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湖北黃石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3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①。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②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③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④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蓖跖枨?。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睉淹踔勺幼犹m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guān),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nèi)⑤。復(fù)之秦,竟死于秦而歸葬。
(節(jié)選自《古文觀止屈原列傳》)【注釋】①左徒:楚國的官,僅次于最高行政長官令尹。②害:嫉妒。③屬(zhǔ):撰寫。④伐:夸耀。⑤內(nèi):接納,收容。8、下列對文中畫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B.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C.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D.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9、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屈原任楚國左徒,懂得政治安定和治理混亂的道理。B.屈原深得懷王信任,后因上官大夫的讒言而被疏遠。C.在懷王是否赴秦這件事情上,子蘭與屈原意見不同。D.懷王逃到趙國不被接納,他竟然死在秦國并葬于秦。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①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②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緟⒖即鸢浮?、A9、D10、①大王您讓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沒有人不知道這件事。②秦國是虎狼一般貪暴的國家,是不能信任的,還是不去為好?!緟⒖甲g文】屈原名平,和楚國王室是同姓一族。他擔任楚懷王的左徒,學(xué)識淵博,記憶力很強,對國家存亡興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對外交往來,接人待物的辭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制定政令;對外就接待各國使節(jié),處理對各諸侯國的外交事物。楚懷王對他非常信任。而上官大夫和屈原職位相同,他為了能得到懷王的寵信,很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懷王命屈原制定國家法令,屈原剛寫完草稿,還沒最后修定完成,上官大夫見到之后想奪為已有,但屈原不肯給他。他就和楚懷王說屈原的壞話:“大王您讓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沒有人不知道這件事,每頒布一條法令,屈原就自夸其功,說是‘除了我之外,誰也做不出來’?!睉淹趼犃耍浅I鷼?,因此就對屈原疏遠。當時秦昭王和楚國結(jié)為姻親,想和楚懷王見見面,楚懷王想要前往,屈原勸諫說:“秦國是虎狼一般貪暴的國家,是不能信任的,還是不去為好?!笨墒菓淹醯男鹤幼犹m勸懷王前去,他說:“為什么要拒絕了秦王的好意呢?”懷王最終還是去了。但他剛一進武關(guān),秦朝的伏兵就斬斷了他的歸路,把懷王扣留,為的是讓他答應(yīng)割讓土地。懷王大怒,不肯應(yīng)允。逃到趙國,但趙國拒絕接納。然后又來到秦國,最終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2023年湖北黃石)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所學(xué)禮樂等,皆融之弟子傳授。嘗算渾天不合,諸弟子莫能解?;蜓孕苷?,融召令算,一轉(zhuǎn)便決,眾咸駭服。及玄業(yè)成東歸,融嘆日,“禮樂皆東。”玄家奴婢皆讀書。嘗使一婢,不稱旨,將撻之,方自陳說,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須臾復(fù)有一婢來問日胡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①,逢彼之怒?!蔽淳茫ⅰ洞呵飩鳌?,尚未成。時行與服子慎②遇,宿客舍。先未相識,服在外車上與人說已注《傳》意,玄聽之良久,多與己同。玄就車與語曰:“吾久欲注,尚未了。聽君之言,多與吾同,今當盡以所注與君。”遂與之,終成《服氏注》。(選編自《世說新語》中華書局)[注]①薄言往愬:出自《詩經(jīng)》;愬,訴說。②服子慎:人名。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須臾/復(fù)有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B.須臾復(fù)有一婢來/間曰/胡為乎/泥中C.須臾/復(fù)有一婢來問/曰/胡為平/泥中D.須臾復(fù)有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9.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在馬融的指點下,鄭玄學(xué)習(xí)轉(zhuǎn)動渾天儀測算天體位置。B.鄭玄家的婢女因做事不符合他的心意而遭到了毒打。C.面對后來婢女的發(fā)問,前面婢女用《詩經(jīng)》的話作答。D.服子慎的《服氏注》實際上是抄襲鄭玄的《春秋傳》。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小題3分,共6分)⑴融嘆曰:“禮樂皆東?!雹菩蛙嚺c語日:“吾久欲注,尚來了。”【參考答案】8、A
9、C10、①馬融隨即慨嘆:“禮和樂的中心都將要轉(zhuǎn)移到東方去了?!雹谖乙苍缇拖胱ⅰ蹲髠鳌?,還沒有完成?!緟⒖甲g文】鄭玄在馬融門下求學(xué),過了三年也沒見著馬融,所學(xué)習(xí)的禮和樂等知識,只是由高才弟子為他講授罷了。馬融曾用渾天算法演算,結(jié)果不相符,弟子們也沒有誰能理解。有人說鄭玄能演算,馬融便叫他來,要他演算,鄭玄一算就解決了,大家都很驚奇,佩服。等到鄭玄學(xué)業(yè)完成,辭別回家,馬融隨即慨嘆禮和樂的中心都將要轉(zhuǎn)移到東方去了。鄭玄家里的奴婢都曾讀書。他曾經(jīng)指使一婢女不稱意旨,將要鞭打她,那婢女正在自我辯解,鄭玄生了氣,讓人把她拉到泥水中。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婢女過來,問道:“為什么在泥中?”她回答說:“我急忙地申說,誰知反碰上他發(fā)怒?!辈痪?,鄭玄想要注釋《春秋左氏傳》,還沒有完成的時候,有一天外出時在一間客棧里和服子慎相遇。起初兩人并不認識,服子慎在店外的車子上,和別人說起自己為《春秋左氏傳》作注釋的想法。鄭玄聽了很久,發(fā)現(xiàn)服子慎的很多見解和自己相同。鄭玄就走到車前對服子慎說:“我早就想要注釋《春秋左氏傳》,還沒有完成。聽了您剛才的談?wù)?,很多想法和我相同,現(xiàn)在應(yīng)該把我作的注釋全部送給您?!庇谑怯辛朔由髯⑨尩摹洞呵镒笫蟼鳌贰#?022年湖北黃石)杜甫,字子美,京兆人。貧,少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①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左拾遺。時所在寇奪,甫家寓鄜,彌年艱窶②,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guān)輔③饑,輒棄官去??颓刂?,負薪拾橡栗④自給。流落劍南,營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會嚴武節(jié)度劍南西川,往依焉。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詣其家。大歷中,出翟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適耒陽。因客耒陽,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h令自棹舟迎之,乃得還。為設(shè)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撓弱,情不忘君,人皆憐之。
