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安徽專用中考語文專題復習三說明文閱讀講義_第1頁
2019屆安徽專用中考語文專題復習三說明文閱讀講義_第2頁
2019屆安徽專用中考語文專題復習三說明文閱讀講義_第3頁
2019屆安徽專用中考語文專題復習三說明文閱讀講義_第4頁
2019屆安徽專用中考語文專題復習三說明文閱讀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三說明文閱讀第二部分閱讀目錄安徽近8年中考真題展示(2010~2017)

中考基礎知識??奸喿x能力“1對1”輔導

考點1劃分文章層次考點2辨析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考點3把握說明對象特點考點4分析說明順序文章一《擬態(tài)——神奇的自然禮物》

考點5信息提取與概括課時講解一整體感知

目錄考點追蹤訓練一文章二《冬眠的奧秘》

考點6句段作用考點7品析說明文語言考點8詞語理解課時講解二詞句段賞析目錄考點追蹤訓練二??颊f明文分類訓練安徽近8年中考真題展示(2010~2017)中考基礎知識梳理

??奸喿x能力“1對1”輔導課時講解一整體感知

文章一《擬態(tài)——神奇的自然禮物》

【文章解構我來填】說明對象A_____說明順序B________說明結構C___________層次劃分第一部分(第D________段):由枯葉蝶、螽斯的若蟲引出說明對象:奇妙的擬態(tài)。第二部分(第E________段):介紹擬態(tài)的內涵、原因及機制。第三部分(第⑥段):介紹擬態(tài)的作用。擬態(tài)邏輯順序總—分—總①~③④~⑤說明方法第①~③段用了F________、G________的說明方法;第④⑤段介紹擬態(tài)的原理時用了H________、I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分類別作詮釋1.[原創(chuàng)]下列對文章結構層次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3分)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B考點1劃分文章層次[2013.5]【方法指導】劃分說明文的結構層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按說明順序來劃分。①時間順序,也就是按照事物發(fā)展的時間先后安排順序,說明事物或事理的發(fā)生、發(fā)展或制作過程。我們可根據(jù)事物在不同時間的介紹來劃分層次。②空間順序,用空間的轉換順序介紹事物,按其介紹的內容來劃分層次。③邏輯順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部聯(lián)系或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劃分層次。(2)抓結構。從總分式、并列式、遞進式等入手。[具體的知識見“中考基礎知識梳理”中的“(六)說明文的結構特點”](3)按說明對象來劃分。理清說明對象,看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說明這一對象的。有時,一個說明對象里又分許多小的方面,要能把這些小的方面結合起來。(4)抓聯(lián)系紐帶。即過渡句或者過渡段,文章中有總結性和過渡性的關鍵詞語常常是理清文章段落層次的關鍵。2.[真題5題]閱讀①~④段,用文中詞語填空。(2分)枯葉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_________________兩個方面的擬態(tài),而螽斯的擬態(tài)還表現(xiàn)在______方面。見課時講解一“考點5信息提取與概括”顏色(或“體色”)行為方法指導3.[真題6題]文中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答出一種說明方法即可)(3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舉例子,具體說明擬態(tài)現(xiàn)象及其特點。作比較,突出螽斯若蟲和虎甲相似的特點。(共3分。說明方法1分,好處2分。意思對即可)考點2辨析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必考點]【方法指導】[具體內容見“中考基礎知識梳理”中的“(四)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第一步,審清題干要求,明確答題范圍。第二步,根據(jù)自己所了解的說明方法具有的特征,判斷其使用的說明方法。4.[真題7題]從第④段看,擬態(tài)的主要特點是什么?(3分)【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式提問】課文中哪一句話最能說明蘇州園林的整體特征?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展開說明的?(部編版八上《蘇州園林》)相似性;普遍性(或“常見”)(共3分。“相似性”2分,“普遍性”1分。意思對即可)考點3把握說明對象特點[2015.7/2013.6/2011.5]【方法指導】(1)認真審題,根據(jù)題干表述,明確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圍(清楚題目問的是整篇還是某段或某幾段)。(2)明確答題范圍后:①看題目。標題中對說明對象的修飾限制詞語,常體現(xiàn)說明對象的特征。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標題指出說明對象“人民大會堂”,也指出其特征“雄偉”。②抓關鍵詞句。抓段落首尾句、中心句及關鍵句(很多說明文往往運用這些句子來突出說明對象的特點),進行摘錄總結即可。如《蘇州園林》一文中,“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一句就指出了蘇州園林的特征。

