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華師大新版必修2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華師大新版必修2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華師大新版必修2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華師大新版必修2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華師大新版必修2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華師大新版必修2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島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該水稻外部形態(tài)和普通水稻相似,但它的花粉不育、雌蕊正常。該發(fā)現(xiàn)為雜交水稻的研究打開了重要突破口。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雄性不育現(xiàn)象是由細胞質基因和細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細胞核基因:R—可育,r—不育;細胞質基因:N—可育,S—不育),只有核質基因均為不育時,才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N(S)基因的遺傳表現(xiàn)為母系遺傳B.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這兩類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C.雄性不育植株在雜交育種中最顯著的優(yōu)點是不用對母本進行去雄處理D.水稻細胞質基因與核基因的遺傳信息的傳遞均遵循中心法則2、為研究某裂解性噬菌體對耐藥性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小鼠肺炎的治療效果,研究人員分別用等體積的緩沖液、感染復數(shù)依次為0.1、1.0、10.0的噬菌體與等量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懸液混合培養(yǎng)(感染復數(shù)指侵染時噬菌體與細菌個數(shù)之比,感染復數(shù)越高,細菌裂解越快),定時測定各組的細菌數(shù)量,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研究所用裂解性噬菌體不可能是T2噬菌體B.a組是緩沖液組,b組是感染復數(shù)為0.1的噬菌體組C.用感染復數(shù)相對較高的噬菌體治療小鼠肺炎會更有效D.b組噬菌體與細菌混合約4h后,被感染細菌開始裂解3、果蠅的紅眼(R)對白眼(r)是顯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F(xiàn)用一對果蠅雜交,一方為紅眼,另一方為白眼,雜交后F1中雄果蠅與親代雌果蠅眼色相同,雌果蠅與親代雄果蠅眼色相同,那么親代果蠅的基因型為()A.XRXR×XrYB.XRXr×XrYC.XrXr×XRYD.XRXr×XRY4、圖示為某二倍體動物(2n=4)正處于分裂期的一個細胞,其中1~6表示染色體,A、a、B、b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細胞的名稱為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B.該細胞正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C.該細胞的基因型可能為AAaaBBbbD.3號和6號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出現(xiàn)是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片段交換的結果5、進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如圖所示;圖中①;②和③過程分別表示()

A.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B.有絲分裂、受精作用和減數(shù)分裂C.受精作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D.受精作用、減數(shù)分裂和有絲分裂6、下列關于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真核細胞DNA的復制僅發(fā)生在細胞核中。

②不同組織細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進行表達。

③不同核糖體中可能翻譯出相同的多肽。

④識別并轉運氨基酸的tRNA由3個核糖核苷酸組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7、已知一個完全標記上15N的DNA分子含1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A)有40個,在不含15N的培養(yǎng)中經(jīng)過n次復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與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之比為7∶1,需游離的胞嘧啶(C)為m個,則n,m分別是()A.3900B.3420C.4420D.49008、有絲分裂指數(shù)(MitoticIndex)是指一千個細胞中處于有絲分裂時期的細胞個數(shù)。C-有絲分裂(C-mitosis)是由秋水仙素誘發(fā)的一種特異的有絲分裂方式,C-有絲分裂是重金屬脅迫下可出現(xiàn)的一種變異類型。某生物學習小組探究Cd對蠶豆(二倍體)細胞分裂的影響,相關結果數(shù)據(jù)如下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處理時間(h)處理濃度(μmol/L)有絲分裂指數(shù)(‰)C-有絲分裂變異率(%)24對照2296.6872346.86.8522111.811.81015916.216.2503931.331.348對照2757.611996.26.2512310.210.2104313.713.75096.56.572對照2315.2118755510110.810.810152.52.550300