(節(jié)選自《唐才子傳選譯·卷二·杜甫》)【注釋】:①羸服:貧賤人的衣著。②窶:貧寒。③關(guān)輔:關(guān)內(nèi)畿輔地區(qū),即現(xiàn)在的關(guān)中地區(qū)。④橡栗:橡樹的果實。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B.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C.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D.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贏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9.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杜甫年輕時未振作自己,他去拜訪李邕,李邕認為他才華非同一般。B.杜甫回到京城之后,遇到饑荒,于是他背柴、采摘橡樹果實來過活。C.杜甫游覽岳祠時被洪水困住,縣令救了他,還請他吃牛骨頭、喝白酒。D.杜甫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杜甫多次經(jīng)歷叛亂,保持氣節(jié)不被玷污。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6分)(1)關(guān)輔饑,輒棄官去。(2)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詣其家?!緟⒖即鸢浮?、A
9、D10、①當時關(guān)中地區(qū)鬧饑荒,杜甫就棄官離開。②嚴武因為與杜甫是世交老友,對待杜甫非常友好,親自到杜甫家探望?!緟⒖甲g文】杜甫字子美,少時家貧不能夠養(yǎng)活自己,客居在吳、越、齊、趙一帶。李邕對他的才學(xué)感到驚奇,先去看望他。參加進士沒考上,困居長安。適逢安祿山叛亂,皇帝逃入蜀地,杜甫避亂奔逃于涇、渭等三江流域。肅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舊衣衫,從鄜州想要投肅宗所在之地,被叛軍俘獲。至德二年,杜甫逃到鳳翔,呈上名貼,被任命為左拾遺。當時,杜甫所在的地方到處是盜寇搶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終年艱難貧窮,小兒子甚至被餓死。于是杜甫親自前往鄜州探視。(杜甫)從鄜州回到京城,出任華州司功參軍。關(guān)中隨處鬧饑荒,杜甫就棄官離去。漓去,客居秦州,以背負木柴、采集橡果為生。后來(杜甫)流落到劍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營建草堂居住。恰逢嚴武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嚴武因為自家與杜甫是世代交誼,就對杜甫十分優(yōu)待,親自來到杜甫家中。大歷年間,杜甫出了瞿塘峽,又從長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暫住耒陽,游覽南岳廟,突然發(fā)大水,十多天找不到東西吃,耒陽縣令備船來迎接,才得回來??h令為他擺設(shè)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離開了人世,享年五十九歲。他與李白齊名,當時稱為“李杜”。杜甫多次身經(jīng)叛亂,堅守節(jié)操,沒有污點。他所作的詩歌,感傷時局又懦弱無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們都很同情他。(2021湖北黃石)潁川太守髡①陳仲弓??陀袉栐剑骸案稳??”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薄白阆录揖稳??”曰:“忠臣孝子也?!笨驮唬骸昂斡懈呙髦讨页夹⒆诱吆酰俊痹皆唬骸白阆卵院纹渲囈?!故不相答?!笨驮唬骸白阆碌騻跒楣?,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子,忠臣孝子?!笨蛻M而退。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③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痹唬骸肮峦邍L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⑤,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選自《世說新語》)【注釋】①髡,古代剃去、頭發(fā)的刑罰。②傴,駝背。③綏,安??h。④恣,聽任。⑤周旋動靜,指處置世事的舉動措施。8.下列對文中畫線波浪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2分)A.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B.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C.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D.袁公問曰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解析】本題考查斷句,根據(jù)語意和特殊詞語來判斷。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9.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B)(2分)A.陳元方稱潁川大守為高明之君,自己父親為忠臣孝子,只是出于恭敬。B.陳元方列舉古代高明君放逐忠臣孝子的事例來反駁客人,客人慚愧地離開了。C.陳元方說自己的父親效法袁公實行無為而治的策略,時間久了更加受人敬重。D.陳元方認為周公、孔于處在同一時代,相隔萬里,處事的舉措也是不一樣的。【解析】本題考查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A“只是出于恭敬”是客人的想法,不是陳元方的本意;C袁公說陳元方的父親效法自己(袁公);D陳元方認為周公、孔于處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處事的舉措?yún)s是那么一致。10.把文中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共6分)(1)足下言何其謬也!您的話怎么這樣荒謬啊!【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翻譯。注意關(guān)鍵字“足下”“謬”,注意句子語氣。(2)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體恤。【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翻譯。這個句子屬于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注意語序?!緟⒖甲g文】潁川太守把陳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問陳仲弓的兒子元方說:“太守這個人怎么樣?”元方說:“是個高尚、明智的人?!庇謫枺骸澳赣H怎么樣?”