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高頻考點及答題方法 講義(含練習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高頻考點及答題方法 講義(含練習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高頻考點及答題方法 講義(含練習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高頻考點及答題方法 講義(含練習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高頻考點及答題方法 講義(含練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高頻考點及答題方法講義我們從2021-2023年全國324套中考真題中,梳理出了文言文7大高頻考點,現(xiàn)將它們及其答題方法呈現(xiàn)如下?!究碱l考點】高頻考點考頻1.翻譯文言句子3年322考2.理解文言詞語(實詞)3年294考3.理解分析文章內容3年195考4.斷句3年148考5.拓展運用(談感悟/啟示)3年55考6.理解文言詞語(虛詞)3年50考【高頻考點解說】高頻考點1

翻譯文言句子【題干關鍵點】翻譯;句子【思路梳理】第一步,結合語境,初步理解句子大意;第二步,找出句中的關鍵實詞、虛詞,準確把握其意思;第三步,翻譯句子,將翻譯后的內容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進行調整,使其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答題示范】公式:字字落實(關鍵詞)+調整句式(特殊句式)+串聯(lián)詞義+理順句意

高頻考點2

理解文言詞語(實詞)【題干關鍵點】解釋;文言實詞【思路梳理】第一步,結合語境,理解加點詞所在句子的意思;第二步,根據(jù)句意或知識積累(如課內所學、成語等)推斷詞語的意思;第三步,(填空題)寫出詞義,(選擇題)判斷選項正誤,得出答案【答題示范】公式:理解句意+運用方法(字形分析法、成語助解法、遷移推斷法、結合語境法、代入檢驗法、查閱詞典法)+推斷詞義(+判斷正誤)高頻考點3

理解分析文章內容【題干關鍵點】怎樣寫;特點;分析【思路梳理】第一步,閱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第二步,抓住關鍵語句進行分析,進而得出答案【答題示范】公式:關鍵語句+分析內涵模板:文章通過寫……,體現(xiàn)了……高頻考點4

斷句【題干關鍵點】斷句;限斷x處【思路梳理】第一步,通讀全文,感知句意;第二步,依據(jù)句子內容、結構或關鍵詞進行斷句【答題示范】公式:分析句意+抓標志詞/句式+斷句高頻考點5

拓展運用(談感悟/啟示)【題干關鍵點】看法/感悟/啟示/觀點【思路梳理】第一步,通讀全文,理解文章內容;第二步,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分析文章的主旨;第三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分析作答【答題示范】公式:分析內容、主旨+感悟/啟示模板:本文主要寫了……,這告訴我們……高頻考點6

理解文言詞語(虛詞)【題干關鍵點】解釋;文言虛詞【思路梳理】第一步,結合語境,理解加點詞所在句子的意思;第二步,根據(jù)句意或知識積累(如課內所學、成語等),推測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第三步,(填空題)寫出詞義,(選擇題)判斷選項正誤,得出答案【答題示范】公式:理解句意+運用方法(綜合歸納法、語境推斷法、代入篩選法、句意分析法等)+推斷詞義、用法(+判斷正誤)高頻考點7

劃分句子朗讀節(jié)奏【題干關鍵點】朗讀停頓/節(jié)奏;標x處【思路梳理】第一步,結合語境,理解句子大意;第二步,根據(jù)句意或語法結構來劃分句子朗讀節(jié)奏【答題示范】公式:分析句意十分析句子語法結構+劃分朗讀節(jié)奏【中考真題實戰(zhàn)】(湖南郴州中考)比較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回答問題。(12分)【甲】杞人憂天(節(jié)選)《列子》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薄疽摇壳虎籴阈健稘h書》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②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③,余各以頭次坐,而不錄④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xiāng)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⑤而請之?!咀ⅰ竣偻?煙鹵。②嘿(mò):同“默”,沉默不語。③上行(háng):尊位。④錄;邀請。⑤寤:覺悟,明曉。1.解釋下列加點詞。(2分)(1)因往曉之曉:____________(2)傍有積薪薪:____________2.下列對乙文中畫波浪線內容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B.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C.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D.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1)天,積氣耳,亡處亡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中的杞人和乙文中建議“曲突徙薪”的客人,都具有憂患意識卻有所不同。