A.顯微鏡視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可能出現(xiàn)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細胞B.蠶豆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shù),依Cd濃度的增加和處理時間的延長而逐漸下降,說明Cd脅迫抑制了蠶豆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C.Cd脅迫出現(xiàn)C-有絲分裂這種變異類型,原因可能為Cd影響了細胞紡錘絲的形成,進而導致著絲點不能被紡錘絲拉開D.顯微鏡視野中不能觀察到細胞分裂的連續(xù)動態(tài)過程9、某植物的重瓣花與單瓣花是常染色體上基因A、a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選用一株單瓣花植株自交,F(xiàn)1中單瓣和重瓣花各占50%。對F1單瓣花植株進行花粉離體培養(yǎng)后再用秋水仙素處理,獲得的全為重瓣花植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植株可能是含A基因花粉敗育,a基因花粉育性正常B.以單瓣花植株為親本每代都自由交配,F(xiàn)3代個體中Aa:aa=1:7C.秋水仙素能使紡錘絲形成,從而抑制著絲粒的分裂D.花粉離體培養(yǎng)需經(jīng)歷多個階段,體現(xiàn)了細胞的全能性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10、下列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A.外來物種入侵能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共同進化的結果C.種間競爭是一種自然選擇的方式D.即使環(huán)境條件保持穩(wěn)定,種群的基因頻率也可能會發(fā)生改變11、在十多年前,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得主CraigMello和AndrewFire發(fā)現(xiàn),他們能夠將短RNA分子插入到線蟲中并沉默特定基因的表達。今天,研究人員也常常使用這種強大的RNA干擾方法來研究哺乳動物系統(tǒng)中的特定基因功能。RNA干擾的作用機理如下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蛋白質復合體Ⅰ和蛋白質復合體Ⅱ具有催化作用B.該調控機制使“基因沉默”不能表達,屬于轉錄前水平的調控C.RNA干擾現(xiàn)象是由于細胞內的某些雙鏈RNA破壞了正常的基因結構,導致基因無法表達D.將雙鏈RNA的兩條鏈分別注入細胞沒有引起RNA干擾現(xiàn)象,說明蛋白質復合體Ⅰ只能識別雙鏈RNA,不能識別單鏈RNA12、兩個家庭中出現(xiàn)的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中有一種為伴性遺傳病,Ⅱ9患病情況未知。對相關個體的DNA酶切后再進行電泳,可以將不同類型的基因分離?,F(xiàn)對部分個體進行檢測,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乙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若對Ⅰ2的DNA進行酶切和電泳,結果和Ⅰ4的存在差異C.若Ⅱ6與Ⅱ7婚配,后代同時患兩種遺傳病的概率為1/12D.若對Ⅱ9的DNA進行酶切和電泳,可得到3種條帶13、下列關于孟德爾、薩頓、摩爾根所用科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孟德爾運用假說一演繹法發(fā)現(xiàn)了基因的遺傳與染色體的行為是一致的B.薩頓運用推理法得出的結論可靠性不強,還須做進一步實驗驗證C.摩爾根使用的研究方法為假說—演繹法D.摩爾根首先假設果蠅白眼基因的位置,然后運用測交的方法進行了驗證14、下列有關兩個細胞分裂圖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不考慮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

A.①、②均是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的細胞B.①、②中均含兩對同源染色體C.①能產生4種類型的生殖細胞D.②能產生1種類型的生殖細胞15、貨幣狀掌跖角化病是一種遺傳病,患者腳掌部發(fā)病一般從幼兒學會走路時開始,隨年齡增長,患處損傷逐步加重;手掌發(fā)病多見于手工勞動者。下圖為某家族中該病的遺傳系譜,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通過社會群體調查可推斷出此病的遺傳特點B.貨幣狀掌跖角化病的癥狀表現(xiàn)僅由基因決定的C.由家系圖判斷此病最可能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D.Ⅳ代中的女性患者與正常男性婚配,生女兒可避免此病的遺傳16、用二倍體生物的甲、乙兩個品種進行如圖所示的育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過程是雜交,目的是集中親本雙方的優(yōu)良基因B.若④過程使用的花藥在甲、乙兩個品種的植株上采集,則達不到實驗目的C.戊、己植株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不相同,但基因種類相同E.通過①②途徑獲得新品種的方式所需育種時間最短E.通過①②途徑獲得新品種的方式所需育種時間最短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7、孟德爾用純種黃色圓粒豌豆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作親本雜交,無論_____還是_____,結出的種子(F1)都是_____。這表明_____和_____是顯性性狀,_____和_____是隱性性狀。18、孟德爾讓黃色圓粒的F1_____,在產生的F2中發(fā)現(xiàn)了黃色圓粒和綠色皺粒,還出現(xiàn)了親本所沒有的性狀組合_____和_____。進行數(shù)量統(tǒng)計時數(shù)量比接近于_____,并且發(fā)現(xiàn)每一對相對性狀都遵循_____。19、部分化石發(fā)現(xiàn)于____________的地層中。大量化石證據(jù),證實了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而且還揭示出生物由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進化順序。20、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時間、人物:______年_____。21、生活在一定區(qū)域的_______生物_____________的集合。如一片樹林中的全部獼猴或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都可以看作一個種群。種群是__________的基本單位,也是__________的基本單位,種群中的雌雄個體可以通過繁殖將________傳給后代。22、同學們通過對高中生物學《分子與細胞》《遺傳與變異》模塊知識的學習;已經(jīng)掌握了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的諸多生物學知識。請完成下表填空:

。名稱。

描述。

細胞凋亡。

蝌蚪尾的消失與細胞凋亡密不可分。細胞凋亡是指__________的過程。

細胞癌變。

人和動物細胞染色體上存在著與癌有關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抑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