元方說:“是個忠臣孝子?!笨腿苏f:“怎么會有高尚明智的人懲罰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說:“您的話怎么這樣荒謬啊!所以我不回答你?!笨腿苏f:“您不過是因為駝背裝作恭敬,其實是不能回答。”元方說:“從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這三個做父親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這三個做兒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啊。”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陳元方十一歲的時候,去拜會袁湯。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做官,遠近的人都稱贊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體恤,讓人們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我父親更加敬重?!痹f:“我曾經(jīng)也當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親學(xué)我,還是我學(xué)你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么一致。周公并沒有學(xué)孔子,孔子也沒有學(xué)周公?!保?020湖北黃石)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人多厭之者。常數(shù)從其下鄉(xiāng)南昌亭長寄食,數(shù)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搓幫乐猩倌暧形晷耪?,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庇谑切攀胍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無所知名。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來得知名。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信拜禮畢,上坐。信曰:“大王之入武關(guān),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guān)中,關(guān)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庇谑菨h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節(jié)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注:①蓐食:蓐,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進餐。②下:即為胯下。③蒲伏:同“匍”。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布衣,即為布制衣服,為古代庶人之服,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B.拜,在這里表示授予官職,“拜大將”就是“授予大將軍”。C.三秦、河南,古地名。隨著時間推移,古今詞義所指有的有變化,如“三秦”;有的沒有變化,如“河南”。D.列傳,是《史記》中的一種傳記的體類,內(nèi)容是記敘人臣的事跡,以便流傳后世。9.為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B.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C.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D.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韓信為布衣時,很窮困而且無所事事,經(jīng)常去亭長家蹭飯,因飯不好,最后大怒而去。B.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就親自把他追回來,后來韓信得到重用,被授予大將軍一職。C.韓信受到漢王重用后,趁機指出要充分利用民心,并獻計漢王向東出擊,最后讓漢王一舉平定三秦。D.本文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色,運用一些典型小故事,把主人公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胯下之辱”。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題3分,共6分)(1)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2)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緟⒖即鸢浮?.C9.C10.A11.整個集市上的人都譏笑韓信,認為他膽小。(2)韓信多次與蕭何交談,蕭何認為韓信是奇才?!緟⒖甲g文】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當初還是平民的時候,家里貧窮又放蕩不檢點,未能被推選為地方官吏,又不會做生意維持生活。經(jīng)常依靠別人來糊口度日,人們都討厭他。他曾多次到下鄉(xiāng)南昌亭亭長家里去要飯吃,一吃就是幾個月,亭長的妻子對這事也很頭疼。于是就早早地在床上把飯給吃了。到吃飯的時候韓信來了,就不再給他準備飯了。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很生氣,從此就和他們斷絕了關(guān)系,離開了他家?;搓幍耐缿糁杏袀€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內(nèi)心是很膽怯的?!辈⑶耶敱娢耆桧n信說:“你果真不怕死就用劍來刺我,怕死就從我的胯下鉆過去?!庇谑琼n信看了他很久,低下身子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街上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是個膽小鬼。當項梁渡淮北上的時候,韓信帶劍投奔了項梁,做了項梁的部下,沒有什么名氣。漢王劉邦入蜀時,韓信又逃離楚軍歸附了漢王。韓信曾多次與蕭何談?wù)撌虑椋捄魏苜p識他。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已經(jīng)多次向漢王薦舉過他,但漢王沒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了,沒來得及向漢王報告,就親自去追趕韓信。等到任命大將軍時,竟然是韓信,全軍都驚訝不已。任命韓信的儀式結(jié)束后,漢王就座。韓信說:‘大王進入武關(guān),秋毫無犯,廢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秦地百姓沒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據(jù)諸侯的成約,大王理當在關(guān)中做王,關(guān)中的百姓都知道這件事,大王失掉了應(yīng)得的爵位進入漢中,秦地百姓沒有不遺憾的。如今大王發(fā)動軍隊向東挺進,只要一道文書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庇谑菨h王特別高興,自認為得到韓信太晚了。就聽從韓信的謀劃,部署各路將領(lǐng)攻擊的目標。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漢二年,出關(guān),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八月,漢王率兵向東出陳倉,平定了三秦。漢二年,又出關(guān),收服了魏與河南,韓王、殷王都投降了。