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黑龍江省龍東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據(jù)央視新聞消息,神舟十七號飛船于2023年10月26日II時14分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其航天員乘組會在天宮空間站內(nèi)與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共同生活一周左右。完成下面小題。1.神舟十七號飛船發(fā)射時,太陽直射點()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動 B.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動C.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動 D.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動2.神舟十七號飛船發(fā)射時,酒泉地區(qū)()①日出東北,日落西北 ②日出東南,日落西南③晝短夜長 ④晝長夜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神舟十七號和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在天宮空間站共同生活期間()A.紐約地區(qū)日出方位向北移 B.北極圈內(nèi)極晝范圍縮小C.上海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 D.北京正午日影逐漸縮短【答案】1.B2.C3.C【解析】【1題詳析】神舟十七號飛船發(fā)射時,為10月26日,處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動,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詳析】神舟十七號飛船發(fā)射時,為10月26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動,酒泉地區(qū)日出東南、日落西南,①錯誤,②正確;晝短夜長,③正確,④錯誤,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題詳析】神舟十七號和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在天宮空間站共同生活的時間在10月底至11月初,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動,紐約地區(qū)日出方位向南移,A錯誤;北極圈內(nèi)沒有極晝現(xiàn)象,極夜現(xiàn)象范圍擴大,B錯誤;上海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C正確;北京正午太陽高度漸小,正午日影逐漸變長,D錯誤。故選C。下圖示意某日某時刻地球部分區(qū)域晝夜分布情況,陰影部分代表黑夜,該日過后地球上的極晝范圍逐漸縮小。完成下面小題。4.與甲地相比,乙地()A.自轉(zhuǎn)角速度較大 B.全年晝夜變化幅度較大C.自轉(zhuǎn)線速度較大 D.全年正午太陽高度變幅較大5.該日所處時段為()A.春分—夏至 B.夏至—秋分 C.秋分—冬至 D.冬至—春分6.圖示時刻北京時間為()A.18:00 B.22:00 C.0:00 D.6:00【答案】4.B5.D6.A【解析】【4題詳析】根據(jù)圖中經(jīng)線度數(shù)的變化可知,圖示半球為北半球。甲地緯度較乙地緯度低,甲地自轉(zhuǎn)線速度較大,兩地自轉(zhuǎn)角速度相同;乙地緯度高,全年晝夜變化幅度較緯度較低的甲地大;兩地全年正午太陽高度變幅相同,均為46°52′。故選B?!?題詳析】根據(jù)圖中經(jīng)線度數(shù)的變化,圖示半球為北半球,圖中北極地區(qū)存在極夜現(xiàn)象,則南極地區(qū)存在極晝,“該日過后地球上的極晝范圍逐漸縮小”,說明此時太陽直射點由南回歸線向北移動,并且逐漸向春分過渡。故選D?!?題詳析】由圖可知,此時晝半球中央經(jīng)線為30°E,地方時為12:00,與北京時間120°E相差90°,相差6小時,“東加西減”,圖示時刻北京時間為18:00。故選A。和田市是著名的“玉石之都”,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于世。和田玉分布于昆侖山區(qū),是由大理巖與巖漿接觸形成的玉石,其中產(chǎn)于山上原生礦處的稱為山料,產(chǎn)于河床中磨圓程度好的稱為籽料。圖1示意和田市位置,圖2示意巖石圈物質(zhì)循環(huán)。完成下面小題。7.和田玉屬于圖2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8.圖1中和田河上和田籽料富集最多的地段可能是()A.甲 B.乙 C.丙 D.