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6.1課芣苢了解《芣苢》的詩意:《周南·芣苢》是周代人們采集芣苢時所唱的歌謠,應是社會比較清明、階級矛盾比較緩和、人們尚能安居樂業(yè)的周公時代的作品。作者描繪了三幅勞動場景圖:①采摘前的喜悅圖,一想到如此茂盛的芣苢,即將“采而有之”,不由得心情歡悅,動作輕快,情緒高昂;②采摘時的競技圖,慢慢摘取的動作就變成了飛快的拾取,緊接著由手指的動作變成了手指與手掌的協(xié)作,從“拾”變成了大把大把的“捋”。③采摘結(jié)束時的豐收圖,飛快地采摘,讓她們不得不一手拉起衣襟,一手把捋下的車前子放進去。但這樣仍然不夠,最后,她們還要把已經(jīng)沉甸甸像個大包袱似的衣襟塞進腰帶里。整首詩歌描繪了一幅熱烈、緊張、繁復,充滿歡欣的勞動圖景。詩歌本身淺顯易懂,只要了解其中變化的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襭)就不難理解詩歌所要表述的內(nèi)容,再結(jié)合它的語言特點(即重章疊句和回環(huán)往復)就了解了詩歌大意。具體解讀:明確①通過大量的重章疊句和回環(huán)往復,產(chǎn)生了明快的音樂感。先以第一章為例:“采采”二字,到了第二句,“薄言”是無意義的語助詞,“采之”在意義上與前句無大變化。第三句重復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復第二句,只改動一個字。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復,只改動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動詞。也就是說,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在不斷重疊中,產(chǎn)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huán)的音樂感。②運用了雙聲疊韻之手法。全詩總共變換了六個字,在聲韻上都存在著顯著的特點。第一句中的“采”(cǎi)和第二句中的“有”(yǒu)由于古代語音演變,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不具有雙聲和疊韻的特點,但第三句中的“掇”(duō),第四句中的“捋”(luō),第五句中的“袺”(jié),第六句中的“襭”(xié),至今仍然具有雙聲和疊韻的特點,這使得其節(jié)奏舒卷徐緩,也在內(nèi)容中形成了動作的進程和情感的變化循序漸進之效,在意義表達和修辭以及情感體驗上都耐人尋味。總之:《芣苢》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這確實是很特別的。但這種看起來很單調(diào)的重疊,卻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斷重疊中,產(chǎn)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huán)的音樂感。同時,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又表現(xiàn)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芣苢的人,讀起來卻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歡快的心情——情緒就在詩歌的音樂節(jié)奏中傳達出來。這種至為簡單的歌謠,韻律婉轉(zhuǎn),節(jié)奏明快,富有民歌情味。解密碼,讀懂詩家語言(如何讀懂詩歌?)“詩家語”是詩人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和詩詞格律的要求對詩歌的語言所做的變形處理。宋人魏慶之《詩人玉屑》中載王安石提出的“詩家語”,是指古典詩詞獨特的言說方式,“獨特的詞匯、語法、邏輯、修辭,是一般語言的最高程度的提煉與強化”?!八3J遣缓戏ǖ?,它常常是不合理的,它常常是無言的。即無法,無理,無言?!薄盁o法,無理,無言”是說詩詞的語言藝術(shù),它具有跳躍性、暗示性、含蓄性、多義性、凝練性。因此,需要按照詩歌的語言特點去讀詩,也就是要讀懂“詩家語”。第一,詩歌語言的跳躍性詩人注重凝練、含蓄、形象、生動地表達,使詩歌在意象和詩句、章節(jié)上呈現(xiàn)出明顯的跳躍現(xiàn)象。這種語言的跳躍性是詩歌語言的一大特色。詩歌語言的跳躍性有以下幾種類型:情緒的跳躍示例: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分析:“柔情似水”,兩情相會,溫柔纏綿,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凹哑谌鐗簟保瑯O言相會時間之短,也不乏失落、怨恨之情。“忍顧鵲橋歸路”,轉(zhuǎn)寫分離,不忍看鵲橋歸路,婉轉(zhuǎn)語意中,不僅含有無限依戀和惜別之情,還含有無限辛酸的眼淚。詞人情緒由興奮到失落再到惜別,情感的跳躍融入短短三句話中,讓人感受到無窮的魅力。時空的跳躍示例: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王昌齡《從軍行》)分析:詩歌空間上的大幅度跳躍——青海、雪山、玉門關(guān),把整個西北邊境綿延數(shù)千里的風貌在極為精練的十四個字中,高度概括地描繪了出來,展示出一種空曠、迷蒙、悠遠、寂寥、凄清的深邃意境,從中反映了將士戍邊生活的孤寂和艱辛;同時與后兩句(“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抒情緊密連綴,把將士們衛(wèi)國衛(wèi)疆的豪情壯志和堅定決心刻畫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邏輯的跳躍示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分析:詩的每兩句構(gòu)成的對偶關(guān)系,也是一種并列。這四句詩寫的是四個方向,第一句寫“黃鸝”,第二句則轉(zhuǎn)寫“白鷺”;第三句寫“西嶺”,第四句又寫“東吳”。其不是線性的發(fā)展,而是呈現(xiàn)一種不同方向的立體狀態(tài),形成邏輯思維的跳躍流轉(zhuǎn)。第二,詩歌“留白”的藝術(shù)性詩歌語言之間往往具有跳躍性,于是就產(chǎn)生了有意省略句子成分、過渡和關(guān)聯(lián)的字句現(xiàn)象,也就出現(xiàn)了空白,從而給讀者留下想象、思索、補充的空白,“留白”是詩歌的藝術(shù)和魅力所在。古詩歌省略主要有以下特點:詩句中主、謂、賓成分的省略示例:“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李清照《如夢令》)分析:“試問”前省略的主語是“吾”,“卻道”前省略的主語是“卷簾人”。對話中上句或下句的省略示例:“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分析:明明是三番問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話包孕問話的方法,精簡為二十個字。