(2019湖北黃石)陶淵明字光亮,或云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淵明少有高趣,博學(xué)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①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②。復(fù)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③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yīng)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shè)。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逼湔媛嗜绱?。(節(jié)選自蕭統(tǒng)《陶淵明傳》,有刪改)注:①偃臥瘠餒:臥床挨餓。②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③三徑:指歸隱者的居所。9.下列句子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A.博學(xué)善屬文(屬:寫)B.州召主簿不就(就:赴任)C.以為彭澤令(以為:認為)D.便語客(語:告訴)10.為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賢者處此/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B.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C.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D.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頁是()(2分)A.選文塑造了陶淵明自由灑脫的形象,表現(xiàn)了他高潔的人格。B.陶淵明已臥床挨餓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濟饋贈他糧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濟的饋贈。C.陶淵明不愿束帶迎接督郵,當日辭官,體現(xiàn)了他“不汲汲于富貴”的品質(zhì)。D.陶淵明嗜酒。親朋無論窮富,都會設(shè)酒招待他,而陶淵明逢酒必醉。12.把文中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題3分,共6分)(1)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2)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緟⒖即鸢浮?.C以為:讓……擔任(做)10.B11.D“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shè)”說的是陶淵明對來拜訪的人,無論貴賤,有酒就會設(shè)宴招特他們:“而陶淵明逢酒必醉”屬無中生有。12.(1)(陶淵明)不愿受(或“不能承受”)官職的束縛,不久就自己棄官回家。(2)淵明不懂音律,卻保存(或“收藏”)了一張無弦琴?!緟⒖甲g文】陶淵明,字元亮。有人說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陶淵明自少時便有很高的志趣,而且博學(xué)多才,文章寫得很好,聰穎灑脫,卓爾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負。曾經(jīng)著《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因為家庭貧窮,親人年邁,陶淵明不得不出仕做了江州祭酒。因為不能忍受官吏的職責(zé)約束,不久就自己解職回家了。州郡征召他做主簿,他不去上任。(陶淵明)親自耕作,種田自給,于是得了瘦弱的疾?。I得又瘦又病)。江州刺史檀道濟前去探望他,(他)僵臥在床貧困挨餓好幾天了。檀道濟對他說:“我聽說賢人處世,天下無道就歸隱山林,有道就出來做官。如今你生在開明盛世,為什么像這樣使自己受苦?”陶淵明回答:“我怎么敢奢望成為賢人,只不過是志向達不到啊?!碧吹罎徒o他糧食和肉,他卻揮手叫檀道濟離開。后來陶淵明做過鎮(zhèn)軍、建威參軍。他曾對自己的親友說:“我姑且暫時去彈奏那弦歌(指做文官),為將來隱居生活做準備,可以嗎?”當政者聽說后,就讓他去做彭澤縣令。到了年末,恰逢州郡派遣督郵來視察,縣吏請示陶淵明說:“您應(yīng)該束上帶子(穿正裝)去拜見他?!碧諟Y明長嘆說:“我怎么能為了五斗米的俸祿而去向鄉(xiāng)里小兒低頭彎腰!”當天就解下官印辭去官職,寫下了《歸去來兮辭》。陶淵明不懂音律,但是卻收藏了一張無弦琴,每次喝酒喝得盡興,就彈撥無弦琴寄托心意。來拜訪的人不論貴賤,只要有酒就招待他們。陶淵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訴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覺,你可以先回去了?!彼奶煺嬷甭蔬_到這種地步。(2018湖北黃石)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其家世代受射。其后四歲,廣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單于素聞廣賢,令得李廣必生致之。胡騎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luò)①而盛臥廣。行十余里,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騎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shù)十里,匈奴捕者騎數(shù)百追之,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廣為人長,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雖其子孫他人學(xué)者,莫能及廣。廣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專以射為戲。其射,見敵急,非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yīng)弦而倒。(節(jié)選自《史記李廣將軍傳》,有刪改)【注釋】①絡(luò):用繩子編的網(wǎng)兜。9.下列句子加點的詞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行十余里,廣佯死(佯:假裝)B.廣暫騎騰而上胡兒馬(暫:暫時)C.廣之將兵,乏絕之處(將:帶領(lǐng))D.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陳:通“陣”,陣地)1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
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李廣勇猛機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機逃脫。B.李廣愛護士兵,與他們同甘共苦,士兵們都樂于為他效力。C.李廣身高臂長,善于射箭,他的子孫和向他學(xué)習(xí)的人,都趕不上他。D.李廣射術(shù)高超,在戰(zhàn)場上射殺敵人,任何時候都能百發(fā)百中。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題3分,共6分)(1)鞭馬南馳數(shù)十里。譯文:
(2)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yīng)弦而倒。譯文:
【參考答案】9.B
10.A
