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乙卷歷史真題(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8/1E/wKhkGWev6EqAMCSqAAKODqZZ584631.jpg)
![2023年全國乙卷歷史真題(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8/1E/wKhkGWev6EqAMCSqAAKODqZZ5846312.jpg)
![2023年全國乙卷歷史真題(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8/1E/wKhkGWev6EqAMCSqAAKODqZZ5846313.jpg)
![2023年全國乙卷歷史真題(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8/1E/wKhkGWev6EqAMCSqAAKODqZZ5846314.jpg)
![2023年全國乙卷歷史真題(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8/1E/wKhkGWev6EqAMCSqAAKODqZZ58463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高考全國乙卷歷史真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孟子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歲)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歲)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边@一觀點所依托的時代背景是(
)A.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實施 B.井田制度的繁榮C.農業(yè)生產技術的發(fā)展 D.商業(yè)活動的衰退【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背景題。時空是:戰(zhàn)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內容是小農生生產生活的景象,這一觀點是孟子提出的,孟子生活在戰(zhàn)國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孟子能夠提出這一觀點是因為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鐵犁牛耕,農業(yè)生產技術得到極大發(fā)展,使小農生產取代了井田制下集體生產,C項正確;休養(yǎng)生息政策是源于道家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觀點,排除A項;這一時期井田制走向瓦解,排除B項;這一時期,工商食官不斷崩潰,私營工商業(yè)不斷發(fā)展,商業(yè)活動較之前而言是發(fā)展的,排除D項。故選C項。2.唐代中后期文人間流行詩歌唱和之風,“江南”成為唱和的重要主題。杭州、蘇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詩歌中出現(xiàn)。這種風尚(
)A.得益于穩(wěn)定的地方秩序 B.緣于坊市制度的崩潰C.助推山水田園詩的興起 D.導致經濟重心的南移【答案】A【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提示詞可知本題是本原因題、影響題。時空是:唐中后期(中國)。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材料主要內容是唐中后期文人流行詩歌唱和,江南是重要主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詩歌唱和主要體現(xiàn)的是文人之間作詩與別人相酬和,而詩人之間這種詩歌唱和基本以江南為主題,主要是因為唐中后期,南方相對北方,社會秩序更加安定,A項正確;唐朝時期坊市制度沒有崩潰,排除B項;山水田園詩興起于魏晉時期,排除C項;經濟重心的南移是因為安史之亂,排除D項。故選A項。3.南宋時書籍流行,文人刻書蔚然成風,如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間,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師友、鄉(xiāng)賢的著述,地方官學、民間書院等亦以刻書為己任。這有助于(
)A.士族階層的出現(xiàn) B.儒學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C.科舉制度的興起 D.社會文化水平的提升【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南宋時期(中國)。據材料“南宋時書籍流行,文人刻書蔚然成風”及所學知識可知,書籍作為文化傳承和傳播的重要載體,南宋時期書籍的流行推動了社會文化水平的提升,D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自三國、西晉以來,一些聲名顯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特權,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士族,所以,士族階層并非在南宋時期出現(xiàn),排除A項;漢武帝時期,儒學正統(tǒng)地位確立,排除B項;隋朝時期確立科舉制,唐朝進一步發(fā)展,排除C項。故選D項。4.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鄰里之間必須互相知曉丁數(shù)、職業(yè),即“某民丁幾,受農業(yè)者幾,受士業(yè)者幾,受工業(yè)者幾,受商業(yè)者幾”。這一措施意在(
