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卷01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
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
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七年級(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第1~4章)
5.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6.難度系數(shù):0.7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
目要求。
2024年7月3日22時51分,經(jīng)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
廣蘇第二次出艙,完成了艙外巡檢任務(wù)。如圖為太陽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讀圖地球表面溫度適宜,主要原因是()
A.太陽的質(zhì)量和體積適宜B.地球的質(zhì)量和體積適宜
C.太陽和地球的距離適宜D.地球與金星、火星距離適宜
2.太空探索使我們認識到()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B.地球?qū)儆谔栂抵械囊活w衛(wèi)星
C.與地球的自然環(huán)境相似的是月球D.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3.我國進行太空探索的意義主要有()
①開發(fā)利用太空中豐富的生物資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環(huán)境進行科學實驗
第1頁共14頁.
③探索空間環(huán)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④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方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1.C2.D3.B
【解析】1.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得地球能夠接收到適量的陽光和熱量,從而使得地球表面溫度適宜,
C正確;太陽的質(zhì)量和體積適宜、地球的質(zhì)量和體積適宜以及地球與金星、火星距離適宜,與地球形成適宜
的溫度均沒有太大關(guān)系,ABD錯誤。故選C。
2.讀圖可知,地球位于火星和金星之間,A錯誤;地球?qū)儆谔栂抵械囊活w行星,B錯誤;與地球的自然
環(huán)境相似的是火星,C錯誤;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D正確。故選D。
3.太空為真空環(huán)境,就目前的科學手段而言,無法證明其有生物資源存在,①錯誤;太空提供了一個與地
球截然不同的物理環(huán)境,如微重力、高真空、強輻射等。這些條件為科學實驗提供了獨特的平臺,使得在
地球上難以進行或成本高昂的實驗得以在太空中實現(xiàn),②正確;了解太空環(huán)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不僅有
助于我們更好地保護地球環(huán)境,還能為未來的太空居住和施行提供必要的科學依據(jù),③正確;中國作為航
天大國,積極參與太空探索活動,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科技實力和國際地位,還為全球太空治理和和平利用
太空貢獻了中國智慧和方案,④正確。結(jié)合題意,故選B。
讀“地球某日太陽光照示意圖”和太陽直射點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4.地球自轉(zhuǎn)與公轉(zhuǎn)具有相同的()
A.旋轉(zhuǎn)中心B.方向C.周期D.地理意義
5.圖1中,丙地居民此時最適宜進行的活動是()
A.看日出B.工作C.午休D.吃晚飯
6.下列關(guān)于圖1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甲地全年晝夜平分B.乙地位于丙地的正東方向
C.亞洲的大部分地區(qū)該日晝長夜短D.該日太陽直射點運動至圖2中d處附近
第2頁共14頁.
【答案】4.B5.A6.D
【解析】4.自轉(zhuǎn)圍繞地軸旋轉(zhuǎn),公轉(zhuǎn)圍繞太陽,A錯誤;地球自轉(zhuǎn)是自西向東,公轉(zhuǎn)方向與自轉(zhuǎn)一致,B
正確;自轉(zhuǎn)一周是一天,公轉(zhuǎn)一周是一年,C錯誤;自轉(zhuǎn)導致了時間差異和晝夜更替,公轉(zhuǎn)導致太陽直射點
一年當中在回歸線之間移動,D錯誤。故選B。
5.讀圖可知,丙位于晨昏線中的晨線上,即將日出,因此最適宜看日出,A正確;此時不適宜工作,B錯
誤;與午休和晚飯時間不一致,CD錯誤。故選A。
6.讀圖1可知,甲地位于赤道,全年晝夜平分,A說法正確;乙地和丙地位于同一緯線,乙位于丙正東方
向,B說法正確;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該日為夏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C說法正確;夏至日太陽直射點
位于北回歸線,也即是圖2中的b處附近,D說法錯誤。故選D。
某中學七年級地理課學習了“地圖”這部分內(nèi)容之后,要求小組合作繪制校園平面圖。如圖是劉敏小組
繪制的校園平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其他小組的同學看了劉敏小組繪制的平面圖后,指出這幅圖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圖中缺少()
A.比例尺B.方向標C.圖例和注記D.經(jīng)緯度
8.據(jù)圖可知,校訓牌位于學校廣場的()
A.正西方向B.正東方向C.東北方向D.西南方向
9.劉敏觀察發(fā)現(xiàn),一年中升旗臺旗桿的正午影長處于運動變化之中,這主要是因為()
A.氣候的變化B.太陽的東升西落C.地球的自轉(zhuǎn)D.地球的公轉(zhuǎn)
【答案】7.A8.C9.D
【解析】7.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是地圖的三要素。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該地圖缺少比例尺,A正確;
該地圖有圖例和注記,也有指向標,BC錯誤;經(jīng)緯度不是地圖的必要要素,D錯誤。故選A。
8.通過讀圖可知,這是在指向標地圖上判定方向,指向標箭頭指向正北。以學校廣場為基準點畫上方向標,
可知校訓牌在學校廣場的東北方向,故排除ABD,故選C。
9.一年中地表事物在正午的影子長短變化和當?shù)卣绲奶柛叨冉怯嘘P(guān),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則是因
第3頁共14頁.
