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發(fā)展1目錄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的發(fā)展福利國家的轉型福利國家的財政危機
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發(fā)展
全球化的本質不同社會間的連結深化??鐕髽I(yè)投資活動與權力增加。勞工集體力量的衰退。國家管制力量的薄弱。信息流通無阻。全球化的爭議支持者(sponsors)。福山(Fukuyama,
1992):全球化是意識型態(tài)的終結,資本主義的最后勝利。懷疑論者(skeptics)。紀登斯(Giddens,1990):當代全球化現(xiàn)象與十五世紀末期開始萌芽的現(xiàn)代化一至,只不過是過去20幾年來因信息科技以空前的程度壓縮空間與時間,而使全球化加速。質疑者(doubters)。赫斯特與湯普森(Hirst&Thompson,1996):極端的全球化形式尚未被實証證明存在。強烈質疑者(hecklers)。布迪厄(Bourdieu,1998):全球化不是一個過程,至始至終都是一個社會意識的知識殖民。這個知識的霸權,其實就是右派新自由主義者想要借用這個概念來傳播他們的思想。他甚至認為這根本就是戰(zhàn)后人類資本主義的最后一道反彈。
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發(fā)展
福利國家的本質(Briggs,1961)
福利國家(WelfareState)是一個國家有計劃地運用組織力量(透過政治與行政),努力去修正市場的力量,其至少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不管個人與家庭所擁有的工作與資產(chǎn)在市場的價值如何,其最低所得應予保障。
藉著減少不安全的范圍,使個人與家庭有能力去面對因社會事故,如疾病、老年、失業(yè)等所導致的危機。
確保所有國民不分地位與階級,都能有某種被同意的社會服務范圍內(nèi),得到最佳的水平。
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發(fā)展
福利體制(Esping-Andersen,1990)自由主義的福利國家(liberalwelfarestate)。社會福利扮演家庭與市場常態(tài)供給結構破損后的補救角色,除非家庭失功能或市場失靈(marketfailure),或者個人無法經(jīng)由家庭與市場獲得生活的滿足,才由社會福利體系來發(fā)揮殘補的、暫時的,以及替代的功能。其代表是美國、英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等。歷史組合國家主義的福利國家(historicalcorporatist-statistwelfarestate)。社會福利被看作是經(jīng)濟的附屬品,其給付論功行賞,依每個人的功績(merit)多寡來決定可獲得多少福利。代表是德國、法國、荷蘭、奧地利。社會民主福利國家(socialdemocraticwelfarestate)。社會福利本身被認為是現(xiàn)代社會制度的一環(huán),扮演工業(yè)社會常態(tài)的第一線功能。意即,社會福利不只是解決老弱婦孺的社會問題,而是預防與降低個人與家庭遭遇社會事故(socialcontingencies),如生育、疾病、傷殘、失業(yè)、老年、死亡時,所可能帶來的生活危機。代表國家是瑞典、芬蘭、丹麥、挪威等北歐國家。
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發(fā)展
全球化對福利國家發(fā)展的影響
全球化弱化福利國家(Mishra,1998,1999)
社會主義的瓦解,國家政府追求完全就業(yè)與經(jīng)濟成長的能力受限。
全球化促成薪資與工作條件的不均,
全球化加諸社會保障與社會支出的壓力,
全球化弱化支撐社會保障的意識形態(tài),
全球化弱化社會伙伴(socialpartnership)與勞資政三邊關系,
全球化排除了國家政府中間偏左政策的選項,
全球化的邏輯與國家社區(qū)與民主政治的邏輯相沖突。
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發(fā)展
全球化對福利國家的影響有限(RiegerandLeibfried,2003)
對多數(shù)行動者與大眾來說全球化的基礎并不清楚,如何能對福利與效率造成影響?