)A.強調農商皆本 B.加強對民間的控制C.禁止人口流動 D.促進經濟均衡發(fā)展【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初(中國)。據材料“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鄰里之間必須互相知曉丁數(shù)、職業(yè)”及所學知識可知,百姓對鄰里的情況相互知曉,有利于基層民眾的自我管理與相互監(jiān)督,進而加強對民間的控制,B項正確;明清時期,政府厲行重農抑商政策,且鄰里之間“知曉丁數(shù)、職業(yè)”,不能體現(xiàn)政府對農業(yè)和商業(yè)的態(tài)度,不能反映農商皆本,排除A項;明清時期,對人口流動進行嚴格的限制,但并不禁止人口流動,C項表述過于絕對,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鄰里之間“知曉丁數(shù)、職業(yè)”是為了加強對民間的控制,與經濟均衡發(fā)展沒有直接關系,且鄰里之間的相互了解不能促進經濟“均衡”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B項。5.19世紀70年代之前,倫敦市場上中國茶葉價格的日常波動很難影響到中國國內的茶葉出口價格。隨著中英間電訊聯(lián)系的建立,中國茶葉的出口價格隨著倫敦市場的標價而變動,銷售數(shù)量也隨著世界經濟的變動而波動,這(
)A.導致中國茶葉出口衰落 B.改變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入超狀況C.促成了世界經濟一體化 D.削弱了中國茶葉的國際市場地位【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可知,由于中國產茶,中國出口的茶葉價格高低影響倫敦市場茶葉價格高低,19世紀70年代后,隨著電訊聯(lián)系的建立,中國茶葉的價格和銷量深受國際市場的影響,特別是印度和日本茶葉進入市場,使中國茶葉面對的競爭對手增多,客觀上削弱了中國茶葉的國際市場地位,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中國茶葉出口的價格和銷售數(shù)量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表明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中國茶葉出口的數(shù)值在材料中無法得知,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中國茶葉出口的銷量“隨著世界經濟的變動而波動”,但沒有涉及其他出口商品的數(shù)量,也沒有涉及中國進口商品的總數(shù)量,不能反映中國對外貿易入超狀況是否改變,且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70年代前后,中國對外貿易入超狀況并非改變,排除B項;世界經濟一體化是指世界各國和地區(qū)之間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相互關聯(lián),形成世界范圍內的有機整體,此時期不是促成世界經濟一體化,排除C項。故選D項。6.1920年5月,陳獨秀發(fā)表演說:“中國古人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F(xiàn)在我們要將這句話倒轉過來說,‘勞力者治人,勞心者治于人’。”9月,他發(fā)文主張“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即生產階級)的國家”。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極大改善 B.民主與科學深入人心C.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D.工農運動的蓬勃發(fā)展【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0年5月(中國)。據本題材料“他發(fā)文主張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即生產階級)的國家”,并結合五四運動相關史實可知,1919年五四運動,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無產階級力量壯大,“勞心者治于人”展現(xiàn)出對工人階級的重視,源于工人階級力量的壯大,材料反映出五四運動后,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陳獨秀主張工人階級用革命手段建立無產階級政權,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明確敘述工人的待遇得到極大改善,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前期宣傳“民主與科學”,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B項;北伐戰(zhàn)爭時期,工農運動蓬勃發(fā)展,與材料時間內容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7.圖1、圖2分別為1955~1956年拍攝的動畫片《神筆》《驕傲的將軍》的劇照,兩部影片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詩畫等元素,在世界影壇上獨樹一幟。這體現(xiàn)出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