為地球公轉(zhuǎn)導致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D正確。地球自轉(zhuǎn)造成晝夜交替,太陽的東升西落,這會影響地
表事物在一天內(nèi)不同時間的影子長短,不符合題意,BC錯誤。地表事物的影子長短與太陽光的照射方向有
關(guān),與氣候無關(guān),A錯誤。故選D。
小貝的班級準備組織一次登山活動,下圖為舉行登山活動地點處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圖中最高峰的海拔可能是()
A.475米B.450米C.400米D.350米
11.圖中甲、丙、丁、戊四處等高線形態(tài)不一樣,分別表示不同地形部位,其中表示山脊的是()
A.丁B.甲C.戊D.丙
12.圖示中,以哪種地形為主()
A.高原B.平原C.盆地D.丘陵
【答案】10.A11.A12.D
【解析】10.由圖可得,等高距是50米,最高峰是乙,乙的海拔高度大致450米以上500米以下。475米
符合,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1.圖中甲是山峰,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是山峰。丙是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中間低,兩邊
高是山谷。丁是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中間高,兩邊低是山脊。戊是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
所以,圖中甲、丙、丁、戊依次是指山峰、山谷、山脊、陡崖。根據(jù)題意,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2.由圖可得,圖示以丘陵為主,丘陵是地面崎嶇不平,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區(qū),絕對高度在
500米以內(nèi),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整體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勢較大,D正確;高原是海拔在500米
以上、相對高度不大的地區(qū),地面起伏較小,邊緣陡峻,A錯誤;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的一個較大
區(qū)域,B錯誤;盆地是低于周圍地區(qū)的低洼地帶,四周高中間低,C錯誤;故選D。
讀經(jīng)緯網(wǎng)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4頁共14頁.
13.毛澤東曾寫到“坐地日行八萬里”(1里等于0.5千米),詩中的“地”在圖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4.圖中表示地理坐標(23.5°S,30°E)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13.B14.C
【解析】13.讀圖可得,乙地位于赤道上,該地的人們最能體現(xiàn)“坐地日行八萬里”現(xiàn)象,其長度是4萬千米
即八萬里。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4.東西經(jīng)度的判定方法為:經(jīng)度度數(shù)向東變大為東經(jīng)用E表示,經(jīng)度度數(shù)向西變大為西經(jīng)用W表示;南
北緯度的判定:緯度度數(shù)向北變大為北緯用N表示,緯度度數(shù)向南變大為南緯用S表示;故地理坐標符合
(23.5°S,30°E)是丙點,甲乙丁都不位于23.5°S上。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發(fā)展,灣區(qū)已成為最具活力的經(jīng)濟地帶。從全球來看,世界頂級城市群大多分布在灣
區(qū)。讀四大灣區(qū)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5.紐約灣區(qū)瀕臨()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16.貨輪從紐約灣區(qū)到舊金山灣區(qū)的最短航線經(jīng)過的①是()
A.烏拉爾河B.白令海峽C.巴拿馬運河D.直布羅陀海峽
第5頁共14頁.
