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6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原卷版)_第1頁
專題16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原卷版)_第2頁
專題16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原卷版)_第3頁
專題16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原卷版)_第4頁
專題16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考點幫】:備戰(zhàn)2023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頁共19頁.

中國現(xiàn)代史概況

中國現(xiàn)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的歷史,敘述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

產黨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程,展

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從探索的歷程看具有曲折性的特點。改革開放以前,革命和建設進程或者被冒進脫離現(xiàn)實

地超越,或者為左傾錯誤不時地中斷,使工作重心不正確的轉移,以致于經(jīng)濟建設從冒進至中

斷,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走上正軌,始終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

中國現(xiàn)代史考點網(wǎng)絡

中國現(xiàn)代史的發(fā)展趨勢

(1)政治上: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建立了政治協(xié)商會議制度、人民代

表大會制度等一系列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實施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一國兩制”等,維護

了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

第2頁共19頁.

(2)經(jīng)濟上:國民經(jīng)濟恢復時期(1949~1953年)→三大改造時期(1953~1956年底)

→社會主義十年探索時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時期(1966~1976年)→徘徊時

期(1976~1978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1978年至今)。

(3)對外關系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紀50

年代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求同存異”方針;20世紀70年代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

席位,中日、中美建交,外交事業(yè)取得重大成就;改革開放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

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

(4)科技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某些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一、【專題概述】(總覽全局高屋建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經(jīng)過近代以來一百多年的奮斗,中國人民終

于贏得了民族獨立,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面臨著嚴峻的內外形勢:外部有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封鎖和威脅;內部由于

多年戰(zhàn)亂,經(jīng)濟殘破,困難重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抗美援朝戰(zhàn)爭,開展土地改革運

動,鞏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為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建設鋪平了道路。

二、【課標要求】

(一).2022版課標要求(緊扣課標找準方向)

1.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知道開

國大典,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的偉大意義;

2.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

(二).2022年課標解讀(明確目標有的放矢)

第3頁共19頁.

本單元是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要介紹了人民解放戰(zhàn)爭即將在全國取得勝利之時,在中

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為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進行的準備工作及開國大典

的盛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革命的歷程中具有承上啟下

的偉大意義。它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歷史,是一個舊

時代結束的標志。同時,它又是一個新時代開始的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現(xiàn)代史

的開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獲得統(tǒng)一,各族人民實現(xiàn)了大團結。

1.歷史解釋:知道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歷史現(xiàn)象,初步形成歷史概念。

2.時空觀念:能夠了解中國現(xiàn)代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和重要事件、人物、現(xiàn)象。

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探究新中國成立、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對新中國的影響。

4.家國情懷:明白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厚植家國情懷,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5.唯物史觀:能夠理解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和探索這條道路的艱巨性和曲折

性。

三、【時空線索】(把握脈絡學科特色)

四、【階段特征】(階段發(fā)展特征鮮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偉大的里程碑意義,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從此開

啟了新的歷史紀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為鞏固新政權付出了艱辛努力。

政治方面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成功召開,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

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西藏和平

第4頁共19頁.

解放,使祖國大陸獲得統(tǒng)一,各族人民實現(xiàn)了大團結??姑涝膭倮?,有力地

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經(jīng)濟方面土地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農村的土地占有關系,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jīng)濟

的發(fā)展,為國家的工業(yè)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思想文中國人民志愿軍發(fā)揚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被譽

化方面為“最可愛的人”。

五、【專題線索】(關鍵詞語線索引領)

1、階段特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1).政治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西藏

和平解放,使祖國大陸獲得統(tǒng)一,各族人民實現(xiàn)了大團結。

2).經(jīng)濟上:在新解放區(qū)進行土地改革,使農業(yè)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fā)展,為國家的工業(yè)化

建設準備了條件。

3).軍事上:進行抗美援朝戰(zhàn)爭并取得勝利,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4).中外聯(lián)系: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后,加入社會主義陣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中國進行封鎖和威脅。

5)、關鍵詞:

一條主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政權鞏固。

兩大任務恢復國民經(jīng)濟、鞏固新生政權。

四大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戰(zhàn)爭、土地改革。

六、【知識建構】(提綱挈領構建體系)

第5頁共19頁.

七、【考點梳理】(化繁為簡精講巧記)

考點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2022】版課標·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知道

開國大典,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的偉大意義。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

1.時間:1949年9月。

2.地點:北平。

3.內容

(1)會議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

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

綱領》起①臨時憲法的作用。

(2)會議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為北京,

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五星紅旗為國旗;采用公元紀年。決定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4.意義: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②多黨合作和③政治協(xié)商制度。

二、開國大典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經(jīng)過: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隨后,

盛大的閱兵式開始。閱兵式結束后,舉行了盛大的群眾游行。

3.意義

(1)國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④新紀元。中國人民經(jīng)過一

第6頁共19頁.

