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學(浙江專用)二輪考點突破-答案解析-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_第1頁
2021高考化學(浙江專用)二輪考點突破-答案解析-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_第2頁
2021高考化學(浙江專用)二輪考點突破-答案解析-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_第3頁
2021高考化學(浙江專用)二輪考點突破-答案解析-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真題考點·高效突破考點一:原子結構與性質【真題題組】1.C依據(jù)題意知Z元素為Mg,Y元素原子最外電子層排布為ns2np2,是C或Si,X為N或O,W為Al或Cl。N的氫化物的水溶液顯堿性,但O的氫化物H2O顯中性,H2O2顯弱酸性,A錯誤;若W為Cl,則Mg2+半徑小于Cl-,B錯誤;氮氣或氧氣均能與鎂反應,C正確;CO2形成的晶體為分子晶體,熔、沸點低,D錯誤。2.B209.0表示的是Bi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錯誤,B正確;依據(jù)洪特規(guī)章,Bi原子6p亞層中的3個電子分別占據(jù)3個軌道,故有三個未成對電子,C項錯;Bi原子最外層6p亞層中的3個電子的能量略高于6s亞層中的2個電子的能量,D項錯。3.解析:依據(jù)短周期元素X的最高化合價為+4,可知X為碳或硅,又因Y為O,結合原子序數(shù)Y>X,則可確定X為C,依據(jù)Z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可寫出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1,即Z為鋁元素;再結合W的質量數(shù)與中子數(shù)關系可確定W的質子數(shù)為14,即W為Si。(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徑從上到下依次增大,則W(Si)的原子半徑比X(C)的要大。(2)因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漸漸增大,故Z(Al)的第一電離能比W(Si)的要小。XY2(CO2)為分子晶體,由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克服的是分子間作用力。由C、H、O組成的分子中,存在分子間氫鍵的物質很多,如:CH3CH2OH、CH3COOH等。(3)Z單質即為鋁,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向氯化鋁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氫氧化鈉過量時,氫氧化鋁沉淀溶解。W單質為硅,硅和氫氟酸反應生成SiF4和H2兩種氣體。(4)13.5g鋁的物質的量為0.5mol,所以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4Al(s)+3O2(g)2Al2O3(s)ΔH=-3352kJ·mol-1。答案:(1)三ⅣA大(2)小分子間作用力乙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漸漸溶解,最終變成無色溶液Si+4HFSiF4↑+2H2↑(4)4Al(s)+3O2(g)2Al2O3(s)ΔH=-3352kJ·mol-1(其他合理答案均可)4.解析:(1)依據(jù)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從左向右依次增大,但N元素的2p軌道處于半布滿狀態(tài),較穩(wěn)定,故其第一電離能大于氧的。(2)①NH3、F2、NF3屬于分子晶體,NH4F為離子晶體,Cu為金屬晶體。②Cu的核電荷數(shù)為29,3d軌道上全布滿,其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3)①由Q知,H2O與BF3·H2O分子間有氫鍵,BF3·H2O分子內有共價鍵和配位鍵,其分子間有分子間作用力(范德華力)。②H3O+中有孤對電子,由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知,其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陰離子的中心原子B有四個σ鍵,故接受sp3雜化。(4)分子內氫鍵的存在,使H+難以電離出,故Ka2<Ka。