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A版七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關于某中學生的估測,下列數(shù)據(jù)合理的是()A.身高約為160dmB.100m的短跑成績約為6sC.脈搏正常跳動60次所用時間約為1sD.步行的速度約為1m/s2、要想提高二胡的音調,胡琴的弦應當(
)
A.松一些B.緊一些C.松緊不變,但用力拉弦D.松緊不變,快速拉弦3、把一塊長方體璃磚壓在有科學兩字的上;如圖示,圖“科學”字(
)
A.變淺的虛像B.變淺的實像C.變深的虛像D.變深的實像4、下列估測與事實____的是A.剛從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溫度約是5隆忙
B.正常洗澡水的溫度約60隆忙
C.通常情況下正常人感覺較舒適的氣溫大約為25隆忙
D.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隆忙
5、下列知識結構中,正確的是()A.。摩擦方法增大變滑動為滾動纏繞減小變滾動為滑動使接觸面分離B.。分類優(yōu)點缺點定滑輪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動滑輪省一半力不能改變力的方向C.。物態(tài)分子間距離分子的運動固態(tài)很小在平衡位置附近做無規(guī)則運動液態(tài)較大振動和移動氣態(tài)很大除碰撞外均做勻速直線運動D.。不同點蒸發(fā)沸騰發(fā)生地點液體表面液體表面和內部溫度條件任何溫度下均可發(fā)生只在一定溫度(沸點)發(fā)生劇烈程度平和劇烈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6、“帶電操作”是電工作業(yè)中常見的情況.假如有一個電工正在維修家庭電路;他站在干燥的木梯上,直接用手觸摸帶電的火線,則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這時電工不能再觸摸零線。
B.這時電工承受著220伏的電壓。
C.這時電工如果累了;可以短時間扶一下墻壁。
D.這時站在地上的人不能去觸摸地。
7、如圖是一種延時開關.當S1閉合時,電磁鐵F將銜鐵D吸下,C線路接通;當S1斷開時;由于電磁感應作用,D將延遲一段時間才釋放,則()
A.由于A線圈的電磁感應作用;才產(chǎn)生延遲釋放D的作用。
B.S2閉合;由于B線圈電磁感應作用,產(chǎn)生延遲釋放D的作用。
C.如果斷開B線圈的開關S2;無延遲作用。
D.如果斷開B線圈的開關S2;延遲將變長。
8、小張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燭光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屏上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實像B.若圖上一格表示10cm
則f
可能是20cm
C.只將凸透鏡向左移動,光屏上會再出現(xiàn)一次放大的像D.若將蠟燭向右移動一定距離后,光屏應向右移動9、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實心長方體AB
已知體積VA<VB
高度hA<hB
與地面的接觸面積SA>SB
對地面的壓強pA=pB.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A
的密度一定大于B
的密度B.A
的密度可能小于B
的密度C.A
的質量一定大干B
的質量D.A
的質量可能等于B
的質量10、如圖是兩種聲音在示波器上顯示出來的波形.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a
的音調高于b
的音調B.b
的音調高于a
的音調C.a
的響度大于b
的響度D.a
與b
響度相同11、小紅在兩個同樣的燒杯中灌滿水;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分別用厚度相同的l2
兩種保溫材料包好,定時測量燒瓶中水的溫度.
實驗過程中室溫保持不變.
他想用這種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
表中給出了在時刻t(
單位是分)
測得的兩個燒瓶中的水溫T1T2
的幾組數(shù)據(jù),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t/
分0510152025354555658095110125140155T1/隆忙80726459555150413734302624222120T2/隆忙80655648433832282624222221212020A.兩種材料相比較,第二種材料的保溫性能好B.實驗過程中室溫大約為20隆忙
C.這些水溫數(shù)據(jù),第一種材料的測量中有可能有由于測量或記錄的疏忽而產(chǎn)生的錯誤D.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來,水溫越高時散熱功率越小12、下列有關“物質和能”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次能源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被人們直接利用的能源B.地震發(fā)生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山體滑坡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C.跟電子的質量相等的質子和中子擠在處于原子中心,構成非常小的原子核D.能量的轉化和轉移都是有方向性的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3、(2014秋?昌黎縣期中)如圖中甲、乙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從圖形可知:圖____是噪聲的波形圖,圖____是樂音的波形圖.14、如圖所示,木塊A
的重力為6N
底面積為50cm2
體積為1000cm3
木塊A
的底部與一個足夠高的容器底部連接著一輕質彈簧,該彈簧不受外力時的長度為10cm
彈簧上產(chǎn)生的彈力與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若木塊A
浸入水中的體積占總體積的15
液體深度是12cm
則此時彈簧對A
物體的作用力為______N.
