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測試題_第1頁
第三單元測試題_第2頁
第三單元測試題_第3頁
第三單元測試題_第4頁
第三單元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測試題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右圖是1978年5月發(fā)表在《光明日報》上的文章。這一文章的發(fā)表深刻地影響了現(xiàn)代中國歷史的進程,因為該文章的發(fā)表()A.深刻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B.開創(chuàng)了經濟建設的新局面C.結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動亂 D.糾正了“左”傾錯誤路線2.國外一位學者提出了“21世紀始于中國的1978年”的觀點。1978年中國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是()A.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開始在國際舞臺發(fā)揮更大作用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文化大革命”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決策D.鄧小平理論成為黨的指導思想3.學習歷史須分清史實和觀點。下列關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表述,屬于觀點的是()A.1978年在北京召開 B.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C.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 D.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4.下圖是1979年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標題寫著: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這里的“中國新時代”是指()A.新中國的成立 B.“文化大革命”C.改革開放 D.社會主義道路的起步5.20世紀50年代晚期以后,中國農村長期保持以“生產隊”為單位的生產組織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戶)”為單位的生產組織形式在農村得到廣泛推行。這一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遷反映了中國農村()A.土地所有權變化 B.經濟體制的變革 C.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出現(xiàn) D.農民積極性提高6.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農村改革中,農民的兩個偉大創(chuàng)造是()A.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迅速發(fā)展B.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C.開辟經濟特區(qū)、“打破大鍋飯”D.國企改革、土地私有7.1986年的《時代》周刊寫道:這一次鄧小平再次當選年度風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續(xù)不斷的改革……”那“持續(xù)不斷的改革”中除“積極推進對外開放”外,還包括()A.增強企業(yè)活力,穩(wěn)步推進城市經濟體制改革B.正確分析國情,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C.發(fā)表南方談話,闡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D.提出改革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8.1985年,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這場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A.增強企業(yè)活力 B.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 C.擴大企業(yè)自主權 D.實行對外開放9.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qū)。雄安新區(qū)被確定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進一步推進中國式體制改革實踐,即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fā)揮政府作用,激發(fā)市場活力。由此可見,“中國式體制”指的是()A.國有企業(yè)改革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D.建立經濟特區(qū)10.與其他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開放區(qū)相比,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發(fā)揮了獨特的作用。其“獨特”之處在于()A.推進了對外開放的進程 B.在對外開放中發(fā)揮了示范和引領作用C.促進了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 D.推動了沿海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11.1984年鄧小平為深圳特區(qū)題詞:“深圳的發(fā)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qū)的政策是正確的?!边@是對深圳發(fā)展經驗的肯定,也是對整個經濟特區(qū)政策的肯定。在這之后,我國()A.進行國有企業(yè)改革 B.開放14個沿海城市C.迅速建立珠海經濟特區(qū) D.在內地各城市建立了經濟特區(qū)12.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說:“浦東是我去過的地方中最令人欽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東的“成功”主要得益于()A.上海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 B.經濟特區(qū)的設立C.浦東的開發(fā)開放 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3.1980年,我國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qū);1984年,開放14個沿海城市;1985年,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qū);1988年,劃海南島為經濟特區(qū);1992年,決定開放內地部分省會城市、沿江沿邊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13年,設立上海自由貿易區(qū)。以上史實主要說明了我國()A.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B.國際地位逐步提高 C.體制改革走向深入 D.擴大開放融入世界14.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作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fā)展分三步走的戰(zhàn)略部署的會議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5.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三大這三次會議的共同點是()①都體現(xiàn)了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②工作重點都主張發(fā)展經濟,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③都主張對內改革,對外開放④主要方針、路線在實踐中得到貫徹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16.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的會議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7.鄧小平開創(chuàng)的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與毛澤東開創(chuàng)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兩者最重要的相同點是()A.