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九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778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若以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交配;后代全是高莖豌豆,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高莖基因對矮莖基因為顯性。
B.矮莖基因對高莖基因為顯性。
C.高莖基因和矮莖基因都是隱性。
D.高莖基因和矮莖基因都是顯性。
2、當你走進溫暖多雨的林地,也許會踩上一塊毛茸茸的路毯,這矮小的植物易受到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的侵入,它是什么植物?可以當作()A.藻類植物,制造氧氣最多的植物B.裸子植物,綠化環(huán)境的主要植物C.蕨類植物,美化環(huán)境的觀賞植物D.苔蘚植物,檢測空氣的指示植物3、下列屬于早成鳥的是()A.麻雀B.大雁C.家鴿D.燕子4、給農作物施肥對植株生長的意義是()A.為農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B.為農作物提供無機鹽C.為農作物提供有機物D.以上三項5、苔蘚植物具有的特點是()A.有莖、葉的分化,具有假根B.沒有莖、葉的分化,具有假根C.有真正的根、莖、葉的分化D.大多數為多細胞個體6、下列當今世界的幾大問題中;與我國人口過度增長有關的問題是()
①糧食問題②環(huán)境問題③能源問題④資源問題⑤教育、醫(yī)療、就業(yè)問題.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7、在做“觀察蚯蚓”的實驗時。
(1)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蚯蚓的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相似的環(huán)形____構成的.
(2)區(qū)分蚯蚓前后端的標志是蚯蚓身體的前部有____.
(3)在觀察蚯蚓的實驗中,要保持蚯蚓體表的濕潤,其原因是____.
(4)蚯蚓的呼吸靠____來完成.
(5)實驗結束后應該怎樣處理蚯蚓____.8、(2015秋?灌云縣校級月考)如圖表示一個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請分析回答:
(1)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是____.
(2)如果大量捕獵狐,那么鷹的數量在一定的時期內會____.
(3)如果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被有毒物質污染了,體內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是____.
(4)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____的關系,它們之間相互交叉形成了____,從圖中可看出共有食物鏈____條,請寫出最長一條食物鏈:____.9、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是____.10、請根據如圖回答:
(1)垂體能分泌多種激素,①是____,它被分泌后,通過血液運輸到睪丸或卵巢,促使它們發(fā)育,這種調節(jié)叫____.
(2)③和④的結合過程叫____,在____部位完成.11、(2014春?招遠市期末)如圖是根尖的立體結構和平面結構圖;識圖并填寫有關根尖結構和功能的內容.
(1)①是根尖的____,是根吸收____和____的部分.
(2)②是根尖的____,它的細胞來自____,它的細胞不斷生長形成____.
(3)③是根尖的____,能不斷分裂出____.
(4)④是根尖的____,細胞排列____,具有____用.12、“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實驗時要用____倍鏡觀察,觀察到一些血管最細,并且____的是毛細血管.13、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觀點解釋昆蟲保護色的形成.
(1)起初,綠草地上的昆蟲有著各種體色,這說明了生物中存在著____.
(2)在____中;進行著自然選擇.
(3)那些具有____的個體被淘汰;而具有____的個體有較大的生存機會,并能夠繁殖后代.長期的“汰劣留良”,于是有保護色的出現.14、在一定的時期內,一個____內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一般是相對穩(wěn)定的.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____和____保持著相對的穩(wěn)定,這種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稱為生態(tài)平衡.15、請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5月中旬以來,德國暴發(fā)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截至6月6日已經造成歐洲9個國家至少2200多人患病,其中470人出現腎衰竭癥狀,至少22人死亡.患者的癥狀是出血性腹瀉,血管和腎功能受損,最嚴重時導致溶血性尿毒綜合征,最終腎衰竭而死.目前,已查明本次疫情是由一種名為“Husec41”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變種引起.這種病菌可通過食物;水和接觸動物等直接傳播.世界衛(wèi)生組織還特別提醒,最近去過歐洲并有癥狀者需及時就醫(yī),不要擅用止瀉藥或抗生素,因為這有可能加重病情.
