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湘教版八年級化學下冊月考試卷310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食油在鍋里由于過熱著了火,離開火爐后仍不熄滅,此時最好是()A.立即澆水B.把油潑掉C.用砂蓋火D.蓋上鍋蓋2、rm{2006}年我國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為“轉變用水觀念,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使用已受到普遍關注rm{.}下列用水行為符合這一主題的是rm{(}rm{)}
rm{壟脵}將工業(yè)冷卻水進行循環(huán)利用;
rm{壟脷}用未經處理的工業(yè)污水灌溉農田;
rm{壟脹}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沖廁所;
rm{壟脺}用噴淋節(jié)水龍頭代替用水較多的舊式龍頭;
rm{壟脻}用大量的水沖洗汽車代替人工擦洗.A.rm{壟脷壟脹壟脺}B.rm{壟脵壟脹壟脺}C.rm{壟脹壟脺壟脻}D.rm{壟脵壟脷壟脻}3、蒸餾水不能養(yǎng)魚,是因為蒸餾水中不含有()A.氧分子B.氧原子C.氧元素D.水分子4、亞硝酸鈉rm{(NaNO_{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rm{(}rm{)}A.rm{+2}B.rm{+4}C.rm{+3}D.rm{+5}5、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如圖表示rm{(}圖中大圓圈表示汞原子,小圓圈表示氧原子rm{)}據圖得出的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rm{(}rm{)}
A.氧化汞受熱時能分解成汞和氧氣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6、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rm{(}rm{)}A.核外電子數B.核電荷數C.最外層電子數D.中子數7、將亞硝酸鈉rm{(NaN)}作食鹽食用,會使人中毒,至死亡rm{.aO2}中元素的化合是rm{)}A.rm{+2}B.rm{+3}C.rm{+4}D.rm{+5}8、濃度相同,質量相等的a、b兩份過氧化氫溶液,在b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的同時,將a溶液加熱,放出氧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圖象正確的是()A.B.C.D.9、在元素周期表中鈉元素和氯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氯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B.鈉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1C.氯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7D.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2.99g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0、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氣中會逐漸變渾濁,這說明空氣中含有少量的____;盛有冰水有杯子,放在常溫下的空氣中,外壁會潮濕,這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11、說明下列符號中“rm{2}”的意義.
rm{壟脵2H}______;rm{壟脷H_{2}}______,rm{壟脹O^{2-}}______,rm{壟脺overset{+2}{Mg}O}______.12、在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以后;請你填寫下列空格:
rm{(1)}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的火焰分為三層,分別是____、___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上rm{(}如圖rm{)}約rm{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處rm{(}填字母rm{)}的火柴梗的最先炭化。結論:蠟燭火焰的____溫度最高。
rm{(2)}再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____;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后發(fā)現_______________。結論:蠟燭燃燒的生成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rm{(3)}熄滅蠟燭后有白煙產生,且可以燃燒,白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3、已知一個rm{N_{2}O_{3}}分子的質量為rm{a}克,一個rm{N_{2}O_{5}}分子的質量為rm克,則一個rm{NO_{2}}分子的質量為:______克;以氧原子質量rm{dfrac{1}{16}}為標準,rm{NO_{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rm{(}以上空格內均用含rm{a}和rm的代數式表示rm{)}.14、寫出下列元素的名稱或元素符號:硼______、鈣______、氯______、鈉______、氟______、rm{Mg}______、rm{S}______、rm{C}______、rm{P}______、rm{Al}______。15、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內容。
(1)2個氫原子:______;(2)氧元素:______;(3)n個鐵原子:______。16、組成物質的各元素之間存在著固定的質量關系,而化學式就反映了物質中的這種質量關系。(1)計算下列物質的化學式量:氯氣(Cl2);二氧化碳(CO2)。(2)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請計算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評卷人得分三、探究題(共5題,共10分)17、為了防止上學時凍傷腳;小明在馬克威買了幾片暖足貼,小明對暖足貼的發(fā)熱原理產生了興趣,于是帶了幾片暖足貼,來到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
rm{[}提出問題rm{]}暖足貼原料袋中裝的黑色粉末是什么?
使用時;發(fā)生怎樣的化學變化?
rm{[}設計實驗rm{]}取出暖足貼藥袋中的黑色粉末;用放大鏡觀察,發(fā)現有些。
黑色粉末有金屬光澤;有些黑色粉末有小孔,小明并做如下實驗:
。實驗觀察到的現象結論實驗rm{1}放在水中有小孔的黑色粉末浮在水面上。
有金屬光澤的黑色粉末沉在水底有兩種黑色粉末實驗rm{2}做燃燒實驗劇烈燃燒,火星四射rm{.}發(fā)出rm{(1)}______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熱,有融化物濺落石灰水中,石灰水變白色渾濁.是鐵粉和活性炭rm{(}主要是碳rm{)}的混合物rm{[}反思交流rm{]}請寫出上述燃燒發(fā)生的兩個化學反應;其化學符號表達式為。
rm{(2)}______;rm{(3)}______
集氣瓶中加入石灰水的有兩個目的:一是檢驗原料袋中是否含有活性炭;二是實驗時防止rm{(4)}______.
rm{[}查閱資料rm{]}鐵跟氧氣和水能發(fā)生緩慢氧化反應生成氫氧化鐵rm{(}固體rm{)}并放熱rm{.}由此可判斷,暖足貼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rm{(5)}______.