11.D12.(1)(李廣)用鞭子打馬向南飛馳幾十里。(2)(李廣)估計射不中就發(fā)射,只要一發(fā)射,(敵人)立即隨著弓弦之聲倒地?!緟⒖甲g文】將軍李廣,是隴西郡成紀縣人,李廣家世代傳習(xí)射箭之術(shù)。四年以后,李廣被任為將軍,出雁門關(guān)進攻匈奴。匈奴兵多,打敗了李廣的軍隊,并生擒了李廣。單于平時就聽說李廣很有才能,下令說:“俘獲李廣一定要活著送來?!毙倥T兵俘虜了李廣,當時李廣病情加重,就把李廣放在兩匹馬中間,裝在繩編的網(wǎng)兜里躺著。走了十多里,李廣假裝死去,斜眼看到他旁邊的一個匈奴少年騎著一匹好馬,李廣突然一縱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馬,趁勢把少年推下去,奪了他的弓,用鞭子打馬向南飛馳幾十里。匈奴出動追捕的騎兵幾百名來追趕他,李廣一邊逃一邊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殺追來的騎兵,因此才能逃脫。李廣為官清廉,得到賞賜就分給他的部下,飲食總與士兵在一起。李廣帶兵,遇到缺糧斷水的地方,見到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喝到水,李廣不去靠近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吃上飯,李廣一口飯也不嘗。李廣對士兵寬厚和緩不苛刻,士兵因此愛戴他,樂于為他所用。李廣身材高大,兩臂如猿,他善于射箭也是天賦。即便是他的子孫或外人向他學(xué)習(xí),也沒人能趕上他。李廣語言遲鈍,說話不多,與別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畫軍陣,專門以射箭為消遣。李廣射箭的方法是,看見敵人逼近,如果不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估計射不中就發(fā)射,只要一發(fā)射,敵人立即隨著弓弦之聲倒地。(2017湖北黃石)【甲】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xué)。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選自《資治通鑒?孫權(quán)勸學(xué)》)【乙】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①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于機杼。一絲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②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xué),當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fù)還終業(yè),遂七年不返。(節(jié)選自《后漢書?烈女傳》)注:①趨,快步走向②捐,拋棄③亡,通“無”,不足④懿,美好9.下列句子加點的詞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見往事耳(了解) B.及魯肅過尋陽(到了……的時候)C.當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10.乙文段中劃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B.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C.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D.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段孫權(quán)要求呂蒙不僅要涉獵廣泛,而且要鉆研經(jīng)書。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話感動,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學(xué)業(yè)。C.甲乙兩文段中,孫權(quán)、羊子之妻都勸學(xué)有法,并達到了勸學(xué)的目的。D.甲文段孫權(quán)指出“學(xué)”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學(xué)”要不斷積累,持之以恒。12.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蒙辭以軍中多務(wù)。(2分)(2)何異斷斯織乎?(2分)【參考答案】9.D;10.B;11.A12.
⑴呂蒙以軍中事務(wù)多為由推辭。⑵同割斷這絲織品有什么不同呢?【參考譯文】【乙】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妻子聽后,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機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上織成。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F(xiàn)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無法成功(織出布匹),遲延荒廢時光。你積累學(xué)問,就應(yīng)當‘每天都學(xué)到自己不懂的東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話感動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學(xué)業(yè),并且七年沒有回來。(2016湖北黃石)【甲】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眲ピ唬骸叭馐痴弑桑茨苓h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
?!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玻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節(jié)選自《左傳·曹劌論戰(zhàn)》)【乙】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①而書之曰:“龐涓死于此樹之下”。于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fā)?!饼嬩腹怪另侥鞠拢姲讜?,乃鉆火燭②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fā),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節(jié)選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注】①白:使……露出白木。②燭:照亮。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A.讀其書未畢(全部)
B.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C.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寫)
D.犧牲玉帛(指古代祭祀用豬、牛、羊等牲畜)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A.龐滑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B.皆以美于徐公
龐涓死于此樹之下C.肉食者謀之
遂成豎子之名D.讀其書未畢
其真無馬邪?9.A【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常用文言虛詞意義的掌握。A:于是,就B:比;在
C:代詞;助詞,的
D:代詞;難道。故選A。【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1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甲文段說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贏得戰(zhàn)爭勝利的先決條件。B.乙文段孫臏取得戰(zhàn)斗的勝利,得益于選擇有利的地形對敵軍進行伏擊。C.甲乙兩文段中,曹劌、孫臏都對戰(zhàn)事進行了準確的預(yù)判和周密的部署。D.甲文段曹劌認為魯莊公在處理案件上盡了職分;乙文段孫臏因馬陵之戰(zhàn),一戰(zhàn)成名。10.C【解析】試題分析:甲文中,并沒有顯示曹劌有周密的部署。故C項錯誤。【考點定位】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能力層