(1)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變種“Husec41”是引起該疫情的____.這種急性腸道病具有流行性和____的特點.
(2)從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來看,這種急性腸道病的傳播途徑是____.
(3)為了預防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的繼續(xù)蔓延,采取的措施分為控制____、切斷____和保護易感人群三個方面.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6、睪丸既能產生精子又能分泌雄性激素.____(判斷對錯)17、胎盤是胎兒和母體交換物質的重要器官.____(判斷對錯)18、一個健康成年人,一次獻血200ml-300ml,對自己的健康沒有什么影響____.19、所有的細菌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都是有害的.____.(判斷對錯)20、甲狀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______(判斷對錯)21、人的運動系統(tǒng)由骨和骨骼肌構成____(判斷對錯)22、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最顯著的變化是腦容量的增加.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作圖題(共3題,共21分)23、(2015?巢湖市)解讀曲線圖:如圖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質在消化道各部位(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____、____;大腸和肛門組成;
(2)圖中表示淀粉被消化過程的曲線是____;
(3)蛋白質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____;
(4)淀粉、脂肪、蛋白質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
(5)由肝臟分泌參與脂肪消化的物質是____.24、(2015秋?滿洲里市期中)(1)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基本的生物組成成分是____,它利用太陽的光能,制造____;不僅養(yǎng)活了自己,還養(yǎng)活了蟲和鳥.
(2)圖中蟲和鳥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____.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能將動植物殘體等含有的有機物。
分解成簡單的____,供____再利用.
(3)如果人們大量捕殺鳥,使鳥的數量減少,則蟲的數量會____.
(4)植物、鳥、蟲三者中,數目最多的是____.如果用網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罩起來,防止鳥吃植物,最終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____.25、觀察如甲乙兩個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甲圖方框內填入相關性染色體.精子、卵細胞和受精卵的染色體數目分別為23條、____和____.
(2)由圖可知,父親能產生數量相同的兩種類型精子,而母親只能產生一種類型的卵細胞.因此,生男生女取決于____(填“精子”或“卵細胞”)的類型,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____.
(3)受精卵形成的場所是③____,胎兒發(fā)育的場所是④____,胎兒發(fā)育期間所需的養(yǎng)料和氧氣是通過____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的.評卷人得分五、連線題(共4題,共32分)26、下面一些疾病是由于某些激素分泌異常或缺乏某種維生素而引起的。請將激素或維生素名稱與有關疾病連接起來(在大寫字母后的“_____”上填寫有關小寫字母)。1.糖尿病a.甲狀腺激素2.侏儒癥b.維生素C3.軟骨病c.胰島素4.呆小癥d.維生素D5.壞血病e.生長激素27、將男性或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中的各器官與其功能用直線連接起來。卵巢胚胎發(fā)育的場所子宮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28、將西瓜細胞的結構與主要功能用線連接起來。液泡進行物質交換細胞膜儲存遺傳物質細胞核儲存糖分、色素等多種物質29、各種維生素在人的生命活動中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缺之不可,缺乏時會出現各種癥狀,請把對應的連起來.評卷人得分六、實驗探究題(共3題,共27分)30、用顯微鏡觀察生物;你可以驚喜的發(fā)現一個奇妙的微觀世界.下面是林欣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在實驗室進行的一系列實驗探究活動.