rm{[}拓展應用rm{]}小明根據暖足貼中鐵跟氧氣和水能發(fā)生氧化反應的原理,用暖足貼中的足量藥粉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rm{[}設計實驗rm{]}連接好裝置如右圖后,首先要rm{(6)}______;
然后加緊止水夾,加入足量的藥品rm{(}暖足貼中的粉末rm{)}向粉末上滴一滴水,迅速將膠塞塞緊,并充分振蕩,隨后打開止水夾,卻發(fā)現進入瓶中得水明顯不到五分之一rm{.}請你幫助小明分析,原因可能是rm{(7)}______.18、下圖一是研究溫度對微粒運動速率影響的實驗,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氨氣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小明查閱資料得知氨氣極易溶于水,他做了如圖二所示的改進實驗,過程如下:【實驗操作】步驟一:向rm{B}rm{D}rm{F}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rm{5mL}蒸餾水,各滴入rm{1_{~}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觀察溶液顏色。步驟二:向rm{A}rm{E}試管中分別加入rm{2mL}濃氨水,立即用帶有橡皮塞的導管按圖二連接好,并將rm{E}試管放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幾分鐘?!痉治鲇懻摗縭m{(1)}圖一實驗中能觀察到濕潤的酚酞試紙變____色。rm{(2)}改進后的實驗中使用了rm{F}試管,rm{F}的作用是____。rm{(3)}步驟二中將rm{E}試管放置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最先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rm{B}rm{D}試管中先出現顏色變化的是____試管,由此可得出結論:____。rm{(4)}與圖一實驗相比,改進后實驗的一個主要優(yōu)點是____。19、甲;乙是兩個實驗示意圖;根據圖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現象及化學反應原理,進行總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所發(fā)生的二個反應有共同點:集氣瓶底部預先均裝有少量水.
它們的作用分別是:
甲中______;
乙中______.20、用實驗法研究物質的組成及變化。
化學是一門實驗的科學;化學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同學們做過的幾個實驗.
請回答以下有關問題;
rm{(1)}圖rm{A}中若銅粉用量不足,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將______rm{(}填“大于”或“小于”rm{)dfrac{1}{5}}在實驗加熱過程中,緩慢推動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
rm{(2)}圖rm{B}中實驗運用了______的研究方法;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______均不改變,右邊試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rm{(3)}圖rm{C}中的實驗證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的實驗現象是______,欲證明蠟燭中含有碳元素,還需進行的實驗是______rm{.}該實驗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蠟燭熄滅了;由此現象得到的結論是______.
rm{(4)}圖rm{D}中反應后天平不平衡;有人說: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你認為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你的理由是______.
rm{(5)}圖rm{E}中的實驗瓶底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的目的是______.21、如圖是實驗室中常見的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下列序號儀器的名稱:
①______②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
(2)如將③④⑤⑦儀器按照一定的順序連接好,可組裝成一套實驗裝置。請你用文字說明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______。評卷人得分四、計算題(共4題,共24分)22、如圖為加熱分解碳銨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B______,C______
(2)按圖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安裝儀器的順序是______.實驗時若管內壁附有碳銨粉末,你的建議是______.
(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檢查方法是______.
(4)聞氣味的正確方法是______.加熱后管口有______氣味氣體產生;管壁出現______,如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將會看到______.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
23、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曾為世界制堿工業(yè)做出了突出貢獻.他以NaCl、NH3、CO2等為原料先制得NaHCO3;進而生產出純堿.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回答下列問題:
(1)碳酸氫銨與飽和食鹽水反應;能析出碳酸氫鈉晶體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標號).
a.碳酸氫鈉難溶于水b.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c.碳酸氫鈉的溶解度相對較?。凰栽谌芤褐惺紫冉Y晶析出。
(2)某探究活動小組根據上述制堿原理;進行碳酸氫鈉的制備實驗,同學們按各自設計的方案實驗.
①一位同學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含氨的飽和食鹽水中制備碳酸氫鈉;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圖中夾持;固定用的儀器未畫出).
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Ⅰ)乙裝置中的試劑是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作用是______;
(Ⅱ)丁裝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Ⅲ)實驗結束后,分離出NaHCO3晶體的操作是______(填分離操作的名稱).
②另一位同學用圖中戊裝置(其它裝置未畫出)進行實驗.
(Ⅰ)實驗時;須先從______管通入______氣體;
(Ⅱ)有同學建議在戊裝置的b管下端連接己裝置;理由是______;
(3)請你再寫出一種實驗室制取少量碳酸氫鈉的方法:______.
(4)“純堿中常常會混有少量氯化鈉.”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以一包純堿(只考慮含氯化鈉)為研究對象;探究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
【實驗設計】
甲方案。
Ⅰ.設計思路:根據樣品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沉淀碳酸鈣的質量;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Ⅱ.操作步驟:稱取13.25g純堿樣品;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充分攪拌.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的白色沉淀10.00g.
Ⅲ.數據處理:請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計算過程:
______
乙方案。
I.設計思路:根據樣品(質量為ag)與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質量為bg);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II.實驗結論:
(1)當a、b的質量關系滿足______(填寫含a、b字母的表達式;下同)時,純堿樣品中只含有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100%.
(2)當a、b的質量關系滿足______時;純堿樣品室有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組成的混合物,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______.
【實驗評價】
誤差分析:
(一)甲方案中;白色沉淀的質量在過濾;干燥等操作過程中會有所損耗,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偏?。绻麑⒙然}溶液換成氯化鋇溶液,則可以使誤差減小,理由是______.
