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文言文閱讀之斷句題(學案)
文言文閱讀之斷句題
【筆記區(qū)】
一、方法概述:
1.讀全文,通文意,確定文體。
敘述性文章,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節(jié);若有人物對話,就要弄清
誰跟誰對話,講的什么話。
說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講了哪些問題,表明了怎樣的觀點,可
通過找名詞與動詞來組句。
要在通讀全文、弄清文章主要內容和基本思路的基礎上,斷句、
標點。要把有關文字放在具體語境中理解,明白了它的意思,再作斷
句、標點。
例如:“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因文中無
“犬二故不可斷為“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而應該斷
為“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明名詞、代詞(依據主語變化或省略主語)。
文言文中,名詞、代詞常作主語和賓語,所以我們拿到一個文段
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國名、官職名、
謚號等,找出其中的代詞,如人稱(自、吾、爾、汝、余、我、予、
彼),謙稱(寡人、臣、妾、朕、孤),敬稱(君、公、卿、子、先生、
足下),再考慮:什么人辦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結果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現時往往用全稱,以后
再出現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戰(zhàn)》中“初,魯肅聞劉表卒”,
先用全稱,以下“肅徑迎之”“肅宣權旨”就不再提姓了。
動詞、形容詞一一常作謂語,一般前后不斷開;若不帶賓語,其
后??蓴嚅_。
示例: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寧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
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
坐日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語段中,人名“管寧”“華歆”反復出現,應視為斷句
的重要標志。再根據動詞弄清人物之間的關系,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寧揮鋤與瓦石不異/華
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
寧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世說新語?德行》)
3.找虛詞,定句讀
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
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
①句首發(fā)語詞:“夫、蓋、盍、初、其、惟、唯、斯、今、凡、
且、竊、請、敬”等常用于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復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
是以、是故、則、繼而、然而、然則、或、況、而況、且、且夫、若
夫、無論、至于、至若、已而、于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
般要斷開C
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
“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
②句尾詞:也、矣、焉、耳、兮、之、而已等經常用于陳述句尾;
耶、與(歟)、邪(耶)、乎等經常用于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
于感嘆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斷開。
③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
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后,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
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
其它的如:以、于、為、貝k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們的前后
一般就不斷句;(“而”表轉折而且后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
“而”前面要斷開)。
【例】襄子曰不及紂二日耳不亡何待優(yōu)莫E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
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
【解析】這一語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虛詞有:而、焉、然;句末
的虛詞有:也、也、也。找出這些虛詞,本題差不多就解決了。
【答案】襄子曰:“不及紂二日耳,不亡何待?"優(yōu)莫曰:“桀紂
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
/然亦殆矣!”
3.明動詞(依據動詞確定主干一一主語)
古漢語和現代漢語一樣,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關鍵是
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整體把握句
意,進而可以正確斷句。
示例: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
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
分析:找出其中的動詞“置、浣、沉、避、戲”,就能判斷婦人、
虎、二小兒分別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斷開
答案: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
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蘇軾《刁〈孟德傳〉后》)
4.借助對比、對偶、排比、反復、頂真等修辭斷句°
古人寫文章,十分講究對仗工整,講究對應,講究互相照應,好
用對偶句、排比句、反復句,這也為我們正確斷句提供了條件。我們
利用這一特點進行斷句,斷開一處,接著便可斷開幾處。
頂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賓語的詞,
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語。古文中兩個相同詞語專用,如果不屬于形容
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來說,它們分屬兩句話,應當從中間斷開。
例如:頂真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
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
無窮匱也。
對偶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男有分/女有歸
對稱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
/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排比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
者也
反復,特別是間隔反復,在文言文中是相當常見的修辭方法。如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反復多次,抓住這一特
點,自然有助于斷句。以上這幾種斷句方法是分別說的,在具體斷句
時,常常要把這些方法綜合運用。
5.對話、引文定句讀
對話、引語是古文斷句的又一重要依據。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
常用"日”“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二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上下文判斷對話
雙方,以確定使用的標點。
對話、引語常用"曰"“云"“言”“白”“語”“道”“謂”“對”
等為標志。
注意兩點:一是對話中又有對話的情況,二是文中省略說話人和
“日”字的。
例:
或謂郊島誰貧日島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
詩知之郊曰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島曰市中有
樵山客舍寒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嘗苦干孟氏
薪米自足而島家俱無以是知之耳
答:或謂:“郊島誰貧?”曰:“島為甚也J曰:“何以知之?”