17.繁忙的蘇伊士運河是()
A.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B.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C.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D.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答案】15.C16.C17.B
【解析15.讀圖可知,紐約灣區(qū)位于美國東海岸,瀕臨大西洋,其余三個灣區(qū)都瀕臨太平洋。C正確,排
除ABD。故選C。
16.讀圖結(jié)合所學,貨輪從紐約灣區(qū)到舊金山灣區(qū)的最短航線經(jīng)過①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了太平洋和
大西洋,C正確;烏拉爾河位于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上,排除A;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溝通
了北冰洋和太平洋,排除B;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排除D。故選
C。
17.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聯(lián)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綜上所述,B正確,
ACD錯誤。故選B。
“回南天”是天氣返潮現(xiàn)象,在我國南方地區(qū)2、3月常出現(xiàn)?!盎啬咸臁碑a(chǎn)生原因是冷空氣走后,暖濕
氣流迅速反攻,氣溫回升,容易出現(xiàn)小雨或大霧天氣。完成下面小題。
18.“回南天”時,當?shù)靥鞖忸A報最可能出現(xiàn)的符號是()
A.B.
C.D.
19.關(guān)于“回南天”對生產(chǎn)生活影響描述正確的是()
A.氣溫降低,適宜登山踏青B.降水量大,造成城市內(nèi)澇
C.萬里晴空,適合晾曬衣物D.能見度低,影響交通出行
【答案】18.A19.D
【解析】18.由材料可知,“回南天”會形成連日的小雨或大霧;結(jié)合所學的天氣符號知識判斷,A表示小雨、
霧,A符合題意;B表示小雪及大雪,C代表臺風及沙塵暴,D代表小雪與冰雹。故選A。
19.由材料可知,“回南天”形成連日的小雨或大霧,所以對當?shù)氐闹饕绊懯怯觎F天多,能見度低,影響交
通出行,D正確。雨天多,不適宜登山踏青,A錯誤?!盎啬咸臁币话阋孕∮隇橹?,城市不易積水,B錯誤;
不適合晾曬衣物,C錯誤。故選D。
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和四位小朋友的穿著和對家鄉(xiāng)氣候的描述,完成下面小題。
第6頁共14頁.
20.下列關(guān)于世界各氣候類型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回歸線附近B.歐洲是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大洲
C.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大陸西岸D.寒帶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中部
21.據(jù)四位小朋友對自己家鄉(xiāng)的描述判斷,他們可能居住的地區(qū)對應(yīng)正確的是()
A.甲——歐洲西部B.乙——亞洲東南部
C.丙——南美洲北部D.丁——非洲北部
22.下列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表示的氣候類型,與丙小朋友的描述相符的是()
A.AB.BC.CD.D
【答案】20.C21.B22.D
【解析】20.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cè)南北緯10°之間(赤道附近),A錯誤;季風氣候最顯著的
大洲是亞洲,原因是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
大,B錯誤;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C正確;寒帶氣候主要分布在極圈以內(nèi),
D錯誤;排除ABD,故選C。
21.甲小朋友所居住的是青藏高原,位于亞洲內(nèi)陸高原,A錯誤;乙小朋友居住地區(qū)終年炎熱,下雨天數(shù)
多,空氣濕度大,應(yīng)該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cè)南北緯10°之間(赤道附近),位于亞洲東
南部,B正確;丙小朋友所居住的應(yīng)該是中東地區(qū),中東地區(qū)位于亞洲西南部,C錯誤,丁小朋友居住地區(qū)
第7頁共14頁.
終年寒冷,應(yīng)該位于南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qū),D錯誤;排除ACD,故選B。
22.丙小朋友所在地區(qū)炎熱干燥,一年中很少見到降雨,屬于熱帶沙漠氣候,D符合,排除ABC,故選D。
一個地區(qū)的氣候特征通常用氣溫和降水等狀況來表示,世界的氣溫和降水分布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讀“北
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23.圖中A地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
A.1月B.5月C.7月D.10月
24.圖中B地降水充沛,而C地降水稀少,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B.海陸因素C.地形因素D.人為因素
25.關(guān)于世界氣溫和降水分布的正確描述是()
A.北半球氣溫由高緯向低緯逐漸降低B.同緯度地區(qū)陸地比海洋年平均氣溫高
C.南半球降水由赤道向南極逐漸減少D.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比西岸降水多
【答案】23.A24.C25.D
【解析】23.讀圖可知,A地位于澳大利亞中部,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A地的月均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南半
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應(yīng)為1月。故選A。
24.讀圖可知,B地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西坡,為南半球西風帶的迎風坡,降水充沛;C地位于安第斯
山脈的東坡,為西風帶的背風坡,降水稀少,因此導致BC降水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故選C。
25.讀圖分析,北半球氣溫由高緯向低緯逐漸升高,A錯誤。在同一緯度上,冬季大陸氣溫比海洋低,夏
季比海洋高,B錯誤。南半球赤道附近降水較多,南極地區(qū)降水較少,但不是南半球降水由赤道向南極逐漸
減少,C錯誤。南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降水多,D正確。故選D。
第Ⅱ卷
第8頁共14頁.
