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知識精研】古代詩歌人物形象鑒賞 課件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知識精研】古代詩歌人物形象鑒賞 課件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知識精研】古代詩歌人物形象鑒賞 課件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知識精研】古代詩歌人物形象鑒賞 課件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知識精研】古代詩歌人物形象鑒賞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閱讀鑒賞第一講

——人物形象鑒賞執(zhí)教者:田老師是什么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兩大類。

抒情主人公形象就是詩人自己的形象,是“詩化了的作者”;而對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則要分析其肖像、動作、神態(tài)、性格、情感、處境等,因為詩人往往借助筆下塑造的人物或隱喻的人物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對社會的看法、對人生的領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詩歌中所刻畫的人物形象

在邊塞詩、閨怨詩、隱逸詩更內(nèi)容的古代詩歌作品中,詩人往往借助筆下塑造的人物或隱喻的人物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對社會的看法、對人生的領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1)這首詩(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試加以分析。(2)詩(詞)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樣的特點(性格)?試加以概括(分析)。

怎么考如何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1、解讀描寫手段2、借助詩中意象3、分析關鍵詞句4、學會知人論世(人物形象描寫)(景物描寫)(議論抒情句)(作者、注解)三、方法指津答題模板概括形象特點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概括多種性格和形象身份。分析形象特點結合詩歌內(nèi)容具體分析如何塑造的形象,分點說明,切忌以譯代析。評價形象意義聯(lián)系情感、主旨分析詩歌塑造形象的作用或意義。四、答題模式1.總括:詩歌刻畫了一個(特征一+特征二+身份)的形象。2.分析:結合詩句(手法)具體分析人物形象3.評價: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義?

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這首詩生動形象地塑造了一個……的形象。詩歌中……句,表現(xiàn)了……的性格特征。

詩人通過塑造……的人物形象,抒發(fā)(表現(xiàn))了詩人……的情感(態(tài)度、情操等)。典例訓練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坶T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注]陸鴻漸,名羽,終生不仕,隱居在苕溪(今浙江嘉興),以擅長品茶著名,著有《茶經(jīng)》一節(jié),后人尊為“茶王”、“茶神”。帶郭,意即靠近外城。)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概括形象:特征+身份1、詩中的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高潔不俗、灑脫放達的隱士形象。(特點+身份)分析形象:結合詩句(手法)具體分析

2、前四句通過對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陸鴻漸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性格—具體分析)評價形象:塑造這個人物形象有什么意義?

3、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義或情感)

這首宋詞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結合具體的詞句分析。

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注:陸游:(1125-1210)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始終堅持抗金、收復失地,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詩歌描寫了一個被曾經(jīng)馳騁疆場如今不被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抓人物心理:“萬里匹馬”、“關河夢斷”、“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抓人物神態(tài):

“淚空流”等詞句理解全詞。詞前兩句回憶當年在抗金前線的戰(zhàn)斗生活,來表現(xiàn)詞人曾經(jīng)的金戈鐵馬,馳騁疆場;抓表現(xiàn)手法:虛實結合,對比。以“關河夢斷”“鬢先秋”

“淚空流”寫出自己的年華已老又被棄置不用;用“身老蒼州”,但仍“心在天山”,表明自己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但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幽憤之情。

第一步總括:詩歌刻畫了一個(特征一+特征二+身份)的形象。

第二步分析:結合詩詞中相關的句子分析特征的體現(xiàn)。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詞人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第三步評價:指出形象的意義、表達了什么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弈棋二首呈任公漸(其一)黃庭堅偶無公事客休時,席上談兵校兩棋。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①。湘東一目誠堪死②,天下中分尚可持。誰謂吾徒猶愛日,參橫月落不曾知。[注]

①蜩甲:《莊子》中有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竟把身子當枯樹,手臂當樹枝。②湘東一目:《南史》載,梁湘東王蕭繹,早年一目失明。此處喻指圍棋只有一“眼”,而圍棋有兩個“眼”才能活。高考鏈接(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首聯(lián)寫公事之余,雙方開始下棋,既呼應標題中的“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的內(nèi)容。B.“碧落”指天空,這和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C.“尚可持”與“誠堪死”構成轉折,說明落后一方已經(jīng)走出危局,扭轉了不利形勢。D.詩歌重點描寫了弈棋者在下棋過程中的狀態(tài),而沒有重點描寫雙方的博弈過程。