(二)乙方案中;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溶解于水而沒有全部逸出,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4、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如圖裝置進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體積的70%.
(1)集氣瓶中的物質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水能進入集氣瓶的原因是______.
(2)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不超過其容積的______%.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根據空氣的組成可推出減少的氣體中有氮氣.
該校研究性學習小組想通過自己的研究探究其中的奧妙.
【發(fā)現問題】氮氣是怎樣減少的呢?
【假設一】氮氣與鎂條反應而減少.
【假設二】______.
【查閱資料】鎂條在氮氣中能燃燒,產物為氮化鎂(Mg3N2)固體.鎂條還可以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生成碳和氧化鎂.
(3)通過以上探究,你對燃燒的有關知識有了什么新的認識:______(寫出一點即可).25、2014年5月在上海舉行的“亞信”峰會期間;我國與俄羅斯簽署了天然氣供銷合同.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2)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一定要考慮節(jié)能減排,小吳想知道天然氣和無煙煤哪種燃料更有利于減少碳排放,他需查閱資料并計算,比較這兩種燃料釋放相同的______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量的多少來判斷.評卷人得分五、推斷題(共1題,共8分)26、已知rm{A}rm{B}均為黑色粉末,rm{D}為紅色單質rm{{.}ABCDEF}六種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回答問題:
rm{(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rm{A}______,rm{C}______.
rm{(2)}寫一種由rm{B}元素組成的無色單質的名稱______.
rm{(3)}反應rm{{壟脵}}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rm{(4)}反應rm{{壟脹}}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rm{(5)C}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2題,共6分)27、實驗室用質量分數為rm{15%}的雙氧水rm{(H_{2}O_{2})}制取氧氣rm{(}裝置見圖rm{)}時;發(fā)現反應速度太快,氣體不易收集,經科學興趣小組研究發(fā)現,制取氧氣時只要取一定質量的上述雙氧水,再加入相同質量的水進行混合,就能使制氣反應比較平緩,導管口氣流均勻;連續(xù),易于收集,請回答下列問題:
rm{(1)}圖示實驗中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其主要理由是______.
rm{(2)}經興趣小組研究發(fā)現,用rm{H_{2}O_{2}}制取氧氣時,rm{H_{2}O_{2}}溶液的質量分數最好控制在______左右.
rm{(3)}寫出用rm{H_{2}O_{2}}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rm{(4)MnO_{2}(}不溶于水的固體粉末rm{)}是rm{H_{2}O_{2}}制氧氣反應的催化劑,實驗結束后可采用______的方法,予以回收利用.28、如圖分別是rm{壟脵}水蒸氣液化,rm{壟脷}水通電分解,rm{壟脹}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變化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rm{(1)}從微觀角度解釋圖rm{壟脵}圖rm{壟脷}的本質區(qū)別是____;rm{(2)}由圖rm{壟脷}圖rm{壟脹}可得到: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____,可能發(fā)生改變的是分子的____。rm{(3)}由圖rm{壟脹}還能獲得的一條信息是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解答】食油在鍋里由于過熱著了火;離開火爐后仍不熄滅,可以蓋上鍋蓋,起到隔絕氧氣的作用,故選D.
【分析】根據已有的滅火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即可.2、B【分析】解:保護和合理使用水資源的措施很多rm{.壟脵}將工業(yè)冷卻水進行循環(huán)利用;rm{壟脹}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沖廁所;rm{壟脺}用噴淋節(jié)水龍頭代替用水較多的舊式龍頭等都可以rm{.}故rm{壟脵壟脹壟脺}組合正確.
故選:rm{B}.
保護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是“轉變用水觀念,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的需要,措施很多rm{.}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沖廁所;用噴淋節(jié)水龍頭代替用水較多的舊式龍頭等都可以節(jié)約用水.
本題考查水資源的保護與合理使用rm{.}將工業(yè)冷卻水進行循環(huán)利用能節(jié)約用水.【解析】rm{B}3、A【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了解物質的組成和物質的構成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窘獯稹?/p>
因為生物的呼吸作用離不開氧氣;蒸餾水不宜養(yǎng)魚,是因為蒸餾水中幾乎不含氧氣,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
故選A。【解析】rm{A}4、C【分析】解: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鈉元素的化合價為rm{+1}氧元素的化合價為rm{-2}則亞硝酸鈉rm{(NaNO_{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rm{x}rm{(+1)+x+(-2)隆脕2=0}rm{x=+3}
故選:rm{C}.
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解答.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指定元素化合價的解題能力,較容易.【解析】rm{C}5、D【分析】解:由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微觀示意圖可知:
A;氧化汞受熱能分解成汞和氧氣;故A說法正確;
B;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說法正確;
C;加熱氧化汞時;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故能證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故C說法正確;
D、加熱氧化汞時,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聚集成金屬汞,由此證明構成物質的微粒不只分子,還有原子rm{.}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故D說法錯誤.
故選D.
根據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分析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原子的變化,分析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哪些等.
熟悉化學變化的實質,根據變化微觀示意圖及粒子構成模擬圖,利用分子由原子構成等特點,正確判斷變化中的物質構成,是解答本題的基本方法.【解析】rm{D}6、C【分析】解:rm{A}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故此項錯誤.
B;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核電荷數無關,此項錯誤.
C;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此說法正確.
D;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和中子數無關,此項錯誤.
故選:rm{C}.