級為理解B。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何以戰(zhàn)?(2分)譯文:
(2)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fā)。”(2分)譯文:
【答案】(1)憑借什么作戰(zhàn)?(2)(孫臏與士兵們)約定說:“晚上看到火把舉起來就一起射箭。”【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guān)鍵詞句,把關(guān)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的翻譯,盡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注意結(jié)合注釋翻譯“以、何”“期、暮、俱”等關(guān)鍵詞?!緟⒖甲g文】【乙】孫子估計魏軍的行軍速度,日落之前應(yīng)當趕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旁多險阻,多可埋伏兵馬,于是把一棵大樹削去樹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寫上“龐涓死于此樹之下”。然后命齊軍萬名擅長射箭的弓弩手,埋伏在道路兩旁,事先與那些弩手約定好“天黑見到點著的火就一起放箭”。龐涓果然于夜晚來到削去樹皮的大樹下,看見樹上寫著字,便鉆木取火來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萬箭齊發(fā),魏軍非?;靵y,彼此失去了聯(lián)系。龐涓自知無計可施,軍隊已徹底失敗,便用劍自刎,臨死說:“總算叫這小子成了名!”齊國乃乘勝全殲魏軍,俘虜了魏太子申回國,孫臏因此而名揚天下,世人皆傳習(xí)他的兵法。(2015湖北黃石)【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吨恤~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翁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有刪節(jié))【乙】蓋余以八月之望過洞庭,月白如晝。沙①當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面環(huán)水。余系船其下,盡卻②童隸而登焉。沙之色正黃,與月相奪③;月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④?,幣_、廣寒⑤之宮,雖未嘗身至其地,當亦如是而止耳⑥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選自張孝祥《觀月記》,有刪節(jié))【注】:①沙:指金沙堆,是處在洞庭湖與青草湖之間的小島。②盡卻:使……全部退去。③奪:爭。④體寒目眩:頓感涼意,似覺眼花,像到了仙境。⑤瑤臺、廣寒:傳說中的仙境。⑥止耳:而已,罷了。8.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皆若空游無所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似與游者相樂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當亦如是而止耳問今是何世D.雖未嘗身至其地后狼止而前狼又至9.下列選項中的“以”與例句中“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以其境過清A.扶蘇以數(shù)諫故B.蓋余以八月之望過洞庭C.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D.咨臣以當世之事10.下列選項中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段記敘了作者伐竹取道,游覽小石潭的見聞和感受。B.乙文段記敘了作者中秋之夜,攀登金沙堆臨水賞月的所見所感。C.甲、乙兩文段都是寄情山水的游記。D.甲、乙兩文段通篇都流露出作者的喜悅之情。11.把上面甲、乙兩則文言文閱讀文段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2)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2分)【參考答案】8.D
9.A
10.D(每題2分共20分)11.(1)(2分)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頭在哪里。
(2)(2分)寫下來把'它作為金沙堆觀月記。【參考譯文】【乙】我于八月十五路過洞庭湖,天空明朗,沒有一絲云朵,月光皎潔,宛如白天。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內(nèi),整個沙洲青草蔥蘢,高有十仞,四面綠水環(huán)繞。我把船??吭诎哆叄翟谏持尴旅?,讓書童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只見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黃,和月光爭輝。這時候,天上月亮猶如玉盤,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積的黃金,光芒四射。微風(fēng)吹過,頓感一陣涼意,似覺眼花,仿佛到了仙境。即使沒有曾經(jīng)親身到達那里,應(yīng)該也不過如此而已吧??礃幼淤p月之至,中秋、臨水、獨往、去人遠、在這里全都完備了啊!特寫此文以記述金沙堆觀月情景。(2014湖北黃石)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奔瘸觯闷浯?,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8.下面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漁人甚異之(異:認為……奇特非凡)B.無論魏晉(無論:不要說)C.處處志之(志:記?。〥.尋病終(尋:不久)9.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欲窮其林其人端視容寂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猶魚之有水也C.不復(fù)出焉萬鐘于我何加焉D.乃不知有漢乃重修岳陽樓10.下面對選文內(nèi)容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誤入桃花源的漁人驚異地看到,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樂,沒有壓迫,沒有紛爭,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這完全是中國農(nóng)耕文明時代“大同社會”的形象體現(xiàn)。B.在聽了漁人對外界的介紹后,桃源人嘆惋不已,從上下文可以推知,他們感嘆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脫了外界的紛爭與禍亂。C.作者既描繪了桃花源里一幅鮮活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又極力表現(xiàn)了它的似有似無,尋覓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D.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環(huán),懸念迭起,記敘層次清楚,環(huán)環(huán)相扣,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簡潔平易,樸實自然。11.