15、運用聲吶系統(tǒng)可以探測海洋深度,在與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聲吶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如果經(jīng)4s
接收到來自大海底的回波信號,則該處的海深為______m(
海水中聲速為1500m/s)
16、生活中處處有物理:
壟脵
煮雞蛋;玉米棒子等用水煮;而炸油條、麻花等用菜油炸,這樣可以對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達到的溫度,這樣選擇的原因是因為油和水的______不同.
壟脷
凍豆腐以其孔隙多;彈性好,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而深受喜愛.
人們制作凍豆腐主要是想辦法去除新鮮豆腐中的水分.
制作凍豆腐的過程經(jīng)歷了先______后______的物態(tài)變化.
壟脹
用蒸籠蒸饅頭,是上層還是下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呢?小明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高溫的水蒸氣經(jīng)過多層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______,使______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
有經(jīng)驗的師傅拿剛出籠的饅頭前,先將手沾點水,這樣做主要是利用______,使手不會被燙傷.17、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所測鉛筆的長度為______cm
.18、用一把學生使用的刻度尺,測得一個物體的高度,共得五組數(shù)據(jù)如下:4.58cm4.56cm4.44cm4.58cm4.59cm.
其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__;物體平均高度為___________。19、人如果將雙眼蒙上,靠聽覺也能大致確定發(fā)聲體的方位,是因為____.20、一個完整的電路是由提供電能的______,消耗電能的______,控制電路的______,以及輸送電能的______等幾部分組成.21、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庫區(qū)蓄水期間;文物工作者在庫區(qū)的文物挖掘和搬遷工作中,一位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一古代的小酒杯,空酒杯開口向上可以漂浮在水面.
為了鑒別這個酒杯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工作者們欲測其密度.
現(xiàn)手邊可以被選用的器材只有一個帶有刻度的玻璃杯(
可當作量筒用,內徑大于酒杯的口徑).
親愛的讀者,你能幫他們完成這項任務嗎?
實驗步驟:____________;密度表達式: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2題,共14分)22、迎著月光走時亮處是積水,背著月光走時暗處是積水.______(判斷對錯)23、迎著月光走時亮處是積水,背著月光走時暗處是積水.______(
判斷對錯)
評卷人得分五、解答題(共2題,共12分)24、小明同學將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均勻實心金屬圓柱體;再將圓柱體浸在液體中,分別研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液體密度;物體在液體中深度的關系.實驗時,他把圓柱體浸沒在不同液體中,分別記下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1.然后把圓柱體浸在同種液體中,通過改變液面到圓柱體底部的距離,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2.
表1:
。液體ρ(103體千克/米3)1.21.82.02.22.42.5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牛)7.54.52.51.51.0表2:
。液面到金屬塊底部距離h(米)0.20.30.40.50.60.7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牛)11.19.98.77.57.5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表1;表2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通過計算,分析完成表1和表2中的空格填寫.
(2)在圖1中;能正確反映表1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液體密度之間關系是圖1中的______.
(3)這只掛有金屬圓柱體的彈簧測力計可改裝為一只密度計.請在圖2中標出該密度計的零刻度位置.其分度值為______.
(4)該金屬體的底面積為多少平方米?(要求寫出完整的解答過程)
(5)在研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液體密度關系時,不液體密度為3.0×103×kg/m3時;測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請說明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______.
(6)表2中液體的密度為:______.
(7)通過分析表2;是否能得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金屬塊浸在液體中體積之間的規(guī)律?若能,可能用什么表達式來表達?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25、圖甲是建造大橋時所用的起吊裝置示意圖;使用電動機和滑輪組(
圖中未畫出)
將實心長方體A
從江底豎直方向勻速吊起,圖乙是鋼纜繩對A
的拉力F1
隨時間t
變化的圖象.A
完全離開水面后,電動機對繩的拉力F
大小為6.25隆脕103N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已知A
的重力為2隆脕104N(
不計鋼纜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及繩重,不考慮風浪;水流等因素的影響)
求:
(1)
長方體A
未露出水面時受到的浮力;
(2)
滑輪組中動滑輪的總的重力是多少;
(3)
當A
浸沒在水中上升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評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題,共27分)26、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往保溫瓶中灌入大半瓶開水;塞上木塞,忽然聽到“噗”的一聲,木塞蹦了出來,同時看到一股“白汽”從瓶中冒出來;而保溫瓶中的開水剩下不多時,若瓶塞又不漏氣,過了一段時間后,瓶塞會很難拔出.請你根據(jù)上述情景提出兩個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并針對所提出的問題做出簡答(注意:不能與舉例雷同).舉例:
問題1:木塞為什么會蹦出來?