丁9.和田籽料磨圓度較好主要得益于()A.巖漿冷凝 B.冰川沉積 C.流水侵蝕 D.風化作用【答案】7.A8.C9.C【解析】【7題詳析】由題干可知,和田玉屬于大理巖與巖漿接觸后變質(zhì)形成的變質(zhì)巖,圖2中①為變質(zhì)巖,②為侵入型巖漿巖,③為噴出型巖漿巖,④為沉積巖,故選A。【8題詳析】河流流出山口,流速減慢,和田籽料沉積、富集。圖1中丙處為河流出山口,和田籽料最易富集;甲、乙均位于河流上游,等高線密集,流速快,和田籽料不易沉積;丁地位于沙漠地區(qū),流水少,只有少數(shù)細小顆粒物沉積,故選C?!?題詳析】由題干可知,河流中的和田玉籽料是和田玉山料被冰川、流水等挾帶至河流中,在流水搬運過程中被不斷打磨,玉石變得渾圓,并最終沉積在河床或河漫灘上形成的。故和田籽料磨圓度較好主要得益于流水侵蝕及玉石間的磨蝕作用,故選C。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測定,北京時間2023年10月11日8時40分在阿富汗(35°N,62°E)發(fā)生6.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圖示意此次地震震中位置。完成下面小題。10.此次阿富汗地震發(fā)生時,當?shù)氐胤綍r約為()A.10月11日4時48分 B.10月11日12時32分C.10月11日5時32分 D.10月10日12時48分11.阿富汗地區(qū)地震多發(fā),主要是因為其位于()A.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B.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生長邊界C.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D.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生長邊界12.阿富汗大部分地區(qū)()A.冬季溫和少雨 B.全年干燥少雨 C.氣溫年較差較小 D.夏季高溫多雨【答案】10.A11.C12.B【解析】【10題詳析】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中位于62°E,其地方時與北京時間相差3小時52分,東加西減,可計算出此次地震發(fā)生時當?shù)氐胤綍r約為10月11日4時48分,A正確,BCD錯誤。所以選A?!?1題詳析】根據(jù)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可知,阿富汗地區(qū)地震多發(fā),主要是因為其位于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12題詳析】由圖可知,阿富汗位于亞洲中西部,遠離海洋,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干燥少雨,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均較大,季節(jié)分明,冬季嚴寒,夏季酷熱,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地質(zhì)剖面。完成下面小題。13.圖中甲地地質(zhì)地貌為()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谷14.適宜在乙地開展的活動是()A.修建隧道 B.開采石料 C.開采石油 D.開鑿水井15.圖中巖漿巖可能形成于()A.寒武紀 B.侏羅紀 C.石炭紀 D.第四紀【答案】13.C14.D15.B【解析】【13題詳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從奧陶紀到第四紀,巖層年齡越來越新。甲地巖層中間老,兩翼新,為背斜;甲處地勢較周圍低,為谷地。因此圖中甲地地質(zhì)地貌為背斜成谷。C正確,ABD錯誤,故選C?!?4題詳析】乙處巖層中間新兩翼老,且?guī)r層向下彎曲,可以判斷出乙處為向斜,是良好的儲水構(gòu)造,適宜開鑿水井,D正確;修建隧道、開采石料、開采石油適合在背斜部位進行,ABC錯誤。故選D。【15題詳析】據(jù)圖可知,巖漿巖與新近紀(N)地層存在不整合接觸面,說明其形成在新近紀(N)地層之前;巖漿巖侵入二疊紀晚期(P3)與三疊紀(T1)地層之間,說明其形成必然較T1地層晚。故巖漿巖的形成年代在三疊紀(T1)至新近紀(N)之間。根據(jù)地質(zhì)年代歷史可知,侏羅紀位于該時間段。B正確,ACD錯誤,故選B。雅魯藏布江米林臥龍爬升沙丘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雅魯藏布江北岸。下圖示意米林臥龍爬升沙丘剖面。完成下面小題。16.米林臥龍爬升沙丘沙源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積 B.風力沉積 C.冰川沉積 D.巖石風化17.米林臥龍爬升沙丘面積具有顯著季節(jié)變化,其面積最大的季節(jié)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8.