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登幽州臺歌》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語文】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登幽州臺歌》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語文】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登幽州臺歌》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語文】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登幽州臺歌》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語文】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登幽州臺歌》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登幽州臺歌登幽州臺歌教學目標陳子昂難點重點激趣導(dǎo)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薄肮轮鬯蝮椅蹋氠灪??!钡怯闹菖_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作者簡介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ǐ)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唐代文學家。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有“詩骨”之稱。他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qū),對唐詩發(fā)展頗有影響。被后人譽為“唐之詩祖”。有《陳伯玉集》。整體感知語調(diào):語速:重音:痛苦、孤獨。低沉、緩慢。不見、悠悠、愴然、涕下。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品讀詩歌即薊北樓,是戰(zhàn)國時燕昭王為招攬?zhí)煜沦t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合作探究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樣的古代賢君再也看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賢君又在哪里呢?一種茫然與無奈涌上詩人的心頭。1.“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品詞】古時圣君不可見,后世明君不可遇,兩個“不見”表現(xiàn)了詩人壯志難酬、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惆悵和孤寂。合作探究2.請描繪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個畫面。“獨”詩眼登臺遠眺,寫空間遼闊觸景生情,寫心中孤寂面對茫茫天宇與原野,詩人思緒進一步拓展,由個人遭遇想到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無窮而人生有限,引人共鳴。合作探究把個人置放到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產(chǎn)生一種蒼茫的孤獨感?!蔼殣砣欢橄隆笔惆l(fā)了詩人孤單寂寥、苦悶悲愁的心緒。3.“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兩句詩營造了一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請簡要談?wù)勀銓@兩句詩的理解。其中,“獨愴然而涕下”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趣味背誦課堂小結(jié)典型考題1.根據(jù)提示默寫古詩名句。(湘潭中考)屈原《遠游》中云:“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陳子昂《登幽州臺歌》一詩中與此意思相似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典型考題2.(曲靖中考)下列對《登幽州臺歌》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這首短詩,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奈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边@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讀者面前仿佛出現(xiàn)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圖景。D.全詩句式長短不齊,音節(jié)抑揚變化,具有韻律美。B賢明君主典型考題《登幽州臺歌》并未寫作者登臺之后所見之景,假如你是詩人陳子昂,請描繪一段景物來表達自己此時的心情。答題技巧考點:描繪詩歌畫面描繪詩歌畫面找形象從詩句中找出描寫的具體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詞即可。析特點明情感繪畫面結(jié)合所找形象的特定含義分析其特點。理解詩句直接或間接抒發(fā)了什么情感。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簡練生動地描述畫面,突出營造的氛圍特點。答題技巧考點:品析詩詞煉字①釋含義理解字詞本義及語境義②明手法③析情感分析修辭手法(比喻、夸張、用典、對偶……)及其作用分析表現(xiàn)手法(對比、烘托、象征……)及其作用疊詞:增強語言的音韻美修辭手法角度表現(xiàn)手法角度詞性角度數(shù)詞:表現(xiàn)數(shù)量,巧用夸張,凸顯表達效果形容詞:從形、聲、色、光等方面描繪意象的性質(zhì)、狀態(tài)動詞:強調(diào)過程及變化,使語言生動形象,賦予畫面動態(tài)感擬聲詞: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事物的特點、人物的心情、動作的狀態(tài)等分析字詞表達的情感典型考題試賞析“悠悠”一詞的表達效果?!坝朴啤毙稳輹r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把個人置于無邊宇宙的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從而產(chǎn)生一種蒼茫孤獨感。拓展延伸“登臨”類詩歌的閱讀方法“七問”法何時登臨何處?目見何景何物?生發(fā)何感何思?生此之思何故?觀其景——還原情景,把握景物特點。知其心——理解“景語”后的“情語”,把握所言之“志”。識其人——運用“知人論世”閱讀法,讀出詩人形象。“三步”法拓展延伸“知人論世”的鑒賞方法“知人論世”是閱讀作品的重要方法。我們在鑒賞作品時,應(yīng)該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時代,盡量利用現(xiàn)存的文獻資料和后人評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路歷程和精神世界。拓展延伸“知人論世”的鑒賞方法知人了解作者的身世、經(jīng)歷、思想狀況及寫作動機等信息。論世聯(lián)系作者所處時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