(1)甲圖顯微鏡視野中不能觀察到的根尖結構是______;要想觀察到這一結構應將玻片標本向______移動;
(2)乙圖表示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情況(箭頭表示血流方向);據此判斷,紅細胞在標號______所示的血管中呈單行通過,以保證物質交換的順利進行;
(3)丙圖是人血永久涂片在顯微鏡視野中的一部分,視野中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是______紅細胞,當人體因感冒引發(fā)扁桃體炎時,[②]______的數量將顯著增加.31、胰腺是哺乳動物體內的一種腺體;其中分布有血管和神經。胰腺中有兩類組織,一類是腺泡組織,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種消化酶。另一類是胰島腺體,能分泌胰島素。請根據下面實驗回答問題。
。假設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假設胰液的分泌只是由神經調節(jié)引起的。
即進食后;胃產生的胃。
液刺激小腸處的神經;產生。
神經沖動并將神經沖動傳。
遞給胰腺,促進胰液分泌A組,用電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經,(“電刺激”模擬人體的“神經調節(jié))少量分泌胰液B組,把適量稀胃液從狗小腸的上端注入狗小腸腔內大量分泌胰液大量分泌胰液C組,切斷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經,把與B組___的稀胃液從狗小腸的上端注入狗小腸腔內大量分泌胰液大量分泌胰液(1)C組實驗空白處應填______(“等量“或“不等量“);除此之外;其余所有的實驗因素也都保持一致,這是為了滿足______原則。
(2)該實驗的對照組是______組。
(3)該實驗結果表明胰液的分泌______(填“只“或“不只”)由神經調節(jié)引起。
(4)當人們知道胰腺內的膚島細胞能分泌胰島素后,試圖從磨碎的狗的胰腺組織中直接提取胰島素(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但均未成功,推測其因是胰島素被胰液中的______分解了。32、盡管我國加大了酒后駕車的處罰力度;但酒后駕車引發(fā)的交通事故仍有發(fā)生。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飲酒能否影響人體動作的準確度”實驗,實驗設計及結果如表:
。測試。
人數測試。
要求測試。
次數飲酒前測試。
準確的次數測試者飲酒。
量(ml)飲酒后測試。
準確的次數10測試者在規(guī)定時間內用左手食指指尖準確的指向自己右手食指的指尖,重復做20次一1930015二2060096009三2090059005四201200312003五201500215002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為該生物興趣小組作出假設______。
(2)對測試者飲酒前進行測試的目的是______。
(3)上述五次測試;除飲酒量不同外,其余條件均相同,這遵循了______原則。
(4)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增加實驗的可信度,測試者重復上述實驗三次,并將所測數據______取值作為該實驗的最后結果。
(5)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可知;飲酒的量越多,人體動作的準確度越______(填“高”或“低”)。
(6)根據上述實驗,請結合青少年飲酒現象發(fā)表你的看法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A【分析】
高莖的豌豆和矮莖的豌豆雜交;后代全是高莖,說明矮莖是隱性性狀,在子代中是雜合體,其控制的性狀不表現,在親代中是純合體,其控制的性狀得以表現.即控制高莖的基因對控制矮莖的基因有顯性作用;用D表示顯性基因,用d表示隱性基因,則這對基因的遺傳圖解如下:
故選:A
【解析】【答案】顯性基因是控制顯性性狀發(fā)育的基因;在雜合狀態(tài)下能在表型中得到表現的基因,稱為顯性基因,通常用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來表示;隱性基因,是支配隱性性狀的基因,在純合狀態(tài)時能在表型上顯示出來,但在雜合狀態(tài)時就不能顯示出來的基因,稱為隱性基因.
