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B(A、D的“乃”表示轉折,C項的“乃”譯為“才”)、
2、D、(其余各項的“是”是指示代詞“這”的意思。)
3、C、(A那么,BD就),4、A(B即是立刻的意思C就,D即:接近)
5、A6、A7、D.(D是賓語前置,A、B、C是狀語后置)8.A.(主謂倒裝/狀語后置/
被動句/判斷句/定語后置/賓語前置)9、C.(C定語后置,其余是賓語前置)
10、D、(A、新辟之疆土,B、好事少年C、返還的戰(zhàn)士)
II.C.12.D.(A“黑質而白章”省略主語“異蛇”;B“請以劍舞”省略謂語“為樂”;
C“告以事”省略賓語“之”)
13、C(A以何B有之D怠之)14、A(B以何C莫或止之。D未多見之也。)
15、B16、D17、B18、D19、D.20、B.21、C、22、A.23、A.24、D25、C、26、B、
27、C、28.D.29.C.30.A.31.A.32.A.33、師曠侍坐于前,琴壞于壁。今者有小人言于側者
34、惟其言莫之違。太師誰撞35、D36、B37、C38、C39、C40、B4KC42、B43、C44、
A45、AE46、B47、C48C49、B50、B51、C52、C53、E54、D55、D56、A
57、A58、E59、E60、G61、F62、D63、E64、A65、1)66、E
67、D68、E69、C70.C.71.A.
72.C(A為無標志判斷句;B”者……也”表判斷;D"……也”表判斷)
73.A.(A是判斷句)74.B.(B項的“見”是代詞“我”
75、BA.即墨大夫出與(之)戰(zhàn),敗死C.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愛)長安君D.
城中相與推田單,v(之)以(之)為將軍
76.B(B是省略句,其余為判斷句)
77.D(D.虞是賓語前置句,其余為判斷句)
78A.(A是判斷句,其余是賓語前置句)79、B、
文言文固定句式練習
1、“乃”表示判斷的一項是
A、今君乃亡趙走燕B、嬴乃夷門抱關者C、旬乃還第D、而陋者乃斧斤
考擊而求之
2、“是”表判斷的一項是
A是天下之大賊也B是勝之舍人也C是吾劍之所從墜D不知木蘭是
女郎
3、“則”表示判斷的一項是
A、如此則荊吳之勢強B、故木受繩則直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D、位卑
則足羞
4、“即”表示判斷的一項是
A、梁父即楚將項燕B、噲即帶劍擁盾入
軍門
C、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溃闯洪帍U祠之址以葬之D、若即若離
二、請翻譯下列判斷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滅六國者,六國也。
[答案]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形式:……者,……也。
6、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
[答案]現(xiàn)在別人是刀和砧板,我們是魚和肉。形式:用“為”表示判斷。
7、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答案]這就是岳陽樓雄偉的景象。形式:用“則”表示肯定判斷。
8、環(huán)滁皆山也。
[答案]環(huán)繞滁州的都是山。形式:用“皆”表示判斷。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答案]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圍困的地方嗎?形式:用“非”表示否定判斷。
10、選出下列各組中小是被動句的一項
A敗秦師于靖B恐為操所先C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D嬴聞如姬父為人
所殺
11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
A同舍生皆被綺繡B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C蓋當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
于人
12.閱讀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時,學于余
C.青出于藍而勝于藍D.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
有
13.從句式看將以下各句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請其矢,盛以錦囊③一夫作難而七廟嚷④梁,吾仇
也⑤身死國滅,為天下笑⑥其勢弱于秦⑦痛哉斯言⑧其兩股相比者,各隱卷
底衣褶中⑨何以謂之文也
A.①⑦/②⑥/③⑤/④/⑧/⑨B.①?/②③/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D.①/?@?/⑥/⑦/⑧/⑨
14、下面的句子句式兩兩相同的是』和^_,B_和P_o
A.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B.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
C.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根威之所劫D.齊人勿附于秦
15、下列句子有A判斷句,B被動句,C賓語前置,D介詞結構后置,E句子成
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請在句后括號內標上序號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補出省
略成分。屬兩種句式的,同時寫出。
①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也。(A)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C)
③不拘于時,學于余。(BD)
④師不必賢于弟子。(D)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E)
③其下圣人也亦遠矣。(E)
16、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項是(C)o
A.時人莫之許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D.自書典所
記,未之有也
17、從句式角度看,對下列兩組句子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
①項脊軒,舊南閣子也。②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③.何竟日默默
在此,大類女郎也?。④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18、下列疑問句不表示反問的一句是(C)。
A.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B.況草野之無聞者歟?
C.港為哀者?D.安能屈豪杰之流……發(fā)其志士之志哉?
19、下列各句中,句式特點與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項是(B)這是考倒裝句的,B
沒有倒裝,其它都有。
A、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B、都督閻公之雅望,桀戟遙臨。
C、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D、豈取之易守之難乎?
