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交轉型 課件【知識精研】高三統(tǒng)編版(2019)歷史二輪專題復習_第1頁
晚清外交轉型 課件【知識精研】高三統(tǒng)編版(2019)歷史二輪專題復習_第2頁
晚清外交轉型 課件【知識精研】高三統(tǒng)編版(2019)歷史二輪專題復習_第3頁
晚清外交轉型 課件【知識精研】高三統(tǒng)編版(2019)歷史二輪專題復習_第4頁
晚清外交轉型 課件【知識精研】高三統(tǒng)編版(2019)歷史二輪專題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以題見史外國使節(jié)自1861年起進駐北京,但他們覲見皇帝的請求卻一再被拒絕。清政府的解釋是因為皇帝年幼、不便見人,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條約》明確規(guī)定外國使節(jié)覲見中國皇帝應免于行跪拜禮。這一事件反映出清政府(

)A.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完整

B.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觀念C.華夷等級觀念根固

D.力圖擺脫不平等條約約束19世紀70年代,針對日本阻止琉球國向中國進貢,有地方督撫在上奏中強調:琉球向來是中國的藩屬,日本“不應阻貢”;中國使臣應邀請西方各國駐日公使,“按照萬國公法與評直曲”。這說明當時()A.日本借助西方列強侵害中國權益B.傳統(tǒng)朝貢體系已經解體C.地方督撫干預朝廷外交事務決策D.近代外交觀念影響中國CD晚清外交的轉型課程標準1.掌握基礎的歷史外交概念,認識晚清外交轉型的表現2理解晚清外交轉型的推動因素,認識其影響。高考真題匯總時間題型考查內容考察范圍2015全國Ⅱ卷·28選擇洋務運動與傳統(tǒng)觀念的沖突晚清外交轉型2017海南卷·7選擇晚清政府對外稱呼的變化晚清外交轉型2018全國Ⅰ卷·28選擇甲午戰(zhàn)爭日本的宣傳策略晚清外交轉型2018全國Ⅱ卷·28選擇近代外交觀念影響晚清外交轉型2020浙江選考·9選擇晚清政府外交認知晚清外交轉型2023年湖北卷選擇晚清外交觀念變化晚清外交轉型命題特點:屬于中高頻考點,以選擇題為主,主要考查晚清外交轉型問題晚清外交轉型概念及表現晚清外交轉型1.傳統(tǒng)朝貢外交BC3-19世紀末,存在于東亞、東南亞地區(qū)的,以中國為核心的政治秩序體系。與條約體系、殖民體系并稱為主要國際關系模式。朝貢體系下的的中國政府,沒有國家觀念,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中外關系建立在朝貢體系的基礎之上,對外交往的事務主要由理藩院和禮部承擔。2.近代外交體制所謂近代外交,就是指以國際政治生活規(guī)范為指導,接受并運用國際法原理、國家主權理念和均勢理論,通過談判等和平手段,執(zhí)行其對外政策并調整國際關系。晚清外交轉型表現

——外交觀念轉變材料一: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帛,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材料二:當時的乾隆皇帝聲稱:“天朝棄民,不惜背祖宗廬墓,出洋謀利,朝廷概不聞問?!?/p>

根據材料試說明清皇帝具有什么樣的外交觀念,以及他是如何看待華僑材料一:李鴻章早在19世紀60年代中期就指出:“倘若外國要求之事有上侵國家利權,下奪商民生計者,皆可引萬國公法直斥之”。第一條,凡左列人等不論是否生於中國地方均屬中國國籍:第十六條,凡中國人出籍者所有中國人在內地特有之利益一律得享受?!笄鍑畻l列具有天朝上國的觀念,不注重保護民權與左邊材料相比可以看出清政府外交觀念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轉變從傳統(tǒng)的夷夏觀到初步的主權觀民族觀晚清外交轉型表現

——外交機構及人員的轉型材料一:鴉片戰(zhàn)爭前,清政府一直沒有設置專管外事的機構,凡有對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禮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發(fā)生,則派欽差大臣負責辦理?!钫紫椤督袊饨晦D型研究》材料一:近年各路軍報絡繹,外國事務,頭緒紛繁,請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王大臣領之。材料二:1901年7月24日(清·光緒二十七年),清廷明令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材料三:外交機構專門化,外交人員多由新型知識分子擔任左右材料相比可以看出清政府外交機構與人員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轉變晚清外交轉型表現