意象組合中聯(lián)結(jié)詞語的省略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保R致遠《天凈沙·秋思》)分析:作者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意象直接組合在一起,中間沒有任何聯(lián)結(jié)詞語,這九種意象將悲秋與鄉(xiāng)愁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平靜地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涼畫面。整個畫面給人以遲暮、渺茫、凄涼、低沉的感覺,與這位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暗淡的心緒協(xié)調(diào)一致。第三,詩歌語序的顛倒性與語意省略相比,語序的顛倒(或“詞語錯位”)更易使人對詩句產(chǎn)生錯誤理解。在古詩歌閱讀中,要重視語序的顛倒(或“詞語錯位”)現(xiàn)象,積累常見類型,以助于讀懂詩句,避免機械理解,產(chǎn)生誤讀。古詩歌常見語序的顛倒(或“詞語錯位”)類型如下:類型舉例謂語前置江邊掃葉夕陽僧。(正常語序:夕陽僧江邊掃葉)賓語前置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正常語序:神游故國,應笑我多情,華發(fā)早生)主賓互換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正常語序:黃花報霜信)類型舉例定語前置紫收岷嶺芋,白種陸池蓮。(正常語序:收岷嶺紫芋,種陸池白蓮)定語后置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正常語序:錦官城花重)定語與中心語互換江山故國近,風物饒陽美。(正常語序:故國江山近,饒陽風物美)類型舉例狀語前置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正常語序:竹聲新月依舊似當年)狀語后置登高臨遠雖多感,嘆老嗟卑卻未曾。(正常語序:卻未曾嘆老嗟卑)名詞作狀語前置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正常語序:休(向)北闕上書]名詞作狀語后置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正常語序:桃花依舊(于)春風(中)笑]第四,詩歌詞語的錯配古代詩人在表情達意時,還常出其不意,以詩歌中詞語的錯配、錯用來造成詩歌奪人奪目的表達效果。如,詩人有時故意將語詞錯搭,來創(chuàng)造一種浪漫的氛圍,產(chǎn)生新奇的效果。類型示例詞語錯搭示例: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分析:“一枝梅”在詩人的筆下變成了“一枝春”,藝術(shù)效果大為提升?!耙恢Υ骸泵鑼懙窖矍胺路鸪霈F(xiàn)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綻枝頭的美好圖景。梅花是江南報春之花,折梅寄友,禮輕情義重,它帶給遠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濃濃氣息,是迎春吐艷的美好祝愿,也是詩人與遠方摯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達。類型示例詞語錯用示例: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分析:詩中的“老”字照應了后句中的“白發(fā)多”(即風掀起的層層白浪),以一個“老”字形象地描繪了洞庭湖波浪翻滾的樣子。第五,詞類活用的普遍性古詩歌中一些詞的詞性發(fā)生改變,有時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名詞、形容詞、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動詞活用為名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在古詩歌中很常見。名詞活用作動詞示例: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分析:“錦帽貂裘”等于說“戴錦帽”“穿貂裘”,這是名詞活用作動詞。戴上錦緞帽子,貂鼠皮袍做獵裝,千人隨從,騎著馬如一陣風卷過山岡。示例: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劉禹錫《竹枝詞》)分析:“雨”,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下雨”。東邊的太陽出來了,西邊還在下雨。名詞活用作形容詞示例: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分析:“春”,名詞活用作形容詞,意為“茂盛的”。在沉船的旁邊千帆競發(fā),在病樹的前頭有眾多茂盛的樹木。示例: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分析:“曛”,日落時的余光。這里是“昏暗”的意思。千里黃云遮天蔽日,天氣陰沉,北風送走雁群又吹來紛揚大雪。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示例: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孔雀東南飛并序》)分析:“貧賤”,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意為“貧賤之家”。貧賤之家有這樣一個女子,剛出嫁就被休回娘家。示例: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杜甫《望岳》)分析:句中的“青”,就是將形容詞“青色的”當名詞來用,代指泰山那青翠蒼綠的山色。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示例: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分析:“綠”,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意為“使……綠”。春風又使江南岸的樹木變綠了,明月什么時候能照著我回家呢?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示例: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晚晴》)分析:“重”,意為“以……為重”。蒼天有意憐愛生長在幽暗之地的小草,人世間更以晚晴為重。示例: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杜牧《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分析:“輕”,意為“把……看輕”。有誰能比得上你張公子,你的千首詩把高官厚祿看得很輕。名詞用作狀語示例: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陌上?!罚┓治觯骸案奔础霸诟ぁ?,“朝”即“在朝廷”,這是名詞作狀語。十五歲在府郡做小吏,二十歲在朝廷做大夫。