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第2節(jié)海底地形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選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第2節(jié)海底地形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選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第2節(jié)海底地形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選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第2節(jié)海底地形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選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與海底地形第2節(jié)海底地形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選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其次節(jié)海底地形的分布[學習目標]1.了解海底地形的類型名稱。2.駕馭不同海底地形的特點和分布規(guī)律。3.海地地形的特點和分布規(guī)律。(重難點)一、海底地形分布規(guī)律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從大陸邊緣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是a大陸架、b大陸坡、c島弧、d海溝、e洋盆、f洋中脊。1.以洋中脊為中心,各類海底地形的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提示:洋中脊的兩側(cè)分別是洋盆、海溝、島弧、大陸坡、大陸架,呈對稱分布。二、主要海底地形(一)大陸架和大陸坡1.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長,一般坡度較緩,水深在200米2.大陸坡:由大陸架向外伸展,海底坡度突然增大,形成一個相對陡峭的斜坡,叫做大陸坡。大陸坡水深一般為200~4000米(二)島弧和海溝1.島弧(1)位置:大陸坡的前緣。(2)成因:板塊碰撞擠壓。(3)舉例:太平洋西部海疆的島弧分布最為典型。2.海溝(1)分布:島弧外緣,一般是大陸坡和洋盆的分界線。(2)成因:板塊碰撞擠壓。(3)舉例:世界最深的海溝是馬里亞納海溝。(三)洋盆和洋中脊1.洋盆(1)地位:構成了大洋底的主體,又稱“深海平原”。(2)特點:地殼活動相對穩(wěn)定,地形較為平坦。(3)內(nèi)部的其他地形: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脈。2.洋中脊(1)分布:多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并相互連通。(2)形態(tài):大西洋中脊呈“S”形,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3)景觀:中軸為裂谷,兩側(cè)群峰對峙,內(nèi)壁陡峻。(4)成因:海底巖漿噴發(fā)冷卻。2.我國的釣魚島屬于海底地形中的哪一類型?提示:島弧。預習完成后,請把你認犯難以解決的問題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4學生分組探究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規(guī)律和特點第1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1.大陸架為什么海洋生物繁盛?提示:大陸架接受來自大陸的河流沉積物和養(yǎng)分鹽類,餌料豐富且海水較淺,陽光可照耀至海底,因此海洋生物繁盛。2.為什么西太平洋地區(qū)多海溝和島弧分布?提示:太平洋地殼厚度小而密度大,所處的位置又相對較低,在海底擴張的作用下,與東亞大陸地殼相碰撞時,太平洋地殼便俯沖到東亞大陸地殼之下,從而使大洋一側(cè)出現(xiàn)深度巨大的海溝;同時大陸地殼的接著運動使它前緣的表層沉積物疊合到一起,形成了島弧。3.讀教材第17頁圖2.17分析各大洋中脊分布有何特點?提示:太平洋中脊位于大洋偏東位置,大西洋中脊貫穿于大洋中部,與兩岸大致平行分布,呈“S”形,印度洋中脊如同“入”字形分布在大洋中部。第2步‖結(jié)論——自我總結(jié),素能培育圖文結(jié)合理解和記憶海底地形的分布規(guī)律和特點島弧和海溝是兩個相互依存的海底地貌,相伴而生。是大洋地殼和大陸地殼相互碰撞時,大洋地殼傾沒于大陸地殼之下的結(jié)果。由于位于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活動比較頻繁,集中了全世界大部分的火山和地震帶。第3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海底地形示意圖(1)圖中字母代表的海底地形:a,b,c,d,e。(2)在海底地形中,與人類活動關系最親密的是,其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米,且坡度較。(3)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是海溝,位于板塊與板塊交界處?!舅悸伏c撥】據(jù)圖中海底地形起伏狀況可知:海底地形由大洋中脊向兩側(cè)對稱分布,海洋中間部分為大洋中脊,依據(jù)海底地形的特點和分布規(guī)律進行解答。解析:第(1)題,a為大陸架、d為大陸坡、b為海溝、e為洋盆、c為洋中脊。第(2)題,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延長部分,海底地形最淺的部分,不超過200m,坡度較緩,與人類聯(lián)系最親密。第(3)題,馬里亞納海溝深11034米,超過了陸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4.43米)的海拔高度,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答案:(1)大陸架海溝洋中脊大陸坡洋盆(2)大陸架200緩(3)馬里亞納亞歐太平洋學生分組探究二利用等深線推斷海底地形的方法第1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1.大陸架和大陸坡的深度分別為多少?提示:大陸架水深在200m以內(nèi),大陸坡水深一般在200~4000m之間。2.海溝的特點是什么?提示:海溝是海底窄而狹長的凹陷地帶,是海底地形中水最深的地方。3.利用等深線推斷海底地形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提示:主要依據(jù)是海底地形的特點、等深線數(shù)值的大小以及疏密程度。