——外交程序禮節(jié)的變化

鴉片戰(zhàn)爭前,在外交文書的問題上,清政府堅持用“稟”“諭”的體制(英國官員用下對上的“稟”,清政府官員用上對下的“諭”),而英國主張用平行的照會文書。1842年《南京條約》規(guī)定,中英之間“有文書來往,用”照會“字樣。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稱呼西方各國。清政府被迫接受國家主權平等觀念。外交禮節(jié)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實質是什么由不平等的“稟.諭”到平等的照會文書,體現的是:從不平等的夷夏觀到國家平等的外交理念晚清外交轉型表現

——外交對象的變化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的封閉大門就被迫打開,晚清中國逐漸卷入以英美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經過二十多年的中西交往與文化交流,中國漸漸萌生了主動加入世界體系的愿望,而要融入國際社會,就必須了解和熟知國際社會成員之間業(yè)已形成的一套規(guī)范制度。外交對象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由與東亞東南亞的藩屬國交往轉向與國際建交平等、近代外交意識外交機構、外交官的產生內:總理衙門→外務部外:遣使與駐外外交禮節(jié)、程序變化世界鴉片戰(zhàn)爭朝貢體系前后華夷無尊卑東方國家近代外交體系觀念機構人員禮儀范圍總結:晚清外交的轉型就是由朝貢外交轉向近代外交體系當堂檢測1:清政府于1860年設立“撫夷局”,第二年更名為“總理衙門”,1901年又更名為“外務部”。清政府對外交往機構名稱的變化反映出中國()A.與西方交往的逐漸增多B.半殖民地化的加深C.對外交作用認識的深化D.外交近代化的推進D解析:據材料可知,從總理衙門到外務部,符合當時國家交往的需要,體現清政府的外交逐漸與國際接軌,有力地推動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故選D項;鴉片戰(zhàn)爭后,與西方交往逐漸增多,是這一時期一直存在的現象,不能解釋變化,排除A項;半殖民地指的是形式上依附于帝國主義的國家,國家被一個或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統(tǒng)治,但帝國主義國家不直接統(tǒng)治,而是通過這個國家的反動政權間接統(tǒng)治,“外務部”可以說明半殖民地化,但“總理衙門”是正常的外交部門,不涉及外國殖民的問題,排除B項;從總理衙門到外務部,是清政府在列強威逼之下的無奈之舉,而非對外交作用認識的加深。晚清外交轉型的原因進入19世紀70年代,隨著西方列強入侵的加劇,中外之間源遠流長的朝貢關系和以此為主要內涵的宗藩體制岌岌可危。與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化同步,朝鮮、琉球、越南遭受日、美、英等國的瓜分和掠奪,并最終與中國中斷宗藩關系。1890年,朝鮮王太后去世,清廷最后一次以宗主國身份派遣使臣前往吊祭。1894年,朝鮮最后一次派遣使臣向清廷繳納歲貢。1895年,依據中日《馬關條約》,清政府承認朝鮮獨立自主,中朝宗藩關系宣告解體,也宣告了華夷朝貢體制徹底崩潰。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試分析晚清外交轉型的原因1中國朝貢體制崩潰;2中國實力的衰減;3清政府國家意識主權意識的逐步增強4列強侵略的加?。?近代外交觀念的沖擊。拓展知識:推動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共性因素西方列強的不斷侵略,民族危機的加深近代化探索的推動與促進西方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與發(fā)展仁人志士的不屈探索與努力晚清外交轉型的影響材料一i:中國近代外交轉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結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國步入近代化軌道;推進了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諸領域內西學東漸的進程;指導了中國近代外交理念的轉變和外交機構的建立;推動了外交學作為一門專門學科在中國的形成、發(fā)展和運用。材料二:晚清外交,經歷了從傳統(tǒng)的"華夷秩序"體系向近代西方"條約體系"逐步轉型的過程。1861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設立,是對處理日益增多的"洋務"的一種被動應對,也是對建立近代外交體制的初步探索;1901年"外務部"的產生,既順應了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需要,又為清王朝維持國家主權與獨立形態(tài)提供了重要工具。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試分析晚清外交轉型的影響【應對策略】

先直接后間接;先當下后長遠;先微觀后宏觀;一分為二、客觀分析1.推動了外交學學科的形成、發(fā)展和運用,推動了外交近代化的進程。2.晚清外交打破了"華夷觀念",接受了西方思想觀念,加快了思想解放,推動了西學東漸的進程;3.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使中國逐漸融入世界;4.始終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處境,成為列強控制中國的工具當堂檢測2:1868年,總理衙門派出第一個外交代表團,美國人蒲安臣任涉外事務使臣,英國人、法國人任副使。同年中美簽訂《蒲安臣條約》,企圖使中國成為列強共管的半殖民地,而美國在共管中居于領先地位。這反映出當時()A.與美國邦交關系密切B.近代外交人才短缺C.外交日益與國際接軌D.外交的半殖民地化解析:

晚清政府派出的外交代表團由外國人擔任涉外事務使臣、副使,簽訂出賣中國利益的不平等條約,體現了中國外交的半殖民地化,故選D項;邦交指國與國之間的正式外交關系,而美國要把中國變?yōu)槠浒胫趁竦?,滿足其侵略要求,排除A項;近代外交人才短缺也不能任用外國人出賣國家利益,排除B項;國際外交以維護國家利益為準繩,不會任用外國人擔任涉外事務使臣出賣自己的利益,排除C項。D晚清外交轉型特點材料一: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是在西方列強以武力強迫下簽訂不平等條約加入條約體系的。清政府為了維持原有的統(tǒng)治,不得已做出一系列改革使之適應新的情況,由被動接受西方到主動學習西方并逐漸學會國際法維護自身利益。

材料二:對于列強的入侵使西方逐漸改變了傳統(tǒng)的外交方針,按照西方的外交方式來處理對外交涉事物。而對于亞洲的藩屬國,清朝統(tǒng)治者仍然無視海外地的變遷,而陶醉于自己的禮儀文明,死守世界中心主義那一套,繼續(xù)沿用傳統(tǒng)的宗藩關系,以“天朝大國自居”對藩屬國進行冊封,接受其朝貢。

材料三:“朝貢體系”為顯示“天朝上國”實力與天子威嚴,更加注重“禮”而非”利“。鴉片戰(zhàn)爭結束后,這種基于“禮”的務虛外交使得晚清政府為維護“國體”之“禮”不惜放棄國家主權利益...《天津條約》簽訂后,對于條約中修改通商關稅稅則等內容,以何桂清、桂良為代表極力反對。他們深刻認識到關稅關系到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在他們的努力下清政府打消了企圖放棄通商關稅的想法......

材料四:在外交轉型過程中表現遲緩,更落后于西方國家。這是由于中國外交轉型并不是自身意識形態(tài)發(fā)展的結果,是帝國主義“拔苗助長”的杰作,且中國原有的經濟體系、政治體系并沒有完全解體。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試分析晚清外交轉型的特點從被動到主動新舊雜陳從務虛到務實遲滯性,整體落后于西方當堂檢測3:晚清時期,列強憑借強權攫取中國權益的種種行為促使清政府的對外觀念發(fā)生了重要變化,主要體現在中外條約關系的實踐中,清政府官員往往用“兩益”和相近概念表述這一思想,諸如“以求兩益”、“互惠互利”等。諸如此類的表述()A.核心是力爭維護國家權益B.改變了不平等關系的格局C.表達了清政府堅定的決心D.促進了修約外交實踐活動A解析:

據材料“清政府官員往往用‘兩益’和相近概念表述這一思想……”可知,諸如此類的表述,包含著雙方相互的利益之義,其核心是在中外條約關系中維護和力爭國家權益,故選A項;由于國家綜合實力的懸殊,加之在中外不平等條約關系的整體格局下,中國無力用公平的國家利益訴求去扭轉弱肉強食的國際規(guī)則,排除B項;材料強調清政府外交中主動求益的思想,與“表達了清政府堅定的決心”無關,排除C項;促進了修約外交實踐活動與“‘以求兩益’……‘互惠互利’”不符,排除D項。

總結提升:晚清(1840—1912)外交轉型

總的來說,這一時期外交轉型由朝貢外交向近代外交體制艱難轉變。

晚清外交轉型僅僅是邁進了近代化的門檻,外交轉型的表現也只是一些機構、一些觀念、一些手段或方式的變化,并不是真正獨立國家的外交,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走上了獨立自主的外交之路。

根據表格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提出論點根據表格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提出觀點,要求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根據表格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提出觀點,要求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時間主要事件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締約談判中清廷拒絕英法代表提出的向皇帝遞交國書的要求,不許外國公使駐京。1861年清廷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該機構為臨時機構,總理衙門大臣、章京、郎中全都是兼職。咸豐帝時期清廷不得不允許外國公使駐京,但仍不準備履行有關禮節(jié)的條款。1860年以后西方列強紛紛派遣公使常駐北京,而中國卻一直未曾遣使出洋。1867年清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