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腦癱、小兒的針刀治療_第1頁
中風、腦癱、小兒的針刀治療_第2頁
中風、腦癱、小兒的針刀治療_第3頁
中風、腦癱、小兒的針刀治療_第4頁
中風、腦癱、小兒的針刀治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風、腦癱、小兒麻痹癥

的針刀治療北京漢章針刀醫(yī)學研究院江西學術部主任委員江西省德興勝春醫(yī)院

盧勝春一、概述針刀醫(yī)學治療中風,文獻中報道較少,有些只是個案報道,沒有對有關的理論及實踐問題進行系統(tǒng)性的、規(guī)范性的總結。筆者在任市級醫(yī)院的內科主任時,接診治療了大量的中風病人,有較多的機會用針刀對中風病人進行治療。一、概述眾所周知,針灸、推拿、功能鍛煉對中風后遺癥有較好的療效。本人一九八七年學習針刀,所以,就在針灸治療中風的指導下,對中風病人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些經推拿治療后還是難于解決的肌肉痙攣,改用針刀治療后,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在功能鍛煉中發(fā)現(xiàn)有些肢體畸形非常難于矯正,改用針刀治療后,效果明顯。

本人現(xiàn)就幾十年來用針刀治療中風的臨床研究、理論研究,以及臨床治療實踐報告如下:二、中風的早期針刀治療過去曾有人認為中風早期,病人生命垂危,不宜針刀治療。筆者認為,中風早期,針刀治療效果較好,也安全。適應癥:1、腦梗阻早期,生命體征較平穩(wěn),可針刀治療。2、中風的危險期平均10天,各種中風危險期過后,均可針刀治療。二、中風的早期針刀治療針刀治療急性中風的機理:中風與頸椎病有明顯的相關性,據報道有

約30%的中風是由頸椎病導致的。頸椎移位、增生等,可使椎動脈供血障礙,誘導中風。同時,因頸部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受牽拉、卡壓、無菌性炎癥刺激等,其導致的交感神經興奮過度可使頸內動脈痙攣,造成大腦血流緩慢,誘導中風。針刀治療可解除內臟神經受壓、牽拉、無菌性炎癥刺激等,從而改善腦供血、有利于中風的恢復。二、中風的早期針刀治療

針刀治療:所有頸椎有病變的部位,重點是治療C1、C2的病變處,如寰枕關節(jié)、寰樞關節(jié),椎枕肌、寰枕筋膜、頭夾肌、頸夾肌、上斜方肌、頭半棘肌、頸半棘肌等。針刀與癱瘓的上、下肢等的肌肉纖維平行刺入,進行疏通剝離。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

1、針刀治療機理一

拮抗肌學說過去人們往往認為中風引起的癱瘓,表現(xiàn)的全部是肌肉的收縮力下降,即肌力的下降或喪失。所以,康復治療的重點都以肌力的下降或喪失為前提而設計及進行的,但結果往往是療效不佳。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

1、針刀治療機理一

拮抗肌學說

過去把肌力分為Ⅴ級,即第Ⅴ級為正常肌力,Ⅴ級以下為肌力減弱。其實在臨床中,肌力增強的情況很常見,如肌肉痙攣時,靜息時的肌力就大于正常的肌力。因此,肌痙攣時,似乎應歸類為Ⅵ級肌力較妥,即靜息時或運動時大于正常的肌力。所以,設計治療方案時,應有針對Ⅵ級肌力(肌痙攣或攣縮)的治療措施,這就是我們針刀治療中風的一個重要的思路。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

1、針刀治療機理一

拮抗肌學說

為什么?中風的早期,表現(xiàn)為急性脊髓休克狀態(tài)(遲緩性癱瘓或軟癱),癱瘓表現(xiàn)為軟癱。因為中風病人的脊髓本身是沒有病變的,所以,當脊髓的應激期(往往為20—40天)過后,脊髓的功能就恢復正常,這時,因脊髓失去了大腦的控制,就會出現(xiàn)某些肌力的過度收縮,就是痙攣性癱瘓期(痙攣性或硬癱)。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