元素的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非常密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少于rm{4}個時,容易失去電子;多于rm{4}個少于rm{8}個時,容易獲得電子,最外層為rm{8}個電子時;元素的化學性質最穩(wěn)定.
元素的性質和最外層電子數關系密切,核外電子的得失趨向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解析】rm{C}7、B【分析】解:鉀素顯rm{+1}價,氧元素顯rm{-2}價,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rm{x}根據在化合物正負化合代數和為,可:rm{+x+(-)隆脕2=}則rm{x=3}.
故選:
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數零;結硝酸鈉的化學式進行解答即可.
本題難度不,用化合價的原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零rm{)}計算定元素的化合價的即可正確解答此類.【解析】rm{B}8、C【分析】解:這一反應中二氧化錳充當的是催化劑,根據催化劑的定義可以知道催化劑只是加快了反應的速度并不改變生成物的質量,所以沒加二氧化錳的氯酸鉀,即a分解的速率慢,而加入的二氧化錳的氯酸鉀分解速率快,即b分解速率快;所需時間較短。而生成氧氣的質量相等。分析所給的選項可以知道選項C是正確的。
故選:C。
催化劑只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根據氯酸鉀制取氧氣的特點;不加催化劑時產生氧氣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劑后速率加快,因為b加了二氧化錳,但a沒有加,所以在速率-時間關系圖上,b的斜率應該比a大,因為氯酸鉀的質量相同,所以a與b產生氧氣的量是相等的。
此題設計的知識點是關于催化劑的知識,解題時只要把握催化劑的特點是只改變反應的速度,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的特性即可。【解析】C9、D【分析】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氯,帶“氣”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鈉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為11,表示原子序數為11;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則鈉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1,故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為17,表示原子序數為17;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7,故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鈉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2.99,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解題的能力?!窘馕觥緿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0、略
【分析】
我們知道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氣體后;溶液會逐漸變渾濁,故澄清的石灰水露置于空氣中會逐漸變渾濁,說明空氣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溫的空氣中,外壁會潮濕,我們知道水蒸氣遇冷杯子后會凝結為水珠,說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故答案為:二氧化碳;水蒸氣.
【解析】【答案】空氣中主要含有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水蒸氣和其他氣體;根據各種氣體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不同,可推斷出空氣中含有哪種氣體.
11、略
【分析】解:rm{壟脵}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個數,rm{2H}中的“rm{2}”表示rm{2}個氫原子,故答案為:rm{2}個氫原子;
rm{壟脷}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幾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rm{H_{2}}中的“rm{2}”表示一個氫分子由rm{2}個氫原子構成,故答案為:一個氫分子由rm{2}個氫原子構成;
rm{壟脹}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rm{O^{2-}}中的“rm{2}”表示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氧離子;故答案為: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氧離子;
rm{壟脺}元素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rm{overset{+2}{Mg}O}中的“rm{2}”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rm{+2}價,故答案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rm{+2}價.
化學符號周圍的數字表示不同的意義: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個數;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幾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rm{.2H}中的“rm{2}”表示rm{2}個氫原子,rm{H_{2}}中的“rm{2}”表示一個氫分子由rm{2}個氫原子構成,rm{O^{2-}}中的“rm{2}”表示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氧離子,rm{overset{+2}{Mg}O}中的“rm{2}”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rm{+2}價.
本考點考查了化學符號中的數字表示的意義,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表示的意義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要加強記憶,理解應用rm{.}本考點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解析】rm{2}個氫原子;一個氫分子由rm{2}個氫原子構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氧離子;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rm{+2}價12、(1)外焰內焰焰心a外焰
(2)水珠石灰水變渾濁水二氧化碳
(3)石蠟的固體小顆?!痉治觥俊痉治觥勘绢}主要測試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對石蠟的性質的了解,學生了解石蠟的成分,了解石蠟燃燒的現象及燃燒后產物的驗證方法,并能正確分析實驗現象,就能正確解答。【解答】
rm{(1)}蠟燭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rm{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rm{a}最先碳化rm{.}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故填:外焰;內焰;焰心;rm{a}外焰;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rm{1s}最先碳化rm{a}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故填:外焰;內焰;焰心;rm{.}外焰;
rm{a}rm{(2)}根據蠟燭燃燒的產物以及實驗現象分析;說明蠟燭燃燒時二氧化碳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珠,說明有水生成;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rm{.}說明蠟燭燃燒時二氧化碳rm{.}故填:水珠;變渾濁;水;二氧化碳;故填:水珠;變渾濁;水;二氧化碳;
rm{.}石蠟燃燒后有白煙產生,去引燃白煙,白煙能燃燒,說明白煙有可燃性,那么白煙是石蠟的固體小顆粒,在空氣中由石蠟的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固體小顆粒。rm{.}【解析】rm{(1)}外焰內焰焰心rm{a}外焰rm{(2)}水珠石灰水變渾濁水二氧化碳rm{(3)}石蠟的固體小顆粒13、【分析】解:由分子式可知,一個rm{N_{2}O_{3}}分子與一個rm{N_{2}O_{5}}分子的質量之和相當于rm{4}個rm{NO_{2}}分子的質量,所以rm{1}個rm{NO_{2}}分子的質量為rm{dfrac{1}{4}隆脕(ag+bg)=dfrac{a+b}{4}g}
一個rm{dfrac{1}{4}隆脕(ag+bg)=dfrac
{a+b}{4}g}分子的質量為rm{N_{2}O_{3}}克,一個rm{a}分子的質量為rm{N_{2}O_{5}}可知rm{bg}個rm{2}原子的質量為rm{O}所以rm{(b-a)g}個rm{1}原子的質量為rm{O}以氧原子質量rm{0.5(b-a)g}為標準,rm{dfrac{1}{16}}的相對分子質量為rm{dfrac{dfrac{a+b}{4}g}{0.5(b-a)g隆脕dfrac{1}{16}}=dfrac{8(b+a)}{b-a}}
故答案為:rm{NO_{2}}rm{dfrac{dfrac
{a+b}{4}g}{0.5(b-a)g隆脕dfrac{1}{16}}=dfrac
{8(b+a)}{b-a}}.