2、D【分析】【分析】苔蘚植物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苔蘚植物體內無輸導組織,葉只有一層細胞構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容易從背腹兩面侵入葉細胞而威脅苔蘚植物的生活,據此解答.【解析】【解答】解:苔蘚植物的受精離不開水;無根,莖和葉無輸導組織,適于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如墻壁的背陰處,樹木的背陰處等.因此走進溫暖多雨地區(qū),也許會踩上一塊毛茸茸的綠毯,毛茸茸的綠毯主要是苔蘚植物.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但體內無輸導組織,葉只有一層細胞構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容易從背腹兩面侵入葉細胞而威脅苔蘚植物的生活,因此我們常把苔蘚植物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故選:D.3、B【分析】【分析】根據孵出時是否充分發(fā)育可分為早成雛和晚成雛.鳥的受精卵在雌鳥體內就已經開始發(fā)育,產出后,由于外界溫度低于親鳥的體溫,需要由親鳥孵化才能繼續(xù)發(fā)育.孵化出后,孵出時已經充分發(fā)育的,屬于早成雛,像大雁、雞;而一些晚成雛尚未充分發(fā)育,需要由親鳥喂養(yǎng)一段時間,才能獨立生活,如麻雀,據此解答.【解析】【解答】解:早成雛從鳥蛋里孵出來時身體外表已長有密絨羽;眼已張開,在絨羽干后,就隨母鳥找食.晚成雛出殼時還沒充分發(fā)育,身體外表沒有或只有很少絨羽,眼不能張開,需要由母鳥銜蟲喂養(yǎng).大雁的雛鳥為早成雛;家鴿;麻雀、燕子等的雛鳥為晚成雛,故B符合題意.
故選:B.4、B【分析】【分析】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解析】【解答】解: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
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
鉀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發(fā)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
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長必需的無機鹽.
故選:B5、A【分析】【分析】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huán)境.有莖和葉,但是莖中沒有導管,葉中沒有葉脈,即沒有輸導組織,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較差.【解析】【解答】解:根據分析可知:苔蘚植物具有假根;莖、葉;但是莖中沒有導管,葉中沒有葉脈,即沒有輸導組織,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較差.
故選A6、A【分析】【分析】解答此題必須熟知我國人口問題的現狀,突出表現在人口數量多,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給資源、環(huán)境帶來巨大的壓力;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質低等特點.【解析】【解答】解:人口問題和資源問題;環(huán)境問題、糧食問題、能源問題是當今地球人面臨的生存挑戰(zhàn).我國人口問題中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給資源、環(huán)境帶來巨大的壓力.人口增多,使環(huán)境污染嚴重,加重溫室效應,甚至開始影響全球氣候.而人口問題還是其他資源、環(huán)境、糧食、能源一系列問題的直接原因,因為人要實現一定的生活水平,就要人均消耗一定量的糧食、能源、資源,產生一定量的廢棄物污染環(huán)境.受人口過快增長和耕地面積的制約,我國糧食供求始終處于緊張狀態(tài).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每年都有大批青年進入勞動年齡,形成巨大的就業(yè)壓力.我國文盲人口2.2億,居世界第二位,人口文化素質亟待提高.綜上所述,上述問題將都會面臨.
故選:A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7、體節(jié)環(huán)帶有利于氣體交換體壁把蚯蚓放回自然【分析】【分析】(1)蚯蚓的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其中有一個寬度最大;顏色較淺而又光滑的環(huán)狀結構叫環(huán)帶;蚯蚓前段稍尖,后端稍圓,前端離環(huán)帶近約13個體節(jié),后端離環(huán)帶遠.
(2)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解析】【解答】解:(1)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蚯蚓的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相似的環(huán)形體節(jié)構成的.
(2)在蚯蚓前端有一個分節(jié)不明顯;顏色較淺的環(huán)帶.前端離環(huán)帶近約13個體節(jié);后端離環(huán)帶遠,如圖:
.
因此;區(qū)分蚯蚓前后端的標志是蚯蚓身體的前部有環(huán)帶.
(3)蚯蚓靠濕潤的體壁呼吸空氣中的氧氣;蚯蚓體壁中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體壁可以分泌黏液,使體表保持濕潤,氧氣就溶解在體表的黏液中,然后再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里,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體外.因此“在觀察蚯蚓的實驗中,要保持蚯蚓體表的濕潤”,其原因是有利于氣體交換.
(4)蚯蚓的呼吸靠體壁來完成.
(5)要養(yǎng)成愛護動物的好習慣;保護動物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所以實驗結束后應該把蚯蚓放回自然.