答案:(1)如圖所示(2)①a、b、d②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3)①a、d②三角錐形sp3(4)<中形成分子內氫鍵,使其更難電離出H+5.解析:由題中信息可推知X、Y、Z、W分別為C、O、Na、Fe四種元素。(1)Fe的基態(tài)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3d64s2,最外層有2個電子。(2)同周期從左到右,電負性漸漸增大,所以C的電負性小于O。(3)Na2O2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在標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時,應留意Na2O2中氧元素化合價一部分上升,一部分降低。(4)本小題為發(fā)散型試題,答案不唯一。烴分子中含有兩種氫原子的烴較多,如丙烷(CH3CH2CH3)、丙炔(CH3C≡CH)等。由C、H、O三種元素形成的分子很多,但形成的無機陰離子只有HCQUOTE,因此能與HCQUOTE反應的分子必需為羧酸,如CH3COOH、HCOOH等。答案:(1)四Ⅷ2(2)小H2O(3)或(4)丙烷(其他合理答案均可)CH3COOH+HCQUOTECH3COO-+H2O+CO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6.解析:(1)價電子排布即最外層電子排布,為2s22p3。(2)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由于N原子2p軌道處于半布滿狀態(tài),其第一電離能大于氧,所以第一電離能為N>O>C。(3)②有4molN—H鍵斷裂則有1molN2H4反應,生成QUOTEmolN2,因1moLN2含有2molπ鍵,故生成QUOTEmolN2會生成3molπ鍵。③(NH4)2SO4為離子晶體,故N2H6SO4也為離子晶體,含有離子鍵,N2QUOTE和SQUOTE中含有共價鍵,N2QUOTE與NQUOTE相像,含有配位鍵和共價鍵,離子晶體中無范德華力。(4)由題意知:能與4個氮原子形成4個氫鍵,則要求被嵌入的微粒能供應4個氫原子,并至少存在“N…H”、“H…O”、“H…F”三類鍵中的一種,對比選項,只NQUOTE符合要求。答案:(1)2s22p3(2)N>O>C(3)①三角錐形②3③d(4)c7.解析:(1)由圖可知B2O3與CaF2和H2SO4反應即生成BF3,同時還應當產(chǎn)生硫酸鈣和水,方程式為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2O3與氨氣在高溫下反應即生成BN,方程式為B2O3+2NH32BN+3H2O;(2)B的原子序數(shù)是5,所以基態(tài)B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1;B和N都屬于其次周期,同周期自左向右電負性漸漸增大,所以B和N相比,電負性較大的是N,B最外層有3個電子,所以化合價是+3價;(3)B、N均屬于非金屬元素,借助于石墨的結構可知,兩者形成的化學鍵是極性共價鍵,而層與層之間靠分子間作用力結合。(4)依據(jù)金剛石的晶胞結構及化學式BN可知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4個N原子,4個B原子。則一個晶胞的質量可表示為QUOTE×4g,一個晶胞的體積可表示為(361.5×10-10)3cm3,則晶體的密度可表示為g·cm-3。答案:(1)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2O3+2NH32BN+3H2O(2)1s22s22p1N+3(3)共價鍵(或極性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4)44QUOTE8.解析:(1)同周期從左→右,電負性增大,則C<O,同主族,從上→下,電負性減小,則C>Si,所以電負性為:O>C>Si。(2)SiC電子總數(shù)是20個,則氧化物為MgO;晶格能與所組成離子所帶電荷成正比,與離子半徑成反比,MgO與CaO的離子電荷數(shù)相同,Mg2+半徑比Ca2+小,MgO晶格能大,熔點高。(3)Si的原子半徑較大,Si、O原子間距離較大,pp軌道肩并肩重疊程度較小,不能形成上述穩(wěn)定的π鍵。答案:(1)1s22s22p63s23p2O>C>Si(2)MgMg2+半徑比Ca2+小,MgO晶格能大(3)Si的原子半徑較大,Si、O原子間距離較大,pp軌道肩并肩重疊程度較小,不能形成上述穩(wěn)定的π鍵考點二:微粒間作用力與物質性質【真題題組】1.C該反應相當于HCHO的燃燒,燃燒反應均放熱,A項錯誤;依據(jù)CO2的結構式:OCO可知,碳氧之間的化學鍵為極性鍵,B項錯誤;由HCHO的結構式:可知,碳氧之間存在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碳氫之間各存在一個σ鍵,C項正確;生成1.8gH2O,消耗O2的物質的量為0.1mol,但不愿定是在標準狀況下,故其體積不愿定是2.24L,D項錯誤。