“以其詩知之。郊曰'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島曰:市中有樵
山,客舍寒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嘗苦干?!鲜闲矫鬃宰?,而島
家俱無,以是知之耳J
譯文:有人評論孟郊和賈島誰更貧困.一個人說:“賈島更貧困
另一個人就問:“你怎麼知道的”他說:“根據他們的詩知道的.孟郊
的詩說:'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在那清澈的水中耕田種稻,在
青山上砍柴然后背回家中)賈島的詩說:'市中有樵山,客舍寒無煙;
井底有甘泉,釜中常苦干(市場上柴草堆積如山,家中寒冷沒有炊煙;
井裹有甘甜的泉水,鍋裹常常沒米做飯)孟郊家柴米自足,可是賈島家
柴米全都沒有,根據這個知道賈島家更貧困.”
6.辨句式,定句讀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別是文言文的固定結構可以幫助我們斷句。
記住下面幾種文言文的習慣句式,
如:
“…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
判斷句,或表示判斷關系的詞,如“為、乃、即、則”等,都可以為
我們斷句提供幫助);
,,為…所…,,,,受…于…”,,見…于…,,等被動句式;“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馬首是瞻);
“非唯…抑亦…”(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不亦…乎”(不亦
說乎?);
“何(以)…為”“何…之為”(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無乃…乎(無乃不可乎?);“可得…歟”(可得聞歟?);
“得無…乎”(得無異乎?);“況…乎”;“孰與…乎”;“其…乎”;
“安…哉”等,可以幫助斷句。
記住文言文習慣上較為固定的詞組,不要把它們拆散,可以減少
斷句失誤。如“有所”“無所""有以''”無以”“以為”“何所”“孰若”
“至于”“足以”“得無”“無乃”“何以""于是”“然則”等。
7.依總分,定句讀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總分、分總的形式,我們自然可以據此進行
斷句。
【例】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
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論語卷八》)
【解析】熟讀這句話,我們可發(fā)現句中提到了“益者三樂''”損
者三樂”這兩個總說的句子,繼而分別闡述各是哪三樂,也就是說這
是一種總分關系,這樣問題就好辦了。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
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8.注意運用古代文化常識
如:“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
湖口J(《石鐘山記》)有人誤標點為:“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
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边@是因為不明白“德興”是
“饒”州屬下的一個縣,“尉”是縣尉。
這些要領,只是斷句、標點的輔助手段。要多誦讀、多積累,增
強文言語感,不斷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這樣,斷句、標點才能正
確無誤。
9.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
古人不知道語法結構,只是憑著模糊的語感去斷句。我們可以利
用語法知識,對文言文的句子進行語法分析,根據語法分析確定該如
何斷句。文章中有些詞語是屬上還是屬下,有時難以斷定,而當運用
語法知識劃分主、謂、賓時,則容易解決。
同現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主語和賓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
謂語大多數是由動詞充當,而謂語又是構成句子的核心,我們只要抓
住謂語動詞,根據動詞位置及和前后詞語關系,進行推斷,就能提高
斷句準確率。
另外,文言文語序和現代文語序基本相同,即主語在前,謂語、
賓語在后,修飾語一般在中心詞前。如掌握了文言語序規(guī)律,就會為
準確標點文言文奠定基礎。
10.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要求細檢驗
題目做完后,通讀一遍,用語法分析或憑借語感,根據文言文斷
句的基本要求,來檢驗斷句是否正確合理。
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即應該做到點斷后的字句都能講得通,如
果有的句子講不通,那就可能有斷句錯誤的地方;做到點斷后的每一
句話的內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邏輯。如果內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點
錯
打牢基礎看課本,培養(yǎng)語感讀經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
常實踐
斷句口訣:
古文斷句莫畏難,仔細琢磨只等閑。
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內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
把句斷。聯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緊緊抓住"曰”“云”
“言”,對話最易被發(fā)現。常用虛詞是標志,更有規(guī)律供參看。習慣
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
排比對偶與反復,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
斷。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要求細檢驗。打牢基礎看課本,培養(yǎng)語感
讀經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常實踐。
【例題】
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斷句
(1)
王右軍詐眠
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
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
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
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縱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于
時稱其有智
(1)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
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
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
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
及開帳,乃見吐唾縱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于時稱其有智。
王右軍(王羲之)還不到十歲時,大將軍(王敦)很喜歡他,
常常讓他在自己的帳里睡覺。一次大將軍先從帳里出來,右軍還沒起
來,一會兒錢鳳來了,倆人屏退左右,一起商談事情,完全忘了右軍
還在帳里,一起密謀叛亂的細節(jié)。王右軍醒后,聽到了他們密謀的事
情,知道自己會遭滅頂之災,就假裝嘔吐,弄臟了頭臉和被褥,裝作
自己還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軍還沒起床,兩人
大驚失色,說道:”不能不殺掉他?!钡人麄兇蜷_帳子,發(fā)現右軍嘔
吐得亂七八糟,就相信他還在熟睡,于是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當時
人們贊揚王右軍有智謀。
(2)
陳仲舉禮賢
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
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先入廨陳日武王式商容
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2):
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
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
入廨。"陳日:"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I!