故答案為:(1)體節(jié)。
(2)環(huán)帶。
(3)有利于氣體交換(或呼吸)
(4)體壁。
(5)把蚯蚓放回自然(或放生)8、略
【分析】【分析】(1)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yǎng)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
(3)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4)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jié)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遭到破壞.【解析】【解答】解:(1)草是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所以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是草.
(2)狐和鷹是競爭關系都捕食兔;鼠;如果大量捕獵狐,那么鷹獲得食物將會增多,繁殖力會增強.因此鷹的數量在一定的時期內會增多.
(3)有毒物質沿食物鏈流動并逐級積累;營養(yǎng)級越低有毒物質積累越少,營養(yǎng)級越高有毒物質積累越多.圖中營養(yǎng)級最高的是鷹,因此“如果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被有毒物質污染了”,體內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是鷹.
(4)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它們之間相互交叉形成了食物網,圖中食物鏈有:草→兔→鷹;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鷹、草→鼠→蛇→鷹,所以,從圖中可看出共有食物鏈5條;營養(yǎng)級越多,食物鏈越長,最長的一條食物鏈是:草→鼠→蛇→鷹.
故答案為:(1)草。
(2)增多。
(3)鷹。
(4)吃與被吃;食物網;5;草→鼠→蛇→鷹9、略
【分析】【分析】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由腦發(fā)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tǒng).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解析】【解答】解: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比較重要的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等.因此調節(jié)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故答案為:大腦皮層10、略
【分析】【分析】回答此題要明確以下幾個知識點:一、垂體的作用;二、睪丸和卵巢的作用;三、性激素的作用.【解析】【解答】解:圖中的垂體不但分泌生長激素;而且能分泌促激素,如促甲狀腺激素和①促性腺激素等;促性腺激素能夠促進人體性器官的發(fā)育(睪丸和卵巢),調節(jié)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卵巢可以產生④卵細胞和分泌⑤雌性激素,睪丸可以分泌②雄性激素和產生③精子,性激素促進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現,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內結合成受精卵.
故答案為:(1)促性腺激素;激素調節(jié)。
(2)受精;輸卵管11、略
【分析】【分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區(qū)、②伸長區(qū)、①成熟區(qū).【解析】【解答】解:(1)①成熟區(qū)也叫根毛區(qū);在伸長區(qū)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成熟區(qū)及其上部,根內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
(2)②伸長區(qū)在分生區(qū)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層的主要推動力,能夠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它的細胞來自分生區(qū)細胞分裂,它的細胞不斷生長形成。
(3)③分生區(qū)被根冠包圍著;屬于分生組織,細胞很小,近似球形,排列緊密,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向下補充根冠,向上轉化為伸長區(qū).
(4)④根冠位于根的頂端;屬于保護組織,細胞形狀比較大,排列不規(guī)則,像一頂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護作用.
故答案為:(1)根毛;水分;無機鹽;
(2)伸長區(qū);分生區(qū)細胞分裂;根毛區(qū);
(3)分生區(qū);新細胞;
(4)根冠;不規(guī)則;保護.12、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能夠使用顯微鏡觀察到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情況并能識別各血管的名稱.【解析】【解答】解: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主要觀察的是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以及其內血液的流動情況,不需要觀察細胞的結構等內容,用低倍顯微鏡即可觀察清楚,同時血液的顏色稍深,光線稍顯弱,低倍鏡鏡頭上的孔較大,通過的光線多,因此此實驗適合用低倍鏡.
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其中毛細血管的特點是:管腔最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都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
故答案為:低;紅細胞單行通過13、略
【分析】【分析】此題考查對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理解.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解析】【解答】解:(1)起初;綠草地上的昆蟲有著各種體色,這說明了生物中存在著變異;
(2)自然界中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從而能產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間是有限的,生物為了獲取食物和空間,要進行生存斗爭.
