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7課陳情表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7課陳情表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7課陳情表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7課陳情表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7課陳情表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9-第7課*陳情表忠義與親情,面對命運的選擇,他毅然選擇了后者。雖為“亡國賤俘”,卻不卑不亢,甘于清貧,婉拒帝王之邀,只為報答祖母的哺育之恩。雖說“烏鳥私情”,實則為至孝之舉。李密是幸運的,坎坷艱難的人生路上有祖母的細心呵護;祖母是華蜜的,疾病纏身的晚年有李密的不離不棄。《陳情表》用孝義和恩情交織出一個個愛的閃光點,為我們詮釋了愛的真諦。賞古詩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賞析]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的七言絕句?!爸型サ匕讟錀f”,明寫賞月環(huán)境,暗寫人物情態(tài),精練而含蓄。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凈素潔、清冷之感?!皹錀f”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練,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托了月夜的寧靜。全句無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到處想到清宵的望月者?!袄渎稛o聲濕桂花”,緊承上句,借助感受進一步渲染中秋之夜。這句詩描寫了冷氣襲人、桂花怡人的情景。這是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視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lián)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肯定也沾濕了桂花樹。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詩人選取“無聲”二字,細致地表現(xiàn)出冷露的輕快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之久?!敖褚乖旅魅吮M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兩句實行了移情的寫法,詩人從一群人的望月聯(lián)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賞月的活動升華到思人懷遠,意境闊大,含蓄不露。在表現(xiàn)的時候,詩人卻并不采納正面抒情的方式,干脆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xiàn)得蘊藉深厚。好像秋思唯詩人獨有,別人盡管也在望月,卻并無秋思可言。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癡情,手法高妙。在煉字上,“落”字新奇妥當,不同凡響,它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課內(nèi)素材李密從小父喪母棄,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他一度淪為亡國之奴,歸家供給祖母終老。后來他因孝被舉薦,屢被征召;祖母卻日薄西山,朝不慮夕。盡忠還是盡孝,李密進退兩難。侍奉新君,焉知福禍,且遠離祖母,情何以堪?辭命盡孝,報養(yǎng)祖母,卻逆君美意,橫禍將至。李密斟酌一再,宛轉(zhuǎn)陳詞,懇請皇帝準許他先盡孝后盡忠。他非常睿智,避而不談轉(zhuǎn)事新君的憂懼及不滿,卻大肆渲染自己對祖母的感情與孝情。“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李密用宛轉(zhuǎn)懇切之辭感動了皇帝,得以報答祖母哺育之恩,且避開了拒任新朝的罪過。李密機警善辯,以退為進,既贍養(yǎng)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運用角度]“孝”“親情”“美德”“感恩”等。精彩運用片段一:孝更絕倫足可矜小時候,這根布帶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根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這是2013年感動中國人物——陳斌強的頒獎辭。陳斌強,38歲,浙江磐安縣冷水鎮(zhèn)中心學校的初中語文老師。他用行動注解孝德,堅持五年用背帶背患病母親上下班,為年輕人做出榜樣。在工作與孝心的天平上,沒有誰重誰輕,陳斌強任勞任怨,為母親盡心盡孝,這種愛心、孝心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片段二:施恩不是為了回報,也不是為了感謝,真正施恩的人會遺忘自己對別人的恩惠。感恩于心不是獲得恩惠后的甜言蜜語,也不是得到好處后的裝腔作勢,真正感恩于心的人會將恩惠藏在心底,日后漸漸回報。忠則《出師表》,孝則《陳情表》。諸葛孔明為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孝子李密為報祖母哺育之恩,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他們的感恩來自內(nèi)心,他們是在謹記別人賜予的恩惠后用實際行動來感恩的。然而,當今社會有幾人能感恩于心?假如那些受希望工程資助的學子將別人的恩惠謹記于心,那么他們不會連一封感謝信都不寫。感恩于心不僅是古圣先賢所崇尚的,也應當是我們當代人所繼承和發(fā)揚的。華蜜之花,開在感恩枝頭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這是鳥兒的感恩。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是人類的感恩。因為懂得感恩,他們擁有了一顆金子般的心;因為懂得感恩,他們創(chuàng)下了人世間溫馨的傳奇;因為懂得感恩,這世界才會如此漂亮。華蜜之花,在感恩的枝頭漂亮綻放?!爸覄t《出師表》,孝則《陳情表》”,這兩表道盡了人間感恩的真諦,演繹了人世間感恩的傳奇。為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六出祁山,巧計破敵軍,為劉備打天下立下了豐功偉績。“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后人為他寫下的詩篇,為報當年的知遇之恩,他用畢生的精力向后人詮釋了感恩的真諦。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卻用自己的暖和讓這個可憐的孩子長大成人,且名揚四方,為官做宰是多少讀書人畢生的幻想,十年寒窗不正為一朝為官?然而當這個機會真正來臨,李密卻不曾遺忘自己的祖母。他放棄了這個機會,因為他知道“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在為官和報恩之間他選擇了后者,向世人彰顯了一首宏大的詩篇——感恩。他們的感恩暖和了自己,感動了后人。那一刻,華蜜之花,在感恩的枝頭灼灼其華。