由分子式可知,一個rm{dfrac{a+b}{4}}分子與一個rm{dfrac{8(b+a)}{b-a}}分子的質量之和相當于rm{N_{2}O_{3}}個rm{N_{2}O_{5}}分子的質量,據此計算一個rm{4}分子的質量;根據一個rm{NO_{2}}分子的質量為rm{NO_{2}}克,一個rm{N_{2}O_{3}}分子的質量為rm{a}可知rm{N_{2}O_{5}}個rm{bg}原子的質量為rm{2}以氧原子質量rm{O}為標準,rm{(b-a)g}的相對分子質量為rm{dfrac{1{賂枚露鎂脩玫祿爐碌陋路脰脳脫脰脢脕驢}}{{脩玫脭顱脳脫脰脢脕驢}隆脕dfrac{1}{16}}}.
本題考查學生對分子式的理解、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等,比較基礎,可以計算rm{dfrac{1}{16}}原子與rm{NO_{2}}原子質量,再計算rm{dfrac
{1{賂枚露鎂脩玫祿爐碌陋路脰脳脫脰脢脕驢}}{{脩玫脭顱脳脫脰脢脕驢}隆脕dfrac{1}{16}}}分子的質量,答案表達式可能不同rm{N}【解析】rm{dfrac{a+b}{4}}rm{dfrac{8(b+a)}{b-a}}14、BCaClNaF鎂硫碳磷鋁【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元素符號的認識及書寫,書寫元素符號時應注意:rm{壟脵}只有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rm{壟脷}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據此分析解答。只有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rm{壟脵}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據此分析解答。rm{壟脷}【解答】鈣根據元素符號的寫法以及元素符號的名稱可知:硼rm{隆陋B}鈣rm{隆陋Ca}氯rm{隆陋Cl}鈉rm{隆陋}氯rm{隆陋B}鈉rm{隆陋Ca}rm{隆陋Cl}rm{隆陋}rm{Na}鎂;氟rm{隆陋F}rm{Mg隆陋}鎂;rm{S隆陋}硫;硫;rm{隆陋F}碳;rm{Mg隆陋}磷;rm{S隆陋}鋁;故填:rm{C隆陋}rm{P隆陋}磷;rm{Al隆陋}鋁;rm{P隆陋}rm{Al隆陋}rm{B}鎂;硫;碳;磷;鋁。rm{Ca}【解析】rm{B}rm{Ca}rm{Cl}rm{Na}rm{F}鎂硫碳磷鋁15、2HOnFe【分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個氫原子表示為:2H。
(2)書寫元素符號注意“一大二小”;氧的元素符號是O。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n個鐵原子表示為:nFe。
故答案為:
(1)2H;
(2)O;
(3)nFe。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2)書寫元素符號時應注意:①有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②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原子符號等)的書寫方法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解析】2HOnFe16、略
【分析】試題分析:關于化學式的計算:以AmBn為例,1、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Mr(AmBn)=Ar(A)×m+Ar(B)×n2、各元素的質量比:A元素質量與B元素質量的比=[Ar(A)×m]:[Ar(B)×n];3、元素質量分數(1)所以:氯氣(Cl2)的化學式量=35.5×2=71,二氧化碳(CO2)的化學式量=12+16×2=44(2)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1×2:16=1:8,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2/16×100%=11%考點:根據化學式進行的計算【解析】【答案】(1)7144(2)1:811%三、探究題(共5題,共10分)17、略
【分析】解:rm{[}設計實驗rm{]}鐵粉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碳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熱,故填:白;
rm{[}反思交流rm{]}碳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是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錄};}{}}{;}CO_{2}}鐵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物為鐵和氧氣、生成物為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反應條件為點燃,故化學方程式為:rm{C+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錄};}{}}{;}CO_{2}}rm{dfrac{overset{;{碌茫脠錄};}{}}{;}}rm{3Fe+2O_{2}}鐵粉在氧氣里劇烈燃燒生成灼熱的四氧化三鐵,所以集氣瓶里加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故填: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錄};}{}}{;}CO_{2}}rm{dfrac{
overset{;{碌茫脠錄};}{}}{;}}rm{dfrac{overset{;{碌茫脠錄};}{}}{;}}rm{Fe_{3}O_{4}}防止生成的高溫熔化物濺落炸裂集氣瓶底;
rm{C+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錄};}{}}{;}CO_{2}}查閱資料rm{3Fe+2O_{2}}只有鐵和水、氧氣同時接觸時容易生銹,而活性炭正好能夠吸附水蒸氣和氧氣,從而加速鐵粉的生銹,放熱rm{dfrac{
overset{;{碌茫脠錄};}{}}{;}}故填: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rm{Fe_{3}O_{4}}做反應物rm{[}
rm{]}設計實驗rm{.}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連接好裝置,首先要檢查氣密性;由于鐵生銹放熱,如果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會造成進入瓶中得水明顯不到五分之一rm{(}故填: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rm{)}合理即可rm{[}.
rm{]}設計實驗rm{.}根據鐵和碳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
rm{(}反思交流rm{)}根據反應的生成物和生成物來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結合實驗的注意事項分析.
rm{[}查閱資料rm{]}根據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rm{[}設計實驗rm{]}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首先要檢查氣密性;根據實驗注意事項分析.
