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19世紀中期以前皖北小農家庭的生計以鳳臺縣為中心摘要:本文通過考察以鳳臺縣為中心的小農家庭生計,揭示了19世紀中期皖北衰落、至貧的深層原因。關鍵詞:19世紀皖北小農生計19世紀中期,太平天國、捻軍相繼起事,兵災匪患夾雜其中,承平200余年不見兵革的清朝陷于戰(zhàn)亂之中。究其原因,人們一般以為是人口爆長及土地兼并造成了激烈的生存競爭,脆弱的小農家庭于其中無法立足,絕大多數淪于破產,成為起義的土壤和中堅。這里顯而易見涉及到了小農家庭的生計問題。但以往的分析有以下二誤:其一是以冊籍人口數除冊籍土地數,得出極少的人均耕地數,如嘉慶十七年人均耕地1.95畝等。如今,清中期以前冊籍人口數并非實際人口數的觀點已為共識,然有清一代鮮少變化的冊籍土地數同樣不是實在的地畝數,而是經過“折畝”的“糧田”、“稅畝”。因此,其方法和結論均不正確。其二是依據清人所說,得出不高的土地產出數,如“南方種田,一畝所獲以石計,北方種地一畝所獲以斗計”;南方“每畝所收止一二石”,北方“一畝不過一石”等1。然清人多根據賦稅、地租額推算畝產量,而賦稅、地租通常不計間種套種、兩歲三收一歲再收的菽蕎菜豆。因此,其結論與事實也有差距。此二誤,使人們對19世紀中期小農家庭生計流于傳統(tǒng)的觀點和印象而較少具體研究,遂難于了解其時已悄然變化了的社會經濟背景以及傳統(tǒng)小農家庭陷于生存困境的多方面原因。皖北依淮河平原優(yōu)勢為北方傳統(tǒng)農業(yè)區(qū),19世紀中期成為捻軍的發(fā)源地。本文擬以鳳陽府鳳臺縣為中心,考察19世紀中期以前當地小農家庭生計,揭示皖北衰落、至貧的深層原因,企圖彌補以往研究之不足。一、口糧、地畝、產出、人口研究小農家庭生計,首先要明確基本口糧數,亦即一個人一天、一年吃多少糧食。從清代的情況看,一般一人一天的口糧為一升,一年最低消費糧食三石六斗;災荒賑濟施粥的標準是大口五合2。明確了這一數字,便可結合考察地畝、產出、人口,分析小農生理能否給敷家人所食了。那么,19世紀中期以前,鳳臺地畝、產出、人口狀況如何呢?嘉慶十三年(1808)就任鳳臺縣知縣的著名學者李兆洛,曾主持纂修鳳臺縣志,后人又以之為基礎續(xù)修重修,其中載有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3關于耕地面積,鳳臺縣志食貨志記載:縣境侈于西北而縮于東南,斷長補短方百里而有余,準今畝度之,方一里者為田五百四十畝,方百里者為方一里者萬,則為田五百四十萬畝也。山水之占地者少,民居既稀,里落寥曠。計城郭途巷山陵林麓川澤四而去一,共余當得田四百萬畝有奇。今歲賦田之計在額者,不過四之一。李兆洛等對鳳臺耕地面積的估計沒有依據官方土地冊籍其明確指出:官方土地冊籍中登記的土地是“稅畝”,其數額不過實際地畝的1/4。李兆洛等依據的是當時通行的地理學計田法(大小略有出入)。同時代人包世臣對此法解釋道:今法,以天測里,里長三百六十步,當官尺百八十丈,畝積二百四十步,開方得七丈七尺四寸,則方里為田五百三十畝,方十里為田五萬三千畝,方百里為田五百三十萬畝,方千里為田五萬三千萬畝。4李兆洛等用地理學計田法,從實際地況出發(fā),縱橫測量,截長補短,減去城郭途巷山陵林麓川澤等非耕之地,得出鳳臺實有耕地400萬畝左右。關于人口,鳳臺縣志食貨志記載:民戶近十萬,丁口不及三十萬。丁口計三十萬,別其士工商不在農者約五萬,計實丁在南畝者不過二十五萬。“民戶近十萬”包括民戶97107戶、屯戶1564戶、流戶604戶。光緒志注明:此為嘉慶十五年報部之數,舊志不載戶口,無從比核??芍藨魯悼跀挡皇峭ㄟ^編審作為賦役單位的冊籍數字,當為李兆洛于嘉慶十五年推行落實保甲制后,通過保甲系統(tǒng)統(tǒng)計上來的數字,應較符合實際。關于農業(yè)產出,鳳臺縣志食貨志記載:黍麥菽蕎菜稻為大種,率兩歲而三收。二月種黍,七月而收;九月種麥,至四月而收,五月種菽,九月而畢收。