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zhì)3金屬晶體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zhì)3金屬晶體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zhì)3金屬晶體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zhì)3金屬晶體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zhì)3金屬晶體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金屬晶體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金屬的下列性質(zhì)與金屬晶體中的自由電子無關的是(D)A.良好的導電性 B.良好的導熱性C.良好的延展性 D.密度大小解析: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都可以用“電子氣理論”說明。2.下列關于金屬晶體的說法正確的是(B)A.用鉑金做首飾不能用金屬鍵理論說明B.不同金屬晶體中金屬鍵的強度不同C.Li、Na、K的熔點漸漸上升D.金屬導電和熔融電解質(zhì)導電的原理一樣解析:A項,用鉑金做首飾,主要是因為鉑金具有金屬光澤,金屬具有光澤是因為金屬中的自由電子能夠汲取可見光,可用金屬鍵理論說明,錯誤。C項,堿金屬元素原子的半徑越大,金屬鍵越弱,則其單質(zhì)的熔、沸點越低,故熔點:Li>Na>K,錯誤。D項,金屬導電依靠的是自由移動的電子,熔融電解質(zhì)導電依靠的是自由移動的離子,二者導電原理不一樣,錯誤。3.下列關于金屬晶體的敘述正確的是(B)A.構成金屬晶體的粒子是原子B.固態(tài)和熔融時易導電,熔點在1000℃左右的晶體可能是金屬晶體C.金屬晶體的最密積累方式只有面心立方積累D.金屬導電和熔融電解質(zhì)(或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的原理一樣解析:構成金屬晶體的粒子是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A項錯誤;金屬晶體的最密積累方式有六方最密積累和面心立方最密積累,C項錯誤;金屬導電的原理是存在自由移動的電子,熔融電解質(zhì)導電的原理是存在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D項錯誤。4.已知金屬鉀的晶胞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D)A.該晶胞屬于密置層的一種積累方式B.該晶胞是六棱柱C.每個晶胞平均擁有9個K原子D.每個K原子四周距離最近且相等的K原子有8個解析:鉀晶胞是非密置層的兩種積累方式中的一種,A錯;晶胞呈立方體,不是六棱柱,B錯;依據(jù)分攤法計算,每個晶胞有2個K原子,C錯;距離最近的兩個K原子是頂點和體心的K原子,每個頂點被8個晶胞共用,故每個K原子四周距離最近且相等的K原子有8個,D正確。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D)A.金屬受外力作用時經(jīng)常發(fā)生變形而不易折斷,這是由于金屬原子之間有較強的作用B.通常狀況下,金屬里的自由電子會發(fā)生定向移動而形成電流C.金屬是借助自由電子的運動,把能量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D.金屬的導電性隨溫度的上升而減弱解析:金屬受外力作用時經(jīng)常發(fā)生變形而不易折斷,這是因為金屬晶體中各原子層會發(fā)生相對滑動,但不會變更原來的排列方式,故A項不正確;金屬里的自由電子要在外電場作用下才能發(fā)生定向移動產(chǎn)生電流,故B項不正確;金屬的導熱性是由于自由電子碰撞金屬原子將能量進行傳遞,故C項不正確。6.金屬鍵的強弱與金屬原子價電子數(shù)的多少有關,價電子數(shù)越多金屬鍵越強;與金屬陽離子的半徑大小也有關,金屬陽離子的半徑越大,金屬鍵越弱。