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將德育融入課堂中,就要善于挖掘音樂教學材料中的德育元素,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方式,對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深挖,補充課外音樂資源,營造德育與美育融合的環(huán)境等。如此,才能將美育與德育深度融合,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從而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娟P鍵詞】小學音樂;德育;美育;課程思政把德育內(nèi)容滲透到音樂課程中,把德育知識和藝術知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鑒賞音樂、學習音樂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獲得德育滋養(yǎng),提升道德認知水平。這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思路。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音樂學科要充分發(fā)揮學科育人的作用。這不是簡單地將德育與音樂教學進行相加,得到一加一等于二的結果,而是強調(diào)德育與音樂教學融合滲透、相輔相成,發(fā)揮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有的音樂教師常常忽略德育滲透,即使偶爾進行德育滲透,也只是蜻蜓點水,簡單開展道德說教,難以達成育人的效果。對于學生而言,音樂課堂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們釋放學習壓力的空間,如果教師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德育滲透,不僅無法發(fā)揮音樂學科育人的作用,還有可能熄滅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之火,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基于此,小學音樂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精心設計音樂學科育人的策略,從而拓寬音樂教學之路[1]。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具有啟迪思維、滋養(yǎng)心靈的功能;音樂更是一種情感傳遞和道德教化的載體,具有塑造品行、陶冶情操的作用。教師需要在音樂教學中結合具體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吸收其中的道德元素,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提升道德修養(yǎng)。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學習思考與教學實踐,詳細闡述將德育與小學音樂教學進行融合的策略。一、將德育寓于小學音樂教學的必要性音樂學科作為一門學生學習階段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不僅在美育中具有重要的功能,還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起著特殊的作用。音樂教學能夠借助藝術涵養(yǎng)心靈的功能來達到學科育人的隱形效果。(一)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將德育寓于音樂教學中,可以音樂作品的形式為媒介,培育學生良好的審美品質(zhì),熏陶學生美好的性情,充實學生的文化生活,開發(fā)學生的特長等。接受這樣的音樂教育,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藝術知識提升藝術表現(xiàn)力,通過合作表演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通過感悟音樂作品的思想豐富自身情感體驗,通過聯(lián)系音樂藝術與現(xiàn)實生活認識到音樂的現(xiàn)實價值,并建立起藝術服務于社會發(fā)展的認知。(二)符合新課標要求《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對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感知、藝術表現(xiàn)、創(chuàng)意實踐及文化理解。其中,文化理解是指對特定文化情境中藝術作品人文內(nèi)涵的感悟、領會、闡釋能力,直接關聯(lián)德育層面。教師通過文化理解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讓學生尊重文化多樣性,增強文化自信。這就給德育寓于音樂教學提供了前提條件。音樂發(fā)展的過程伴隨著厚重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屬性。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將音樂的文化屬性挖掘出來,在此基礎上給學生進行文化熏陶,幫助學生形成文化理解,實際上就是將德育滲入音樂教學的基本思路。對于教師來說,將德育與日常的教學相融合,就是將課程思政落到實處。二、將德育寓于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策略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下,將德育寓于小學音樂教學,要找到正確有效的道路。德育滲透不是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進行簡單的道德說教,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真正的德育滲透應當是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受到道德的感化,然后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要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就要在學習與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策略的總結與完善。筆者在實踐的過程中,一邊想方設法挖掘音樂教學材料中的德育元素,另一邊又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過程研究德育滲透的方法。以蘇少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簡譜)的內(nèi)容為例,筆者通過研究與總結,得出以下幾點德育與小學音樂教學融合的有效策略。(一)挖掘音樂教學材料中的德育元素德育元素存在于學科教學材料中,乃至于日常生活中。音樂課程中含有大量的德育元素,這些元素具體存在于可視化的音樂教材中??梢哉f,音樂教材就是一個重要的“德育陣地”。首先,教師應深入分析音樂教材,找出其中與德育相關的內(nèi)容,如音樂作品中的歷史文化知識、民族精神、社會價值觀等。然后,教師可以美育為途徑來達到德育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給每個環(huán)節(jié)奠定德育基調(diào)。最后,結合音樂教學的特點,設計具有德育意義的教學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編排和表演,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吸收合作、分享、責任感等德育要素。比如,教材第一單元以“快樂”為主題,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音樂作品進行德育元素的挖掘。在《祝你快樂》這首管樂合奏的歌曲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快樂生活源于哪里?”一開始,學生的回答往往基于物質(zhì)層面,如認為有好吃的零食、有好玩的玩具等。這個時候,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欣賞單元中其他樂曲,如《校園的早晨》《赤足走在田埂上》等,讓學生思考:“有了零食、玩具,我們還需要什么才能真正快樂?”學生欣賞完樂曲,紛紛回答到“我們還需要玩伴”“我們需要去上學”“我們需要親近大自然”等。教師在此小結道:“沒錯,難忘的校園生活是我們的快樂源泉之一,美麗的大自然是我們快樂生活的重要保障?!本o接著教師又提出問題:“那我們要如何守護快樂生活呢?”學生答到“我們要珍惜校園生活”“要和老師同學好好相處”“要愛護大自然”等。