從甲到乙地()A.風力減小,顆粒物粒徑減小 B.風力增大,顆粒物粒徑增大C.風力減小,顆粒物粒徑增大 D.風力增大,顆粒物粒徑減小【答案】16.A17.D18.A【解析】【16題詳析】讀米林臥龍爬升沙丘剖面,結(jié)合周邊地理事物可推知米林臥龍爬升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雅魯藏布江的河漫灘和沙洲,河漫灘和沙洲是河流帶來的泥沙沉積形成,即由流水沉積形成,BCD錯誤,A正確?!?7題詳析】青藏高原東南部夏季降水豐富,冬春季節(jié)降水少,因此冬季河流處于枯水期,沙源(河漫灘、沙洲)出露面積大,同時此時處于旱季,植被條件差,且大風天氣多,容易起沙、揚沙,導致爬升沙丘面積較大,其余季節(jié)沙丘面積相對較小,ABC錯誤,D正確。【18題詳析】讀米林臥龍爬升沙丘剖面,結(jié)合所學可知米林臥龍爬升沙丘是風力吹起河漫灘、沙洲等沙源物質(zhì)后受地形、植被等阻擋沉積而成。讀圖可知從甲地到乙地,坡度抬升,風力減小,搬運能力減弱,顆粒物粒徑減小,BCD錯誤,A正確。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興海盆地曾經(jīng)發(fā)育統(tǒng)一古湖。隨著澤曲附近河流(①處河流)切穿分水嶺后導致統(tǒng)一古湖水系與若爾蓋古湖水系貫通,統(tǒng)一古湖下游的黃河也上溯進入共和盆地,最終演化出現(xiàn)代黃河源區(qū)水系的雛形。下圖示意澤曲附近貫通前后的水系狀態(tài)。完成下面小題。19.澤曲附近河流發(fā)生襲奪前,與②處河流相比,①處河流()A.地勢較高,降水量較大 B.地勢較低,降水量較大C.地勢較高,降水量較少 D.地勢較低,降水量較少20.導致澤曲附近河流發(fā)生襲奪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殼抬升 B.地殼下降 C.河流側(cè)蝕 D.河流下切21.古黃河上游上溯進入共和盆地后,統(tǒng)一古湖①水流流入②水流下泄③水域增大④湖泊萎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9.B20.A21.D【解析】【19題詳析】由題干可知,是澤曲附近①處河流發(fā)生襲奪,說明①處河流為襲奪河,其溯源侵蝕較強,切穿分水嶺,襲奪②處河流(②處河流為被襲奪河),故與②處河流相比,①處地勢較低,降水量較大。B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0題詳析】地殼抬升,河流落差增大,溯源侵蝕能力增強,河流發(fā)生襲奪。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21題詳析】由圖可以看出,古黃河上游上溯進入共和盆地后,統(tǒng)一古湖水域面積減少,湖泊萎縮,④正確;主要原因是河流貫通,水流外泄,②正確。D符合題意,排除ABC。故選D。冰島被稱為是“冰火之國”,島上分布著大小火山130多座,四分之三土地是高原,約有11%的陸地被冰川覆蓋。下圖示意冰島主要火山和冰原分布。完成下面小題。22.圖示板塊邊界類型及海底宏觀地形分別()A.生長邊界,海嶺 B.消亡邊界,海溝 C.消亡邊界,海嶺 D.生長邊界,海溝23.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冰島東南部地區(qū)所屬的氣候類型的是()A. B. C. D.24.冰島冰原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是因為中南部()A.位于盛行西風迎風坡 B.日照時間較長C.位于極地東風背風坡 D.緯度、地勢較低【答案】22.A23.C24.A【解析】【22題詳析】冰島處于美洲板塊與歐亞板塊的張裂邊界,為生長邊界,海底宏觀地形為海嶺,而海溝位于板塊的消亡邊界。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23題詳析】冰島東南部受盛行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根據(jù)“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氣候類型判讀方法,可以判斷出圖①表示地中海氣候,圖②表示溫帶季風氣候,圖③表示溫帶海洋性氣候,圖④表示熱帶雨林氣候。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4題詳析】冰島中南部,海拔較高,氣溫較低,同時位于盛行西風迎風坡,降水(雪)豐富,冰原物質(zhì)較多,A正確,CD錯誤;日照時間較長對冰島冰原分布影響較小,B錯誤。故選A。下圖示意非洲西部局部大氣環(huán)流。完成下面小題。25.圖示月份最可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6.乙地附近的氣候類型最可能為()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27.與甲地相比,丙地()A.物理風化強烈 B.