請分析他們的不同之處,并說說對你有何啟示。(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川廣元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甲】愛蓮說[宋]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疽摇寇睫、?節(jié)選)[清]李漁群葩②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shù)日,前此后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迨③至菡蒿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自夏至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也。及花之既謝,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予夏季倚此為命者,其可人也。(選自《閑情偶寄》,有刪改)【注】①芙蕖(qú);指荷花,又稱菌萏(hàndàn)、芙蓉、蓮花等。②葩:花。③迨(dài):及,等到。1.漢字意蘊豐富,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說文解字注》“蓋大葉駭人,故謂之荷”與“自荷錢出水之日”中“荷”的意思相同。B.《說文解字》“蓮,芙蕖之實也”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中“蓮”所指相同。C.《說文解字》“未發(fā)為菡萏,已發(fā)為芙蓉”與“迨至菡萏成花”中的“菡萏”意思相同。D.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芙蓉是“敷布容艷之意”,所以常用“出水芙蓉”來形容清秀美麗的年輕女子。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水陸草木之花避暑而暑為之退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乃摘而藏之C.芙蕖則不然其人舍然大喜D.乃復蒂下生蓬乃取一葫蘆置于地3.下列對乙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自夏至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B.自夏至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C.自夏至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D.自夏至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1)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予夏季倚此為命者,其可人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兩篇文章都寫了“蓮”,但各有側重,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真題答案】杞人憂天(節(jié)選)/曲突徙新1.(1)告知,開導(2)柴草本題考點: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梳理思路:結合語境,理解句意→根據(jù)句意,推斷詞義解題攻略:(1)句意:于是去開導他。曉,告知、開導。(2)句意:旁邊堆積著柴草。薪,柴草。2.B本題考點: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的節(jié)奏。答題公式:劃分節(jié)奏=理解句意+分析語法+斷句公式運用:理解句意: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火被撲滅了。分析語法和句間關系:“俄而”為時間狀語,“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為具有先后關系的兩件事,中間應斷開;“幸而得息”是事件的結果,其前應斷開。據(jù)此斷句: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3.(1)天,不過是聚積的氣體罷了,沒有什么地方?jīng)]有氣。(2)于是,(主人)殺牛擺酒,答謝他的鄰居。本題考點: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梳理思路:推斷關鍵詞義→句中詞語逐一翻譯→連綴成句子→規(guī)范作答解題攻略:(1)關鍵詞:積氣,聚積的氣體;亡:無、沒有。(2)關鍵詞:殺牛置酒,殺牛置辦酒席;謝,答謝。4.不同之處:杞人的憂患,是沒有必要的、過度的;建議“曲突徙薪”的客人的憂患,是有根據(jù)的、合理的。啟示:我們在生活中要有憂患意識,但不要有不必要的憂慮。本題考點:本題考查比較分析文章內容并談啟示。梳理思路:理解兩文內容→分析憂患的不同之處→結合自身談啟示解題攻略:先回答不同之處。甲文中杞杞人的憂患是“天地崩墜,身亡所寄”,這是沒有必要的過度的。乙文中建議“曲突徙薪”的客人的憂患,是有根據(jù)的、合理的,“俄而家果失火”足以證明。再結合自身談啟示。兩文中兩個人都在為以后的事情擔心,一個是沒有根據(jù)的、過度的,一個是有根據(jù)的、必要的,結果自然也不同這就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有憂患意識,但不要有不必要的憂慮?!疽椅膮⒖甲g文】有一個客人造訪主人,看到主人家爐灶的煙自是直的,旁邊堆積著柴草,他便對主人說:“改為彎曲的煙囪,將柴草移到遠處,不然的話,將會發(fā)生火災?!