簡答1:保溫瓶里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對木塞做功.
問題2:瓶塞很難拔出的原因是什么?
簡答2:瓶內氣體壓強減小;使瓶內外壓強差增大.
問題3:____?
簡答3:____.
問題4:____?
簡答4:____.27、(2013?撫順)如圖,川金絲猴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特種,它的幼崽臉呈藍色,是因為幼崽的臉只能反射____顏色的光;川金絲猴的猴群內部分工極其詳細,負責警戒的猴子可用叫聲報警,這是利用聲音傳遞____;為了掌握猴群動向,科學家在金絲猴身上安裝追蹤器,它能通過發(fā)出____向衛(wèi)星傳送信息,方便人們對川金絲猴進行保護和監(jiān)測.28、(2013?南平)如圖所示是2013年2月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第一臺基于再生風能/太陽能驅動的極地漫游機器人,它的質量為300kg,履帶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0.4m2,它所受到的重力約為____N,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____Pa;它利用____波實現(xiàn)在國內通過衛(wèi)星鏈路進行遙控;利用風能和太陽能驅動的優(yōu)點是____(寫出一點即可).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D【分析】解:A
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
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dm
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小于10s
中學生百米成績不可能小于10s
一般在15s
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
C;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
跳動60
次的時間接近60s
故C不符合實際;
D、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隆脕13.6m/s隆脰1m/s
左右。故D符合實際。
故選:D
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物理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見量的值可幫助我們更好地學好物理,同時也能讓物理更好地為生活服務。【解析】D
2、B【分析】【分析】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的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
明確聲音的音調;響度、音色,掌握三個特征是影響因素.
【解答】把琴弦調的緊時;彈撥時振動頻率快,音調高,因此要提高胡琴的音調,胡琴的弦應繃的緊一些.
故選B.
【解析】B
3、A【分析】解:
一塊玻璃磚在書上;透過玻璃看書上的字,眼睛看到的是字的虛像,像的置際位置了是由于玻璃向空的線在玻璃界面處發(fā)生射的緣故.
故A.
光的折射定律:當從氣斜射入中或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靠線偏折,折角小于入角.
光從中或其他介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向遠法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角.
理解掌握光的射規(guī)律是決此類折題鍵有可以利用折射時光路可逆幫助解題.【解析】A
4、B【分析】【分析】掌握常見的溫度:冰箱內冷藏溫度大于為2隆蘆4隆忙
室溫大約為20隆忙
左右;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37隆忙
此題考查了學生對溫度的理解和掌握,關鍵是記憶生活中常見的溫度,要學會留意生活,做一個有心人。【解答】A.剛從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溫度約是3隆忙
說法正確,與事實相符;
B.洗澡水的溫度應稍高于人的正常體溫;60隆忙
溫度太高,此項與事實不符;
C.通常情況下正常人感覺較舒適的氣溫大約為21隆蘆25隆忙
左右;與事實相符;
D.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37隆忙
與事實相符。
故選B?!窘馕觥緽
5、B【分析】【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以及變滾動為滑動;
減小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分離、變滑動為滾動;
(2)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動滑輪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3)分子間的間隔與狀態(tài)有關;氣態(tài)時,分子間的間隔最大;固體時,分子間的間隔最??;
(4)蒸發(fā):是一種在任何溫度下;只發(fā)生在液體表面的、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
沸騰:是一種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解析】【解答】解:A;變滑動為滾動是減小摩擦;變滾動為滑動是增大摩擦;故A錯誤;
B;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動滑輪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故B正確;
C;固態(tài)時;分子的間隔最小,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做無規(guī)則運動;
液體時;分子間隔較大,振動和移動;
氣態(tài)時;分子的間隔最大,除碰撞外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C正確;
D;蒸發(fā):是一種在任何溫度下、只發(fā)生在液體表面的、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
沸騰:是一種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故D正確.
