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少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冀少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冀少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冀少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冀少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冀少新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89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進士科始于隋大業(yè)中,盛于貞觀、永徽之際。縉紳(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對該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進士科的興衰反映了科舉制演變B.所有人才都從進士科選出C.進士科是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科目D.縉紳都要參加進士科考試2、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是()A.諸侯爭霸B.百家爭鳴C.商鞅變法D.鐵器和牛耕的使用3、秦朝“焚書坑儒”,西漢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清朝大興“文字獄”,其根本著眼點在于()A.壓制知識分子B.區(qū)別對待古代文化C.加強君主專制制度D.完善法律體制4、我國56個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是()A.回族B.維吾爾族C.蒙古族D.藏族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接受誰的建議實行的()A.孔子B.孟子C.主父偃D.董仲舒6、“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郭沫若詩句。下面這些文物中,最能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是()A.漢、胡服傭B.人面魚紋彩陶C.秦兵馬俑D.后母戊大方鼎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7、請將下列字母的英文代號填入圖中相應方框。

A.齊國。

B.秦國。8、皇帝,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之意。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里,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是專制統(tǒng)治的象征與代表,皇帝的決策直接關系到國運的興衰。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静牧弦弧俊跋鼗蕽h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沁園春.雪》【材料二】“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唐太宗【材料三】“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資治通鑒》【材料四】“玄燁是中華帝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統(tǒng)治者之一,他的統(tǒng)治時間不僅僅是最長的,而且也是最具活力的””他幼年登基,斗鰲拜、平三藩,親征雅克薩,創(chuàng)一代盛世?!薄静牧衔濉俊笆荚O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請寫出材料一中“唐宗”、“宋祖”的姓名。20材料二是唐太宗是針對創(chuàng)立于隋朝;于唐朝時完善的一項選官制度而發(fā)出的感慨。這項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21材料三中的描述是對武則天的評價;請寫出“為之用”的一名英賢。

9、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歷史上對邊疆地區(qū)曾進行過有效的管轄。

(1)標志著新疆正式歸屬中央管轄的管理機構是______

(2)清朝時期加強對臺灣的管理而設立的行政機構是______。

(3)今西藏地區(qū)正式成為我國的一個行政區(qū)是在______(朝代)。10、判斷題:閱讀下表判斷:每小題l分,本大題共5分。。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從此,我國歷史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權衰落,周王統(tǒng)治出現(xiàn)了嚴重危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之后,我國進入戰(zhàn)國時期,這時,周王已無足輕重,諸侯國也更少了。主要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史稱戰(zhàn)國爭雄。以下表述,如果與上表內容所表達的信息相符,請在機讀卡相應位置涂“A”;如果違背了上表內容所表達的信息,請在機讀卡相應位置涂“B”;如果是上表內容沒有涉及的,請在機讀卡相應位置涂“C”。1、周平王是春秋時代的開創(chuàng)者,他在位時期,周王權利很大,可以號令諸侯。()2、春秋爭霸和戰(zhàn)國爭雄局面的出現(xiàn)都與周王權力衰落有關。()3、春秋時期是從公元770年至公元476年。()4、戰(zhàn)國后期,秦國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5、春秋、戰(zhàn)國兩個時期,國家處于長期分裂的狀態(tài),共持續(xù)500多年。()11、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改正;12、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叫作舊石器時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______(判斷對錯)13、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钡乃枷爰沂莀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4、秦統(tǒng)一后,最初通行全國的規(guī)范文字是金文。______(判斷對錯)15、220年,曹操在洛陽稱帝,改國號為魏。(對的填T,錯誤的填F)()16、遠古原始半坡居民,會建造有利于通風防潮的干欄式房屋。17、唐朝后期,統(tǒng)治腐朽,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jù)的態(tài)勢越來越嚴重,907年,黃巢率領起義軍攻入長安,唐朝至此滅亡。

。A.正確B.錯誤18、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打制石器,種植水稻,住著半地穴式的房子。______(判斷對錯)19、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是夏朝。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識圖題(共3題,共9分)20、觀察下圖,請將下列地點(地區(qū))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方框內。A.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的地區(qū)之一:紅海沿岸B.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發(fā)地點:劉家港C.鄭和下西洋第一次到達的地點:古里D.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的地區(qū)之一:非洲東海岸21、請寫出圖一、圖二的名稱圖一是()圖二是()22、(1)觀察下圖,請將下列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答題卡圖中對應的方框內。