三在后面的括號內標出句式類型(寫序號)。
A、判斷句B、被動句C、賓語前置D、定語后置E、省略句F、介賓短語后置G、
主謂倒裝
1、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B)
2、大王來何操?(C)
3、《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保–)
4、是以后世無傳矣。(C)
5、而君幸于趙王。(B)
6、惟你是問。(C)
7、今小速往,恐為操所先。(B)
8、沛公安在?(C)
9、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A)
10、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AE)
11、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B)
12、微斯人,吾誰與歸?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個古代)(C)
13、身死人手,為天下笑。(B)
14、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B)
15、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么罪過?)(C)
16、率師以來,唯敵是求。(C)
17、項王則受璧,置之(于)座上。亞父受玉斗,置之(于)地,拔劍撞而破
之。(E)
18、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D)
19、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D)
20、五谷者,種之美者也。(五谷是莊稼中的好種)(A)
21、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功(A)
22、鄭穆公使(人)視客館.(E)
23、試與他蟲斗,(他)蟲盡靡。又試之(以)雞,果如臣言。(E)
24、善哉,祁黃羊之論也.(G)
25、戰(zhàn)于長勺(F)
26、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他(陳勝)一些曾經(jīng)一道給人作雇工耕田的老
朋友聽到了這個消息](D)
27、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于)河南,臣戰(zhàn)(于)河北。(E)
28、當立者乃公子扶蘇。(A)
29、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幾人歟?(D)
30、杞子自鄭使(人)告于秦。(E)
31、于是集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而詔之。(D)
32、至則無所用,放之(于)山下。(E)
33、惟余馬首是瞻。(C)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棄疾豪爽尚氣節(jié),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知名士。嘗跋紹興間詔書口:“使此詔出于紹興之
前.,可以無事仇之大恥:使此詔行于隆興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詔與仇敵俱存也,
悲夫!”人服其警切。嘗謂:“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北方之人,養(yǎng)生之具不求于人,
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農,而兼并之患興,貧富斯不侔(音m6u,均等)
矣?!惫室浴凹谲帯泵?。為大理卿時,同僚吳交如死,無棺斂。棄疾嘆日:“身為列卿而貧
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選自《宋史-辛棄疾傳》)
1.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不同于其他項的一項是()
a.無不當于心稱善也u你v!w$.k#s%5u
b.養(yǎng)生之具不求于人
C.使此詔出于紹興之前
d.觸草木,盡死
解析:d項為省略句,其余為介詞短語后置句。
答案:d
2.下面句子中“是”作判斷動詞的一項是()
a.身為列卿而貧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b.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
c.原此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
d.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
解析:c項“是”是判斷動詞,其他為代詞。
答案:c
3.翻譯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今此詔與仇敵俱存也,悲夫!
譯文:—
(2)身為列卿而貧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現(xiàn)在這個詔書和仇敵共存,悲哀啊!
(2)自己當列卿而窮成這樣,這真是廉潔正直的人呀!
參考譯文;
辛棄疾豪爽崇尚氣節(jié),才識高超,相貌英俊,交往的都是天下的知名人士,曾在紹興年間的
詔書前寫上:“假如詔書出在紹興年之前,可以沒有國仇,假如詔書行于隆興年后,可以有
世上的大功。現(xiàn)在這個詔竹和仇敵共存,悲哀呀!”人們都佩服他文章的警切。曾經(jīng)說:“人
生在于勤奮,應當以耕田為第一。北方的人,養(yǎng)活生命的工具不求別人,因此沒有太窮太富
的家庭。南方有許多商業(yè)工作來麻痹農民,所以兼并的禍患興起,貧富不均了?!彼越o自
己取號為“稼軒”。當大理卿時,同僚吳交如死了,沒有棺材裝斂。辛棄疾感嘆說:“旦旦
當列卿而窮成這樣,真是廉潔正直的人呀!”
二、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大鼠萬歷①間。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劇。遍求民間佳獵捕制之,輒被啖食。
適異國來貢獅貓,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闔其扉,潛窺之。貓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見
貓怒奔之②。貓避登幾上,鼠亦登,貓則躍下。如此往復,不啻百次。眾咸謂之怯,以為是
無能為置J既而鼠跳擲漸遲,頊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獨即疾下爪掬'頂毛口般:首領輾轉爭
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啟靡急視,則鼠苜已嚼碎矣。
然后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③也。彼出則歸,彼歸則復‘,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劍,
何異鼠乎!