2.B只要是純水確定呈中性,超臨界水照舊呈中性,由題干可知水的電離程度大了,c(H+)變大,則pH小于7,A、C項錯誤;依據(jù)相像相容的原理可以知道B項正確(有機物大多數(shù)是非極性分子),D項錯誤。3.BNH3分子間存在氫鍵,沸點反常偏高大于PH3,A項錯誤。N、P是同主族元素,形成的離子:NQUOTE和PQUOTE結構類似都是正四周體構型,B項正確,CO2是分子晶體,而SiO2是原子晶體,C項錯誤。C2H5中兩個—CH3對稱,是非極性分子,而C3H8是鋸齒形結構,是極性分子,D項錯誤。4.解析:(1)由題中所給數(shù)據(jù)知,該元素的電離能有:I3?I4,故該元素原子最外層有3個電子,結合題意為Al元素。(2)G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A族,原子最外層4個電子,所以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Ar]3d104s24p2;Ge的最高價為+4價,故其最高價氯化物分子式為GeCl4;G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線四周且排在Si的下一周期,故A錯;借助于Si元素比較其電負性,Ge<S,B錯;性質與Si相像,可作半導體材料;由題中所給“Ge的最高價氯化物的分子式”,由“分子式”三個字知其為分子晶體,對于分子晶體而言,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沸點越高。(3)盡管該化合物的—CHO中含有電負性很強的氧原子,但不含有“暴露”的質子,所以分子間形不成氫鍵,A錯誤;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C—H、CO等極性鍵,也含有CC、C—C等非極性鍵,B正確;雙鍵中有1個σ鍵,1個π鍵,而單鍵全是σ鍵,故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9個σ鍵和3個π鍵,C錯誤;該有機物的—CHO可以與H2O分子間形成氫鍵,使其溶解度增大,D正確。(4)這兩種物質都屬于離子晶體(后者由其結構組成為陰、陽離子確定),且陰、陽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又分別相等,而后者,陰離子為多個原子的離子團,其半徑明顯大于Na+,同理,BQUOTE的離子半徑大于F-的半徑,則NaF的晶格能大,所以NaF中離子鍵較強,熔點較高。答案:(1)Al(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GeCl4CD(3)BD(4)>兩者均為離子化合物,且陰、陽離子的電荷數(shù)均為1,但后者的離子半徑較大,離子鍵較弱,因此其熔點較低5.解析:(1)金屬鍵沒有方向性和飽和性,a項錯誤;金屬導電是由于在外加電場作用下,自由電子產(chǎn)生定向移動,c項錯誤;由于自由電子的存在使金屬很簡潔吸取光子而發(fā)生躍遷,發(fā)出特定波長的光波,因而金屬往往有特定的金屬光澤,d項錯誤。(2)N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84s2,所以在3d軌道上有兩個未成對電子,則其次周期元素中,含有兩個未成對電子的元素的價電子排布式有2s22p2和2s22p4,分別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其中電負性最小的是碳。(3)由題意知CO與N2的結構相像,知CO的結構為:;CO在與過渡金屬形成協(xié)作物時,C的那對孤電子對參與配位鍵的形成(O的那對孤電子對不參與配位鍵的形成),所以每個CO供應的電子數(shù)為2(靠近C的那對孤電子對)依據(jù)中心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加上配體供應的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18可知,Ni的價電子數(shù)是10,所以配體供應的電子數(shù)是8,又由于一個CO配體供應兩個電子,故n=4;由于氮氣的結構式是N≡N,而CO與N2的結構相像,所以CO中σ鍵與π鍵的個數(shù)之比是1∶2。答案:(1)b(2)C(碳)(3)41∶26.解析:(1)同一周期元素自左向右第一電離能有增大趨勢,故第一電離能Al<Si。