把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2分)(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2分)【參考答案】8.C(通“讠志”,做標記)9.A(A.指示代詞,那B.前者代詞,這;后者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義C.前者兼詞,“于之”,從這里;后者助詞,表疑問語氣D.前者副詞,竟;后者連詞,于是)10.B(“‘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錯誤。)11.⑴村里的人見到漁人,就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里來。(主要評分點為省略的“村里的人”、“乃”、省略的“漁人”、“所”,每點0.5分,共2分)⑵村里人的祖先帶領(lǐng)妻子兒女及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主要評分點為省略的“村里人的祖先”,“妻子”、“絕境”、“焉”,每點0.5分,共2分)(2013湖北黃石)【甲】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選自《唐雎不辱使命》)【乙】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蹋窀囊??!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選自《曹劌論戰(zhàn)》)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2)公將鼓之()(3)雖千里不敢易也()(4)今日是也()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作用相同的一組是()(2分)A.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肉食者鄙,未能遠謀C.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庭中8.下列語句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2分)A.此庸夫/之怒也B.衣食所安,弗敢/專也C.臣未/嘗聞也D.下視/其轍9.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而君逆毒人者,輕寡人與?(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0.這兩篇文章都記敘了弱國和強國之間的斗爭情況,運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從而揭示了以弱勝強的原因。認真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填寫下面表格。(3分)人物人物性格特點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曹劌唐雎【參考答案】6、(1)虛報(2)擊鼓進軍(3)交換(4)這樣(每空1分)7、B8、B9、(1)可你違背寡人,(是因為)輕視寡人嗎?(主要得分點是“而”“逆”“輕”“與”,每點0.5分,共2分)(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實情判斷。(主要得分點是“獄”“雖”“察”“必”,每點0.5分,共2分)10、人物人物性格特點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曹劌深謀遠慮(遠謀)語言描寫唐雎不畏強暴(敢于斗爭)(2012湖北黃石)【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棉、允之任也。(節(jié)選自《出師表》)【乙】韓信始為布衣時,貧無行,嘗從人寄食,人多厭之。嘗就南昌亭長食數(shù)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覺其意,竟絕去。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蹦概唬骸按笳煞虿荒茏允?,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信既貴,酬以千金。(選自《智囊》)【注】①蓐食:坐在草席上吃飯。1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深入不毛 (3)韓信始為布衣時 (3)吾哀王孫而進食 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躬耕于南陽信釣于城下B.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吾必有以重報母C.韓信始為布衣時不為具食D.奉命于危難之間人多厭之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1)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2)信既貴,酬以千金。 16.同是寫人敘事,【甲】【乙】兩文卻風(fēng)格各異:【甲】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自敘經(jīng)歷,表明了興復(fù)漢室的決心,【乙】文則用,敘述了,表明了。(2分)17.韓信和諸葛亮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個性相異,但他們都是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我們還可以從【甲】【乙】兩文中看出他們的另一個共同點是 。(2分)【參考答案】13.(1)身份低微,見識短淺。(2)不長草。這里指人煙稀少的地方。(3)平民(4)對人的尊稱,相當于“公子”,也可理解為“你”。(共2分,每小題0.5分)14.(2分)A15.(1)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職責(zé)和本分啊。(1分)(2)韓信富貴以后,用一千金去酬報那個洗衣的老婦人。(1分)16.第三人稱的寫法。(1分)敘述了韓信平民時受人資助的經(jīng)歷。表明了韓信低微的出身和知恩圖報的性格。(1分,意思相近即可)17.受人之恩常思報答。(2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參考譯文】【乙】韓信最初是普通百姓的時候,生活貧窮,平日也沒有什么善行,曾經(jīng)向人乞討食物,很多人都討厭他。曾經(jīng)向亭長(官吏名稱)乞討食物好幾個月,亭長的妻子非常討厭他,于是每天就早早做好了飯,躲在房間里吃,等韓信來了之后,也不請他坐下吃飯。韓信很生氣,于是決然離開.多年后,有一天,韓信在城下釣魚,有一些婦人在附近漂洗衣物,其中一個見韓信饑餓沒飯吃,就拿飯給他吃.一連幾十天都這樣.韓信很高興,對老婦人說:“我將來一定要重重報答您.”老婦人很生氣地說:“男子漢大丈夫養(yǎng)不活自己.我看你一表人才,可憐你才給你飯吃,誰指望你的報答!”后來韓信顯貴后,以千金酬謝那位老婦人.。(2010湖北黃石)【甲】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疽摇恐T葛亮,言家事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diào)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奔白?,如其所言。——《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9.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1)卑鄙____________(2)悉10、下列例句中與“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不別治生,以長尺寸C.咨臣以當世之事D.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11.