)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以進入世界市場為主要目標C.擺脫外來藝術形式影響 D.服務于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5~1956年(中國)。據本題材料“《神筆》《驕傲的將軍》”,“兩部影片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詩畫等元素?!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神筆》取材自中國古老的民間故事——神筆馬良?!厄湴恋膶④姟穭t從成語“臨陣磨槍”發(fā)展而來,影片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尤其是京劇的許多元素,這部動畫電影被認為是“中國學派”的開山之作,《神筆》和《驕傲的將軍》被認為是中國動畫民族化探索的先驅作品,所以材料體現(xiàn)出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A項正確;1955~1956年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不是以進入世界市場為主要目標,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外來藝術形式影響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的相關論述,排除C項;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始于1978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8.1981年,北京京劇團實行改革,職工工資只發(fā)70%,國家不再負擔大部分福利;劇團演出費用自行解決,演出盈余留存公積金30%,上交劇院10%,其余根據“按勞分配”原則分紅。經過試驗,職工收入明顯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A.非公有資本成為文化建設投資主體 B.國有文化事業(yè)單位整體改制為企業(yè)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發(fā)職工積極性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81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北京京劇團實行改革,演出盈余的60%按照“按勞分配”原則分紅,使得職工收入明顯增加,這種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發(fā)職工積極性,C項正確;材料中的改革反映出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發(fā)職工積極性,未體現(xiàn)非公有資本投資文化建設,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職工工資、福利以及經費改革,不能說明國有文化事業(yè)單位整體改制為企業(yè),排除B項;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排除D項。故選C項。9.公元前6世紀中后期,庇西特拉圖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統(tǒng)治權。他依照法律處理公共事務,關懷農民,支持平民反對貴族,時人稱其統(tǒng)治時期為“盛世”。該“盛世”的出現(xiàn),得益于(
)A.梭倫改革的制度基礎 B.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C.五百人議事會的產生 D.貴族特權被徹底鏟除【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前6世紀中后期(雅典)。根據材料“公元前6世紀中后期,庇西特拉圖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統(tǒng)治權。他依照法律處理公共事務,關懷農民,支持平民反對貴族,時人稱其統(tǒng)治時期為‘盛世’”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594年,梭倫擔任雅典“執(zhí)政兼仲裁”一職后進行一系列經濟、政治和社會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在庇西特拉圖主政時期,在政治、軍事、外交、工業(yè)、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建樹,延續(xù)了梭倫改革的路線,A項正確;克里斯提尼執(zhí)政時期,雅典民主政治確立起來,在公元前6世紀末,排除B項;克里斯提尼執(zhí)政時期,確立了五百人議事會,排除C項;“貴族特權被徹底鏟除”的表述太過絕對,只是打擊了貴族特權,排除D項。故選A項。10.1661年,英國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陸軍隊以及所有軍事要塞和駐地的唯一最高的統(tǒng)轄權、指揮權和部署權,歷來屬于國王陛下,這是不容置疑的。議會兩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應要求這種權力。這說明當時英國(
