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電子教案 3.4基本體的表面交線(截交線)_第1頁
機械制圖電子教案 3.4基本體的表面交線(截交線)_第2頁
機械制圖電子教案 3.4基本體的表面交線(截交線)_第3頁
機械制圖電子教案 3.4基本體的表面交線(截交線)_第4頁
機械制圖電子教案 3.4基本體的表面交線(截交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號9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3.4基本體的表面交線(截交線)教具課件、掛圖教學目的:掌握平面立體和回轉體的截交線的畫法教學重點截交線的求法教學難點回轉體截交線的畫法教學內(nèi)容3.4基本體的表面交線一、截交線1.截交線的性質:(1)共有性(2)封閉性2.求截交線的方法和步驟:根據(jù)截交線的性質,求截交線的投影,即是求出截平面與截斷體表面的全部共有點的投影,然后依次光滑連線,即為截交線的投影。例1求作圖1(a)所示正六棱錐被正垂面截切后的投影。作圖:(1)先畫出正六棱錐的原始投影圖,然后利用截平面的積聚性投影,找出截交線各頂點的正面投影a′、b′、…,如圖1(b)所示。(2)根據(jù)屬于直線的點的投影特性,求出各頂點的水平投影a、b、…以及側面投影a″、b″、…,如圖1(c)所示。(3)依次連接各頂點的同面投影,即為截交線的投影,如圖1(d)所示。圖1棱錐被平面切割表1棱柱的截交線表2圓柱截交線三種情況圖2與圓柱軸傾斜截平面截切的截交線畫圖步驟例2已知圓柱切口的兩面投影,完成其三面投影,如圖3所示。圖3圓柱截切的求法表3圓錐表面截交線例3求圖4(a)所示圓錐的截交線的投影。圖4圓錐截交線畫法小結1.平面立體的截交線2.回轉體的截交線 作業(yè):P32、37課號10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3.3基本體的表面交線(相貫線)教具課件、掛圖教學目的:掌握兩圓柱軸線正交是的相貫線的求法。教學重點圓柱與圓柱相交的相貫線教學難點求相貫線的方法教學內(nèi)容相貫線1.相貫線的概念立體表面相交處產(chǎn)生的交線,稱為相貫線。2.相貫線的性質封閉性共有性3.求相貫線的投影圖1兩圓柱相貫圖2求兩圓柱相貫線的作圖過程作圖步驟: ①求特殊點的正面投影,1′、3′、5′、7′,由于點Ⅰ、Ⅲ、Ⅴ、Ⅶ均在特殊素線上,可直接求出它們的水平投影1、3、5、7和側面投影1″、3″、5″、7″,如圖2(b)所示。②,求一般點的投影。在小圓柱面的水平投影中取2、4、6、8四點,作出其側面投影2″、(4″)、(6″)、8″,再求出正面投影2′、4′、(6′)、(8′),如圖2(c)所示。③將所求各點按分析出的對稱性、可見性、依次光滑連線,即得相貫線的正面投影,如圖2(d)所示。表1軸線相交兩圓柱表面交線的投影特點直徑相等的兩圓柱相貫,相貫線是平面橢圓,當橢圓是投影面的垂直面時,投影如圖3所示。兩曲面立體同軸時,相貫線為垂直于軸線的平面圓,如圖4所示。圖3直徑相等圓柱的相貫線圖4兩曲面立體同軸相貫課號11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習題課教具教學目的:通過這一章的學習,應該掌握基本立體的投影及基本體表面上點的投影、軸測圖的畫法、截交線和相貫線的畫法。這一章內(nèi)容很多,需要通過習題進一步理解。教學重點習題集上相關習題教學難點截交線和相貫線習題教學內(nèi)容習題集上的習題課號12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4.1組合體的形體分析教具可見、掛圖教學目的:通過學習組合體的形體分析,掌握組合體的組合形式以及各種組合形式視圖的畫法,為后續(xù)課做好準備。教學重點組合體的形體分析教學難點各種組合形式視圖的畫法教學內(nèi)容導課:為什么要學習組合體?多數(shù)機械零件,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基本幾何體組合而成的。