減數(shù)分裂。

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分裂兩次,導致產生的成熟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該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__________分裂。

基因。

以DNA為遺傳物質的生物,其基因是指__________。

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1題,共10分)23、人工誘變是創(chuàng)造動植物新品種和微生物新類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優(yōu)點是可以提高突變率,加速育種工作的進程。(_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五、實驗題(共2題,共16分)24、酵母菌通過基因突變能產生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由于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喪失了合成氨基酸;嘌呤、嘧啶、維生素等的能力,不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生長,必須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補充某些物質才能生長。下圖簡要表明了科學研究者用紫外線處理野生型啤酒酵母菌單倍體獲得其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的方法。

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紫外線處理二倍體酵母菌,除通過基因突變產生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外,涉及的變異類型還可能有___________;選用單倍體酵母菌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細胞中質粒上的基因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rdU是一種嘧啶類似物,酵母菌在繁殖過程中攝取BrdU并替代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位置摻入到新合成的DNA鏈中。含BrdU的DNA的酵母菌因其比正常的DNA更容易被紫外線破壞而死亡;不繁殖的酵母菌由于不能利用BrdU,其DNA對紫外線不敏感而存活下來。若圖中的營養(yǎng)缺陷型是甘氨酸營養(yǎng)缺陷突變型,請利用上述原理將突變型菌株從野生型菌株中篩選出來并大量繁殖(要求:寫出完整的實驗步驟)。25、某科研小組利用基因型為Aa的普通二倍體玉米(2N=20);人工誘導得到了同源四倍體玉(植株A),從收獲的同源四倍體玉米穗中隨機抽取10個穗子,統(tǒng)計完全成熟的粒數(shù)并求其結實率如下表所示,為進一步研究同源四倍體玉米的遺傳特性,該小對植株A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系列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同源四倍體玉米結實率統(tǒng)計表。

。序號。

項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應結實數(shù)。

567

658

514

350

400

384

322

240

480

320

423.3

實際結實數(shù)。

64

28

85

20

6

45

34

32

15

14

34.3

結實率%

11.3

4.3

16.5

5.7

1.5

11.7

10.6

13.3

3.1

4.4

8.24

(1)獲得同源四倍體玉米的育種方式為____________,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該育種方式的局限性為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重組能夠發(fā)生在圖甲所示過程______(填標號)中。

(3)為觀察同源四倍體玉米細胞中染色體的情況,可取植株A中部分組織,進行______,制片后進行鏡檢。若發(fā)現(xiàn)染色體出現(xiàn)如圖乙所示的異常情況,推測該過程發(fā)生在______時期。在過程③中,最多能觀察到染色體數(shù)目為______,可觀察到四分體______個。

(4)假設四倍體玉米所有花粉母細胞的染色體都能兩兩配對成功并平均分配,則植株B中雜合子所占比例為______。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3題,共9分)26、果蠅是遺傳學研究的經(jīng)典實驗材料,果蠅剛毛和截毛這對相對性狀由X和Y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剛毛(B)對截毛(b)為顯性;控制果蠅紅眼的基因(R)只存在于X染色體上;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兩對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考慮剛毛和截毛這對相對性狀,則果蠅種群中剛毛雄果蠅的基因組成除圖示外,還有________種?,F(xiàn)將兩只剛毛果蠅雜交,子代雌果蠅全為剛毛,雄果蠅中既有剛毛,又有截毛,則親代中雌果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果蠅的灰身(H)對黑身(h)為顯性,H;h位于常染色體上,純合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雜交,后代中出現(xiàn)一只黑身果蠅(甲),甲的出現(xiàn)可能是親本果蠅在產生配子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片段缺失。研究人員利用基因型為HH的果蠅(乙)進行相關實驗,弄清了原因。試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假定一對同源染色體缺失相同片段時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實驗步驟:

①將甲和乙雜交,獲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觀察并統(tǒng)計F2的表型及比例。

結果預測:

①若F2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甲的出現(xiàn)是基因突變導致的;

②若F2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甲的出現(xiàn)是染色體片段缺失導致的。27、某實驗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變型果蠅。果蠅的部分隱性突變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下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基因型為RuruXWXw的雌果蠅在產生卵細胞過程中,白眼基因與粗糙眼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定律,判斷依據(jù)是_____。

(2)已知果蠅的Y染色體上含有sn基因的等位基因,但不含w基因的等位基因。讓野生型雌蠅與突變型雄蠅雜交,所得子代隨機交配多代后,子代中與Sn、sn有關的基因型有_____種;與W、w有關的基因型有_____種。