福利國家與外貿(mào)政策是系統(tǒng)相關的,但是其管制關系受到各國的歷史與現(xiàn)在關系所影響,很難說外貿(mào)關系直接影響到福利國家。
當代的社會政治條件并非全球化下的經(jīng)濟后果,而是長久的本質。新的經(jīng)濟與社會的空間關系只是增加了國家內(nèi)部與外部的資源,以合作與生產(chǎn)性地解決長久存在的問題。
政府并沒有扣緊全球化本身,而是在其影響下因應國內(nèi)選舉所做的滿足人民需求的承諾,國際政治影響相對較小。
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發(fā)展
經(jīng)濟、社會、政治與國際間的空間互賴增加,理論上,國家的所得保障與社會管制必然被支解,財政負擔解除。其實沒有,國家還是在自己的領域內(nèi)奮斗。
國家政府間的國際互賴在兩方面:一方面國家政府自主性的降低;另方面某些政府得以施加壓力去影響其他社會,以取得新的權力。
政府的行動自由依賴全球化,但全球化的命運決定在政府的行動,全球化并未自動地主導國家政治、經(jīng)濟與社會政策。
全球化的運作并沒有超出,也沒有對抗地方條件,而是經(jīng)由地方條件來運行。所以,對地方的特殊性的了解在全球化的時代是重要的。
文化的復雜性限制了全球化的影響,不只受他文化的影響,也受文化內(nèi)在的影響。
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發(fā)展
中間路線卡司提爾(Castell,1996)指出即使全球競爭沒有直接影響OECD國家的主要勞動力,但其間接影響勞動條件與勞動機制的轉型是處處可見的。夏普夫與施密特(ScharpfandSchmidt,2000;Scharpf,2000)也認為來自低工資的新興工業(yè)經(jīng)濟體(newlyindustrializingeconomies,NIEs)的競爭可能也是,或者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鼓勵高生產(chǎn)成本國家進行自動化生產(chǎn),或生產(chǎn)迎合高檔市場的特殊化高技術、美感質量的產(chǎn)品與高產(chǎn)能服務。亦即,產(chǎn)業(yè)轉型不盡然只是國家進入后工業(yè)社會的內(nèi)部現(xiàn)象,有部分是受到開放經(jīng)濟競爭的影響。
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發(fā)展
國家制度結構與政策的差異回應
新自由主義福利資本主義體制的美國、英國、紐西蘭是采取解除管制、市場驅動(market-driven)策略來回應福利國家危機最明顯的國家,其次是加拿大與澳洲。
歐洲大陸的組合國家主義福利國家體制面對1970年代以來就業(yè)率的下降,所采取的策略不是美、英式的降低工資,而是延長退休年齡、減輕保費負擔、私有化,以及彈性化勞動市場等策略,以保護其職業(yè)別社會保險體制。
北歐社會民主福利體制則進行微幅的調整,采取再訓練與增加福利提供的機會,微幅地降低福利給付。
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發(fā)展
福利國家的轉型
基于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新公共管理(Newpublicmanagement)的福利治理。
內(nèi)部市場(Internalmarket)。讓服務提供者不論是公部門、私部門都進入相互競爭的準市場,競標服務提供。如英國的國民健康服務、日本的介護保險、德國的健康保險、瑞典的國民健康服務、荷蘭的身心障礙者服務,都引進不同規(guī)模大小的內(nèi)部市場。
產(chǎn)出焦點的目標設定。美國、英國的工作福利方案是典型的以產(chǎn)出為焦點的目標設定。
地方授權(devolution)。英國、瑞典、荷蘭或多或少都走向將服務提供授權地方政府負責。
消費者選擇。英國、德國、意大利、荷蘭、瑞典的健康照顧服務、年金、長期照顧、就業(yè)服務都或多或少加入消費者選擇的元素(Greve,2010)。
服務購買契約。這是大部分國家都有引進的作法,政府將公共服務的一部分委托給民間非營利或營利部門提供。
服務輸送的標準與水平要求?;诜召徺I契約的管理,公、私部門服務提供者均需吻合服務的標準與水平。
服務輸送的效率與責信。為了節(jié)省經(jīng)費與對納稅義務人或捐款人負責,服務的效率與責信被強調。
工作福利,或活化勞動市場政策。如本書第十一章的就業(yè)政策,特別是自由主義福利國家的工作優(yōu)先政策,強調不工作就沒有福利。而丹麥、荷蘭、法國、德國也受到影響。
福利國家的轉型
新福利治理市場公民身分(marketcitizenship)取代社會公民身分(socialcitizenship)。美國、英國、澳洲等自由主義福利國家為代表。強調讓每個人都被納入經(jīng)濟市場秩序中,公民身分的取得不再是靠補償市場活動的失靈,而是被框架入市場活動之中;個人必需進入勞動市場提供具生產(chǎn)性的貢獻,或加強市場活動的參與才能獲得福利;市場參與是一種個別化的能力動員以積累個人的可能性(capability)與資產(chǎn)(assets);社會政策不再以權利為基礎(right-based),而是新契約主義(newcontracturalism);在市場公民權之下,社會連結關系的建立是以能接近與參與市場為原則(Jayasuriya,2006)。
