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比較閱讀4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24/19/wKhkGWewBPmAJPp0AAJB2q_ZHao677.jpg)
![《記承天寺夜游》比較閱讀4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24/19/wKhkGWewBPmAJPp0AAJB2q_ZHao6772.jpg)
![《記承天寺夜游》比較閱讀4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24/19/wKhkGWewBPmAJPp0AAJB2q_ZHao6773.jpg)
![《記承天寺夜游》比較閱讀4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24/19/wKhkGWewBPmAJPp0AAJB2q_ZHao6774.jpg)
![《記承天寺夜游》比較閱讀4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24/19/wKhkGWewBPmAJPp0AAJB2q_ZHao677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歷年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記承天寺夜游》比較閱讀(截至2022年)【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①者如彼,而卒莫消②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③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節(jié)選自蘇軾《前赤壁賦》)[注釋]①盈虛:盈,指月圓;虛,指月缺。②消:消失。③造物者:自然界,原意指“天”。10.下列加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A.念無與為樂者 念:考慮,想到。B.相與步于中庭 相與:共同,一起。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但是。D.而卒莫消長也 長:增長。1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xiàng)是例句:惟江上之清風(fēng)A.何陃之有《陋室銘》B.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說》)C.已而之細(xì)柳軍(《周亞夫軍細(xì)柳》)D.公與之乘(《曹劌論戰(zhàn)》)12.下列對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xiàng)是13.請把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沒小題2分,共4分)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②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14.[甲][乙]兩文都是蘇軾寫于貶官黃州時期,都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jié)合生活實(shí)際談?wù)勀愕玫絾⑹??!窘獯稹浚?)本題考查文言文字詞解釋。ABD.正確;C.有誤,“但”這里的意思是只是。故選:C。(2)本題考查文言文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例句“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解釋為“的”。A.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無實(shí)義;B.結(jié)構(gòu)助詞,的;C.動詞,到;D.代詞。故選:D。(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ABC.正確;D.有誤,甲文不是赤壁,是承天寺。故選:D。(4)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①重要詞語有:庭下,庭院中;如,像;空明,澄澈透明;交橫,交錯縱橫;蓋,大概是。整句的意思是: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②重要詞語有:是,這是;造物者,大自然;藏,寶藏;子,你;共適,共同享受。整句的意思是:這是自然界的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東西。(5)本題考查比較性閱讀。甲文通過對月夜景色的美妙描繪,真實(shí)地記錄了作者(蘇軾)被貶黃州的一個生活片段,也體現(xiàn)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與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同時表達(dá)了他壯志難酬的苦悶及自我排遣,表現(xiàn)了他曠達(dá)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乙文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dá)觀。給我們的啟示則要從積極樂觀的面對人生,敢于直面困難角度去解答。答案:(1)C(2)B(3)D(4)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②這是自然界的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東西。(5)表現(xiàn)了作者曠達(dá)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啟示:我們應(yīng)學(xué)習(xí)作者曠達(dá)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敢于面對困,和挫折,樂觀生活,積極進(jìn)取?!军c(diǎn)評】文言文翻譯“六字訣”: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職稱、器具名稱等,可照錄不翻譯;2.直。即將文言中的單音節(jié)詞直接譯成以該詞為語素的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詞;3.補(bǔ)。即將文言文中省略的詞語、句子成分,在譯文中適當(dāng)?shù)匮a(bǔ)充出來;4.刪。即刪去不譯的詞。凡是古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判斷詞、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起標(biāo)志作用的助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詞能替代,便可刪去;5.調(diào)。即對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進(jìn)行必要的調(diào)整,使譯文完全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dá)習(xí)慣;6.換。即對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翻譯時都要換成現(xiàn)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通達(dá)明快?!緟⒖甲g文】【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zhǔn)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nèi),(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jīng)]有(可以與我)共同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光景)清閑的人罷了。【乙】我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時間流逝就像這水,其實(shí)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終究沒有增減。可見,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同我們來說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應(yīng)該擁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fēng),以及山間的明月,聽到便成了聲音,進(jìn)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這是大自然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保?022年廣西賀州)【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予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庇采橡之居,背湖山之觀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①,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fā)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fēng)俗之淳,而其變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補(bǔ)破敗,為茍完②之計。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fēng)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③酒,瀹④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jì)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蘇軾《超然臺記》有刪改)【注】①比:連續(xù),連。登:莊稼成熟。②茍完:大致完備。③秫(shú):黏黃米,可釀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④瀹(yuè):煮。13.請用“/”標(biāo)出下面語句的朗讀停頓。(標(biāo)注兩處)予弟子由適在濟(jì)南聞而賦之14.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diǎn)詞語。(1)念無與為樂者念:(2)相與步于中庭相與:(3)獄訟充斥獄:(4)擷園蔬擷: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16.