1、針刀治療機理一

拮抗肌學說

根據神經學的研究表明,脊髓等低級中樞對肢體的支配,其規(guī)律一般是上身肌肉的屈肌痙攣,伸肌松弛;下身的屈肌松弛,伸肌痙攣;人體的中間部位可表現(xiàn)為屈肌或伸肌的多種形式的痙攣,即哪塊肌肉的痙攣是沒有規(guī)律性的。因為中風后,大腦會部分失去對脊髓的控制,所以不受控制的脊髓即發(fā)揮低級中樞的作用。因此,我們在臨床中得到的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就是,偏癱不僅僅是肌力下降造成的,拮抗肌的痙攣是造成偏癱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2、針刀治療機理二

研究認為,中風后的上神經元損傷不是引起肌力痙攣(硬癱)的主要原因,真正引起硬癱的是姿勢調節(jié)系統(tǒng)的損傷。

姿勢調節(jié)系統(tǒng)平時對肌緊張可產生有效的抑制作用,當中風后,使大腦的姿勢調節(jié)系統(tǒng)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部分失去對肌緊張的抑制,最終導致肌痙攣。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2、針刀治療機理二

牽張反射也可致肌痙攣。牽張反射分為:腱反射及肌緊張,牽張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當肌肉受外力牽拉時,肌梭內感受裝置被動拉長,使螺旋形末梢發(fā)生變直,導致Ⅰa類纖維傳入沖動增加,從而使肌肉收縮。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2、針刀治療機理二

針刀可有效地緩解或解除肌痙攣:針刀通過破壞部分肌梭感受裝置,切開腱的部分腱器可使肌肉松弛;切斷部分Ⅰa類纖維,減少沖動的傳入;解除痙攣肌肉筋膜等部位的粘連、瘢痕、攣縮、堵塞,無菌性炎癥刺激等對肌梭、Ⅰa、γ等神經纖維的刺

激,從而達到明顯減少神經沖動及傳入、傳出,達到明顯的緩解或解除肌痙攣的目的。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2、針刀治療機理二

例如:中風病人下肢抬起困難,髂腰肌等抬下肢的肌力無力所致是一個因素,但是,中風的病人進入恢復期后,其癱瘓的肌力多有一定程度的恢復,許多病人可恢復到Ⅱ~Ⅲ級的肌力,理應在不負重的情況下,能較好地活動肢體,但結果是往往不能活動。那么這是什么原因呢?筆者的臨床研究認為:主要的是拮抗肌—腘繩肌等的痙攣,對抗了抬下肢肌的肌力,使下肢不能抬高。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2、針刀治療機理二

如果用針刀切斷部分痙攣變性的腘繩肌纖維后,病人的下肢往往會奇跡般地抬起來了。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3、針刀治療機理三

針刀的雙向調節(jié)的治療作用

針刀對肌肉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針刀對肌肉的治療作用,其實有兩種相反的作用。針刀刀刃的方向與肌肉纖維的方向平行刺入(刺激運動終板、肌梭,使興奮性增加,促使肌肉收縮),可使下降的肌力的收縮力增加。所以,針刀對癱瘓松弛的肌肉的治療,可使肌力逐漸往正常的肌力去恢復;針刀刀刃的方向與肌肉纖維的方向垂直切入,可使部分痙攣或變性的肌肉松弛到正常的肌力范圍之內,所以,針刀切斷部分痙攣或變性的肌肉纖維,可使痙攣的肌肉松弛,攣縮的肌肉延長,從而減少對拮抗肌的運動產生過度拮抗的作用。三、中風恢復期及后遺癥的治療4、針刀治療機理四