(選自《聊齋志異》)
注:①萬歷:明朝神宗年號。②奔之:向貓撲過去。③頑(shub)腹:鼓起肚子。碩,
大。④掬(jg:抓住。⑤惰:懈怠。這兒指無力。⑥彼出則歸,彼歸則復:對手出擊便
退讓,對手退卻又出擊。⑦匹夫:古稱平民中的男子。或指平常人。
4.下列各句中與“輒被啖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不拘于時,學于余
b.此余之所得也
c.劉備天下梟雄
d.青,取之于藍
解析:a項為被動句。1咆w!w$.k#s%5u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與“非怯也,待其惰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鄰之厚,君之薄也
b.生乎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百
C.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d.不然,籍何以至此
解析:a項與例句都是判斷句;b項為狀語后置句:c項為被動句:d項為賓語前置句。
答案:a
6.下列各句中,與“蹲地上少休”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a.夫晉,何厭之有
b.垣墻周庭
c.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d.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解析:例句為省略句,應為“蹲(于)地上少休”:a項為賓語前置句,b、c、d三項都是
省略句且為介詞短語后置句?!霸珘Γㄓ冢┲芡?'"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勢耳”。
答案:a
7.翻譯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眾咸謂貓怯,以為是無能為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出則歸,彼歸則復,用此智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家都認為貓膽怯,以為是沒有能力的貓.
(2)敵人出擊我便退回,敵人退下我又出擊,獅貓使用的就是這種智謀呀。
8.為上文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
貓即疾下爪掬頂毛口屹首領輾轉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
答案:貓即疾下/爪掬頂毛/口尬首領/輾轉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
參考譯文:
明朝萬歷年間,皇宮中有老鼠,大小和貓差不多,為害極為嚴重。(皇家)從民間找遍了好
貓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
恰好有外國進貢來的獅貓,渾身毛色雪白。把獅貓投入(有)老鼠的屋子,關上門,偷偷觀
察。貓蹲在地上很長時間,老鼠從洞中出來巡視,見到貓之后憤怒地奔向貓。貓避開跳到桌
子上,老鼠也跳到桌子上,貓就跳下來.如此往豆,不少于一百次.大家都認為貓膽怯,以
為是沒有能力的貓。過了一段時間,老鼠跳躍動作漸漸遲緩,肥碩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氣喘,
蹲在地上稍稍休息。貓隨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頭頂?shù)拿谝ё±鲜蟛弊?,根轉
往復爭斗,貓嗚嗚地叫,老鼠耿啾地呻吟。急忙打開門察看,老鼠腦袋已經(jīng)(被貓)嚼碎了.
大家這才明白,獅貓開始時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橙顺鰮粑冶?/p>
退回,敵人退下我又出擊,獅貓使用的就是這種智謀呀。唉!那種不用智謀,單憑個人血氣
的驍勇的人,和這只大鼠有什么不同呢?
三、翻譯專練
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
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
居。①夜?jié)摮?,坐佛坐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偶,獰惡可怖;冕小兒,
恬若不見。②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為通儒。
①夜?jié)摮?,坐佛膝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會稽幃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為通儒。w@w!w$.k#碌5u
譯文:—
答案:①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里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
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一直讀到天亮。②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生,
(王冕)于是學成了博學多能的儒生。
參考譯文: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哽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
聽完以后,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7。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
冕一頓。過后,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
冕從此以后就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
手里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
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
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生,(王冕)于是學成了博學多能的儒生。
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錢思公員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①在西洛時婁語僚屈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jīng)史,臥
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謝希深亦言:②''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
必挾竹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其篤學如此。”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
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p>
①在西洛時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jīng)史,臥則讀G說,匕則則閱小辭,蓋未嘗
頃刻釋卷也。
譯文:
②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其篤學如此。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在西京洛陽的時候,曾經(jīng)對僚屬說:平生唯獨愛好讀書,坐著讀經(jīng)書、史書,睡著
則讀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種雜記,入廁的時候則讀小令。所以從未把書放下片刻。②和宋公垂
一起在史院的時候,他每次入廁一定帶上書,占書之聲,清脆響亮,遠近都能聽見,好學竟
到了如此地步。
參考譯文;
錢惟渣(錢思公)雖然生長在喜貢之家,卻沒有.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陽的時候,曾經(jīng)對僚屬
說:平牛.唯獨愛好讀書,坐著讀經(jīng)書、史書,睡著則讀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種雜記,入廁的時
候則讀小令。所以從未把書放下片刻。謝絳(謝希深)曾經(jīng)說:”和宋公乖?起在史院的時
候,他每次入廁一定帶上書,古書之聲,清脆響亮,遠近都能聽見,好學竟到了如此地步。”
我因此對謝絳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因為只有
這樣才可以好好構思啊?!?/p>
II、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嫗,先大母婢也。
A、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B、陳涉,甕牖繩樞之子,虻隸之人,而遷徙也。
C、大王來何操?