(3)果蠅的黑體是另一種隱性突變體,已知黑體基因不在2號和4號染色體,請利用黑體和灰體雌雄果蠅為材料,設計實驗判斷黑體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簡要寫出實驗思路:_____。28、科技人員發(fā)現(xiàn)了某種兔的兩個野生種群,一個種群不論雌、雄后肢都較長,另一種群不論雌、雄后肢都較短,為確定控制后肢長、短這一相對性狀的基因顯隱性關系及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還是位于性染色體的Ⅰ、Ⅱ1、Ⅱ2區(qū)段(如圖),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分析和實驗(Ⅰ區(qū)段為X染色體與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在此區(qū)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區(qū)段為Y染色體上特有區(qū)段,Ⅱ2區(qū)段為X染色體上特有區(qū)段)。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兔的種群中Ⅱ2區(qū)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過程中性染色體上能發(fā)生基因重組的區(qū)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先同學們認為可以確定控制后肢長、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區(qū)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學們分別從兩種群中選多對親本進行了以下兩組實驗:

甲組:♂后肢長×♀后肢短→F1后肢短;

乙組:♀后肢長×♂后肢短→F1后肢短。

從兩組實驗中可得到以下結論:后肢長度的顯隱性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礎上可以確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進一步確定基因的位置,同學們準備分別用乙組的F1與親代個體進行兩組回交實驗:丙組:F1雌×親代雄;丁組:F1雄×親代雌,以確定基因位于Ⅰ區(qū)段還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B【分析】【分析】

分析題干信息可知,雄性的育性由細胞核基因和細胞質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包括:N(RR)、N(Rr)、N(rr)、S(RR)、S(Rr)、S(rr)。由于“只有細胞質和細胞核中均為雄性不育基因時,個體才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因此只有S(rr)表現(xiàn)雄性不育;其它均為可育。?

【詳解】

A;N(S)基因的遺傳表現(xiàn)為母系遺傳;A正確;

B;遺傳定律適用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細胞核遺傳;細胞質中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錯誤;

C;雄性不育植株在雜交育種中最顯著的優(yōu)點是不用對母本進行去雄處理;C正確;

D;水稻細胞質基因與核基因的遺傳信息的傳遞均遵循中心法則;D正確。

?故選B。2、D【分析】【分析】

細菌在緩沖液中可通過分裂增殖;裂解性噬菌體可裂解耐藥性肺炎克雷伯氏菌,圖中曲線是細菌增殖與噬菌體裂解共同作用的結果。

【詳解】

A、T2噬菌體專一侵染性大腸桿菌;不侵染耐藥性肺炎克雷伯氏菌,A正確;

B、a組細菌數(shù)量不下降,對應緩沖液組,b組細菌數(shù)量減少最晚;對應感染復數(shù)為0.1的噬菌體組,B正確;

C;用感染復數(shù)相對較高的噬菌體治療小鼠肺炎;可使細菌細菌數(shù)量快速下降,效果會更好,C正確;

D、b組噬菌體與細菌混合約4h時;細菌數(shù)量達到最大值,此時細菌增殖速率等于裂解速率,在此之前被感染細菌即開始裂解,D錯誤。

故選D。3、C【分析】【分析】

雙親中一方為紅眼,另一方為白眼,則雙親的基因型可能為XRXR×XrY、XRXr×XrY、XrXr×XRY,再根據(jù)“F1中雌果蠅與親代雄果蠅眼色相同;雄果蠅與親代雌果蠅眼色相同”作出準確判斷即可。

【詳解】

A、XRXR×XrY→XRXr×XRY,可見后代雌果蠅的性狀均與親代雌果蠅相同,雄果蠅的性狀均與親代雄果蠅相同,這與題意不符合,A錯誤;

B、XRXr×XrY→XRXr、XrXr、XRY、XrY,子代雌雄果蠅均有紅眼和白眼性狀,這與題意不符,B錯誤;

C、XrXr×XRY→XRXr×XrY,可見后代雌果蠅與親代雄果蠅眼色相同,雄果蠅與親代雌果蠅眼色相同,這與題意相符合,C正確;

D、根據(jù)題干信息“雙親中一方為紅眼,另一方為白眼”可知,親本的基因型不可能為XRXr和XRY,D錯誤。

故選C。4、A【分析】【分析】

據(jù)題圖和題意可知;該細胞著絲粒分裂,處于細胞分裂的后期,某二倍體動物的體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但該細胞含有6條染色體,且1和2;4和5屬于同源染色體,可能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有一對同源染色體沒有分裂造成的,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詳解】

A;據(jù)分析可知;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細胞質是均等分裂,因此該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或者第一極體,A正確;

B;據(jù)分析可知;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錯誤;

C、該細胞中由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沒有分開,因此該細胞的基因型可能為AAaaBb;C錯誤;

