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種蛋(胚胎)注射的研究進展_第1頁
家禽種蛋(胚胎)注射的研究進展_第2頁
家禽種蛋(胚胎)注射的研究進展_第3頁
家禽種蛋(胚胎)注射的研究進展_第4頁
家禽種蛋(胚胎)注射的研究進展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禽種蛋(胚胎)注射技術的研究進展西南大學榮昌校區(qū)動物科學系13級動科4班盧燕梅222013602022163摘要:家禽種蛋注射技術,是指對一定胚齡的家禽胚胎進行疫苗接種注射,將一些外源物質注射到家禽種蛋中,使雛禽在出殼時至出殼后幾天就具有特異性主動免疫力。這一項技術因能避免雛禽早期感染特定傳染病,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實際生產中。關鍵詞:種蛋免疫注射免疫力注射操作家禽種蛋(胚胎)注射免疫與孵化出雛后預防免疫相比較,其優(yōu)點在于:提早免疫,應激反應低,注射精確且一致,勞動力成本低,注射用途廣,疫苗污染少等。一.家禽種蛋注射的常規(guī)方法1卵白注射在雞胚10d時,尿囊絨毛膜已將卵白完全覆蓋,找不準卵白注射位點,故卵白注射一般在2~9d進行。且因卵白離胚胎較遠,不會對胚胎產生太大的應激作用,可用于較精確的定量研究,加之操作方便,應用比較廣泛。但外源物質注射到卵白后,會與卵白內的其它營養(yǎng)物質混合,可能不會立即被胚胎吸收、利用,因而可能無法立即反映注射液的作用效果,所以一般取樣的時間是在注射后3~7d開始,而且最好盡可能多地在不同發(fā)育時點取樣,或者在某一時段連續(xù)取樣。注射操作時要注意避開血管,針頭插入0.5mm即可,以降低可能造成的損傷和應激,注射液體積一般在0.1~1.5mL左右,不宜過高。2卵黃囊內注射卵黃是胚胎發(fā)育的重要營養(yǎng)來源,卵黃囊內注射的外源物質能較好地被胚胎吸收。雞胚發(fā)育到18~21d時,卵黃囊被收入腹腔,因此卵黃囊內注射應在18d前進行。注射液一般配制成體積為1.0mL左右的鹽溶液,注射前溶液要預熱至孵化溫度,在注射操作上要盡可能地熟練、細致,降低系統誤差。3羊膜腔注射羊膜腔是離胚胎最近的腔室,注射到羊膜腔的外源物質,利用效率高;而且羊膜腔內的營養(yǎng)物質可提供給整個發(fā)育期的胚胎,沒有注射時間的限制。但羊膜腔處于胚蛋內部的中心,注射操作上有一定難度;而且腔內液體直接與胚胎相連,注射后對胚胎發(fā)育會產生較大干擾,阻礙了它的應用。采用該注射方法時,要先選擇大小、形狀相似的胚蛋,再根據蛋形指數、胚蛋結構特點確定注射角度和深度,注射液體積一般不高于1.5mL,注射前溶液要預熱等。4尿囊注射尿囊注射運用得最早、最成熟,但尿囊內營養(yǎng)成分較少,且利用效率有限。故尿囊注射在外源性營養(yǎng)因子、生長因子對胚胎生長發(fā)育的研究中運用較少。雞胚在19d開始肺呼吸,尿囊絨毛膜開始萎縮,因此尿囊注射應該在19d前進行。尿囊絨毛膜血液循環(huán)可以供給胚胎發(fā)育的部分營養(yǎng)物質(如吸收蛋殼中的鈣和磷),但胚胎發(fā)育的主要營養(yǎng)來源是卵黃和卵白,所以,用尿囊接種法培養(yǎng)病毒,在供給病毒繁育所需營養(yǎng)的同時,不會出現因過多消耗胚胎營養(yǎng),導致胚胎的過早死亡。這樣就可以達到在一定時間內培養(yǎng)病毒的目的。后來的弱毒疫苗的制備、胚胎早期免疫都是根據此原理進行的。5尿囊血管注射一般胚蛋注射,都會力求避開血管,以降低對胚胎的直接應激。所以,采用血管注射時,溶液理化條件的控制要更加精細,包括前文提到液體體積、溫度、滲透壓等。同時,注射操作要熟練、謹慎,不可過多的刺破血管。尿囊血管在10~17d較為粗大、清晰,因此注射操作多集中在這段時間。尿囊血管注射后的物質胚胎吸收快、利用率高,可以快速的檢測到外源因子對部分敏感指標(如能量水平、激素水平等)的變化,從而及時衡量注射因子的作用效果,這是在該位點注射的最大優(yōu)點。該法尤其適合注射多肽類外源物質,因注射到血管后被分解、轉化的少。有研究者將50μL不同含量水平的抗脂肪細胞單克隆抗體(Mab)溶液注射到15d的尿囊血管中,發(fā)現0.2mg的Mab注射組的個體在6周齡腹脂重降低了28%,且出殼后體重和生長水平不受影響。該研究為降低家禽腹脂提供了一條新途徑。6氣室注射氣室注射的外源物質能通過滲透作用被胚胎吸收利用,3~18d是適宜的注射時間。因為雞胚在19d后尿囊絨毛膜開始萎縮,滲透作用開始減弱。氣室注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注射液體和操作對胚胎產生的應激,且操作更為簡單、方便。但是,氣室內物質的吸收效率較其它注射方式差,吸收利用量不易被衡定,易受環(huán)境條件影響,故只能做出定性的判斷,無法滿足精確、定量的研究需要。二.種蛋注射技術與傳統免疫的比較對于雞胚而言,有研究認為,在雞胚發(fā)育到第18天,其免疫系統已經基本建立,能夠對某些抗原產生較好的免疫應答。家禽胚胎注射技術的成功周瑤因素有:第一,在雞胚發(fā)育過程中,可以接受注射的最早時間點,注射具有生物活性的疫苗和其他可以注射的物質,因此可以在雛雞出殼之前備妥其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免疫力。第二,一群體免疫的方式對每一個單一個體做全劑量的注射可以在很快的速度下完成整齊的接種?;谶@兩個原則,此技術能快速的發(fā)展運用。