D,余威震于殊俗
12、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凌萬頃之茫然
A,鑄以為金人十二
B、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以為桂林、象郡
13、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所謂華陽洞者,以其在華山之陽名之也。
B、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C、金城T里
D,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14、閱讀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15、下列句式不屬于判斷句的一項是()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豎子不足與謀
C、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D、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6、選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語后置的一項()
A、疆土之新辟者,移種美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
C、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D、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
17.下列省略句補充的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A.良日:“(我)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己至軍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刺謬乎
C.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之)
D.死馬且買之(于)五百金,況生馬乎
18.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是()
A.人為臨淄市掾,不見知B.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
C.樂毅畏誅而不敢歸D.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19.下面句子沒有成分省略現(xiàn)象的一句是()
A.即墨大夫出與戰(zhàn),敗死B.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樂毅
C.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D.城中相與推出單,立以為將軍
20、翻譯下列句子。))[l](NtF
①、子急去,勿留!且為楚所得。
②、鄭穆公使視客館。
③、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④、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⑤、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
⑥、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21、閱讀下文,找出文中的介詞結構后置句和賓語前置句:并將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師曠琴撞晉平公
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嘆日:“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于前,
援琴描之。公披衽(衣襟)而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日:“今者有小人言
于側者,故撞之?!惫眨骸肮讶艘病!睅煏缛眨骸皢。∈欠蔷苏咧砸?。“左右請除之。公
日:“釋之,以為寡人戒。”
文言句式專項練習
2010-04-1610:16:49來源:本站收集整理作者:【大中小】瀏覽:5218次評論:0條
一選擇題
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A.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B.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C.六國破亡,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
D.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
2.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是()
A.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B.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
C.古之人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D.不能容于遠近
3.下列各句中是定語后置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B.子何恃而往?
C.欲與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D.劉備,天下梟雄
4.下列句子中,沒有狀語后置的一項是()
A.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B.一旦山陵崩,信陵君何以自托于趙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我北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
5.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斷句的一項是()
A.神仙之說,所謂畫蛇添足
B.夫天者,人之始也
C.然是說也,余常疑之
D.和氏壁,天下所共傳寶也
6.下列句子中,沒有賓語前置的一項是()
A.子非魚,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B.手指不可屈仰,弗之息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夫晉,何厭之有?
7.下列句子中,沒有成分省略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市白章
B.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C.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D.燕趙之君,始有遠略
8.下列各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②《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B.①甚矣,汝之不惠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①身死人手,為天下笑②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D.①大王來何操?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9.下列句子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即今之僚然在墓者也
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B.將軍戰(zhàn)河南,臣戰(zhàn)河北
C.虞兮虞兮奈若何?
D.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10.下列句子中,沒有成分省略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B.每假借于藏竹之家,手自筆錄,計U以還
C.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D.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11.下列句子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
A.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
C.豎子不足與謀
D.翩翩兩騎來是誰
12.下列句子中,與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例句: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栗一石
A.以勇氣聞于諸侯
B.求人可使報秦老
C.有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D.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
13.下列句子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A.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B.君何以知燕王?
C.重為鄉(xiāng)黨所笑
D.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14.下列句子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亞父者,范增也
A.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B.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C.夫戰(zhàn),勇氣也
D.洎牧以讒誅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15.下列句子中,不同于其余三項的是()
A.余是以記之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C.大王來何操?
D.又試之雞,果如成言
16.找出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
A.神仙之說,所謂為蛇畫足
B.藺相如者,趙人也
C.然是說也,余猶疑之
D.其人勇士
17.找出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
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B.庭中始為籬
C.滅六國者六國也
D.汝是大家子
18.找出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
A.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B.且相如素底人
C.臣本布衣
D.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19.找出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
A.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B.秦人不暇自哀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王見之曰:“牛何之?”
20.找出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
A.K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B.且焉置土石?
C.余是以記之
D.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21.下列各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②雖董之以嚴刑
B.①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②申之以孝悌之義
C.①唯弈秋之為聽②忌不目信
D.①臆!微斯人吾誰與歸?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22.找出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
A.①請其矢,盛以錦囊②何陋之有?