據(jù)此推斷下列選項中金屬的熔點漸漸上升的是(B)A.LiNaK B.NaMgAlC.LiBeMg D.LiNaMg解析:Li、Na、K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相同,金屬原子的半徑漸漸增大,金屬鍵漸漸減弱,熔點漸漸降低,A項錯誤;Na、Mg、Al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漸漸增多,金屬原子的半徑漸漸減小,金屬鍵漸漸增加,熔點漸漸上升,B項正確;Be、Mg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相同,金屬原子的半徑漸漸增大,金屬鍵漸漸減弱,熔點漸漸降低,C項錯誤;Li、Na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相同,金屬原子的半徑漸漸增大,金屬鍵漸漸減弱,熔點漸漸降低,D項錯誤。7.某新型“防盜玻璃”為多層結構,每層中間嵌有極細的金屬線。當玻璃被擊碎時,與金屬線相連的警報系統(tǒng)就會馬上報警?!胺辣I玻璃”能報警是利用了金屬的(B)A.延展性 B.導電性C.彈性 D.導熱性解析:由題給信息可知,當玻璃被擊碎時,金屬線與警報系統(tǒng)形成了閉合回路,利用的是金屬的導電性,故B項正確。8.合金是金屬與一些非金屬或其他金屬在熔化狀態(tài)下形成的一種熔合物,依據(jù)表中供應的數(shù)據(jù),推斷可以形成合金的是(A)金屬或非金屬鈉鋁鐵硅硫熔點/℃97.8660.415351410112.8沸點/℃883246727502353444.6A.鋁與硅 B.鋁與硫C.鈉與硫 D.鈉與硅解析:能發(fā)生反應的物質(zhì)不能形成合金,故B、C項錯誤;鈉的沸點遠低于硅的熔點,當硅熔化時,鈉已經(jīng)變?yōu)闅鈶B(tài),故它們不能形成合金,D項錯誤。9.金屬晶體中金屬原子有三種常見的積累方式,六方最密積累、面心立方積累和體心立方積累,如圖a、b、c分別代表這三種晶胞的結構,其晶胞內(nèi)金屬原子個數(shù)比為(A)A.3∶2∶1 B.11∶8∶4C.9∶8∶4 D.21∶14∶9解析:本題考查晶胞中微粒數(shù)的計算,用均攤法。晶胞a中所含原子=12×eq\f(1,6)+2×eq\f(1,2)+3=6個,晶胞b中所含原子=8×eq\f(1,8)+6×eq\f(1,2)=4個,晶胞c中所含原子=8×eq\f(1,8)+1=2個。10.教材中給出的幾種晶體的晶胞如圖所示。則這些晶胞分別表示的物質(zhì)可能是(C)A.碘、鋅、鈉、金剛石 B.金剛石、鋅、碘、鈉C.鈉、鋅、碘、金剛石 D.鋅、鈉、碘、金剛石解析:第一種晶胞為體心立方積累,鉀、鈉、鐵等金屬采納這種積累方式;其次種晶胞為六方最密積累,鎂、鋅、鈦等金屬采納這種積累方式;構成第三種晶胞的粒子為雙原子分子,可能是碘;第四種粒子的晶胞結構為正四面體,可能為金剛石。11.石墨的片層結構如圖所示。在片層結構中,碳原子數(shù)、C—C鍵數(shù)、六元環(huán)數(shù)之比為(D)A.1∶1∶1 B.2∶2∶3C.1∶2∶3 D.2∶3∶1解析:在石墨的片層結構中,以一個六元環(huán)為探討對象,由于一個碳原子為三個六元環(huán)共用,即屬于每個六元環(huán)的碳原子數(shù)為6×eq\f(1,3)=2;一個碳碳鍵為兩個六元環(huán)共用,即屬于每個六元環(huán)的碳碳鍵的數(shù)目為6×eq\f(1,2)=3。12.如圖所示,鐵有δ、γ、α三種同素異形體,三種晶體在不同溫度下能發(fā)生轉(zhuǎn)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δ-Feeq\o(,\s\up7(1394℃),\s\do5())γ-Feeq\o(,\s\up7(912℃),\s\do5())α-FeA.δ-Fe晶體中與每個鐵原子等距離且最近的鐵原子有8個B.α-Fe晶體中與每個鐵原子等距離且最近的鐵原子有6個C.若δ-Fe晶胞邊長為acm,α-Fe晶胞邊長為bcm,則兩種晶體密度比為2b3∶a3D.將鐵加熱到1500℃分別急速冷卻和緩慢冷卻,得到的晶體類型相同解析:本題考查晶胞結構。由題圖知,δ-Fe晶體中與鐵原子等距離且最近的鐵原子有8個,A項正確;一個δ-Fe晶胞占有2個鐵原子,一個α-Fe晶胞占有1個鐵原子,故兩者密度比為eq\f(2×56,a3)∶eq\f(1×56,b3)=2b3∶a3,C項正確;晶體加熱后急速冷卻和緩慢冷卻,得到的晶體類型是不同的,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共52分)13.