)A.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地位 B.國王力圖鞏固統(tǒng)治權力C.強化王權以對抗“無敵艦隊” D.君主立憲政體已經確立【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61年(英國)。根據材料“1661年,英國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陸軍隊以及所有軍事要塞和駐地的唯一最高的統(tǒng)轄權、指揮權和部署權,歷來屬于國王陛下,這是不容置疑的。議會兩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應要求這種權力?!辈⒔Y合所學可知,1661年,查理二世復辟斯圖亞特王朝,再度開始了君主威權統(tǒng)治,可知國王力圖鞏固統(tǒng)治權力,B項正確;18世紀中后期,隨著責任內閣制的不斷完善,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項;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排除C項;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排除D項。故選B項。11.20世紀30年代,美國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法西斯組織。他們采用恐怖手段破壞工人集會,殺害共產黨員、工會活動分子、黑人和猶太人。到1938年底,美國類似的組織至少有800多個。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當時美國(
)A.經濟困境沖擊社會秩序 B.開始推行自由放任主義C.國家干預經濟成效甚微 D.擴軍備戰(zhàn)引發(fā)統(tǒng)治危機【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材料“20世紀30年代,美國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法西斯組織。他們采用恐怖手段破壞工人集會,殺害共產黨員、工會活動分子、黑人和猶太人。到1938年底,美國類似的組織至少有800多個。”并結合所學可知,1929年至1933年美國爆發(fā)席卷世界的大危機,大危機進一步加深資本主義的矛盾,使得社會局勢動蕩不安,助長了法西斯勢力以及各種破壞組織的出現(xiàn),A項正確;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盛行的經濟思想為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想,主張自由競爭、自由貿易和自由發(fā)展,且胡佛執(zhí)政時期一直堅持自由放任主義,“開始”一詞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措施,其胡佛執(zhí)政時期主要堅持自由放任主義,對經濟干預的力度較弱,排除C項;美國此時并未進行擴軍備戰(zhàn),排除D項。故選A項。12.1960~1970年,發(fā)展中國家對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出口額從197.8億美元增加到397.5億美元,從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進口額也從218億美元增加到413.6億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發(fā)展中國家出口額比重從21.4%下降至17.6%。據此可知,該時期(
)A.世界經濟格局發(fā)生根本性轉變 B.規(guī)范化的世界貿易體系建立C.南北國家之間的經濟聯(lián)系削弱 D.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地位下降【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根據材料“在國際貿易中,發(fā)展中國家出口額比重從21.4%下降至17.6%?!笨芍l(fā)展中國家對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出口額和進口額一直在增多,但在國際貿易中,發(fā)展中國家出口額比重卻在下降,由此可知發(fā)達國家的出口額不斷增多,在世界出口額比重中占據較高比例,發(fā)達國家增加對外出口會擠壓發(fā)展中國家本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空間,故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地位下降,D項正確;此時世界經濟格局并未發(fā)生根本性逆轉,仍然是發(fā)達國家主導,排除A項;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推動了規(guī)范化的世界貿易體系的建立,排除B項;根據材料“1960~1970年,發(fā)展中國家對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出口額從197.8億美元增加到397.5億美元,從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進口額也從218億美元增加到413.6億美元?!笨芍媳眹抑g的經濟聯(lián)系不斷增強,排除C項。故選D項。二、材料分析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依據波茨坦盟國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敵偽軍的武裝,收復一切敵占城鎮(zhèn)交通要道,把淪陷區(qū)一萬萬六千萬同胞趕快解救出來……一定要堅決掃除前進途中的一切障礙,逼迫敵偽軍向我投降,徹底消滅拒絕投降的敵偽軍,收繳敵偽軍的武裝,占領城鎮(zhèn)和交通要道,摧毀敵偽組織和反動勢力,維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權!——《〈解放日報〉社論》(1945年8月13日)材料二
1945年8月10日,蔣介石電令各戰(zhàn)區(qū):對敵可能之抵抗的阻撓,應有應戰(zhàn)準備;并應警告轄區(qū)以內敵軍,不得向我已指定之軍事長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繳械;對封鎖地偽軍應策動反正,并迅即確保聯(lián)絡掌握,令其先期包圍集中之敵,先期控制敵軍撤離后之要點要線,以待國軍到達?!幾岳钚驴偩帯吨腥A民國史》材料三