D;3和6屬于姐妹染色單體;其上的等位基因出現(xiàn)可能是基因突變或者基因重組引起的,D錯誤。

故選A。5、D【分析】【分析】

1;有絲分裂的特點: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jīng)復制以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能保持前后代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

2;減數(shù)分裂使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體數(shù)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shù)目.因此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來說,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對于遺傳和變異都很重要。

由圖可知;圖中①;③、②分別是受精作用、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

【詳解】

圖中①表示配子結合形成合子;即受精作用;③表示受精卵進行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形成生物體的過程;②為生物體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

故選D。

【點睛】

本題考查了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關知識,弄清楚這些基本過程的結果即可。6、C【分析】【分析】

據(jù)題文和選項的描述可知:該題考查學生對DNA分子復制;遺傳信息的表達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詳解】

真核細胞DNA的復制發(fā)生在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①錯誤;控制ATP合成的基因在不同組織細胞中都能表達,②正確;在翻譯時,一個m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這些不同核糖體中可翻譯出相同的多肽,③正確;識別并轉運氨基酸的tRNA含有的核糖核苷酸數(shù)遠多于3個,④錯誤。綜上分析,A、B、D均錯誤,C正確。

【點睛】

本題的易錯點在于因對tRNA的結構理解不到位而誤認為tRNA由3個核糖核苷酸組成。事實是:tRNA是由許多核糖核苷酸組成的單鏈,在其一端有3個組成核糖核苷酸的堿基可以與mRNA上的密碼子互補配對,這樣的3個堿基構成一個反密碼子。7、D【分析】【分析】

1;DNA分子的復制時間: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間期;條件:模板(DNA的雙鏈)、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離的脫氧核苷酸);過程:邊解旋邊復制;結果:一條DNA復制出兩條DNA;特點:半保留復制。

2;相關計算:

DNA的半保留復制;一個DNA分子復制n次,則:

(1)DNA分子數(shù):①子代DNA分子數(shù)為2n個,②含有親代DNA鏈的子代DNA分子數(shù)為2個。③不含親代鏈的子代DNA分子數(shù)為(2n-2)個。

(2)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

①子代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目為2n+1條。

②親代脫氧核苷酸鏈為2條。

③新合成脫氧核苷酸鏈為(2n+1-2)條。

(3)如一個DNA分子中含有A為m個,復制n次后,需要游離的A為(2n-1)m個。

【詳解】

(1)一個完全標記上15N的DNA分子經(jīng)過n次復制后,共產生2n個DNA分子,其中含15N的DNA分子為2個,而不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與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之比為7:1,故產生的DNA為2×7+2=16個,則2n=16;n=4。

(2)DNA分子含1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A)有40個,則根據(jù)A+C=100,可知胞嘧啶(C)為60個。一個完全標記上15N的DNA分子經(jīng)過4次復制后;產生16個DNA,需游離的胞嘧啶(C)為(16-1)×60=900個,則m=900。

故選D。8、C【分析】【分析】

分析題圖該實驗的自變量有兩個;分別為處理時間和濃度,在分析實驗結果時必須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在處理時間一定時24時(48時或者72時),隨著Cd濃度的增加,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shù)先增加后降低;在Cd濃度在一定時,隨著處理時間的增加,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shù)降低,說明Cd脅迫抑制了蠶豆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

【詳解】

A;顯微鏡觀察有絲分裂時;處于間期、前期、中期的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不變,而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A正確;

B;由題圖可知依Cd濃度的增加和處理時間的延長蠶豆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shù)而逐漸下降;說明Cd脅迫抑制了蠶豆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B正確;

C;秋水仙素作用的機理是抑制紡錘絲的形成;不影響著絲點的分裂,C錯誤;

D;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由于在制片的解離步驟中細胞已死亡,因此不能觀察到細胞分裂的連續(xù)動態(tài)過程,D正確。

故選C。9、C【分析】【分析】

題意分析:重瓣花與單瓣花是由常染色體上基因A;a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詳解】

A、由于單瓣花植株自交,F(xiàn)1中單瓣和重瓣花各占50%,單瓣花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性狀分離,說明單瓣為顯性性狀,其基因型為Aa,取F1的單瓣花花粉進行單倍體育種,只表現(xiàn)為重瓣花(aa),說明F1單瓣花基因型為Aa;理論上應獲得植株AA:aa=1:1,說明親代單瓣花中含有A基因的花粉敗育,而基因a的花粉可育,A正確;

B、由于含有A的花粉不育,所以單瓣花的基因型是Aa,雄性個體只能產生a的配子;而雌性個體可以產生A和a的配子,親代基因型是Aa,子一代基因型是AA:aa=1:1,產生的雌配子A:a=1:3,因此F2代雌雄中基因型及比例Aa:aa=1:3,相應產生的雌配子為A:a=1:7,F(xiàn)3代個體中Aa:aa=1:7;B正確;

