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章第3節(jié)機械效率(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冊物理人教版(安徽專版)學校授課教師課時授課班級授課地點教具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旨在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學會計算機械效率,并能應用于實際生活。通過聯(lián)系課本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核心素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通過實驗探究機械效率,提高觀察、分析、推理和表達的能力。增強學生科學思維,理解機械效率與功的關系,培養(yǎng)邏輯推理和數(shù)學運算能力。提升學生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認識到機械效率在工程應用中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探索精神。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重點:
1.機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計算公式。
2.理解有用功和額外功的關系,并能準確計算。
難點:
1.有用功和額外功的區(qū)分與識別。
2.機械效率的計算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解決辦法:
1.通過實物演示和實驗,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有用功和額外功。
2.設計分層次的教學活動,逐步引導學生掌握機械效率的計算方法。
3.結合實際案例,讓學生在實際問題中應用機械效率的概念,強化理解和應用能力。教學資源1.軟硬件資源:實驗器材(杠桿、滑輪組、測力計、計時器等),電腦、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2.課程平臺:學校物理教學平臺,供學生課后復習和練習。
3.信息化資源:在線實驗視頻,機械效率計算公式及實例講解視頻。
4.教學手段:實物演示、實驗操作、小組討論、課堂提問、課后作業(yè)。教學過程1.導入(約5分鐘)
激發(fā)興趣:通過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機械裝置,如杠桿、滑輪等,提問學生這些機械是如何幫助我們省力的,引發(fā)學生對機械效率的好奇。
回顧舊知:引導學生回顧功的概念和計算方法,以及力與運動的關系。
2.新課呈現(xiàn)(約20分鐘)
講解新知:詳細講解機械效率的概念,介紹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關系,以及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
舉例說明:通過簡單的實例,如使用杠桿提起重物,展示機械效率的計算過程。
互動探究: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如何提高機械效率,并設計實驗驗證。
3.實驗探究(約30分鐘)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測量不同機械裝置的有用功和額外功,計算機械效率。
教師指導:巡視指導,確保實驗操作規(guī)范,解答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4.數(shù)據(jù)分析(約15分鐘)
學生活動:學生將實驗數(shù)據(jù)整理成表格,分析不同機械裝置的機械效率,總結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
教師指導:引導學生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找出規(guī)律,加深對機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5.應用拓展(約20分鐘)
講解新知:介紹機械效率在工程中的應用,如汽車發(fā)動機、建筑機械等。
舉例說明:通過具體案例,如汽車發(fā)動機的效率,說明提高機械效率的重要性。
互動探究:讓學生思考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提高機械效率,提出改進建議。
6.鞏固練習(約20分鐘)
學生活動:完成課后練習題,鞏固對機械效率概念的理解和應用。
教師指導:檢查學生的練習情況,個別輔導,確保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7.總結反思(約5分鐘)
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強調機械效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反思: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機械效率的重要性,那么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如何提高機械效率呢?
8.作業(yè)布置(約5分鐘)
布置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完成教材中的相關練習題,并思考如何將機械效率應用于實際生活。
9.課堂評價(約5分鐘)
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價,包括實驗操作、數(shù)據(jù)分析、小組討論等方面,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xù)努力。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通過實驗、討論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機械效率的相關知識。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學資源拓展1.拓展資源:
-機械效率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介紹機械效率在農業(yè)機械、建筑設備、汽車發(fā)動機等領域的應用實例,讓學生了解機械效率在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的重要性。
-機械效率與能量守恒:探討機械效率與能量守恒定律的關系,通過實例說明能量在機械過程中的轉化和損失。
-機械效率與生活實例: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機械裝置,如剪刀、鉗子、自行車等,講解它們的工作原理和機械效率。
2.拓展建議:
-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科普書籍或雜志,了解機械效率在不同行業(yè)中的應用和發(fā)展。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研究,選取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機械裝置,調查其設計原理和機械效率,撰寫研究報告。
-鼓勵學生參與學?;蛏鐓^(qū)的科技活動,如模型制作比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利用網(wǎng)絡資源,如教育平臺上的視頻講座、在線實驗等,拓寬學生的視野,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
-安排學生參觀當?shù)氐墓S或科研機構,實地了解機械效率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增強學習的實踐性。
-設計一系列拓展練習,如計算不同機械裝置的機械效率,分析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了解機械效率在工程設計和優(yōu)化中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對工程領域的興趣。反思改進措施反思改進措施(一)教學特色創(chuàng)新
1.實驗教學法的應用:在講解機械效率時,我們通過實驗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關系,這種直觀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過引入實際生活中的機械實例,讓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反思改進措施(二)存在主要問題
1.學生對機械效率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入:部分學生在理解機械效率時,往往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2.學生在實際計算中的應用能力不足:在計算機械效率時,學生容易出錯,這說明他們在應用公式、處理數(shù)據(jù)方面存在一定困難。
3.教學評價方式單一:目前主要依靠課后練習和考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評價方式過于片面,未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反思改進措施(三)
