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的過程: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_第1頁
證道的過程: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_第2頁
證道的過程: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_第3頁
證道的過程: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_第4頁
證道的過程: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證道的過程: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 證道的過程: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證得結果的方式首先講結果。前面在戒學中講到四種具足戒:比丘戒、沙彌戒、居士戒、八齋戒。以四具足戒為基礎,進入大乘愿發(fā)心;要進一步發(fā)揮作用需要進入行發(fā)心,實踐三十七處雍仲法,也叫三十七菩提分法,在十一普光地得到自利法身和利他兩色身境界。在盡所有和如所有智慧的了悟當中,似平常的大慈大悲延續(xù)當中,輪回不空為止去利益眾生。中觀中講到兩種真理:行一切善行,圓滿一切資糧,利他而得兩種色身;圣義好比虛空,明顯的悟到無實有,圓滿智慧資糧,得自利的法身。盡所有和如所有等于是遍知,因為達到了十一地普光地,得到了利他利己的

2、三身。盡所有是顯現的一切存在,如所有是對一切了如指掌。在這種了悟中以無間斷延續(xù)的大慈悲,輪回不空度化眾生。雍仲三十七法在加行道、資糧道、見道和修道中圓滿。資糧道資糧道分小、中、大。小資糧道時,以道與非道的分析智慧修行,是四念住。蘭覺講:“念屬于智慧,住是在智慧認識的狀態(tài)中安住?!北热鐒傞_始用智慧分析色身,以智慧了解當中也是在念當中安住,消除對色身的執(zhí)著,認識到色身的變化,消除我們對白發(fā)和皺紋的恐懼,消除對身體任何一部分產生不適所帶來的恐懼和不接受。類似的,對感受和無常的意識,對不太快樂的感受,對像跳蚤一樣不穩(wěn)定的意識,對意識及行為聚集的一切現象都觀為法無我。對境為五蘊,把五蘊觀為法無我,法無我

3、其實就是去用智慧觀察,而不是盲目的認為是這樣或那樣,或者只是一個具體的組合上用抽象的概念去觀察。這時認識到法我無,認識到五蘊的和合、相互依賴。這時不僅僅是在觀,而且是住,念住。住就是我們有意念去行動,真的看為五蘊,蘊一定是堆積的,堆積一定是很多不同的因素組合形成,這決定它很脆弱,一點點組織或因素破壞,整體將受到影響。這時不僅僅用智慧的念去認識,而且真正的安住于這種現狀。任何時候我們看色蘊,感受外在的現象都用這樣的方式,而不用習慣性的方式去感受和跟隨。不僅念很重要而且住更重要,意念的實踐與行動是念,佛教中經常把“住”說成“安住”,“安”是平靜,“住”是這么看待,所以帶有一點“止”,止觀中的止。我

4、們已經用智慧的念認識到現狀,因此不能再習慣跟從,念住的關系就是這樣。對自身的五蘊去念住修行,這是小乘的方法,大乘的方法不同,是用自他一切的五蘊為對境去觀修。了悟空性。在安住當中是無生空性,在回收時觀一切為幻象,分兩種。一種是安住與平靜,把一切視為無生,完全把一切的根本意識,認識為空性的狀態(tài)當中,是無生的空。為什么叫無生?它里面沒有太多的行動,不像原來外在的一切現象連接起來。忘我,忘掉了我們一直以來認為我的作用,即六根。在忘我的狀態(tài)中,六根諸蘊沒有起到與外在連接的作用,沒有產生,所以是非生、無生空。我們六根不工作了,忘我了。在回收時,這一切都是幻象,幻景而產生的。必須明白這個,不然很多人誤以為了

5、悟空性的狀態(tài)中外在現象就不存在了,其實一切還在。我們還要吃飯,去別的地方還要坐車,甚至還會想要一輛好車。雖然我們五官的認識沒有跟它連接起來以后一切可以不存在,但在相對世界當中加上我們的概念觀點它又可以存在。這就意味著存在要依靠我的認知,如果沒有我的認知,至少它對我不存在,如果以依靠而存在,如果存在需要證明,說明它不是獨立存在,不是穩(wěn)定的存在,不是長久的存在,只是目前存在而已。因此,最主要的問題不在于它是否存在,而在于我們用真實的眼光去感受一個固有的東西加以執(zhí)著放不下。從今天到明天,哪怕是一剎那它都在改變當中,不斷地由于不同的因素使它變成不同的現狀,可我們一直停留在一種認識狀態(tài)當中,因此我們受苦