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甲】文中哪些內(nèi)容可以印證【乙】文中“樂哉!游乎!”這句話?17.請談?wù)剬Α炯住课闹小伴e人”和【乙】文中“超然”的理解。【答案】13.予弟子由/適在濟(jì)南/聞而賦之14.(1)念:考慮,想到;(2)相與:共同,一起;(3)獄:訴訟事件(案件);(4)擷:采摘(摘取)。15.(1)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2)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墻筑起的高臺己經(jīng)很舊了,稍加整修,讓它煥然一新。16.(1)蘇軾受到貶謫,在承天寺與友人一起漫步閑庭,愁緒得到排遣,感受到快樂。(2)在蘇軾的眼中,欣賞月色(竹柏影)的美好,是快樂的。17.(1)閑人:貶謫之人,無職無權(quán),清閑無比;夜游賞月,悠游自如,富有閑情雅趣;含有自嘲自慰之意。(2)超然:一方面指弟弟為他游玩之地取名為“超然臺”;另一方面指蘇軾被調(diào)任之后,還能修整花園,打掃庭院,與朋友一起過著快樂的生活,是因?yàn)樗兄鴺酚^豁達(dá)、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窘馕觥俊?3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fù)誦讀加以驗(yàn)證。本句句意為:我的弟弟蘇轍字子由恰好在濟(jì)南做官,聽說了這件事,寫了一篇文章。“予弟子由”是主語,“適在濟(jì)南”“聞而賦之”兩個分句主語都是“予弟子由”,故在“子由”后面和“濟(jì)南”后面斷開。故斷句為:予弟子由/適在濟(jì)南/聞而賦之?!?4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diǎn)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想到?jīng)]有(可以與我)共同游樂的人。念:考慮,想到。(2)句意: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與:共同,一起。(3)句意:案件也多得不勝數(shù)。獄:訴訟事件(案件)。(4)句意:(我們)采摘園子里的蔬菜。擷:采摘(摘?。??!?5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dá)、雅”,注意重點(diǎn)字詞。重點(diǎn)字詞有:(1)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交橫:交錯縱橫;蓋:大概是。(2)因,靠著,就是;為,建造;葺,修整;新,使……新?!?6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乙文中“樂哉!游乎!”的意思是:“多么快活的游樂??!”由甲文“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可知,蘇軾夜晚與友人張懷民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排遣心中的愁緒而感到快樂。由甲文“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可知,在蘇軾看來,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這樣的夜色美景讓人感到快樂。據(jù)此回答即可?!?7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甲文“閑人”一詞表達(dá)的感情是微妙而復(fù)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里面蘊(yùn)含著貶低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閑的。作者直言自己是“閑人(貶謫之人)”,先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在貶低中雖感慨幽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達(dá)了作者對月光的愛慕,抒發(fā)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與欣賞,和用與“閑人”相對的“忙人”(朝廷官員小人)的鄙夷與諷刺,表現(xiàn)了作者曠達(dá)的心胸。由乙文“予弟子由適在濟(jì)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可知,一方面“超然”是指弟弟子由為蘇軾游玩之地取名“超然臺”。由“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fēng)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可知,蘇軾在被調(diào)任的地方,與朋友采摘園子里的蔬菜,釣取池塘里的游魚,釀高粱酒,煮糙米,一起過著自由快樂的生活,體現(xiàn)了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樂觀曠達(dá)的人生態(tài)度?!緟⒖甲g文】【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zhǔn)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nèi),(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jīng)]有(可以與我)共同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光景)清閑的人罷了。【乙】我從杭州調(diào)移到密州任知州,放棄了乘船的舒適快樂,而承受坐車騎馬的勞累,放棄墻壁雕繪的華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遠(yuǎn)離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來到桑麻叢生的荒野。剛到之時,連年收成不好,盜賊到處都有,案件也多不勝數(shù),而廚房里空蕩無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饑,人們一定都懷疑我會不快樂,可我在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體豐,頭發(fā)白的地方,也一天天變黑了。我既喜歡這里風(fēng)俗的淳樸,這里的官吏百姓也習(xí)慣了我的愚拙無能。于是,在這里修整花園菜圃,打掃干凈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樹木,用來修補(bǔ)破敗的房屋,以便勉強(qiáng)度日。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墻筑起的高臺已經(jīng)很舊了,稍加整修,讓它煥然一新。我不時和大家一起登臺觀覽,在那兒盡情游玩。這臺雖然高,但卻非常安穩(wěn),這臺上居室幽深,卻又明亮,夏涼冬暖。雨落雪飛的早晨,風(fēng)清月明的夜晚,我沒有不在那里的,朋友們也沒有不在這里跟隨著我的,我們采摘園子里的蔬菜,釣取池塘里的游魚,釀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邊吃一面贊嘆:“多么快活的游樂??!”這個時候,我的弟弟蘇轍字子由恰好在濟(jì)南做官,聽說了這件事,寫了一篇文章,并且給這個臺子取名“超然”,以說明我之所以到哪兒都快樂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2022年黑龍江齊齊哈爾)“曠達(dá)豪放蘇東坡”專題學(xué)習(xí)活動,老師選擇了蘇軾的三篇作品進(jìn)行專題閱讀,請完成6~11題。(21分)【甲】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qiáng)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疽摇吭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記承天寺夜游》)【丙】臣自潁移揚(yáng),過豪、壽、楚、泗等州,所至麻麥如云。臣每屏去吏卒,親入村落。訪問父老,皆有憂色,云:“豐年不如兇年。天災(zāi)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jié)口,猶可以生。若豐年舉催積欠,胥徒在門,枷棒在身,則人戶求死不得?!毖杂櫆I下,臣亦不覺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臣聞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蔽舫2恍牌溲砸越裼^之殆有甚者。水旱殺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竊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節(jié)選自《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版)6.下列對甲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A.首聯(lián)蘇軾自夸身上雖穿著粗衣劣布,但因?yàn)轱栕x詩書而氣質(zhì)高雅。B.頷聯(lián)“踏槐花”源自“槐花黃,舉子忙”俗語,指學(xué)子忙于春游活動。C.頸聯(lián)寫董傳身處失意和困窘,意志消沉,不再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biāo)。D.尾聯(lián)意為相信董傳定能金榜題名,春風(fēng)得意,表達(dá)了對董傳的期許和祝愿。7.解釋下面加點(diǎn)的詞語。(4分)(1)月色入戶▲(2)親入村落▲(3)臣亦不覺流涕▲(4)臣竊度之▲8.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2分)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觀之殆有甚者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天災(zāi)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jié)口,猶可以生。10.“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廣為傳誦,請你談?wù)劇皻狻焙汀霸姇钡年P(guān)系。(2分)11.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請你結(jié)合乙、丙兩文寫出對“樂天派”和“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的理解。(4分)【參考答案】6.(3分)D7.(4分)(1)門(2)親自(3)眼淚(4)揣測,估量8.(2分)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觀之/殆有甚者(答對一處得1分,斜線超過兩處不得分)9.