故選BCD.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6、AD【分析】
A;如果電工再接觸零線;就會形成火線--人體--零線的通路,有電流通過人體,就會發(fā)生觸電事故,故該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電工只接觸火線;并沒有接觸零線或者大地構成通路,因此電工兩端的電壓為零,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C;電工如果扶墻;就會形成火線--人體--大地的通路,有電流通過人體,就會發(fā)生觸電事故,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電工如果摸地;就會形成火線--人體--大地的通路,有電流通過人體,就會發(fā)生觸電事故,故該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AD.
【解析】【答案】觸電的實質是當有一定大小的電流通過人體;就會引起人體觸電,家庭電路中的觸電事故,都是人體直接或間接跟火線接觸造成的,金屬外殼的用電器一定要接地,防止用電器漏電時發(fā)生觸電事故.
7、BC【分析】
A線圈有電流通過;使F產(chǎn)生磁場使得D被F吸下,這不是電磁感應作用,故A說法不對;
當S1斷開時;A中電流消失,此時磁場強度減小,A;B線圈中穿過的磁感線數(shù)目均發(fā)生變化,由于A線圈已經(jīng)斷開,在其中不產(chǎn)生感應電流,對磁場強度的減小沒有抑制作用;而B線圈中產(chǎn)生感應電流,該電流產(chǎn)生的磁場抑制F中原磁場的減弱,這即是延遲效應產(chǎn)生的原因;
當然,S2斷開的話線圈B也不產(chǎn)生感生電流;不會對F中磁場的減弱產(chǎn)生阻礙.
故選B;C.
【解析】【答案】圖中有兩個線圈;其中A有電源,接通電路后有電流通過,會產(chǎn)生磁性;而B線圈無電源,開關閉合后沒有電流,只有當A中的磁場發(fā)生變化時,根據(jù)電磁感應作用,B線圈才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從而產(chǎn)生磁性,起到延遲效應.
8、CD【分析】【分析】根據(jù)物距和像距的關系判斷成像情況和應用:
(1)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此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關鍵是知道,凸透鏡成實像時的規(guī)律,要做到靈活運用攏隆
【解答】A.觀察圖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應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
B.觀察圖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則u>2f2f>v>f
若圖上一格表示10cm
則f
可能是10cm
故B錯誤;
C.只將凸透鏡向左移動,因為物距減小,像距增大,當2f>u>f
時;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正確;
D.若將蠟燭向右移動一定距離后;物距減小,要得到清晰的像,應增大像距,向右移動光屏,故D正確。
故選CD?!窘馕觥緾D
9、AC【分析】【分析】水平面上規(guī)則物體對地面的壓強計算公式可變形為p=FS=GS=mgS=婁脩VgS=婁脩ShgS=婁脩hg
已知AB
對地面的壓強相等;根據(jù)AB
的高度即可比較密度大??;
已知AB
對地面的壓強相等,根據(jù)AB
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由p=FS
即可比較其質量大小。本題考查壓強公式的靈活應用,注意規(guī)則物體的壓強計算公式可以變形為p=婁脩gh
對于規(guī)則物體比較密度、壓強以及高度關系時,利用其變形公式不僅可以節(jié)省做題時間,同時準確率也會提高?!窘獯稹柯∶焢A=pBhA<hB
由p=婁脩gh
得:婁脩A>婁脩B(tài)
故選項A正確;B錯誤;
又隆脽pA=pBSA>SB
由p=FS=GS
得:GA>GB
即mA>mB
故選項C正確、D錯誤。故選AC。【解析】AC
10、BCD【分析】【分析】音調與振動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根據(jù)圖像中相同時間內波形的個數(shù)可知頻率大小,根據(jù)波形的上下振動的偏離平衡位置的距離可知振幅的大小。本題考查音調與響度的有關因素,掌握從波形如何知道頻率和振幅是關鍵。【解答】aa的波形特點是:排列密集((相同時間內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多))說明振動的頻率快,則音調高;波偏離平衡位置遠,說明振動幅度大,則響度大;
bb的波形特點是:頻率疏松,說明振動的頻率慢((相同時間內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少))則音調低;波偏離平衡位置近,說明振動幅度小,則響度?。?/p>
特別強調何注意,aa圖的振幅為2cm2cmbb圖的振幅為1dm=10cm1dm=10cm故aa的音調高于bb的音調;bb的響度大于aa的響度。
本題選擇錯誤的,故選BCD?!窘馕觥緽CD
11、BC【分析】解:A
可以根據(jù)相等時間內水降低的溫度關系比較材料保溫性能的好壞;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相等時間內,第一種材料包裹的容器內水溫降低慢,則第一種材料的保溫性能好,故A錯誤;
B;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當水的溫度為20隆忙
時,其溫度不再發(fā)生變化,可知當時室溫大約為20隆忙
故B正確;
C;在相等時間內;水降低的溫度差應越來越小,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第一種材料的測量數(shù)據(jù)中,25min
到35min
內降低的溫度小于35min
到45min
內降低的溫度,這不符合實際情況,由此可知:第一種材料的測量中有可能有由于測量或記錄的疏忽而產(chǎn)生的錯誤,故C正確;
D;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水溫降低速度先快后慢,由此可知,水溫越高時散熱功率越大,水溫低時散熱功率越小,故D錯誤;
故選BC.