1.深入講解機械效率概念:在講解機械效率時,加強物理原理的闡述,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機械效率,提高他們對概念的理解深度。
2.加強計算技能訓練:設計一系列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3.豐富教學評價方式:除了課后練習和考試,還可以引入課堂表現(xiàn)、小組討論、實驗報告等多種評價方式,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
4.結合信息技術,開展線上教學:利用網(wǎng)絡資源,如在線視頻、虛擬實驗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拓寬他們的學習渠道。
5.加強校企合作,引入實際案例:與相關企業(yè)合作,引入實際案例,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了解機械效率的應用,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6.定期開展教學反思,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和改進,以提高教學效果。典型例題講解例題1:
一個滑輪組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使用時需要提升一個重物,重物的質量為50kg。已知提升重物的高度為2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求:
(1)做的總功;
(2)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
解答:
(1)重物的重力G=mg=50kg×9.8N/kg=490N
做的總功W總=Gh=490N×2m=980J
(2)機械效率η=W有/W總,其中W有=Gh=980J
W有=η×W總=0.8×980J=784J
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W額=W總-W有=980J-784J=196J
例題2:
一個杠桿的力臂比為2:1,一個小孩用這個杠桿提起一個重物,已知小孩施加的力為30N,力臂長度為1m。求:
(1)重物的重力;
(2)提起重物時做的總功。
解答:
(1)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其中F1為小孩施加的力,L1為小孩的力臂長度,F(xiàn)2為重物的重力,L2為重物的力臂長度。
F2=F1×(L1/L2)=30N×(2/1)=60N
(2)做的總功W總=F2×L2=60N×1m=60J
例題3:
一個滑輪組由兩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一個重物通過滑輪組被提升,重物的質量為100kg,提升高度為3m。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求:
(1)做的總功;
(2)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
解答:
(1)重物的重力G=mg=100kg×9.8N/kg=980N
做的總功W總=Gh=980N×3m=2940J
(2)機械效率η=W有/W總,其中W有=Gh=2940J
W有=η×W總=0.75×2940J=2205J
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W額=W總-W有=2940J-2205J=735J
例題4:
一個杠桿的力臂比為3:2,一個成人用這個杠桿提起一個重物,已知成人施加的力為60N,力臂長度為2m。求:
(1)重物的重力;
(2)提起重物時做的總功。
解答:
(1)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其中F1為成人施加的力,L1為成人的力臂長度,F(xiàn)2為重物的重力,L2為重物的力臂長度。
F2=F1×(L1/L2)=60N×(3/2)=90N
(2)做的總功W總=F2×L2=90N×2m=180J
例題5:
一個滑輪組由三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一個重物通過滑輪組被提升,重物的質量為150kg,提升高度為4m。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求:
(1)做的總功;
(2)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
解答:
(1)重物的重力G=mg=150kg×9.8N/kg=1470N
做的總功W總=Gh=1470N×4m=5880J
(2)機械效率η=W有/W總,其中W有=Gh=5880J
W有=η×W總=0.8×5880J=4704J
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W額=W總-W有=5880J-4704J=1176J課堂小結,當堂檢測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機械效率這一重要概念。機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它反映了機械在工作過程中能量利用的效率。我們通過實驗和實例,了解了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計算機械效率。
1.機械效率的定義: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2.有用功:指機械做的對工作有用的功。
3.額外功:指機械做的對工作無用的功,通常是由于摩擦等因素造成的。
4.總功:指機械做的全部功,包括有用功和額外功。
當堂檢測:
1.一臺起重機提升重物時,重物的重力為5000N,提升高度為10m,起重機做了50000J的功。求起重機的機械效率。(假設摩擦忽略不計)
答案:機械效率=(有用功/總功)×100%=(5000N×10m/50000J)×100%=10%
2.一輛自行車,當人施加100N的力時,自行車以5m/s的速度勻速行駛。已知自行車與地面的摩擦力為20N,求自行車行駛1分鐘內所做的總功和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
答案:總功=力×路程=100N×(5m/s×60s)=30000J
額外功=摩擦力×路程=20N×(5m/s×60s)=6000J
3.一個滑輪組由兩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一個重物通過滑輪組被提升,重物的質量為80kg,提升高度為2m。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0%。求:
(1)做的總功;
(2)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
答案:(1)做的總功=重物的重力×提升高度=80kg×9.8N/kg×2m=1568J
(2)機械效率=有用功/總功,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1568J×0.7=1097.6J
額外功=總功-有用功=1568J-1097.6J=470.4J板書設計①機械效率的概念
-機械效率的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
-公式:η=W有/W總
-單位:%或無單位
②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關系
-有用功:機械做的對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練習七-北師大版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3.1 倒-數(shù) |西師大版
-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1扇形統(tǒng)計圖的認識 ︳西師大版
-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解決問題第一課時|蘇教版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2.1 分數(shù)混合運算|北師大版
- 融資擔保培訓協(xié)議書(2篇)
- 北師大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單元測試卷-第三單元-加與減(含答案)
- 2024年血壓調節(jié)用品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兩人共同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股份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合伙人退出與合作伙伴關系維護協(xié)議
- 新生兒沐浴評分標準
- 潛水作業(yè)指導書
- (完整版)設計管理
- 感謝對手閱讀附答案
- 材料性能學(第2版)付華課件0-緒論-材料性能學
- GB/T 8012-2000鑄造錫鉛焊料
- 第一課 第一章 AutoCAD 2012概述入門
-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數(shù)學版含答案
- 超市店長考核方案(實例)
- 德力西質量獎自評報告組織概述
- 任務八-汽車四輪定位的檢測分析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