A.秦都:咸陽B.被秦最后一個滅掉的國家:齊國(2)據(jù)圖指出,秦滅六國的進攻路線有何特點?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2題,共12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其議帝號?!?/p>

--《史記》材料二:

材料三:漢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對于一些王公和戰(zhàn)爭功臣,分封了一些諸侯王國。諸侯王的權力很大,在封地內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稅,鑄造錢幣,還擁有兵權。

材料四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毛澤東《沁園春?雪》(1)材料一這段話是誰說的?文中“六王”指誰?“天下大定”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哪兩位統(tǒng)治者的什么統(tǒng)一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漢初社會的哪一問題?漢武帝采取了誰的什么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4)材料四中的詩句將秦皇漢武并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都尊崇儒家文化B.他們都派人開通西域。

C.都采取措施鞏固了統(tǒng)一D.都平定了諸侯王的叛亂24、改革是社會進步的永恒主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據(jù)《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合并小都;小鄉(xiāng)、小邑、小聚為縣,設置縣令、縣丞,共三十一個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員治理;努力從事農業(yè)生產,耕耘紡織,送交糧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變法五年后,國家富強起來。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曾說:“國家興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間用武之地(崇尚武力),非可文治(難以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河洛(今洛陽一帶)王里(帝王的家中),因茲大舉,光宅中原?!?/p>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此材料反映了變法的什么內容?

(2)材料一所反映的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3)材料二反映了歷史上的什么事件?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采取了怎樣的改革措施?這些措施產生了什么積極意義?

(4)閱讀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1題,共5分)25、西周實行分封的目的是什么?分封制之下,諸侯可以從周天子那里得到哪些權利?對周天子承擔哪些義務?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題干材料的意思是想要做大官就要科舉考試;而且還要是進士科,不然即使位極人臣也是不完美的,說明科舉考試中的進士科十分重要。所以答案選C。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D【分析】本題考查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大變革的根本原因。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新興的地主階級。為了確立新興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發(fā)展封建經(jīng)濟,各國進行改革。故選D。

【解析】D3、C【分析】為了加強君主專制制度;秦朝“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為了加強君主專制制度,西漢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學說成為了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為了加強君主專制制度,清朝大興“文字獄”造成了社會恐怖。秦朝“焚書坑儒”,西漢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清朝大興“文字獄”其根本著眼點在于加強君主專制制度。

故選:C。

本題以秦朝“焚書坑儒”;西漢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清朝大興“文字獄”為依托,考查唐詩的知識點。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秦朝“焚書坑儒”,西漢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清朝大興“文字獄”的相關史實。【解析】C4、A【分析】【分析】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唐朝以來;不少定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同漢、蒙等民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故選A項。

【點評】回族的通用語為華語,第二語言為阿拉伯語,全民生活方式主要為伊斯蘭,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稱禮拜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動,經(jīng)典主要是“古蘭經(jīng)”,信徒稱“穆斯林”。5、D【分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采納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此確立了儒家學說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地位。故選D項。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知識。6、D【分析】據(jù)“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可知,安陽曾是商朝的都城.后母戊大方鼎出土于黃河流域的河南安陽,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最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后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zhèn)國之寶”的美譽.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后母戊大方鼎.“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是解題的關鍵.

本題以后母戊大方鼎為背景,主要考查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商朝時期的青銅制造業(yè).【解析】D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7、略

【分析】

本題考查戰(zhàn)國七雄的地理位置和主要諸侯國;可以結合示意圖的地理位置回答.

要注意觀察戰(zhàn)國七雄示意圖,找出七國的地理位置,特別是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諸侯國.【解析】依據(jù)題干戰(zhàn)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東和最西的諸侯國;結合示意圖,東南西北的國家分別是東齊國;南楚國,西秦國,北燕國.

故答案為:

8、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唐朝的相關歷史知識。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淵,都城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唐高祖退位以后,傳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年號貞觀。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定都東京(開封),趙匡胤就是宋太祖?!疤谱凇薄八巫妗狈謩e是指李世民和趙匡胤?!窘馕觥坷钍烂?;趙匡胤。

9、略

【分析】(1)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以后絲綢之路的開通創(chuàng)造了條件.