定義: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幾何體組成的物體,稱為組合體。4.1組合體的形體分析一、形體分析法的概念為了便于畫圖、讀圖和標注尺寸,通常假想地把組合體分解成若干個基本的幾何體,并弄清它們之間的組合形式和相對位置,這種分析方法稱為形體分析法。如下圖:二、組合體的組合形式組合體的組合形式分為疊加和挖切兩種。疊加是實形體和實形體進行組合。挖切是從實形體中挖去一個實形體,被挖去的部分就形成空腔或孔洞;或者是在實形體基礎上切去一部分實形體,使被切的實形體成為不完整的基本幾何體,如下圖:(a)疊加(b)挖切1.疊加(1)簡單疊加基本體之間以平面相接觸。有共面和不共面之分。①共面連接部分不存在分界線,注:主視圖的上下形體之間不畫線,(a)(b)②不共面上下兩個形體不平齊,注:上、下形體的投影之間有線隔開(a)(b)(2)相切疊加兩形體表面相切,在相切處兩表面是光滑過渡的,沒有交線,注:在相切處不應畫線,相鄰表面(如耳板上表面)的投影應畫至切點處(a)(b)(c)(3)相交疊加兩形體表面相交,交線是兩形體表面的分界線,注:按投影關系畫出交線的投影(a)(b)(c)2.挖切畫挖切組合體的關鍵在于畫出切割面與物體表面交線以及切割面之間的交線。小結:1、本節(jié)課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1)組合體形體分析的定義;(2)組合體的組合形式。2、重點:各種組合形式在繪圖時的注意事項。課后作業(yè):練習冊P52、54、55課號13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4.2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教具課件、掛圖教學目的:通過對組合體三視圖畫法的學習,掌握三視圖的畫法。教學重點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教學難點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教學內(nèi)容4.2組合體視圖的畫法課前提問:1、組合體的組合形式有哪幾種?2、每種組合形式畫圖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畫組合體視圖的基本方法是形體分析法,畫圖步驟:一、分析形體1.疊加型組合體根據(jù)其形體的特點,將其分解,分析各形體間的組合形式及各基本形體之間的相對位置。2.挖切型組合體根據(jù)形體分析挖切方法。二、視圖選擇先選擇主視圖。選擇主視圖的原則:將組合體置于穩(wěn)定狀態(tài),使其主要表面、軸線平行或垂直于基本投影面,選擇最能反映組合體形狀特征及其相對位置關系的視圖作為主視圖,且使其它視圖的虛線盡量少。三、選比例、定圖幅視圖選定后,根據(jù)實物的大小,按國家標準選定比例和圖幅。應盡量選擇1:1的比例,根據(jù)所選比例和實際尺寸,確定圖幅。四、布圖、畫基準線基準線是指畫圖時測量尺寸的基準,每個視圖需要確定兩個方向的基準線?;鶞视校簩ΨQ中心線、軸線或較大的平面。五、畫底稿根據(jù)各形體的投影規(guī)律,逐個畫出形體的三視圖。注:畫每個形體的三視圖時,應三個視圖聯(lián)系起來畫,并從反映形體特征的視圖畫起。六、檢查、描深底稿完成后,仔細檢查,在確認沒有錯誤后再描深。描深時先描曲線,后描直線。細實線和點畫線也應描深。七、標注尺寸例1:求作軸承座的三視圖組合方式:底版、支撐板、肋板、為疊加,支撐板、與圓筒為相切,圓筒與肋板左、右側面為相交,●形體分析●選擇正面投影圖●確定比例和圖幅●畫圖●檢查、加深小結:1、本節(jié)課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1)組合體主視圖的選擇原則;(2)組合體視圖的畫法。2、重點:各種組合形式在繪圖時的注意事項。