日本戰(zhàn)敗之際,杜魯門認為,“蔣介石的權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長江以北則連任何一種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沒有”。8月10日,美國政府下達指令:利用日本軍隊作守備隊,阻止共產黨前進,以待美國幫助國民黨把軍隊運送到華南并把美國海軍調到中國海港,15日,杜魯門的《一號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國戰(zhàn)區(qū)的日本海陸空將領(除滿洲外)都向蔣介石投降。根據這一方針,美國大力幫助蔣介石運兵到華北、華東,美國軍隊在天津、青島等地登陸,10月下旬起開始助蔣向東北運兵?!幾苑竭B慶等主編《戰(zhàn)后國際關系史》(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共產黨、國民黨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問題上的主張。(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在日本對華投降問題上采取的措施。(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中國共產黨、國民黨政府、美國在日本對華投降問題上的做法。【答案】(1)[參考答案]主張:中國共產黨:依據國際會議要求迅速解除敵偽軍的武裝,收復敵占區(qū);掃除一切障礙,徹底消滅拒絕投降的敵偽軍;摧毀敵偽組織和反動勢力,維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權。國民黨:準備應戰(zhàn)敵軍反抗;敵軍必須蔣介石指定軍官投降;對封鎖地偽軍策動反正。(2)[參考答案]措施:利用日本軍隊作守備隊,阻止共產黨前進;要求中國戰(zhàn)區(qū)日軍向蔣介石投降;美國利用此次時機直接干涉中國內政,助蔣反共;保留日本實力,使其成為反共前線。(3)[參考答案]評價:中共:中共是堅決要求徹底消滅敵偽軍及其勢力,維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權,代表了最廣大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符合人民利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的。國民黨:國民黨提出準備應戰(zhàn)敵軍反抗,符合中華民族的利益;但其要求敵軍必須其指定軍官投降;對封鎖地偽軍策動反正,都體現(xiàn)出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在維護國民政府的利益,而不是人民大眾和中華民族的利益。美國:美國在日本對華投降問題上利用日軍,支持蔣介石進行積極反共,是公然違反國際法,粗暴干涉他國內政的做法,這是以美國利益優(yōu)先的霸權主義的表現(xiàn),這不利于戰(zhàn)后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也不符合全人類的利益?!驹斀狻浚?)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45年的中國。中共的主張:根據材料“依據波茨坦盟國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敵偽軍的武裝,收復一切敵占城鎮(zhèn)交通要道,把淪陷區(qū)一萬萬六千萬同胞趕快解救出來”可知依據國際會議要求迅速解除敵偽軍的武裝,收復敵占區(qū);根據材料“.一定要堅決掃除前進途中的一切障礙,逼迫敵偽軍向我投降,徹底消滅拒絕投降的敵偽軍,收繳敵偽軍的武裝”可知掃除一切障礙,徹底消滅拒絕投降的敵偽軍;根據材料“摧毀敵偽組織和反動勢力,維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權”可知摧毀敵偽組織和反動勢力,維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權。國民黨主張:根據材料“蔣介石電令各戰(zhàn)區(qū):對敵可能之抵抗的阻撓,應有應戰(zhàn)準備”可知準備應戰(zhàn)敵軍反抗;根據材料“并應警告轄區(qū)以內敵軍,不得向我已指定之軍事長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繳械”可知敵軍必須蔣介石指定軍官投降;根據材料“對封鎖地偽軍應策動反正,并迅即確保聯(lián)絡掌握”可知對封鎖地偽軍策動反正。(2)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45年的美國。措施:根據材料“。8月10日,美國政府下達指令:利用日本軍隊作守備隊,阻止共產黨前進,以待美國幫助國民黨把軍隊運送到華南并把美國海軍調到中國海港”可知利用日本軍隊作守備隊,阻止共產黨前進;根據材料“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國戰(zhàn)區(qū)的日本海陸空將領(除滿洲外)都向蔣介石投降”可知要求中國戰(zhàn)區(qū)日軍向蔣介石投降;根據材料“根據這一方針,美國大力幫助蔣介石運兵到華北、華東,美國軍隊在天津、青島等地登陸,10月下旬起開始助蔣向東北運兵”可知美國利用此次時機直接干涉中國內政,助蔣反共;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后期美國沒有過分削弱日本,保留日本實力,使其成為反共前線。(3)本題是評價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45年的中美。評價:本題要根據第一小題和第二小題的主張和措施去分析,由三者采取的不同主張和措施結合三者的階級屬性和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評價。