C;秋水仙素作用的機理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進而引起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但秋水仙素不影響著絲粒的分裂,C錯誤;

D;細胞全能性是指已經(jīng)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或分化為各種細胞的潛能;花粉離體培養(yǎng)需經(jīng)歷多個階段,最終形成了植株,體現(xiàn)了細胞的全能性,D正確。

故選C。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10、A:B:C:D【分析】【分析】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詳解】

A;外來物種入侵會改變現(xiàn)有生物的生存狀況;改變生物進化的方向和速度,A正確;

B;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以及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發(fā)展;其結果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形成,B正確;

C;種間競爭是一種自然選擇的方式;C正確;

D;影響種群基因頻率的因素有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等;因此若環(huán)境條件保持穩(wěn)定,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會發(fā)生改變,D正確。

故選ABCD。11、A:D【分析】【分析】

圖示分析:蛋白質復合體I能夠將雙鏈RNA切割成片段;蛋白質復合體Ⅱ又將一條RNA鏈清除,說明它們具有酶的作用,即酶具有專一性。mRNA與RNA的片段結合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詳解】

A;通過分析可知;蛋白質復合體Ⅰ和蛋白質復合體Ⅱ具有催化作用,A正確;

B;mRNA與蛋白質復合體Ⅱ將一條RNA鏈清除之后的單鏈RNA結合;使mRNA不能翻譯,故推測該調控機制使“基因沉默”不能表達,屬于轉錄后水平的調控,B錯誤;

C;RNA沒有破壞基因結構;C錯誤;

D;將雙鏈RNA的兩條鏈分別注入細胞沒有引起RNA干擾現(xiàn)象;說明蛋白質復合體Ⅰ只能識別雙鏈RNA,不能識別單鏈RNA,D正確。

故選ACD。

【點睛】

本題以RNA干擾為素材,結合圖解,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場所、條件及產物等基礎知識,能結合圖中和題中信息準確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12、A:B:D【分析】【分析】

據(jù)圖分析:I3和I4不患甲病,生有患甲病的女兒II8,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1號和2號患乙病,5號不患乙病,故乙病為顯性遺傳病,根據(jù)題意乙病應該為伴X顯性遺傳病,假設控制乙病的基因為B、b,控制甲病的基因為A、a,進一步分析家系圖可知,Ⅰ1基因型為AaXBXb、Ⅰ2基因型為AaXBY、Ⅰ3基因型為AaXbXb、Ⅰ4基因型為AaXBY。

【詳解】

A、根據(jù)題圖分析可知,I3和I4不患甲?。簧谢技撞〉呐畠篒I8,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于有一種為伴性遺傳病,1號和2號患乙病,5號不患乙病,故乙病為顯性遺傳病,即乙病一定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錯誤;

B、設控制乙病的基因為B、b,控制甲病的基因為A、a,進一步分析家系圖可知,Ⅰ1基因型為AaXBXb、Ⅰ2基因型為AaXBY、Ⅰ3基因型為AaXbXb、Ⅰ4基因型為AaXBY,Ⅰ2和Ⅰ4的基因型相同,都是AaXBY,若對Ⅰ2的DNA進行酶切和電泳,結果應與Ⅰ4的一樣;B錯誤;

C、假設A、a基因控制甲病,B、b基因控制乙病,則Ⅱ6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3AA,2/3Aa,1/2XBXB,1/2XBXb,Ⅱ7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3AAXbY,2/3AaXbY,若Ⅱ6與Ⅱ7婚配;則生出患兩病孩子的概率為(2/3)×(2/3)×(1/4)×(1-1/4)=1/12,C正確;

D、根據(jù)Ⅰ1、Ⅰ3、Ⅰ4的基因型和電泳圖可知,基因類型1、2分別表示A、a基因,基因類型3表示B基因,基因類型4表示b基因,由Ⅰ3和Ⅰ4的基因型可推知Ⅱ9的乙病相關基因為XBXb,由于Ⅱ9的患病情況未知,所以她的甲病相關基因可能為AA或Aa或aa,因此若對Ⅱ9的DNA進行酶切和電泳,可得到3種或4種條帶,D錯誤。

故選ABD。13、B:C:D【分析】【分析】

摩爾根用果蠅做了大量實驗;發(fā)現(xiàn)了基因的連鎖互換定律,人們稱之為遺傳學第三定律。他還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為現(xiàn)代遺傳學奠定了細胞學基礎。

【詳解】

A;孟德爾運用假說一演繹法發(fā)現(xiàn)了基因的分離定律;A錯誤;

B;薩頓利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類比推理法得出的結論不一定正確,還需進一步進行實驗驗證,B正確;

C;摩爾根利用假說一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C正確;