(6分)(1)(3分)庭院的地面好像積滿了水,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相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2)(3分)天災(zāi)流行,百姓雖然缺少糧食,儉省吃穿用度,還可以活下去。(第一句中“空明、交橫、蓋”,第二句中“乏、猶、生”為關(guān)鍵詞,錯一處扣1分)10.(2分)“氣”指氣質(zhì)或精神氣色,讀書可以培養(yǎng)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氣質(zhì),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心明確,表述合理得2分)11.(4分)①作者在寫作乙文時,是被貶黃州期間,正是人生失意之時,但文中無一處有悲凄可憐之態(tài),反而隨緣自適,“欣然”邀友賞月,透露出豁達(dá)樂觀的天性。②丙文中作者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當(dāng)百姓因苦于官府催繳欠債難于活命而落淚時,“亦不覺流涕”,并將情況如實(shí)上奏朝廷,以期朝廷能施仁政,解百姓之憂,和“黎民百姓”憂戚與共,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每點(diǎn)2分,表述充分即可)【參考譯文】我從潁州到揚(yáng)州,經(jīng)過濠、壽、楚、泗等地方,所到之處遍地都是麻和麥子(豐收景象)。我常常摒退身邊的人,親自進(jìn)入村莊。(我)詢問父老鄉(xiāng)親,(他們)臉.上都有憂慮的神色,說:“豐收的年頭還不如災(zāi)荒的年頭。天災(zāi)流行,百姓雖然缺少糧食,儉省吃穿用度,還可以活下去。如果是豐收的年頭,(官府)催繳積累的欠債,一群官府小吏上門,枷棒打在身上,一家人求死不能。”說完流下眼淚,我也忍不住落淚。(我)又到別的地方,看到很多流亡的百姓……我聽過孔子說:“苛酷的統(tǒng)治比老虎還兇猛?!边^去我常常不信這話,根據(jù)現(xiàn)在(情形)看,大概比這更嚴(yán)重。水災(zāi)旱災(zāi)傷害百姓,比老虎兇猛百倍;然而百姓害怕催繳欠債,竟然比畏懼水災(zāi)旱災(zāi)更厲害。我私下揣測,每州催繳欠債的士卒,不少于五百人。拿整個天下的情況來說,這就是有二十多萬的虎狼散落在民間,百姓怎么能夠安心生活呢?朝廷的仁政怎么能夠?qū)崿F(xiàn)呢?(2022年江蘇連云港)【甲】記承天寺夜游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疽摇魁埦兕}名記秦觀元豐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吳興來杭,東還會稽。龍井有辨才②大師,以書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③,則曰:“以不時至,去矣?!笔窍?,天宇開霽④,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遂棄舟,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fēng)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jù)石而飲之。自普寧凡經(jīng)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始至壽圣院,謁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還。(選自張岱《西湖夢尋》)【注釋】①龍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風(fēng)篁嶺上,原指山泉。②辨才:法號元靜,和下文的參寥,也是蘇軾的朋友。③籃輿:竹轎。④霽:雨過天晴。16.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1)念無與為樂者(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3)比出郭(4)以不時至,去矣17.下列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A.念無與為樂者曩者霸上、棘門軍(《周亞夫軍細(xì)柳》)B.相與步于中庭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岳陽樓記》)C.以書邀余入山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D.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孟子?魚我所欲也》)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19.兩文都寫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達(dá)的情感不一致,請你簡要分析?!緟⒖即鸢浮?6.(1)考慮,想到。(2)只是。(3)等到。(4)離開。17.B18.(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樹林間月光很明亮,(甚至連)頭發(fā)都能數(shù)清。19.《記承天寺夜游》表達(dá)的感情是微妙而復(fù)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文章表達(dá)蘇軾壯志難酬的苦悶,同時表現(xiàn)曠達(dá)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龍井題名記》表達(dá)作者對此地美景的喜愛之情,抒寫內(nèi)心的歡愉?!緟⒖甲g文】【乙】元豐二年,中秋節(jié)第二天,我從吳興去杭州,(然后)在向東趕回會稽。龍井(這個地方)有位辨才大師,用書信的方式邀請我到(龍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陽已經(jīng)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寧,碰到的道人參寥,問(他)龍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傭的竹轎,(參寥)說,“(你)來的不是時候,(轎子)已經(jīng)離開了?!边@天晚上,天空晴朗,樹林間月光很明亮,(甚至連)頭發(fā)都能數(shù)清。于是(我)便放棄坐船,跟著參寥拄著拐杖沿著湖邊慢走。過了雷峰塔,渡過南屏一帶,在惠因澗洗腳,進(jìn)入靈石塢,發(fā)現(xiàn)一條小路(就沿著它)爬到了風(fēng)篁嶺,在龍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著山石便喝了起來。從普寧到龍井亭總共經(jīng)過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靜,聽不到人的聲音,路邊的房屋,燈火若隱若現(xiàn),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發(fā)出悲愴的聲響,這大概不是人間有的地方。(我們繼續(xù))前行,二更天的時候,才到壽圣院,在朝音堂拜見辨才大師,第二天便回去了。(2021甘肅武威)【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逐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某①啟:仆居?xùn)|坡③,作陂種稻。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昨日一牛病幾死,牛醫(yī)不識其狀,而老妻識之,曰:“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庇闷溲远АN鹬^仆謫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猶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發(fā)公千里一笑。(蘇軾《與章子厚》)
[注釋]①某:指章子厚,蘇軾友人,北宋大臣,博學(xué)善文,當(dāng)時在京謀官。②仆:對自己的謙稱。③東坡:位于湖北黃岡赤壁之西。④陂(bei):梯田。⑤豆斑瘡:形如豆斑的癤。⑥黑牡丹:牛的戲稱。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2分)(1)庭下如積水空明(
)
(2)勿謂仆謫居之后(
)11.文中劃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2分)A.此
牛
發(fā)
豆
斑
瘡/也法
當(dāng)
以
青
蒿
粥
啖之B.此
牛
發(fā)
豆
斑
瘡也
/法
當(dāng)
以
青
蒿
粥
啖之C.此
牛
發(fā)
豆
斑
瘡也法/
當(dāng)
以
青
蒿
粥
啖之D.此
牛
發(fā)
/豆
斑
瘡也法
當(dāng)
以
青
蒿
粥
啖之1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2)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13.讀完【甲】【乙】兩文,你認(rèn)為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具體分析。(4分)【參考答案】10.(1)形容水的澄澈(或“澄澈")
(2)貶謫,流放
11、B
12.(1)張懷民也沒有睡覺,(兩人)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2)(我)有五十畝田,自己耕田妻子養(yǎng)蠶,姑且以此來生活。
13.蘇軾是一個能在逆境中保持對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與堅守以及曠達(dá)樂觀的人。同是在貶官境遇中,甲文中蘇軾能與同是貶官的張懷民悠閑漫步,沉醉于美景之中:乙文中蘇軾以過著男耕女織的村居生活為樂,甚至把病牛戲稱為“黑牡丹”。