此時,學生已經(jīng)接受了初步的德育,教師可進一步延伸德育的范圍,對學生說道:“從外在因素來說,我們的快樂生活還源于社會安定和國家繁榮;從內(nèi)在因素來說,我們的快樂生活還源于自身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因此,我們要熱愛祖國,為了快樂而努力奮斗?!弊詈螅處熤笇W生歌唱樂曲,和學生一起感受快樂生活的具象化。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對這一單元的樂曲有深刻的感受,相應地,也會逐漸形成一定的道德認知。如此,教師就實現(xiàn)了德育與美育相融合的教學目標。(二)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方式音樂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相應地,小學音樂教學也應采取多種方式,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體驗中獲得美育,并為德育的滲透創(chuàng)造機會。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指導學生掌握歌唱技巧,還要引導學生認識歌曲的內(nèi)涵[2]。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從而達到德育滲透的效果。比如,教材第二單元以“愛”為主題。本單元教學初,教師可以播放歌曲《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讓學生到舞臺上表演媽媽日常為自己所做的一些事,從而使他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表演活動結束后,教師再通過解讀這首溫馨的歌曲告訴小學生要理解媽媽的不易,珍惜媽媽的關愛,回報媽媽。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既獲取音樂知識,又受到道德感化。(三)對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深挖從音樂創(chuàng)作的角度出發(fā),每一首歌曲都基于一定的社會背景,蘊含一定的價值導向和精神主題。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由點到面,結合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知識給學生講解音樂知識,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歌曲。比如,教材第八單元以“回歸團聚”為主題。在講授《東方之珠》和《七子之歌—澳門》這兩首經(jīng)典歌曲時,教師通過講解這兩首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來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讓小學生體會“東方之珠”香港和“七子之一”澳門在離開祖國懷抱時的悲痛以及重歸祖國懷抱時的激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師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單元導語:“歡聚在祖國的懷抱里,團圓在新春的佳節(jié)里。血濃于水啊,拳拳的情意。億萬人民共同期盼,明天的中國更美好。”然后問學生“香港和澳門分別是什么時候回歸祖國懷抱的”,借此考查學生對這兩首歌創(chuàng)作背景的了解情況。接著,教師播放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感人視頻,等學生看完后再給學生講解香港和澳門的歷史。通過這樣的方式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教師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共鳴,還能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四)補充課外音樂資源小學音樂教材的內(nèi)容相對有限。要想實現(xiàn)美育與德育融合的目的僅靠教材是不夠的。因此,音樂教師應該積極拓寬學生學習音樂的渠道,給學生補充課外音樂資源,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讓學生更好地受到德育熏陶。比如,教材第四單元以“民間習俗”為主題。教師在教授完《五月五賽龍會》《抓媽荷》等歌曲后,可以給學生補充相應的民俗資料。如說道:“端午節(jié)的一個重要習俗是賽龍舟,這個習俗在我國晉代就已經(jīng)形成。如今,很多地方的人將賽龍舟當作一場重要的民間體育賽事。在端午時節(jié),各地的龍舟比賽精彩紛呈……”此外,教師還可以延伸講解一些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慶典習俗,如蒙古族、傣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的節(jié)日慶典習俗,并播放相關音樂作品,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體會到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魅力。通過補充這些教學資源,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歌曲的內(nèi)涵,還能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民間習俗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值得注意的是,在補充課外音樂資源的過程中,教師要本著德育滲透的思路,既要明確教學資源中的德育元素,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興趣,給學生補充一些生動有趣的資源。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才能有效吸收教學資源中的德育營養(yǎng),并進一步將德育營養(yǎng)轉化為自己的德育認知。(五)營造德育與美育融合的環(huán)境除了在課堂上講授音樂知識,音樂教師還可以在課后時間適當給學生播放一些具有德育價值的音樂,營造德育與美育融合的環(huán)境,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教師可以先對班級學生進行調(diào)查,充分了解學生的音樂興趣。如今是網(wǎng)絡時代,教師在平時要多留意學生喜歡在網(wǎng)上聽什么歌曲,了解學生的審美情況,有針對性地收集既符合學生興趣又富含德育元素的音樂作品[3]。值得注意的是,小學生的價值觀念還不夠成熟,容易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貿(mào)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可行性實施報告
- 2025年度幼兒園特色課程開發(fā)投資合伙協(xié)議范本
- 3 荷花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語文三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供配電測控保護裝置項目安全風險評價報告
- 11《別傷著自己》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
- 農(nóng)業(yè)及生物工程技術推廣服務項目效益評估報告
- 2025年有色金屬行業(yè)環(huán)保技術研發(fā)與應用合同
- 檢測機構擴項工作總結報告
- 2025年度節(jié)能環(huán)保電動門采購及售后服務保障合同
- 2025年大型貨車租賃與長途運輸服務合同
- 中班美工區(qū)角活動教案10篇
- 304不銹鋼管材質(zhì)證明書
- DBJ 46-027-2013 海南省建筑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安全評定規(guī)程
- SJG 103-2021 無障礙設計標準-高清現(xiàn)行
- 皇冠假日酒店智能化系統(tǒng)安裝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港口集裝箱物流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技術研究-教學平臺課件
- 合肥市城市大腦·數(shù)字底座白皮書2020
- 杭州灣跨海大橋項目案例ppt課件
- (完整版)光榮榜25張模板
- 工業(yè)催化劑作用原理—金屬氧化物催化劑
- 優(yōu)秀教材推薦意見(真實的專家意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