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各論bz.ppt_第1頁
針灸治療各論bz.ppt_第2頁
針灸治療各論bz.ppt_第3頁
針灸治療各論bz.ppt_第4頁
針灸治療各論bz.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痹 癥,指閉阻不通的一種病理現象。正氣不足,風寒濕等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能暢行,引起肢體、關節(jié)疼痛、麻木、重著及屈伸不利等癥狀,名為痹證。 臨床根據病邪偏勝和癥狀特點,分為行痹、痛痹、著痹和熱痹。,分 類,按病因分為風、寒、濕、熱痹 按癥狀特征分為行、痛、著痹 按五體病位分為皮、肌、筋、骨、脈痹 按五臟病位分為肺、脾、肝、腎、心痹,病因病機,發(fā)病原因,多由衛(wèi)氣不固,腠理空疏,因勞累之后,汗出當風,或涉水冒寒,坐臥濕地等,以致風寒濕邪乘虛侵入,發(fā)為風寒濕痹。 內因主要是正氣不足,由于勞逸不當或體質稟賦差,陽氣不足則易為風寒濕邪侵襲而表現為風寒濕痹,若素體陽盛或陰虛有熱,或寒郁化熱則表現為風濕

2、熱痹。 病機主要是肢體、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病初以邪實為主,病久邪留傷正則虛實相兼,辨證論治,1風寒濕痹 (l)行痹: 主穴:阿是穴 配穴:膈俞、血海 (2)痛痹: 主穴:阿是穴 配穴:腎俞、關元 (3)著痹: 主穴:阿是穴 配穴:陰陵泉、足三里,熱痹 主穴:阿是穴 配穴:大椎、曲池,針灸方法:,據痹證性質、發(fā)病部位,分部循經取穴. 行痹、熱痹用毫針瀉法淺刺,并可用皮膚針叩刺 痛痹多灸,深刺留針,疼痛劇烈者可兼用撳針或隔姜灸 著痹針灸并施,或采用溫針,皮膚針和拔罐法。 風寒濕痹宜溫經散寒,祛風通絡,除濕止痛 熱痹宜利濕清熱,通絡止痛。,分部位針刺配穴:,肩部: 肩髃 肩髎 臑俞 腕部: 陽池 外

3、關 陽溪 腕骨 髀部: 環(huán)跳 居髎 懸鐘 肘部: 曲池 合谷 天井 外關 尺澤 背脊: 水溝 身柱 腰陽關 夾脊 股部: 秩邊 承扶 風市 陽陵泉 膝部: 犢鼻 梁丘 陽陵泉 膝陽關 踝部: 申脈 照海 昆侖 丘墟,其他療法,1.刺絡拔罐 2.水針 3.電針 4.耳針,按 語,1. 針灸治療痹證有較好效果,尤其是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療效較好,一般有效率可達到8595,治愈率達到2050。但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病情纏綿反復,非一時能獲效。 2本證還須與骨結核、骨腫瘤鑒別,以免延誤病機。 3平時注意保暖,避免風冷侵襲。,護 理,1、居室朝陽、干燥、避免久居潮濕之地。 2、切勿汗出當風,或淋雨,以防止病情加重或復發(fā)。 3、注意姿勢。日常坐、立、行、臥要使病人各關節(jié)處于功能位。最好睡硬板床,枕頭不要太高,可使脊柱保持在一直線上,對治療后的功能恢復有重要意義。站立時應盡量抬頭、挺胸,做時盡量伸展腰脊四肢。,4、注意保暖,尤其是風寒濕痹病人應特別注意在疼痛關節(jié)處加用護套。 5、對長期臥床的病人要加強皮膚護理,按時翻身、更換體位,防止發(fā)生褥瘡。 6、對頑痹患者要以高營養(yǎ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