本題考查鐵生銹、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相關問題,除課本中的相關知識外,還要能從所給的資料中提取信息解決新問題.rm{[}【解析】白;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錄};}{}}{;}CO_{2}}rm{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錄};}{}}{;}Fe_{3}O_{4}}防止生成的高溫熔化物濺落炸裂集氣瓶底;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rm{C+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錄};}{}}{;}CO_{2}}做反應物rm{3Fe+2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錄};}{}}{;}Fe_{3}O_{4}}檢查氣密性;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rm{(}18、(1)紅(2)做對比實驗(3)E中試管內冒氣泡D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大(4)能盡量防止氨氣逸出,防止污染空氣【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分子的運動速度與溫度的關系,根據實驗目的理解實驗改進的目的是關鍵。分子的運動與溫度有關,本題利用逸出的氨分子使酚酞試液變紅的先后順序來證明分子的運動與溫度有關的rm{.}通過實驗的改進減少了環(huán)境的污染,通過對比實驗增強了實驗結果的客觀準確性。【解答】rm{(1)}酚酞試液本身為無色;而當遇堿液時變紅,氨分子不斷運動到濕潤的酚酞試紙上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使酚酞變紅;故填:紅;
rm{(2)}單獨放只盛有酚酞試液的試管;是想說明空氣中的物質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起到一個對比的作用;故填:做對比實驗;
rm{(3)}圖二中rm{E}試管放在熱水中,氨氣有揮發(fā)性,氨分子不斷從氨水中逸出,故先看到氣泡;rm{A}試管為常溫,rm{E}試管為高溫,溫度不一樣,分子的運動速度就不一樣,rm{E}中氨分子運動速率快,更容易揮發(fā),故B試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變紅色,rm{D}試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變紅色。由此得出的結論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大;故填:rm{E}中試管內冒氣泡;rm{D}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大;
rm{(4)}改進前試管中的試劑與外界相通,能聞到刺激性氣味,改進后裝置是密閉裝置,能防止氨氣逸出,防止污染空氣;故填:能盡量防止氨氣逸出,防止污染空氣。【解析】rm{(1)}紅rm{(2)}做對比實驗rm{(3)E}中試管內冒氣泡rm{D}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大rm{(4)}能盡量防止氨氣逸出,防止污染空氣19、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分析】解:集氣瓶底部預先均裝有少量水rm{.}它們的作用分別是:甲中: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把集氣瓶炸裂rm{.}故填: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把集氣瓶炸裂.
乙中:硫和氧氣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屬于有害氣體,會污染空氣,但易溶于水,故在集氣瓶中加少量的水來吸收這種有害氣體rm{.}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
鐵在氧氣中燃燒能生成高溫熔融物四氧化三鐵;硫在氧氣中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硫.
本題主要考查水的用途,解答時理解鐵、硫燃燒生成物的性質,從而正確地判斷水的作用.【解析】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20、略
【分析】解:rm{(1)}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時,若銅粉用量不足,沒有將氧氣消耗盡,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將小于rm{dfrac{1}{5}}在實驗加熱過程中,為使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應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
rm{(2)}圖rm{B}通過等體積等濃度的過氧化氫加二氧化錳能夠加快反應的速率,是通過控制變量,對照實驗得出結論;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因此反應前后質量與化學性質都不變;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rm{2H_{2}O_{2}dfrac{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
rm{2H_{2}O_{2}dfrac{
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證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可驗證蠟燭燃燒生成物中有水來證明,實驗證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的實驗現象是燒杯內壁有水霧;欲證明蠟燭中含有碳元素,還需進行的實驗是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燒杯中蠟燭很快熄滅,是因為燒杯中的氧氣耗盡了,說明蠟燭燃燒需要氧氣;
rm{(3)}裝置rm{(4)}中將鹽酸與石灰石混合;反應停止后,天平不平衡,因為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逸入空氣,因此質量減少;
故填:不正確;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產生的氣體未被稱量到,所以反應后質量減少;
rm{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觀察到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燃燒產生四氧化三鐵;該實驗瓶底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的目的是防止產生的高溫熔融物使集氣瓶底部炸裂;
故答案為:
rm{(5)}小于;使空氣中氧氣與銅粉充分反應;
rm{(1)}控制變量,對照實驗;質量與化學性質;rm{2H_{2}O_{2}dfrac{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
rm{(2)}燒杯內壁有水霧;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蠟燭燃燒需要氧氣;
rm{2H_{2}O_{2}dfrac{
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不正確;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產生的氣體未被稱量到,所以反應后質量減少;
rm{(3)}防止產生的高溫熔融物使集氣瓶底部炸裂.
rm{(4)}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的原理;注意事項分析回答誤差原因解答;
rm{(5)}根據實驗對比結合催化劑的特點分析;
rm{(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以及燃燒的條件來分析;
rm{(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分析;
rm{(3)}根據鐵絲燃燒的現象及實驗注意事項分析.