感恩之心,是我們維系這個世界的根本,擁有感恩的心,才能稱之為有靈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行思議。曾震驚一時的云南高校血案是多少人揮之不去的陰影。馬加爵一時的沖動讓四個年輕的生命就此終結(jié),我不想說他殘忍。我只想說,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高校用學問培育他,而他卻使之蒙羞;他的父母專心血把他養(yǎng)大,他卻讓他們體會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苦楚;與同學的情意他不懂得珍惜。假如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或許這一切就不會發(fā)生。當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華蜜之花開在哪里?荊軻賭命,是為報太子知遇之恩;數(shù)十年為戰(zhàn)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陳健對戰(zhàn)友的感恩;袁隆平數(shù)十年專注探討雜交水稻,是對祖國的感恩。懷抱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將愛傳遞。將別人無私的幫助,深深牢記,并將之傳遞,這世界因感恩而漂亮。人世間沒有不絕的風暴,感恩卻有其不老的風情。華蜜之花,開在感恩枝頭,灼灼其華。(有刪改)[佳作賞析]文章以“華蜜之花,開在感恩枝頭”為題,以闡明感恩和華蜜之間的關系作為主要內(nèi)容,運用正反對比的手法,跨越時空,讓諸葛亮、李密和馬加爵形成顯明的對比,無可爭論地說明白“因為懂得感恩,這世界才會如此漂亮”的道理。文章非常留意過渡和照應的支配,標題和內(nèi)容照應,開頭和結(jié)尾照應,爭論抒情的句子和敘述的內(nèi)容結(jié)合也非常緊密。文章還用“華蜜之花,在感恩的枝頭灼灼其華”這樣的句子來組織文段,顯得完整、縝密而富有韻味。[寫作借鑒]1.學開頭。文章開頭由物及人,引用詩文名句,組成排比段落,點出本文的話題“感恩”,再用三個排比句順勢提出中心論點“華蜜之花,開在感恩枝頭”。語言美麗,句式整齊,令人耳目一新。2.學正反對比論證。諸葛亮和李密懂得感恩,名垂青史,馬加爵不懂得感恩,害人害己,正反對比更好地論證了中心論點。3.學段內(nèi)排比。倒數(shù)第三段連舉“荊軻、陳健、袁隆平”三個事例,一個事例一句話,構(gòu)成一組排比句,極大地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更有力地論證了文章的中心論點。4.學點題。在爭論文寫作中,特殊強調(diào)“金雞三點頭”,即在文章開頭、中間、結(jié)尾都要適時地點題,保證結(jié)構(gòu)的嚴謹和中心的集中,本文作者深諳此道,在文章的開頭、結(jié)尾及中間部分不失時機地強調(diào)論點、突出中心。一、語言運用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夙遭閔兇B.零丁孤苦C.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D.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解析:A項,“閔”通“憫”;B項,“零丁”通“伶仃”;D項,“蓐”通“褥”。答案:C2.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eq\b\lc\{(\a\vs4\al\co1(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鮮:沒有,門衰祚薄,晚有兒息祚:福分))B.eq\b\lc\{(\a\vs4\al\co1(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僮:童仆,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吊:牽掛))C.eq\b\lc\{(\a\vs4\al\co1(猶蒙矜育矜育:憐惜哺育,人命危淺淺:不長))D.eq\b\lc\{(\a\vs4\al\co1(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區(qū)區(qū):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聽:準許、成全))解析:“吊”應是“勸慰”的意思。答案:B3.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eq\b\lc\{(\a\vs4\al\co1(①臣之進退,實為狼狽,②親故多勸余為長吏))B.eq\b\lc\{(\a\vs4\al\co1(①州司臨門,急于星火,②鵬之徙于南冥也))C.eq\b\lc\{(\a\vs4\al\co1(①臣以供給無主,辭不赴命,②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D.eq\b\lc\{(\a\vs4\al\co1(①則劉病日篤,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解析:A.①動詞,是;②動詞,擔當,做。B.①介詞,表比較,比;②介詞,引出動作的地點。C.①②都是介詞,因為。D.①連詞,表轉(zhuǎn)折,可是;②連詞,就,那么。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句是()A.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B.至于成立C.臣欲奉詔奔馳D.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解析:盤桓:古今義都為猶疑不決。A項,古義:不能走路。今義:不行以,不被允許;不中用;接近于死亡;不好等。B項,古義:成人獨立。今義:(組織、機構(gòu)等)籌備勝利,起先存在;(理論、看法)有依據(jù),站得住。C項,古義:快速上路,立刻進京。今義:(車、馬等)很快地跑。答案:D5.下列句子中屬于文言被動句的一項是()A.今臣亡國賤俘B.非臣隕首所能上報C.則告知不許D.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解析:A項、B項,推斷句;D項,狀語后置句。答案:C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陳情表》中申訴自己未敢違逆君命,但又不能離開祖母的進退不能的兩難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陳情表》中以烏鴉反哺為喻,來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陳情表》中表現(xiàn)活著不惜性命為國出力,死后也要結(jié)草銜環(huán)來報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贝鸢福?1)欲茍順私情則告知不許(2)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3)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7.仿照前后句,在橫線上填入恰當?shù)木渥??!靶ⅰ笔巧钥v即逝的眷戀,________________?!靶ⅰ笔且皇ё愠汕Ч藕薜耐拢靶ⅰ笔巧c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蛟S是一處豪宅,________________?;蛟S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或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蛟S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或許是作業(yè)簿上的一個紅五分。