乃稍息之,及明年二月復種黍。其一歲再收者麥,若稻若菽若瓜若蕎,蕎春秋皆可種,其熟又速,間種蕎者,或一歲三收矣。地之值其下者止數百錢,貴者不過四五緡。畝所收者,當其稔時,黍麥可二石,稻可四五石。至此,人地比、產出比可輕易算出:凡縣中田地當得四百萬畝有奇,計畝歲收二石,當得米谷八百萬石。以二十五萬丁口治四百萬畝之地,人可得十六畝,家有三丁,通力合作,治其屋下之田,不為兼并所取,計歲米谷常在九十石以上。家不過八口,人食日一升,歲所食三十石。以其余具糞溉、供租賦,與工商交易其有無,為婚嫁喪葬之具。又以余力治塘堰、穿竇窖,為水旱之備。塘可以魚,堰可以樹,亦足以悠游鄉(xiāng)里,長子養(yǎng)孫,為安足之氓矣。鳳臺田地四百萬畝,按普遍種植的黍麥計算,畝歲收二石,當得米谷八百萬石。以25萬農民除400萬畝耕地,平均每人16畝。家有三丁,共種48畝。按畝產二石,48畝所收為96石,還不算間種套種、兩歲三收、一歲再收的菽蕎菜稻。如家有八口,每人每天食糧一升,那么每年消耗僅為28.8石,剩余60多石,可交納地丁田賦;作為土肥灌溉工本;用于購買生產生活資料以及住居、娛樂、祭祀、婚嫁喪葬等方面的支出。而“家有八口”亦為“假設”,如果按同書“民戶近十萬,丁口不及三十萬”的記載,多數家庭應該是二三口的小家庭,那么,情況還要好得更多。包世臣以為,“各縣以田計口,人得二畝者,中歲可足食(包在此處以小字注:地隘者農必精,中歲畝三石,以大小口計之,六石可支人一歲食,雜糧濟之,可以無饑),為下縣;得四畝者為中縣,得七畝者為上縣,以上為饒縣,得二畝以下者為瘠縣”。5按這一標準,就人地比、產出消費比而言,鳳臺竟可算作“饒縣”。在李兆洛等縣志纂修者以及后續(xù)纂修者的眼中,小農家庭只要全家通力合作,辛勤耕耘,“不為兼并所取”,“又以余力治塘堰、穿竇窖,為水旱之備”,“塘可以魚,堰可以樹”,則足可以“悠游鄉(xiāng)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與城市更新項目后期維護報告
- 現代建筑材料的發(fā)展趨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教育行業(yè)質量評估與認證體系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優(yōu)化研究報告
- 2025年行政管理學考試案例試題及答案
- 工程經濟的深度解析試題及答案
- 建筑結構優(yōu)化設計的試題及答案
- 現代管理學核心能力試題及答案
- 金融服務軟件項目實施方案
- IT行業(yè)《指南》與技術創(chuàng)新心得體會
- 兒童心理輔導送教上門工作計劃
- 合伙養(yǎng)牛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屆廣西邕衡教育名校聯盟高三下學期新高考5月全真模擬聯合測試數學試題及答案
- 2025羽毛球場館租賃合同
- 線上陪玩店合同協(xié)議
- (二模)貴陽市2025年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二)英語試卷(含答案)
- 河南省安陽市新鄉(xiāng)市2025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2030中國無損檢測(NDT)行業(yè)發(fā)展現狀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協(xié)議合同
- 2024年全球及中國互聯網輿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GB/T 196-2025普通螺紋基本尺寸
- 城市社區(qū)多元主體協(xié)同治理的體系構建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