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居住權制度淺析目錄TOC\o"1-2"\h\u30959居住權制度淺析 17703摘要: 120104引言 130180一、居住權的性質分析 219574(一)居住權的人役性 216062(二)居住權的物權性 212831二、完善民法典居住權制度的建議 213507(一)居住權制度法律關系的完善 29265(二)居住權變動規(guī)則的完善 31740參考文獻 5摘要:羅馬法首創(chuàng)居住權制度,這項歷史悠久的司法體系在許多國家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民法典》中,居民權利是一個新的法律體系,這項制度為解決當今的社會問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居住權制度的規(guī)定過于寬泛,容易導致理解上的偏差,難以實現(xiàn)立法目的。文章從現(xiàn)行《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利的缺陷和改進這一主題出發(fā),通過對居民權利的本質和實際意義的剖析,并對其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針對居住權規(guī)范不足提出完善的建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法律制度應當立足于社會現(xiàn)實狀況,才能利用法律制度來解決社會發(fā)展問題,服務于現(xiàn)實社會,做到法律與社會相互銜接。筆者通過本文提出居住權規(guī)范完善的建議,希望能夠對立法者提供新思路,加強對居住權制度的法律解釋。關鍵詞:民法典;居住權;物權性;人役性引言近年以來,房價一路飆升,通過買房子來緩解住房問題的代價太大,使得全民都能安居樂業(yè)的目標很難達到,而社會弱勢人群的住房問題更是困難重重。當今社會,主要是采取房屋租賃以及國家多層次的住房保障制度,以緩解住房緊張的難題。但是債權性質的租賃權在解決弱勢群體的居住問題方面的作用較小。目前的國家住房保障制度也存在覆蓋面不夠廣、適用程序不規(guī)范等方面的問題,難以解決我國現(xiàn)存的住房緊張的問題。在學術界進行了大量有關居住權的探討之后,將居住權作為一種法定權利推動,并在其使用范圍及功能上留下適用空間,推進了中國弱勢群體居住利益保護的歷史進程。但是居住權制度仍然存在規(guī)范不清晰,對法條的理解容易產生歧義,導致在司法實踐中適用困難。為此,筆者通過深入分析居住權的兩個屬性,本文從我國現(xiàn)行的《居住權利》的價值取向出發(fā),并借鑒國外有關的立法經驗,對我國現(xiàn)行的住房權利實施的困境之處進行了探討并且提供了相關思路。一、居住權的性質分析(一)居住權的人役性居住權制度自創(chuàng)設以來就帶有明顯的人役性,究其原因是古羅馬的社會背景所致。古羅馬實行家長制,掌權人享有一切家庭財產的控制權。為保證無繼承權且缺乏勞動能力的困難家庭成員能夠獲得生活保障,掌權人通過遺囑來分配房屋的使用權、收益權和居住權。由此可以看出,居住權制度自誕生起及要求具有人役性。此種以身份關系為基礎、承擔保障功能的權利,反映了家庭成員之間友愛互助的美好道德品質。居住權的人役性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其權利的具體性質。在羅馬法中,只有該房屋所有權人家庭成員才能作為居住權人,該權利是為無住房的家庭成員解決居住問題而設立的,因此其他人員不能成為居住權人[1]。第二,保障屬性。居住權的設立是為了保障困難家庭人員的居住利益,具有保障性質,因此居住權應當是無償取得的,具有施惠性、慈善性[2]。(二)居住權的物權性實際上,我國《物權法》未采納居住權制度,原因在于只認識到居住權的保障性功能,而忽略了其投資性價值。居住權具有的人役性,致使居住權不能轉移,其適用領域較窄,使其作用受到很大的制約[3]。居住權的作用機理是將住房的使用權力和所有物權分開,而人役性并不是居住權不可或缺的部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立法者完全可能將其拋棄。居住權作為一種用益物權,擁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權利。它與人役性相比較具有物權的以下特性:第一,可流轉性。居住權擺脫居住權人役屬性的限制后,作為物權性權利,基于物盡其用原則,應最大程度地使房屋達到利用最大化。因此,應當允許居住權進行轉讓、繼承,并且應當取消對權利主體的限制,也就是說,不再要求對居留權利的人和物主之間有血緣的聯(lián)系,對此,任何個人都可以享有對其住宅的居留權。第二,意定性。因為權利的主體可能是所有的社會的人,原本以遺囑為主的設立方式應當依據當事人的合意而設立,其存續(xù)期間、房屋權能的形式及利用亦由當事人約定。二、完善民法典居住權制度的建議(一)居住權制度法律關系的完善1.居住權主體在國內一些學術界,人們普遍主張,居住權利的行使只能是個人,排除了法人、非法人組織的主體資格,反之,將對居住者、社會公共利益、民族利益造成危害。法人、非法人組織通過為員工設立居住權的方式解決員工的居住問題,滿足員工在工作期間的生活居住需要,該做法符合了居住權設立的目的。這種做法并未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相反,這反映了公司對社會的負責任態(tài)度,在某種意義上體現(xiàn)了公平、和諧的理念。另外,居住權是通過分離房屋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滿足人們對房屋的多元化的利用需求,人役性并不是居住權的本質特點,因此站在人役性的角度而將法人、非法人組織排除在外,在我國的居住權制度之上強加人役性的枷鎖,筆者對此不認同[4]。法律制度的具體規(guī)范設計應當圍繞如何實現(xiàn)其設立目的,為了實現(xiàn)居住權制度的建立目的,應當從各個方面滿足群眾的居住權需求,所以不能局限與人役性,更應該發(fā)揮居住權的物權性功能。而允許非企業(yè)法人團體成為居民權利的主要來源,可以解決部分弱勢群眾的居住問題,滿足員工的居住需要,符合居住權的設立目的,也不會因此產生其他損害后果。2.居住權的客體首先,對住房是否可以成為居民權利的對象進行了探討。對于這個問題,多數(shù)國家表示肯定。房屋是合成物,部分房屋確立居住權,事實上,它還增加了整棟房屋的權利負擔,不一樣的是縮小了居住權人的使用范圍。