福利國家的轉型
積極福利(positivewelfare)或社會投資國家(socialinvestmentstate)。為了提升個人能量,社會福利走向第三條路所推廣的,有別于保障個人經(jīng)濟安全,以對抗社會風險的消極福利(negativewelfare)。福利轉變?yōu)椴恢皇菍癸L險,而且是增加因應風險的能量,將福利制度納入廣泛的經(jīng)濟體系中。
福利國家的轉型
新契約主義典型的代表是英國新工黨前首相布萊爾(TonyBlair)的「福利的新契約」(NewContractforWelfare),強調低所得家庭有責任進入私人勞動市場工作以獲取所得保障(Pestieau,2006)。同時,其假設個人是自主的個體,有能力決定其福利需求,選擇其偏愛的服務方式,有效地參與服務提供的過程;為配合這種趨勢,政府將服務提供責任委任給民間辦理,或釋出給市場提供。國家與人民間的關系在隱隱改變中,國家不再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而是委托服務契約的管制者。政府的社會行政部門花費大部分的精力在管理委托契約,而不是在保證人民的生存權利。人民必需依其自身能力在市場中尋求滿足的公共服務。人民被假設成為積極的行動者(activeagency),能決定其自身的未來福祉,其身分是消費者,而不是福利受益人(Jayasuriya,2006)。
福利國家的轉型
福利國家的財政危機
歐康諾(O’Connor,1973)認為福利國家面對兩個基本且相互矛盾的功能:累積(accumulation)合法性(legitimation)。國家必須一方面提供服務與利益俾利私人資本獲利,但又必須增進資本主義的社會接受度。他認為這兩者是不可能同時達成的,順了嫂心,逆了姑意。忽略了資本累積功能必然使資本家的獲利率降低,苦了經(jīng)濟成長率。少了合法性功能必然傷害到國家的公眾形象,降低國家統(tǒng)治的正當性。社會服務據(jù)此被整合入資本主義體系里,扮演拯救經(jīng)濟與政治的生存。但是,為了擴大社會服務的結果必然造成國家財政的危機。歐康諾(O’Connor,1998)進一步指出資本主義的二次矛盾(secondcontradiction),因于資本主義的無止盡的經(jīng)濟擴張,而環(huán)境其實無法供應足夠的資源,且導致污染。生態(tài)改革的聲浪四起,計劃、永續(xù)、限制、與平等使用資源的概念普及。資本主義就不只是處在資本累積與合法性的矛盾中,也必須處理資本累積與自然環(huán)境的矛盾,例如地球暖化的問題。
福利國家的財政危機
歐費(Offe,1984)觀察資本主義是由三個次體系組成:經(jīng)濟體系、政治/行政體系、社會文化體系。資本家提供國家財政來源(稅收),國家必須回報以成長與累積的維持。(資本累積)然后國家使用這些財源來支撐社會福利,以贏取公民的效忠。(合法性)據(jù)此,社會福利被整合進入有組織的資本主義體系運作里。但是,由于高的社會支出與稅率,使資本主義總是處在累積的風險里。然而,沒有社會福利,人民是會推翻國家的,資本主義就無法取得合法性。因此,其矛盾在于「資本主義無法與福利國家共存,但也不能沒有福利國家?!?/p>
福利國家的財政危機
2008年的金融風暴富裕的親盎格魯國家鼓勵大量消費,且用信卡借錢消費,缺乏儲蓄觀念,往往消費超出生產(chǎn)。又在金融市場自由化的聲浪中,國家缺乏管制能力,監(jiān)督力量薄弱,任由金融機構進行金錢游戲(Jordan,2010)。而那些把債務丟給國家的銀行執(zhí)行長們,照領高薪,被稱為肥貓。這些國家的人民因為缺乏集體的社會服務,個人被鼓勵在市場選擇各項服務,例如健康照顧、職業(yè)訓練、托兒照顧、長期照顧等。人民被要求必須學習獨立、自力更生。如果所得不足,就從銀行借錢來購買上述各種服務。而不是期待國家提供公共服務。一旦金融海嘯,美國、英國采取收購倒閉銀行、借錢刺激消費手段、減稅。但是這些舉動救企業(yè)多于救人民。雖然,防止銀行倒閉可以止血,避免失業(yè)率升高。但是,所投資的成本往往高于國家財政所能承擔,也不盡然有利于失業(yè)率的下降,更不用說人民生活質量的維持。又由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品監(jiān)督局管理辦法規(guī)定
- 葫蘆島供熱系統(tǒng)管理辦法
- 虹口區(qū)稅務籌劃管理辦法
- 行政+安全管理暫行辦法
- 襄陽幼兒園校車管理辦法
- 衡陽市土地收儲管理辦法
- 襄陽市公益項目管理辦法
- 西安雁塔區(qū)疫情管理辦法
- 許昌市政協(xié)委員管理辦法
- 證監(jiān)會特殊交易管理辦法
- 百靈達x32數(shù)字調音臺說明書簡體中文
- GA/T 947.2-2015單警執(zhí)法視音頻記錄系統(tǒng)第2部分:執(zhí)法記錄儀
- 職業(yè)技能培訓鑒定教材編寫規(guī)定
- 噴霧干燥器課程設計終稿
- 2023年濰坊市交通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小講課教學設計課件
- 酸化土壤改良技術規(guī)范DB50-T 1146-2021
- 英威騰GD變頻器調試說明
- 季節(jié)性施工專項施工方案(常用)
- 倉庫作業(yè)指導書
- DB13T 2906-2018 非煤礦山井下民用爆炸物品儲存庫安全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