第2步‖結(jié)論——自我總結(jié),素能培育海底地形的推斷方法海底地形推斷方法大陸架大陸架為水深在200m以內(nèi)、坡度較緩的大陸邊緣向海洋延長的部分,所以其等深線較為稀疏大陸坡大陸坡是大陸架向外延長、海底坡度突然增大形成的一個相對陡峭的斜坡,所以大陸坡區(qū)域的等深線密集,水深一般在200~4000m之間海溝海溝是海底窄而狹長的凹陷地帶,等深線密集,狹長延長,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洋盆地殼活動相對穩(wěn)定,底部較為平坦,所以等深線較為稀疏,洋盆的水深在4000~6000米洋中脊洋中脊是海底山系,等深線較為密集,頂部水深在2000~3000米圖示大洋中脊是大洋底的山脈或隆起。大洋中脊頂部水深2000~3000米,高出兩側(cè)洋盆1000~3000米,有些高出海面成為島嶼,如冰島。大洋中脊的各地寬度為數(shù)百至數(shù)千千米不等,是規(guī)模最巨大的環(huán)球山系。大洋中脊的軸部發(fā)育有沿其走向延長的斷裂谷地,稱為中心裂谷,向下切入的深度為1~2千米,寬數(shù)十至一百多千米。沿中心裂谷帶有廣泛的火山活動,這里是海底擴張的中心和洋殼增生所在地。第3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讀圖,回答(1)~(2)題。(1)圖中P點旁邊的海底地形是()A.洋中脊 B.海溝C.洋盆 D.大陸架(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在大西洋②洋中脊和海溝相伴而生③大陸架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nèi)④洋盆又稱“深海平原”,構成了大洋底的主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思路點撥】依據(jù)圖中輪廓和等值線數(shù)值可以確定圖中等值線為等深線。解析:第(1)題,由圖中可以看出,此海底地形深達10497米,且在北半球,因此應屬于馬里亞納海溝。第(2)題,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在太平洋,是馬里亞納海溝;洋中脊和海溝不是相伴而生,洋中脊位于生長邊界,海溝位于消亡邊界。答案:(1)B(2)D教材第17頁圖2.17世界洋中脊分布——[先讀圖識表]——————————————上圖展示了世界洋中脊的分布,擴張洋中脊的含義是洋中脊仍在不斷的生長,這與洋中脊兩側(cè)板塊運動方向是相吻合的。也可確定各大洋的面積改變,大西洋的面積在擴大,太平洋的面積有縮小的趨勢?!猍再演練應用]——————————————1.關于洋中脊的說法,正確的是()A.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長的山系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均有分布,北冰洋沒有C.貫穿大洋中部,與兩岸大致平行D.中軸為裂谷,多火山、地震2.圖中有一段尚未確定的洋中脊,其通過了哪個海峽()A.麥哲倫 B.德雷克C.莫桑比克 D.白令1.D2.B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長的海底山系,在四大洋中均有分布,且在各大洋分布不同。貫穿大洋中部,與兩岸大致平行的是大西洋中脊。由圖可見,尚未確定的洋中脊從南美洲與南極洲之間的德雷克海峽經(jīng)過。先思索再核對答案教材第16頁思索【答案】在處于成年期的大洋海底,以洋中脊為中心向兩側(cè)對稱分布著洋盆、海溝、島弧、大陸坡、大陸架。教材第17頁活動【點撥】海底地形的分布規(guī)律以大洋中脊為對稱軸,向兩側(cè)對稱分布,從海岸線到大洋中脊為大洋地形的一半,讀圖可見不同大陸邊緣的海底地形不同,依據(jù)其不同的特點進行分析推斷。【答案】1.從海岸線到大洋中部依次分布為大陸架、大陸坡、島弧、海溝。2.大陸坡的坡度大陸坡的寬度島弧海溝位置A緩大無無歐洲西部大陸架向洋盆過渡B陡小無有南美洲西部大陸架向洋盆過渡C較陡小有有亞洲東部大陸架向洋盆過渡讀圖,完成1~2題。1.圖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別是()A.大陸架、大陸坡、洋中脊、洋盆B.洋盆、大陸架、大陸坡、洋中脊C.洋中脊、大陸坡、大陸架、洋盆D.大陸坡、洋中脊、大陸架、洋盆2.關于島弧與海溝的敘述,正確的是()A.島弧與海溝都是相伴在一起的B.島弧與海溝位于生長邊界C.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長的海溝,長度為11034米D.海溝處于消亡邊界1.C2.D第1題,從海底地形示意圖中可以看出,大陸架在靠近大陸的淺海部分,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長,它的深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大陸架外緣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陸坡,水深從幾百米陡增到幾千米;大陸坡以外分布的面積廣闊的平坦部分,為洋盆;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長的海底山系,常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第2題,島弧與海溝并不都是相伴而生的。海溝處于消亡邊界,馬里亞納海溝為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最大深度為11034米。3.下圖為“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圖”,甲、乙均為海底。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海底地形名稱:甲,乙。(2)海洋漁場多分布于處,理由是。(3)簡述a處海岸地貌類型及成因。解析:甲為大陸向海洋延長部分,海水較淺,為大陸架;乙為深海洋盆。a處海岸帶是陸地、海洋相互作用最劇烈的地區(qū),受陸地徑流攜帶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種海積地貌;又因受拍岸浪撞擊、沖刷形成各種海蝕地貌。b處是大陸架,因陽光集中,養(yǎng)分豐富,浮游生物繁盛,餌料足夠,具備形成漁場的有利條件。答案:(1)大陸架洋盆(2)甲大陸架海水淺,陽光集中,光合作用強,又有陸地徑流帶來豐富的養(yǎng)分鹽類,致使浮游生物繁盛,餌料足夠(3)①陸地徑流攜帶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種海積地貌,如三角洲、沙灘;②海岸受拍岸浪撞擊、沖刷形成各種海蝕地貌,如海蝕柱。4.結(jié)合西太平洋島弧和海溝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數(shù)字序號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名稱:①,②。(2)讀圖發(fā)覺,圖中島弧和海溝的分布特點是什么?(3)對于印度尼西亞常常有很多居民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