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外研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外研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外研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外研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孔子曾說“中上之人,可以語上(深奧的學問)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語上也?!边@表明他提倡A.啟發(fā)誘導B.因材施教C.溫故而知新D.有教無類2、假如你給戰(zhàn)國時期的蜀守李冰畫像,你可以選擇的歷史場景是A.上書秦孝公請求變法B.主持開鑿靈渠C.主持修建都堰D.主持修筑長城3、下列帝王在《資治通鑒》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A.秦始皇B.漢武帝C.唐太宗D.元世祖4、后人沿著張騫的足跡,走出了譽滿全球的“絲綢之路”。張騫最初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A.推動經濟交流B.尋求軍事聯(lián)盟C.加強友好交往D.引進果樹品種5、被譽為中華原始農業(yè)和醫(yī)藥學的創(chuàng)始人的是()A.炎帝B.黃帝C.嫘祖D.女媧6、下列政權中,曾統(tǒng)一過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是()A.曹魏B.西晉C.東晉D.前秦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7、【題文】觀察下圖;請將下列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圖中相應的方框內。(2分)

A.17世紀由康熙皇帝設置的管理邊疆的機構。

B.18世紀由清朝政府設置的管理邊疆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8、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______(判斷對錯)9、在歷史的長河中,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影響著社會的發(fā)展

(1)夏朝的最后一個國王___________在位時,統(tǒng)治殘暴,最后被商滅掉(2)商王__________將都城遷到殷,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對的穩(wěn)定(3)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是______________。(4)秦國蜀郡太守________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文明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5)春秋后期,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的的思想家是___________。10、公元前______年,陳勝、吳廣領導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fā)______年,張角領導的東漢末年黃巾軍農民大起義爆發(fā)。11、【題文】判斷;正確的填A,錯誤的填B。

北宋建立后,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完成了國家的統(tǒng)一。12、填空題。

1.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生活在長江流域的____

2____和____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3.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____(朝代)開始的,我國最早的成熟文字,與今天的漢字有著淵源關系,這種文字是____

4____是目前世界上已經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青銅器。

5.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是____。

6.堯、舜、禹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辦法,后人稱之為____。

7.孔子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其弟子把他的言論整理為____(書名)。

8.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為爭奪霸權,展開了激烈競爭。其中最先稱霸的是____(人名)。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3、(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為了鞏固統(tǒng)治,東周的統(tǒng)治者開始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侯。14、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批判貴族的奢侈生活,提倡節(jié)儉。()15、宋齊梁陳四個南朝政權的都城都在建康。()16、(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將判斷結果填入題后的括號內,正確的畫“√”,錯誤的畫“×”。每題1分)春秋晚期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17、(2016?郴州)西漢史學家司馬光編著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評卷人得分四、改錯題(共1題,共2分)18、唐朝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評卷人得分五、綜合題(共3題,共15分)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歲左右便收徒講學,前后從事教育40多年。相傳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關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許多言論,成為后世傳頌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主張以“為政以德”。材料二他生活在戰(zhàn)國末期,是荀子的學生,他強調“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的理論。(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別指的是誰?(2分)他們各屬于“諸子百家”中哪一學派?(2分)(2)請用最簡練的語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歷史地位,并列出三條與“他”有關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張。(5分)(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主張有何不同?(4分)試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對治國問題的認識。(2分)20、學習探究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民族。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以下問題。探究一:制度篇。

(1)統(tǒng)治階級為加強統(tǒng)治;總是不斷調整政策,開創(chuàng)新的政治制度。請問,為加強對地方的統(tǒng)治,西周和秦朝分別實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探究二:經濟篇。

(2)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國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農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嗎?

(3)生產工具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列舉我國古代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工具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最典型的兩例。探究三:文化篇“中國在許多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人類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讓我們與歷史親密接觸,尋找其中蘊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試舉一例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探究四:感悟篇。