B.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C.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門②能謗譏于市朝
D.①予猶記周公之被逮②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二、將下面文言文中畫線部分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1)烏在其為明也?……客有任目而惡鏡者,
日:(2)“是好苦我。吾自有目,烏用鏡為?“久之,視世所稱美人,鮮當意者,而不知
己面之黑子,(3)泰然謂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
(1)
(2)
(3)
2.狄梁公與婁師德同為相。狄公排斥師德非一日,則天間狄公曰:“(1)朕大用卿,卿
知所自乎?”對日:(2)“臣以文章直道進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則天久之曰:“朕比不
知卿,卿之遭遇,實師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篋,得卜許通薦表,以賜梁公。梁公閱
之,恐懼引咎,則天不責。
(1)
(2)
3.陳軫者,游說之士。與張儀俱事秦惠王,皆貴重,爭寵。(I)張儀惡陳軫于秦王日:
“軫重幣輕使秦、楚之間,將為國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軫者,軫自為厚而為王薄也。
且軫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聽乎?”王謂陳軫曰;(2)“吾聞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
軫日:“然?!蓖踉唬骸皟x之言果信矣?!陛F曰:“非獨儀知之也,行道之上盡知之矣。昔子
胥忠于其君而天下爭以為臣,曾參孝于其親而天下愿以為子。故賣仆妾不出間巷而售者,
良仆妾也;出婦嫁于鄉(xiāng)曲者,良婦也。今軫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軫為忠乎?(3〉忠且
見棄,軫不之楚何歸乎?”王以其言為然,遂善待之。
(1)
(2)
(3)
三、高考真題再現(xiàn)
(一)(20()8年上海卷)閱讀下文,完成第1一5題。
建中四年,項城為叛軍困??h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日:“君,縣令也。寇至當守;
力不足,死焉,職也。君如逃,則人誰肯固矣!”侃曰:“兵與財皆無,將若何?”曰:“如
不守,縣為賊所得欠,倉嗦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zhàn)士也,國家何有?奪賊
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揚氏言曰:“縣令,誠主也;雖然,歲滿則罷去。非若吏人、
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墓存焉,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
耶?”眾皆泣。得數(shù)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項城,小邑也,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焉,將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賊者,
中其帥,墜馬死。賊失勢,遂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則人誰肯固矣()(2)其必濟()
(3)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4)侃率之以乘城()
2.下列句中“為”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
A.項城為叛軍困B.縣令李侃,不知所為
C.吾從板外相為應答D.為君翻作《琵琶行》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力不足,死焉,職也。
譯文:
(2)雖然,歲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譯文:
4.楊氏對胥吏百姓的一番陳詞使得“眾皆泣”,原因是(2分)
5.聯(lián)系全文,概括楊氏的性格特點。(2分)
答:
(二)(江西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子產(chǎn)①為政
鄭人游于鄉(xiāng)校②,以論執(zhí)政。然明謂子產(chǎn)曰:“毀鄉(xiāng)校,何如?"子產(chǎn)曰:“何為?夫人朝
夕退而游焉''以議執(zhí)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
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
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p>
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chǎn)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日:“愿,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
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子產(chǎn)曰:“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
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湮敢求愛于子?子有美錦,
不使人學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制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聞
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二月,鄭伯如晉,子產(chǎn)寓書于子西,以告宜子,
曰:“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
賄之意,而無令名之難。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
有德則樂,樂則能久?!毙诱f,乃輕幣。
子產(chǎn)使都都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渝④,廬井有伍⑤。大人之忠儉者,從而與之;泰侈
者,因而斃之。從政一年,輿人⑥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昭而伍之。孰殺子
產(chǎn),吾其與之!”及三年,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產(chǎn)誨之。我有田疇,子產(chǎn)殖之。子
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
(選編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產(chǎn):名僑,字子產(chǎn),春秋時著名政治家,鄭國名相。文中加“”的都是人名。
②鄉(xiāng)校:鄉(xiāng)間公共場所。③范宣子:春秋時晉國大臣,晉平公時執(zhí)掌國政。④封劣:田
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戶編制。⑥輿人:眾人。⑦褚:儲藏。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不克救也克:能夠。
B.鄭伯如晉如:到……去。
C.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賄:賄賂。
D?子產(chǎn)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邊遠的地方。
7.下列句中的“病”字,與文中“鄭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
B.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以天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
8.下列八句話編為四組、分別表現(xiàn)子產(chǎn)治國以德,以民為本的一組是()
①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儉者,從而與之
③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
④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
⑤人之愛人,求利之也
⑥德,國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輿也
A.??B,⑥⑤C.①③D.@?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產(chǎn)高度重視傾聽民眾意見,并且把民眾的批評指責作為施政的依據(jù)。他認為鄉(xiāng)校是
民眾發(fā)表意見的重要場所,如果取締鄉(xiāng)校,堵塞言路,一定會對國家造成巨大傷害。
B.子產(chǎn)認為政事是關乎國計先生的大事。他反對子皮任用年輕而又沒有從政經(jīng)驗的尹何
治理封地,認為如果不經(jīng)過學習實踐就委以重任、一定會造成危害。
C.子產(chǎn)認為治國應該重德輕財,治國以德可以獲取美好的名聲,從而塑造良好的國家形
象,使國家根基穩(wěn)固,人民快樂安逸。
D.子產(chǎn)是春秋時期鄭國的賢相,他具有很強的民木思想,勇于改革,賞罰分明,治國有
方,文章最后通過鄭國流傳的民謠,用對比的手法,對子產(chǎn)給予了高度的贊揚。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我聞忠善以報怨,不聞作威以防怨。(3分)
譯文:
(2)吾愛之,不吾叛也。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4分)
譯文:
(3)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3分)
譯文:
文言句式專練答案
1.A(A項是被動句,BCD三項都是判斷句)
2.C(C項中“于”只引進對象,不表被動,ABD三項都是被動句)
3.A(“爪牙之利,筋骨之強”意思是“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是定語后置:B是賓
語前置.:C是被動句:D是判斷句)
4.C(賓語前置句;ABD都是狀語后置)
5.C(A為無標志判斷句:B"者……也”表判斷:D"……也,'表判斷)
6.A(判斷句)
7.D(A“黑質而白章”省略主語“異蛇”;B“請以劍舞”省略謂語“為樂”;C“告以事”省略
賓語“之”)
8.B(①是倒裝句,②是判斷句;A都是判斷句:C都是被動句:D都是賓語前置句)
9.D(A賓語前置:B省略句,兩句都省略“于“:C固定句式)
10.D(判斷句。A(我)弗敢專也;B(予)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予)手自筆錄,(予)
計日以還:C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11.C(例句和C項都是省略句,分別是“以鐘磬置(于)水中”“豎子不足與(之)謀”;
ABD三項都是判斷句)
12.A(狀語后置:例句及BCD定語后置)
13.B(賓語前置:A狀語后置;CD被動句)
14.C(判斷句:ABD被動句)
15.D(省略句,又試之(以)雞,果如成言:ABC均為賓語前置句)
16.C(C項為陳述句;其余為判斷句)
17.B(B項是陳述句,其余為判斷句)
18.D(D項是賓語前置句,其余為判斷句)
19.A(A項是判斷句.其余是賓語前置句)
20.D(D項是狀語后置句,其余是賓語前置句)
21.D(①為賓語前置,②為狀語后置;AB均為狀語后置句;C兩句都是賓語前置句)
22.A(A①是狀語后置,②是賓語前置;B都是賓語前置;C都是狀語后置;D都是被動句)
二、I.(1)它的明察表現(xiàn)在哪里呢?