(2)1684年;清政府設臺灣府,隸屬福建?。_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大陸的聯(lián)系,促進了臺灣的開發(fā),鞏固了祖國的海防.

(3)元朝時期;元政府在中央設宣政院,負責管理藏族地區(qū)的行政事務,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qū).

故答案為:

(1)西域都護.

(2)臺灣府.

(3)元朝.

(1)本題以標志著新疆正式歸屬中央管轄的管理機構為切入點;主要考查西域都護.

(2)本題以清朝時期加強對臺灣的管理而設立的行政機構為切入點;主要考查臺灣府.

(3)本題以西藏地區(qū)正式成為我國的一個行政區(qū)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元朝宣政院的設立.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漢通西域、元朝鞏固的措施、清朝在臺灣建制的相關史實.【解析】西域都護;臺灣府;元朝10、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春秋時期的相關內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建立了東周,是春秋時代的開創(chuàng)者,他在位時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勢,幾個大的諸侯國為了擁有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乘機爭霸。所以上述表述有誤??键c: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春秋爭霸2、本題考查的是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的相關內容。春秋時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勢,幾個大的諸侯國為了擁有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乘機爭霸,才出現(xiàn)了春秋爭霸和戰(zhàn)國爭雄局面。所以春秋爭霸和戰(zhàn)國爭雄局面的出現(xiàn)都與周王權力衰落有關,這是正確的。考點: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3、本題考查的是春秋時期的起止時間。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所以上述時間的表述錯誤。考點: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春秋時期4、本題考查的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相關內容。由于實行了商鞅變法,戰(zhàn)國后期,秦國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但這一內容在上述表格的內容中沒有涉及。考點: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秦國的爭霸5、本題考查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間。春秋、戰(zhàn)國兩個時期,由于爭霸戰(zhàn)爭,國家處于長期分裂的狀態(tài)。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歷史上的戰(zhàn)國時期。兩個時期共持續(xù)了500多年。所以上述表述正確??键c: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解析】【答案】1、B2、A3、B4、C5、A11、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隋煬帝的相關知識內容?!妒酚洝肥侵袊鴼v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此書記事始于傳說中的黃帝,下限到漢武帝時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歷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答案】ד編年體”改為“紀傳體”12、略

【分析】遠古時期;為了生產和生活,人們先是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后來他們又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人們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叫作舊石器時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

故答案為:√.

本題以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為依托;考查的是人類起源的知識.

本題以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人類起源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解析】√13、孟子【分析】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主張“施仁政于民”和“民貴君輕”。

故答案為:

孟子。

本題以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钡乃枷爰覟榍腥朦c,考查百家爭鳴。

本題以百家爭鳴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窘馕觥棵献尤?、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4、×【分析】秦統(tǒng)一后;把小篆作為全國規(guī)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間流行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促進了各地的文化交流與發(fā)展。

故答案為:

×。

本題以秦統(tǒng)一后;最初通行全國的規(guī)范文字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秦朝鞏固統(tǒng)一措施的相關知識點。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解析】×15、×【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魏國建立相關知識。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改國號為魏,定都洛陽。故答案錯誤。【解析】F16、×【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遠古原始居民房屋。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距今約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陜西西安半坡村,居住于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會建造有利于通風防潮的干欄式房屋。故:錯誤。【解析】F17、×【分析】本題考查唐朝的滅亡。唐朝末年的起義軍在黃巢的率領下,轉戰(zhàn)南北,并攻入長安,建立政權,給唐朝統(tǒng)治以致命的打擊。原來農民起義軍將領的朱溫,后投降唐朝,被封為節(jié)度使,與其他藩鎮(zhèn)聯(lián)合鎮(zhèn)壓了黃巢起義。他逐漸控制朝政,陸續(xù)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據(jù)勢力。907年,朱溫建立了后梁政權,唐朝至此滅亡。本題是錯誤的,故選B?!窘馕觥緽18、×【分析】距今約七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長江流域,他們使用打制石器,種植水稻,住著干欄式的房子.

故答案為:×.

本題以河姆渡原始居民為依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識.

