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金榜教案_第1頁
《自然災害》金榜教案_第2頁
《自然災害》金榜教案_第3頁
《自然災害》金榜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第四節(jié)自然災害【教學目標】1.通過實例分析明確自然災害的含義,認識我國自然災害的類型及特點。2.結合圖文資料掌握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特點、分布規(guī)律及形成原因。3.能夠舉例說明我國在防災減災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及常見災害的避險方法?!窘虒W重點】我國常見自然災害的類型、分布及危害?!窘虒W難點】我國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窘虒W方法】精講點撥法、讀圖析圖法、自主學習法、活動探究法等?!窘叹邷蕚洹慷嗝襟w課件,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圖及景觀圖等。【教學過程】【情境導入】1.時事材料展示:經(jīng)民政部、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同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nóng)業(yè)部等部門會商分析,核定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26億人次受災,799人死亡,90人失蹤,465.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41.9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13.9萬間房屋倒塌,150.8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nóng)作物受災面積18158.8千公頃,其中絕收2083.5千公頃;直接經(jīng)濟損失3147.5億元。結合材料數(shù)據(jù),分析自然災害造成的巨大損失導入新課。2.圖片展示: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結合我國自然災害的分類導入新課?!局v授新課】一、常見的自然災害師:課件展示我國常見自然災害(干旱、洪澇、臺風、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的圖片。生:觀察討論,說出它們的名稱,并對其進行歸類。結合課本P54圖2.46和P55圖2.47的文字材料,說出它們各自的定義及特點。二、我國自然災害頻發(fā)活動一課件展示“中國主要氣象災害的分布”圖,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共同完成下列問題:(1)我國的洪澇多發(fā)區(q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qū)?這種分布特點是如何形成的?(2)干旱多發(fā)區(qū)主要分布在哪里?這種分布特點的原因是什么?(3)根據(jù)地圖說出強冷空氣的源地,它大致沿什么方向運動?(4)寒潮主要影響我國的哪些地區(qū)?為什么南方地區(qū)受寒潮的影響較小?(5)臺風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哪些地區(qū)?為什么?生:合作學習完成后,各組推薦小組代表就學習成果進行全班展示。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總結,利用中國主要氣象災害的分布圖等材料進行精講點撥歸納?;顒佣n件展示“中國主要地質災害的分布”圖,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共同完成下列問題:(1)我國的地震多發(fā)區(qū)主要分布在哪里?為什么?(2)我國超過8級的大地震位于哪幾個省區(qū)?(3)我國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區(qū)在哪里?為什么?生:合作學習完成后,各組推薦小組代表就學習成果進行全班展示。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總結,利用中國主要地質災害的分布圖等材料進行精講點撥歸納。三、防災減災師:我國自然災害經(jīng)常發(fā)生,面對災害我國做了哪些防災、減災的工作?結合課件展示的圖文材料自主學習。生:部分學生展示自學成果,其他可適時進行補充。師:當自然災害來臨時,我們怎樣做才可以有效避災?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常見自然災害的避災方法進行探究討論。生:討論結束后,推薦小組代表發(fā)言,相互補充。師:對學生的回答作簡要評價,講解規(guī)范的避災方法。(1)洪水應急避災:盡量逃向高處,登上堅固建筑的屋頂、大樹和山丘等,如果不能逃脫,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盡可能抓住木板、樹干等漂浮物,盡量不讓身體下沉,等待救援。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蟲咬傷以及被倒塌電桿上的電線擊中。(2)地震應急避災:若在一樓或平房,就快速撤離到遠離建筑物的空曠地帶;若在二樓及以上,可用軟物護頭暫避墻角或緊依堅固不易傾倒的物件,震后迅速撤離樓房。(3)滑坡、泥石流應急避災: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高處跑,切忌順著泥石流流向的方向跑;在山區(qū)扎營,要盡量避開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彎曲、匯合處。(4)風災應急避災:盡量待在家中不要外出;在路上行走時,要盡量避開易被吹落的物體,如廣告牌等。(5)大霧和沙塵暴應急避災:若遇大霧天氣,盡可能減少駕車出行或減速慢行;若遇到沙塵暴天氣,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