比較材料的保溫性能的方法:相同時間;比較降低水溫的多少;水降低相同的溫度,比較時間.
根據(jù)熱傳遞的條件;當兩物體的溫度相同時,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找出室溫.
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判斷數(shù)據(jù)是否錯誤,得出熱量散失與水溫高低的關系.
此題是“比較兩種材料保溫性能”的實驗,考查了控制變量法的應用,解決此類信息給予題目,要結合題意進行分析,不可盲目亂猜,同時考查了對圖象的分析及對所獲知識的應用能力.【解析】BC
12、ABD【分析】解:A
一次能源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被人們直接利用的能源,故A正確;
B;地震發(fā)生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山體滑坡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B正確;
C;質子和中子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電子質量遠小于質子與中子質量,故C錯誤;
D;能量的轉化和轉移都是有方向性的;故D正確;
故選ABD.
A;從自然界直接獲得不需要加工轉換的能源是一次能源;
B;物體沿斜面下滑時重力勢能減??;動能增加;
C;電子質量遠小于質子與中子質量;
D;能量的轉化與轉移是由方向性的;能量轉化與轉移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
本題是一道基礎題,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解題時要注意題目要去選錯誤的,不是正確的.【解析】ABD
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3、略
【分析】【分析】樂音是由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而產(chǎn)生的,噪聲是由物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產(chǎn)生的.【解析】【解答】解:從圖形上可以看出;甲聲音中的振動都是規(guī)則的振動,故是樂音;乙是無規(guī)則振動,故是噪聲.
故答案為:乙;甲.14、4【分析】【分析】(1)
由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木塊受到的浮力;對木塊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力計算彈簧對A
物體的作用力;
(2)
先計算A
浸入體積為總體積的15
時,彈簧被壓縮長度;由阿基米德原理計算A
浸沒時的浮力,從而計算出彈簧的彈力(
拉力)
此題考查了平衡力、阿基米德原理,正確對木塊進行受力分析是解題的關鍵?!窘獯稹?1)
木塊A
浸入水中的體積占總體積的15
所以V脜脜=15V脛戮=15隆脕1000cm3=200cm3
木塊A
受到的浮力:F賂隆=婁脩脣廬gV脜脜=1.0隆脕103kg/m3隆脕10N/kg隆脕200隆脕10鈭?6m3=2N
因為F賂隆<G
所以此時A
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彈簧對A
向上彈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平衡,即:F賂隆+F碌爐=G
所以此時彈簧對A
的作用力:F碌爐=G鈭?F賂隆=6N鈭?2N=4N
(2)A
的高度:hA=VASA=1000cm350cm2=20cm
當A
浸入體積為總體積的15
時,A
浸入深度:h陸鎂=15隆脕hA=15隆脕20cm=4cm
水深為12cm
彈簧原長10cm
所以被壓縮的長度:
鈻?L=L0鈭?L=L0鈭?(h脣廬鈭?h陸鎂)=10cm鈭?(12cm鈭?4cm)=2cm
當向容器中加水A
剛好浸沒時;A
受到的浮力:
F賂隆隆盲=婁脩脣廬gV脜脜隆盲=1.0隆脕103kg/m3隆脕10N/kg隆脕1000隆脕10鈭?6m3=10N
因為F賂隆>G
所以此時A
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彈簧對A
向下的拉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平衡,即:F賂隆隆盲=G+F脌-
所以此時彈簧對A
的拉力:F脌-=F賂隆隆盲鈭?G=10N鈭?6N=4N
故答案為:4
【解析】4
15、30003000【分析】【分析】先算出超聲波從海面?zhèn)鞯胶5椎臅r間,再根據(jù)速度公式求該處的海深。本題考查了回聲測距離的應用及速度公式的計算,弄清聲波從海面?zhèn)鞯胶5椎臅r間是解題的關鍵?!窘獯稹砍暡◤暮C?zhèn)鞯胶5椎臅r間:t=12隆脕4s=2s
該處的海深:
s=vt=1500m/s隆脕2s=3000m
故答案為:3000
【解析】3000300016、沸點;凝固;熔化;液化放熱;上;水汽化吸熱【分析】解:壟脵
煮雞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條、麻花等用菜油,是因為煮雞蛋、玉米棒子需要溫度低.