示例: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分析:“灰”,意為“像灰一樣”;“煙”,意為“像煙一樣”。曹操的水軍像灰一樣飛散,像煙一樣消亡。第六,互文見義的特殊性“互文”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在具體詩詞中,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同一件事。互文有助于渲染詩歌氣氛,使詩句整齊、對仗。理解互文時,必須要瞻前顧后,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開來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確、完整、全面地掌握這類句子的真正意思。同句互文示例: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分析:詩句中的“煙”“月”“水”“沙”互文,其意思應是“煙氣、月光籠罩著凄涼寒冷的秦淮河水及水邊的沙灘”。示例: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分析:詩句中的“主人”“客”互文,應理解為“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馬,又一起到了船上”。對句互文示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分析:詞中“驚”“鳴”互文,正確的理解應為“(半夜里)明月升起,驚飛了樹上的鳥鵲,驚醒了樹上的眠蟬;輕拂的夜風中傳來了鳥叫聲和蟬鳴聲”。這樣理解,詞的意境才更顯得豐富優(yōu)美。題組A基礎(chǔ)過關(guān)練一、古代詩歌閱讀閱讀《芣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jīng)》中的民間歌謠,有很多重章疊句的形式,但像《周南·芣苢》這篇重疊得如此之多是十分少見的。B.《周南·芣苢》這首詩,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再現(xiàn)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C.詩中直接描寫了采芣苢人的心情,令人讀起來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的歡快之情——情緒在詩歌的音樂節(jié)奏中自然傳達出來。D.全詩回環(huán)重疊,一詠三唱,雖然詞句反復,但卻絕無煩瑣累贅之感。2.《芣苢》這首詩在情感表達上有何特點?閱讀詩歌,完成各題?!队^刈麥》①·【唐】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②去,丁壯③在南岡④。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①《觀刈麥》作于唐憲宗元和二年(807),詩人三十六歲時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于當?shù)厝嗣駝趧悠D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②餉田:給在田里勞動的人送飯。前蜀韋莊《紀村事》詩:“數(shù)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歸?”③丁壯:青壯年男子?!妒酚洝ぱ袅袀鳌罚骸埃ㄗ赢a(chǎn))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曰:‘子產(chǎn)去我死乎!民將安歸?’”④南岡:地名。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芣苢》是一曲勞動的歡歌,重章疊句,反復地表達勞動的過程,通過對采摘芣苢這一勞動場面的細膩描繪,將勞動者的形象和情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詩歌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队^刈麥》則以通俗形象的描述讓人喜悅的豐收景象,深刻真實地揭示了農(nóng)民生活的苦難,表達了對勞動人民辛苦勞動的同情,全詩語言樸實、通俗易懂。B.《芣苢》全詩十二句六個動詞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卻又在不斷重疊中,產(chǎn)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huán)的音樂感。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芣苢的人,卻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滿載而歸歡快的心情在詩歌的音樂節(jié)奏中傳達出來?!队^刈麥》中“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堪稱“神來之筆”,透過這句敘事,我們不難感受到農(nóng)家勞動的辛苦;運用側(cè)面描寫的寫作手法,作用突出了天氣的炎熱與人們收麥勞動的辛勞。C.從內(nèi)容上看,《芣苢》描述的是古代婦女們采集野生植物芣苢的歡樂場景。詩中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等,生動地展現(xiàn)了婦女們采摘芣苢的過程。這些動作不僅富有節(jié)奏感,而且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使得整首詩洋溢著勞動的歡樂和熱情,詩歌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而《觀刈麥》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jié)合,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敘事明白,描繪了詩人目睹的農(nóng)民勞作艱辛、生活窮苦的情景,直抒其事,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D.《芣苢》一詩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勤勞、美麗、善良的勞動婦女形象。在采摘芣苢的過程中,不僅展現(xiàn)出了她們的勤勞與智慧,還體現(xiàn)出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這鮮明形象的個性特征,代表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共同精神面貌?!队^刈麥》首聯(lián)總領(lǐng)全篇,概括了農(nóng)民勞作的忙碌。一個“倍”字領(lǐng)起下文。“夜來”二句,一派豐收景象,是“倍忙”的原因?!皨D姑”四句,是“倍忙”的具體描繪。農(nóng)忙時無閑人,女人、小孩簞食壺漿送飯忙。這四句突出了刈麥“倍忙”的艱辛,尤其是“蒸”字,生動、形象、傳神,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4.