課后作業(yè):練習冊P59課號14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4.3尺寸標注教具課件、掛圖教學目的:尺寸標注是機械圖樣中必不可少的項目,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尺寸標注的方法、國標規(guī)定等。教學重點截切體及組合體的尺寸標注教學難點組合體的尺寸標注教學內(nèi)容4.3基本幾何體及組合體的尺寸標注課前提問:1、選擇主視圖的原則是什么?2、畫組合體三視圖時應致意什么?視圖只表示物體的形狀,物體的大小則需由尺寸確定。尺寸標注的基本要求是正確、完整、清晰。(1)正確指尺寸標注應符合GB/T4458.4—2003《機械制圖尺寸注法》的規(guī)定,并且尺寸數(shù)字準確無誤。(2)完整組合體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各形體間的定位尺寸及組合體的總體尺寸,應做到既不少,也不重復。(3)清晰要恰當?shù)卦谝晥D中布置尺寸,以便于讀圖,避免引起誤解。一、基本幾何體的尺寸標注基本幾何體的尺寸標注如下圖所示。平面立體標出長、寬、高三個方向的尺寸,回轉體標出徑向尺寸和軸向尺寸。二、組合體的尺寸標注1.組合體的尺寸分類組合體的尺寸分為:(1)定形尺寸確定各基本形體形狀大小的尺寸。(2)定位尺寸確定各基本形體之間相對位置的尺寸。(3)總體尺寸表示組合體的總長、總寬、總高的尺寸。2.尺寸基準尺寸基準是標注尺寸時的起點,即確定尺寸位置的幾何元素——點、線、面。注:一般選擇組合體的中心對稱平面、底面、重要平面以及回轉體的軸線等作為尺寸基準。標注尺寸時,在組合體的長、寬、高三個方向上分別選擇至少一個基準。3.有關尺寸清晰的問題(1)盡量將尺寸標注在視圖的外面。與兩個視圖有關的尺寸,最好注在兩視圖之間。以便于看圖。(2)同一形體的定形尺寸與定位尺寸,盡量集中注在明顯反映該形體特征和各形體相對位置的視圖上。4.同心圓的直徑尺寸,最好注在非圓視圖上。5.尺寸盡量避免注在虛線上。表示圓弧半徑的尺寸應注在投影為圓弧的視圖上。小結:1、本節(jié)課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1)組合體的尺寸標注;(2)組合體視圖的畫法。2、重點:(1)組合體尺寸分類;(2)組合體基準的選擇。課后作業(yè):61、62、64課號15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4.4組合體的讀圖方法教具課件、掛圖教學目的: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組合體三視圖的識圖方法,為以后讀懂零件圖和裝配圖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學重點組合體讀圖教學難點形體分析法、線面分析法教學內(nèi)容4.4讀組合體三視圖的方法課前提問:1、組合體的尺寸分為哪幾類?2、通常選哪些幾何要素作為組合體的尺寸基準?讀圖是畫圖的逆過程。畫圖是運用正投影原理將物體畫成若干個視圖來表達物體形狀的過程,即由立體圖形向平面圖形轉化的過程。讀圖是根據(jù)視圖想象物體形狀的過程,即由平面圖形向立體圖形轉化的過程。讀組合體三視圖的方法、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一、形體分析法形體分析法主要針對疊加式組合體。1.按線框,分形體在線框分割明顯的視圖上,將視圖分成幾個線框,每個線框代表一個簡單的幾何體。2.對投影,定形體依據(jù)投影關系,找出每個線框對應的另外兩個投影,將這三個線框聯(lián)系起來,想出該形體的形狀。3.分析相對位置,綜合起來想整體分析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及表面連接關系,綜合起來想象出組合體的整體形狀。(e)讀圖步驟:(1)根據(jù)主視圖的粗實線線框,將組合體分為Ⅰ、Ⅱ、Ⅲ、Ⅳ四個部分。(2)找到Ⅰ對應的其它兩個投影,可判斷出Ⅰ為下方開一方槽并挖兩個圓柱孔的一個長方形板,如上圖(b)、(e)所示;找到線框Ⅱ對應的其它兩個投影,可判斷Ⅱ是上方挖了一個半圓槽的長方體,如上圖4(c)、(e)所示;找到線框Ⅲ、Ⅳ對應的其它兩個投影,可判斷出Ⅲ、Ⅳ都是一個三棱柱肋板,如圖(d)(e)所示。