或許是一桌山珍海味,或許是一枚野果一朵小花?;蛟S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或許是一雙干凈的舊鞋?;蛟S是數(shù)以萬計的金錢,或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孝”是無法重現(xiàn)的華蜜或許是一片磚瓦二、閱讀提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時年數(shù)歲,感戀彌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cè)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為郎。數(shù)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遂不應命。乃上疏曰:“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钡塾[之曰:“士之出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后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比A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贝螁枺骸翱酌餮越毯嗡椋俊泵茉唬骸拔羲?、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酌髋c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比A善之。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nèi)轉(zhuǎn),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宮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賜、興。(節(jié)選自《晉書·李密傳》)[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熱切的樣子。③游夏:孔子學生子游、子夏。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B.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C.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D.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解析:解答此類題,可用解除法,如本題中“從事”為官職名,中間不能斷開,解除C、D兩項;“弗之劾也”的主語為“司隸”,解除A項。答案:B9.下列對文中相關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密的上疏《陳情表》被認定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自己應當報養(yǎng)祖母的大義,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言辭慷慨,表達感情干脆坦率。B.三國時期的蜀漢,最終漢懷帝劉禪。蜀國被魏所滅,劉禪倒戈后,魏帝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quán)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劉禪卻樂而忘本,樂不思蜀。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傳聞中的人物,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后常為獄官或獄神的代稱。D.古代臣民上書言事分為“上書”“上疏”和“上封事”,其區(qū)分在于“上書”是臣民向皇帝進言所采納的最常見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員特地上奏皇帝的一種文書形式,“上封事”則是向皇帝進諫帶有機密性的文書。解析:“言辭慷慨,干脆坦率”有誤,應為言辭懇切,表達情感委婉暢達。答案:A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密幼年喪父,母親再嫁,年僅幾歲的他熱切地思念雙親,不能自已,以致憂思成疾。B.“周門人方之游夏”“數(shù)使吳,有才辯”“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等表現(xiàn)出李密有才能。C.晉武帝讀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陳情表》后,贊揚他是真名士,并答應了他的懇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喪期滿,晉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陽擔當太子洗馬。D.借皇上東堂賜宴餞別之機,李密賦詩一首,詩的末章表明白他想回家種田的愿望。晉武帝為此很生氣,都官從事見機行事,立刻奏請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職。解析:“表明白他想回家種田的愿望”有誤。李密想入朝為官,并希望得到升遷,但因朝廷中無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調(diào)任漢中太守。他心懷不滿,作詩發(fā)牢騷。答案:D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李密)有空閑的時間就講學,遺忘了疲憊,并且拜譙周為師,譙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優(yōu)秀學生子游、子夏。(2)和孔明說話的人沒有能和孔明水平相當?shù)?,因此孔明的言論訓誨就要詳細瑣碎。12.文中哪些內(nèi)容體現(xiàn)了李密是當時的“名士”?請簡要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李密躬自撫養(yǎng)祖母劉氏,以孝謹聞;②數(shù)使吳,有才辯,吳人贊揚;③向晉武帝司馬炎上書并得到贊揚;④回答司空張華的詢問,張華認為他說得好?!緟⒖甲g文】李密,字令伯,是犍為武陽人(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區(qū))。他的另一個名字叫虔。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何氏改嫁。當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感戀雙親,思念至深,以至憂思成疾。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順和尊敬而著名。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邊,夜里不脫衣睡覺。為祖母端飯菜、喂湯藥,他總要嘗過之后才讓祖母飲食或服用。(李密)有空閑的時間就講學,遺忘了疲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