6、、受累、受壓迫、被毒害、被現象弄得團團轉。佛教總說空性,說不存在,有什么意義呢?就在這兒,不在于是否存在,如果沒有產生影響,它存不存在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而它恰恰嚴重地影響著我們。我們不得不思考,甚至有了少許的了解之后我們禁不住去同情碰壁的人,禁不住去同情想從監(jiān)牢出來的人,不禁會產生慈悲與憐憫。安住與回收的時候對這種現象的認識很重要。極密經講:“用念住的方式對身、意、受、法用智慧去觀察時,念為重”,不然就沒什么可住的,有點兒像止觀中的觀,觀察事物的現狀。在小資糧道中我們了悟了四念住。中資糧道的修行是斷以及對治,用斷與對治對道與非道取舍精進,叫四斷證??栈脦熘v:“四斷證是:未生的善法令生,已生的

7、善法增長,未生惡法不生,已生惡法令斷?!本拖裎覀冋韨}庫,不好的東西清理出去,好的東西保存下來而且盡量增加,外面不好的東西不要搬進來,外面的好東西搬進來,這是在做斷與取。用令生的善法和令增長的法把握自己時為小乘,對境為自他時為大乘。比如對境是別人,去引導和喚醒別人的善,去鼓勵別人具備的善,不去引發(fā)別人的惡,去幫助別人回避惡,在生活中這樣善巧地去和別人接觸,成為大乘菩提心。大資糧道,無動安住在無我禪定的四神足。極密經講:“四神足是:愿、精進、心、行為。欲定斷行具神足,勤定斷行具神足,心定斷行具神足,觀定斷行具神足?!惫彩ㄔ谫Y糧道陸續(xù)圓滿。加行道加行道:修十法。加行道分四段:暖位、頂位、忍位、

8、世第一法。暖位與頂位對善法嫻熟的五根:對信念的虔誠、對修法喜樂的精進、不忘所修境象的正念、專心的禪定、辨別的智慧。忍位與世第一法,消除五根對立的特別力量的原因稱五力,修的方式看個人根器。加行道五根和五力,虔誠、精進、正念、禪定、智慧五根。五根五力在加行道圓滿。暖位快要到達見道,見道好比火,在見到火之前感到溫暖的征兆,稱暖位。頂位,善根超出了動搖之地,快見道了。見道是無我,已經是菩薩境界。頂位,我們的善不受影響不動搖,有不退轉的前兆。具備五根,修行非常喜悅,沒有強迫、勞累或痛苦的感受。像一個人非常熱愛一個職業(yè)一樣,面對職業(yè)再辛勞也快樂,類似已經把幸苦、勞累轉化成了快樂。就像我們去鍛煉身體,累得半

9、死還挺高興,因為接受、愿意,越精進越快樂。一切境象總被正念觀察著,正念成了監(jiān)督者,很難逃過正念的眼睛,像鷹一樣的盯著,沒有逃避正念的角落。這些認識,在禪定中安住。辨認的智慧已經在非常詳細的給予很多建議。五力,五種力量把五根對立的一切消除,它具備這種特別力量。忍位和世第一法強有力地消除對立,因為有了暖位和頂位的經驗與認知,最后可以把反面的東西完全消除掉,具備這種能量,能量自然成為抵抗,反面的一切無法達到能量所及的范圍。誰達到了暖頂,進入忍位和世第一法就具備了阻止的抵抗力,與五力抵觸的一切不能進入。比如,不虔誠、懈怠等等不可能存在了,一種強大的力量抵抗著。境象中產生的永遠都是正念,監(jiān)督者寸步不離,

10、惡的動念都沒有機會。沒有起心動念,當下就是專注的禪定,沒有辦法不專注。因為我們到了珍寶島,想找一塊普通的石頭也找不到,同時不會因為菩提島石頭少而認為石頭比珍寶更貴重,不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智慧地知道我擁有的珍寶才是真正的稀有,現在稀有的東西(非正念)并不珍貴,因為我們不允許它在這里存在,所以才消失的,這是分辨的智慧。消除對立面的五種力量在忍位和世第一位產生。這些都是離于形式化的,完全是心里的認識、活動、工作,完全是精神的活動,當然也不偏離物質。我們避免不了看到這外在世上一切現象的對境,對境象不斷產生正念,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們還是能看到境象。但是,我們的看法與以前不同了,也不需要那么用力了,自