二、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
26.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問題。(14分)
中國詩詞歌謠對時節(jié)和氣候豐富細膩的描述堪稱二十四節(jié)氣的“文學目錄說明書”。讀二十四節(jié)氣示意
圖,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赤道金陽一照面,白天黑夜兩均分?!蠛铀洞悍帧?/p>
(1)“白天黑夜兩均分”是因為春分時太陽直射(緯線),各地的晝夜長短狀況為。(4分)
材料二: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韋應(yīng)物《夏至避暑北池》
(2)此詩句反映了北半球為(節(jié)氣)時,白晝時間達到一年中最長,物體影子達到一年中最。(4分)
材料三: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x逸《點絳唇》
(3)“風清露冷”寓意秋分過后迎來(節(jié)氣),天氣漸漸風寒水涼。(2分)
材料四: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贫鸥Α缎≈痢?/p>
(4)冬至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方位)移動,南半球晝逐漸變。(4分)
【答案】(1)赤道晝夜等長
(2)夏至短
(3)寒露
(4)北短
【分析】本大題以二十四節(jié)氣示意圖為材料設(shè)置試題,涉及二十四節(jié)氣、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規(guī)律及晝夜長
短變化規(guī)律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識記及分析運用能力,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
【詳解】(1)“白天黑夜兩均分”意思是全球各地白天和黑夜平分,是因為春分時太陽直射赤道,此時各地的
晝夜長短狀況為晝夜等長。
(2)北半球夏至日時(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qū)正午日影達到一年中
最短,我國各地的白晝達到一年中最長。
第9頁共14頁.
(3)讀圖可知,“風清露冷”寓意北半球的秋分日過后迎來下一個節(jié)氣寒露,天氣漸漸風寒水涼。
(4)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晝長夜短。過了冬至,太陽的直射點向北移動,
南半球晝逐漸變短,夜逐漸變長。
27.讀圖,回答以下問題。(14分)
(1)圖中應(yīng)根據(jù)確定方向,學農(nóng)教室在學生公寓的方向。(4分)
(2)圖中的比例尺是式比例尺。與1:40000相比,圖中的比例尺較(填“大”或“小”)。(2分)
(3)為了更好地了解學農(nóng)基地的布局。我們可以在手機上對電子地圖進行縮放、拖動等操作。當我們放大地
圖時。屏幕上顯示出的實地范圍會(填“擴大”或“縮小”)顯示出的地理事物越來越(填“詳細”或“簡
略”)。(2分)
(4)與傳統(tǒng)地圖相比。電子地圖的優(yōu)點是()(單項選擇題)(1分)
A.信息量固定B.便于更新C.成本較低D.不便攜帶
(5)圖中“道路”屬于地圖三要素中的。(1分)
(6)學農(nóng)教室和學生公寓的圖上距離約為5.5厘米,則其實際距離約為米。將圖中的數(shù)字式比例尺轉(zhuǎn)化為
線段式比例尺為。(4分)
【答案】(1)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東北(4分)
(2)數(shù)字大(2分)
(3)縮小詳細(2分)
(4)B(1分)
(5)圖例(1分)
(6)550(4分)
【詳解】(1)根據(jù)學農(nóng)基地平面圖三個門的名稱,該圖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方向,學農(nóng)教室在學
生公寓的東北方向。
第10頁共14頁.