(2)Mn是25號元素,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4s2,故Mn2+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3)硅烷形成的晶體是分子晶體,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范德華力越強,沸點越高。(4)①由圖示可以看出該結構可以表示為[B4H4O9]m-,其中B為+3價,O為-2價,H為+1價,可知m=2。②在晶體中Na+與Xm-之間為離子鍵,由(4)題干中所給信息知硼砂含結晶水,H2O分子間存在氫鍵和范德華力。答案:(1)<(2)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3)硅烷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范德華力越強(或其他合理答案)(4)①4、5(或5、4)2②ADE7.解析:(1)氧元素基態(tài)原子,有兩個未成對電子。(2)化學鍵強于氫鍵,分子間的氫鍵強于范德華力,也就是從強到弱依次是O—H鍵、氫鍵、范德華力;由于存在分子間氫鍵,使沸點上升,而存在分子內氫鍵,使物質的沸點降低。答案:(1)2(2)O—H鍵、氫鍵、范德華力形成分子內氫鍵,而形成分子間氫鍵,分子間氫鍵使分子間作用力增大考點三:晶體結構與性質【真題題組】1.D由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知酸性H2CO3>C6H5OH,A錯誤;Ba和Ca同主族,堿性Ba(OH)2>Ca(OH)2,B錯誤;MgBr2為離子晶體,SiCl4為分子晶體,熔點MgBr2>SiCl4,C錯誤;由于NH3分子間存在氫鍵使其沸點高于PH3,常溫下NH3為氣態(tài),H2O為液態(tài),故沸點H2O>NH3,D正確。2.A碘和干冰都屬于分子晶體,升華時克服的是分子間作用力;硅屬于原子晶體,C60屬于分子晶體,熔化時,分別克服共價鍵和分子間作用力;氯化氫是共價化合物,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溶解時分別克服共價鍵和離子鍵;溴和汞氣化時分別要克服分子間作用力和金屬鍵,綜上所述,只有A項克服作用力類型相同。3.DAlON與石英(SiO2)均為原子晶體,所含化學鍵均為共價鍵,A、B正確;Al2O3是離子晶體,晶體中含離子鍵,不含共價鍵,C項正確、D項錯誤。4.D本題的突破點是Y,由Y的性質知Y是硅元素,即X、Y、Z、W屬于第三周期,依據(jù)X、Z、W的簡潔離子可知X、Z、W分別屬于鈉、硫、氯元素。由于Z、M同主族且X+與QUOTE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所以M是氧元素。選項A中鈉和氧還可以形成Na2O2,A錯誤;由于水分子中存在氫鍵,所以水的沸點最高,B錯誤;元素Y、Z、W的單質晶體分別屬于原子晶體、分子晶體、分子晶體,C錯誤;Cl2和O3可以作為消毒劑,D正確。5.CSiO2的晶體結構與金剛石的晶體結構相像,相當于把金剛石中的碳原子換成硅原子,然后在兩個硅原子中間插入一個氧原子,金剛石的晶體結構中每個最小的環(huán)上是6個碳原子,所以SiO2晶體中最小的環(huán)上應有6個硅原子和6個氧原子。在SiO2晶體結構單元中,Si位于中心,O處于4個頂角。6.解析:(1)基態(tài)硅原子有三個電子層,最外層能量最高,其符號為M,3s軌道數(shù)為1,3p為3,3d為5,合計軌道數(shù)為9,電子數(shù)為4。(2)硅主要以SiO2、硅酸鹽形式存在于地殼中。(3)在硅晶體中,硅原子間以共價鍵結合,晶胞的6個面中各有一個硅原子,依據(jù)均攤法知,面心位置貢獻了3個硅原子。(4)由題干信息知:Mg2Si與NH4Cl反應,其產(chǎn)物應有SiH4、MgCl2,再結合原子守恒分析知還有NH3,則其反應式為:Mg2Si+4NH4Cl4NH3+2MgCl2+SiH4。(5)①物質內化學鍵的強弱影響物質的穩(wěn)定性,進而影響物質構成種類數(shù)。②Si—H鍵的鍵能小,穩(wěn)定性差,SiH4易生成穩(wěn)定性強的氧化物。(6)因Si與O形成四周體結構,則其雜化形式為sp3雜化,圖(b)中每個四周體中有兩個氧原子是與其他四周體共用的,則每個四周體占有該氧原子的QUOTE,所以每個四周體共占有這兩個氧原子為:2×QUOTE=1,另1個氧原子為該四周體全部,還含有1個Si—O鍵屬于該四周體,綜上所述,一個四周體中,含1個Si原子,氧原子:1+1+1=3,所以,可知硅與氧原子數(shù)之比為1∶3,其化學式為SiQUOTE或QUOTE。