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中國真正成為獨

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shù)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2)國際: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

1.時間:1951年。

2.經(jīng)過: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⑤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

央人民政府談判,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西藏

⑥和平解放,

3.意義:⑦祖國大陸獲得統(tǒng)一,各族人民實現(xiàn)了大團結。

【易錯易混】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

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的標志。

2.西藏和平解放只是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tǒng)一,還不能稱為祖國完全統(tǒng)一。

3.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開始進入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

新時期。從社會性質來說,此時我國仍屬于新民主主義社會,而不是社會主義社會。

4.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國大陸獲得了統(tǒng)一,但是由于當時香港、澳門還沒有回歸祖國,臺灣

也與祖國大陸處于分離的狀態(tài),所以祖國還沒有實現(xiàn)完全統(tǒng)一。

【時空觀念】

20世紀,中國先后經(jīng)歷了清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中華人

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歷史解釋】

開國大典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28響”指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建國中

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jīng)過了28年的艱苦奮斗;“54門”禮炮,代表我國當時的54個民族

(或五四運動)。

【活學巧記】圖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第7頁共19頁.

考點2、抗美援朝

【2022】版課標·知道抗美援朝,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

1.時間: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2.背景:

(1)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lián)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美軍

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人民

解放軍解放臺灣。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

(2)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

4.經(jīng)過:1950年10月,以①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

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軍民并肩作戰(zhàn),連續(xù)發(fā)動五次大規(guī)模戰(zhàn)

役,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字,中朝

人民取得反侵略戰(zhàn)爭的勝利。

5.戰(zhàn)斗英雄

(1)人物:黃繼光、邱少云。

(2)戰(zhàn)斗精神: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發(fā)揚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

國際主義精神,被譽為②“最可愛的人”。

6.勝利意義: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和平環(huán)境,大

第8頁共19頁.

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易混易錯】

中國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既支援了鄰國,抗擊了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又保衛(wèi)了偉大祖國的

安全,是一場抗擊侵略、保家衛(wèi)國的正義戰(zhàn)爭。

【歷史解釋】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是一場正義的戰(zhàn)爭,得到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②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

③中國人民志愿軍英勇作戰(zhàn)。

④中朝軍民的團結作戰(zhàn)。

【活學巧記】圖解:抗美援朝

考點3、土地改革

【2022】版課標·知道土地改革,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

1.時間:1950年—1952年底。

2.概況: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guī)定廢除

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3.意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

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yè)生產獲

得迅速恢復和發(fā)展,為國家的④工業(yè)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第9頁共19頁.

【易錯易混】

1.土地改革變地主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權發(fā)生了變化,但土地的私有

性質并沒有發(fā)生變化。

2.1950年開始的土地改革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新解放區(qū)進行的。人民解放戰(zhàn)爭時期,

1947年中共中央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在解放區(qū)進行了土地改革。

3.1950年開始的土地改革,廢除了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

制,是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一種調整。但是土地所有制性質并沒有發(fā)生變化,由過去地

主私有變?yōu)檗r民私有,仍然是私有制。

【活學巧記】圖解:土地改革

八、【核心素養(yǎng)】(立德樹人素養(yǎng)提升)

【史料實證】

1.歸納新中國成立后鞏固人民政權的措施

第10頁共19頁.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

3.中國近現(xiàn)代重要開端類事件

19世紀

時間1840—1842年60—90年1919年1949年1978年

代中期

中共十一屆

洋務運中華人民共和

事件鴉片戰(zhàn)爭五四運動三中全會召

動國成立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開啟了改革

中國舊民主主義中國舊民主主義中國現(xiàn)代史的

開端中國近代開放和社會

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走向新民主開端,開辟中國

的內化的開主義現(xiàn)代化

開始從封建社會變主義革命的歷史的新紀

涵端的偉大征

為半殖民地半封轉折點元

建社會

第11頁共19頁.

【時空觀念】中國封建社會瓦解的進程

(1)政治上: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新中國的成立,標

志著封建主義統(tǒng)治被推翻。

(2)思想上:新文化運動以“民主”“科學”為口號,宣傳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動

搖了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

(3)經(jīng)濟上: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

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獲得了真正的解放。

【唯物史觀】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1)具有承上啟下的歷史意義: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

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成為一個舊時代結束的標

志;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現(xiàn)代史的開端,中國人民從此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始了社會

主義建設歷程,這是一個新時代開始的標志。

(2)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翻了身,成為國家的主人;主權獨立的

中國開始真正在國際舞臺上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意愿,中國的國際政治地位逐漸提

高。

【歷史解釋】

1.正確認識西藏的和平解放。

第12頁共19頁.