(2)這鏡子使我好痛苦。
(3)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像自己漂亮的人了。
2.(1)我重用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2)我憑著文章和正直的品德任職,不是庸庸碌碌靠人幫忙才做官的。
3.(1)張儀在秦惠王面前證毀陳軫說.
(2)我聽說您要離開秦國到楚國去,有這樣的事嗎?
(3)忠于國君還要被摒棄,我不到楚國去到哪里去呢?
三、1.(上海卷)(1)堅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2.B
3.(1)(抵抗的)力量不夠,死在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職分。
(2)即使這樣,任職期滿就離開了,不像差役、百姓這樣。
4.楊氏設身處地為胥吏、百姓考慮(1分),激發(fā)出眾人保衛(wèi)家園的志氣(1分)。
5.深明大義(1分)、有勇有謀、熱愛國家(答對任意一點得1分)。
6.C(賄,意思是“錢財”)
7.B(B項與“鄭人病之”同屬意動用法,譯為“以……為病”,即譯為“對……感動擔憂”:
A成為病態(tài),動詞;C患病,動詞;D使……成為病態(tài),使動用法)
8.C(①寫子產(chǎn)勸宣子治國以德,表現(xiàn)了子產(chǎn)治國以德思想。③寫子產(chǎn)不贊成毀鄉(xiāng)校,
善于聽取人民的各種意見,表現(xiàn)了一定的以民為本的思想,故選C:②寫子產(chǎn)能區(qū)別對
待卿大夫,不屬于以民為本.故排除A:④寫鄉(xiāng)校的作用,不屬于以民為本,故排除D:
⑤寫人要愛人,就要讓他做有利于他的事,這是怎樣“愛人”的問題,與以民為本關系不
大,故排除B:⑥這是直接表現(xiàn)治國以德的思想:⑦寫子產(chǎn)從諫如流:⑧好名聲,是載
德以行的車子,用比喻說明好名聲的重要)
9.A,“并且把民眾的批評指責作為施政的依據(jù)“錯。
10.(1)我聽說盡力做好事以減少怨恨,沒聽說過依權仗勢來防止怨恨。
(2)我喜歡他,不會背叛我的。讓他去學著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3)子產(chǎn)死了,誰來繼位?