(5)綜合以上內容,在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你獲得了哪些啟示?21、《沁園春?雪》里寫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薄珴蓶|詞中提到的秦皇漢武指的哪兩位著名帝王?他們在歷史上的主要貢獻是什么?(2分)(2)這兩位帝王在思想方面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B【分析】【解析】試題分析: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笨鬃酉騺碚J為,人的智力從出生就有聰明和愚笨的差別,即上智、下愚與中人。既然人有這么多的差別,那么,孔子在教學過程中,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則??键c:本題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解析】【答案】B2、C【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秦國都江堰工程史實的認識,題目中的關鍵信息是“戰(zhàn)國時期的蜀守李冰畫像”,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既可以防洪又可以灌溉,是城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背啥计皆兂闪颂旄畤?,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本題選C。考點:著名的都江堰【解析】【答案】C3、D【分析】【分析】《資治通鑒》按時間順序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的歷史,就是說戰(zhàn)國之前.五代之后的歷史人物和發(fā)生的歷史事件在《資治通鑒》找不到,A.B.C.C四個選項中,只有D選項元世祖生活的年代在五代之后,其三人都生產在戰(zhàn)國至五代之間。故答案選D?!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資治通鑒》敘述史實的時間范圍。4、B【分析】【分析】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為了聯(lián)絡大月氏共同出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輾轉到達大月氏后返回長安。了解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張騫出使西域。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漢武帝時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5、A【分析】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黃河流域部落的首領;號神農氏.傳說,炎帝改進農具,教人農耕,發(fā)明醫(yī)藥,開辟集市,被譽為中華原始農業(yè)和醫(yī)藥學創(chuàng)始人.

故選A.

本題考查的是炎帝的知識點;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本題以原始農業(yè)和醫(yī)藥學起源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炎帝的有關知識的記憶能力.【解析】【答案】A6、D【分析】曾統(tǒng)一過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是前秦。4世紀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權。前秦王苻堅重用漢人王猛為丞相,勵精圖治,前秦迅速強大起來,消滅了北方的其他割據政權,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ABC三個政權都不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

故選:D。

本題考查了前秦。前秦在南下統(tǒng)一全國的過程中在淝水之戰(zhàn)中被東晉打敗。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4世紀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權曾統(tǒng)一過北方?!窘馕觥緿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7、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清朝前期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措施。圖片中;左上角的方框所在的位置是今新疆地區(qū),18世紀時,清政府曾經在此設置伊犁將軍,作為管理這一地區(qū)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右下角方框所在的位置是今臺灣地區(qū),17世紀時,康熙皇帝曾經在此設置臺灣府,管理臺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事務。故A應填在右下角,B應填在左上角。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解析】【答案】BA8、略

【分析】隋煬帝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tǒng)治,用六年時間開鑿了大運河,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從北往南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兩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因此題干的說法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

本題以判斷對錯形式考查隋朝大運河.

本題以隋朝大運河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9、略

【分析】(1)本題考查商湯滅夏。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桀,奢侈殘暴,引起人們強烈不滿。約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領湯,聯(lián)合周邊部落起兵打敗了桀,建立商朝,建都在亳。故本題應填夏桀。(2)本題考查了盤庚遷都的相關知識。因為水患和政治動亂,商朝曾幾次遷都,一直到商王盤庚遷都到殷,都城才穩(wěn)定下來。后人又稱商朝為殷朝。故本題應填盤庚。(3)本題考查春秋爭霸的相關知識。春秋時期,最先稱霸的是齊桓公。他當政以后,任用管仲為相,注重發(fā)展經濟,改革內政,齊國很快強大起來。之后他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在葵丘會盟,周天子派人參加,正式承認了齊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故本題應填齊桓公。(4)本題主要考查都江堰的相關知識。依據所學知識,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本題應填都江堰。(5)本題主要考查老子的思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春秋后期的楚國人,著有《道德經》,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并且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老子認為,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故本題應填老子。【解析】(1)夏桀。

(2)盤庚。

(3)齊桓公。

(4李冰。

(5)老子10、209184【分析】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被征發(fā)到漁陽戍守長城時,遇雨誤期,按秦律誤期當斬,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大澤鄉(xiāng)起義,起義軍攻下陳,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由于東漢后期的朝政越來越腐敗,時局動蕩不安,社會上大批貧農流離失所,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廣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這種黑暗統(tǒng)治,反抗的情緒在民間蔓延。184年,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爆發(fā),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tǒng)治,使其一蹶不振。

故答案為:

209;184。

本題主要考查陳勝;吳廣起義和黃巾大起義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陳勝、吳廣起義和黃巾大起義的相關史實。【解析】20918411、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北宋有沒沒有完成國家的統(tǒng)一。北宋建立后;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但沒有完成國家的統(tǒng)一,因為此時,在北宋周邊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大理;契丹、西夏等少數(shù)民族政權,它同北宋之間是并立的關系。故本題錯誤。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解析】【答案】B12、元謀人炎帝黃帝商朝甲骨文司母戊鼎陳勝吳廣起義禪讓制《論語》齊桓公【分析】【分析】1.結合所學;據考古發(fā)現(xiàn),距今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目前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是人類,發(fā)現(xiàn)于長江流域的云南元謀。