11、然當下就具備五力了。這時我們準備走向見道,成為菩薩。我們感嘆,佛陀真是遍知,他不是展現自己的力量,只是把世界人類的觀點、解脫的過程一一講出來,而且作了明顯的路標以免我們迷路,以免我們走上邪路。他親自體會,并把一切講出來,我們還有什么看不清的呢!加行道是五到七地,見道是第八地。 見道見道修七雍仲支法:道中的正念嫻熟于境法;對外境的辨別思想有力,把實有意識煩惱消除;見道的精進把一切功德盡快的圓滿;見道的喜樂增長正法的境象;見道的輕安使身心堪受善法;禪定使善心無動搖;平等舍消除對立的感受。正念熟練于境法,正念境法把諸法辨認,消除了實有煩惱。消除了粗重的看法、不理智的看法、習慣性認識,因此消除了實有的

12、煩惱。平常是不加仔細觀察,不加分析,只是用宏觀的、粗略的、概括性的、合自己意的、能暫時滿足虛妄的看法去認識。有人覺得煙酒好,有人覺得毒品好,有人覺得貪心好,很多事情人們沒有分析,目光短淺使我們自己和后代都受到影響,縮短了世界的存在,縮短了人類的壽命。我們無法從自己的行為、觀點、概念和現在引以為榮的這些現象的魔爪中逃脫。我們自己也是受害者,同樣培養(yǎng)出不假思索的對應者,好比父母用昂貴的價格買了毒品,吸了感受不錯,于是盡力推薦給兒女一樣。我們的正念熟悉于境法,境法是對煩惱對治的法,對實有的、粗略的、不加分析的、概況化的、適合自私就足夠的現象的對治。由于熟悉境法,可以消除這些現象,明智地看問題,很難被

13、反面影響。不僅如此,而且是精進的,使一切功德盡快增長圓滿。由于喜心,正法的境象就產生,直接看到了真正的面目,消除了顯現。正法的境象由于喜樂心不斷增長,不斷揭開外在現象的謎底,揭開面具。這是喜心的作用,從加行道一直培養(yǎng),最后增長正法境象。輕安使我的身體與意念有基礎、勇氣和足夠的條件擔任起善法。身體不會垮掉,心不會碎,不容易被外在的輿論壓倒,反而會不斷影響著他們。因此,我有足夠的力量、勇氣、能力擔當善法。猶如大地母親的胸懷一樣,有無限的承載力,堪能承擔大地上的一切善與不善的思想行為、任何物質。禪定使善法、善心沒有任何變化,不受影響,非常穩(wěn)固,直接看到本性和任何事物的真面目。這時候,任何東西都不能動

14、搖,不能改變我的主義,改變我對善法始終的追求和我得到的經驗。平等舍把對立面的一切感受的大部隊消除。不然對立面的感受是巨大的力量,是個大部隊,它永遠在影響我們,因此我們需要平等舍。 修道在修道中修八圣道支:1. 無邊緣的見;2. 從執(zhí)著實有的限制當中解放;3. 語言能展現見解;4. 熟悉離諸業(yè)障的行為;5. 不沾染邪命;6. 不被玷污;7. 無誤、易于斷除剩余的所斷。所知障,也是細微的業(yè)或俱生的業(yè)。所知障很細微,和外在的人與事沒有關系,只是八識上細微的影子,行者達到了很易斷除這些。8. 指向清晰同時不是無念,無懈怠的禪定。這是菩薩八法,在修道當中具足。 以上共三十七菩提支法(八圣道、雍仲七支、加

15、行十法、資糧十二法),這三十七支法在四道上陸續(xù)圓滿。無修道無修道,是四道的結果,只是命名為無修道,是異熟果,不是真正的道。沒有修的行為,超越十地,到了最高境界。他的意念絲毫不生起煩惱、情緒不跟隨外在升起,因此,隨時隨地都在非常清晰的指向當中。同時沒有任何失念,沒有少許不在指向的狀態(tài)下,沒有少許在凡夫念上,沒有少許認為自己在打坐,所以在正念上。他不會觀察外在或和人接觸時又成了凡夫,他絲毫不離正念,不離指向,永遠在禪定中而沒有造作和困難。具備壽,不沾染邪命,邪命是不正確的謀生方法,比如:旁敲側擊,獻媚,為獲利而攪亂局面,類似的行為,離于一切障礙當然也就消除了一切邪命。生活當中邪命是人類的共性,只有在無修道才能消除類似的觀念,不然人會不知不覺地升起這種意念?,F在社會中是特別明顯,自己的目的關聯在不同的地方,我們想到利益就會抓住關聯的對象,想盡辦法拉近,使他產生對自己的作用,培養(yǎng)想象的狀況,這是人類本能的共性。在修道離于一切障礙時,會消除這樣的觀點,也真正消除了很多期待,完全消除一切期待后,不再認為自己盲目的期待都應該達成,進而消除了一切對食物欲望和不存在希望。這不是說離開了社會,不是沒有朋友,不是脫離了人類,不是回避了一切,而是自己的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