(17分)金剛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1)C60、金剛石、石墨和石墨烯四者互為B。A.同分異構體 B.同素異形體C.同系物 D.同位素(2)固態(tài)時,C60屬于分子(填“離子”“原子”或“分子”)晶體。(3)2010年諾貝爾評審委員會發(fā)布的新聞稿稱石墨烯為“完備原子晶體”,作為二維結構單層碳原子材料,其強度相當于鋼的100倍,導電性能好,導熱性能強。①金剛石不導電,石墨和石墨烯能導電,其主要緣由是金剛石中每個碳原子的價電子都參加形成共價單鍵(σ鍵),沒有自由移動的電子,而石墨和石墨烯中每個碳原子還有一個價電子不參加形成共價單鍵(σ鍵),能自由移動而導電;②金剛石屬于原子晶體,是因為金剛石的碳原子間靠共價鍵相結合而形成了空間網(wǎng)狀結構;③足球烯(C60)熔點低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石墨烯的熔點。(4)石墨晶體中含有共價鍵和范德華力,石墨的熔點高于金剛石的熔點,由此推想:①石墨中碳碳鍵鍵長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金剛石中碳碳鍵鍵長;②石墨中含有σ和π(填“σ”“π”或“σ和π”)鍵;③石墨中碳碳鍵鍵角為120°。14.(9分)推斷下列晶體類型。(1)SiI4:熔點為120.5℃,沸點為271.5℃,易水解,為分子晶體。(2)硼:熔點為2300℃;沸點為2550℃,硬度大,為原子晶體。(3)硒:熔點為217℃,沸點為685℃,溶于氯仿,為分子晶體。(4)銻:熔點為630.74℃,沸點為1750℃,可導電,為金屬晶體。解析:(1)SiI4為低熔點化合物,為分子晶體;(2)晶體硼熔點高,硬度大,是典型的原子晶體;(3)硒熔、沸點低,易溶于CHCl3,為分子晶體;(4)銻可導電,為金屬晶體。15.(12分)金屬晶體中金屬原子主要有三種常見的積累方式:體心立方積累、面心立方積累和六方積累,其結構單元分別如下圖甲、乙、丙所示:(1)甲、乙、丙三種結構單元中,金屬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2∶3。(2)如圖為高溫超導體領域里的一種化合物——鈣鈦礦晶體結構。該結構是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復單元。①在該晶體中,每個鈦原子四周與它最近且距離相等的鈦原子共有6個,若將之連接,則呈正八面體形態(tài)。②該晶體結構中,氧、鈦、鈣的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3︰1︰1。解析:(1)甲晶胞中所含金屬原子數(shù)為8×eq\f(1,8)+1=2;乙晶胞中所含金屬原子數(shù)為8×eq\f(1,8)+6×eq\f(1,2)=4;丙晶胞中所含金屬原子數(shù)為12×eq\f(1,6)+2×eq\f(1,2)+3=6。(2)①鈦原子位于立方體的8個頂點上,與一個鈦原子等距離的鈦原子有6個,呈正八面體形態(tài)。②該晶體結構中鈣原子數(shù)為1,鈦原子數(shù)為8×eq\f(1,8)=1,氧原子數(shù)為12×eq\f(1,4)=3,故氧、鈦、鈣的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3∶1∶1。16.(14分)Mn、Fe均為第四周期過渡元素,兩元素的部分電離能(I)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元素MnFe電離能/(kJ·mol-1)I1717759I215091561I332482957(1)Mn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2。比較兩元素的I2、I3可知:氣態(tài)Mn2+再失去一個電子比氣態(tài)Fe2+再失去一個電子難。對此,你的說明是由Mn2+轉(zhuǎn)化為Mn3+時,3d能級由較穩(wěn)定的3d5半充溢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椴环€(wěn)定的3d4狀態(tài)(或Fe2+轉(zhuǎn)化為Fe3+時,3d能級由不穩(wěn)定的3d6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檩^穩(wěn)定的3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