【參考譯文】【乙】章惇公親啟:我居住在東坡之上,放水種植稻子,有四五十畝稻田,我親自耕種我的妻子養(yǎng)殖蠶桑姑且以此來生活。昨日有一只牛得了疾病幾乎死去,獸醫(yī)不了解癥狀,可是我的妻子了解牛的癥狀,說“這只牛發(fā)的是痘斑瘡,按照方法應(yīng)當(dāng)用青蒿熬粥喂給他吃。”采用她的方法非常見效.不說我被貶謫之后的日子,我是總是把自己當(dāng)成田間的老頭.我的妻子還能解決黑牡丹的疾病,說到這里,希望博得千里之外的你一笑。(2021湖南郴州)【甲】記承天寺夜游[宋]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乙】西湖念語①[宋]歐陽修昔者王子猷之愛竹,造門不問于主人。陶淵明之臥輿,遇酒便留于道士。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②。而清風(fēng)明月,幸屬于閑人。并游或結(jié)于良朋,乘興有時而獨(dú)往。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傍③若于無人。乃知偶來常勝于特來,前言可信。所有雖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舊闋之辭,寫以新聲之調(diào)。敢陳薄伎,聊佐清歡。(注釋)①此文寫于歐陽修辭官退休流連潁州西湖山水之時。②高會:盛大的宴會。③傍,同“旁”。13.下面是“勝”字的文言詞義積累卡。請你結(jié)合所學(xué),推測詞義演進(jìn)脈絡(luò),填寫義項(xiàng)。14.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15.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2)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而清風(fēng)明月,幸屬于閑人。16.(甲)(乙)兩文中的“閑人”有多重內(nèi)涵。請結(jié)合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解?!緟⒖即鸢浮?3.(1)勝過,超過(2)美好,優(yōu)美14.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15.(1)哪個晚上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2)雖然良辰美景,本來大多見于盛大的宴會。但是清風(fēng)明月,幸好屬于閑人。16.(1)清閑之人。蘇軾和歐陽修,一個被貶,一個辭官退休,這樣的處境使他們有時間走進(jìn)自然,親近清風(fēng)明月。(2)恬適之人。蘇軾因心境空靈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賞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歐陽修“并游”“獨(dú)往”“至歡然而會意,亦傍若于無人”,留戀于山水間,自得其樂。(3)曠達(dá)之人?!暗匍e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中的“但”字顯示了蘇軾在逆境中的曠達(dá)。歐陽修辭官之后,“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心無掛礙,平和曠達(dá)?!痉治觥?3.考查詞語含義。根據(jù)詞義積累卡提示,結(jié)合所學(xué),推測詞義演進(jìn)脈絡(luò)。(1)“乃知偶來常勝于特來”意思是:于是我明白偶然來一次往往勝過專程來游玩的。推測“勝”是“超過”意思;(2)“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意思是:何況西湖這樣的美景,在東潁一帶獨(dú)自享有好名聲。推測“勝”意思是“美好,優(yōu)美”。14.考查斷句。此句的意思是:聽一聽蛙鳴,何必問它屬于官家還是屬于私人。面對彎彎曲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詠一首詩。同時,“安”疑問詞,一般用在句首,“曲水”名詞,一般在句首。據(jù)此斷句為: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15.考查翻譯。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通暢。注意重點(diǎn)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diǎn)詞語:(1)何……無?:哪里沒有……?但,只。閑:清閑。但少閑人:只是缺少清閑的人。吾:我們;耳:罷了;(2)雖:雖然;固:本來;高會:盛大的宴會。而:但是;幸:幸好;屬:屬于。16.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概括。結(jié)合【甲】【乙】兩文中的“閑人”理解其多重含義。其一,有“清閑之人”的意思。甲文寫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tuán)練副史已經(jīng)四年了。乙文寫于歐陽修辭官退休流連潁州西湖山水之時,正是有時間走進(jìn)自然,親近清風(fēng)明月閑暇之時。其二,有”悠閑自適之人”的意思。甲文蘇軾看到“月色入戶”“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的美景時“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乙文中歐陽修“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傍若于無人。”寫出了詩人留戀于西湖山水間,自得其樂之感。其三,有“曠達(dá)之人”的意思。甲文作者雖遭遇貶謫,“但”字顯示了作者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表現(xiàn)了從失意情懷自我排遣的曠達(dá)!乙文歐陽修辭官之后,“獨(dú)往”“至歡”“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表現(xiàn)出的也是曠達(dá)平和,心無雜念的開闊胸襟。【參考譯文】【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zhǔn)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nèi),(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jīng)]有(可以與我)共同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光景)清閑的人罷了?!疽摇繌那巴踝娱嘞矏壑褡?,到了人家門前也不去拜望主人;陶淵明的躺車,遇到了酒就在路上逗留。何況西湖這樣的美景,在東潁一帶獨(dú)自享有好名聲。雖然美景良辰,本來大多見于盛大的宴會。但是清風(fēng)明月,幸好也屬于清閑之人。一起交游或許會結(jié)成好友,趁著興致有時也會獨(dú)自去游玩。聽一聽蛙鳴,何必問它屬于官家還是屬于私人。面對彎彎曲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詠一首詩。到了高興而領(lǐng)會了意旨時,也好像旁邊沒有別人一樣縱情盡興。于是我明白了,偶然來一次往往勝過專程來游玩。前人過說過的話是值得相信的。這一切雖然不是自己的,但是自己的收獲卻已經(jīng)很多。于是就翻看舊有的詩詞,寫出新的詞調(diào),冒昧地陳述一番薄技,姑且表達(dá)清新歡快之意。(2021浙江寧波)【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元豐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吳興來杭,東還會稽。龍井有辨才①大師,以書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②,則曰:“以不時至,去矣。是夕,天宇開霽③,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遂棄舟,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④,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fēng)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jù)石而飲之。自普寧凡經(jīng)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始至壽圣院,謁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還。(秦觀《龍井題名記》[注釋]①辨才:法號元靜,曾在靈隱山講經(jīng),與下文的參寥都是蘇軾的朋友。②籃輿(yú):竹轎。③天字開霽:天空晴朗。④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風(fēng)景區(qū)南岸夕照山上。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4分)(1)月色入戶 (2)但少閑人 (3)以書邀余 (4)謁辨才于朝音堂6.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2分)A.濯足于惠因澗 嘗射于家圃B.得支徑上風(fēng)篁嶺 橫柯上蔽C.殆非人間之境 馬之千里者D.明日乃還 乃不知有漢7.翻譯文中畫橫線句子。憩于龍井亭,酌泉據(jù)石而飲之。(2分)8.甲、乙兩文都寫了月夜之景,但寫景觀察的角度不同,請作具體分析。(2分)【參考答案】5.[答案](1)門(2)只/只是(3)信/書信(4)拜見/拜訪[評分標(biāo)準(zhǔn)]①每小題1分,共4分。②有錯別字該空不得分。6.[答案]A(2分)7.[答案](我們)在龍井亭休息,舀泉水/斟泉水/取泉水靠在石頭上喝(舀泉水/斟泉水/取泉水靠在石頭上然后喝水)。[評分標(biāo)準(zhǔn)]①共2分。②句子通順,前半句譯出倒裝句得1分。后半句譯對“酌”“劇”得1分。③錯一字扣1分,直到扣完為止。8.[答題角度一]甲文運(yùn)用定點(diǎn)觀察,寫出月色空明/空靈澄澈,疏影搖曳的美妙境界(1分)。乙文采用移步換景,交代行蹤游蹤,寫從普寧到壽圣院沿途的景色(1分)。[答題角度二]甲文從視覺角度寫出月色空明/空靈澄澈,疏影搖曳的美妙境界(1分)。乙文從聽覺角度寫出夜晚環(huán)境的幽寂/幽靜(1分)。[評分標(biāo)準(zhǔn)]①共2分,意思對即可。②從一個角度作答即可。③兩個角度不可雜糅答題。④出現(xiàn)錯別字扣1分?!緟⒖甲g文】【乙】元豐二年,中秋節(jié)第二天,我從吳興去杭州,(然后)在向東趕回會稽。龍井(這個地方)有位辨才大師,用書信的方式邀請我到(龍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陽已經(jīng)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寧,碰到的道人參寥,問(他)龍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傭的竹轎,(參寥)說,“(你)來的不是時候,(轎子)已經(jīng)離開了?!边@天晚上,天空晴朗,樹林間月光很明亮,(甚至連)頭發(fā)都能數(shù)清。于是(我)便放棄坐船,跟著參寥拄著拐杖沿著湖邊慢走。過了雷峰塔,渡過南屏一帶,在惠因澗洗腳,進(jìn)入靈石塢,發(fā)現(xiàn)一條小路(就沿著它)爬到了風(fēng)篁嶺,在龍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著山石便喝了起來。從普寧到龍井亭總共經(jīng)過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靜,聽不到人的聲音,路邊的房屋,燈火若隱若現(xiàn),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發(fā)出悲愴的聲響,這大概不是人間有的地方。(我們繼續(xù))前行,二更天的時候,才到壽圣院,在朝音堂拜見辨才大師,第二天便回去了。(2020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連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行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東坡先生與黃門公①南遷②,相遇于梧、藤③間。道旁有鬻④湯餅者,共買食之。觕⑤惡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⑥’而已?!?選自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東坡食湯餅》)[注釋]①黃門公:指蘇轍,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對蘇轍的稱謂。②南遷:貶謫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i):賣。⑤觕(cū):同“粗”。⑥飲濕:指潤濕嘴巴。5.解釋加點(diǎn)的詞語。(4分)①欣然起行
