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人教必修下冊)11-諫逐客書-與妻書_第1頁
高一語文(人教必修下冊)11-諫逐客書-與妻書_第2頁
高一語文(人教必修下冊)11-諫逐客書-與妻書_第3頁
高一語文(人教必修下冊)11-諫逐客書-與妻書_第4頁
高一語文(人教必修下冊)11-諫逐客書-與妻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諫逐客書與妻書

這兩篇文章均為“書”,卻是不同的文體,一為隨事諫諍、議論政務(wù)的奏疏,一為傳寄親人、吐露心聲的書信。對象不同,目的各異:李斯從秦國“跨海內(nèi)、制諸侯”、一統(tǒng)天下的高度立論,從維護秦國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反復(fù)闡明逐客之過,理足辭雄,情詞懇切,最終說服秦王,使其收回成命;林覺民將對妻子的無限愛戀,對人生的無限眷戀,化為民胞物與的胸懷……諫逐客書第一丞相——李斯李斯(?—前208),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少時與韓非俱從荀況學(xué)帝王之術(shù),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統(tǒng)一后官至丞相,積極主張廢除分封制,行郡縣,統(tǒng)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二世二年,宦者趙高誣其謀反,被腰斬于咸陽,滅三族。作者名片據(jù)《史記·李斯列傳》記載,韓國派水工鄭國游說秦王嬴政,倡言鑿渠溉田,企圖耗費秦國人力而不能攻韓,以實施“疲秦計劃”。事被發(fā)覺,秦王嬴政聽信宗室大臣的進(jìn)言,認(rèn)為來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間于秦,就下令驅(qū)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驅(qū)逐之列,他上書勸說秦王不要逐客,寫下流傳千古的《諫逐客書》。背景鏈接閱讀課文第1段,梳理重點文言詞句。1.解釋下列句子中重要詞語的含義。(①動詞,

改變

;②形容詞,

殷實,富裕

;③動詞,

親附

;④動詞,

攻克,占領(lǐng)

;⑤形容詞

社會安定

。)

夯實字詞(①連詞,

假使

;②動詞,

接納

;③名詞,

實力

。)

2.體會下面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1)西取由余于戎。(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2)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省略句)參考答案:(1)在西邊從戎地收用了由余。(2)人民因此殷實富裕,國家因此富強。閱讀課文第2段,梳理重點文言詞句。1.解釋下列句子中重要詞語的含義。(①動詞,

獲得

;②動詞,

掛著

;③動詞,

佩帶

。)

(①動詞,

裝飾

;②動詞,

充滿

;③動詞,

使動用法,使……快樂

。④動詞,

附著、加上

;⑤名詞,

古代齊國東阿所產(chǎn)的細(xì)絹

;⑥

嫻雅變化而能隨俗

。)

(①動詞,

敲擊

;②動詞,

取用

;③動詞,

摒棄

。)

2.體會下面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墩选贰队荨贰段洹贰断蟆氛?異國之樂也。(判斷句)參考答案:《昭》《虞》《武》《象》等傳說中的古樂,都是別國的音樂。閱讀課文第3、4段,梳理重點文言詞句。1.解釋下列句子中重要詞語的含義。(①名詞,

敵人

;②名詞,

武器

;③動詞,

送給、付與

。)

(①動詞,

減少

;②動詞,

增多

;③動詞,

結(jié)下

。)

2.體會下面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判斷句)參考答案:這是五帝三王無敵于天下的原因。1.通假字

知識梳理2.一詞多義

3.古今異義

古義:

供玩賞的寶物

今義:

玩得盡興

古義:

這樣,然后

今義: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著又發(fā)生另一件事情

4.詞類活用(1)名詞作狀語(2)動詞的使動用法

(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5.特殊句式(1)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

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2)民以殷盛,國以富強(

省略句

)(3)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判斷句

)(4)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判斷句

)6.名句積累(1)是以太山不讓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xì)流,

故能就其深

;