③材料分析法。整體感知全文,分析選材、段落層次間的意義和聯(lián)系,綜合歸納出說明事物的特征。如《中國石拱橋》一文列舉了中國石拱橋中兩個有代表性的例子——趙州橋和盧溝橋,它們具有“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的共同特點,從中可以綜合概括出中國石拱橋的特征。④由段意歸納整合“特征”。注意抓中心句及連接詞,中心句要注意運用說明方法的句子等,連接詞要注意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最后注意語言的簡潔流暢。一般用到的答語為“介紹了……(說明對象)的……(特征)”。(3)答案形成之后要與題干問法、賦分進行對照,檢查有沒有漏掉要點。把握說明對象特征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防止以事物的表面特征掩蓋事物的本質特征。需細讀全文,做總體的分析和歸納。5.[真題8題]第⑤段對擬態(tài)原因和機制分析的順序不能顛倒,為什么?(4分)【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應第④段最后一句話,先原因后機制;按邏輯(先已知后未知)順序說明。(共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變式提問】1.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說明順序是怎樣的?(人教八上《故宮博物院》)2.閱讀課文,說說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人教八上《生物入侵者》)3.“克隆鯽魚出世前后”一節(jié)采取了怎樣的說明順序?為什么不以時間的先后來寫“克隆試驗”呢?文中這種安排有什么好處?(人教八上《奇妙的克隆》)考點4分析說明順序[2015.8]【方法指導】考向1第×句/段與第×句/段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第一步,判斷,一般都是“不能”;第二步,闡述原因。一般從兩方面考慮:①看所給的幾個自然段是否與前文相照應;②看這幾個自然段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寫的。答題格式:不能調換。因為×段運用了……的說明順序介紹……,符合人們認知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調換后不合邏輯??枷?已知說明順序,要求學生回答文章是如何運用該說明順序的。

關于三種說明順序特點的具體內容見“中考基礎知識梳理”中的“(三)三種說明順序”

答題格式:

“先說明(介紹)……,然后(再、其次)介紹……,(再次)……,最后介紹……”的格式進行回答。6.[真題9題]從全文看,擬態(tài)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保護其中某一物種或兩個物種;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神奇、復雜和美麗,使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更加穩(wěn)定、多樣和有序;擬態(tài)的美學特征讓我們領悟到它存在的道理,從而激發(fā)我們的好奇心。(共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變式提問】默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征和它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人教七上《看云識天氣》)考點5信息提取與概括[2017、2015、2011、2009年考]【方法指導】(1)快速閱讀,根據(jù)題干信息,確認篩選信息的區(qū)間。首先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弄清楚題目要求篩選提取什么;再有重點地閱讀全文,確定答題區(qū)間。(2)信息提取概括類題的答案都能在文本中找到。答題時要做到一要準確,二要全面。還要掌握篩選、提取信息的方法:①抓關鍵語句法。即文章總起性的句子、總結性的句子和中心性的句子,一般在開頭或結尾,有時候在中間,多為判斷、概括性較強的句子。而敘述句、描寫句、闡釋句、疑問句一般不宜做中心句。②抓關鍵詞法。抓住諸如“首先”“其次”“另外”“還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性詞語來概括信息。③“點面結合”法。有時候與答案有關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塊”,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個部分,這就要求對全文進行整體把握,點面結合,逐一摘取,避免遺漏。(3)對提取出來的關鍵信息進行整合。有些信息可直接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時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形成一個完整的意思。(4)答案形成后,與題干的問法、賦分進行對照,檢查有無漏掉要點??键c追蹤訓練一文章二