炸油條、麻花需要的溫度高.
因為水的沸點低,而油的沸點高.
所以煮雞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條、麻花等用菜油.
壟脷
凍豆腐的小孔是豆腐中的水遇冷凝固成冰;而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因此發(fā)生的主要物態(tài)變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壟脹
高溫的水蒸氣遇到冷的蒸籠蓋;會變成水滴,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液化現(xiàn)象.
氣體液化時,要放熱.
從而造成上面的饅頭先熟.
手沾水后;在遇到高溫的饅頭時,手上的水要汽化,水汽化時要吸熱,這樣可以避免手的燙傷.
故答案為:壟脵
沸點;壟脷
凝固;熔化;壟脹
液化放熱;上;水汽化吸熱.
壟脵
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
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達到的不同.
需要的溫度高就選擇沸點高的液體,需要的溫度低就選擇沸點低的液體.
壟脷
要判斷凍豆腐小孔形成過程中的物態(tài)變化;首先要弄清楚凍豆腐小孔的形成過程;豆腐冰凍時,水凝結成冰,屬于凝固現(xiàn)象;當凍豆腐解凍時,凍結的冰熔化成水,屬于熔化現(xiàn)象,在上述過程中形成了凍豆腐的小孔;
壟脹
從物質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的前后兩種狀態(tài)來結合物態(tài)變化的定義來確定是發(fā)生了哪種物態(tài)變化;然后再確定是吸熱還是放熱.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不同物質沸點的理解、熔化、凝固以及利用汽化、液化的知識解釋實際現(xiàn)象等知識點,是一道綜合題,難度不大.【解析】沸點;凝固;熔化;液化放熱;上;水汽化吸熱17、1mm;5.00【分析】解:由圖知:
刻度尺上1cm
之間有10
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
鉛筆左側與2.00cm
對齊;右側與7.0cm
對齊,估讀為7.00cm
所以鉛筆的長度為L=7.00cm鈭?2.00cm=5.00cm
.
故答案為:1mm5.00
.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或叫分度值)
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
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
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
”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題考查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讀數(shù),在物理實驗和實際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刻度尺,我們要熟練掌握其使用和讀數(shù)方法.【解析】1mm5.00
18、4.44cm4.58cm【分析】【分析】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減小測量誤差;多次測量時;每次的測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測某一數(shù)據(jù)與其它數(shù)據(jù)偏差較則該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應舍去;
然后求正確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所測物體的長度,與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測量值誤差最小。本題考查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物體長度時,平均值要保留到與測量數(shù)值位數(shù)一樣,這樣更接近物體長度真實值?!窘獯稹坑蓽y量結果知;4.44cm
與其它測量結果偏差較大,所以此測量結果是錯誤的;
物體的長度應該是L=4.58cm+4.56cm+4.58cm+4.59cm4隆脰4.58cm
故答案為:4.44cm4.58cm
【解析】4.44cm4.44cm4.58cm4.58cm19、略
【分析】【分析】人有兩只耳朵,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間也不相同,聲音在傳播過程中,聲音的強弱也會發(fā)生變化,我們的雙耳就能根據(jù)這些不同來確定聲音發(fā)出的方位.【解析】【解答】解: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和強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這些差異就是我們用耳朵判斷聲源方位的重要基礎,也就是雙耳效應.正是由于雙耳效應,人們可以準確地判斷聲音傳來的方位.
故答案為:雙耳效應.20、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分析】解:
在電路中;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它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它將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控制電路的是開關;輸送電能的是導線.
故答案為: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
電源是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為電路提供電壓,使電荷發(fā)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用電器是將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導線是連接各元件,輸送電能;開關的作用是控制電路通斷,控制輸送電能的.