D;摩爾根首先假設果蠅白眼基因的位置;然后運用測交的方法進行驗證,使用的方法為假說一演繹法,D正確。

故選BCD。14、A:B:C【分析】【分析】

分析題圖:①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分離,應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均等分裂,說明該細胞所在的生物是雄性動物;②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應處于減數(shù)第二分裂后期,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說明該細胞所在的生物為雌性動物。

【詳解】

A;①處于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細胞質均等分裂,屬于初級精母細胞,是精子形成過程中的細胞;②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屬于次級卵母細胞,是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的細胞,A錯誤;

B;①中含兩對同源染色體;②中不含同源染色體,B錯誤;

C;①處于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產生2個次級精母細胞,再進行減數(shù)分裂Ⅱ,產生4個精細胞,再經(jīng)過變形形成4個精子,共兩種類型(不考慮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C錯誤;

D;②分裂后形成1個卵細胞和1個極體;其中極體會退化消失,因此②只能產生1種類型的生殖細胞,D正確。

故選ABC。15、A:B:D【分析】【分析】

分析系譜圖:根據(jù)口訣“無中生有”為隱性;隱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和“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無法準確判斷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系譜圖中有女患者,所以該遺傳病不可能是伴Y遺傳;Ⅰ代男患者的女兒正常,所以該病也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詳解】

A;家系調查可以確定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和遺傳特點;群體調查可以調查該遺傳病的發(fā)病率,A錯誤;

B;貨幣狀掌跖角化病的癥狀表現(xiàn)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B錯誤;

C;從系譜圖看;該病有世代遺傳的特點,且男女患病率相似,最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C正確;

D;此病最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所以Ⅳ代中女性患者與正常男性婚配,后代男女都可能患此病,D錯誤。

故選ABD。16、A:B:C【分析】【分析】

雜交育種:原理為基因重組;優(yōu)點是能產生新的基因型,操作簡單,缺點是育種時間長。

單倍體育種:原理是染色體變異;優(yōu)點是獲得正常個體為純合子,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缺點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原有性狀,過程繁瑣。

【詳解】

A;①過程是雜交;目的是集中親本雙方的優(yōu)良基因,A正確;

B;若④過程使用的花藥是在甲、乙兩個品種的植株上采集的;不能采集到需要的基因組合,則達不到實驗目的,B正確;

C;己植株是由戊幼苗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后得到的植株;所以它們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不相同,但基因種類相同,C正確;

D;戊是單倍體幼苗;此處沒有形成種子的步驟(單倍體大多也不能形成種子),故⑤應是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而非種子,D錯誤;

E;利用單倍體植株培育新品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故通過①③④⑤途徑獲得新品種的方式所需育種時間最短,E錯誤。

故選ABC。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7、略

【解析】①.正交②.反交③.黃色圓粒④.黃色⑤.圓粒⑥.綠色⑦.皺粒1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自交黃色皺粒綠色圓粒9:3:3:1自由組合1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沉積巖原始的共同祖先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2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1952赫爾希和蔡斯21、略

【解析】①.同種②.全部個體③.生物進化④.生物繁殖⑤.各自的基因22、略

【分析】【分析】

細胞的凋亡是指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細胞癌變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內因;外因是各種致癌因子,內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減數(shù)分裂過程:(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與有絲分裂相似。

【詳解】

細胞的凋亡的概念: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fā)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shù)目的相對穩(wěn)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原癌基因是細胞內與細胞增殖相關的基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須的。抑癌基因在正常細胞中存在該基因,在被激活情況下它具有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的作用。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減半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

【點睛】

本題考查細胞凋亡、細胞癌變、減數(shù)分裂和基因相關知識,答題關鍵在于掌握細胞凋亡和基因的基本概念、細胞癌變原因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窘馕觥坑苫蛩鶝Q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減數(shù)第一次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四、判斷題(共1題,共10分)23、A【分析】【詳解】

人工誘變的原理是基因突變,是創(chuàng)造動植物新品種和微生物新類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優(yōu)點是可以提高突變率,加速育種工作的進程。正確。五、實驗題(共2題,共16分)24、略

【分析】【分析】

本題利用單倍體酵母菌通過基因突變能產生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其中的考點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及篩選方法。

【詳解】

(1)二倍體酵母菌可進行有性生殖;用紫外線處理二倍體酵母菌時,既可誘發(fā)其發(fā)生基因突變,也可能發(fā)生染色體變異。單倍體酵母菌基因成單存在時不論顯隱性都可顯現(xiàn)出來,故常選單倍體酵母菌作為育種材料。

(2)進行有性生殖;細胞核基因的遺傳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位于細胞質的基因(如線粒體、葉綠體、質粒上的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其表現(xiàn)是母系遺傳。

