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化學結構各不相.ppt_第1頁
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化學結構各不相.ppt_第2頁
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化學結構各不相.ppt_第3頁
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化學結構各不相.ppt_第4頁
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化學結構各不相.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 維生素 維生素(vitamin)是維持機體生命活動過程所必需的一類微量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化學結構各不相同,在生理上既不是構成各種組織的主要原料,也不是體內(nèi)的能量來源,然而它在能量產(chǎn)生的反應中以及調(diào)節(jié)機體物質(zhì)代謝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維生素命名 一、是按發(fā)現(xiàn)的歷史順序,以英文字母順序命名,如維生素A、B、C、D、E等; 二、是按其生理功能命名,如抗壞血酸、抗干眼病維生素和抗凝血維生素等; 三、是按其化學結構命名,如視黃醇、硫胺素和核黃素等。,脂溶性維生素的功能、缺乏癥狀和食物來源,水溶性維生素的功能、缺乏癥狀和食物來源,維生素A(vitamin A)類是指含有視黃醇(retinal)結構,并具有其生物活性的一大類物質(zhì) 已形成的維生素A(preformed vitamin A),指在動物體內(nèi)具有視黃醇生物活性功能的類維生素A。 視黃醇(retinal) 視黃醛(retinal) 視黃酸(retinoic acid) 視黃基酯(retinyleasters) 維生素A原(provitamin A)復合物,某些有色植物含有類胡蘿卜素,其中一小部分可在小腸和肝細胞內(nèi)轉變成視黃醇和視黃醛,這些類胡蘿卜素統(tǒng)稱為維生素A原。 -胡蘿卜素(alpha-carotene) -胡蘿卜素(beta-carotene) -隱黃素(beta-cryptoxanthin) -胡蘿卜素(gamma-carotene),備注:CRBPII:細胞視黃醛結合蛋白II;CRBPII-retinyl-palmitate: 細胞視黃醛結合蛋白II-棕櫚酸視黃酯 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在小腸的吸收過程,維生素A在肝臟的代謝、血漿的轉運和靶組織的攝取,維生素A的功能 維生素A構成視覺細胞內(nèi)感光物質(zhì)的成分 細胞生長和分化 免疫功能 細胞膜表面糖蛋白合成 抗氧化作用 抑制腫瘤生長,視黃醇參與視覺形成中的循環(huán)過程,視黃醇調(diào)節(jié)核受體作用的模式,維生素A營養(yǎng)狀況可分為五類:缺乏、較少(邊緣狀態(tài))、充足、過多和中毒。 生化指標 血清維生素A水平,正常1.53mol/L。 相對劑量反應試驗(relative dose response test,RDR) 改進的相對劑量反應試驗(modified relative dose response test,MRDR) 視覺暗適應功能測定 血漿視黃醇結合蛋白 穩(wěn)定同位素測定 眼結膜印跡細胞學法(conjunctival impression cytology,CIC) 眼部癥狀檢查,1g視黃醇=0.0035mol視黃醇=1g視黃醇當量(RE) 1g-胡蘿卜素=0.167g視黃醇當量(RE) 1g其它維生素A原=0.084g視黃醇當量(RE) 1IU維生素A=0.3g視黃醇=0.344g醋酸維生素A酯=0.55g棕櫚酸維生素A酯 膳食或食物中總視黃醇當量(gRE)=視黃醇(g)+-胡蘿卜素(g)0.167+其它維生素A原(g)0.084。