參考譯文(上海卷)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項城被叛軍圍困。縣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楊氏說:“您
是縣官,叛賊到當守衛(wèi);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職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誰來
守城?”李侃說:“軍隊與錢財都沒有了,該怎么辦?''楊氏說:"假如不守住,縣城將被叛
賊搶奪去,糧倉里儲藏的都成了叛軍的積蓄,政府的財庫都成了他的財產(chǎn),百姓都成了
他們的士兵,國家還有什么呢?奪取賊兵的財物,吃他們的糧食,重賞鼓勵敢死的士兵,
那一定能成功的?!?/p>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楊氏說:“縣官,確實是一城之主,雖然如此,任期滿了就離
職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樣。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墳在這里,應該相互出力死守
這個縣城,怎能忍心喪失自身而成為叛賊俘虜呢?”眾人都流淚答應了。得到數(shù)仃人,李
侃帶領他們登上了城墻。
項城是小地方,沒有長戟勁弩精良武器,沒有高城深溝來固守。叛賊氣焰囂張,率領他
們的士兵將要跳過城墻而攻下項城。此時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賊人,射中「他們的
統(tǒng)帥,落馬而死。叛賊失勢了,接著全都逃跑了。項城的人沒有傷亡。
參考譯文(江西卷)
鄭國人到鄉(xiāng)校休閑聚會,議論執(zhí)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chǎn)說:“把鄉(xiāng)校
毀了,怎么樣?”子產(chǎn)說:“為什么毀掉?人們早晚干完活兒回來到這里聚一下,議論一
下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
老師。為什么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力做好事以減少怨恨,沒聽說過依權仗勢來防止怨
恨。難道很快制止這些議論不容易嗎?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
的損害,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
議論后把它當作治病的良藥。”
(鄭國的上卿)子皮想讓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產(chǎn)說:“(他太)年輕,
不一定行。“子皮說:“(他根)善良,我喜歡他,不會背叛我的。讓他去學著治理,他
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子產(chǎn)說:“不行!人要愛護(一個)人,是要(做)利于他(的
事)。如今您愛護(?個)人就讓他從政,(這就)猶如還不會拿刀就讓他切割,他(將
受)的傷肯定很多。您愛人,以傷害他為結果,那誰還敢企求受到您的愛護?。磕忻?/p>
好的綢緞,不會讓人學著做衣服:大的官職、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東西啊,卻讓學
習的人去治理,那不是為美好的綢緞著想得(比官職、封地)更多嗎?(我〉僑聽說的
是(先)學習然后主政,沒聽說過用執(zhí)政來學習的啊。如果一定這么做,必定有所損害。
范宣子當權,諸侯向晉國貢獻的負擔很沉重。鄭國的人把這事看作憂患。二月,鄭國國
君往晉國,子產(chǎn)(公孫僑,字子產(chǎn),鄭國大夫)委托書信給子西(子西隨鄭伯如晉),
帶給范宣子,信上說:“您為政于晉國,四鄰諸侯沒聽說(您的)的美德,卻聽說(向諸
侯索取的)貢納很重,我呢,對此很不理解。我聽說君子掌管國家的,不是擔憂沒有?財
物,而是擔憂沒有好名聲。好名聲,是載德以行的車子:德行,是國家的根基。有基礎
就不致毀壞,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與大家共同享樂,眾人快樂
就能統(tǒng)治長久。范宣子很高興,于是減輕了諸侯的進貢。
子產(chǎn)讓城市.和鄉(xiāng)村有所區(qū)別,上下尊卑各有職責,土地四界有水溝、廬舍和耕地能互相
適應。對卿大夫中忠誠儉樸的,聽從他,親近他;驕傲奢侈的,依法懲辦。子產(chǎn)參與政
事一年,人們歌唱道:“計算我的家產(chǎn)而收財物稅,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用稅。誰殺死子
產(chǎn),我就助他一臂之力。”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產(chǎn)教誨;我有土地,子
產(chǎn)栽培。子產(chǎn)死了,誰來繼位?”
句式、翻譯專項訓練
上傳:黃富忠更新時間:2012-1-250:32:26
句式、翻譯專項訓練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棄疾豪爽尚氣節(jié),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知名士。嘗跋紹興間詔書口:“使此詔出于紹
興之前,可以無事仇之大恥;使此詔行于隆興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詔與仇敵俱存
也,悲夫!”人服其警切。嘗謂:“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北方之人,養(yǎng)生之具不求于人,
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農,而兼并之患興,貧富斯不侔(音m6u,均等)
矣?!惫室浴凹谲帯泵榇罄砬鋾r,同僚吳交如死,無棺斂。棄疾嘆曰:“身為列卿而貧若
此,是廉介之士也!”
(選自《宋史?辛棄疾傳》)
1.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不司于其他項的一項是()
a.無不當于心稱善也w@\v!w$,k#s%5u
b.養(yǎng)生之具不求于人
c.使此詔出于紹興之前
d.觸草木,盡死
解析:d項為省略句,其余為介詞短語后置句。
答案:d
2.下面句子中“是”作判斷動詞的一項是()
a.身為列卿而貧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b.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
c.原此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
d.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
解析:c項“是”是判斷動詞,其他為代詞。
答案:c
3.翻譯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今此詔與仇敵俱存也,芯大!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為列卿而貧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I)現(xiàn)在這個詔書和仇敵共存,悲哀啊!
(2)自己當列卿而窮成這樣,這真是廉潔正直的人呀!
參考譯文:
辛棄疾豪爽崇尚氣節(jié).,才識高超,相貌英俊,交往的都是天卜.的知名人士,曾在紹興年
間的詔-I,前寫上:“假如詔書出在紹興年之前,可以沒有國仇,假如詔書行于隆興年后,可
以有世上的大功?,F(xiàn)在這個詔書和仇敵共存,悲哀呀!”人們都佩服他文章的警切。曾經(jīng)說:
“人生在于勤奮,應當以耕田為第一。北方的人,養(yǎng)活生命的工具不求別人,因此沒有太窮
太富的家庭。南方有許多商業(yè)工作來麻痹農民,所以兼并的禍患興起,貧富不均了?!彼?/p>
給自己取號為“稼軒”。當大理卿時,同僚吳交如死了,沒有棺材裝斂。辛棄疾感嘆說:“自
己當列卿而窮成這樣,真是廉潔正直的人呀!”