(3)自然界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才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
故答案為:(1)變異;(2)生存斗爭;(3)不利變異;有利變異14、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分析】【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種現象就叫做生態(tài)平衡.【解析】【解答】解:在一定的時期內;一個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內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一般是相對穩(wěn)定的,這種現象就叫做生態(tài)平衡;生態(tài)平衡是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而不是靜態(tài)的平衡,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huán)境以及環(huán)境各因子之間,不停地在進行著能量的流動與物質的循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不斷地發(fā)展和進化:同時,生態(tài)平衡是一種相對平衡而不是絕對平衡,因為任何生態(tài)系統(tǒng)都不是孤立的,都會與外界發(fā)生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會經常遭到外界的干擾.
故答案為: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15、病原體傳染性食物、水和接觸動物等傳染源傳播途徑【分析】【分析】傳染病包括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切斷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我們預防傳染病的各種措施,都是分別針對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的.因此,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解析】【解答】解:(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所以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變種“Husec41”是引起該疫情的病原體,這種急性腸道病具有流行性和傳染性的特點.
(2)這種病菌可通過食物;水和接觸動物等直接傳播.所以這種急性腸道病的傳播途徑是食物、水和接觸動物等.
(3)傳染病要想流行起來;必須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據此可知,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故答案為:(1)病原體;傳染性.
(2)食物;水和接觸動物等;
(3)傳染源;傳播途徑.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6、√【分析】【分析】男性生殖系統(tǒng)包括睪丸、附睪、輸精管、精囊腺、陰莖和陰囊等,睪丸是主要生殖器官.【解析】【解答】解:睪丸是男性的主要的性器官;能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故答案為:√17、√【分析】【分析】胎盤是由胎兒的部分組織與子宮壁組成.人類新個體的產生要經歷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fā)育成新個體的過程,這一過程是由生殖系統(tǒng)完成的.【解析】【解答】解:胎盤是哺乳動物妊娠期間由胚胎的胚膜和母體子宮內膜聯(lián)合長成的母子間交換物質的過渡性器官.胎兒在子宮中發(fā)育;依靠胎盤從母體取得營養(yǎng),而雙方保持相當的獨立性.
故答案為:√.18、√【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無償獻血的相關知識,獻血是每個18~55周歲健康公民對社會應盡的義務.【解析】【解答】解:人體內的血量是相對穩(wěn)定的;成年人的血量為體重的7%~8%.醫(yī)學研究證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過400ml,血漿和血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自身的調節(jié)作用恢復到正常水平.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ml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而且還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故答案為:√19、×【分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細菌大多數對人類是有益的,少數對人類有害.【解析】【解答】解:有的細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體致病,使物質腐爛變質,但大部分細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凈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
故答案為:×20、√【分析】解: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fā)育、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
故答案為:√
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只要熟練掌握了甲狀腺激素的作用,結合題意,即可解答本題?!窘馕觥俊?1、×【分析】【分析】人的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骨連接、骨骼肌組成.骨和骨連接組成骨骼.【解析】【解答】解: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骨和骨連接組成的骨骼.根據是骨連結的主要形式,運動系統(tǒng)的功能有:運動;支持、保護.在運動中,神經系統(tǒng)起調節(jié)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jié)起支點作用(也有的說是樞紐作用),骨骼肌起動力的作用.
故答案為:×22、√【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類的進化,首先明確的是人類的進化歷程.【解析】【解答】解:早期人類在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制造工具.隨著制造工具的越來越復雜,他們的大腦也變得越來越發(fā)達,并在群體生活中產生了語言,逐漸發(fā)展成現代的人類社會.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進了腦的發(fā)展,增加了腦容量,而腦的發(fā)展又提高了他們制造工具的能力;他們用火烤制食物,從而改善了身體的營養(yǎng),有利于腦的發(fā)育,大大增強了他們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語言的產生,使得相互之間能更好的交流與合作.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勞動是一個重要因素.勞動是人類的身體得到協(xié)調發(fā)展,最終演變成自然界的強者.可見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最顯著的變化是腦容量的增加.
