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06-T 138-2021 花椒播種苗培育技術_第1頁
DB5206-T 138-2021 花椒播種苗培育技術_第2頁
DB5206-T 138-2021 花椒播種苗培育技術_第3頁
DB5206-T 138-2021 花椒播種苗培育技術_第4頁
DB5206-T 138-2021 花椒播種苗培育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

CCSB61

DB5206

銅仁市地方標準

DB5206/T138-2021

花椒播種苗培育技術

CultivationTechnologyofZanthoxylumZanthoxylum

2021-09-30發(fā)布2021-12-31實施

銅仁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5206/T138—2021

花椒播種苗培育技術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青花椒育苗的種子采收及處理、育苗、苗木出圃的技術規(guī)范及管理。

本文件適用于銅仁市轄區(qū)內(nèi)青花椒種苗培育。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

適用于本文件。

GB7908林木種子質(zhì)量分級

LY/T1829林業(yè)植物產(chǎn)地檢疫技術規(guī)程

LY/T2289林木種苗生產(chǎn)經(jīng)營檔案

LY/T2290林木種苗標簽

LY/T2914花椒栽培技術規(guī)程

DB52/T294貴州省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zhì)量等級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種苗seedling

指種子播種發(fā)芽后,一般生長到3片真葉,高度7cm~8cm適合移植到其他生長環(huán)境的幼小植

株。

4種子采收及處理

4.1采種園

采種園應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向陽、土壤肥沃、海拔300m~1000m的地方。

4.2母樹的選擇

單株母樹應選擇生長健壯、品質(zhì)優(yōu)良,無病蟲危害、樹齡在5年~10年的盛果期的豐產(chǎn)花椒樹。

4.3采種時間

1

DB5206/T138—2021

采種時間在8月底至9月中旬(即白露前后),當花椒外果皮顏色變深、腺點突出透亮,椒園

有2%~5%果皮開裂時即可采收。

4.4種子采集和貯藏

4.4.1采集

用果剪將果穗剪下,及時攤放在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避免暴曬。攤放時果穗不重疊,每天翻

動2次~3次,到果皮干裂露出種子時用小棍輕輕敲打,種子即可從種皮中脫出。取出椒皮,風選

去除雜質(zhì)和秕殼,即可得到凈種。

4.4.2貯藏

種子貯藏以沙藏為主,把種子和濕沙按照1:2比例混合拌勻。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不出水為

度。選擇地勢干燥、排水良好、避風背陰處挖貯藏坑,坑深30cm,寬25cm,坑長以種子的多少而

定,坑底先鋪10cm厚的濕沙,然后把混有濕沙的種子放入,離地面10cm~20cm時再蓋上一層濕

沙與地面相平,種子放好后,在地面以上培土堆,種子較多時,可在坑的中央豎一個草把通氣。

4.5種子的處理

4.2.1選種

將花椒種子置水桶中,加入清水置陰涼處浸泡2d~4d,期間每隔8h~12h換水一次,撇去浮于

水面的秕殼雜質(zhì)。

4.2.2脫脂

將水選后的種子取出放在缸或桶內(nèi),用2%~5%的鹽水(或0.2%~0.4%高錳酸鉀或2%洗衣粉水)

浸泡24h,水量以淹沒種子為度,再揉搓,洗去種子表面油脂。

4.2.3摩擦

將脫脂清洗干凈的種子置桶、盆等容器,按種子∶砂=1∶5的比例將種子與潮潤砂子混合,砂

子最好用選擇直徑1mm~1.5mm的山砂。用木棒攪拌至種皮擦破,然后將其堆放在冷涼通風的室內(nèi)

進行層積處理,厚度不得超過15cm。沉積處理期間需勤翻動,砂子干燥起灰后適當補充水分,可在

上面鋪3cm~5cm厚的稻草保濕。

5育苗

5.1播種床準備

5.1.1苗圃地的選擇

育苗地應選在交通便利、水源較好、地勢較平坦、排水良好,向陽的平地和緩坡地,選用肥沃

疏松土壤,土層較厚,pH值在5.5~7.0的黃壤土和壤土。

5.1.2整地

2

DB5206/T138—2021

育苗前進行秋耕整地,包括:全園清除雜草石塊、全面耕翻(深度以25cm~30cm為宜),廂

面平整,土壤細碎,育苗地周圍深挖排水溝,排水溝寬度為1m~1.2m。

5.1.3施基肥

基肥施用量,每667m2施100kg~150kg商品有機肥或施腐熟農(nóng)家肥2000kg,并配施磷酸二

銨10kg/667m2~15kg/667m22和氯化鉀3kg/667m2~5kg/667m2;或配施20kg/667m2~30kg/667

m2磷鉀肥和40kg/667m2~50kg/667m2普鈣。

5.1.4做床

施足有機肥后,開畦整平,苗床寬100cm~120cm,高10cm~30cm,長度視地形和操作管理

方便而定,不宜超過15m,苗床間設置寬30cm~40cm的人行步道,均勻撒種。

5.1.5土壤消毒

播種前5d~7d進行土壤消毒處理,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粉劑800倍~1000倍液或50%多菌靈