敝魅顺聊淮?。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火被撲滅了。于是,(主人)殺牛擺酒,答謝他的鄰居。燒傷的人在尊位,其他的按功勞大小依次排座,但是沒有邀請說改“曲突"的人。有人對主人說“當初如果聽了那位客人的話,就不用破費殺生置酒,始終不會有火災?,F(xiàn)在論功勞邀請賓客為什么建議“曲突徙薪’的人不作報答,而被燒得焦頭爛額的人卻被奉為上賓呢?”主人這才醒悟去邀請那位客人。愛蓮說/芙蕖(節(jié)選)1.B本題考點:本題考查結合文化常識理解文言詞語。梳理思路:結合積累,理解典籍中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推斷詞義→對比分析,判斷正誤解題攻略:“蓮,芙蕖之實也”句意:蓮子,芙蕖的果實。蓮,蓮子?!吧弻嵟c藕皆并列盤餐”句意:蓮子與藕都可以放入盤中擺上餐桌。蓮,芙蕖。兩者所指不同,故選B。2.D本題考點:本題考查辨析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答題公式:辨析虛詞=辨析用法+辨析意義公式運用:A項,助詞,的/代詞,代指荷花B項,連詞,表轉折/連詞,表順承。C項,代詞,這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D項,都是副詞,于是、就。3.C本題考點: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的節(jié)奏。梳理思路:結合語境,理解句意→分析邏輯關系→劃分節(jié)奏→判斷正誤解題攻略:句意:從夏天一直開到秋天,這對花來說是它的本性,對人來說就是應當?shù)玫降南硎芰??!白韵闹燎铩秉c明時間,其后應斷開;“在花為分內之事”說明這是荷花自然生長的過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說明荷花給人的好處兩者之間為并列關系,結構對稱,應斷開。正確的斷句是“自夏至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故選C。4.(1)(蓮)潔凈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從遠處觀賞但不能靠近賞玩。(2)我夏天依靠它維持生命,是(因為)它合人心意。本題考點: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答題公式:翻譯句子=解詞語十定句式+連詞成句公式運用:(1)解詞語:植,豎立;褻玩,靠近賞玩。定句式:此句為省略句,翻譯時應補充完整。(2)解詞語:倚,依靠;可人,合人心意。定句式:“……者,…也”表判斷,翻譯時應注意。5.①甲文稱蓮為“花中君子”,寫蓮的生長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外形(中通外直)、氣質儀態(tài)(不蔓不枝,亭亭凈植)、味道(香遠益清)等,側重贊美的是“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高潔傲岸的內在品格;②乙文緊扣芙蕖可人”的特點,側重從“可目”“可鼻”“可口”“可用”來寫其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本題考點: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梳理思路:通讀文章,理解內容與主旨→提煉要點,對比分析解題攻略:甲文托物言志,借寫蓮表達作者的志趣;乙文側重說明蓮的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兩篇文章的寫作目的不同,因此內容的側重點也不同,甲文從蓮的生長環(huán)境、形態(tài)、香氣等方面表現(xiàn)蓮的超凡脫俗,乙文則從觀賞性和實用性兩方面展開。據(jù)此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即可。【乙文參考譯文】各種花最佳的觀賞時間,只在花開的那幾天,在此之前、之后都屬于人們經(jīng)過它也不過問的時候。芙蕖卻不是這樣。自從荷錢出水那一天,(它)便把水波點綴得一片碧綠;等到它的莖和葉長出,就又一天一天地長高,一天比一天好看。等到花苞開放,樣子嬌嫩得像要滴水,(花兒)相繼開放,從夏天一直開到秋天,這對花來說是它的本性,對人來說就是應當?shù)玫降南硎芰恕5鹊交ǘ湟呀?jīng)凋謝,就又在花蒂下生出蓮蓬,蓮蓬中結了果實,獨自挺立,還像未開的花一樣,和翠綠的葉子一起挺立(在水面上)。以上都是說它適于觀賞的方面。適宜聞(的地方),就有荷葉的清香和荷花特異的香氣。(用它來)避暑,暑氣就因它而減退:(用它來)納涼,涼氣就隨它而產(chǎn)生。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蓮子與藕都可以放入盤中擺上餐桌,使人的口中和嘴邊香味芬芳。只有被霜打的枯萎的葉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像成了被遺棄之物,但把它摘下貯藏起來,又可以滿足常年包裹東西的用處。我夏天依靠它維持生命,是(因為)它合人心意。【高頻考點訓練】訓練1范巨卿與元伯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少游太學①,為諸生②,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③焉”乃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④母,請設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言,爾何相信之審⑤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⑥”母曰:“若然,當為爾醞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選自南朝·范曄《后漢書》,有改動)【注釋】①大學:漢朝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②諸生:儒生,泛指在學的弟子。