第一位的致病機制——神經機制學說

針刀治療C1、2、3、4、5、6、7的前、后結節(jié),解除對頸叢及臂叢的卡壓、粘連、疤痕、無菌性炎癥刺激等,從而使支配腦部組織的內臟神經(頸上交感神經節(jié)的腦支)及支配腦部血管的內臟神經功能恢復正常,這樣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及神經營養(yǎng)功能恢復正常,對中風的恢復及預防再次復發(fā)是第一位的病因治療,是根本性的。

腦組織的神經支配及腦血管的神經支配:有關腦組織的神經支配及腦血管的神經支配,醫(yī)學書及有關文獻只闡述了大腦發(fā)出神經支配全身,沒有描述腦組織實質及血管是否有神經支配;從軀體發(fā)出的神經能否進入顱內,能否反過來支配大腦的血管及營養(yǎng)大腦組織呢?尚未查到有關報道及記載。筆者認為,從軀體而不是從大腦發(fā)出的神經,比如交感神經是從T1~L3的脊神經發(fā)出的,通過交感神經鏈上行至頸部形成頸上、頸中、頸下交感神經節(jié)。筆者認為,頸上交感神經節(jié)會隨頸內動脈及椎動脈進入顱內,支配顱內組織的血管,并營養(yǎng)顱內組織。因此,筆者認為要糾正一個認識的誤區(qū),不要以為大腦只發(fā)出神經支配軀體,而是軀體發(fā)出的神經也可進入顱內反過來支配顱內組織。所以,根據這個分析,針刀治療頸、胸、腰、骶椎的神經外口,可達到調整或恢復支配大腦的內臟神經的功能,從而對腦部的諸多疾病產生顯著的治療作用,這是針刀醫(yī)學治療腦部疾病的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期待廣大同仁進一步檢證,豐富及發(fā)展。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

癥的針刀治療針刀治療神經內口、神經外口的中風、腦癱、小兒麻痹癥的機理:由于脊神經所支配的肢體的某些部位的運動障礙,如癱瘓的肢體,支配這個癱瘓的肢體的脊神經基本不產生或很少產生神經沖動以及神經軸流的斷流,從某一個角度來說神經功能喪失了。因為神經的功能喪失,所以神經的血液循環(huán)就障礙“喪失了神經功能的神經,不需要原來同樣的血液供應”血液循環(huán)長期障礙,神經根周圍的酸性代謝產物增多,位于神經根部位的支配痙攣、攣縮的肌肉的神經,由于持續(xù)的放電,超負荷的工作,原本的血液供應就不足,會產生酸性產物的堆積,并產生炎性物質,繼發(fā)性的炎癥的滲出、吸引、機化等,勢必產生粘連、瘢痕等。導致無菌性炎癥,最后產生瘢痕、粘連等病理改變。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筆者認為,神經根管的內、外口的瘢痕粘連,以及神經根部位的神經處于休眠或失代償狀態(tài),是中風偏癱、腦癱、小兒麻痹癥康復障礙的重要原因。

所以,用針刀在神經根管的內、外口疏通剝離周圍組織與神經根的瘢痕粘連,是治療這些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同時,瘢痕粘連對神經根的拉力、擠壓力等被針刀切斷了,瞬間讓神經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血液循環(huán)迅速恢復正常,處于休眠狀態(tài)或失代償狀態(tài)的神經功能被喚醒,或產生較好的代償,此治療措施的效果往往是持續(xù)的。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1、上肢屈肌的治療:中風偏癱病人上肢的病變部位一般表現(xiàn)為:腕屈曲、手屈曲、前肢及上肢屈曲、前肢前旋等,這些都是身體的上部分的屈肌的痙攣所導致的。這時因為上肢屈肌的痙攣,以及上肢伸肌的肌力下降,導致上肢的各個關節(jié)伸直障礙(屈曲狀態(tài))。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1、上肢屈肌的治療:針刀治療部位:肱二頭肌、肱肌、喙肱肌、橈側腕屈肌、尺側腕屈肌、掌長肌、指淺屈肌等。針刀在以上屈肌的起止部分的肌腹與肌腱的移行部分、肌腹等處治療,刀刃的方向與肌纖維垂直切入,切穿整個肌腹即可。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2、上肢伸肌的治療三角肌、肱三頭肌、肘肌、尺側腕伸肌、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指伸肌、拇短伸肌、拇長伸肌、示指伸肌等。針刀治療:刀刃與肌纖維平行刺入、可使松弛的肌力增加。針刀治療三角肌、岡上肌等對肩關節(jié)半脫位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3、旋前圓肌、旋前方肌的治療針刀刀刃與肌纖維垂直切入,切斷部分攣縮變性的肌肉纖維,可糾正前臂旋前畸形。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4、拇短屈肌、拇收肌針刀刀刃方向與肌纖維垂直切斷部分攣縮變性的肌肉纖維,可糾正拇指內收、屈曲。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5、掌筋膜