,維生素A的供給 我國成人維生素A RNI,男性為每天800g視黃醇當量,女性為每天700g視黃醇當量。 UL值:成年人為3000g/d,孕婦2400g/d,兒童2000g/d。 食物來源 動物肝臟、魚肝油、魚卵、全奶、奶油、禽蛋等 植物性食物:深綠色或紅黃色的蔬菜和水果 維生素A補充劑,維生素D類是指含環(huán)戊氫烯菲環(huán)結構、并具有鈣化醇生物活性的一大類物質(zhì),以維生素D2(ergocalciferol,麥角鈣化醇)及維生素D3(cholecalciferol,膽鈣化醇)最為常見。 維生素D2是由酵母菌或麥角中的麥角固醇(ergosterol)經(jīng)日光或紫外光照射后的產(chǎn)物,并且能被人體吸收。 維生素D3是由儲存于皮下的膽固醇的衍生物(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光照射下轉變而成的。,VD的生理功能 促進小腸鈣吸收轉運 促進腎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 對骨細胞呈現(xiàn)多種作用 通過維生素D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血鈣平衡 調(diào)節(jié)細胞的分化、增殖和生長,VD缺乏癥 佝僂病(rickets) 骨質(zhì)軟化癥(osteomalacia) 骨質(zhì)疏松癥(osteoprosis) 手足痙攣癥 過多癥 中毒癥狀包括食欲不振、體重減輕、惡心、嘔吐、腹瀉等。 血清鈣磷升高,發(fā)展成動脈、心肌、肺、腎、氣管等軟組織轉移性鈣化和腎結石。 嚴重的維生素D中毒可導致死亡,VD機體營養(yǎng)狀況評定 血清25-(OH)-D3 25mg/ml為缺乏 血清1,25-(OH)2-D3 正常值為1660pg/ml 血清鈣磷乘積、血清堿性磷酸酶活性 供給量 兒童、少年、孕婦、乳母、老人RNI為10g/d 16歲以上成人RNI為5g/d UL為20g/d 1IU維生素D3=0.025g維生素D3 1g維生素D3=40IU維生素D3 食物來源 曬太陽、紫外線燈預防性照射 海水魚(如沙丁魚)、肝、蛋黃等動物性食品及魚肝油制劑,維生素E類是指含苯并二氫吡喃結構、具有-生育酚生物活性的一類物質(zhì)。它包括8種化合物: 四種生育酚(tocopherols,即-T,-T,-T,-T) 四種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s,即-TT,-TT,-TT,-TT) VE的生理功能 抗氧化作用 預防衰老 與動物的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關 調(diào)節(jié)血小板的粘附力和聚集作用 其它 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 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維生素E營養(yǎng)狀況的評價,四種生育酚中以-生育酚含量最多,活性最高,其來源有2種,即: 天然的生育酚(d-生育酚) 人工合成生育酚(dl-生育酚) 維生素E活性表示 -生育酚當量(-tocopheral equivalence, -TE) 國際單位(IU) 1IU維生素E=0.67mg d-生育酚 1mg dl-生育酚=1.1IU維生素E 維生素E的供給量 成人的維生素E推薦攝入量是10mg總生育酚 維生素E的食品來源 植物油、麥胚、硬果、種子類、豆類及其它谷類,硫胺素(thiamine),也稱維生素B1,其分子是由一個嘧啶結構,通過一個亞甲基連接在一個噻唑環(huán)上所組成。 生理功能 輔酶功能 焦磷酸硫胺素(TPP)是碳水化合物代謝中氧化脫羧酶的輔酶,參與三大營養(yǎng)素的分解代謝和產(chǎn)生能量。 作為轉酮醇酶的輔酶參與轉酮醇作用(transketolation),在核酸合成和脂肪酸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非輔酶功能 參與某些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合成和代謝 調(diào)控某些離子通道功能 硫胺素缺乏的原因 攝入不足、需要量增加、機體吸收或利用障礙。