③子:小孩子,指張勁的孩子。④白:告訴。⑤審:認真。⑥乖違:違約。1.請用“/”標出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標兩處)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式謂元伯曰()(2)將過拜尊親()(3)乃期日()(4)巨卿果到()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4.本文中的范式、元伯與《陳太丘與友期行》中的元方,都是方正之人。結合三人具體言行,說說你對“方正”的理解。訓練2解州鹽澤解州①鹽澤,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鹵②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唯中間有一泉,乃是甘泉③,得此水然后可以聚。又其北有堯梢水,亦謂之“巫咸河”。大鹵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鹽。唯巫咸水入,則鹽不復結,故人謂之“無咸河”。為鹽澤之患,筑大提以防之,甚于備寇盜。原④其理,蓋巫咸乃濁水,入鹵中,則淤淀鹵脈⑤,鹽遂不成,非有他異也。(選自《夢溪筆談》,有改動)【注釋】①解州:地名,在今山西運城南。②鹵:帶有鹽分的水。指的是鹽池里面的水,③甘泉:淡水泉。④原:推究。⑤鹵脈:地下鹵水的脈系。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持就火煬之()(2)未嘗溢()(3)久雨()(4)未嘗涸()2.請用“/”標出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標兩處)大鹵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鹽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鹽遂不成,非有他異也。4.請結合選文說說解州鹽澤有哪些特征。訓練3任末①勤學任末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③,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④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⑤悅⑥其勤學,常以凈衣易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選自王嘉《拾遺記》)【注釋】①任末:東漢蜀郡人。②笈(jí):書箱。③庵(ān):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點燃后可照明。⑤門徒:一同求學的人。⑥悅:敬佩。1.下列對加點詞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負笈從師(背)B.或依林木之下(有時)C.暗則縛麻蒿自照(捆扎)D.常以凈衣易之(容易)2.請用“/”標出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朗讀停頓。(標四處)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人若不學,則何以成?(2)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4.是怎樣的信念支撐任末一生苦讀?(用原文回答)5.這篇短文給你什么啟示?請簡要回答。訓練4范仲淹罷宴范文正公①守邠州,暇日率僚屬登樓置酒,未舉觴,見缞绖②數(shù)人營理葬具者。公亟③令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將出殯近郊,赗斂④棺?、萁运淳?。公憮然⑥,即徹⑦宴席,厚赒⑧給之,使畢其事。坐客感嘆有泣下者。(選自王辟之《澠水燕談錄》)【注釋】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謚文正。②(cuidié):喪服,這里指穿著喪服。③亟:急,趕快。④贈斂(fèngliǎn):下葬時入殮的衣服。⑤棺槨(guǒ):棺材。⑥憮(wǔ)然:失意的樣子。⑦徹:同“撤”,撒去。⑧赒(zhōu):救濟。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暇日率僚屬登樓置酒()(2)未舉觴()(3)帽斂棺槨皆所未具()(4)使畢其事()2.請用“/”標出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標兩處)暇日率僚屬登樓置酒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公亟令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4.文中最能體現(xiàn)范仲淹有仁愛之心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訓練5蜀鄙①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备徽咴?“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②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③不如蜀鄙之僧哉?