2.結合所學;炎帝和黃帝是生活于黃河流域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炎黃曾聯(lián)合打敗蚩尤,后阪泉之野戰(zhàn)役后,炎帝戰(zhàn)敗歸附于黃帝,炎黃二部走向聯(lián)合,占據中原不斷繁衍,形成華夏族的主體,炎帝和黃帝也被稱為“人文始祖”。

3.商朝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也是我國最早的成熟文字,與今天的漢字有著淵源關系。

4.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它形制雄偉,氣勢宏大,紋飾華麗,工藝高超,體現(xiàn)了莊嚴凝重的風格。高1.33米,長1.10米,重800多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已經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青銅器。

5.公元前209年;爆發(fā)的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戰(zhàn)爭,它沉重地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tǒng)治,其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及英雄氣概值得我們學習。

6.本題考查禪讓制的定義。結合所學;在堯舜禹時期,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lián)盟首領,這種辦法稱之為“禪讓”,是一種通過相對和平的方式推舉繼承人的方式,并不是個人權力的轉移,而是反映了這些部落間勢力此消彼長的關系。

7.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在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們把他的言論整理成《論語》一書。

8.結合所學可知;在春秋時期,最先稱霸的是齊桓公。齊國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發(fā)展經濟;齊國地近渤海,擁有山海漁鹽之利,發(fā)展國力;對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積極開展對外活動;在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會盟,周天子派代表出發(fā),承認了齊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點評】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伐無道,誅暴秦”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3、×【分析】【分析】為了鞏固統(tǒng)治;西周的統(tǒng)治者開始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侯;西周通過分封諸侯,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加強了統(tǒng)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故本題東周錯誤,應改為西周。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夏、商、西周的興亡14、√【分析】【分析】墨子思想可概括為十項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其中“兼愛、非攻“要求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堅決反對以大欺下、以強凌弱的戰(zhàn)爭?!肮?jié)用”是指反對奢靡,提倡節(jié)儉,批判貴族的奢侈生活。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百家爭鳴。15、√【分析】【分析】420年東晉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此后;南方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總稱為南朝,它們的都城都在建康。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了南朝。16、√【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晚期孫武所著的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春秋晚期杰出的軍事家孫武是兵家的鼻祖,他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爸褐耍賾?zhàn)不殆”的軍事格言,就出于此書。故本題正確??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華文化的勃興(二)【解析】【答案】√17、×【分析】【分析】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不是司馬光編著的.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司馬光的主要貢獻.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難度較?。?、改錯題(共1題,共2分)18、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三省六部制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省六部制是西晉以后長期發(fā)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的一種政治制度。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機構。所以本題正確?!窘馕觥浚ā蹋?/p>

五、綜合題(共3題,共15分)19、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閱讀分析能力。材料一中提到人物擁有弟子3000人,出名的有72人,而且他還提出“為政以德”,這分明講的是孔子;材料二提到的人物是荀子的學生,生活在戰(zhàn)國末期,主張“法治”,很明顯是講韓非??鬃邮侨寮覍W派的創(chuàng)始人,而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本題主要考查孔子的歷史地位及其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和主張??鬃邮俏覈鴼v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對后世有深遠影響。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張有: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門徒;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要謙虛好學;要求學生“溫故而知新”等。(3)本題主要考查孔子和韓非在治國方面的不同主張??鬃又鲝垺盀檎缘隆?;韓非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當今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我們既要堅持依法治國,又要重視以德治國,要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華文化的勃興(二)【解析】【答案】(1)分別是孔子、韓非。各屬于儒家、法家。(4分)(2)歷史地位: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對后世有深遠影響。(2分)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門徒;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要謙虛好學;要求學生“溫故而知新”等。(3分)(列出三條即可)(3)不同:孔子主張“為政以德”;韓非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4分)認識:既要堅持依法治國,又要重視以德治國,要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答出其意即可)(2分)20、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縣制。根據已學知識可知;為了鞏固統(tǒng)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zhèn)守疆土,戰(zhàn)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