陳仲舉(陳蕃)的言行成為當時讀書人的楷模,為官剛上任,
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擔任豫章太守時,一到南昌就問徐孺子住哪里,
要去探望他。主薄說:”大家伙兒的意思,是請?zhí)啬鹊焦俑ァ?/p>
”陳仲舉說:”從前,周武王乘車經過賢人商容家門口,俯首而立。
敬賢禮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訪一下賢人,有什么不應該呢?”
(3)
急不相棄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
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日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
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3):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
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c歆曰:”本所以疑,
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
定華、王之優(yōu)劣。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
為難。王朗卻說:"幸好船還寬敞,有什么可為難的?!币粫嘿\寇
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剛才我所以猶豫,
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托身,哪里能因為情況危急
就丟下他呢?!庇谑蔷屠^續(xù)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
優(yōu)劣。
(4)
人生貴得適意爾
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第魚膾曰人
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宣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
皆謂見機
(4):
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鯨魚
膾,日:"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
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見機。
張季鷹(張翰)擔任齊王(司馬冏)的東曹掾,住在洛陽,看
到秋風匝起,就想到家鄉(xiāng)吳地的蔬菜羹和妒魚膾,說道:”人生貴在
快活稱心,怎么能為了功名在數千里外當這個官呢?”說罷就讓人備
車回故鄉(xiāng)了。不久。齊王失敗,時人都覺得張季鷹有遠見。
【習題一】
【青竹湖湘一2022期末考】
阿文成公①用兵
乾隆辛丑夏,撒爾回民叛,上命阿文成公征之。時阿文成公視中
牟②決口工,未即趨赴,上命和③相往攝其篆④。和固自負其才,欲
于公至前先滅敵,乃疾講師.終為所敗。及公至,和出迎,公問其失
機狀,和赧然⑤日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公曰:“然則斬耳
和復問進兵狀,公笑不答,令諸將帥于次日晨集營前,公每呼一
將入,輒命和坐其側,公有所調撥,及命屯戍處⑥,其人輒應如響,
如是者數,無一傲慢。和坐上甚憤。公部署畢,曰:“敵以逸待勞,
吾當安營整訓,不可貿進。及糧草足,兵馬壯,方與之戰(zhàn)?!焙妥岳?/p>
弗如。
阿文成征金川,一日安營已定,忽傳令遷移,諸將以天晚力阻,
公隨發(fā)令箭云:“違者立斬!”合營雖從之,而不免怨誹。迨⑦昏夜大
雨,前此營基水深丈余,幾可淹沒,咸詫為神奇。公曰:“我有何異
術?特見群蟻移穴,知地熱將雨耳?!?/p>
(節(jié)選自《清代名人軼事》,有刪改)
【注釋】①阿文成公:阿桂,清朝名將。②中牟:地名。③和:
和珅。④篆:印章。⑤赧nin然:慚愧臉紅的樣子。⑥戍處:營壘。
⑦迨(ddi):等到。
10.下列對文言字詞的推斷,其中正確的一項是()
A.文言詞句:上命阿文成公征之。
推斷方法:聯系語境法:根據前一句“撒爾回民叛”可知,“之”
在此代指前面的回民叛軍。
字意:代詞,代指回民叛軍
B.文言詞句:公部署畢。
推斷方法:成語聯想法:原形畢露。
字意:全部
C.文言詞句:和固自負其。
推斷方法:查閱詞典法:①鞏固;②一定;③固然;④本來。
字意:鞏固
D.文言詞句:及公至。
推斷方法:課內遷移法:至霸上及棘門軍(《周亞夫軍細柳》)。
字意:和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和赧然/日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
B.和赧然/日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
C.和赧然曰/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
D.和赧然曰/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
12.將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欲于公至前先滅敵,乃疾進師,終為所敗。
13.阿文成公深受將士們尊重與愛戴,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原因。
【答案】10.B11.C
12.(和珅)想要在阿文成公到達之前先消滅敵軍,于是急速進
軍,最終被(敵軍)打敗。
13.①阿文成公帶兵軍紀嚴明,對于不遵守軍紀的將士一律斬首,
將士們非常尊重他。②阿文成公善于觀察、料事如神。他發(fā)現螞蟻搬
家從而推斷夜晚將下大雨,命令大家轉移營寨,讓將士們轉危為安,
他深受將士愛戴。③阿文成公有謀略,當軍隊處于被動狀態(tài)時,他提
出先修整軍隊,備足糧草,待一切就緒才進軍,深得將士佩服。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
B.“公部署畢”意為:阿文成公部署完畢,畢:完畢?!霸萎?/p>
露”的“畢”是全,都的意思;
C."和固自負其"意為:和珅本來就自負才高。固:本來;
D.“及公至”意為:等到阿文成公到了。及:到,等待;“至霸
上及棘門軍”的“及”是到達的意思;
故選Ao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會。
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依據語境斷句??山柚鷺酥拘栽~語斷開比
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常見虛詞的位
置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本句意思是:和珅慚
愧臉紅地說,:“將帥都過于傲慢,不被我所用,請你試試c”因此斷句
為:和赧然曰/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故選C。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
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
點。重點的詞有:至,到達;乃,于是;終,最終;為,被。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違者立斬!”寫阿文成公帶兵軍紀嚴明,
對于不遵守軍紀的將士一律斬首,將士們非常尊重他。“我有何異術?