(2)讀圖并根據(jù)所學可知,如圖的比例尺是數(shù)字式比例尺,與1:40000相比,如圖的比例尺較大,因為其
分母較小。
(3)根據(jù)所學可知,為了更好地了解學農(nóng)基地的布局,我們可以在手機上對電子地圖進行縮放、拖動等操
作。當我們放大地圖時,屏幕上顯示出的實地范圍會縮小,顯示出的地理事物越來越詳細。
(4)根據(jù)所學可知,電子地圖可以非常方便地對普通地圖的內(nèi)容進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組合、拼接,形成新
的地圖。電子地圖具有信息量大,便于更新,圖幅較小,可以調(diào)整比例尺和內(nèi)容等特點。故選B。
(5)根據(jù)所學可知,地圖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圖例,圖中“道路”屬于地圖三要素中的圖例。
(6)讀題干根據(jù)所學可知,比例尺1:10000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10000厘米,即100米。因此,圖
上5.5厘米代表的實際距離可以通過以下計算得出:5.5厘米×100米/厘米=550米。將圖中的數(shù)字式比例
尺轉(zhuǎn)化為線段式比例尺為。
28.材料一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間往往銜螺蚌殼及石子
如鳥卵者,橫巨石壁如帶。此乃昔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p>
材料二2020年11月10日,我國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成功在馬里亞納海溝坐底,最終抵達的深度
是10909米(圖中A處);2020年12月8日,中尼兩國領(lǐng)導人共同向全世界宣布:位于中尼邊界的珠穆朗
瑪峰的最新測量高程為8848.86米。
材料三板塊分布示意圖(下圖)。(10分)
(1)材料一中,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描述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是(地殼運動/人類活動)。(2分)
(2)“奮斗者”號在地球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坐底,坐底的深度和珠穆朗瑪峰(材料二中最新測量高程)的
相對高度為;下面海底地形圖中,表示海溝的是(填字母)。(4分)
第11頁共14頁.
(3)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發(fā)生時,下列自救措施中合理的有()(2分)
①樓層較高時,躲在狹小的空間,或躲在堅固的家具下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
②樓層較低時,迅速離開房屋到戶外空曠處
③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④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要冷靜行動,聽從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⑤發(fā)現(xiàn)有電梯時,迅速乘坐電梯逃離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4)地熱是來自地球內(nèi)部的一種能量資源。85%的冰島人口使用地熱供暖,首都雷克雅未克則全部利地熱發(fā)
電,還為建筑、溫室栽培、全天候室外游泳館等供暖。請結(jié)合圖8中冰島的位置,用板塊構(gòu)造學說解釋冰
島地熱資源豐富的原因。(2分)
【答案】(1)地殼運動(2分)
(2)19757.86c(4分)
(3)D(2分)
(4)冰島位于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2分)
【詳解】(1)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描述的現(xiàn)象是由于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運動導致了地形的變化,使
得原本位于海濱的區(qū)域現(xiàn)在距離海岸線已經(jīng)很遠。
(2)由圖可知,馬里亞納海溝是由于太平洋板塊俯沖到亞歐板塊下面形成的,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是10909
米,珠峰的海拔是8848.86米,所以兩地的相對高度是19757.86米。海溝是海底最深的部分,通常呈現(xiàn)為
狹長的深谷,故讀圖可知,圖中c為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公司如何通過社交媒體建立用戶社群
- 秘書工作績效管理計劃
- 提升幼兒禮儀教育的創(chuàng)新方法計劃
- 外匯投資合同范本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第4章第1節(jié)來自生物技術(shù)的憂慮第2節(jié)現(xiàn)代生物技術(shù)對人類社會的總體影響教案浙科版選修3
- 油品居間合同范本
- 電子競技在商業(yè)活動中的角色與價值
- 搪瓷空氣凈化器內(nèi)外殼生產(chǎn)考核試卷
- 科學實驗與技術(shù)應(yīng)用社團工作計劃
- 云母基電磁兼容材料的研發(fā)考核試卷
- 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方案計劃
- 各級人員及各崗位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度
- 202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建筑技術(shù)類)《建筑材料與檢測》模擬練習試題庫(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教學教研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
- 七年級地理下冊 9.2 巴西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人行道道鋪設(shè)施工方案
- 2025年度游戲工作室游戲客服中心用工合同
- 2025湖北社會工作師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開展課外讀物負面清單管理的具體實施舉措方案
- 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課件
- 六年級下學期開學第一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