答案:(1)M94(2)二氧化硅(3)共價鍵3(4)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5)①C—C鍵和C—H鍵較強,所以形成的烷烴較穩(wěn)定,而硅烷中Si—Si鍵和Si—H鍵的鍵能較低,易斷裂,導致長鏈硅烷難以生成②C—H鍵的鍵能大于C—O鍵,C—H鍵比C—O鍵穩(wěn)定,而Si—H鍵的鍵能卻遠小于Si—O鍵,所以Si—H鍵不能穩(wěn)定存在,而傾向于形成更穩(wěn)定的Si—O鍵(6)sp31∶3或SiQUOTE7.解析:由C在前四周期和有4個未成對電子可推知C為Fe,由此和題干信息可進一步推知D為Ni,B為K,A為F。(2)K原子易失電子,第一電離能最小,F的非金屬性最強,電負性最大。(3)依據(jù)分攤法,含F(xiàn)-:2+4×QUOTE+16×QUOTE=8,K+:2+8×QUOTE=4,Ni2+:1+8×QUOTE=2,故化合物的化學式為K2NiF4,由處于晶胞內的Ni2+看出,每個Ni2+四周有6個F-,故配位數(shù)為6,晶體的密度可由晶胞的質量除以晶胞的體積求得。(4)K3FeF6屬于離子化合物,在[FeF6]3-中,Fe3+供應空軌道,F-供應孤對電子,兩種離子間形成配位鍵。答案:(1)(2)KF(3)①K2NiF46②QUOTE≈3.4(4)離子鍵、配位鍵[FeF6]3-F-8.解析:(1)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的電負性漸漸減小,a對;氟無正價,b錯;HF分子間存在氫鍵,所以熔、沸點在同族元素氣態(tài)氫化物中反常最高,c錯;F2、Cl2、Br2三種物質的晶體均是分子晶體,組成相像,則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點越高,d錯。(2)由晶胞結構示意圖,依據(jù)均攤法,可得B原子為8×QUOTE+1=2個,N原子為4×QUOTE+1=2個,則該功能陶瓷的化學式為BN。(3)BCl3中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3)/2=3,B原子為sp2雜化;NCl3中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5+3)/2=4,N原子為sp3雜化。同周期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從左到右漸漸增大,但是由于氮原子的2p軌道處于半布滿狀態(tài),較穩(wěn)定,其第一電離能比氧的大,鈹原子的2s軌道處于全滿狀態(tài),鈹?shù)牡谝浑婋x能比硼的大,所以第一電離能介于硼和氮之間的其次周期元素有鈹、碳、氧3種。(4)B原子最外層有3個電子,與Cl形成3個單鍵后,沒有孤電子對,價層卻有空軌道,所以在B原子與X形成的配位鍵中,X供應孤對電子。答案:(1)a(2)2BN(3)sp2sp33(4)X9.解析:(1)電子排布為結構化學中的重點。特殊是24號、29號等存在半滿和全滿狀態(tài)的元素。Cu2+應先寫出銅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然后從外向內失去2個電子。(2)對O2-個數(shù)的計算,面上的按QUOTE算,頂點上按QUOTE算,棱上按QUOTE算,體心按1個算,可得O2-個數(shù)為:QUOTE×8+QUOTE×2+QUOTE×4+1=4(個)。(3)NH3中的氮原子的孤對電子供應電子,Cu2+供應空軌道,形成配位鍵,而NF3中氮原子的孤對電子被F吸引,使氮原子上的孤對電子難以與Cu2+形成配位鍵。(4)離子晶體中,離子間距離越小,離子鍵越強,離子化合物熔點越高。答案:(1)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2)4(3)F的電負性比N大,N—F成鍵電子對向F偏移,導致NF3中N原子核對其孤對電子的吸引力氣增加,難以形成配位鍵,故NF3不易與Cu2+形成配離子(4)高Cu2O與Cu2S相比,陽離子相同、陰離子所帶電荷也相同,但O2-的半徑比S2-小,所以Cu2O的晶格能更大,熔點更高三年模擬·力氣提升1.C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現(xiàn)增大的趨勢,但由于氮原子的p能級電子處于半布滿狀態(tài),所以第一電離能N>O。2.B核外電子排布為1s2的原子是He,核外電子排布是1s22s2的為鈹(Be),He是惰性元素,Be是金屬元素,明顯化學性質不相像,A錯;Fe的價電子排布為3d64s2,失去電子時先失最外層,再失次外層,失去2個電子變成Fe2+時最外層電子排布為3s23p63d6,失去3個電子變成Fe3+時,最外層電子排布為3s23p63d5,B正確;基態(tài)銅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符合3d全布滿時能量最低,即洪特規(guī)章特例,C錯;基態(tài)碳原子是2s比2p軌道能量低,先填滿2s再填2p,即,不存在半布滿能量低的問題,D錯。3.解析:依據(jù)題中A、B、C、D、E的信息可確定A~E分別為O、Cl、N、C和Fe。