特見群蟻移穴,知地熱將雨耳”寫他發(fā)現螞蟻搬家從而推斷夜晚將下
大雨,命令大家轉移營寨,讓將士們轉危為安,他深受將士愛戴。表
現了阿文成公善于觀察、料事如神?!皵骋砸荽齽冢岙敯矤I整訓,
不可貿進。及糧草足,兵馬壯,方與之戰(zhàn)”寫阿文成公有謀略,當軍
隊處于被動狀態(tài)時,他提出先修整軍隊,備足糧草,待一切就緒才進
軍,深得將士佩服。
【點睛】[參考譯文]
乾隆辛丑年夏,撒爾回民發(fā)動叛亂,乾隆帝命阿文成公出征。當
時阿文成公正在中牟視察決口的工事,沒有立即趕赴,(這時)乾隆帝
又命和珅拿著阿文成公的印章(代理監(jiān)軍)。和珅本來就自負才高,想
要在阿文成公到來之前就將叛軍擊敗,于是快速進軍,最后被(叛軍)
打敗。等到阿文成公到了,和珅出來迎接,阿文成公問他戰(zhàn)事失敗的
情況,和珅慚愧臉紅地說:“將帥都過于傲慢,不被我所用,請你試
試。”阿文成公說:“既然這樣就斬首」
和珅又問(阿文成公)該如何進兵,阿文成公笑而不答,讓眾將第
二天早上在轅門前集合,阿文成公每叫一位將領進來,總是讓和珅坐
在他的旁邊,阿文成公調兵遣將,并指派(眾將)駐守營壘,這些人回
答得十分響亮,像這樣重復多次,沒有一個傲慢的。和珅在座位上十
分憤怒。阿文成公部署完畢以后,說:“敵人以逸待勞,我軍應該扎
下營寨整頓隊伍,不可以輕易進軍。等待糧草足夠用,戰(zhàn)馬有力的時
候,才可以和他們作戰(zhàn)?!焙瞳|自愧不如。
阿文成公出兵征討金川,一天營寨已經安排完,忽然傳來命令轉
移營寨,將士們因為天色已晚極力阻勸,阿文成公隨即發(fā)令箭窗,:“違
令者立即斬首!”整營的人雖然聽從命令轉移,卻難免有怨恨非議。
等到晚上下起了大雨,原來扎營的地方水深一丈多,幾乎可以淹沒,
(人們)都覺得很神奇。阿文成公說:“我哪有什么與眾不同的本領?
只是我看見一群螞蟻在轉移巢穴,(它們)知道地面很熱將要下雨啊。
n
【習題二】
錢思公①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②,言平
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
釋卷也。
謝希深③亦言:宋公垂④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⑤誦之
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如此。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
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J
(選自歐陽修《歸田錄》)
【注釋】①錢思公:即錢惟演。下文提及的謝希深(謝絳)、宋
公垂(宋綬)也以文學知名一時。②僚屬:官府的位助官。當時,歐
陽修、謝絳等都是錢惟演的僚屬。③謝希深:即謝絳,歐陽修的朋友。
④宋公垂:即宋綬,家富藏書,以讀書敏慧強記而著名。⑤諷:不看
著書本念,背書。
10.下面是閱讀不文時對文言字詞的推斷,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而少所嗜好"與“一怒而諸侯懼”的“而”用法不相同?!?/p>
B.成語“話無倫次”中的“語”的本義為“談論,說話”,據此
可類推“嘗語僚屬”的“語”也為此意。
C.“釋”讀shi時有兩個意思,一是放下,消融,解除;二是
泛指佛教?!拔磭L頃刻釋卷”的“釋”應為放下之意。
D.“篤、形聲字,本義為馬行走緩慢,引申為深厚、厚重?!焙V
學”的“篤”指專注,一心一意。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
分)
A.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如此。
B.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如此.