中共主張堅決要求徹底消滅敵偽軍及其勢力,維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權,這說明中國代表了最廣大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符合人民利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的。國民黨主張準備應戰(zhàn)敵軍反抗,這符合中華民族的利益;但其要求敵軍必須其指定軍官投降;對封鎖地偽軍策動反正,都體現(xiàn)出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在維護國民政府的利益,而不是人民大眾和中華民族的利益。而美國在日本對華投降問題上利用日軍,支持蔣介石進行積極反共,是公然違反國際法,粗暴干涉他國內政的做法,這是以美國利益優(yōu)先的霸權主義的表現(xiàn),這不利于戰(zhàn)后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也不符合全人類的利益。三、論述題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紀初,梁啟超發(fā)表《新民說》,認為要使我國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賴“民德”的培育。民德分為私德與公德,“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他將春秋以來的“民德”按優(yōu)劣分為第一至第六共6個等級,認為東漢儒學最盛,士人崇尚氣節(jié),民德最優(yōu)。其所作《中國歷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編自梁啟超《飲冰室合集》選取中國古代史整體、部分或某個朝代,對材料中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闡述。(要求:看法具體明確,史論結合,論據充分,表達清晰。)【答案】[參考示例一]論題:東漢時期合理的治國政策以及儒、佛思想傳播提升了民德水平。論述:在東漢時期,東漢光武帝結束戰(zhàn)亂,建立的中央集權的專制體制,國家統(tǒng)一、穩(wěn)定。在東漢前期歷代統(tǒng)治者例如:漢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采用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在政治上推崇以禮治國,推行德政;對于經濟的發(fā)展,東漢前期采用減輕農民賦稅,從而達到鼓勵農民進行農業(yè)生產的目的。在思想文化方面,統(tǒng)治者注重獎勵孝悌、名節(ji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德的水平。另外統(tǒng)治者也主張儒術治國,因此使得儒家思想文化再一次得到了更大的宣傳。除了儒家之外,東漢明帝還從西域引進了佛教,使得整個社會秩序民風淳樸,天下太平。但到了東漢末年至三國,隨著統(tǒng)治力度的下降,民德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見,合理的治國政策以及穩(wěn)定、清明的社會環(huán)境有助于民德的提升和營造社會和諧的氛圍。[參考示例二]論題:晚清時期隨著外國的侵略、政局動蕩導致民德降至冰點。論述:在晚清時期,隨著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國被迫進行了割地、賠款,而晚清政府在時代大變局中無能為力,使晚清政府的公信力極度下降,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接連爆發(fā),反抗不斷。而晚清政府一貫執(zhí)行專制統(tǒng)治,使人民對晚清政府極度失望。面對侵略,中國需要大量的賠款,加大了中國人民的負擔,民力衰竭、暗無天日,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晚清的民德降至了冰點。由此可見,晚清時期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使中國陷入的被動、民力憔悴的局面,所以晚清時期的民德力度大大降低。[參考示例三]論題:東漢儒學的發(fā)展提升了社會公德。論述:東漢光武帝結束西漢末年社會動蕩的局面,建立新的統(tǒng)治秩序。光武帝本人崇尚儒學,出身儒學世家,獎勵修習儒學的知識分子,在社會上形成了知識分子針砭時弊、激濁揚清的士人精神。東漢時期推行察舉制,以孝廉品行作為選官的標準,客觀上推動了儒學在民間社會的進一步傳播。東漢中后期,宦官專權加劇,朝局更加黑暗,以范滂、陳蕃為首的的士人不畏強暴、清廉正直,對宦官亂政的現(xiàn)象不滿,與宦官發(fā)生激烈的黨爭,最終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引發(fā)“黨錮之禍”。黨錮之禍導致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團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人被殘酷鎮(zhèn)壓,為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綜上所述,東漢時期,統(tǒng)治者推崇儒學,形成了注重氣節(jié),崇尚廉恥的社會風氣,客觀上有利于提升社會成員的公德。[參考示例四]論題:國家政局影響到社會公德的發(fā)展。論述:宋代結束五代十國的藩鎮(zhèn)割據局面,重新實現(xiàn)了政局的穩(wěn)定,但時常遭受女真、蒙古、黨項等游牧民族的襲擾,多次被迫與遼、西夏等簽訂屈辱的城下之盟,以割地、賠錢換取短暫的和平相處。