(3)分析相對位置Ⅰ在下方,Ⅱ、Ⅲ、Ⅳ在Ⅰ的上方且Ⅱ占據(jù)左右方向的中間位置,Ⅲ、Ⅳ對稱分布于Ⅱ的左右兩側,四個部分的后表面平齊。(4)綜上所述,該組合體的立體形狀如上圖(e)所示。二、線面分析法通過分析視圖中的圖線和線框的含義,想象出組合體的立體形狀,其步驟如下:1.根據(jù)外框想象原始形狀根據(jù)視圖外框,想象出尚未切割的原始基本形體。2.對投影確定截面位置通過分析視圖中圖線、線框的三面投影確定所截平面的位置。3.搞清切割過程,想象物體形狀。讀懂下圖(a)所示的三視圖,想象出該組合體的空間立體形狀。讀圖步驟:(1)觀察三視圖外框,補齊后都是矩形,可判斷未切割前的原始形體為四棱柱。如上圖(b)、(c)所示。(2)分析圖線a、b,找到它們對應的另兩面投影,可判斷出a、b線表示正平面A和側平面B,如上圖(d)、(e)、(f)所示。分析圖線c、線框d,找到它們對應的另兩面投影,可判斷出c表示側平面C,d表示側垂面D,如上圖(g)、(h)、(i)所示。分析線框e、f、g,找到它們對應的另兩面投影,可判斷它們表示四棱柱切割留下的部分表面,如上圖(j)、(k)、(l)所示。(3)綜上所述,組合體的立體形狀如上圖(l)所示。小結:1、本節(jié)課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讀組合體視圖的方法。2、重點:讀圖步驟和方法。3本節(jié)題型:(1)補畫視圖中所缺的圖線;(2)已知兩個視圖,求第三視圖。課后作業(yè):P68、69、70、73、74課號16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習題課教具教學目的:通過這一段的學習,學生對課后的練習題應樹立是你得掌握,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為了使學生徹底掌握這一章的知識,特安排習題課。教學重點練習冊上的習題教學難點練習冊上的習題教學內(nèi)容:在練習冊上課號17授課班級09G421、422、531授課時間2009.11.4課題大作業(yè):組合體三視圖教具課件、掛圖教學目的:為了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掌握繪圖的方法和技巧,做一次粗合體三視圖的繪制練習。教學重點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教學難點繪制組合體三視圖的方法和步驟教學內(nèi)容1.講解大作業(yè)的要求。2.布置大作業(yè)。3.課堂輔導。課號18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視圖教具課件、掛圖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視圖的種類以及各種視圖的畫法教學重點四種視圖的畫法教學難點向視圖的標注、局部視圖的畫法教學內(nèi)容5.1視圖視圖有基本視圖、向視圖、局部視圖和斜視圖。一、基本視圖基本視圖是物體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視圖,有六個。主視圖(從前向后投射)、俯視圖(從上向下投射)、左視圖(從左向右投射)外,還增加了右視圖(從右向左投射)、仰視圖(從下向上投射)、后視圖(從后向前投射)。 圖1六個基本視圖的形成及投影面的展開圖2六個基本視圖的配置關系六個基本視圖之間,仍符合“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投影規(guī)律。二、向視圖向視圖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視圖。在向視圖的上方標注“Χ”(“Χ”為大寫拉丁字母),在相應視圖的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射方向,并標注相同的字母。