C.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如此。
D.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如此。
1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語句的大意。(6分)
(1)錢思公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
(2)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
13.作者介紹了錢惟演、宋綬兩人的讀書故事,又補充了自己“三
上”的寫作經歷,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2分)
10.B
11.B
12.(1)錢思公雖然出身在富貴之家,但是很少有別的愛好。
(2)大概是因為只有這些地方才可以集中思想構思罷了。
[評分說明;共6分,(1)“少”,很少有,1分,“而“,表轉折,
1分,大意1分。(2)“蓋二大概因為,1分,“屬”,專注,集中,1
分,大意1分]
13.珍惜時光;成功來自勤奮,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評分說明:2分,每點1分,意思相近即可。)
【參考譯文】
錢思公雖然出身在富貴之家,但是很少有別的愛好。在西京洛陽
曾經告訴官員的家屬,說這一生只喜歡讀書,坐著的時候就讀經書和
史書,躺在床上就讀各種雜記的書籍,上廁所的時候就讀短小的詩歌、
小令,大概從來沒有半刻放下書的時候。
謝希深也說: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當去廁所都夾著書,誦讀的
聲音清脆,遠近都能聽到,也是如此的好學。我于是告訴希深,說:
“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就是馬背上、枕頭上、廁座
上。大概是因為只有這些地方才可以集中思想構思罷了?!?/p>
【習題三】
宋學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學承寵渥②最久,后以老致仕③,每值
萬壽節(jié)④則來京賀,上與宴,恩數猶洽⑤。一日,與登文樓,樓峻,
陟⑥級蹶⑦焉。上日:“先生老矣,明年可無來J濂稽首⑧謝。至明
年萬壽節(jié)前數日,上曰:“宋先生其來乎?”蓋志前語也。久之不至,
曰:“其阻風乎?”使使視之江口,不至c曰:“其有疾乎?”使使視
之家,濂方與鄉(xiāng)人會飲賦詩。上聞大怒,命即其家斬之。已而,入官。
上食,孝慈⑨命左右置蔬膳于側,上問:“后何為食蔬?”曰:“聞宋
先生今日賜死,故為蔬食,以資冥福⑩。”上感悟,遽起,命駕前雙
馬馳赦之,曰:“不及罪死J會前使阻風錢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則
已綁至市矣,宣詔得免。久之其孫慎獲罪復執(zhí)來京將殺之。后復力
救曰:“田舍翁請一先生尚有終始,濂教太子諸玉珂無師傅之恩?且
濂居家,必不知情?!蹦嗣?。
——(選自明?王鰲《王文恪公筆記》,有刪減)
【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號。②寵渥:皇帝的寵愛與
恩澤。③致仕:交還官職,即辭官。④萬壽節(jié):古代君主的生日。⑤
恩數猶洽:依然蒙受皇恩⑥陟:登。⑦蹶(Zhi):跌倒。⑧稽首:
跪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主時所用。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
元璋的結發(fā)妻子。⑩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陰間所享之福。慎:
人名,指宋慎。玉珂:高官顯貴。
12.下列加點詞語釋義相同的一組是()
A.且濂居家/年巨九十(《愚公移山》)
B.命即其家斬之/居天下之廣居(《富貴不能淫》)
C.久之不至/天子先驅至(《周亞夫軍細柳》)
D.后以老致仕/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文中劃橫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久之/其孫慎獲罪/復執(zhí)來京/將殺之。
B.久之/其孫慎獲罪/復執(zhí)來/京將殺之。
C.久之其孫慎/獲罪/復執(zhí)來京/將殺之。
D.久之其孫慎/獲罪/復執(zhí)來/京將殺之。
14.翻譯下列句子。
使使視之家,濂方與鄉(xiāng)人會飲賦詩。
15.通讀全文,請分別就明太祖婉拒宋濂參加來
年萬壽節(jié)以及本要怒殺宋濂全家卻最終赦免宋濂全家死罪這些事談
談你的看法。
【答案】12.C13.A
14.派遣使者去他家里杳看,宋濂正和同鄉(xiāng)聚會喝酒賦詩
15.明太祖知宋濂年事已高而婉拒宋濂參加來年萬壽節(jié),體現出
君王對人臣的關愛,展現其仁君的一面;后來因得知宋濂沒有參加萬
壽節(jié)卻在家飲酒賦詩就怒斬其全家,但最終聽從孝慈皇后進諫之言而
赦免宋濂全家,則體現明太祖雖意氣用事,有武斷粗暴之嫌,但也有
其知錯能改的一面。
【解析】
【12題詳解】
考查一詞多義。
A.況且/將近;
B.代詞,指宋濂/助詞,的;
C.到/到;
D.因為/憑借,依靠;
故選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
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顰大意,然后根據句子
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
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破句”的現象。句意:又過
了很久,宋濂的孫子宋慎犯了死罪,(宋濂)又一次被抓到京城,(皇
上)將要殺他?!熬弥?,表示時間,做狀語,應該與后面斷開;“其
孫慎獲罪”陳述一個件事,應該與后面斷開;“復執(zhí)來京”省略主語“宋
濂”,“將殺之”略主語“上”,“復執(zhí)來京”與“將殺之”之間要斷開,
由此分析,斷句為:久之/其孫慎獲罪/復執(zhí)來京/將殺之。故選Ao
【14題詳解】
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
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
義、特殊句式等情況。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
“增、刪、調、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