C

[“落后一方已經(jīng)走出危局,扭轉了不利形勢”錯,“尚可持”即尚且可以與之對峙,明顯沒有扭轉不利形勢。](2)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出了弈棋者怎樣的形象?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2)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出了弈棋者怎樣的形象?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案:寫出了弈棋者心思縝密、神情專注、意志堅定的形象。

作者把弈棋者的心思比作“蛛絲”,足見弈棋者心思縝密;

以佝僂丈人承蜩的典故寫弈棋者神情專注;

用湘東王蕭繹一目失明的典故寫弈棋者在處于不利局勢的情形下的努力,突出弈棋者的意志堅定。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邊的題。竹軒詩興

張镃

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

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煙來。

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

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注]篆煙:盤香的煙縷。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6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邊的題。竹軒詩興

張镃

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

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煙來。

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

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注]篆煙:盤香的煙縷。參考答案(1)塑造了閑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分析)(2)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倦臥”“閑吟”等動作細節(jié)描寫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竹”“雪”“梅”等意象側面烘托表現(xiàn)出詩人高雅的人生志趣。(概括)(3)全詞抒發(fā)了詩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和對閑適的歸隱生活的向往之情。(評價)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邊的題。贈內(nèi)人①張祜禁門②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③。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④救飛蛾。【注】①內(nèi)人:大內(nèi)(皇宮)中人,指宮女。她們一入深宮內(nèi)院,就與外界隔絕,被剝奪了自由和人生幸福。②禁門:宮門。③窠:巢穴。④紅焰:指燈芯。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宮女形象?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邊的題。贈內(nèi)人①張祜禁門②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③。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④救飛蛾。

解析注意細節(jié)描寫。詩的第二句寫“內(nèi)人”仰首凝望鷺窠的動作,飛鳥尚可自由飛出宮禁,也有溫暖巢穴,自己何時才能走出宮門,重回故鄉(xiāng)!凝望中充滿了對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詩歌的三、四兩句中“內(nèi)人”斜拔玉釵、撥救飛蛾的動作顯示了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當她看到飛蛾投火時感傷自己的命運好似飛蛾,便剔開紅焰,救出飛蛾,既是對飛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對自我命運的哀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邊的題。贈內(nèi)人①張祜禁門②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③。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④救飛蛾?!咀ⅰ竣賰?nèi)人:大內(nèi)(皇宮)中人,指宮女。她們一入深宮內(nèi)院,就與外界隔絕,被剝奪了自由和人生幸福。②禁門:宮門。③窠:巢穴。④紅焰:指燈芯。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宮女形象?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案