②念無與為樂者③共買食之
④飲酒但飲濕6.翻譯句子。(4分)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②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7.對【甲】【乙】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2分)A.【甲】文中“亦”和“相與”點(diǎn)出兩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B.【乙】文描寫了被貶后的艱難生活?!按笮Α笨此茖憳罚瑢?shí)則寫人物的苦悶。C.【甲】文以第一人稱寫尋友賞月的悠閑?!疽摇课囊缘谌朔Q敘述故事,“徐”和“大笑”準(zhǔn)確傳神地寫出了人物的風(fēng)采。D.【甲】【乙】兩文都采用記敘和描寫的方式來寫被貶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議論結(jié)尾。8.如果你是東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會對九三郎說什么?(2分)【參考答案】5.①高興的樣子②考慮,想到③吃④只,僅說明:本題4分。6.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②蘇轍放下筷子嘆氣,蘇軾已經(jīng)吃完湯餅了。說明:本題4分。7.B說明:本題2分。8.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難再所難免。與其哀聲嘆氣,不如樂觀面對。說明:本題2分。只要體現(xiàn)出勸慰弟弟樂觀面對挫折,符合語境,言之有理即可?!緟⒖甲g文】【乙】蘇軾與弟弟蘇轍貶謫到南方時曾經(jīng)在梧州、藤州之間相遇,路邊有賣面條的人,于是兄弟二人買了面條吃,(面條)粗陋得難以下咽.蘇轍放下筷子嘆氣,但是蘇軾已經(jīng)很快吃光了,他慢悠悠地對蘇轍說:“九三郎,你還想細(xì)細(xì)咀嚼嗎?”說完大笑著站起來.秦少游聽說這件事后,說:“這是東坡先生‘只管飲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風(fēng)格)罷了.”(2020山東聊城)【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病2冈汔ㄡr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節(jié)選自蘇軾《超然臺記》)【注釋】①哺糟啜醨(chuòl(fā)í):吃酒糟,喝薄酒。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2分)(1)念無與為樂者念:()(2)相與步于中庭相與:()(3)蓋竹柏影也蓋:()(4)皆可以飽飽:()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2)茍有可觀,皆有可樂。17.請自選一個角度,對下面的句子進(jìn)行賞析。(3分)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18.乙文中說“凡物皆有可觀”“吾安往而不樂”。甲文中哪些內(nèi)容可以印證這兩句話?(3分)【參考答案】15.(2分)(1)念:考慮,想到(2)相與:共同,一起(3)蓋:大概是(4)飽:吃飽(使……飽,讓……飽)【解析】本題考查詞語解釋。三個課內(nèi),一個課外。課內(nèi)的平時練習(xí)比較多,容易填寫。課外的要結(jié)合該詞所在語境,“果蔬草木,皆可以飽”可知應(yīng)為“吃飽”。16.(4分)(1)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2分)(1)如果有可以觀賞(觀看)的地方,都可以獲得快樂。(2分)【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翻譯。句子翻譯按照“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將關(guān)鍵詞語翻譯準(zhǔn)確,大意流暢。采用“留、刪、調(diào)、補(bǔ)、替”等方法,準(zhǔn)確翻譯。(1)要留意“但”“者耳”的翻譯。(1)要注意“茍”“皆”的翻譯。17.(3分)示例一:景物特點(diǎn)鮮明(1分),“積水空明”等句傳神地寫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1分),表達(dá)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1分)。示例二:運(yùn)用側(cè)面描寫的手法(1分),用竹柏的影子側(cè)面寫出月光的澄澈明亮(1分),表達(dá)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1分)。示例三:運(yùn)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月光比作院中積水,將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月色的澄澈明凈(1分),表達(dá)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1分)。示例四:“交橫”(“空明”),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月光的皎潔明澈(2分),表達(dá)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1分)?!窘馕觥勘绢}考查句子賞析。句子賞析可以從修辭、描寫、詞語等角度進(jìn)行分析。從“如”可以看出使用了比喻,寫水其實(shí)是寫月光,運(yùn)用了側(cè)面描寫的手法,然后分析寫出了什么,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心境。18.(3分)①在蘇軾的眼中,月色(竹柏影)是可觀(美好)的(1分)(如學(xué)生引用“月色入戶”或“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可給1分)。②蘇軾受到貶謫,(在承天寺中)與友人一起漫步閑庭(欣賞月下美景)(1分),愁緒得到排遣(感受到快樂)(1分)(學(xué)生如引用“欣然起行”“相與步于中庭”等句,不作解說,給1分)。【解析】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概括。題干要求概括甲文印證“凡物皆有可觀”“吾安往而不樂”的內(nèi)容,要注意把握住“可觀”和“樂”兩點(diǎn),從甲文中尋找答案??捎^為“月色”,“樂”為通過觀賞月色,獲得快樂?!緟⒖甲g文】【乙】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定要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饑。以此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2020云南)【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qū)使復(fù)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弊溟L曰:“太守猶不避涂潦①,吾儕小人,當(dāng)效命。”率其徒持畚鍤②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注釋】①涂潦:②鍤(1)解釋加點(diǎn)詞的意思。①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②徙知徐州(2)下面句中加點(diǎn)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xiàng)DA.蓋竹柏影也B.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C.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D.朝暉夕陰,氣象萬千(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②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4)從甲乙兩文中,你能感受到蘇軾怎樣的情感或者是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請分別加以概述?!緟⒖即鸢浮浚?)本題主要考查點(diǎn)是文言實(shí)詞的理解.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shí)詞.①句意: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但:只②句意:蘇軾調(diào)任徐州.徙:調(diào)任(2)此題考查的是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要結(jié)合句子意思來解釋.A句意: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蓋:原來是;今義:覆蓋B句意:面容蒼老,滿頭白發(fā),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之間,這是太守喝醉了.頹然:醉醺醺地;今義:衰老的樣子C句意:只要有我在這里,就不會讓決堤的水毀了城墻.是:這;今義:判斷動詞D句意: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景色千變?nèi)f化.氣象萬千:景色千變?nèi)f化;今義: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故選:D(3)本題主要考查點(diǎn)是對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dá)、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bǔ)充完整.①重點(diǎn)詞有:相與:一起句意: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②重點(diǎn)詞有:卒:最終句意:派官吏們分別在城墻各處守衛(wèi),最終保全了徐州城.(4)此題考查的是對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概括人物性格從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對人物評價的詞語,也可以自己結(jié)合相關(guān)的語句進(jìn)行概括,解答時,需要結(jié)合人物的事跡、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進(jìn)行思考分析.