,硫胺素缺乏癥 干性腳氣病(dry beriberi) 濕性腳氣病(wet beriberi) 急性暴發(fā)性腳氣病(acute beriberi) 嬰兒腳氣病 硫胺素過量中毒 頭痛、驚厥、心律失常等。,硫胺素機體營養(yǎng)狀況評價 尿硫胺素負荷試驗 4小時尿中排出的硫胺素200g為正常,100199g為不足,25%為缺乏。,硫胺素供給量 成人每4.18MJ(1000kcal)能量需要硫胺素0.5mg。 老人和兒童每4.18MJ(1000kcal)能量需要硫胺素0.50.6mg。 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00年推薦RNI成年男性為1.4mg/d,女性為1.3mg/d。硫胺素的UL為50mg/d。 食物來源 谷物、雜糧、豆類、干酵母、硬果、動物內(nèi)臟、蛋類、瘦豬肉,核黃素(riboflavin)又稱維生素B2,由異咯嗪加核糖醇側鏈組成。 生理功能 參與體內(nèi)生物氧化與能量代謝 參與維生素B6和煙酸的代謝 參與體內(nèi)的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和藥物代謝 缺乏與過量 核黃素缺乏表現(xiàn)為口角炎、唇炎、舌炎、眼部癥狀、皮炎。 長期缺乏還可導致兒童生長遲緩,輕中度缺鐵性貧血。 一般來說,核黃素不會引起過量中毒。,核黃素機體營養(yǎng)狀況評價 紅細胞谷胱甘肽還原酶活性系數(shù)(erythrocyte glutathione reductase activation coefficient, EGRAC) 活性系數(shù)(activity coefficient,AC):為加與不加入FAD時谷胱甘肽還原酶活性的比值。AC1.4為缺乏。 尿核黃素排出量:任意一次尿核黃素與肌酐之比值,80269為正常,2779為不足,27為缺乏。 尿負荷試驗 4小時尿液核黃素排出量400g為核黃素缺乏, 400799g為不足,8001300g為正常。,核黃素供給量 我國成人膳食核黃素的RNI男性為1.4mg/d,女性1.2mg/d。 食物來源 動物肝、腎、心、蛋黃、乳類 綠色蔬菜、豆類,煙酸(niacin)是具有煙酸生物活性的吡啶-3-羧酸衍生物的總稱。煙酸的基本結構為吡啶-3-羧酸,其胺基化合物即為煙酰胺。 生理功能 以NAD和NADP的形式作為輔基參與脫氫酶的組成,在生物氧化還原反應中作為氫的受體和電子的供體。 參與蛋白質(zhì)核糖基化過程,與DNA復制、修復和細胞分化有關。 參與脂肪酸、膽固醇以及類固醇激素等的生物合成。 具有增強胰島素效能的作用。 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功能。,煙酸缺乏引起癩皮病(pellagra) 典型癥狀為皮炎(dermatitis)、腹瀉(diarrhea)和癡呆(dementia),又稱“ 三D”癥狀。 初期癥狀 體重減輕、失眠、頭痛等。 繼而出現(xiàn) 皮膚、消化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 裸露皮膚及摩擦部位對稱性曬斑樣損傷 慢性皮炎為皮膚變厚、脫屑、色素沉著 楊梅舌、口腔粘膜潰瘍 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 失眠、乏力、抑郁、癡呆,煙酸機體營養(yǎng)狀況評價 尿負荷試驗:測4小時尿中N-甲基煙酰胺,排出量低于2.0mg為缺乏,2.02.9mg為不足,3.03.9mg為正常。 尿中2-吡啶酮/N-甲基煙酰胺比值:1.34.0之間為正常,1.3表示有潛在性缺乏。 紅細胞NAD含量:紅細胞NAD/NADP比例小于1.0時表示有煙酸缺乏的危險。,煙酸供給量 膳食中煙酸的參考攝入量采用煙酸當量(nicotinic gquivalence,NE)為單位,即:NE(mg)煙酸(mg)1/60色氨酸(mg)。 我國營養(yǎng)學會2000年推薦煙酸的RNI成年男性為14mgNE/d,女性為13mgNE /d,UL為35mgNE/d。 食物來源 動物性食品:動物內(nèi)臟 植物性食品:全谷、種子、豆類 玉米中煙酸為結合型,需加堿處理后,游離煙酸才易被機體吸收。