《冬眠的奧秘》

課時講解二詞句段賞析【文章解構我來填】說明對象A___________說明順序B_________說明結構C_______層次劃分第一部分(第①段):引出說明對象和下文對動物冬眠奧秘的介紹。第二部分(第D___段):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第F________段):闡述研究冬眠現(xiàn)象的意義。動物的冬眠邏輯順序總—分②詮釋冬眠的含義,并將冬眠和睡覺作對比,突出冬眠的特點③~⑤說明方法(1)第②段運用G_______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冬眠”的含義。(2)第③段運用H_______、I_______的說明方法,說明動物在冬眠的時候把生命的時鐘調得極慢。(3)第④段運用J______、K______、L_______的說明方法,強調了哺乳動物的壽命長短與冬眠有關。作詮釋舉例子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列數(shù)字1.[真題5題]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式提問】課文是怎樣引出“綠色蟈蟈”這一說明對象的?這樣開頭好在哪里?(人教七上《綠色蟈蟈》)點明說明對象,引出下文,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共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考點6句段作用[2017.5]【方法指導】第一步,審清題干要求,明確答題的句子、段落所在位置。第二步,具體指出在內容、結構、表達效果方面的作用。(1)從內容上考慮:需結合文章內容作具體的分析,看句段在整體內容上起什么作用,具體說明了什么,強調了什么等。(2)從結構上考慮:①開頭句段的作用:A.引出(或交代)本文的說明對象(或說明對象的××特點);B.增加說明文的文學色彩(或故事性),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C.結構上總領全文,引起下文。②中間句段的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啟下、總結前文、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③結尾句段的作用:一般有總說的作用,或與開頭相呼應,使結構更嚴謹。(3)從效果上考慮:若有說明方法,則從說明方法及其作用上作答。另外,分析句子作用時,需先觀察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辭手法,再回答作用。2.[真題6題]閱讀第②段,指出動物冬眠與睡覺的本質區(qū)別。(2分)【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指征水平極低,新陳代謝率非常緩慢。(共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見課時講解一“考點5信息提取與概括”方法指導3.[真題7題]第③段中加點詞語“幾乎”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更夸張的是,它們幾乎不呼吸,只靠皮膚吸入少許氧氣!【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如刪去“幾乎”,表達過于絕對,不符合箱龜冬眠時的實際情況。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共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變式提問】結合下列句子中下劃線的詞語,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部編版八上《中國石拱橋》)1.《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2.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3.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橋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考點7品析說明文語言[2017.7/2013.8]【方法指導】修飾、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或替換)?為什么?第一步,表態(tài):不能刪掉或不能替換。第二步,解釋:解釋這個詞語在這句話中的含義——在程度、狀態(tài)、性質、范圍等方面加以限制。第三步,比較:比較刪掉(替換)這個詞語與沒有刪掉(替換)的區(qū)別,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分析。第四步,總結:這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附:一般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詞語多為表限定的詞,常見的限定詞有:分類語言標志限定程度比較、至少、僅僅、只、幾乎、全部、一定、稍微、相當、更、更加、最……表示估計大約、大概、可能、左右、也許……限定時間當時、剛剛、迄今、自古以來、至今、目前、不久的將來、已經、一向……限定范圍一般、主要、部分、大部分、基本、大面積、絕大多數(shù)、大多數(shù)、少數(shù)、之一、全、都、總共、任何、一切……表示頻率一般、往往、經常、常常、通常、偶爾、有時、總是、定期、慢慢、漸漸……

答題格式:不能,刪掉(替換)了“××”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過于絕對化;用“××”詞,準確地說明了……(說明內容),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準確性、嚴密性。4.[原創(chuàng)]第②段畫線句中的“這”指什么?(4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眠動物的體溫、心跳等生命指征降到極低水平;新陳代謝速率變得非常緩慢。(共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變式提問】揣摩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回答括號里的問題。(部編版八上《蘇州園林》)1.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標本”在這里是什么意思?)2.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圖案畫”和“美術畫”有什么區(qū)別?)考點8詞語理解[2013.9]【方法指導】(1)對指代作用的詞語內容的理解。指代性的詞語(這、其、其中、那……)所指代的對象一般出現(xiàn)在上文,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最近的那句話。找到后,再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