合現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注意重點詞的解釋:第一
個“使”,動詞,派遣;第二個“使”,名詞,使者;視,查看;與,
和:飲,喝酒C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及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從上的話
“先生老矣,明年可無來”,體現了君王對臣子的關愛之心;可是他
忘記第二年宋濂已被批準不用來,于是降罪給宋濂,“命即其家斬之”,
可見上的暴怒無常;由“'聞宋先生今日賜死,故為蔬食,以資冥福
上感悟,遽起,命駕前雙馬馳赦之,曰:'不及罪死"后復力救日:
'田舍翁請一先生尚有終始,濂教太子諸玉珂無師傅之恩?且濂居家,
必不知情'"可知,在孝慈后的委婉勸諫之下,赦免宋濂全家??梢?/p>
上也有其知錯能改的一面??蓳俗鞔稹?/p>
【點睛】參考譯文:
宋濂學士,洪武年間憑借文學成就蒙受皇恩最為長久,后來(他)
因為年老辭官回家,每年到了萬壽節(jié)的時候就來京城祝壽,皇上賜他
筵席,(他)所受恩寵和以前一樣。一天(宋源)和(皇上)登文樓,
樓很高,(他)登臺階時跌倒了?;噬险f:“先生老了,明年(萬壽節(jié))
你就不要來了」宋濂跪拜謝恩。到了第二年萬壽節(jié)前的幾天,皇上
說:“宋先生差不多到了吧?”(他)大概忘記以前說的話了。過了很
久宋濂也沒到,(皇上)說:“他是不是因為大風受阻?”(于是)派
人到江邊查看,(發(fā)現宋濂還是)沒到。(皇上)又說:“他是不是生
病了?”又派人去他家查看,(發(fā)現)宋濂正和同鄉(xiāng)聚會喝酒賦詩。皇
上聽了大怒,命令就在他家殺了他。不久,(皇上)回宮了。吃板的
時候,孝慈皇后叫近侍把蔬菜放在自己(或“皇上”)身邊,皇上問:
“皇后為什么只吃蔬菜?"皇后答:“我聽說宋先生今天要被賜死,所
以只吃蔬菜,來增加宋先生的陰間之福?!被噬贤蝗皇∥颍⒖唐鹕?,
命人騎他的駕前雙馬快速前去赦免宋濂,說:'濂罪不及死?!鼻『孟?/p>
派的使者因大風在錢塘江受阻,稍微耽擱了時間,后派的使者趕到的
時候(宋濂)已被綁趙刑場,(在刑場上,后派的使者)宣讀了赦免
詔書,(宋濂)得以免死。又過了很久,宋濂的孫子宋慎犯了死罪,
(宋濂)又一次被抓到京城,(皇上)將要殺他。孝慈皇后又極力營
救宋濂,(對皇上)說:“種田人家為子孫請一個先生尚且有始有終,
宋濂作為太子諸王的老師,怎能不感謝他的教導之恩呢?況且宋濂在
家,一定不知實情J皇上于是免去了宋濂的死罪C
【習題四】
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餉①。漢王項羽相與
臨廣武②之間而語,項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zhàn)。漢王數項羽:“……吾
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余罪人擊殺項羽,何苦乃與公挑戰(zhàn)!”項羽
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匈③,乃捫足曰:“虜中吾指④!“漢
王病創(chuàng)臥,張良強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毋令楚乘勝于漢。漢
王出行軍,病甚。因馳入成皋。
項羽數擊彭越等;齊王信⑤又進擊楚。項殺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
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歸漢王父母妻子,軍中皆
呼萬歲,乃歸而別去。
節(jié)選自《史記?高祖本紀》
【注】①罷轉餉:疲敝于運送糧草。罷:同「疲”。②廣武:城名,
故址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北廣武山上。山上有東西廣式二城,中隔廣武
澗。③匈:同“胸”。④指:同“趾"。⑤齊王信:指韓信。
10.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用法和含義不相同的一項是(B)(2
分)
A.漢王項羽相與臨廣武之澗而語/相與步二中庭(《記承天寺夜
游》)
B.以安士卒/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張良強請漢王起行勞軍/上自勞軍(《周亞夫軍細柳》)
D.因馳入成皋/軍中不得驅馳(《周亞夫軍細柳》)
解析:“以安士卒”中的“以”是連詞,“來”,“用來”之意;“以
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中的“以”是介詞,“憑借”之意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2
分)。
A.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
者為楚
B.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
者為楚
C.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
東者為楚
D.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
者為楚
1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3分)
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餉。
譯:楚、漢長期相持,勝負未決,年青力壯的苦于當兵打仗,年
老體弱的疲于轉運糧食。
13.漢高祖于亂世取勝,足見其謀略,請結合選文簡要分析其謀
略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示例:①善于激怒對方;②善于掩飾自己的傷情來讓對方不知自
己的實情;③慰勞士卒,穩(wěn)定軍心。
【習題五】
(雅禮實驗第一次月考)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①游白水②佛跡院。浴于湯池,
熱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
潭,深者繾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
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俯仰度數谷。至
江,山月出,擊汰④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復與過飲酒,食馀