植被季相更替明顯 C.磚紅壤發(fā)育廣 D.降水季節(jié)變化較大【答案】25.C26.B27.C【解析】【25題詳析】由圖可知,圖示季節(jié)氣壓帶、風帶北移,此時為北半球夏季,最可能是7月,排除ABD,故選C?!?6題詳析】乙地位于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靠近北回歸線,此時盛行上升氣流,為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最可能為熱帶草原氣候,B對;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A錯;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回歸線附近,C錯;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南亞、東南亞地區(qū),D錯;故選B?!?7題詳析】根據(jù)圖示位置和所學知識可判斷出,甲地為地中海氣候,丙地為高溫高濕的熱帶雨林氣候,故與甲地相比,丙地化學風化強烈,物理風化較弱,A錯;甲、丙兩地植被均為四季常綠,季相變化都不明顯,B錯;丙地植被下多發(fā)育磚紅壤,甲地典型土壤為褐土,C對;丙地全年高溫多雨,降水季節(jié)變化較小,甲地夏干冬濕,降水季節(jié)變化較大,D錯;故選C。南亞地區(qū)的氣候狀況整體由冬夏季大氣環(huán)流的形勢決定。下圖示意某年南亞局部區(qū)域夏季風進退時間。完成下面小題。28.南亞夏季風的主導風向是()A.東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29.圖示城市中,受夏季風控制時間最長的是()A.金奈 B.加爾各答 C.孟買 D.卡拉奇30.南亞夏季風到達時間較早、退卻時間較晚的年份易形成()A.寒潮災害 B.干旱災害 C.地震災害 D.洪澇災害【答案】28.B29.A30.D【解析】【28題詳析】印度主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讀圖可知,影響印度的是盛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降水豐富,西南季風活動不穩(wěn)定,容易造成旱澇災害,B正確。故選B?!?9題詳析】讀圖可知,金奈夏季風到達時間為6月1日前后,退卻時間為10月15日之后,控制時間超過4個半月;加爾各答夏季風到達時間為6月10日前后,退卻時間為10月1日到10月15日之間,近4個月時間;孟買夏季風到達時間為6月10日前后,退卻時間為10月1日前后,略少于4個月時間;卡拉奇夏季風到達時間為7月1日之后,退卻時間為9月1日之前,約2個月時間。比較可得受夏季風控制時間最長的城市為金奈,故選A?!?0題詳析】南亞季風氣候顯著,6-9月南亞盛行西南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帶來降水,西南季風來得早,去的晚,風力強,降水多,容易造成水災,西南季風來得晚,去得早,風力弱,降水少,會造成旱災。所以根據(jù)題意選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示意某日某時刻局部地區(qū)晝夜分布,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1)圖示所示日期為前后,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坐標為____;此時,與北京時間處于同一天的經(jīng)度范圍是____。(2)圖示時刻a、c、d、e四處,晝長最長的是____,該地的晝長為____小時;此時a地的地方時為____時,該地的晝長為____小時。(3)簡述圖示所在季節(jié)北京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及成因?!敬鸢浮浚?)(23.5°N,165°W)15°E向東至180°(2)d24318(3)氣候特征:高溫多雨。成因:夏季,太陽高度大,晝長長,氣溫高;受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影響,盛行從海洋吹來的東南(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窘馕觥俊拘?詳析】讀圖可知,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圖示日期為北半球夏至日,圖中d所在的經(jīng)線為夜半球中間的經(jīng)線,地方時為0時,經(jīng)度數(shù)是15°E,則太陽直射的經(jīng)線地方時是12時,根據(jù)經(jīng)度相差15°時間相差1小時,計算出太陽直射的經(jīng)線度數(shù)是165°W,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23.5°N,165°W)。此時,15°E為0時經(jīng)線,與北京時間處于同一天的經(jīng)度范圍是15°E向東至180°?!拘?