西藏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時我們采用和平手段解放西藏,說明新中國時刻把

維護民族團結放在首位,這是符合西藏廣大人民的利益的。它有利于民族的團結,給以后西藏

社會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也完成了祖國大陸的統(tǒng)一,顯示了新中國有能力解決西藏問題。

2.近代以來促使中國封建社會瓦解的三件大事。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思想上:新文化運動,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束縛,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

放運動。

(3)經(jīng)濟上: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

級。

九、【重點考向】(把握重點沖刺滿分)

考點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1.新中國成立后,“人民”這個詞語頻繁地出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民解放

軍”、“人民英雄紀念碑”到“人民幣”,乃至我們六盤水市的“人民路”、“人民廣

場”等,這表明我國

A.人民真正成為國家主人B.祖國大陸全部獲得解放

C.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D.已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

考點二抗美援朝

2.正值清明時節(jié),中國駐朝鮮大使李進軍4月4日上午率領使館館員來到平壤友誼塔祭奠中國

人民志愿軍烈士。當年,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唱出的時代主旋

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B.轉戰(zhàn)陜北,斗智斗勇

C.決戰(zhàn)平津,甕中捉鱉D.渡江戰(zhàn)役,一往無前

考點三土地改革

3.1947年,中國共產黨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

第13頁共19頁.

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兩者的共同作用是

A.加快了解放戰(zhàn)爭的進程B.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C.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支持D.實現(xiàn)了土地公有的目標

十、【考點沖關】(活學活用當堂反饋)

1.(2021·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在中國長達數(shù)

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他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結構和社會結構。第一

次發(fā)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發(fā)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三

次“革命”

A.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治體制B.取得了反帝斗爭的完全勝利

C.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一屆政協(xié)會議在北平召開,有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民解放軍及特

邀代表662人參加。會議上,通過政治協(xié)商,共同討論成立新中國問題。從這段材料看,第

一屆政協(xié)會議后來會演化成()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多黨合作制度

C.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D.社會主義公有制度

3.某次重大慶?;顒又校刈迦罕姶磉叞徒邮苡浾卟稍L時說:“對于國家而言,它意

味著祖國大陸的統(tǒng)一、邊防的鞏固;對藏族群眾而言,它意味著舊社會的結束、新生活的

開始?!边@次活動紀念的是

A.設置宣政院B.設置駐藏大臣

C.西藏和平解放D.青藏公路建設通車

4.下面是某同學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年代尺,你能推斷他探究的主題是

第14頁共19頁.

A.近代化的探索B.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C.敵后抗日根據(jù)地的發(fā)展壯大D.中共與新民主主義革命

5.20世紀50年代,影片《英雄兒女》主題曲歌詞:“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

耳聽...人民戰(zhàn)士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詞中的“人民戰(zhàn)士”和“虎豹”分別指

的是

A.人民解放軍、國民黨軍B.八路軍、日軍

C.紅軍、聯(lián)合國軍D.人民志愿軍、聯(lián)合國軍

6.下面圖片中歷史事件的勝利反應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

A.壯大了社會主義陣營B.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C.祖國大陸獲得統(tǒng)一D.摧毀了我國的封建土地制度

7.土地改革后,遼寧金縣只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農民,晝夜不停地拉土墊地,把1000多

畝鹽堿地改變?yōu)榱继?,種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4億噸,比1949年

增長26.9%。據(jù)此可知土地改革

A.為現(xiàn)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B.改變中國工業(yè)落后面貌

C.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D.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圖1所示文獻對土地分配是如何規(guī)定的?該文獻是由哪一政權在哪個城市頒布的?

第15頁共19頁.

(4分)

(2)圖2所示內容是哪一政黨的政治綱領?確定這一綱領的地點在哪里?其中關于“民生”

的是哪一條?(3分)

(3)圖3所示文獻由哪一政黨頒布?它規(guī)定了怎樣的土地政策?這場土地改革對解放區(qū)的

農村和農民有何影響?(4分)

十一、【直通中考】(挑戰(zhàn)真題樹立信心)

1.(2022年山東濱州)“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

件之一。它標志著中國已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人新民主主義社會,開始了向社會主義

社會的過渡時期,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贊的事件是()

A.中國共產黨的建立B.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2022年遼寧營口)五星紅旗的象征意義是: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象征

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將五星紅旗確定為國旗的會議是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C.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D.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3.(2022年廣東廣州)下圖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軍隊繳獲的美七師三十一團團旗和南朝

鮮首都師白虎團團旗,現(xiàn)收藏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與這兩件文物相關的歷史是()

第16頁共19頁.

A.甲午戰(zhàn)敗,危機加劇B.百團大戰(zhàn),戰(zhàn)果輝煌

C.渡江戰(zhàn)役,解放南京D.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

4.(2022年貴族畢節(jié))《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中稱:“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朝鮮‘冒險’付出的代價確實很高,帶來的益處卻超過了代價?!辈牧现械摹耙嫣帯笔侵?/p>

()

A.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B.中國大陸獲得了統(tǒng)一

C.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D.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

5.(2022年江蘇鎮(zhèn)江)在黨和政府號召下,青年踴躍參軍,1950年底,牡丹江市和海林

縣共有2278名朝鮮族青年參軍,吉林市烏拉街參軍人員中滿族青年占80%。人民還踴躍捐

款,1951年8月底,藏區(qū)的康定、甘孜等地捐獻50401萬元,內蒙捐獻460余億元。少數(shù)民

族的這些表現(xiàn),說明()

A.解放戰(zhàn)爭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空前支持B.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熱情高漲

C.抗美援朝激發(fā)了少數(shù)民族的家國情懷D.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6.(2022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