清人方玉潤在《詩經(jīng)原始》中就幻想過這一場景:“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痹鷧菐煹勒f:“此詩(《芣苢》)終篇言樂,不出一樂字,讀之自見意思?!蹦敲础镀]苢》是如何將這種快樂傳遞給我們的?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芣苢《詩經(jīng)·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鄉(xiāng)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5.下面對詩歌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兩詩均描寫了“勞動”的景象,畫面生動鮮明,寫出了勞動的歡快與繁忙。B.《芣苢》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xiàn)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勞動過程。C.《鄉(xiāng)村四月》前兩句用沉郁的筆調(diào),描寫了江南農(nóng)村初夏時節(jié)的晦暗風光D.“才了蠶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實寫,而是化繁為簡,勾畫鄉(xiāng)村的忙碌情景。6.兩首詩在寫勞動場景和鄉(xiāng)村景象時,運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芣苢《詩經(jīng)·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芣苢》的結(jié)構(gòu)比較特別,雖然詩經(jīng)中的民歌多用重章復沓,但本詩尤為突出。B.詩歌先以“采采”形容芣苢生長的茂盛,“薄”、“言”是有意義的實詞,“采之”寫出了采收勞動的情景。C.第三句重復第一句,第四句重復第二句結(jié)構(gòu),只改動一個字,將“采”改為“有”。D.詩歌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xiàn)了芣苢越采越多。從采獲寫到收獲,直到滿載而歸的情景。8.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吟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十畝之間《詩經(jīng)·魏風》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①兮。行與子逝②兮?!咀ⅰ竣傩梗▂ì)泄:和樂的樣子。②逝:還,返回;一說往,離去。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前三句描繪姑娘們在一片桑園里悠閑自在地采桑,勾畫出一派清新恬淡的田園風光。B.詩中每句后面都用了語氣詞“兮”字,這就自然地拖長語調(diào),表現(xiàn)出舒緩而輕松的心情。C.本詩與《芣苢》都運用了《詩經(jīng)》中重章疊唱,回環(huán)往復的表現(xiàn)手法,音韻優(yōu)美令人神往。D.本詩與《芣苢》都細膩生動地描繪了勞動的過程,充滿詩情畫意,體現(xiàn)快樂幸福的生活。10.《十畝之間》《芣苢》都是《詩經(jīng)》中寫勞動的詩篇,它們刻畫的勞動場景有所不同,但表達的情感卻相似,請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芣苢《詩經(jīng)·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無衣《詩經(jīng)·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1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在內(nèi)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大類。B.《芣苢》一詩通過“采”“有”“掇”“捋”“袺”“襭”六個動詞的變化,表現(xiàn)了古代女子采芣苢時的過程,富于詩情畫意。C.《無衣》每章開頭都有一句“豈曰無衣”,通過問句顯出不可遏止的憤慨,表達了自己沒有衣服穿還要去作戰(zhàn)的痛苦心情。D.《芣苢》是周代的民間俚曲,《無衣》是秦國的軍中歌謠,兩首詩歌句式整齊,具有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使詩歌感情得到盡情抒發(fā)。12.兩首詩歌都采用哪種結(jié)構(gòu)形式?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無衣《詩經(jīng)·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同袍”“同澤”“同裳”,表現(xiàn)出大敵當前,戰(zhàn)士們克服困難、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B.“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的描述,反映出了戰(zhàn)士們積極備戰(zhàn)的高昂熱情。C.“與子偕作”一句中,“作”是“起”的意思,表明詩中的戰(zhàn)士們一起奔赴前線,共同殺敵。D.這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zhàn)歌中所獨有的矯健爽朗的風格,是秦人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14.朱熹認為這首詩體現(xiàn)了秦人“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的氣魄。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詩中運用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以達到這樣的效果。題組B能力提升練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芣苢《詩經(jīng)·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鄉(xiāng)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15.下面對詩歌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兩詩均描寫了“勞動”的景象,畫面生動鮮明,寫出了勞動的歡快與繁忙。B.《芣苢》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xiàn)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勞動過程。C.《鄉(xiāng)村四月》前兩句是靜景,描寫了山原河水、杜鵑鳴叫、煙雨飄飄的初夏風光。D.“才了蠶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實寫,而是化繁為簡,勾畫鄉(xiāng)村的忙碌情景。