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12.由(乙)文中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質(zhì)?你知道后人對諸葛亮有何評價嗎?舉出一例即可。(4分)【參考答案】9.(1)身份低微,見識短淺。(2)全部10.D11.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12.圍繞“勤儉,清廉”答題即可。評價:陸游: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杜甫: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潮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緟⒖甲g文】【乙】先前,諸葛亮自己向后主表明說:“成都有桑樹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15頃,兒子兄弟的穿衣吃飯,他們都會有盈余。而我在外當官,沒有其他的花費,全靠公家的俸祿過活,沒有做其他的兼職營生來增加自己的收入。如果我死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那種有多余的綢布,多余的錢財這樣的狀況來辜負陛下。”到了他死的時候,果真像他所說的那樣。(2009湖北黃石)【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疽摇烤肮眠範T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惫唬骸翱?。”于是召而數(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鳥之故而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罪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保ā蛾套哟呵铩り套又G殺燭鄒》)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1分)今齊地方千里10.查《古漢語詞典》,“樹”有三種讀音,并有若干不同義項。一讀“shǔ”義項有:①作動詞,計算。②作動詞,列舉。二讀“shù”,義項有:①表事物的數(shù)目。②作名詞,規(guī)律,氣數(shù)。三讀“shuò”,義項有:①多次。根據(jù)以上義項,請寫出“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中“數(shù)”的讀音與詞義。(1分)讀音:詞義:11.下面幾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A、(1)時時而間進(2)中間力拉崩倒之聲B、(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C、(1)皆以美于徐公(2)駢死于槽櫪之間D、(1)使燭鄒主鳥而亡之(2)吾欲之南海1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2)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13.兩段選文都表現(xiàn)了進諫者的機智善辯,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勸諫的目的是為了使齊威王,以富國強民;乙文晏子勸諫的目的是為了讓景公,以免落下“愛鳥輕人”的罪名。甲文鄒忌進諫時采用了的方法說服齊王,乙文晏子進諫時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確了事情的荒謬以及后果的嚴重。(2分)【參考答案】9.今齊地/方千里(“地方”斷開即給1分)10.shǔ列舉(讀音、詞義各0.5分)11.B(2分)12.翻譯:(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zé)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面刺”,“當面指責(zé)”,1分;整體流暢1分)(2)讓各位諸侯聽說這件事情后,認為我們的國君把鳥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輕。(“以”字1分,“重”“輕”意動用法共1分)13.廣開言路(納諫)不殺燭鄒借事說理(以事喻理、類比法、推己及人,均可)正話反說(以退為進、歸謬法,皆可)【參考譯文】【乙】齊景公喜歡捕鳥,讓燭鄒管理那些鳥。不久,鳥飛走了。齊景公十分生氣,下令想讓官吏殺了他。晏子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請讓我將他的罪狀一一列出加以斥責(zé)然后殺掉他?!饼R景公說:“好的?!庇谑钦僖姞T鄒,晏子在齊景公面前列數(shù)他的罪行,說:“燭鄒!你是我們君王的養(yǎng)鳥人,卻讓鳥逃跑了,這是第一條罪行;讓我們君王為了一只鳥就要殺人,這是第二條罪行;讓諸侯聽到這件事,認為我們的君王看重鳥而輕視手下的人,這是第三條罪行?!卑褷T鄒的罪狀列完了,晏子請示殺了燭鄒。景公說:“不用處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保?008湖北黃石)順治間,滕、嶧之區(qū),十人而七盜,官不敢捕,后受撫,邑宰別①之為“盜戶”。凡值與良民爭,則曲意左袒②之,蓋恐其復(fù)叛也。后訟者輒冒稱盜戶,而怨家則力攻其偽,每兩造具陳,曲直且置不辨,而先以盜之真?zhèn)?,反?fù)相苦,煩有司稽籍③焉。適官署多狐,宰有女為所惑,聘術(shù)士來,符捉入瓶,將熾以火,狐在瓶內(nèi)大呼曰:“我盜戶也!”聞?wù)邿o不匿笑。(選自《聊齋志異》)注:①別:另立戶頭的意思。②曲意左袒:有意袒護。③稽籍:查看戶籍。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①蓋恐其復(fù)叛也②后訟者輒冒稱盜戶③適官署多狐④而怨家則力攻其偽劣8、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A邑宰別之為“盜戶”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B而先以盜之真?zhèn)我率乘?,弗敢專也,必以分人C反復(fù)相苦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D宰有女為所惑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wǎng)絡(luò)通訊設(shè)施建設(shè)承包合同
- 專利技術(shù)許可使用與轉(zhuǎn)讓協(xié)議
- 事業(yè)單位正式聘用勞動合同
- 環(huán)??萍佳邪l(fā)與推廣合作協(xié)議
- 企業(yè)向法人借款合同
- 三農(nóng)田土壤健康與改良方案
- 智慧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研發(fā)與應(yīng)用合作協(xié)議
- 公路護欄采購合同
- 動物養(yǎng)殖場地租賃合同
- 經(jīng)典工程勞務(wù)承包合同
- 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全冊大單元教學(xué)任務(wù)單
- JJF(新) 112-2023 微量殘?zhí)繙y定儀校準規(guī)范
- 2024銷售人員年終工作總結(jié)2篇
- 2024年牛排行業(yè)分析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
- 食品投訴處理培訓(xùn)課件
- 血液科品管圈PDCA案例合集
- 創(chuàng)傷患者護理和評估
- 【全套】醫(yī)院智能化系統(tǒng)報價清單
-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典型例題系列之期中專項練習(xí):分段計費問題(解析版)
- 化工產(chǎn)品買賣合同
- 《詩經(jīng)(伐檀、無衣)》(同步練習(xí))-【中職專用】高一語文(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