甲文主要參考語句: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乙文主要看蘇軾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洪水時的行為表現(xiàn).答案:(1)①但:只②徙:調(diào)任(2)D(3)①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②派官吏們分別在城墻各處守衛(wèi),最終保全了徐州城.(4)甲文:表達(dá)了被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更有豁達(dá)的情懷.乙文:臨危不懼、以身作則、善于指揮、足智多謀、公而忘私、親民愛民等.【參考譯文】【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zhǔn)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jīng)]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乙】蘇軾調(diào)任徐州.黃河在曹村附近決堤,在梁山泊泛濫,從南清河溢出,匯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斷上漲不久就要泄進(jìn)城里,城墻即將被沖毀,城里的富人爭著逃出城去避難.蘇軾說:“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會動搖,誰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這里,就不會讓決堤的水毀了城墻.”于是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到武衛(wèi)營,把卒長叫出來說:“河水將要沖進(jìn)城里,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暫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們這些小人應(yīng)該為您效力.”于是率領(lǐng)他的士兵拿著畚鍤出營,修筑東南方向的長堤,堤壩從戲馬臺起,末尾與城墻相連.雨日夜不停,沒有受損的城墻只有三版.蘇軾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經(jīng)過家門也不入,派官吏們分別在城墻各處守衛(wèi),最終保全了徐州城.(2017湖南湘西)【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③雜揉,屠沽④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guān)熟睡,已再⑤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⑥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⑦無得,更欲遠(yuǎn)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蘇軾《書上元夜游》)【注釋】①上元:農(nóng)歷正月十五。②儋州:蘇軾被貶之地,現(xiàn)屬海南。③民:指漢族。夷:指當(dāng)?shù)厣贁?shù)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⑥過:蘇軾的小兒子。⑦韓退之釣魚:韓愈曾在詩中借釣魚釣不著大魚,埋怨水太淺,要另覓垂釣之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13.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A.遂至承天寺遂:于是,就B.懷民亦未寢寢:睡覺C.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過:經(jīng)過D.歸舍已三鼓矣鼓:動詞,擊鼓13、【答案】C【解析】題考查文言實(shí)詞。C項(xiàng)“過”是一個多義詞,可解釋為“經(jīng)過”“訪問”“錯誤”“超出”等,而這一句的意思是“有幾個老書生來拜訪”,所以“過”應(yīng)是“拜訪”的意思。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欣然起行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B.放杖而笑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C.予欣然從之山間之朝暮也D.相與步于中庭皆以美于徐公1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A項(xiàng)中的“然”分別是“……的樣子”和“然而”;B項(xiàng)中的“而”都“表修飾’’;C項(xiàng)中的“之”分別是“代詞,他們”和“結(jié)構(gòu)助詞“的”;D項(xiàng)中“于”分別是“在”和“比”。15.下列對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A.甲文“月色人戶,欣然起行”八個字,高度概括了作者在寂寞夜晚難得的喜悅與興奮。B.乙文中“笑韓退之”是笑韓愈被貶后不能看破人生得失,不能做到隨遇而安。C.甲、乙兩文分別用凝練的筆墨描寫了庭中夜色之美和上元之夜的繁華景象、祥和淳樸的民風(fēng)。D.甲、乙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被貶后抑郁不能排遣,追求解脫而不得的苦悶心情。16、【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D項(xiàng)中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被貶后抑郁不能排遣,追求解脫而不得的苦悶心情”不正確,從甲文最后一句、乙文“放杖而笑,孰為得失?”一句可知,作者的心情是達(dá)觀的?!緟⒖甲g文】【乙】己卯年元宵節(jié),我當(dāng)時在儋耳。有幾個老書生來拜訪我,說:“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去嗎?”我高興地答應(yīng)了。走到了城西,進(jìn)入了和尚的住所,經(jīng)過了小巷,只見漢人和少數(shù)民族住在一起,殺豬的,賣酒的,市井里人熙熙攘攘,回到家中已經(jīng)三更了。家里的人閉門熟睡,鼾聲響起,一覺醒來又睡去。(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蘇過問我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韓愈釣魚沒有釣到,還想要到更遠(yuǎn)的地方釣魚,卻不知道在海邊的人也未必能釣到大魚。(2017山東日照)【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惶K軾《記承天寺夜游》【乙】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①,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周望②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③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④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公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fēng),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柳,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shí)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⑤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為清絕,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⑥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橋待月記》注釋:①勒:壓抑。②周望:袁宏道的朋友。③傅金吾:姓傅的宮廷侍衛(wèi)。④玉照堂:張功甫的園林名。⑤夕舂:夕陽的代稱。⑥游客:袁宏道在本文中的自稱。15.給加點(diǎn)字注音。(2分)(1)水中藻、荇交橫()(2)周望數(shù)為余言()16.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6分)(1)月色入戶()(2)懷民亦未寢()(3)庭下如積水空明()(4)蓋竹柏影也()(5)今歲春雪甚盛()(6)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17.翻譯下列句子。(4分)(1)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時為桃花所戀,競不忍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甲乙兩文中都各有一個“樂”字,請比較其含義上的異同。(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譯文】【乙】西湖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最美時候,是煙霧彌漫的早晨,是山嵐繚繞的傍晚。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來才和桃花、杏花次第開放,這還是難得一見的奇觀。吾友陶望齡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宋代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東西,應(yīng)該要趕緊去欣賞欣賞??!」我當(dāng)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舍不得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草如煙、紅花似霧,彌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聲音恍若微風(fēng)陣陣吹來,仕女的粉汗有似紛紛的細(xì)雨飄落,穿羅衫、著紈褲,游客之多,還多過堤畔的小草。真是艷麗極了!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僅在午、未、申三個時辰(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其實(shí)翠綠染著湖光的美,嵐色添加山嶺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的時候才最濃麗!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tài)、柳的柔情,山的容顏、水的心意,更是別有一番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僧人和識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夠和凡夫俗子去說呢!