注:在繪制向視圖時,只能平移,不能旋轉。 圖3向視圖及標注三、局部視圖局部視圖是將物體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a)(b)圖4局部視圖畫局部視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局部視圖的斷裂邊界用波浪線表示。(2)局部視圖可按基本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也可按向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3)局部視圖一般需進行標注,即用帶字母的箭頭標明所需表達的部位和投射方向,并在對應的局部視圖上方標明相應的視圖名稱。四、斜視圖斜視圖是將物體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視圖。(b)(c)圖5斜視圖畫斜視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斜視圖一般按向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標注。(2)必要時,允許將斜視圖旋轉配置。(3)斜視圖只反映機件上傾斜結構的實形,其余部分省略不畫。斜視圖的斷裂邊界用波浪線或雙折線表示。 圖5-6斜視圖旋轉小結:基本視圖:注意尺寸對應關系和配置形式。向視圖:注意向視圖的標注形式。局部視圖:掌握局部視圖的畫法及標注。斜視圖:掌握斜視圖的畫法及標注。課號19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剖視圖(1)教具課件、掛圖教學目的:掌握剖視圖的畫法及標注教學重點剖視圖教學難點剖視圖的畫法教學內(nèi)容5.2剖視圖一、剖視圖的基本概念及畫法1.剖視圖的概念假想用剖切面剖開物體,將處在觀察者和剖切面之間的部分移去,將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圖形,稱為剖視圖,簡稱剖視。如圖1(b)所示。 (a)(b)圖1剖視圖的概念及畫法2.剖視圖的畫法(1)確定剖切面的位置。剖切平面一般應通過物體內(nèi)部結構的對稱面或孔的軸線,并平行于相應的投影面。(2)畫剖視圖。用粗實線畫出機件實體被剖切面剖切后的斷面輪廓。畫剖視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假想剖切。由于剖切是假想的,當一個視圖取剖視后,其他試圖仍按完整機件的表達需要來繪制,如圖2中俯視圖只畫一半是錯誤的。 圖2剖視圖常見錯誤②虛線處理。為了使剖視圖清晰,凡在其他視圖中已表達清楚的結構形狀,其虛線省略不畫,。③不要漏畫剖切面后面的圖線。(3)畫剖面符號?!都夹g制圖》、《機械制圖》國家標準規(guī)定,在剖面區(qū)域內(nèi)應根據(jù)不同材料畫出相應的剖面符號,表1為各種材料的剖面符號。 表1剖面符號(GB/T4457.5——1984) 5.2.2剖視圖的標注為了便于看圖,在畫剖視圖時,應進行標注,標注的內(nèi)容如下:1.剖切符號。表示剖切面的位置。在相應的視圖上,用剖切符號(線長5~8mm的粗實線)表示剖切面的起、迄及轉折處位置,并盡可能不與圖形輪廓線相交。2.投射方向。在剖切符號的兩端外側,用箭頭表示剖切后的投射方向。3.剖視圖的名稱。在剖視圖的上方用大寫拉丁字母標注剖視圖的名稱“×—×”,并在剖切符號的一側注上相同的字母。在下列情況下,可省略或簡化標注:當剖視圖按投影關系配置,中間無其他圖形隔開,可省略箭頭。(2)當單一剖切平面通過物體的對稱面或基本對稱面,且剖視圖按投影關系配置,中間又沒有其他圖形隔開時,可完全省略標注。課號20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剖視圖(2)教具課件、掛圖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內(nèi)容三、剖視圖的種類根據(jù)剖開物體的范圍,可將剖視圖分為全剖視圖、半剖視圖、局部剖視圖。