甘⑤煮萊。顧影頹然,不復甚寐。書以付過。東坡翁。
(選自蘇軾《游白水書付過》)
【注釋】①幼子過:蘇軾的第三子蘇過。②白水:山名,在今廣
東博羅縣東北?!遁浀丶o勝》說:“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壇,佛
跡甚異?!阿叟觯▃hui):當作“繾”,音同字誤。繾,用繩子拴住人
或物放下去。④汰(tai):波濤。⑤馀甘:即橄欖。
10.對于文章加點的文言字詞的推斷有誤的一項是()
A.“浴于湯池”與“相與步于中庭中《記承天寺夜游夜中的“于”
的意思相同。
B.《與朱元思書》中“急湍甚箭”的“甚”是“超過,勝過”的
意思,由此推知,本文中“浴于湯池,熱甚”的“甚”也為此意。
C.“循山而東”中的“東”在此句中活用作動詞,應理解為“向
東(走)
D.“復”有“重復”"答復"“再”等意思,本文中“不復甚寐”
和“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中的“復”都是“再”的意
思。
11.下列對文中畫線語段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
B.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
C.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
D.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
1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顧影頹然,不復甚寐。書以付過。
1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鏈接材料中蘇軾的
人生態(tài)度,說說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境?
【鏈接材料】
英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
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注釋】該詞寫于蘇軾被貶黃州時期。
【答案】10.B11.B
12.我回頭看自己的影子,精神振作不起來,再也睡不著覺。寫
下這些文字,把它交給蘇過。
13.①本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或者表現了東坡
老人隨遇而安、游興不減的情感。)②鏈接材料中寫蘇軾雖遇雨,但
仍然能夠瀟灑、悠閑地一邊長嘯一邊徐行,他雖被監(jiān)黃州身處逆境,
卻有著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襟。我們應該像蘇軾一樣,
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困境,克服困難,迎難而上。
【解析】
【分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實詞的理解。注意題干要求找出不正確的一項。
A.“浴于湯池”的意思是:在溫泉中沐?。弧跋嗯c步于中庭”的意
思是: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兩個句子里的“于”都是"在”的
意思,故選項表述正確;
B.“急湍甚箭”的意思是: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甚:超過;“浴
于湯池,熱甚”的意思是:在溫泉中沐浴,水很熱。甚:很。兩個句
子中的“甚”意思不同,故該選項表述不正確;
C.“循山而東”的意思是:沿著山向東走。東:向東。故選項表
述正確;
D.“不復甚寐”的意思是:再也睡不著覺;“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的意思是: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兩個句子中的
“復”都是“再”的意思。故選項表述正確;
故選B。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的斷句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
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乏要考慮句子的結構。
注意題干要求找出正確的一項。
“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的意思是:在稍微偏北
的地方,有大約一百丈高的瀑布。山路曲折了八九處,每個曲折的地
方就有潭水。其中,“少北”作前半句的主語,“有”作謂語,所以“少
北”與“有”之間需要折;其次,“有懸水百仞”與“山八九折”是兩
個獨立內容,分別講了兩處景,之間需要斷句;“山八九折”的“折”
與“折處輒為潭”的“折”屬于修辭手法中的頂針,有頂針的地方,
往往需要斷句,兩個“折”字中間需要斷,并且“折處”作“折處輒
為潭”的主語,領起新一句。故斷句為: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
折/折處輒為潭。
故選B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
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
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本題中重點詞有:顧:回頭看;頹然:消沉的樣子;復:再;寐:
睡覺:書:寫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文情感主旨的把握與拓展延伸。作答時要注意,題
干一要求要分析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二要求結合鏈接材料,分析
我們該如何面對困境。
第一問:根據“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
深者繾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暮歸倒行,
觀山燒,火甚,俯仰度數谷。至江,山月出,擊汰中流,掬弄珠壁”
等可知,作者游覽美景,傍晚才歸,欣賞潭水、月景,流連忘返,表
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親近與喜愛之情。
第二問:這首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再結合注釋“該詞寫于蘇
