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77年,德國科學家霍佩-賽勒(Hoppe-Seyler)首先使用“Biochemistry”一詞,生物化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宣布誕生。第二節(jié)生物化學的發(fā)展簡史Hoppe-Seyler
(1825–1895)1靜態(tài)生物化學時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前)2動態(tài)生物化學時期(二十世紀前半葉)3機能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時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后)生物化學發(fā)展簡史第一階段:18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近代化學和生理學的發(fā)展,生物化學學科開始形成。第二階段: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40年代,生物化學進入動態(tài)生物化學的時期。主要研究生物體內物質的變化,基本上闡明了酶的化學本質以及與能量代謝有關的物質代謝途徑。第三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來是生物化學的飛躍時期。集中體現(xiàn)在對蛋白質、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進行化學組成、序列、空間結構及其生物學功能的研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Priestly(1733-1804)1770-1774年,英國J.Priestly發(fā)現(xiàn)了氧氣,并指出動物消耗氧而植物產生氧。
第一階段:18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近代化學和生理學的發(fā)展,生物化學學科開始形成??枴ねど崂誎arlWilhelmScheele(1742-1786)1770-1786年,瑞典人C.W.Scheele分離了甘油、檸檬酸、蘋果酸、乳酸、尿酸等。
1868瑞士的生物化學家米歇爾從膿細胞中分離得到細胞核,并從中提取出一種含磷量很高的酸性化合物,稱為核素(nuclein),也就是DNP。米歇爾成為核酸的發(fā)現(xiàn)者。米歇爾J.F.Miescher
(1844-1895)科塞爾A.Kossel(1853-1927)1888年德國生化學家科塞爾發(fā)現(xiàn)核素是蛋白質和核酸的復合物。分離出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鳥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還有些具有糖類性質的物質和磷酸。費歇爾(EmilFischer)(1852-1919)德國科學家費歇爾(EmilFischer)首次證明了蛋白質是多肽;發(fā)現(xiàn)酶的專一性,提出并驗證了酶催化作用的“鎖-鑰”學說;1902年獲諾貝爾獎。第二階段: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40年代,生物化學進入動態(tài)生物化學的時期。主要研究生物體內物質的變化,基本上闡明了酶的化學本質以及與能量代謝有關的物質代謝途徑。薩姆納J.B.Sumner1926年美國化學家Sumner從刀豆中提取了脲酶制成結晶,并證明酶是蛋白質。諾思羅普J.H.Northrop1930年Northrop等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結晶,并進一步證明了酶是蛋白質。1937年
Krebs證明了尿素循環(huán)和三羧酸循環(huán),1953年獲諾貝爾獎。克雷布斯
Krebs(德)第三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來是生物化學的飛躍時期。集中體現(xiàn)在對蛋白質、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進行化學組成、序列、空間結構及其生物學功能的研究。1953年沃森與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1962年共獲諾貝爾獎。
沃森Watson(美)克里克Crick(英)1953和1975年,桑格分別研究出蛋白質序列和核酸序列的測定方法。并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桑格(F.Sanger)史密斯HamiltonO.Smith
丹尼爾·那森斯DanielNathans沃納·亞伯WernerArber
1969-1972年間,Arber(瑞士)、Smith(美)與Nathans(美)在核酸限制性內切酶的分離與應用方面做出突出貢獻,1978年共獲諾貝爾獎。1972年,保羅·伯格成功地進行了DNA體外重組,在基因工程基礎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成果,獲1980年諾貝爾獎。保羅·伯格PaulBerg(美)
托馬斯·切赫ThomasCech西德尼·奧爾特曼SidneyAltman1982年美國科學家T.Cech和1983年S.Altman分別發(fā)現(xiàn)了核酶(ribozyme),對所有酶都是蛋白質的傳統(tǒng)觀念提出了挑戰(zhàn)。1997年,Wilmut等首次不經過受精,用成年母羊體細胞的遺傳物質,成功地獲得克隆羊——多莉(Dolly)。伊恩·維爾穆特(I.Wilmut)----“篡奪上帝專利”的人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國科學家宣布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繪制成功,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所有目標全部實現(xiàn)。熒光小兔子,雖然看上去有些怪異,不過如果真的養(yǎng)一只,晚上帶出去散步,那可酷斃了。熒光蛋白廣泛應用于生物學研究。通過常規(guī)的基因操縱手段,將熒光蛋白用來標記其他目標蛋白,這樣可以觀察、跟蹤目標蛋白的時間、空間變化,提供了以前不能達到的時間和空間分辨率,而且可以在活細胞、甚至活體動物中觀察到一些分子。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木塑復合材料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舊村房子出租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國建筑五金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垃圾轉運保潔車市場發(fā)展趨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地暖分水器溫控閥行業(yè)運營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噁二嗪行業(yè)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傳統(tǒng)文化在花畫工藝品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布架合同范本
- 寵物藥品的寵物主人消費趨勢分析與應對考核試卷
- 普通鋸材購銷合同范本
- QSB快速反應看板
- 初中信息技術備課組工作計劃8篇
- 售后維修服務單模板
- (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電子信息類)教案
- 汪小蘭有機化學課件(第四版)3
- 減少電力監(jiān)控系統(tǒng)告警信息上傳方法的研究(QC成果)
- 交易商協(xié)會非金融企業(yè)債務融資工具發(fā)行注冊工作介紹
- 《人與環(huán)境》課程教學大綱
- 班組長管理能力提升培訓(PPT96張)課件
-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類表
- 內蒙古自治區(qū)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管理實施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