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一歷史寒假作業(yè)第18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一歷史寒假作業(yè)第18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一歷史寒假作業(yè)第18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一歷史寒假作業(yè)第18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一歷史寒假作業(yè)第18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1、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主見在政治上實行(

)A.聯(lián)邦制

B.共和制

C.君主立憲制

D.君主專制2、百日維新期間維新派沒有提出開國會、立憲法等主見,這表明(

)A.變法內(nèi)容很片面

B.資產(chǎn)階級對封建勢力作了妥協(xié)

C.皇帝無實權,不敢接受

D.維新改革不涉及制度革新3、“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袤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勝利之處。”這里的“勝利之處”主要是指戊戌變法()A.阻擋了民族危機的接著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C.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D.動搖了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4、某歷史學家認為:“嚴格說來,□可說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三個救國救民族的方案,不過這個方案是反對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慘敗是極自然的。慘敗代價之大足證我民族要圖生存絕不行以開倒車?!?/p>

依據(jù)材料和所學,推斷“□”描述的歷史事務是(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義和團運動

D.清末“新政”5、下列關于“扶清滅洋”口號的論述,正確的是(

)

①這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主要緣由

②這表明義和團民眾懷著樸實的愛國熱忱

③這表明義團打擊的對象是外國侵略者

④這使義和團運動得到清政府的全力支持,勢力遛及全國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俄國記者揚契維茨基在《八國聯(lián)軍目擊記》中寫道:每.次齊射之后,我們都聽到刺耳的嚎叫聲,只見燈掉落了,潰散了,熄滅了,但是團民們?nèi)耘f揮動大刀長矛”..向車站前進。.,...一排子彈射過去,大旗倒下了,又舉了起來,接著又倒了下去。材料最能說明義和團(

)A.堅決的政治信仰

B.無畏的犧牲精神

C.堅韌的民族精神

D.愚昧的果敢堅韌7、下面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時期的一幅漫畫及畫面內(nèi)容說明,這次斗爭結(jié)束后,“大餅”的主子(

)

圖中的“大餅”代表著當時任人宰割的

中國,而圍著大餅的是手中握有匕首的列

強,其迫不及待地要對“大餅”動刀。漫

畫很好地呈現(xiàn)了“大清”不堪一擊、

任人宰割的景象。A.“壽終正寢”

B.“成為木偶”

C.“支離破裂”

D.“日益強壯”8、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不同于兩次鴉片斗爭的是(

)A.威逼到清朝統(tǒng)治的中心——京津地區(qū)

B.以鎮(zhèn)壓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為干脆目的

C.遭到中國軍民的英勇反抗

D.企圖以武力實現(xiàn)其侵略目標9、近代某不同等條約規(guī)定,“各國應分自主,當駐兵隊護衛(wèi)使館,并將各使館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該不同等條約是()A.《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南京條約》 D.《辛丑條約》10、下列《辛丑條約》的內(nèi)容,最能表明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的是()A.支付高額賠款

B.劃定使館區(qū)

C.外務部列六部之首

D.承諾禁止中國人民反帝11、在近代中國,民眾與外國傳教士及信徒的沖突稱為“民教沖突”,據(jù)記載,沖突最多的三個年份分別為1884年、1898年、1900年。這表明(

)。A.中西文化沖突不行調(diào)和

B.傳教活動均以武力為后盾

C.清政府對傳教活動看法強硬

D.民教沖突隨民族危機加深而凸顯12、閱讀下列材料,結(jié)合所學學問回答問題。

材料一泰西近政論,皆言三權:有議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權立,然后事體備。以我朝論之,皇上則為元首,百體所從,軍機號為政府,出納王命。

——康有為

材料二自臺灣事后(指1895年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天下皆知朝廷之不行恃,人無固志,奸宄生心。陳涉輟耕于隴上……伏莽遍于山澤,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斬木,已可憂危。

——康有為

材料三大借洋款,以舉庶政。

——康有為

材料四史學界有的專家認為,在中國近代化歷史進程中,“戊戌變法具有特別意義”,為此后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其功不行沒”。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為的什么政治主見?其理論依據(jù)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維新派對農(nóng)夫和帝國主義的看法怎樣?