軾被貶黃州時期”可知,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誰怕?一蓑
煙雨任平生”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
曠達胸懷。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我們應該向蘇軾學習,也要蘇軾博大
寬廣、樂觀豁達的胸懷,面對困難不屈不撓,迎難而上。
【點睛】參考譯文: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與小兒子蘇過一起游覽白水山佛跡院。
在溫泉中沐浴,水很熱,它的源頭大概能把東西煮熟。沿著山向東走,
在稍微偏北的地方,有大約一百丈高的瀑布。山路曲折了八九處,每
個曲折的地方就有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繩子拴住石頭從上往下放
下去五丈還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飛濺,聲音如雷鳴般轟響,令人
既歡喜又畏懼。水邊的懸崖上有幾十處巨大的腳印,這就是人們所說
的佛跡。傍晚時我們順原路返回,看著山中燃燒的火一般的夕陽,上
上下下地越過幾個山谷。到了江邊,此時月亮從山后面出來,我們用
船槳擊打起朵朵浪花,玉盤似的月影倒映著晶瑩的浪珠,真可以捧起
來玩賞了。回到家已是二更時分,我與蘇過再次飲酒,吃著橄欖煮菜。
回頭看自己的影子,我精神振作不起來,再也睡不著覺。寫下這些文
字交給蘇過。東坡老人。
【習題六】
【廣益期中卷】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共14分)
與陽休之書
北魏。祖池勛
陽生大弟①,吾比以家貧親老,時還故郡。在本縣之西界,有雕
山悉,其處閑遠,水石清麗,高巖屏疊,良田數頃。家先有野舍于斯,
而遭亂荒廢。今復經始,即石成基,憑林起棟,蘿生映宇②,泉流繞
階。檐下流煙,同霄氣而舒卷;園中桃李,雜椿柏而蔥郁。褰③裳涉
澗負杖登峰心悠悠身飄飄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若此者久之,乃還所
住。孤坐危石,撫琴對水,獨詠山阿④,舉酒望月,聽風聲以興思,
聞鶴哌以動懷,企莊生⑤之道遙,慕尚子⑥之清曠。出藝梁稻,歸奉
慈親,緩步當車,無事為貴,斯已適矣。
(有刪改)
【注釋】①陽生大弟:即陽休之,為北齊知名大學問家,與祖鴻
勛有往來。②宇:房檐。③褰(qidn):撩起。④山阿(◎):山岳。
⑤莊生:即莊子。⑥尚子:指東漢隱士尚長。
10.對文中加點設詞義的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文言詞句推斷方法詞義
A吾比以家貧親老查閱詞典法:①比較;②詩歌的一種藝術表
現手法;③密集;④近來;⑤等到近來
B高巖屏疊課內遷移法:橫柯上蔽(上:名詞作狀語,在上面)
名詞作狀語,像屏風一樣
C出藝梁稻聯系語境法:下文說“歸奉慈親”,這兩句意思相對
種植
D緩步當車聯想成語法:銳不可當(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
可阻擋)阻擋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
分)
A.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身/飄飄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
B.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身飄飄/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
C.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身/飄飄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
D.襄裳涉澗負杖/登峰/心悠悠/身飄飄/不復自知在天地間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高壓金屬封閉式真空開關柜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超薄內衣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石膏硬化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環(huán)氧導熱灌封膠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海水COD自動監(jiān)測儀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標準扭矩計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塑膠絲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反光絲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制冷加溫系統(tǒng)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低密度巖棉板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中石油職稱英語通用教材
- ICD-10疾病編碼完整版
- 兒童疼痛與舒適度評估量表
- 智能客房控制器設計
- 滁州瑞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赤蘚糖醇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THMDSXH 003-2023 電商產業(yè)園區(qū)數字化建設與管理指南
- 新建ICU鎮(zhèn)痛、鎮(zhèn)靜藥物應用幻燈片
- 橡膠和基材的粘接
- GB/T 10610-2009產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GPS)表面結構輪廓法評定表面結構的規(guī)則和方法
- GA/T 935-2011法庭科學槍彈痕跡檢驗鑒定文書編寫規(guī)范
- 湖北省黃石市基層診所醫(yī)療機構衛(wèi)生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村衛(wèi)生室信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