故答案為:√四、作圖題(共3題,共21分)23、略
【分析】【分析】淀粉、脂肪、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必須經過消化才能被人體吸收,其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腸、E大腸.【解析】【解答】解:(1)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2)淀粉是在口腔內被初步消化;在小腸內被最終消化,所以曲線X是淀粉的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腸內被消化,所以曲線Y是脂肪的消化.
(3)淀粉是在口腔內被初步消化;蛋白質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腸內被最終消化.
(4)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5)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能夠分泌膽汁.分泌的膽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對脂肪起乳化作用,進行物理性消化.
故答案為:(1)胃;小腸。
(2)X
(3)C胃。
(4)D小腸。
(5)膽汁24、略
【分析】【分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兩部分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全部生物,即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解析】【解答】解:(1)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自身;消費者、分解者提供有機物(食物)和氧氣.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基本的成分.
(2)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兩部分組成.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分解者能將動植物殘體等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綠色植物再利用.
(3)(3)如果人們大量捕殺鳥;使鳥的數量減少,則蟲的數量會因捕食者的減少而增多.
(4)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營養(yǎng)級別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數量越多;營養(yǎng)級別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數量越少,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綠色植物的營養(yǎng)級別最高,所以數目最多.在天然草場中存在著“草→食草昆蟲→食蟲鳥”的食物鏈.當優(yōu)良草種繁育基地被網子罩上后,這一食物鏈被破壞,食草昆蟲因不能被食蟲鳥所食而大量繁殖,最終將草將草吃掉.由此可見: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故答案為:(1)生產者;有機物。
(2)消費者;無機物;綠色植物。
(3)增多;
(4)綠色植物;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25、略
【分析】【分析】(1)人的體細胞內的23對染色體;有一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有關,叫做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
(2)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fā)育成胚泡,此時胚胎發(fā)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來源于卵黃;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xù)分裂和分化,形成組織,并進一步形成器官,逐漸發(fā)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fā)育成胎兒,胎兒已具備人的形態(tài);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懷孕到40周左右,胎兒發(fā)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即分娩.【解析】【解答】解:(1)人的體細胞的染色體是23對,形成精子和卵細胞時減半,是23條;當形成受精卵時,精卵結合形成受精卵還是23對,保證了子代和親代遺傳的穩(wěn)定性.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兩條性染色體彼此分離,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女性則只產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時,如果是含X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發(fā)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發(fā)育成為男性.因此人性別決定示意圖如圖:
(2)由圖可知;父親能產生數量相同的兩種類型精子,而母親只能產生一種類型的卵細胞.因此,生男生女取決于精子”的類型,由于男性可產生數量相等的X精子與Y精子,加之它們與卵子結合的機會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個人群中男女性別之比大致1:1,即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一半;1/2).
(3)精子進入陰道;緩緩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輸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斷運動和分裂,最終植入子宮內壁上,懷孕開始.懷孕后胚胎繼續(xù)發(fā)育,其中的細胞開始分化成各種組織,由組織再形成各種器官;系統(tǒng).逐漸發(fā)育成胚胎,胚胎在母體內大約經過40周,即280天,發(fā)育成熟后從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分娩.分娩的結束標志著嬰兒的誕生.可見胎兒(母體懷孕第8周--第40周)發(fā)育的場所是子宮.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通過胎盤從母體交換營養(yǎng)與廢物.