16.兩首詩在寫勞動場景和鄉(xiāng)村景象時,運用的手法及抒發(fā)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歌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小題。芣苢《詩經(jīng)·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鄉(xiāng)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17.下面對詩歌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兩詩均描寫了“勞動”的景象,畫面生動鮮明,寫出了勞動的歡快與繁忙。B.《芣苢》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xiàn)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勞動過程。C.《鄉(xiāng)村四月》前兩句是靜景,描寫了山原河水、杜鵑鳴叫、煙雨飄飄的初夏風光。D.“才了蠶桑又插田”,“才”與“又”極富表現(xiàn)力,不寫“忙”而“忙”意自見。18.兩首詩在寫勞動場景和鄉(xiāng)村景象時,運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注釋:①選自《詩經(jīng)·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芣苢(fúyǐ):車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1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六個連續(xù)變化的動詞表現(xiàn)了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B.這首詩重章疊唱,回環(huán)往復,簡單明快,一唱三嘆,富于音樂感。C.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芣苢的人,但她們的情緒在詩歌的音樂節(jié)奏中傳達了出來。D.“賦、比、興”是《詩經(jīng)》使用的手法,這首詩采用“比”的手法。20.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芣苢《詩經(jīng)·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鄉(xiāng)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21.下列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芣苢》采用了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描寫了一群勞動婦女采芣苢的情景。B.《芣苢》全詩結(jié)構(gòu)上的主要特點是重章疊句,在看起來很單調(diào)的不斷重疊中,產(chǎn)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huán)的音樂感。C.《芣苢》通過采、有、掇、捋、袺、襭等動詞的變換生動的表現(xiàn)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D.《芣苢》是一曲勞動歡歌,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22.《芣苢》這首詩生動地表現(xiàn)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xiàn)出來的?2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詩均描寫了“勞動”的景象,畫面生動鮮明,寫出了勞動的歡快與繁忙。B.《芣苢》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xiàn)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勞動過程。C.《鄉(xiāng)村四月》前兩句是靜景,描寫了山原河水、杜鵑鳴叫、煙雨飄飄的景色。D.“才了蠶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實寫,而是化繁為簡,勾畫鄉(xiāng)村的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路由器市場十三五規(guī)劃及發(fā)展策略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藥用碘行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與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背投式投影電視機項目投資風險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翻譯行業(yè)運行動態(tài)及投資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纜索起重機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硫鐵礦燒渣行業(yè)運行動態(tài)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鹽酸美金剛行業(yè)競爭格局及發(fā)展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白紙板市場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安徽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前狀態(tài)診療專家共識(2024)解讀
- 2024-2030年中國化妝鏡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Project項目管理(從菜鳥到實戰(zhàn)高手)
- 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操作技能測試考核試卷
- SNT 1961.11-2013 出口食品過敏原成分檢測 第11部分:實時熒光PCR方法檢測麩質(zhì)成分
- 排洪渠施工施工方法
- 冀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下冊知識點總結(jié)
- 第六章 圍手術(shù)期護理課件
- 2024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中考初三二模英語試題及答案
- 中考字音字形練習題(含答案)-字音字形專項訓練
- 音響設備出租行業(yè)競爭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