本題考查了電路的組成,比較簡單,只要知道電路的基本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作用即可解答.【解析】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21、①讓量筒裝適量的水,記下體積V1;
②將小酒杯漂浮在水面,記下液面示數(shù)V2;據(jù)物體漂浮,G杯=F浮,m杯g=ρ水Vg可以得出酒杯的質量為m=ρ水(V2-V1);
③將小酒杯浸沒于量筒的水里,記下液面示數(shù)V3,可以得出酒杯的體積為V3-V1.;【分析】解:(1)
方法:壟脵
讓量筒裝適量的水;記下體積V1
壟脷
將小酒杯漂浮在水面;記下液面示數(shù)V2
據(jù)物體漂浮,G鹵-=F賂隆m鹵-g=婁脩脣廬Vg
可以得出酒杯的質量為m=婁脣廬(V2鈭?V1)
壟脹
將小酒杯浸沒于量筒的水里;記下液面示數(shù)V3
可以得出酒杯的體積為V3鈭?V1
(2)
酒杯的密度為婁脩鹵-=mV=(V2鈭?V1)鈰?蟻脣廬V3鈭?V1
.
故答案為:(1)
同上;(2)婁脩鹵-=(V2鈭?V1)鈰?蟻脣廬V3鈭?V1
.【解析】壟脵
讓量筒裝適量的水;記下體積V1
壟脷
將小酒杯漂浮在水面;記下液面示數(shù)V2
據(jù)物體漂浮,G鹵-=F賂隆m鹵-g=婁脩脣廬Vg
可以得出酒杯的質量為m=婁脣廬(V2鈭?V1)
壟脹
將小酒杯浸沒于量筒的水里,記下液面示數(shù)V3
可以得出酒杯的體積為V3鈭?V1.;(V2鈭?V1)鈰?蟻水V3鈭?V1
四、判斷題(共2題,共14分)22、√【分析】解:(1)平靜的水面;能發(fā)生鏡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發(fā)生漫反射.
(2)如圖;迎著月光走,月光經(jīng)水面發(fā)生鏡面反射,進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線多,人感覺水面亮;地面發(fā)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地面黑.
(3)如圖;背著月光走,月光經(jīng)水面發(fā)生鏡面反射,沒有反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水面暗;地面發(fā)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線反射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地面亮.
故題干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1)人看物體的條件:物體發(fā)光或反射光;物體發(fā)的光或反射的光線能進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線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
掌握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確區(qū)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不要誤以為鏡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覺亮暗關鍵是看進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解析】√23、√【分析】解:(1)
平靜的水面;能發(fā)生鏡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發(fā)生漫反射.
(2)
如圖;迎著月光走,月光經(jīng)水面發(fā)生鏡面反射,進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線多,人感覺水面亮;地面發(fā)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地面黑.
(3)
如圖;背著月光走,月光經(jīng)水面發(fā)生鏡面反射,沒有反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水面暗;地面發(fā)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線反射進入人的眼睛,人感覺地面亮.
故題干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隆脤
.
(1)
人看物體的條件:物體發(fā)光或反射光;物體發(fā)的光或反射的光線能進入人的眼睛.
(2)
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線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
掌握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確區(qū)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不要誤以為鏡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覺亮暗關鍵是看進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解析】隆脤
五、解答題(共2題,共12分)24、略
【分析】
(1)設圓柱體的體積為V;受到的重力為G.
圓柱體在第一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F1=G-7.5N,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表示為:F1=ρ1gV,兩者聯(lián)立得:G-7.5N=ρ1gV①;
圓柱體浸沒在第二種液體中時,同理可得:G-4.5N=ρ2gV②
將表1中的液體密度代入得:G-7.5N=1.2×103kg/m3×10N/kg×V③
G-4.5N=1.8×103kg/m3×10N/kg×V④
解得:G=13.5N,V=5×10-4m3.
當物體浸沒在第三種液體中時,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3=ρ3gV=2×103kg/m3×10N/kg×5×10-4m3=10N.
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G-F3=13.5N-10N=3.5N.
在表格2中;當圓柱體的下表面據(jù)液面的距離為零時,此時物體不受浮力,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物體的重力為13.5N.
在表格2中;當圓柱體的下表面據(jù)液面的距離從0.5m開始,圓柱體浸沒入液體中,所以其在為0.7m時所受的浮力與在0.5m時相同,故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仍為7.5N.7.
(2)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時;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所在液體的密度成正比,而浮力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就越小,且過原點.故其圖象應該選A.