塑造了一位凄涼孤寂、青春虛度又善良美貌的宮女形象?!懊难邸北憩F(xiàn)少女的美貌,身在禁宮,與世隔絕?!拔┛础斌w現(xiàn)出女子的孤寂、凄涼,只有枝頭的一窩棲止的飛鳥才可以陪伴她?!靶卑巍薄疤揲_”“救”一系列的動作體現(xiàn)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飛蛾撲火死去。模擬鞏固訓練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送柳使君赴袁州①劉長卿宜陽出守新恩至,京口因家始愿違。五柳閉門高士去,三苗按節(jié)遠人歸。月明江路聞猿斷,花暗山城見吏稀。惟有郡齋窗里岫,朝朝空對謝玄暉②。【注】①柳使君:柳渾。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朝宰相、詩人。袁州:本秦九江郡地,隋開皇十一年置袁州,治所在宜春縣(今屬江西),宜春舊稱宜陽。②謝玄暉:謝朓。南齊詩人,《南齊書》本傳稱他“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開篇寫朋友承皇恩前往宜陽赴任,但這與朋友起初留居京口的意愿相違。B.第三句使用“五柳先生”的典故,表達了對朋友美好品格的贊美之情。C.第四句中的“遠人”指的是柳使君,他將在與三苗毗鄰的袁州停駐、任官。D.第五句詩人想象朋友赴任途中的景象,用明月和令人斷腸的猿啼渲染了羈旅之苦。C(“遠人”指流離他鄉(xiāng)之人?!叭绨垂?jié)遠人歸”意謂柳使君到袁州治理,流離他鄉(xiāng)之人將聞其名而重返故里。)送柳使君赴袁州①劉長卿宜陽出守新恩至,京口因家始愿違。五柳閉門高士去,三苗按節(jié)遠人歸。月明江路聞猿斷,花暗山城見吏稀。惟有郡齋窗里岫,朝朝空對謝玄暉②。16.清代才子金圣嘆評此詩,認為“使君不是尋常俗吏”,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6分)①不尋常在品格高潔:第二句用“五柳先生”的典故,贊美柳使君品格高潔;②不尋常在富有才干,治政清明:第三句寫柳使君至袁州治理能使遠人歸鄉(xiāng),從側面贊美柳使君富有才干,治政清明;③不尋常在清凈淡泊:最后兩句借南齊詩人謝朓郡齋環(huán)境的清靜淡雅稱許柳使君清凈淡泊的美德。閱讀下面這首明代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賣花詞高啟綠盆小樹枝枝好,花比人家別開早。陌頭擔得春風行,美人出簾聞叫聲。移去莫愁花不活,賣與還傳種花訣。余香滿路日暮歸,猶有蜂蝶相隨飛。買花朱門幾回改,不如擔上花長在。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從養(yǎng)花說起,賣花人雖然覺得自家花開得較晚,但自信所養(yǎng)之花好賣。B.賣花時“美人出簾”,賣花后“蜂蝶相隨”,兩處側面描寫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C.賣花人的篇末自白,從買花人角度抒寫心曲,未嘗沒有寄托作者的一些思想。D.本詩詞淺意深,趣味盎然,充滿現(xiàn)實生活氣息,與新樂府一類的詩歌相似。解析:A

[詩句中的“別”字是“更加”“別樣”的意思。該句是說自家的花開得更早。]閱讀下面這首明代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賣花詞高啟綠盆小樹枝枝好,花比人家別開早。陌頭擔得春風行,美人出簾聞叫聲。移去莫愁花不活,賣與還傳種花訣。余香滿路日暮歸,猶有蜂蝶相隨飛。買花朱門幾回改,不如擔上花長在。解析:

①敬業(yè)愛業(yè),態(tài)度自信:養(yǎng)花人勤于養(yǎng)花、精于養(yǎng)花,相信花長得好開得早,不愁花不好賣;②待人熱情,處事周到:賣花時還向買花人傳遞信心、傳授種養(yǎng)花兒的秘訣;③積極樂觀,恬淡知足:肩挑重擔卻步伐歡快,深知富貴終有盈虧,守業(yè)知足常樂之理。15.本詩塑造了職業(yè)賣花人形象,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對待職業(yè)、他人和人生的哪些優(yōu)秀品質?請結合詩意簡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喜韓樽相過岑參三月灞陵春已老,故人相逢耐醉倒。甕頭春酒黃花脂①,祿米只充沽酒資②。長安城中足年少,獨共韓侯開口笑。桃花點地紅斑斑,有酒留君且莫還。與君兄弟日攜手,世上虛名好是閑③。[注]①甕頭春:初熟之酒。黃花脂:指酒面上的黃白色浮沫。②祿米:古代官員俸祿以米糧計算,故亦稱“祿米”。③好是:真是。閑:等閑,平常。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中反復出現(xiàn)的“酒”寄寓著詩人深摯的情意,營造出不醉無歸的熱烈氣氛。B.已老的春景,飄零的桃花,這些易逝的美景隱含相聚短暫、離別在即的惆悵。C.韓樽這位朋友與長安城的少年不相同,在詩人心目中,只有他與自己志趣相投。D.全詩采用七言古體形式,語言通俗切近,多次換韻增強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音韻美。B詩人寫春景已老,桃花飄零之景,用意是告誡友人及時行樂,不要辜負眼前春光,全詩以“喜”字貫穿,并沒有流露出相聚短暫、離別在即的感傷之情。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