(3)由題意知,甘氨酸營養(yǎng)缺陷突變型不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生長,只有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添加甘氨酸才能生長,而未突變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正常繁殖。利用基本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時,野生型菌株繁殖時攝取BrdU并替代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位置摻入到新合成的DNA鏈中。這樣用紫外線照射,由于野生型菌株含有BrdU,比正常的DNA更容易被紫外線破壞而死亡,而突變型菌株由于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不能繁殖,即不利用BrdU從而使其DNA中不含BrdU;其DNA對紫外線不敏感而存活下來。然后在存活下來的酵母菌中加入甘氨酸就可以獲得大量的甘氨酸突變菌株。

【點睛】

營養(yǎng)缺陷型的突變體篩選培育方法一般程序:①配置缺少某特定營養(yǎng)物質的的基本培養(yǎng)基,(有時可在其中另加入可以顯色的物質);②用物理或化學方法處理野生型從而獲得突變體;③將突變體在缺少某特定營養(yǎng)物質的的基本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可通過一些顯色反應更方便識別篩選,之后經(jīng)過分離就能獲得大量的突變菌株?!窘馕觥咳旧w變異其突變性狀(包括隱性性狀)容易表現(xiàn)出來不遵循質粒上的基因屬于細胞質基因,其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①配制缺少甘氨酸的基本培養(yǎng)基,在該基本培養(yǎng)基中再加入BrdU后,將圖中的酵母菌接種在上述培養(yǎng)基中,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②用紫外線照射處理③將存活下來的酵母菌培養(yǎng)在加入甘氨酸的基本培養(yǎng)基中,就能獲得大量的甘氨酸突變菌株25、略

【分析】【分析】

圖甲中:①植物組織培養(yǎng);②減數(shù)分裂、③細胞分裂。

圖乙中:聯(lián)會時期;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詳解】

(1)可以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獲得同源四倍體玉米;該育種方式為多倍體育種,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多倍體的結實率較低。

(2)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或者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即過程②。

(3)為觀察同源四倍體玉米細胞中染色體的情況;可取植株A中部分組織,進行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后進行鏡檢。若發(fā)現(xiàn)染色體出現(xiàn)如圖乙所示的異常情況(聯(lián)會異常),該過程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二倍體植株經(jīng)過低溫誘導后,部分細胞會發(fā)生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出現(xiàn)40條染色體,在有絲分裂的后期染色體數(shù)目最多為80條染色體,有絲分裂的過程中無四分體,故四分體的數(shù)目為0。

(4)植株A的基因型為AAaa,產生的花粉為AA:aa:Aa=1:1:4,經(jīng)過秋水仙素加倍后,獲得的植株B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aa:AAaa=1:1:4,故雜合子占4/6=2/3?!窘馕觥慷啾扼w育種結實率低②解離、漂洗、染色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8002/3六、綜合題(共3題,共9分)26、略

【分析】【分析】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題意分析:B和b與R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兩對基因連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果蠅的剛毛(B)對黑身(b)為顯性,控制果蠅紅眼的基因(R)只存在于X染色體上,圖中果蠅的基因型可表示為XBRYB?!拘?】

由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或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都在性染色體上;或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連鎖),故這兩對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拘?】

由于果蠅剛毛和截毛這對相對性狀由X和Y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則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BYB、XbYB、XBYb、XbYb,故雄果蠅基因組成除圖示外,還有3種。由于子代雄果蠅中既有剛毛,又有截毛,說明其雄果蠅中Y染色體上應該為b基因,母本同時含有B和b基因,而雌果蠅全為剛毛,說明父本的X染色體上含有B基因,據(jù)此可推測親代雌果蠅為XBXb,雄果蠅為XBYb?!拘?】

由于果蠅的灰身(H)對黑身(h)為顯性,H、h為與常染色體上,純合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雜交,后代為灰身果蠅,但后代中出現(xiàn)一只黑身果蠅(甲),甲的出現(xiàn)可能是親本果蠅在產生配子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片段缺失。若親本果蠅在產生配子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則甲的基因型為hh,將甲和乙(HH)雜交,獲得子一代(Bb);子一代自由交配;則子二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灰身∶黑身=3∶1;若親本果蠅在產生配子的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片段缺失,則甲的基因型為hO,將甲和乙(HH)雜交,獲得子一代(Hh;HO);子一代自由交配,則其H的基因頻率是1/2,h的基因頻率是1/4,O的基因頻率是1/4,由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缺失相同片段時胚胎致死,因此子二代的灰身果蠅的概率為3/4,黑身果蠅的概率為3/16,即子二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灰身∶黑身=4∶1。

【點睛】

熟知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與應用是解答本題的關鍵,伴性遺傳的特性也是本題的考查點。正確辨析圖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