我國土地資源匱乏,很多城市都出現(xiàn)住房緊張的問題,認定部分住宅也屬于住宅,允許在其之上設立居住權,更有利于緩解住房緊張的壓力,符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狀[5]。其次,有關房屋的輔助設備問題。有學者提出,住宅所有權的對象包括住宅和其他附屬設備。也有人提出,應該擴展“房屋”的含義,將其范圍延伸至附屬設施、公用設備等房屋的配套使用物。筆者認為,應當將關注點從住宅轉移到附屬設施上,判定某附屬設施為居住權對象,應以附屬設施是否為居住權實現(xiàn)的必要條件為準則。如果該附著物不能成為行使所有權人的權利所必要的依據,即若附屬設施為權利人所居所須,如公用通道、排水設施、消防設備等,那么應當將其包括其中;若是該附屬設施對于行使居住權沒有影響,并且當事人沒有就附屬設施進行特別約定,則不該附屬設施不屬于居住權的客體[6]。(二)居住權變動規(guī)則的完善1.法定居住權的設立首先,在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中完善居住權。我國《民法典》的有關法律條文只對以簽訂合同,遺囑等形式確立的意定居住權作出規(guī)定,缺乏法定居住權。意定居住權是對民事主體意思自治的尊重,有利于居住權物權性功能的發(fā)揮,不足之處是缺乏強制性。參照國外立法經驗,在大陸法系中,法律上對結婚、家庭和遺產的法律條文作了明確的界定,以此彌補意定居住權強制性方面的不足。通過法定方式設立的居住權,主要是為了滿足婚姻家庭領域中贍養(yǎng)、撫養(yǎng)的需要,只能應用于婚姻家庭領域,適用范圍比較小,并且該權利也只能是無償設立的??梢?,依據法定居住權的一般適用范圍而將其具體規(guī)定編排于婚姻家庭編與繼承編之間,以劃定法定居住權與意定居住權之權利邊界,也就有利于加強二者在適用法律規(guī)范方面的銜接協(xié)調。其次,規(guī)定裁定居住權。裁定居住權是指,在缺乏法律規(guī)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情形下,對于符合憲法或者民法的精神、原則情況,法院對一方的居留權,應視個案的現(xiàn)實狀況而定。實際上,我國《民法典》尚未出臺之前,我國的有關法務實踐中就出現(xiàn)過很多這樣的案件。2.居住權的消滅事由在進一步分析居住權性質內涵的基礎上,參考國外一些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居住權的消滅事由除權利期間屆滿、居住權人死亡之外,還包括以下幾種情形:(1)住宅滅失。住宅作為居住權的客體,住房的生存狀況直接影響著居民權利目標的達成。如果房屋被毀,居住權利也就不能達到,居住權也就不能成立。傳統(tǒng)理論認為,權利客體滅失后出現(xiàn)替代物的,如保險賠償金,權利可以延伸至該替代物。據此,居住權人有權獲得因住宅滅失而產生賠償或者補償金的一部分,如住宅滅失導致居住權人無房可住的,可以要求適當?shù)陌仓枚嫜a償金。需要說明的是,住宅的未損毀部分仍可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求的,權利人對于未損毀部分的住宅仍然享有相應的權利,不會產生居住權消滅的后果。(2)撤銷。在《物權法(草案)》中,所有權人在以下兩種特定情形下有權單方面主張撤銷居住權:第一,居住權人故意侵害住宅所有權人及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或者財產安全的;第二,具有危及住房安全等嚴重侵犯所有權的行為。授予所有權人撤銷居住權的權利,可以有效保護自身權益,同時規(guī)范居住權人合理使用房屋。參考文獻王利明.我國民法典物權編的修訂與完善[J].清華法學,2018(02):13.房紹坤.居住權不具有可行性[J].中州學刊,2019(04):5.申衛(wèi)星.從”“居住有其屋”到“住有所居”—我國民法典分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衛(wèi)星支架、分配器項目發(fā)展計劃
- 第6單元 20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三年級語文上冊同步教學(統(tǒng)編版)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分層作業(yè)18冷戰(zhàn)與國際格局的演變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素養(yǎng)評價二十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 第四單元第三課時《探索活動: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
- Module 2 Unit 1 It's very long.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三年級下冊
- 18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第四單元 邏輯的力量 學習活動三《采用合理的論證方法》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 第4課《我們的公共生活》第1課時(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
- 第八單元導讀課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
- 瑜伽課程合同轉讓協(xié)議書范本
- 個人經營性貸款合同模板
- 2025年山東化工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課題申報參考:生活服務數(shù)字化轉型下社區(qū)生活圈建設理念、模式與路徑研究
- 舞臺機械基礎知識培訓
- 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 第16章 二次根式 單元測試(含答案)
- 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中學班主任培訓內容
- 心理學基礎知識考試參考題庫500題(含答案)
-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
- DCMM練習題練習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