以下為胚胎注射的優(yōu)點:免疫效果好胚胎免疫可以使雛雞更早的產生自動免疫力,一出殼就具有較強的免疫力。而出殼后接種免疫,雛雞要1至2周才能產生有效的免疫力,仍可受到外源入侵而發(fā)病。胚胎注射,避免了免疫空白帶,可明顯降低雛雞發(fā)病率,提高其存活率。提高工作效率每臺種蛋注射機每小時可以接種30000個種蛋,比人工接種雛雞提高工效100倍以上,當出雛時,雛雞已經有接種過疫苗,就可以直接運往飼養(yǎng)場飼養(yǎng)。應激反應低常家禽免疫接種,不但需要耗費人力和時間,而且對家禽帶來較強的應激反應,造成生長速度減慢,死淘率增加,飼料報酬低等不良影響,而胚胎注射就可以避免這些損失。免疫精確一致種蛋注射機可一致性的,精確的,溫和的百分百的接種于種蛋,排出了人工接種的疏漏和接種不完全的困擾,因而可得到更高比例的健康雞,大大的降低了死亡率。注射用途廣胚胎注射,不僅可以用于早期疫苗免疫,還可以用于某些生物活性物質與病毒疫苗的聯合接種,大大的提高了對疾病的免疫能力和抗體效價。三.種蛋注射操作要點1.疫苗的無菌配制對種蛋注射的效果影響非常關鍵,在配制過程中必須嚴格以避免被污染的可能。2.種蛋大頭朝上,全部注射過程都要經過嚴密的電腦控制,確保注射迅速準確,溫和無污染及高效率。小結:在以往研究中,對家禽種蛋(胚胎)研究的研究方向逐漸趨于四個方向:1,蛋內給予疫苗和藥物。2.預防疾病。3.免疫促進。4.提高生產性能。各個研究方向目前研究還不夠深入,全面性也不夠高。種蛋注射才發(fā)展起來,在實際生產應用中效果好,但是同時投資成本也較高,。在未來畜牧業(yè)發(fā)展過程中,還具有教的的發(fā)展空間和發(fā)展價值。參考文獻:[1].孫研研,鄭江霞,徐桂云,等,外源基因導入雞胚的兩種顯微注射方法的比較[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10,18(5):938-943[2].樂牧,種蛋內注射技術的前景[J]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1991(2):28[3].IPEKA,SAHANU.YILMAZB,etal.theeffectofinovoascorbicacidandglucoseinjectioninbroilerbrecdereggsonhatehabilityandchickweight[J].ArchivFurGeflugelkunde,2004,68(3):132-135[4]劉梅英,陳偉,彭鵬,等.胚蛋注射在家禽營養(yǎng)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家禽,2007,29(21):40-42.[5].師昆景,吳靈英,譚榮炳.胚胎注射L-精氨酸和L-鳥氨酸對肉仔雞早期生長、免疫器官及血漿激素T3、T4的影響[J].中國家禽,2008,30(17):25-28.[6]黃小春,吳靈芝,雞胚給養(yǎng)氨基酸對肉仔雞孵化率和胚胎生長的影響[J].中國飼料.2005,23:19-20[7]王延新.種蛋免疫注射的研究進展[J]養(yǎng)禽與禽病防治2003(3),14-15[8]HYLDINGSMOSTRUPOVEJLSTEDMCTAL.changesofDNAmethyfationlevelandspatialarrgementofprimordialgermcellsinembryonicday[J]plosbiology,2010,8(11);e1000506[9]趙冬梅,金帆,黃荷鳳,表遺傳修飾與配子形成和胚胎早期發(fā)育[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2004,27(3);159-162.[10][1]OhtaY,TsushimaN,KoideK.Effectofaminoacidinjectioninbroilerbreedereggsonembryonicgrowthandhatchabilityofchicks[J].Poultryscicence,1999,78:1493-1498.[11]丁慶峰,杜曉惠.家禽胚蛋注射技術的應用[J].中國家禽,2010,32(16):48-49.[12]KocamisH,YeniYN,Kirkpatrick-KellerDC.1999.PostnanalgrowthofbroilersinresponsetoinovoadministrationofchickengrowthHormone[J].PoultryScience,78:1219~1226.[13]宋潤山,THAXTONJ.實用蛋內注射技術問世[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1990(1):34-35.[14]UniZ,FerketPR.MethodforearlynutritionandtheirPotential[J].World'sPoultrySci,2004,60:101-111.[15]HOSSAINS,BARRETOS,BERTECHINIA,etal.InfluenceofdietaryvitaminEleveloneggproductionofbroilerbreeders,ando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