本題以河姆渡原始居民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有關知識的記憶能力.【解析】×19、×【分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公元前2070年,即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故答案為:

×。

本題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夏朝建立的相關知識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夏朝建立的相關史實。【解析】×四、識圖題(共3題,共9分)20、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認真觀察圖片,并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明朝前期,國力強盛,為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lián)系,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1405——1433年,鄭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比歐洲航海家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鄭和的船隊從劉家港(今江蘇太倉,位于南京東部)出發(fā),所以最右邊的框為B;鄭和下西洋第一次到達了古里,位于印度,所以中間的框為C;紅海介于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所以左上框為A;根據(jù)非洲的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可以看出左下框為非洲東海岸?!窘馕觥孔杂沂糂、C、A(左上)、D(左下)。21、略

【分析】本題考查甲骨文及司母戊大方鼎的相關知識。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已經(jīng)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故圖一是甲骨文殘片;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青銅器生產規(guī)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著名的青銅器有巨大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其中,司母戊鼎高1.33米,長1.1米,重800多千克,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的青銅器。鑄造這樣碩大的器物,工藝十分復雜,需要二三百人協(xié)同合作才能完成,反映了商朝青銅工藝水平高超。故圖二是司母戊大方鼎?!窘馕觥繄D一是(甲骨文殘片);圖二是(司母戊大方鼎)

22、略

【分析】(1)本題考查秦的首都咸陽和齊國的位置。戰(zhàn)國時期,我國出現(xiàn)了七個強大的諸侯國,即齊、楚、秦、燕、趙、魏、韓,史稱戰(zhàn)國七雄。其中秦國位于西部,首都在咸陽,所以左邊的框填A。齊國位于東邊,所以右邊的框填B。(2)本題考查秦滅六國進攻路線的特點。由秦滅六國的示意圖可以看出,秦國首先相繼滅亡了韓、趙、魏,接著滅掉楚國和燕國,最后滅掉東方的齊國,所以秦滅六國的進攻路線特點是:自西向東,各個擊破。?【解析】(1)左A,右B。(2)特點:自西向東,各個擊破。五、材料題(共2題,共12分)23、略

【分析】(1)由材料“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其議帝號。”可知材料一這段話是秦始皇說的。文中“六王”指的是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君主?!疤煜麓蠖ā敝傅氖乔販缌鶉y(tǒng)一天下。

(2)材料二中的圖一是秦統(tǒng)一文字圖;反映的是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的措施。圖二是五銖錢圖,反映的是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造五銖錢的措施。

(3)由材料“漢初分封了一些諸侯王國。諸侯王的權力很大;在封地內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稅,鑄造錢幣,還擁有兵權。”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漢初的王國問題。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他采取了主父偃的建議,頒布了“推恩令”。

(4)秦朝建立后;為了鞏固秦朝的封建統(tǒng)治,為了鞏固統(tǒng)一,秦始皇采取了統(tǒng)一文字;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貨幣和焚書坑儒等措施。漢武帝在位時期,頒布了推恩令,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tǒng)一,因此說材料四“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中毛澤東將秦皇漢武并稱的主要原因是:他們都采取措施鞏固了統(tǒng)一。故選C。

故答案為:

(1)秦始皇。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君主。秦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

(2)圖一: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圖二: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造五銖錢。

(3)王國問題。主父偃;推恩令。

(4)C。

(1)本題以《史記》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建立的知識。

(2)本題以秦統(tǒng)一文字圖和五銖錢圖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和漢武帝大一統(tǒng)措施的知識。

(3)本題以西漢王國問題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tǒng)措施的知識。

(4)本題以毛澤東《沁園春?雪》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秦始皇和漢武帝的知識。

本題以《史記》、西漢王國問題、毛澤東《沁園春?雪》的材料和秦統(tǒng)一文字圖、五銖錢圖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秦朝建立、秦朝鞏固統(tǒng)一措施、漢武帝大一統(tǒng)措施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解析】C24、略

【分析】

(1)本題以《史記?商君列傳》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知識.

(2)本題以《史記?商君列傳》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影響的知識.

(3)本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知識.

(4)本題是開放型的題目;考查的是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

本題以《史記?商君列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材料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解析】(1)由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