3.依據(jù)材料一、二、三指出維新變法運動的根本缺陷。

4.你認為材料四中的“特別意義”是指什么?為什么說戊戌變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結(jié)合材料四中的觀點談談你對戊戌變法的相識。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義和團檔案史料有栽:最恨和約,誤國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趨炎附勢,肆虐同群。材料二

義和團運動期間,一位團民私自替政府擬了一份對外“和約”如下:一、各國前索賠款,一概作廢。二、各國應償還中國兵費四百兆兩。三、各國兵船已在中國口者,不準駛出。四、各國租價照今加倍。五、將總署交還中國?!?、全部各國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將臺灣交還中國。九、德國將膠州交還中國。十、俄羅斯將大連灣交還中國。十一、全部教士各歸其國,不準再來?!?、中國海關仍歸華人處理。十九、外人不準在中國游歷。二十、俄羅斯西伯利亞及各處鐵路,均須拆毀。二十一、英國須將新界九龍交還中國。二十二、各國運來中國貨物合應加倍收稅。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須先稟明該處守口中國兵官,方準入口。……材料三

(按:下文出自義和團運動期間《中外日報》上的一篇文章)夫中國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其間喪師辱國,賠款割地,蓋無約不損,無戰(zhàn)不敗,其故時通國臣民上下,以報仇雪恥,以積憤思報怨,其處也應變,雖日非宜,其抗志負氣,始非無取。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jié)合時代背景分析義和團運動發(fā)生的緣由。2.

結(jié)合所學學問評價材料二中的“和約”的要求。3.材料三是如何評價義和團的?這種評價是否可取?為什么?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具有政權象征意義的北京在近代曾幾度淪陷,一些文章都對此進行了描述。如鳳凰資訊在《歷史上的今日》中提到:俄軍攻東直門,日軍攻朝陽門,美軍攻東便門。上午11時東便門被攻破,部分美軍最先攻入外城。英軍中午始達北京,攻廣渠門,至下午2時許攻入。晚9時,俄、日軍各自由東直、朝陽破門而入……材料二中國近代以來國際地位及實力改變表時間1840~1911年1911~1949年1949年至今狀態(tài)列強侵略、限制列強侵略、限制新中國成立、民族獨立地位半殖民地國家;貧窮落后地位稍有提高;積弱積貧地位穩(wěn)步上升至世界大國;經(jīng)濟發(fā)展到其次大經(jīng)濟體材料三當國家命運還不駕馭在中國人民自己手里的時候,在反動統(tǒng)治勢力拒絕一切根本社會變革的時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宏大復興只能是一句空話?!秾O中山宏大的歷史貢獻》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宏大復興,必需堅決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大旗幟,必需堅決不移高舉愛國主義宏大旗幟,必需堅決不移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旗幟?!\濤(2011年10月9日)

“我堅信……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目標確定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宏大復興的幻想確定能實現(xiàn)。”——習近平(2012年11月29日)1.材料一中描述了哪次侵華斗爭的場景?請簡述你的理由。2.材料二表格中的內(nèi)容反映了一個怎樣的規(guī)律性問題?3.依據(jù)上述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學問,指出“中華民族宏大復興的幻想”出現(xiàn)的緣由,請談談你對這一“幻想”的相識。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維新派主見學習日本的明治維新,實行開明專制或君主立憲,進行“體制創(chuàng)新”,依靠皇帝的權威自上而下地進行改革。故選C項。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題考査資產(chǎn)階級維新變法的局限性。戊戌變法涉及政治、經(jīng)濟等多個領域,故A項錯誤;維新改革的內(nèi)容側(cè)重于制度革新,D項表述錯誤;光緒帝變法的目的在于鞏固清朝統(tǒng)治,階級本質(zhì)確定了他不行能實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因此問題并不在于他是否駕馭實權,C項亦不正確。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義和團運動,考查解讀和獲得材料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學問分析歷史問題的實力。依據(jù)“反對西洋化、近代化”“慘敗是極自然的”“要圖生存絕不行以開倒車”分析可知,題干反映了義和團運動的愛國精神和盲目排外心情,故選C項。