(選自彭端淑《為學》)【注釋】①鄙:邊遠的地方。②買舟:雇船。③顧:反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貧者語于富者曰()(2)子何恃而往()(3)越明年()(4)富者有慚色()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吾欲之南海,何如?(2)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3.作者分別舉“貧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_______手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人之為學,關鍵在________________。4.從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你可以聯(lián)想到《<論語>十二章》中的哪句話?請分別品析一下這兩句話。【高頻考點訓練答案】訓練11.【解析】本題考查把握朗讀停頓的能力。做此類題,要掌握文言文朗讀停頓的一般技巧: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賓之間、句首關聯(lián)詞或發(fā)語詞之后等要停頓。還可以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前后句的格式、固定詞語提示等方法給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此句句意為:兩人同時請假回家鄉(xiāng)【答案】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2.【解析】本題考查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的能力。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①直接搬運法,即聯(lián)系課內學過的該詞語的解釋,直接推斷該詞語的意思;②語境推斷法,即聯(lián)系整句話和上下文,結合具體語境解釋詞語;③添字成詞法,即把一個字變?yōu)橐粋€詞語,再根據(jù)語境判斷;④字形推敲法:有些字可以根據(jù)其字形推敲出意思,如“且”是由“日”和“一”組成,“一”代表地平線,太陽在地平線上升起,所以“旦”在文言文中常是“早晨”的意思;⑤成語印證法:現(xiàn)在所用的部分成語中仍然保留大量文言詞義,用熟知的成語來推斷文言文中的實詞詞義也是一種可靠的方法。課內重點文言實詞需要平時的積累識記,并且活學活用,學會從課內到課外的遷移。作答時,可先理解整句話的大意,再來推斷加點詞的含義?!敬鸢浮?1)對……說(2)拜見(3)約定(4)果然3.【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翻譯省略句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這句話重點詞語有具,詳細。設饌,準備酒食。【答案】后來約好的日期將要到了,張劭把這件事詳細告訴了母親,請求母親準備酒食等待范式的到來。4.【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蛾愄鹋c友期行》與此文都是講為人一定要守信(或講誠信)的故事。誠信是為人的根本,是非常重要的品質,陳太丘的友人失約,不僅被陳太丘舍棄還被七歲的孩童元方鄙視,可見元方懂得誠信的重要性,為人正派;范式講誠信,能得到自己朋友的信任,他兩年前跟朋友約定去朋友家里拜會的日期,臨近日期,朋友就向母親請求設宴款待范式,因為他相信范式言出必行?!敬鸢浮糠妒?信守承諾。按期赴與朋友的兩年之約。元伯:相信朋友。雖然是兩年前的約定,他依然相信范式會來赴約,讓母親準備飯菜。元方:面對父親友人的“無信”“無禮”,義正詞嚴地反駁,可見其為人正直。由此可知“方正”就是為人一定要守信(或講誠信)。【參考譯文】范式字巨卿,山陽郡金鄉(xiāng)人。年輕時在太學讀書,是儒生,和汝南郡張劭是朋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請假回家鄉(xiāng)。(分別時),范式對張劭說:“兩年后該回來的時候,我將前往貴府拜見你的母親大人,并看望你的孩子?!眱扇嘶ハ嗉s好日期。后來約好的日期將要到了,張劭把這件事詳細告訴了母親,請求母親準備酒食等待范式的到來。張劭的母親說:“分別兩年了,千里之外約定的話,你怎么會如此肯定地相信呢?”張劭回答說:“范式是講信用的人,肯定不會違背約定的。”張劭的母親說:“如果真是那樣,當然得替你們準備酒食?!奔s定的日子到了,范式果然前來赴約,登堂拜見張劭母親后,接著開懷暢飲,興盡才離開。訓練21.【解析】本題考查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的能力。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吉今異義等現(xiàn)象?!敬鸢浮?1)靠近(2)漫出來(3)下雨(3)干涸2.【解析】本題考查把握朗讀停頓的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根據(jù)句意進行分析。句意為:鹽池的鹵水,沒有甘泉水摻和,就不能生成食鹽?!敬鸢浮看篼u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鹽3.【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題時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譯再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調整,做到文從字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本句的重點詞有:遂,就:非,并非;異,特殊原因?!