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第二單元 追根尋源 3 火焰中的文化:陶與青銅課件2 新人教版.ppt_第1頁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第二單元 追根尋源 3 火焰中的文化:陶與青銅課件2 新人教版.ppt_第2頁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第二單元 追根尋源 3 火焰中的文化:陶與青銅課件2 新人教版.ppt_第3頁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第二單元 追根尋源 3 火焰中的文化:陶與青銅課件2 新人教版.ppt_第4頁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第二單元 追根尋源 3 火焰中的文化:陶與青銅課件2 新人教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火焰中的文化:陶與青銅,人類的創(chuàng)始性發(fā)明陶器,文化的使者瓷器,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chǎn)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fā)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中國已能制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從我國陶瓷發(fā)展史來看,一般是把“陶瓷”這個名詞一分為二,為陶和瓷兩大類。通常把胎體沒有致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論是有色還是白色,統(tǒng)稱為陶器。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

2、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分稱為“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相對來說,經(jīng)過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為致密、釉色品質優(yōu)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稱為“瓷器”。對中國傳統(tǒng)陶瓷的發(fā)展,經(jīng)歷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種類繁雜,工藝特殊。,陶和瓷一樣嗎?,CHINA是我們中國的英文名字,當字母變?yōu)樾憰r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瓷器”。猜猜看,為什么西方人要把瓷器聯(lián)在一起呢?,瓷器的故事,在200多年以前,北歐的瑞典王國有個地位顯赫的貴族,他酷愛中國的彩繪瓷器,因此不惜重金派遣專人萬里迢迢到中國來定做瓷器。他為了顯示自己高貴的地位,嚴格地按照貴族等級的標準預先繪制了成套的圖案,要求中國工匠必須依照他的圖案燒制彩繪瓷

3、器。 他派遣的人乘帆船在海上漂泊了好幾個月才到達中國,不幸的是攜帶的制瓷圖案被海水浸濕了,周圍滲出一圈淡淡的水痕。” 中國工匠接到圖案后,發(fā)現(xiàn)了上面的水痕,但由于無法核實這水痕是否是作者的本意,只好忠實原作,把水痕也當作圖案的組成部分燒制在瓷器上。,陶和瓷的區(qū)別,一、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11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左右。 二、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并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fā)問,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

4、鋼刀很難劃出溝痕。,瓷都景德鎮(zhèn),景德鎮(zhèn),別名“瓷都”,位于江西省東北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與安徽省安慶市,池州市為鄰,處于皖(安徽)、浙(浙江)、贛(江西)三省交界處,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位于長江之南,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zhèn)并稱全國四大名鎮(zhèn)。景德鎮(zhèn)市下轄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qū)、昌江區(qū)和景德鎮(zhèn)市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全市土地面積527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70多萬,其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70.6萬人,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qū)。贛語是景德鎮(zhèn)的代表方言。,陶都宜興,宜興陶瓷,燒瓷歷史悠久,秦漢時宜興地區(qū)陶窯密布;兩晉時在均山燒青瓷,唐初在歸徑等地大量燒制,至晚唐、五代成為南方宜興著名青瓷窯;宋、元時期,丁蜀與西渚一帶大規(guī)模燒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時成為當時的燒陶中心。澗眾村發(fā)現(xiàn)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