詳析】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圖示時刻a、c、d、e四處,d點緯度最高,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故晝長最長的是d,該地的晝長為24小時;此時a地的經(jīng)度(60°E)與d(15°E)的經(jīng)度差為45°,時間差為3小時,故a地方時為3時,此時a地日出,該地的晝長為2×(12-3)=18小時。【小問3詳析】圖示所在季節(jié)是北半球的夏季,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受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影響,降水豐富;太陽直射北半球,太陽高度角大,白晝時間長,氣溫較高,氣候特征是高溫多雨。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石冰川常是雪線升高后,山岳冰川消退的遺跡,它是一種沿著谷地或坡地緩慢向下蠕動的水巖混合體,由于其形態(tài)類似于冰川,但表面通常無裸露的冰體,因此稱之為石冰川。下圖示意石冰川結(jié)構(gòu)。(1)指出石冰川表面的巖石碎屑層的主要物質(zhì)來源。(2)與一般冰川相比,石冰川受氣溫變化影響較弱。對此請做出合理解釋。(3)青藏高原是我國石冰川分布較為廣泛的地區(qū),說明原因?!敬鸢浮浚?)冰川融化后的沉積物、巖石風化物、谷壁崩塌物。(2)石冰川表層為巖石碎屑物,巖石導熱性差;表層巖石碎屑阻隔冰巖混合層與大氣之間的熱量交換,起到了隔熱效果。(3)東南部水汽來源豐富,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豐富,利于冰川形成;海拔高,大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受全球變暖影響顯著,冰川消退;位于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消亡邊界,地殼運動活躍,巖石破碎,易風化成碎屑?!窘馕觥俊拘?詳析】石冰川沉積物的主要物質(zhì)來源:冰川運動中,冰川攜帶大量的碎石、沙土和黏土;周圍巖壁風化、崩塌的大量石塊、碎屑物;冰川退縮后新暴露的基巖在強烈的寒凍風化作用下形成的大量碎石等?!拘?詳析】由圖中可知石冰川表面覆蓋大量巖石碎屑,巖石碎屑導熱性差,能減少到達冰巖混合層的熱量;如果巖石碎屑厚度較厚,則碎石有利于隔絕冰川內(nèi)外熱量交換,底部冰川受大氣溫度變化影響小?!拘?詳析】根據(jù)材料可知,石冰川常是雪線升高后,山岳冰川消退的遺跡,且是一種水巖混合體,說明石冰川的形成與冰川活動關(guān)系密切。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受全球變暖影響顯著,冰川消退顯著;同時青藏高原地區(qū)海拔高、氣溫低,巖石縫隙中的冰雪不易消融,為石冰川的形成提供良好條件;青藏高原東南坡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其水汽較為豐富,西南季風攜帶的水汽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較為豐富,有利于冰川的形成;同時青藏高原地區(qū)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消亡邊界,地殼運動活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車車位合同范本
- 個體鋪面出租合同范本
- 冷凍肉購銷合同范本
- 咸陽市1號橋施工方案
- 低價轉(zhuǎn)讓房子合同范本
- 出口英文合同范本
- 買賣訴訟合同范本
- 勞務扎鋼筋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耕地長期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保定勞務合同范本
- 2022-2023學年北京中橋外國語學校 高一數(shù)學文上學期摸底試題含解析
- 2023-2024學年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qū)八年級(下)期中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物業(yè)小區(qū)安全生產(chǎn)隱患排查治理表
- 【體能大循環(huán)】聚焦體能循環(huán)-探索運動奧秘-幼兒園探究體能大循環(huán)有效開展策略課件
- 《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單元檢測題及答案
- 華為云DevSecOps質(zhì)量效能白皮書
- 師德師風承諾書師德師風個人檔案表
- TSN 解決方案白皮書
- 學生公寓服務培訓課件
- 完整2024年開工第一課課件
- 2024年單招計算機試題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