敬鸢浮葵}就不能形成,并非有其他特殊原因。4.【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內容的能力。結合“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長時間下雨后,池水從未漫出過;大旱時,也從未干涸過。可知解州鹽澤的特征是:神秘;結合“唯中間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理解,唯獨中間的一眼泉水卻是淡水,有了這水之后,就可以使鹽鹵結晶出食鹽了??芍庵蓰}澤的特征是:奇特?!敬鸢浮可衩?長時間下雨后,池水從未漫出過;大旱時,也從未干涸過。奇特:鹵水是紫紅色的,在版泉的下面,唯獨中間的一眼泉水,卻是淡水,有了這水之后,就可以使鹽鹵結晶出食鹽了?!緟⒖甲g文】解州鹽池方圓一百二十里。長時間下雨后,四周山上的水都流注到池里,但池水從未漫出過;大旱時,也從未干涸過。鹵水是紫紅色的,在版泉的下面,當?shù)厮追Q為“蚩尤血”唯獨中間的一眼泉水,卻是淡水,有了這水之后就可以使鹽鹵結晶出食鹽了。另外,鹽池北邊有堯梢水,也叫“巫咸河”。鹽池的鹵水,沒有甘泉水摻和,就不能生成食鹽。只要巫成河水流入鹽池中,鹽鹵就不再結晶,人們稱它為無咸河,是鹽澤的禍患。人們筑大堤來防備它超過防備盜賊推究它的道理,大概巫咸河水本是濁水,一旦流入鹵水中,就會淤積堵塞鹽鹵礦脈,便不能產(chǎn)鹽了,并非有其他特殊原因。訓練31.【解析】本題考查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的能力。D項中的“易”在此應是“交換”的意思?!敬鸢浮緿2.【解析】本題考查把握朗讀停頓的能力。文言文斷句時,首先要理解句意,只有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才能準確劃分;其次可以結合語言標志來劃分、比如語氣詞“也”“哉”“乎”“耳”等,句首虛詞“夫”“蓋””“然”等。另外,也可以根據(jù)句子結構來劃分,有些語句很明顯運用了對比、排比、對偶等手法,可以借此判斷。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喜歡學習,即使死了也好像活著;不學習的人,即便是活著,也只不過是行尸走肉罷了。這句話很明顯運用了對比手法。結合句意和句子結構,以及題干要求“標四處”,即可標出。【答案】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3.【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這兩句的翻譯,要在理解整個句子大意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若”(如果)、“觀”(看)、“會意”(心領神會)等重點詞語的含義?!敬鸢浮?1)人如果不學習,那么憑什么獲得成功呢?(2)(他平日里每當)讀書有心得體會時,就寫在衣服上,來記住這件事。4.【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人物思想的能力。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思想,要“聽其言,觀其行”。任末常說:“人若不學,則何以成?”臨終還告誡人們:“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笨梢娙文┌褜W習看得高于一切,也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一生苦讀?!敬鸢浮咳巳舨粚W,則何以成?(或: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5.【解析】本題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答題時一定要緊扣文章內容,從人物的言行中總結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得出自己的啟示?!敬鸢浮恳粋€人學有所成的背后,肯定有其艱辛的努力。(或:終身學習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精神品質。特別是在今天,高科技日新月異,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參考譯文】任末十四歲的時候,背著書箱去求師學習,不怕路途遙遠、危險困阻。他常常說:“人如果不學習,那么憑什么獲得成功呢?”他有時靠在林木下,編茅草為小草屋,削荊條制成筆,刻劃樹汁作為墨汁。晚上就映照著星月的光亮讀書,光線昏暗就綁麻蒿點燃來照明。(他平日里每當)讀書有心得體會時,就寫在衣服上,來記住這件事。和他一起求學的人十分佩服他的勤學,經(jīng)常用干凈的衣服交換他寫上字的衣服。(任末)臨終前告誡人們說:“人喜歡學習,即使死了也好像活著;不學的人,即便是活著,也只不過是行尸走肉罷了?!庇柧?1.【解析】本題考查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的能力。結合句意,“置”是“擺,設”的意思;“舉”是多義詞,這里是“舉起”的意思;“具”也是多義詞、這里取“齊備”的意思;“畢”是“完成”的意思?!敬鸢浮?1)擺,設(2)舉起(3)齊備(4)完成2.【解析】本題考查把握朗讀停頓的能力。做此類題,要掌握文言文朗讀停頓的一般技巧:主謂之間、動賓之間、句首關聯(lián)詞或發(fā)語詞之后要停頓等??辞孱}目要求,分析句子結構。“暇日’表時間,這后面要停頓一下,“率僚屬登樓置酒分兩層意思。【答案】暇日/率僚屬/登樓置酒3.【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