H:_______________

②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

A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O2CuN3P氧元素/一個氧原子2個氫原子鈉元素/一個鈉原子/鈉這種物質(zhì)2個鎂原子兩個氫原子兩個臭氧分子兩個鋁離子學以致用化學符號前面的數(shù)字,就只表示微觀粒子的個數(shù)!(僅有微觀意義)金屬元素:帶“钅”字旁,如:鉀、鈣、鈉,“汞”例外

K

Ca

Na

Hg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氦、氖、氬、氪、氙、氡

He

Ne

ArKrXeRn帶“石”字旁→

固態(tài)非金屬,如:硫、磷、碳SPC帶“氣”字頭→

氣態(tài)非金屬,如:氧、氯、氟OClF帶“氵”字旁→

液態(tài)非金屬,如:溴Br

3元素的分類123二、元素符號9拓展:一種元素的中文名稱只用一個字表示,除了我國自古以來就使用的金、銀、銅、鐵、錫、硫等,其余多為近代以來新造的。在我國近代化學啟蒙者徐壽與他人合譯的《化學鑒原》中,許多元素的中文名稱,如鈉、鋁、鉀、鈣、鋅等沿用至今。元素名稱用字有規(guī)律,從偏旁就可以知道它們屬于哪一類元素:有金字旁的是金屬元素,有石字旁的是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有氣字頭的是氣態(tài)非金屬元素或稀有氣體元素,有三點水的是液態(tài)非金屬元素。只有金屬元素汞例外,通常狀況下它是液態(tài)。超市里的商品分類擺放組成物質(zhì)的一百多種元素,是按怎樣的規(guī)律排列的呢?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為元素周期表的完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被稱為“一代科學勛臣”。1H1.008氫3Li6.941鋰4Be9.012鈹11Na22.99鈉12Mg24.31鎂19K39.10鉀20Ca40.08鈣37Rb85.47銣38Sr87.62鍶55Cs132.9銫56Ba137.3鋇21Sc44.96鈧22Ti47.87鈦57~71鑭系La~Lu23V50.94釩24Cr52.00鉻25Mn54.94錳26Fe55.85鐵27Co58.93鈷28Ni58.69鎳29Cu63.55銅30Zn65.38鋅5B10.81硼13Al26.98鋁31Ga69.72稼49In114.8銦81Ti204.4鉈6C12.01碳7N14.01氮14Si28.09硅15P30.97磷32Ge72.63鍺33As74.92砷50Sn118.7錫51Sb121.8銻82Pb207.2鉛83Bi209.0鉍8O16.00氧16S32.06硫34Se78.96硒52Te127.6碲84Po209釙9F19.00氟10Ne20.18氖17Cl35.45氯18Ar39.95氬35Br79.90溴36Kr83.80氪53I126.9碘54Xe131.3氙85At210砹86Rn222氡3Li1.008鋰57La138.9鑭71Lu89Ac227錒2He4.003氦1234567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鑭系錒系103Lr金屬非金屬1H1.008氫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87Fr223鈁88Ra226鐳89~103錒系Ac~Lr元素名稱相對原子量

0

118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三、元素周期表結(jié)合課本P66和元素周期表,思考并交流:三、元素周期表思考并交流:4、橫行有什么規(guī)律?1、元素周期表有幾個橫行?橫行叫什么?幾個縱行?縱行叫什么?2、每周期開頭的是什么類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類型的元素?結(jié)尾是什么類型的元素?3、這說明元素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規(guī)律性聯(lián)系?它與“元素周期表”這個名稱有沒有關系?5、縱行有什么規(guī)律?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每一個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元素周期表有18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個族(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2、每周期開頭的是金屬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屬元素,結(jié)尾是稀有氣體元素。3、這說明元素之間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元素的性質(zhì)出現(xiàn)了周期性的變化?!霸刂芷诒怼钡拿Q與這一規(guī)律有關。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簡介:橫行的規(guī)律:(1)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2)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遞增。(3)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電子層數(shù)=周期數(shù))縱行的規(guī)律:(1)同一族,從上到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最外層電子數(shù)=主族序數(shù))(原子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2)同一族,從上到下,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依次遞增。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三、元素周期表一、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質(zhì)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特點: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二、元素符號:M或Mm1、書寫:一大二小2、意義:①某元素②一個某原子三、元素周期表1、結(jié)構(gòu):7個周期,16個族2、原子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O氧8

16.00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zhì)量歸納總結(jié)1、鉬是稀有礦產(chǎn)資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的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鉬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鉬的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非金屬元素 B.原子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為42C.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95.94g D.原子核內(nèi)中子數(shù)為4242Mo鉬95.94B學以致用學以致用2、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請回答有關問題。(1)從表中查出硅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_______(2)根據(jù)二、三周期各元素的排布規(guī)律,可以推測第四周期結(jié)尾的元素是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