王者不卻眾庶

,故能明其德。

(2)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

卻賓客以業(yè)諸侯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

藉寇兵而赍盜糧

”者也。

7.古代文化常識(1)秦穆公、秦孝公:屬于帝王的稱號,此為以謚號稱呼帝王。(2)九夷:指當(dāng)時楚國境內(nèi)各少數(shù)民族所居之地。(3)五帝三王:五帝,《史記·五帝本紀(jì)》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開國君主,即夏禹、商湯和周武王。與妻書不負(fù)天下,但負(fù)一人——林覺民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福建閩縣(今福州)人。14歲進(jìn)福建高等學(xué)堂,肄業(yè)后到日本留學(xué),加入中國同盟會,從事革命活動。1911年得黃興、趙聲通知,回國約集福建同志參加黃花崗之役,隨黃興攻打兩廣總督衙門,受傷被捕,從容就義,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遺有《絕筆書》,感情深摯,充滿為國犧牲的革命精神。作者名片1911年4月27日,辛亥廣州起義爆發(fā)。在攻打兩廣督署衙門的敢死隊中就有林覺民,起義失敗后林覺民英勇就義。就在廣州起義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夜,林覺民寫下兩封絕筆信,一封寫給父親,一封寫給妻子。本文就是寫給妻子的那封絕筆信,題目是后人加上的。形式上是一封書信,實際上卻是一篇感情真摯、說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背景鏈接閱讀課文第1~3段,梳理重點文言詞句。1.解釋下列句子中重要詞語的含義。(①動詞,

完成

;②動詞,

書寫

;③名詞,

苦衷

。)

夯實字詞(①動詞,

尊重

;②動詞,

愛護

。)

(①

與其

;②

不如

。)

(①動詞,

認(rèn)為

;②形容詞,

正確

。)

2.體會下面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倒裝句)參考答案:有幾家老百姓能夠稱心如意地生活呢?閱讀課文第4、5段,梳理重點文言詞句。1.解釋下列句子中重要詞語的含義。(①名詞,

月亮圓的那一天。通常指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日或十七日)

;②動詞,

穿過縫隙

;③形容詞,

朦朧

。)(①副詞,

;②介詞,

;③動詞,

等到

。)

(①副詞,

確實

;②副詞,

只是

;③名詞,

形勢

。)

2.體會下面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判斷句)參考答案:廳旁的一間房子,是我和你雙宿雙棲的地方。閱讀課文第6~8段,梳理重點文言詞句。1.解釋下列句子中重要詞語的含義。(①副詞,

達(dá)到了極點

;②動詞,

打算

;③動詞,

婚配,嫁給

。)

(①副詞,

表希望的語氣

;②名詞,

俗同“廿”,二十

;③名詞作狀語,

親手

。)

2.體會下面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省略句)參考答案:你有幸地嫁給了我,又為什么不幸在當(dāng)下的中國出生!1.通假字

知識梳理2.一詞多義

(1)身

3.詞類活用(1)名詞作狀語(2)形容詞用作動詞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古今異義(1)當(dāng)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古義:

幸福

今義:

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對職工生活(食、宿、醫(yī)療等)的照顧

(2)汝可以模擬得之古義:

想象,揣摩

今義:

模仿

5.特殊句式(1)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

判斷句

)(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判斷句

)(3)天下人之不當(dāng)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

定語后置

)(4)稱心快意,幾家能彀(

倒裝句

)(5)望今后有遠(yuǎn)行,必以告妾(

省略句

)初讀課文·明大意文脈預(yù)覽《諫逐客書》首先以秦國歷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業(yè)的事實,說明客卿的重要;其次舉出大量事實,說明重物輕人絕非一代英主所應(yīng)為;最后又從理論上闡明納客與逐客的利害關(guān)系,指出逐客必將造成秦國的危亡,從而有力地勸諫秦王不要驅(qū)逐客卿?!杜c妻書》表達(dá)了作者對革命的忠誠和對妻子的摯愛,闡發(fā)了個人幸福與全民幸福的關(guān)系以及個人的親人之愛要服從于革命需要的觀點,表現(xiàn)了革命烈士為全國同胞爭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犧牲個人幸福的崇高精神。主旨探微任務(wù)一圍繞中心,精心選材——分析文章的內(nèi)容及線索1.“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這句話有何作用?參考答案:這句話開門見山,簡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觀點,點明中心論點“逐客”為“過”,一“議”,一“以為”,鮮明地突出了觀點上的對立。精讀課文·細(xì)揣摩2.《諫逐客書》是如何圍繞“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展開論述的?參考答案:第1段的“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提出論點,統(tǒng)領(lǐng)全文。接著援引秦國歷史上四位著名君主任用客卿成功的史實,從正面論證用客卿強國的重要性,然后又從反面作出推論——假如這四位君主不用客卿,秦國就不會有現(xiàn)在這么強大,從而將逐客之錯誤巧妙隱含于評述用客之功中。第2段鋪敘當(dāng)今秦王重物輕人的實際,從反面論證逐客的錯誤性。第3段闡述“王者不卻眾庶”的好處和今人逐客的荒唐,從正反兩方面深入論述逐客的極端錯誤。第4段強調(diào)逐客的嚴(yán)重后果,與篇首呼應(yīng)。3.《諫逐客書》的第4段是如何收束全文的?參考答案:“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照應(yīng)、收結(jié)文章第2段;“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照應(yīng)、收結(jié)文章第1段;“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幾句,照應(yīng)第3段,概括了全文的論述中心;“求國無危,不可得也”不僅收束全文,而且發(fā)展了全文的主旨,即進(jìn)一步點明了驅(qū)逐客卿的危害,也擊中了秦王的要害。4.《與妻書》是如何圍繞“吾衷”來言情說理的?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參考答案:文章第一部分即第1段,提出“忍悲為汝言”吾衷,交代寫信的原因和心情。第二部分即第2~5段,從情理、事勢、后事等幾方面具體闡述“吾衷”。從感情上來說,“吾至愛汝……使吾勇于就死也”。從理義上來說,“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從事勢上來說,“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從后事上來說,“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清靜過日而已”。情說得真切,理說得深刻,事勢說得形象,后事說得感人。第三部分即第6~8段,加深言情和深入說理,這是對第二部分的補充和加深。加深言情,“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dāng)哭相和也”“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又恐汝日日為吾擔(dān)憂”。深入說理,“吾愛汝至”“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這樣就使全文的言情說理達(dá)到了至善至深的地步,顯示了作者的情操、理想之高尚,突出了作者文筆之精粹。5.《與妻書》第3、4段中,作者回憶了哪幾件夫妻間的往事?作者追憶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三憶三事目的汝憶否①④回憶②⑤又回憶③⑥參考答案:①夫妻談?wù)撜l先死的情景②夫妻在“雙棲之所”甜蜜的新婚生活③六七年前自己“逃家復(fù)歸”,妻子“必以告妾,妾愿隨君行”的泣告,講述“前十余日”二人最后一見時,自己卻未能把將要赴義的事情告知妻子的原因④表達(dá)自己本不愿先死而留給妻子痛苦⑤表達(dá)對愛妻的“真真不能忘”

⑥表現(xiàn)自己的矛盾之感和椎心之痛任務(wù)二飛文敏以濟辭——賞析文章的語言及寫作技巧1.舉例分析《諫逐客書》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參考答案:如第2段,極力鋪張秦王所愛之珍寶、美女、音樂,但對任用人才則相反,“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兩相對比得出結(jié)論:“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再如第3段,闡述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于天下,那是因為“不卻眾庶”,與當(dāng)今“棄黔首”“卻賓客”的做法作對比,得出結(jié)論“‘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2.善用比喻是《諫逐客書》的一大特色,請舉例分析。參考答案:如文中寫道:“夫擊甕叩缶……適觀而已矣?!边@形象地說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應(yīng)該棄退秦國的那些平庸之輩,而取用異國的賢能之人。此外,用“太山不讓土壤……故能就其深”為喻來說明“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盜糧”為喻來說明逐客是“資敵國”“益仇”的愚蠢行為,形象而具有說服力。3.賞析《與妻書》融記敘、抒情、議論于一體的寫作特色。