(3)當圓柱體沒有進入液體中時;此時測力計的指針對應的刻度是改制成的密度計的零刻度.由于圓柱體沒有浸入液體中,所以其不受浮力,此時圓柱體對測力計的拉力就等于圓柱體的重力,故為13.5N,所以測力計上刻度為13.5N對應的位置為密度計的零刻度值.答案如圖所示.
測力計上的最小刻度值對應著改制成的密度計的分度值.由于圓柱體浸沒在液體中;所以其排開的液體的體積不變,其受到的浮力變化是由液體的密度變化引起的.由此可以確定當浮力變化值最小為0.5N(測力計的分度值)時對應的是液體密度的變化的最小值,即分度值.
即:0.5N=ρ分gV=ρ分×10N/kg×5×10-4m3;
解得:ρ分=100kg/m3.
(4)根據(jù)表2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當液面到金屬塊底部距離h為0.5米時,隨著h的增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7.5N不再變化,所以此時的圓柱體已經(jīng)浸沒如液體中,即V排=V.
浸沒時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G-7.5N=13.5N-7.5N=6N,再結合圓柱體的體積V=5×10-4m3.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求出液體的密度:ρ===1.2×103kg/m3;
當圓柱體第一次浸入液體中;液面到金屬塊底部距離h=0.2米時,受到的浮力為:F′=G-11.1N=13.5N-11.1N=2.4N.
此時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為:V′===2×10-4m3;
結合圓柱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h=0.2m,由此可以求得圓柱體的橫截面積:S===1×10-3m2.
(5)根據(jù)圓柱體的重力和體積可以求得圓柱體的密度:ρ===2.7×103kg/m3;
當液體密度為3.0×103×kg/m3時;此時圓柱體的密度小于所在液體的密度,所以圓柱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故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零.
(6)在第四問中求得液體密度為:1.2×103kg/m3;
(7)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以得到物體受到的浮力與物體浸入液體中體積的關系:F浮=ρgV排;
測力計的示數(shù)F拉=G-F浮=G-ρgV排=13.5N-1.2×103kg/m3×10N/kg×V排(V排<5×10-4m3)
故答案為:(1)3.5;13.5;7.5;(2)A;(3)圖見上圖;100kg/m3;(4)1×10-3m2.(5)圓柱體的密度小于所在液體的密度,所以圓柱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6)1.2×103kg/m3;
(7)F拉=13.5N-1.2×103kg/m3×10N/kg×V排(V排<5×10-4m3)
【解析】【答案】(1)利用圓柱體的重力和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以表示出圓柱體浸入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同時用阿基米德原理表示出其在同一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兩個浮力相等,即可得到物體的重力和體積的關系式.從此入手可以求出圓柱體的重力和體積.
進而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結合第三種液體的密度圓柱體在其中受到的浮力;從而可以求出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
(2)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確定在排開液體體積不變的情況下;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所在液體的密度的關系,進而確定圖象.
(3)當圓柱體沒有浸入液體中時;此時測力計的指針對應的位置為改制成的密度計的零刻度值.由此即可確定其零刻度的位置.
密度計的分度值是由測力計的分度值來決定的;即當物體受到的浮力變化為測力計的分度值(0.5N)時,求出圓柱體所在的液體的液體密度的變化值即為分度值.
(4)利用表2中的數(shù)據(jù);結合圓柱體的重力和體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所在液體的密度;然后利用圓柱體浸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開學儀式學生發(fā)言稿
- 幼兒園世界讀書日頒獎活動
- 陰式手術在婦科良性腫瘤的臨床應用分析
- 安全講話稿(匯編15篇)
- 無人船自主靠泊規(guī)劃與控制方法研究
- 建筑與市政工程第三方質量安全管理與巡查方案
- 建材行業(yè)安全工作心得
- 二零二五年度道路標志涂料施工與維護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內部員工技能提升委托培訓合作協(xié)議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住房抵押借款擔保與房地產(chǎn)項目投資咨詢協(xié)議3篇
- 銷售提成對賭協(xié)議書范本 3篇
- EPC項目階段劃分及工作結構分解方案
- 《跨學科實踐活動4 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教學設計
- 術后病人燙傷不良事件PDCA循環(huán)分析
- 金字塔原理完整版本
- 隧道配電設備安裝與調試方案
- 2024年河北省中考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新租賃準則(2024版)
- 家禽呼吸系統(tǒng)認知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九章 言語障礙患者的社區(qū)康復實踐
- 凸優(yōu)化在經(jīng)濟學與金融學中的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