(1)Y為P,P的價電子排布為3s23p3,為半布滿狀態(tài),第一電離能小于Cl。(2)Fe為26號元素,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4s2。(3)鹽為NH4NO3,屬于強酸弱堿鹽,因水解而顯酸性;Cl的非金屬性大于C,所以高氯酸酸性強于碳酸。(4)N2分子含氮氮三鍵,σ鍵和π鍵的個數(shù)比為1∶2;由于分子間存在氫鍵,故使其沸點毀滅反常。(5)H2O釋放出一個電子生成H2O+,其中氧元素為-1價,具有強氧化性。答案:(1)>(2)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3)酸性強(4)1∶2NH3分子間存在氫鍵(5)[]+2H2O++H2SS↓+2H2O+2H+4.AA項中H2是由兩個1s軌道形成的σ鍵;B項中HCl是由H的1s軌道與Cl的3p軌道形成的σ鍵;C項中Cl2是由兩個3p軌道形成的σ鍵;D項中F2是由兩個2p軌道形成的σ鍵。5.C氯原子3p軌道上有1個未成對電子,而氫原子1s軌道上有1個未成對電子,通過最大重疊形成σ鍵,C正確。6.C氨氣是三角錐形結構,所以PH3的結構也是三角錐形,A正確;氨氣是極性分子,則PH3也是極性分子,B正確;由于氨氣分子中存在氫鍵,所以氨氣的沸點高于PH3的,沸點凹凸與鍵能無關,鍵能大小影響分子的穩(wěn)定性,所以選項C不正確,D正確。7.B選項A中形成的都是原子晶體,形成原子晶體的原子半徑越小,共價鍵越強,晶體的熔、沸點越高,正確的挨次應當是金剛石>碳化硅>晶體硅,所以選項A不正確;選項B中形成的晶體都是分子晶體,其熔、沸點與分子間作用力有關系,而分子間作用力大小與相對分子質量大小有關系,所以選項B正確;氧化鎂是離子晶體,而另外三種都是分子晶體,但由于水分子中存在氫鍵,所以水的熔、沸點高于氧氣和氮氣的,所以選項C不正確;合金的熔點一般低于其成分金屬的熔點,正確的挨次應當是金剛石>純鐵>生鐵>鈉,所以選項D不正確。8.D原子晶體中不存在分子間作用力,A不正確;CO2原子晶體和CO2分子晶體,結構不同,性質不同,屬于化學變化,B不正確;由于氧原子的半徑小于碳原子的半徑,所以熔點應當是原子晶體CO2>金剛石,C不正確;由題意知CO2原子晶體與SiO2結構相像,所以D正確。9.解析:Ⅰ.依據(jù)I4?I3知元素X位于第ⅢA,折線c中第2周期元素氫化物的沸點隨相對分子質量增大而上升,說明未形成氫鍵,故折線c可以表達出第ⅣA族元素氫化物的沸點的變化規(guī)律。Ⅱ.(1)元素o為鐵元素,其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64s2。(2)SiC晶體的熔、沸點高于晶體Si,由于都為原子晶體,且C—Si鍵鍵長比晶體Si中Si—Si鍵鍵長短。(3)i為Al,依據(jù)圖示Al晶體為面心立方晶胞,配位數(shù)為12,依據(jù)均攤思想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目=8×QUOTE+6×QUOTE=4。答案:Ⅰ.ⅢAⅣAⅡ.(1)3d64s2(2)SiC因SiC晶體與晶體Si都是原子晶體,由于C的原子半徑小,SiC中C—Si鍵鍵長比晶體Si中Si—Si鍵鍵長短,鍵能大,因而熔、沸點高(3)12410.BA不正確,例如稀有氣體分子形成的晶體;F2、Cl2、Br2、I2形成的晶體都是分子晶體,其熔、沸點漸漸上升與分子間作用力有關,選項B正確;C不正確,例如乙炔分子中還含有非極性鍵;D不正確,例如SiO2是共價化合物,其熔點高于一些離子化合物的熔點。11.解析:(1)鐵是26號元素,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4s2。(2)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個電子的物質是CH2CH2,單鍵全是σ鍵,雙鍵中有1個π鍵和1個σ鍵,故σ鍵與π鍵的個數(shù)比為5∶1。(3)同一周期從左往右,第一電離能有漸漸增大趨勢,且前四周期中ⅤA元素第一電離能比相鄰元素大,故C、N、O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挨次為N>O>C。(4)HF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使分子締合在一起,所以測得的相對分子質量為締合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故試驗測得值一般高于理論值。(5)原子晶體的硬度大小與共價鍵的強弱有關,共價鍵鍵長越短硬度越大,因氮原子半徑小于碳原子半徑,故C3N4晶體的硬度大于金剛石的硬度。(6)頂點為8個晶胞所共有,棱上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