北宋文人士大夫面對外有強敵入侵,內有佛教挑戰(zhàn)儒學的艱難局面,提出復興儒學的口號,逐漸形成了以二程為代表的宋學,注重個人修養(yǎng),強調文人士大夫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南宋時期,朱熹成為理學的集大成者,他通過編著“家禮”“家訓”的方式,將理學滲透到民間,極大地提升了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明朝中后期,以宣揚個性自由,隱含平等叛逆色彩的陸王心學逐漸興起,面對明亡清興、漢族政權被推翻的事實,以顧炎武為代表的儒家知識分子提倡經世致用的思想,關注國計民生,繼承了自東漢以來的尚名節(jié),關心國家大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綜上所述,兩宋和明末清初兩個時期,面對外族入侵的嚴峻形勢,文人士大夫們發(fā)揚儒家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tǒng),在社會上形成了崇尚名節(jié),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良好風氣,推動了社會公德的發(fā)展?!驹斀狻勘绢}是論述題之探究結論論證題。時空是古代的中國。根據材料“認為東漢儒學最盛,士人崇尚氣節(jié),民德最優(yōu)”和《中國歷代民德升降表》可知,東漢時期的民德水平最高,這主要和當時的國家政策、儒佛思想的傳播有關,因此可以擬定論點為東漢時期合理的治國政策以及儒、佛思想傳播提升了民德水平。關于闡釋可從東漢時期,社會穩(wěn)定、政府推行德政,以儒治國、對孝悌和名節(jié)的鼓勵、佛教在中國傳播的影響等角度分析對民德提升的影響,最后進行歸納總結。又如《中國歷代民德升降表》可知,晚清時期民德降至冰點,這主要和外國侵略、政局動蕩有關,因此可以擬定論點為晚清時期隨著外國的侵略、政局動蕩導致民德降至冰點。關于闡釋可從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國內農民起義及清政府對百姓的盤剝等角度分析對民德降至冰點的影響,最后進行歸納總結。又如根據材料“認為東漢儒學最盛,士人崇尚氣節(jié),民德最優(yōu)”和《中國歷代民德升降表》可知,東漢時期民德水平最高,這主要和當時統(tǒng)治者的治國理念有關,因此可以擬定論點為東漢儒學的發(fā)展提升了社會公德。關于闡釋可從東漢初年新統(tǒng)治秩序的建立、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察舉制的標準及黨錮之禍的影響等角度分析對公德提升的影響,最后進行歸納總結。又如根據《中國歷代民德升降表》可知,不同時期的社會公德的發(fā)展水平不一,這主要和國家政局有關,因此可以擬定論點為國家政局影響到社會公德的發(fā)展。關于闡釋可從宋朝時期民族政權并立對儒學的影響、明清易代對明清之際新思想的影響等角度分析對社會公德的影響,最后進行歸納總結。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四、材料分析題15.[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候選郎中陳時政奏請:“日本伊藤(博文)罷相來游中土……查伊藤既為日本維新之臣,必能識新政之綱領,知變法之本原……如才堪任使,即可留之京師,著其參預新政,自于時局更多裨益也?!焙擦衷壕幮撄S曾源奏陳:“建議之臣言聯(lián)英、日以拒俄者,十之八九,而言和俄以疑英、日者,蓋百不得一矣……是伊藤之益于新政者,不可知;而其為害于邦交者,已有不可勝言者矣”“為今之計,莫若就此和俄,以疑英、日之局而修補之”?!獡段煨缱兎n案史料》材料二百日維新期間,光緒帝向嚴復詢問變法對策。嚴對曰:“請皇上于未變法之先,可先到外洋一行,以聯(lián)各國之歡,并到中國各處,縱人民觀看,以結百姓之心?!薄獡吨袊焚Y料叢刊·戊戌變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陳時政、黃曾源、嚴復的主張。(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三人的主張進行整體評價?!敬鸢浮?1)[參考答案]陳時政:認為伊藤博文精通變法新政,主張任用伊藤博文參與維新變法;黃曾源:無法判斷伊藤博文對維新變法是否有利,但在甲午戰(zhàn)爭中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認為應該聯(lián)合俄國,制約英、日;嚴復:主張光緒帝出國考察,順應世界發(fā)展潮流;到全國各地調研,爭取民心。(2)[參考答案]三人主張都是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加深背景下,主張向日本學習,挽救民族危亡;三人的主張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主張變法圖強,都體現(xiàn)愛國救亡的色彩;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某些帝國主義國家存在幻想,無法清醒認識帝國主義滅亡和瓜分中國的本質;無論日本還是英國,他們的強國之路只可以借鑒學習,不可照搬,必須探索符合國情的救亡道路?!驹斀狻浚?)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晚清(近代中國)。根據材料一“查伊藤既為日本維新之臣,必能識新政之綱領,知變法之本原……如才堪任使,即可留之京師,著其參預新政,自于時局更多裨益也”得出,陳時政認為伊藤博文精通變法新政,主張任用伊藤博文參與維新變法。根據材料一“是伊藤之益于新政者,不可知;而其為害于邦交者,已有不可勝言者矣”得出,黃曾源無法判斷伊藤博文對維新變法是否有利,但在甲午戰(zhàn)爭中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根據材料一“為今之計,莫若就此和俄,以疑英、日之局而修補之”得出,認為應聯(lián)合俄國,制約英日。根據材料二“請皇上于未變法之先,可先到外洋一行,以聯(lián)各國之歡,并到中國各處,縱人民觀看,以結百姓之心?!钡贸?,嚴復主張光緒帝出國考察,順應世界發(fā)展潮流;到全國各地調研,爭取民心。