1.全剖視圖用剖切面完全地剖開物體所得的剖視圖,稱全剖視圖,全剖視圖主要用于表達外形簡單、內(nèi)部形狀復雜而又不對稱的物體。(1)用單一剖切面剖切獲得的全剖視圖單一剖切面通常有平面和柱面。 圖1用單一斜剖切面剖切獲得的全剖視圖(2)用幾個平行剖切面剖切獲得的全剖視圖(b)(c) 圖2幾個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一)用幾個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獲得的全剖視圖必須進行標注,畫此類剖視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不應畫出剖切面轉折處的分界線。剖切平面轉折處不應與輪廓線重合。剖視圖中不應出現(xiàn)不完整要素,只有當兩個要素在圖形上具有公共對稱中心軸線時,可以各畫一半,并合成一個剖視圖,此時應以中心線或軸線分界。 圖3幾個平行剖切面剖切(二)(3)用幾個相交剖切面剖切獲得的全剖視圖(a) (b) 圖4幾個相交剖切平面剖切獲得的全剖視圖(一)畫此類剖視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沒有被剖切面剖到的結構,仍按原來的位置投射。 圖4幾個相交剖切平面剖切獲得的全剖視圖(二)②用相交剖切面剖切獲得的剖視圖必須進行標注。(4)用組合的剖切平面剖切獲得的全剖視圖 圖6用組合的剖切平面剖切2.半剖視圖當物體具有對稱平面是時,向垂直于對稱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的圖形,允許以對稱中心線為界,一半畫成剖視圖,另一半畫成視圖,這樣獲得的剖視圖,稱為半剖視圖。半剖視圖主要用于內(nèi)外結構都需要表達的對稱機件。(a)(b) 圖7半剖視圖畫半剖視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圖中剖與不剖兩部分應以細點畫線為界。(2)機件內(nèi)部結構已在半個剖視圖中表達清楚,則在半個視圖中不再畫虛線。半剖視圖的標注方法與全剖視圖相同。3.局部剖視圖用剖切面局部地剖開物體所得的剖視圖。局部剖視圖應用比較靈活,常適用于以下幾種情況:(1)需要同時表達不對稱形狀的內(nèi)外形狀時,可采用局部剖視圖。 圖8局部剖視圖(一)(2)當對稱零件的輪廓線與對稱中心線重合時,不宜采用半剖視圖,畫成局部剖視圖。 圖9局部剖視圖(二)(3)實心軸上的孔槽結構,采用局部剖視圖。圖10局部剖視圖(三)局部剖視圖與視圖用波浪線或雙折線作為分界線。當被剖切的局部結構為回轉體時,允許將回轉中心線作為局部剖視圖與視圖的分界線。(a) (b) 11局部剖視圖(四)畫波浪線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波浪線不應畫在輪廓線的延長線上,也不能用輪廓線代替波浪線 圖12局部剖視圖中波浪線的錯誤畫法(2)波浪線不應超出視圖上被剖切實體部分的輪廓線。(3)遇到零件上的孔、槽時,波浪線必須斷開,不能穿孔(槽)而過。 局部剖視圖的標注方法與全剖視圖基本相同,若為單一剖切平面,且剖切位置明顯時,可以省略標注。課號21授課班級授課時間課題斷面圖教具課件、掛圖教學目的:1.掌握斷面圖的定義及與剖視圖的區(qū)別,2.掌握兩種斷面圖的畫法3.掌握斷面圖的標注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內(nèi)容5.3斷面圖5.3.1斷面圖的概念如圖5-25(a)所示的軸,假想用剖切面將機件的某處切斷,僅畫出斷面的圖形,稱為斷面圖,簡稱斷面,如圖5-25(b)所示。畫斷面圖時應注意斷面圖與剖視圖的區(qū)別,斷面圖僅畫出斷面形狀,而剖視圖除了畫出斷面形狀外,還必須畫出斷面后邊的可見輪廓線,如圖5-25(c)所示。(b) (c)圖5-25斷面圖5.3.2斷面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