堅持走群眾路線 B.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C.從中國國情出發(fā),實事求是 D.借鑒蘇聯(lián)的成功經驗18.下列名詞屬于在中共十六大上首次使用的是()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B.毛澤東思想 C.鄧小平理論 D.“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19.發(fā)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面對新的形勢,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問題,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作出了科學回答,即()A.科學發(fā)展觀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C.鄧小平理論 D.“中國夢”20.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從國情出發(fā)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體包括()①毛澤東思想②鄧小平理論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學發(fā)展觀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二、非選擇題(21題14分,22題12分,23題14分,共40分)21.時代的主題是壓倒一切的力量,縱觀1840年至今的歷史,我們能清晰地看出中華民族的時代主題經歷了四個階段:救亡——強國——富民——和平崛起?!窘u】從1840年開始的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國主義的侵華史,是一部反動政府的投降賣國史,同時也是一部中國人民抗爭史和追求近代化的奮斗史。(1)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fā)生變化的是哪次戰(zhàn)爭?近代哪一歷史事件洗雪了中國百年的民族恥辱?哪一事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新中國基本建立?(6分)【強國富民】“鍋里有的,碗里才有,國家好,大家才會真正好”,華盛頓地區(qū)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會長吳惠秋曾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夢是海內外華人對強國富民的百年夙愿。(2)在我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強國、富民”目標道路上,與“富民”密切相關的人物是誰?(2分)【當代開放】A.“可以劃出一塊地方,叫作特區(qū)……中央沒有錢,要你們自己搞,殺出一條血路來。”經濟特區(qū)國家給予優(yōu)惠的經濟政策,吸引外資,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現(xiàn)代化建設。B.“一帶一路”使中國不僅可以輸出豐富多彩、價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夠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術和設備。中國有實力投資海外,與急需資金的國家共同把握發(fā)展機遇。(3)對比上述A、B兩段文字,請回答從經濟特區(qū)建立到“一帶一路”提出,我國對外開放有什么變化?(4分)【現(xiàn)代崛起】2014年李克強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三十余年來,從“民以食為天”的溫飽階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再到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實體,一條創(chuàng)富之路拾級而上……(4)“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庇袎粝?,有奮斗,才會有出彩的人生。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讓自己的人生出彩?(2分)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會議,它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樹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他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吨泄颤h史的80件大事》材料二我國某縣1980—1982年糧食產量統(tǒng)計表。年代1980年1981年1982年糧食產量5.02億公斤5.70億公斤7.15億公斤材料三深圳的發(fā)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qū)的政策是正確的?!囆∑?1)材料一中會議作出了怎樣的重大決策?有何重要意義?(3分)(2)材料二糧食生產情況的變化直接得益于我國農村改革什么政策?其“偉大的歷史作用”如何?(4分)(3)材料三中深圳經濟特區(qū)對我國經濟建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分) (4)隨著我國農村和城市的巨大變化,20世紀末,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有了什么新發(fā)展?(2分)23.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的思想理論成果,是引領中國人民不斷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們改革中國的主義,是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精神就是要建設一個極和平、極自由、極平等的國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謀民權的平等,而且在社會上要謀經濟的平等。——1919年間孫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談話材料二我們主張的新民主主義的經濟,也是符合于孫先生的原則的。……按照孫先生的原則和中國革命的經驗,在現(xiàn)階段上,中國的經濟,必須是由國家經營、私人經營和合作社經營三者組成的。而這個國家經營的所謂國家,一定要不是“少數(shù)人所得而私”的國家,一定要是無產階級領導下而“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義的國家?!珴蓶|《論聯(lián)合政府》材料三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鐣髁x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yōu)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xiàn)代化生產規(guī)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多囆∑轿倪x》第三卷(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孫中山的主要觀點。(2分)(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毛澤東有關新民主主義國家的經濟、政治主張。并指出這些主張與孫中山三民主義之間的關系。(8分)(3)根據(jù)材料三,指出鄧小平發(fā)展經濟的思路。綜合上述材料,指出三位偉人共同的追求。(4分)

參考答案1.A2.C3.D4.C5.B6.A7.A8.A9.B10.B11.B12.C13.D14.B15.C16.C17.C18.A19.A20.C21.(1)鴉片戰(zhàn)爭??谷諔?zhàn)爭的勝利。三大改造的完成。(2)鄧小平。(3)變化:經濟特區(qū)建立時,主要是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一帶一路”側重在對外輸出產品、技術、設備和資金。(4)努力學習,增強才干,把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與中國夢的實現(xiàn)結合起來。(言之有理即可)22.(1)改革開放。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2)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激發(fā)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yè)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3)深圳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