(2017四川德陽)【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彬?qū)使復(fù)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弊溟L曰:“太守猶不避涂潦①,吾儕小人,當(dāng)效命。”率其徒持畚鍤②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復(fù)請調(diào)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鍤,箕畚鐵鍬。③堵,古墻體單位,長與高各一丈為一堵。9、解釋加點(diǎn)詞的意思。(4分)⑴相與步于中庭▲⑵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⑶軾詣武衛(wèi)營▲⑷卒全其城▲10、用斜線(/)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2分)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1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⑴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⑵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⑶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12、【甲】文表現(xiàn)了蘇軾安閑自適的心境,還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乙】文記述了蘇軾率領(lǐng)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跡,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4分)【參考答案】9、答:⑴散步,漫步⑵只,只是⑶到……去⑷最終,終于10、答: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1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⑴譯句:(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積滿了水一樣清澈透明,水里(好像)還有水藻荇菜交相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而已)。⑵譯句: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動不安,我和誰守城呢?⑶譯句:蘇軾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過家門也不進(jìn)去。12、答:⑴宦途失意的苦悶。⑵勤于政事,愛護(hù)百姓?!緟⒖甲g文】調(diào)任徐州知州。黃河在曹村決口,在梁山泊泛濫,從南清河溢出,匯聚在徐州城下。城墻將要被浸壞,富裕的百姓爭著出城躲避水災(zāi)。蘇軾說:“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動不安,我和誰守城?我在這里,洪水決不會浸壞城墻?!庇职迅蝗酥匦纶s進(jìn)城去。蘇軾到武衛(wèi)營,喊來卒長,說:“河水將要沖壞城墻,事情緊急,你們雖是禁軍,姑且替我出力。”卒長說:“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應(yīng)當(dāng)效命?!本吐暑I(lǐng)兵卒拿著畚箕鐵鍬出去,筑起東南長堤,從戲馬臺開始,一直連接到城墻。蘇軾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過家門也不進(jìn)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保全了這座城。他又請求調(diào)發(fā)第二年的役人來增筑舊城墻,用樹木筑起防護(hù)堤,以防水再來。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2016江蘇鹽城)【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shí)湖光染①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②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③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節(jié)選自袁宏道《西湖游記·晚游六橋待月記》)【注】①染:染成。②設(shè)色:涂色,這里可譯為“籠上暮色”。③夕舂:夕陽。10.下列加點(diǎn)字與“止午未申三時”中的“止”用法不同的一項(xiàng)是()(2分)A.小惠未徧,民弗從也B.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C.皆被綺繡D.人恒過然后能改11.翻譯下列語句。(4分)(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2分)譯文:(2)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2分)譯文:12.請品析甲文“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的妙處。(2分)13.同是借月抒情,蘇軾和袁宏道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他們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啟發(fā)?(3分)【參考答案】IO.D
評分說明;(2分)選擇正確得2分.11.(1)譯文: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2)譯文:湖水被染成綠色之美,山嵐被籠上暮色之妙,都出現(xiàn)在朝日初升,夕陽還未落山之際。(或湖水掛染成綠色之美,暮煙凝聚在山間之妙,都出現(xiàn)在朝日初升,夕陽還未落山之際。)
評分說明:(4分)每小題各2分,重點(diǎn)字詞譯對即可.12.①用比喻的修辭.把“月光”比喻成“積水”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藻荇”。
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評分說明:(2分)答出①得1分;答出②得1分.13.①蘇軾借月抒發(fā)了自己仕途失意的寂寞、自我排遣的曠達(dá)。(或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
②袁宏道借月表達(dá)了獨(dú)到的審美情趣,從而表達(dá)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臺污、獨(dú)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
③示例:生活中遇到困難、失意時要做—個積極向上、樂觀豁達(dá)的人。評分說明:(3分)以上三點(diǎn).第①點(diǎn)中答出“失落”、“曠達(dá)”之意即可得1分;第②點(diǎn)中答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得0.5分,欣賞山水之樂得0、5分.第③點(diǎn)意對
即可得1分?!疽覅⒖甲g文】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在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這一段時間之內(nèi)。其實(shí)湖水被染成綠色之美,暮煙凝聚在山間之妙,都出現(xiàn)在朝日初升,夕陽還未落山之際,(有了它們)西湖才把濃媚的姿態(tài)發(fā)揮到了極點(diǎn)。月景之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tài),柳的柔情,山的容顏,水的情意,更是別有情趣韻味.這種快樂只留給山僧和游客享用,怎么能夠?qū)δ切┓卜蛩鬃邮稣f呢!(2015黑龍江綏化)【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是歲①十月之望②,步自雪堂③,將歸于臨皋④。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⑤。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⑥!”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顧⑦安所⑧得酒乎?”歸而謀諸婦⑨。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保ㄟx自蘇軾《后赤壁賦》)【注】①是歲:這一年,指宋神宗元豐五年。②望:陰歷每月十五日。③雪堂:蘇軾在黃州時建造的自住廳堂。④臨皋:亭名。⑤黃泥之坂:即“黃泥坂”,山坡名。⑥如此良夜何:如何度過這個良夜。⑦顧:但是。⑧安所:從什么地方。⑨謀諸婦:和妻子商量這事。諸,“之于”的合音詞。7.下面子句中加點(diǎn)詞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
)(2分)A.狀如松江之鱸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B.是歲十月之望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C.已而嘆曰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醉翁亭記》)D.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醉翁亭記》)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念無與為樂者。譯文:
(2)我有斗酒,藏之久矣。譯文:
9.請分別寫出甲、乙兩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2分)答:
【參考答案】7.A(2分)8.(1)想到?jīng)]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或“想到?jīng)]人與我同樂”。(2)我有一斗酒,已存放(收藏)了很久。(每小題2分,共4分)9.【甲】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乙】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每小題1分,共2分)【參考譯文】【乙】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fā),準(zhǔn)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jīng)降下,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樂;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即使有酒也沒有菜肴。月色皎潔,清風(fēng)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wǎng)捕到了魚,大嘴巴,細(xì)鱗片,形狀就像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yīng)付您突然的需要。”(2014遼寧阜新)【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疽摇课鯇幨昵铮沓谴笏?,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dú)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dāng)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fēng)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郡守蘇軾,時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于斯亭而樂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厦嬷?,雖清遠(yuǎn)閑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于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①放鶴亭:位于今江蘇徐州市云龍山上。②陂(bēi):水田。③傃(sù):向,向著,沿著。④悒(yì):通:“揖”,作揖。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語。(4分)(1)念無與為樂者()(2)相與步于中庭()(3)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4)故名之曰“放鶴亭”()7、下列各組加點(diǎn)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①欣然起行②大道之行也B.①升高而望,得異境焉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C.①作亭于其上②凍風(fēng)時作,作則飛沙走礫D.①好之則亡其國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6分)(1)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2)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9、下列對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A.甲文中的“閑人”包含兩層意思,既指自己和友人都是具有閑情雅致的人,也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B.乙文是詩人被貶徐州時所作,記述了他拜訪云龍山人時的一番問答。C.乙文指出,好鶴與縱酒兩種嗜好,君主因之?dāng)y王國,隱士卻可以因之怡情,所以南面為君不如隱居之樂。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爭失敗后豁達(dá)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D.乙文的著眼點(diǎn)不在“亭”,也不在“鶴”,而在贊頌它們高雅的主人。蘇軾以極其欣賞的態(tài)度摹寫了張山人隱居生活的無窮樂趣。【參考答案】6、(4分)(1)考慮,想到(2)共同,一起(3)有時(4)命名7、(3分)B(遠(yuǎn)看A.①行走②實(shí)行、施行、推行C.①建造②產(chǎn)生D.①使……滅亡②逃跑)8、(6分,每句各3分,關(guān)鍵詞語解釋正確,句子通順即給分)(1)哪一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2)您懂得隱居的快樂嗎?即使是面南稱尊的國君,也不能和他交換。9、(3分)C(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爭失敗后的消極情緒。)【參考譯文】【乙】熙寧十年的秋天,彭城發(fā)大水,云龍山人張君的草堂,水已沒到他家門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龍山人搬到故居的東面。在東山的腳下,登到高處遠(yuǎn)望去,看到一個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岡從四面合攏,隱約的像一個大環(huán);只是在西面缺一個口,而云龍山人的亭子,恰好對著那個缺口。春夏兩季交替的時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風(fēng)雨陰晴,瞬息萬變。山人養(yǎng)兩只鶴,非常溫馴而且善于飛翔。早晨就朝著西山的缺口放飛它們,任它們飛到哪里,有時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時飛翔在萬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著東山飛回來,因此給這個亭子取名叫“放鶴亭”??な靥K軾,當(dāng)時帶著賓客隨從,前往拜見山人,在這個亭子里喝酒并以此為樂。給山人作揖并告訴他說:“您懂得隱居的快樂嗎?即使是面南稱尊的國君,也不能和他交換。……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凈深遠(yuǎn)幽閑曠達(dá),像鶴這樣,還不能過分享受,過分喜好就會使他的國家滅亡。而超脫世俗隱居山林的賢士,即使荒唐迷惑頹敗迷亂像飲酒的人,還不能成為禍害,更何況對鶴的喜愛呢?由此看來,君主之樂和隱士之樂是不可以同日而語的?!鄙饺诵廊恍χf:“有這樣的道理??!”(2013江蘇徐州)【甲】記承天寺夜游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疽摇糠缴阶觽鳎ü?jié)選)蘇軾方山子①,光、黃②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③為人,閭里之俠皆宗④之。稍壯,折節(jié)⑤讀書,欲以此馳騁當(dāng)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咀⑨尅竣俜缴阶樱禾K軾的老朋友,姓陳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黃:光州(今河南潢川)、黃州(今湖北黃岡)。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漢時的游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節(jié):強(qiáng)自克制,改變初衷。⑥矍(jué)然:驚奇注視的樣子。9.請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3分)(1)遂至承天寺(2)相與步于中庭(3)余告之故10.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過岐亭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B.適見焉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D.問余所以至此者所以動心忍性(《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1.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1)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2)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1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13.比較閱讀【甲】【乙】兩文,蘇軾和方山子的人生際遇有何不同?他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智能倉儲卷簾門系統(tǒng)采購及集成合同
- 2025年度區(qū)塊鏈技術(shù)應(yīng)用項(xiàng)目開發(fā)與許可合同
- 2025年休假村租賃協(xié)議模板
- 2025年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承包合同書
- 2025年信用卡債務(wù)履行協(xié)議
- 2025年金剛石膜工具項(xiàng)目立項(xiàng)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血液系統(tǒng)用藥項(xiàng)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街頭籃球項(xiàng)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
- 2025年放射性藥品項(xiàng)目提案報告模式
- 2025年生活用橡膠制品:塑膠盒項(xiàng)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范文
- 2024年云南省公務(wù)員考試【申論縣鄉(xiāng)卷、行測、事業(yè)單位招聘】3套 真題及答案
- 300畝文冠果樹栽培基地建設(shè)項(xiàng)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數(shù)字媒體藝術(shù)專業(yè)行業(yè)分析報告
- 2025年度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與環(huán)保管理服務(wù)協(xié)議范本3篇
- 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市政管線(道)數(shù)字化施工賽項(xiàng))考試題庫(含答案)
-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tuán)2024-2025學(xué)年七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公司員工升職加薪制度模板
- 2024上海市招聘社區(qū)工作者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服務(wù)能力建設(shè)醫(yī)療質(zhì)控部分課件
- 春季開學(xué)教職工安全培訓(xùn)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橋梁塔柱施工平臺及通道安全技術(shù)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