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拒斗爭·義和團運動。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八國聯(lián)軍侵華主要是擴大侵略權益;清政府不僅沒有全力支持義和團運動,后來反而鎮(zhèn)壓。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民團仍舊揮動著大刀長矛,向車站前進……一排子彈射過去,大旗倒下了,又舉了起來,接著又倒了下去?!边@些信息反映了義和團英勇抗擊外國侵略的堅韌的民族精神。故選C。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留意題干中時間信息為“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時期”。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大餅”的主子是清政府。八國聯(lián)軍占據(jù)北京后,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故答案為B。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鑒別實力,能夠從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對比、發(fā)覺歷史事務的異同點。八國聯(lián)軍侵華時,目的由過去把矛頭指向清政府轉(zhuǎn)變?yōu)闅灉缰袊嗣竦姆纯惯\動。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題考査《辛丑條約》,“各國應分自主,當駐兵隊護衛(wèi)使館,并將各使館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表現(xiàn)的是《辛丑條約》辛的在北京設立使館區(qū),允許各國駐兵愛護的內(nèi)容,故選D。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是考查學生史論結(jié)合實力,解答時還應依據(jù)“最能表明”的限制。清政府對中國人民禁止反帝的承諾,表明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故選D。

點評:A項內(nèi)容是列強對中國空前的大規(guī)模的勒索;B項使館區(qū)是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C項規(guī)定便于清政府依據(jù)外國侵略者的意圖實行賣國的外交政策;依據(jù)D項規(guī)定,清朝官吏嚴厲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的幫兇,符合題意,故選D。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1884年、1898年、1900年分別是中法斗爭、德國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與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這表明民教沖突隨民族危機加深而凸顯。12答案及解析:答案:1.君主立憲。三權分立學說。2.利用變法來抵制農(nóng)夫起義,幻想得到帝國主義支持。

3.不敢觸動封建統(tǒng)治基礎,不敢發(fā)動農(nóng)夫階級,不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

4.“特別意義”是指它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的理由:主見學習西方近代政治制度。對戊戌變法的相識:①它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是進步的和愛國的。②提出挽救民族危亡、發(fā)展資本主義的主見。③維新派和頑固勢力進行論戰(zhàn),促進思想解放。④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沖擊封建君主專制政體。⑤培育人才,促進了中國近代化進程。(答出3點即可)解析:本題考査學生分析解讀材料的實力。第1問應從“皇上則為元首……軍機號為政府”人手歸納維新派的政治主見,理論依據(jù)即三權分立學說。第2問留意材料二的“揭竿斬木,已可憂?!敝皋r(nóng)夫起義,材料三中的“洋”應指西方國家。第3問應聯(lián)系民族資產(chǎn)階級對農(nóng)夫、帝國主義的看法及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懦弱性來回答。第4問特別意義要側(cè)重從思想解放角度分析,其奠定重要理論基礎的理由就是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相識結(jié)合所學作答。13答案及解析:答案:1.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清政府實行賣國政策,民族危機空前嚴峻。

2.正義的愛國的反對外來侵略的要求值得確定,如:收回國家主權、廢除賠款、收回關稅主權。但也反映了保守思想觀念,如:盲目排外的要求。

3.認為義和團的斗爭方式不正確,但確定了義和團的抗拒精神。這種評價是基本可取的。義和團盲目排外,有明顯的不足不處,但其抗擊外國侵略有重大意義。解析:14答案及解析:答案:1.斗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理由:《歷史上的今日》中提到了俄軍、美軍、日軍和英軍等不同國家的軍隊進攻北京,所以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

2.問題:取得國家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