二、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大鼠萬歷①間。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劇。遍求民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啖食。
適異國來貢獅貓,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闔其扉,潛窺之。貓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
見貓怒奔之②。貓避登兒上,鼠亦登,貓則躍下。如此往復,不啻百次。眾咸謂貓怯,以為
是無能為者。既而鼠跳擲漸遲,碩腹③似喘,蹲地上少休。貓即疾下爪掬④頂毛口屹首領輾
轉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啟扉急視,則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情⑤也。彼出則歸,彼歸則復⑥,用此智耳。噫!匹夫⑦
按劍,何異鼠乎!
(選自《聊齋志異》)
注:①萬歷:明朝神宗年號。②奔之:向貓撲過去。③碩(shu6)腹:鼓起肚子。
碩,大。④掬(jii):抓住。⑤惰:懈怠。這兒指無力。⑥彼出則歸,彼歸則復:對手出擊
便退讓,對手退卻又出擊。⑦匹夫:古稱平民中的男子?;蛑钙匠H恕?/p>
4.下列各句中與“輒被啖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不拘于時,學于余
b.此余之所得也
c.劉備天下梟雄
d.吉,取之于藍
解析:a項為被動句。w@w!w$.k#s%5u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與“非怯也,待其惰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鄰之厚,君之薄也
b.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普
c.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d.不然,籍何以至此
解析:a項與例句都是判斷句;b項為狀語后置句:c項為被動句;d項為賓語前置句。
答案:a
6.下列各句中,與“蹲地上少休”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a.大晉,何慶之有
b.坦墻周庭
c.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d.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解析:例句為省略句,應為“蹲(于)地上少休”;a項為賓語前置句,b、c、d三項都
是省略句且為介詞短語后置句?!霸珘Γㄓ冢┲芡ァ薄皩④姂?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勢耳”。
答案:a
7.翻譯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眾咸謂貓怯,以為是無能為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出則歸,彼歸則復,用此智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家都認為貓膽怯,以為是沒有能力的貓。
(2)敵人出擊我便退回,敵人退下我又出擊,獅貓使用的就是這種智謀呀。
8.為上文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
貓即疾下爪掬頂毛口船首領輾轉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
答案:貓即疾下/爪掬頂毛/口船首領/輾轉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
參考譯文:
明朝萬歷年間,皇宮中有老鼠,大小和貓差不多,為害極為嚴重。(皇家)從民間找遍
了好貓捕捉老鼠,都被老嗣吃掉了。
恰好有外國進貢來的獅貓,渾身毛色雪白。把獅貓投入(有)老鼠的屋子,關上門,偷
偷觀察。貓蹲在地上很長時間,老鼠從洞中出來巡視,見到貓之后憤怒地奔向貓。貓避開跳
到桌子上,老鼠也跳到桌子上,貓就跳下來。如此往復,不少于一百次。大家都認為貓膽怯,
以為是沒有能力的貓。過了?段時間,老鼠跳躍動作漸漸遲緩,把碩的肚皮存上去有些氣喘,
蹲在地上稍稍休息。貓隨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頭頂?shù)拿?,口咬住老鼠脖子,輾轉
往復爭斗,貓嗚嗚地叫,老鼠耿啾地呻吟。急忙打開門察看,老鼠腦袋已經(jīng)(被貓)嚼碎了。
大家這才明白,獅貓開始時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橙顺鰮?/p>
我便退回,敵人退下我又出擊,獅貓使用的就是這種智謀呀。唉!那種不用智謀,單憑個人
血氣的驍勇的人,和這只大鼠有什么不同呢?
三、翻譯專練
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己,輒默記。
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臼:“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
僧寺以居。①夜?jié)摮觯鹣ド?,?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
冕小兒,恬若不見。②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為通儒。
①夜?jié)摮?,坐佛膝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為通儒。w@w!w$.k#s%5u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里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
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J良艱?直讀到天亮。②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
學生,(王冕)于是學成了博學多能的儒生。
參考譯文: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IH填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
書。聽完以后,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yǎng)殖合作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加工及測試合同范本
- 2025年錫林郭勒盟c1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題
- 東莞物業(yè)服務合同范本
- 六座車買賣合同范本
- 買賣貨款利息合同范本
- 勞動關系托管合同范本
- 勞務服務費合同范本
- 萬瑞地產(chǎn)合同范本
- 辦公商品采購合同范本
- 蚌埠介紹-蚌埠簡介課件(經(jīng)典版)
- GB/T 15561-2024數(shù)字指示軌道衡
- 探究煙花爆竹知識產(chǎn)權-洞察分析
- 網(wǎng)絡保險風險評估-洞察分析
- 呼吸機濕化的護理
- 2025-2030年中國旅居康養(yǎng)行業(yè)全國市場開拓戰(zhàn)略制定與實施研究報告
- 2024“五史”全文課件
- 食品檢驗員聘用合同樣本
- 六年級信息技術下冊教學計劃
- 2025年九年級數(shù)學中考復習計劃
- 2024屆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一模英語試卷(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