故答案為:(1)23條;23對;
(2)精子;50%;
(3)輸卵管;子宮;胎盤.五、連線題(共4題,共32分)26、略
【分析】試題分析:A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過高形成的;B侏儒癥是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形成的;C鈣磷是構成牙齒和骨骼的主要材料,缺乏維生素D影響人體對鈣、磷的吸收,其突出的表現是佝僂病或骨軟化癥的發(fā)生;D呆小癥是幼年時期缺乏甲狀腺激素引起的;E壞血病是由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一種缺乏癥。考點:本題考查的是營養(yǎng)物質缺乏癥和激素分泌異常癥。【解析】【答案】1.c2.e3.d4.a5.b27、略
【分析】男性生殖系統(tǒng)中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睪丸,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中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卵巢,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fā)育的場所?!窘馕觥俊敬鸢浮?8、略
【分析】本題考的是細胞各結構的作用,細胞膜具有保護細胞內部結構的作用,同時還能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液泡里充滿細胞液,我們切西瓜或削水果時,會有許多汁液流出來,這些汁液通常就是細胞液,細胞核內含有與生物遺傳有密切關系的物質?!窘馕觥俊敬鸢浮?9、略
【分析】試題分析: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fā)育,還會引起疾病,如圖:無機鹽對人體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會引起相應的病癥,如缺鐵會造成缺鐵性貧血。缺乏含鈣的無機鹽,會造成佝僂?。蝗狈獾臒o機鹽,會造成地方性甲狀腺腫。故答案為:考點: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解析】【答案】六、實驗探究題(共3題,共27分)30、成熟區(qū);上;②;①;白細胞【分析】解:(1)甲圖是在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洋蔥根尖的結構;視野中沒有觀察到的根尖結構是成熟區(qū),要想觀察到這一結構應將玻片標本向上移動,觀察過程中換用高倍物鏡后,應調節(jié)顯微鏡的遮光器和反光鏡,使視野明亮.
(2)乙圖表示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情況(箭頭表示血流的方向);據此判斷,紅細胞在標號②毛細血管中呈單行通過,以保證物質交換的順利進行.
(3)丙圖是人血永久涂片在顯微鏡視野中的一部分;視野中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是[①]紅細胞,當人體因感冒引發(fā)扁桃體炎時,[②]白細胞的數量將顯著增加.
故答案為:(1)成熟區(qū);上;
(2)②
(3)①;白細胞。
(1)根尖包括根冠;伸長區(qū)、分生區(qū)和成熟區(qū).
(2)圖乙中①為動脈;②毛細血管,③靜脈;
(3)圖丙中①紅細胞;②白細胞,③血小板.
應熟練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解析】成熟區(qū);上;②;①;白細胞31、等量單一變量B不只蛋白酶/胰蛋白酶【分析】解:(1)C組實驗空白處應填等量;除此之外;其余所有的實驗因素也都保持一致,這是為了滿足單一變量原則。
(2)該實驗的對照組是B組。
(3)該實驗結果表明胰液的分泌不只由神經調節(jié)引起。
(4)當人們知道胰腺內的膚島細胞能分泌胰島素后;試圖從磨碎的狗的胰腺組織中直接提取胰島素,但均未成功,推測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督人員考試題庫含答案
- 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小學組)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年產1000萬件醫(yī)療用品及20000噸醫(yī)用復合材料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申批備案
- 2025年江西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漢鐵路橋梁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曲靖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疆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專題01 名詞(第02期) 帶解析
-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精美課件
- 2025工業(yè)研發(fā)設計軟件行業(yè)趨勢分析與發(fā)展前景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監(jiān)測數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DB31∕731-2020 船舶修正總噸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2024年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衛(wèi)生檢驗技術(初級(師)211)相關專業(yè)知識試題及答案指導
- 江蘇省南京鼓樓區(qū)2024年中考聯(lián)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兒科護理學試題及答案解析-神經系統(tǒng)疾病患兒的護理(二)
- 15篇文章包含英語四級所有詞匯
- 王陽明心學完整版本
- 四年級上冊豎式計算300題及答案
-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范例及課題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圖模板
- 牙髓炎中牙髓干細胞與神經支配的相互作用
- 【2022屆高考英語讀后續(xù)寫】主題升華積累講義及高級句型積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