(2)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根據材料“如才堪任使,即可留之京師,著其參預新政,自于時局更多裨益也”“為今之計,莫若就此和俄,以疑英、日之局而修補之”“請皇上于未變法之先,可先到外洋一行,以聯(lián)各國之歡,并到中國各處,縱人民觀看,以結百姓之心?!焙退鶎W知識可從三人主張的出發(fā)點、目的、影響和局限方面進行整體評價,如三人主張都是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加深背景下,主張向日本學習,挽救民族危亡;三人的主張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主張變法圖強,都體現(xiàn)愛國救亡的色彩;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某些帝國主義國家存在幻想,無法清醒認識帝國主義滅亡和瓜分中國的本質;無論日本還是英國,他們的強國之路只可以借鑒學習,不可照搬,必須探索符合國情的救亡道路。16.[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材料
1910年,法國元帥福煦曾說:“飛機只是玩具,沒有什么軍事價值。”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之初,飛機分配到的任務僅有目視偵察一項,之后開始嘗試空中照相。由于戰(zhàn)爭需要,飛機逐步應用于空戰(zhàn),駕駛員用槍支互擊,用手投擲炸彈。1915年,德國出現(xiàn)配置機槍的戰(zhàn)斗機,交戰(zhàn)國開始爭奪制空權。1916年,德國運用“空中馬戲團”的方式組成特殊的作戰(zhàn)中隊,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屬軍用飛機,使空軍的發(fā)展有了質的飛躍。1918年,協(xié)約國和美國發(fā)起總反攻時,擁有飛機8000多架,而德國有3300余架,協(xié)約國牢牢掌握了制空權?!幾裕ㄓⅲ├畹隆す亍兜谝淮问澜绱髴?zhàn)戰(zhàn)史》等(1)根據材料,概括飛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使用情況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飛機應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所產生的影響?!敬鸢浮?1)[參考答案]變化:一戰(zhàn)前:飛機軍事價值低。一戰(zhàn)時期:初期擔任偵查任務;逐漸應用于空戰(zhàn),交戰(zhàn)國利用飛機爭奪制空權;空戰(zhàn)技術提高,數(shù)量增加到擁有數(shù)量多的飛機就牢牢掌握制空權。(2)[參考答案]影響:飛機是一戰(zhàn)中重要的武器系統(tǒng),增加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也有利于加速飛機占優(yōu)勢的協(xié)約國的勝利;刺激了更多新式武器的發(fā)明;為了贏得戰(zhàn)爭,很多國家加緊新式武器的研制,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飛機應用到生活方面,改變人們的社會生活,為出行帶來便利?!驹斀狻浚?)變化: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10年至1918年。根據材料“飛機分配到的任務僅有目視偵察一項?!辈⒔Y合一戰(zhàn)初期飛機在戰(zhàn)爭中的運用情況可知,一戰(zhàn)前飛機軍事價值低。根據材料“之后開始嘗試空中照相”,“由于戰(zhàn)爭需要,飛機逐步應用于空戰(zhàn)?!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zhàn)時期:初期擔任偵查任務;逐漸應用于空戰(zhàn)。根據材料“1915年,德國出現(xiàn)配置機槍的戰(zhàn)斗機,交戰(zhàn)國開始爭奪制空權?!辈⒔Y合空戰(zhàn)發(fā)展史的相關史實可知,交戰(zhàn)國利用飛機爭奪制空權。根據材料“1916年,德國運用“空中馬戲團”的方式組成特殊的作戰(zhàn)中隊,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屬軍用飛機?!笨芍諔?zhàn)技術提高。根據材料“協(xié)約國牢牢掌握了制空權?!辈⒔Y合一戰(zhàn)的相關史實可知,1918年,飛機數(shù)量大幅增加,戰(zhàn)機也逐漸成為戰(zhàn)爭中的主角,數(shù)量增加到擁有數(shù)量多的飛機就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瓦屋面施工合同(9篇)
- 2025年保險經紀公司經紀人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信陽土地租賃合同規(guī)定
- 2025年住宅購置合同代理人職責
- 2025年農村資源互助共享協(xié)議書
- 2025年激光合作目標項目提案報告模板
- 2025年毛毯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
- 2025年貓爬架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礦用電氣設備項目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優(yōu)化法律咨詢服務協(xié)議的
- 發(fā)酵饅頭課件教學課件
- 檢驗科臨檢組風險評估報告文書
- Q∕GDW 12127-2021 低壓開關柜技術規(guī)范
- 《朝天子詠喇叭》教學設計
- 五金行業(yè)質量規(guī)范標準
- 幼小銜接拼音試卷-帶彩圖-幼小銜接拼音試卷圖片-幼小拼音試卷習題
- 數(shù)與代數(shù)結構圖
- 曹晶《孫悟空大鬧蟠桃會》教學設計
- 國際貿易進出口流程圖
- 玄武巖纖維復合筋工程案例及反饋情況
- 財務收支記賬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