此題是一道多點知識考查題,主要是對常見的一些實驗的分析與探究,解題的關鍵是抓住實驗的目的并結合實驗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與探究rm{(4)}此題難度不大,但綜合性較強,掌握常見實驗的現象、注意事項等是順利解題的關鍵所在.rm{(5)}【解析】小于;使空氣中氧氣與銅粉充分反應;控制變量,對照實驗;質量與化學性質;rm{2H_{2}O_{2}dfrac{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燒杯內壁有水霧;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蠟燭燃燒需要氧氣;不正確;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產生的氣體未被稱量到,所以反應后質量減少;防止產生的高溫熔融物使集氣瓶底部炸裂21、漏斗膠頭滴管水槽酒精燈鐵架臺將導氣管的一端浸入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若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后,導管內有一段水柱流入,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分析】解:(1)①②⑤⑥⑦的名稱分別為:漏斗;膠頭滴管、水槽;酒精燈、鐵架臺;
(2)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將導氣管的一端浸入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若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后,導管內有一段水柱流入,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故答案為:(1)①漏斗;②膠頭滴管;⑤水槽;⑥酒精燈;⑦鐵架臺;(2)將導氣管的一端浸入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若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后,導管內有一段水柱流入,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1)熟悉常見儀器的名稱;(2)檢查裝置氣密性必須是形成密封體系。
解答本題關鍵是熟悉常見儀器的名稱和裝置氣密性檢查方法?!窘馕觥柯┒纺z頭滴管水槽酒精燈鐵架臺將導氣管的一端浸入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若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后,導管內有一段水柱流入,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四、計算題(共4題,共24分)22、略
【分析】
(1)圖中儀器的名稱:試管;酒精燈、鐵架臺;
(2)安裝儀器的順序是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實驗時若管內壁附有碳銨粉末,你的建議是:向試管中加入碳酸氫銨的方法將試管傾斜,將藥匙或紙槽伸入試管底,然后將試管直立;
(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頭放入水中;微熱試管,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時間后,液面不變,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4)聞氣味的正確方法是:用手在管口處輕輕扇動,使少量的氣體飄入鼻孔;碳酸氫銨逐漸就少,同時看到試管壁上有水滴出現,澄清的石灰水就渾濁了,還能聞到一股氨氣的刺激性氣味.這說明加熱碳酸氫銨產生了氨氣、水和二氧化碳三種物質,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的文字表達式是碳酸氫氨氨氣+二氧化碳+水.
故答案為:(1)試管;酒精燈;鐵架臺;
(2)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把紙槽或藥匙送到試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起來,用手指彈一下紙槽或藥匙;
(3)把導管的一頭放入水中;微熱試管,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時間后,液面不變,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4)用手在管口處輕輕扇動,使少量的氣體飄入鼻孔;刺激性;水珠;石灰水變渾濁;碳酸氫氨氨氣+二氧化碳+水.
【解析】【答案】(1)根據儀器用途填寫名稱;
(2)根據裝置連接順序以及粉末狀藥品取用方法解答;
(3)根據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進行解答;
(4)根據碳酸氫銨分解的現象推測生成物分析解答.
23、略
【分析】
(1)由于對于氯化銨來說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更小一些;所以應首先析出,而碳酸氫鈉的受熱分解與該現象無關,碳酸氫鈉易溶于水;
(2))①(I)利用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時二氧化碳中常會含有氯化氫氣體;碳酸氫鈉能與鹽酸反應,所以通過碳酸氫鈉的溶液是為了除掉氣體中的氯化氫氣體;
(II)實驗過程中氨氣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與氨氣反應,所以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末反應的NH3;
(III)分離出NaHCO3晶體的操作是分離固體與液體;常采用的實驗操作是過濾操作;
②(I)制取碳酸氫鈉時先要得到含氨的飽和食鹽水,所以應先通入氨氣,而氨氣極易溶于水,所以a端通入,從而保證了從b通入二氧化碳時保證了二氧化碳的充分反應;
(II)裝置改動后反應物的二氧化碳與溶液的接觸面積變大;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3)從題干信息NH4HCO3+NaCl═NaHCO3↓+NH4Cl;可得制取碳酸氫鈉的方法,同時也可采用燒堿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往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過量CO2等得到碳酸氫鈉;
(4)【實驗設計】甲方案。
【解析】
設純堿樣品中含Na2CO3的質量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100
x10.00g
x=10.6g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100%=80%
乙方案:Ⅰ設計思路:根據樣品(質量為ag)與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質量為bg);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則有如下反應的質量關系: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44
agbg
即
實驗結論:
(1)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100%.則兩者的質量關系正好符合兩物質的質量比,所以當a、b的質量關系滿足=(或22a=53b;或a=b等)(填寫含a、b字母的表達式;下同)時,純堿樣品中只含有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100%.
(2)含有氯化鈉時則反應的碳酸鈉質量應該比ag要小,所以當a、b的質量關系滿足>時,純堿樣品是由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組成的混合物,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100%.
【實驗評價】
誤差分析:(1)甲方案中;采用氯化鋇進行反應時生成的碳酸鋇的質量要比生成碳酸鈣的質量大,因此測量時會使誤差變?。?/p>
(2)乙方案中;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溶解于水而沒有全部逸出,造成計算碳酸鈉結果與實際值相比偏小,所以導致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會偏小.