參考答案: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以抒情為主,兼及記敘、議論。作者把感夫妻之恩愛、憤國家之黯弱、憐天下之離散、悲夫妻之死別的復(fù)雜思想感情融于一體。字里行間充溢著作者“生人作死別”的哀傷悲痛與“為天下人謀永?!钡膱远Q絕。作者的態(tài)度更為鮮明,如寫到中國時勢之時,抒發(fā)的是對國家黯弱腐敗的憤慨之情。全文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意境全出,以增強情的感染力量。如回憶雙棲生活時,“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并肩攜手,低低切切”,何其甜蜜!而今卻生離死別,怎不聲淚俱下!或通過描繪形象來抒情,使情具象化。讀罷全信,我們似乎見到了一個既忠于愛情,但又能舍小家為大家,“為天下人謀永?!?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也見到了一位知書識理、與丈夫感情深厚的婦女形象?;蚪Y(jié)合議論來抒情,寓情于理,情理相生,使說理充滿了感情色彩。如第5段從當(dāng)時中國的現(xiàn)狀出發(fā),說明想茍且偷生也很難,即使不死也是更痛苦的生離,所以為了“吾與汝”,也為了“天下人”,愿慷慨赴死。本文充溢著浩然正氣,雖為生離死別的絕筆,卻又是聲討反動勢力的檄文,也是振聾發(fā)聵、給人以力量的正氣歌。4.《與妻書》在語言表達(dá)上有何特點?參考答案:①本文語言雅致、行文流暢,句式參差錯落,極富詩的韻致。長短句式交替運用,句意或?qū)訉舆f進(jìn),或回旋曲折,鏗鏘之聲如金石擲地,又于參差錯落中顯示出語句大致相仿的特點,使感情的迸發(fā)與理性的思辨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②信中為了表達(dá)對妻子的至愛至情,時時出現(xiàn)疊字,如“低低”“切切”“真真”“的的”“日日”“依依”等,把作者對妻子無限愛戀、對人生無限眷戀的濃烈感情傳達(dá)了出來。由于作者具有比較深厚的古典文學(xué)修養(yǎng),所以能夠自如地運用詩文辭賦的語言節(jié)奏,又能適當(dāng)?shù)貜娜粘?谡Z中提煉出富有表現(xiàn)力的疊字,鑄煉出具有個性色彩的散文語言,完滿地體現(xiàn)出這封信的立意:為天下人謀永福。5.本課兩篇文章一篇是奏議,一篇是家信,但都闡述了一定的道理,抒寫了自己的情懷。試比較二者在闡述道理時的不同特色。參考答案:《諫逐客書》一文,說理透徹,充滿理性思辨。在論說秦王對取物的態(tài)度時,幾層的意思差不多,可是,一會兒順說,一會兒倒說,一會兒正敘,一會兒反詰;或者略換幾個字,或者稍變一下手法,真是跌宕生姿,極盡曲折變化之能事。行文上前后呼應(yīng)一氣貫通,全文不蔓不枝,緊湊縝密?!杜c妻書》說理時選擇了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表達(dá)豐富感情的句式,使議論也涂上了自己所憎所愛的感情色彩。如,作者在談到清朝血腥兇殘的統(tǒng)治時,用“遍地腥云,滿街狼犬”來比喻,第5段中,作者在分析現(xiàn)實的黑暗時,接連使用了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句式,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散六國之從B.稱心快意,幾家能彀C.河海不擇細(xì)流

D.汝幸而偶我答案:D解析:A項,“從”同“縱”。B項,“彀”同“夠”。C項,“擇”同“釋”。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答案:A解析:A項,“來”的意思是“招致、招攬”。3.下列加點詞的活用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答案:B解析:例句與B項均為名詞作狀語。4.下列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答案:D解析:D項,“所以”一詞在古代漢語中表原因,不表結(jié)果,在現(xiàn)代漢語中表結(jié)果。5.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答案:B解析:B項與例句中的“以”都是介詞,因,因為。A項,介詞,從。C項,連詞,來。D項,連詞,來。[寫作技法]鋪陳排比,文采斐然《諫逐客書》一文采用了鋪陳的手法,說明客卿之功。作者在第1段列舉歷史上四位國君的大量事實作為論據(jù),第2段詳細(xì)鋪陳秦王重外物輕人才的事實,文氣飽滿,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在第2、3段大量運用排比句,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感染力。例如第2段在鋪陳中又用排比手法,“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因文學(xué)法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一連用了七個動賓句,句式結(jié)構(gòu)相同。接著在下面的復(fù)句中,幾個“不”字連用,一貫而下,很有氣勢。運用鋪陳排比論證論點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根據(jù)論述需要,簡要概括人物或形象的主要事實;二是在分述事例時,盡可能保持句式的相似,從而形成排比,彰顯氣勢與文采;三是緊扣主旨,有適當(dāng)?shù)姆治觥寫作訓(xùn)練]請圍繞“勤”這一話題,寫一段文字,闡述“勤”的重要性。要求必須用到鋪陳、排比。示例:勤奮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有勤,才有了孔子“韋編三絕”的佳話;有勤,才有了祖逖“聞雞起舞”的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