可濕性粉劑600倍~800倍或惡霉靈(噁霉靈30%)2500倍液噴施育苗地土壤。

5.2播種及苗期管理

5.2.1播種時間

以秋播為主,輔以春播,種子處理好后立即播種。

5.2.2播種方式

育苗播種主要采用撒播,按1:2的比例混入細土或細沙,均勻撒播。將種子與砂子一同均勻的撒

在條溝內(nèi)或廂面上,再撒一層薄細土,厚度2cm~3cm。

5.2.3播種量

播種量根據(jù)種子質(zhì)量差異而定,一般撒播每畝用種40kg~60kg(用種量60g/m2~100g/m2)。

5.2.4覆蓋

在播種后應及時用稻草覆蓋在廂面上,并覆蓋薄膜,薄膜的四周用泥土壓好。播種后約15d~25d

左右種子發(fā)芽,揭去覆蓋物,取出稻草,再用竹棍或木棍做50cm~60cm高的拱棚,拱棚上面仍然

覆蓋好薄膜。

5.2.5澆水

播種及覆蓋完成后均要澆水,以澆透土壤5cm為宜,避免直接沖刷。土壤表面土層干燥深度超過

2cm時應及時澆水,宜在上午10:00時前和傍晚16:00時后進行。

5.2.6施肥

苗期及時追施含氮量高的高濃度復合肥。當椒苗長至2片~3片葉時,用1.5kg/667m2~2.0kg/667

m2尿素或高濃度水溶性復合肥兌水追施1次提苗肥。以后每隔10d~15d施肥一次,每次施肥量

3

DB5206/T138—2021

4kg/667m2~5kg/667m2,施肥方法可撒施后及時灌水,也可溶于水后噴施。病蟲害防治時可配合加

施大量元素葉面肥或氨基酸葉面肥噴施。

5.2.7除草

根據(jù)“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及時人工除草。

5.2.8病蟲害防治

苗期注意防治地下病蟲害,如:蚜蟲、根腐病、煙煤病等主要病蟲害。具體防治方法見附錄A。

5.3苗木出圃

5.3.1起苗時間

起苗時間是移栽后當年的秋天或次年的春天,具體時間應與栽苗時間相銜接,秋季一般掌握在

10月初開始落葉時,春季一般在芽剛萌動時。如土壤較干,在起苗前5d~7d灌足水,有利于起苗

和減輕根系損傷。

5.3.2起苗出圃標準

5.3.2.1形態(tài)指標

苗木各部分結構完整,苗干通直,頂芽飽滿,葉片色澤正常,根系完整,長勢健壯,無機械損傷,

無病蟲害。

5.3.2.2出圃規(guī)格

符合形態(tài)指標的基礎上,合格苗根系長度≥12mm,側根數(shù)≥5根,地徑≥4mm,苗高≥40cm。

5.3.3分級

苗木起后應按規(guī)格不同分級成捆,以50株~100株為一捆,苗木分級方法按DB52/T294標準執(zhí)

行。

5.3.4出圃檢驗和檢疫

5.3.4.1苗木檢驗

苗木出圃應進行檢驗,檢驗方法按DB52/T294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3.4.2苗木檢疫

由植物檢疫部門按LY/T1829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4移栽

5.4.1移栽苗圃地準備

選擇較為平坦規(guī)整交通方便的地塊作為移栽苗圃場地。選擇較為松軟肥沃的土壤,先進行土地平

整,翻耕的同時均勻的施入有機肥(30kg/667m2)或高濃度復合肥(5kg/667m2),起壟做苗床,苗

4

DB5206/T138—2021

床寬1.2m,苗床間留寬40cm的人行步道,地塊長度視地形和操作管理方便而定。

5.4.2間苗移栽

間苗移栽按下列要求進行:

a)種苗進行間苗,苗距10cm左右,間苗后對原苗圃地進行中耕除草松土。

b)應在陰天進行移栽,移栽前對苗床灌一次透水,使土壤充分濕潤,用起苗的工具將苗取出,

進行選擇分級,將高度、地徑、基本一致的幼苗放在一起,隨起隨栽。

c)移栽株行距為10cm×20cm,在移栽過程中輕輕提苗,保證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土壤以蓋