掌筋膜由縱束和橫束二部分組成,縱行纖維止于屈肌腱的腱鞘、掌骨深橫韌帶和掌指關節(jié)的韌帶,同時也放射至手掌的真皮內。掌腱膜使韌帶、間隔和筋膜形成一個功能上的整體,并牢固地與腕骨表層的手掌皮膚相貼。癱瘓病人的掌腱膜處于攣縮狀態(tài),如果切斷部分攣縮的掌腱膜,可迅速使手指伸直。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6、胸大肌、胸小肌

針刀切斷部分攣縮變性的胸大肌、胸小肌纖維,可使上肢抬舉明顯好轉。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7、腰部的治療癱瘓病人的腰部肌肉,可表現(xiàn)為痙攣或者松弛,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針刀治療時可根據醫(yī)生的體格檢查的結果進行治療。對痙攣的肌肉,使針刀刀刃與肌肉纖維垂直的方向進針刀;對癱瘓的肌肉,使針刀刀刃與肌肉纖維平行的方向進針刀。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7、腰部的治療腰伸肌:骶棘肌的治療,刀刃方向與肌纖維方向垂直切入,可糾正腰部歪斜。腰屈?。貉蠹?、髂?。难。┑闹委?,針刀在全部的腰椎橫突間隙進針,刀刃與肌纖維方向一致,刺入腰大肌。針刀在髂骨的前方,髂棘的腹側、髂前上棘、髂前下棘、股骨小結節(jié)處進針,刀刃方向與肌纖維方向平行刺入。用此方法治療,可使下肢上抬明顯好轉。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8、下肢肌痙攣的治療下肢外旋:往往是臀小肌、臀中肌、臀大肌、梨狀肌、股方肌等的痙攣,針刀切斷以上痙攣的部分肌肉纖維,可迅速糾正下肢外旋。股四頭肌:針刀刀刃方向與肌纖維方向垂直刺入切斷部分痙攣、攣縮變性的肌纖維,可迅速使小腿彎曲。股內側肌與大收肌共一段肌腱,在下肢的運動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當針刀扎入股內收肌在膝部的附著面時,大部分可達到癱瘓的下肢抬高,小腿屈曲的奇效。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9、縫匠肌:

往往處于痙攣狀態(tài),下肢內旋,邁不開步子。針刀切斷部分縫匝肌,可使以上癥狀明顯好轉。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10、髂脛束:往往有痙攣,有時因為痙攣較重病人疼痛十分激烈,止痛藥都難以奏效,針刀切斷部分攣縮的髂脛束,可使疼痛立即緩解,而且有長期的效果。髂脛束痙攣,同時可使大腿抬起困難,切斷部分痙攣的髂脛束,往往可迅速使大腿抬起。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11、部分病人有腘繩肌痙攣,對髂腰肌的抬下肢的作用產生拮抗,使下肢不能抬起,用針刀切斷部分腘繩肌纖維,往往迅速使下肢抬起。四、中風后遺癥、腦癱、小兒麻痹癥的針刀治療12、小腿伸肌的痙攣脛前肌、趾長伸肌、趾短伸肌等,可使足外翻、背曲,針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