,維生素B6稱吡哆醇,實際上包括吡哆醇(pyridoxin,PN)、吡哆醛(pyridoxal,PL)、吡哆胺(pyridoxamine,PM)三種衍生物。 VB6的生理功能 維生素B6主要以磷酸吡哆醛的形式作為輔酶,參與氨基酸的合成與分解代謝。 催化血紅素合成 催化肌肉與肝臟中的糖原轉化 參與亞油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以及膽固醇的合成與轉運。 參與碳單位代謝,影響核酸和DNA的合成。 影響同型半胱氨酸轉化為胱氨酸的代謝 影響機體免疫功能 升高神經(jīng)遞質(zhì)水平,蛋氨酸代謝,VB6的機體營養(yǎng)狀況評價 色氨酸負荷試驗:被測對象口服負荷劑量的色氨酸0.1g/(kg.bw),收集24小時尿測定其中的黃尿酸含量,計算黃尿酸指數(shù)(xantharenic acid index,XI) 24小時尿中黃尿酸排出量(mg) XI= 色氨酸給予量(mg) XI為01.5表示維生素B6的營養(yǎng)狀況良好,當維生素B6不足時XI可超過12。 尿中4-吡哆酸含量 血漿PLP:血漿含量在14.672.9nmol/L(3.618ng/ml),若低于下限可考慮維生素B6不足的可能。 其它的指標:還有紅細胞轉氨酶指數(shù),如谷草轉氨酶指數(shù)、谷丙轉氨酶指數(shù)以及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等。,VB6供給量和食物來源 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00年提出我國居民膳食維生素B6的AI值,成人為1.2mg/d。 食物來源 白色肉類(如雞肉和魚肉) 肝臟、豆類、堅果等 水果蔬菜(香蕉),葉酸(folic acid)是含有蝶酰谷氨酸結構的一類化合物的統(tǒng)稱。 生理功能 其活性形式為四氫葉酸(H4PteGlu),其是體內(nèi)重要生化反應中一碳單位的運載體(是一碳單位轉移酶系的輔酶)。 葉酸在嘌呤、胸腺嘧啶和肌酐-5磷酸的合成、甘氨酸與絲氨酸相互轉化、組氨酸向谷氨酸轉化、同型半胱氨酸向蛋氨酸轉化過程中充當一碳單位的載體,因此不僅可通過腺嘌呤、胸苷酸影響DNA和RNA的合成,而且還可以通過蛋氨酸的代謝影響磷脂、肌酸、神經(jīng)介質(zhì)以及血紅蛋白的合成。,葉酸缺乏 巨幼紅細胞貧血 胎兒神經(jīng)管畸形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孕婦先兆子癇、胎盤早剝、胎兒宮內(nèi)發(fā)育遲緩、低出生體重 衰弱、健忘、失眠等 葉酸過量 影響鋅的吸收 干擾VB12缺乏的診斷與治療,葉酸機體營養(yǎng)狀況評價 血清和紅細胞葉酸含量 尿嘧啶脫氧核苷抑制試驗:測定葉酸在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的合成過程的生物效應。 組氨酸負荷試驗:口服負荷25g的組氨酸,測定6h尿中亞胺甲基谷氨酸排出量,正常排出量是520mg,葉酸缺乏時是正常的510倍。,葉酸營養(yǎng)狀況評價,葉酸參考攝入量 美國提出(1998年)葉酸的攝入量應以膳食葉酸當量(dietary folate equivalence,DFE)表示。 DFE(g)=膳食葉酸(g)+1.7葉酸補充劑(g) 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我國成人葉酸的RNI值為400gDFE/d 成人葉酸的UL為1000gDFE /d 食物來源 肝、腎、雞蛋、豆類、綠葉蔬菜、水果及堅果等。,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是一個含有六個碳原子的-酮基內(nèi)酯的酸性多羥化合物。 生理功能 抗氧化作用 作為羥化過程底物和酶的輔因子參與體內(nèi)許多重要生物合成的羥化反應 促進組織中膠原的形成 參與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合成 參與類固醇的代謝 促進肉堿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