過幼苗原根頸部位1cm~2cm為宜,移栽后應及時澆定根水。

5.4.3移栽苗的管理

移栽后按下列要求管理花椒苗:

a)澆水:根據(jù)土壤干燥程度及時澆水,苗圃表面5cm土層保持濕潤。

b)遮陰:小苗移栽后應遮陰,在苗床上搭建遮陽網(wǎng)棚,待小苗完全成活,新葉開始正常伸展

后逐漸撤去遮陽網(wǎng)。

c)施肥:移栽后10d~15d,新葉、新根伸展后用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噴施葉面追肥。

6包裝、運輸與標簽

6.1包裝、運輸

按LY/T2914的規(guī)定執(zhí)行。

6.2標簽

兩證一簽按照LY/T2290的規(guī)定執(zhí)行。

7檔案管理

苗木生產(chǎn)經(jīng)營過程中的檔案管理按照LY/T22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

DB5206/T138—2021

附錄A

(資料性)

德江青花椒苗期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

病蟲害

分類主要危害及特征防治方法

種類

(1)排水及時、空氣流通;及時施肥保持樹體生長健壯,增

強抗病力;冬季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清園。

(2)在病菌傳播時(發(fā)病前7天左右)使用吡唑醚菌脂+苯醚

主要為害葉片,葉背面出現(xiàn)圓形

甲環(huán)唑1500倍~2500倍液進行全園噴施預防;發(fā)病初期使用

銹病環(huán)狀的淡黃色或銹紅色病斑,嚴

三唑酮600倍~800倍液噴施葉片治療;發(fā)病中期使用戊唑~

重者使葉片枯黃脫落。

咪鮮胺(戊唑醇15%,咪鮮胺30%)水乳劑2000倍~4000倍液

治療;發(fā)病中后期使用25%丙環(huán)唑800倍~1000倍液噴施葉片

治療。發(fā)病嚴重時,可間隔7天再用藥一次。

(1)選擇地勢較高的地塊做苗圃,做高廂,以利于排水;及

時施肥提高花椒樹生長勢,增強抗病力;冬季噴波美5度石硫

合劑清園。

危害葉片和嫩梢,造成葉片脫(2)整地時土壤消毒,用甲基托布津50%可濕性粉劑,每平

炭疽病

落。屬于真菌性病害。方米施用1.5g。發(fā)病前用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防治,發(fā)病

初期用吡唑醚菌脂+苯醚甲環(huán)唑1500倍~2500倍液進行全園防

治噴施;發(fā)病期使用戊唑~咪鮮胺(戊唑醇15%,咪鮮胺30%)

水乳劑2000倍~4000倍液進行治療。

主要(1)降雨前后,保持排水通暢,防止花椒園積水;施生物有

病害機肥減少根腐病病菌數(shù)量;合理翻土改良土壤結構,提前預防。

病斑多始發(fā)于土層下10公分根

(2)使用三十烷醇(三十烷醇0.1%)2500倍液+含氨基酸水

頸部,病部皮層變褐色,樹干基

溶肥料(氨基酸≥100G/L,Ca≥30g/L)1000倍液+惡霉靈(噁

根腐病部腐爛,有酒腥臭味道,膠質(zhì)流

霉靈30%)2500倍液灌根。灌根時土壤需較干燥,以便于藥液

出,病組織開裂變硬,發(fā)病嚴重

滲透根系,灌根后需及時排除多余藥液,根系范圍內(nèi)不能累積

時整株枯死。

藥液。用氟啶胺50%,1000倍液葉面噴施,連續(xù)兩次中間間隔

15天。

發(fā)病初期,被害葉片表面出現(xiàn)點

狀失綠斑,以后病斑逐漸變成灰(1)加強花椒園管理,及時補充營養(yǎng),增強樹勢,提高青花

色至褐色小圓斑,病情加重,邊椒的抗病性;及時清理掉帶有病菌的落葉防止再次感染。

葉斑病

緣顏色也加深,呈褐色或黑色,(2)發(fā)病前期使用戊唑~咪鮮胺(戊唑醇15%,咪鮮胺30%)

中央灰白色。主要引起葉片脫水乳劑2000倍~4000倍防治。

落。

(1)加強園區(qū)管理,保持園內(nèi)通風透光。

危害花椒葉片、嫩梢,病菌形成

(2)發(fā)病初期用吡唑醚菌脂+苯醚甲環(huán)唑1500倍~2500倍液

的霉層覆蓋葉片,使葉片光合作

煙煤病進行全株噴施預防。為防止病害反復發(fā)生,可在發(fā)病后及時使

用受阻,嚴重時造成樹體早期落

用吡蟲啉750倍~1500倍防治蚜蟲等,消除病菌營養(yǎng)來源,抑

葉。常伴隨蚜蟲消長。

制病害發(fā)展。

6

DB5206/T138—2021

病蟲害

分類主要危害及特征防治方法

種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