故答案為::(1)c;
(2))①(I)吸收甲裝置可能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II)吸收末反應的NH3;(III)過濾;
②(I)a;氨氣;
(II)增大氣體與溶液接觸面積,提高CO2吸收率;
(3)用碳酸氫銨與適量飽和食鹽水反應.(或往燒堿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往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過量CO2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4)【實驗設計】甲方案。
【解析】
設純堿樣品中含Na2CO3的質量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100
x10.00g
x=10.6g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100%=80%
乙方案:Ⅰ實驗結論:
(1)=(或22a=53b;或a=b等).
(2)>×100%.
【實驗評價】
誤差分析:(1)甲方案:BaCl2比CaCl2的相對分子質量大;產生的沉淀質量大,稱量誤差?。唬?)乙方案中:偏?。?/p>
【解析】【答案】(1)依據碳酸氫鈉溶解度相對較小分析判斷;
(2)①(I)依據制取二氧化碳時常會含有氯化氫氣體分析即可;
(II)依據稀硫酸能與氨氣反應分析解答;
(III)依據分離固體與液體采用的實驗操作分析解答;
②(I)從制取碳酸氫鈉時先要得到含氨的飽和食鹽水;以及氨氣易溶于水分析判斷;
(II)從裝置改動后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變大分析判斷;
(3)從題干信息以及所學的制取碳酸氫鈉的知識解決即可;
(4)【實驗設計】甲方案:從生成的沉淀的質量利用化學方程式對碳酸鈉的質量進行計算;進而求的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乙方案:Ⅰ設計思路:根據樣品(質量為ag)與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質量為bg);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因此通過反應方程式對物質反應時的質量關系進行討論即可;
24、略
【分析】解:(1)鎂條燃燒時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固體氧化鎂;致使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水在大氣壓作用下進入瓶中;
(2)由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瓶內氣體只能減少原體積的21%,所以進入水的體積最多不超過其容積的21%;實驗中進入瓶中水的體積達70%,說明反應消耗空氣的體積為70%,因此已不是僅消耗氧氣了,還應消耗部分氮氣;氮氣可能是和鎂反應也可能是氮氣與集氣瓶內其他物質反應而減少;
(3)通過此實驗可知;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氮氣也未必不支持燃燒.
故答案為:(1)鎂條燃燒消耗了集氣瓶內的氣體;使瓶內的壓強減小;(2)21;氮氣與集氣瓶內其他物質反應而減少;(3)燃燒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氣參加(或氮氣也能支持某些物質的燃燒).
(1)鎂燃燒消耗瓶內氣體生成固體物質;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畵朔治龌卮穑?/p>
(2)氧氣約占空氣體積分數的21%;而氮氣占78%,如果鎂燃燒只消耗氧氣時,氣體減少原體積的21%;而氣體減少達70%時,大部分氣體被消耗,說明減少的氣體已不完全為氧氣了,還應消耗了占空氣78%的部分氮氣;根據氮氣可能和鎂條反應而減少或氮氣和集氣瓶內其他物質反應而減少解答;
(3)根據以前接觸的燃燒一般都需要氧氣;這里氮氣能支持鎂燃燒分析解答.
根據對空氣組成成分的認識,利用鎂的性質及題中資料信息,分析導致實驗中所出現現象的可能性,考查獲得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鎂條燃燒消耗了集氣瓶內的氣體,使瓶內的壓強減?。?1;氮氣與集氣瓶內其他物質反應而減少;燃燒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氣參加(或氮氣也能支持某些物質的燃燒)25、略
【分析】解:(1)甲烷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5%,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2)要知道天然氣和無煙煤哪種燃料更有利于減少碳排放;需要比較這兩種燃料釋放相同的熱量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量的多少來判斷.
故答為:(1)75%,CH4+2O2CO2+2H2O;(2)熱量.
(1)根據甲烷的化學式計算甲烷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根據甲烷燃燒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符合節(jié)能減排的燃料應產生的熱量高;放出的二氧化碳少;據此回答.
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式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難度不大,屬于基礎的知識.根據已有的知識即可解答.【解析】75%;CH4+2O2CO2+2H2O;熱量五、推斷題(共1題,共8分)26、(1)CuOCO2
(2)金剛石
(3)
(4)
(5)滅火或光合作用等【分析】【分析】根據rm{A}rm{B}均為黑色粉末,rm{D}為紅色單質,rm{C}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rm{D}是銅、rm{C}是二氧化碳、rm{E}是碳酸鈣,銅和氧氣加熱會生成rm{A}所以rm{D}是銅,rm{A}是氧化銅,rm{B}就是碳;碳和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然后將推出的物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TS 62818-1:2024 EN Conductors for overhead lines -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core used as supporting member material - Part 1: Polymeric matrix composite cores
- 2025-2030年中國集線器市場運行動態(tài)與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鋁板帶箔材行業(yè)運營狀況及發(fā)展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造影劑行業(yè)市場運行狀況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重慶師范大學《酒水與酒吧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植物細胞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大學《管理研究方法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工業(yè)大學《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教育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體育職業(yè)學院《勘查地球物理方法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現場總線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解讀及設計要領
- 光伏發(fā)電站項目安全技術交底資料
- 富血小板血漿(PRP)臨床實踐與病例分享課件
- 光伏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護理科研》課件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級上冊物理《開啟科學探索之旅》教學設計
- 年產1萬噸的二氧化碳捕集及資源化利用全流程示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立項拿地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大單元作業(yè)設計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思維訓練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至2030年中國細胞農業(yè)動向追蹤與發(fā)展前景現狀探索報告
- 2024年新高考全國1卷第16題說題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