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測光方法和技巧.doc_第1頁
攝影中測光方法和技巧.doc_第2頁
攝影中測光方法和技巧.doc_第3頁
攝影中測光方法和技巧.doc_第4頁
攝影中測光方法和技巧.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正確測光攝影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在人生旅程,每個不可重復的一瞬,我們都可以用照相機把它永遠定格,使這一瞬間成為可以長久保存和分享美好記憶。 在自動相機出現之前,攝影往往被看成是一種專業(yè)的技術,而學習這種技術的過程又是那么地枯燥和困難。隨著攝影器材技術的發(fā)展,自動相機的發(fā)展和普及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拍攝技術不再是攝影愛好者的門檻。但是,對于初學者來說,即使擁有了自動相機,面對在珣麗的風景、美好的瞬間,拍攝出來的卻常常是平淡無奇甚至是失敗的照片。為什么?一張成功的照片,并不僅靠嫻熟拍攝技術獲得,還需要關注對外在內在表現的構思和構圖取景。但掌握必要的拍攝技術,絕對是獲得滿意照片的基礎。本文針對測光這一關鍵的基本知識,力圖用淺顯的文字和圖例來闡述,希望能給初學攝影者有益的幫助是我提筆的原因。為什么要測光?測光,是計測合適曝光的過程。只有通過測光獲得正確曝光,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照片。首先我們要明白和測光相關的3個概念。曝光:是膠卷或者數碼感光部件(CCD等)接受從鏡頭進光來形成影像。我們在照相的時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過亮,而且亮的部分沒有層次或細節(jié),這就是曝光過度(過曝);反之,照片較黑暗,無法真實反映景物的色澤,就是曝光不足。正確曝光:什么是“正確曝光”?正確曝光是相對的,在同樣的光照條件下,物體的淺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不同,要用膠片(或CCD等電子感光器件)正確的表現出物體,針對淺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說,在同一拍攝取景范圍內,只要物體反光度不用,必然有部分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所以在這樣情況下,只要我們想要表現的主體曝光正確,這張照片就可以說是曝光正確?,F在的相機基本上都有自動測光功能,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讓我們拍攝到曝光合適的照片。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會出現曝光讓人不滿意的片子。往往是我們人眼能夠看到的景物,拍出照片后,差距會非常大。這是什么原因呢?感光寬容度:我們還要了解一個概念:感光寬容度。從最明亮到最黑暗,假設人眼能夠看到以下范圍(見圖1),那么膠片(或CCD等電子感光器件)所能表現的遠比人眼看到的范圍小的多,而這個有限的范圍就是感光寬容度。了解這個概念之后,我們就不難了解,為什么在逆光的條件下,人眼能看清背光的建筑物(暗)以及耀眼的天空云彩(明)。而一旦拍攝出來,要么就是云彩顏色絢爛而建筑物變成了黑糊糊的剪影,要么就是建筑物色彩細節(jié)清楚而原本美麗的云彩卻成了白色的一片。圖1、感光寬容度圖2、因為明暗反差過大,云層曝光正確的同時,建筑嚴重曝光不足,色彩細節(jié)全無,成了黑色的剪影。(但這正是這張圖片想要表現的效果,所以盡管建筑嚴重曝光不足,這張圖片仍然可以說是“曝光正確”的片子。利用了“感光寬容度”原理,正確的曝光云層,而讓建筑成為剪影,使片子有一種神秘而又威嚴的感覺)如果需要將建筑色彩細節(jié)能夠表現出來,那么天空就會全白的一片??梢姡侠砝闷毓?,能夠創(chuàng)造出不同感覺的照片。山水 上傳了這個圖片:測光模式:了解前面“曝光”、“正確曝光”、“感光寬容度”之后,讓我們來了解相機的測光模式?,F在地單反相機和數碼相機基本上都有以下3種測光模式: 1、平均測光:對整個取景區(qū)平均計算測光值。這是一般相機默認的基本測光模式,使用率最為普遍。在取景范圍內光線比較均勻,明暗反差不大的情況下,幾乎都能讓你得到一張滿意的照片。2、中央平均測光:對取景范圍中的1030計算測光值。當需要表現的主體在取景范圍中間部分,而環(huán)境明暗與主體有較大的差別時,選擇中央平均測光,僅對中央大部分區(qū)域測光,能使主體的曝光較為準確。3、點測光:又稱重點測光,是對取景范圍中的15區(qū)域內測光。點測光模式用的極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況下,點測光卻能發(fā)揮出重要的作用。了解在何種情況下應該使用點測光,并能正確使用點測光,一方面可使主體曝光精確,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寬容度”來創(chuàng)造出現實中無法看到的奇妙圖片。運用點測光:以下,將對如何用好點測光模式進行圖例說明。點測光模式適用的情況:點測光方式在取景內光線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況下適用。這種情況如果不用點測光,可能會造成需要表現的主體曝光不正確,太亮至白或者是太暗沒有細節(jié)。 曝光鎖定:在使用點測光模式前,需要了解曝光鎖定的使用。相機點測光的測光點在取景區(qū)的中心。使用點測光的時候,需要把取景區(qū)中心點(點測光的測光點)對準需要表現的主體來測光。如果在你想要表現的取景中,表現主體并不在中心點,可以先用點測光的測光點對準表現主體進行測光,并使用相機的曝光鎖定功能鎖定對主體測光的數據,最后根據自己的想法,重新構圖,對焦后按下快門。大多數相機的曝光鎖定都有專門的按鈕,能夠使我們得以輕松的在曝光鎖定后重新考慮構圖。但也有一些相機曝光鎖定和對焦都是通過半按快門實現,假如測光點和對焦點并不一致,例如圖2的測光點是太陽邊的云彩,而對焦點是建筑物,就需要先對云彩點測光后曝光鎖定,然后重新構圖對建筑物對焦。有些相機不能提供單獨的曝光鎖定和對焦鎖定,也可以先對主體點測光后記下曝光數據,然后把相機的拍攝模式設置為M檔,按點測光的數據設定曝光數據,然后進行構圖和對焦。圖3、從取景環(huán)境看,需要表現的主體荷花較亮,而荷葉等較暗,且莖桿參差影響構圖。如果按照平均測光,那么平均測光值就會偏向較暗環(huán)境的光線強度,拍攝得到的結果是花葉、池塘曝光正確,而我們要表現的主體荷花確是慘白一片(曝光過度)。 拍攝這張片子的時候,因為荷花反光較多,荷葉和池塘反光少,利用相機的點測光功能,對主體荷花花瓣進行點測,就能對荷花正確曝光,突出荷花色彩好細節(jié)佳,而池塘曝光不足,黑暗掩蓋了層次的莖桿,更好的強調了主體荷花。圖4、這是一部置于屋內的自行車。大概是下午的時候,屋里沒有開燈,陽光從門外照進來。在取景范圍中,光線分布極不均勻,反差比較大(肉眼能夠清楚的看到自行車輪胎和車后面的背景)。拍攝的時候,點測亮部的鑰匙,鎖定曝光后,重新構圖。因為前面的反光比較強,導致背景幾乎純黑一片,使畫面相當地簡潔,突出自行車局部的線條和弧度。事實上,這也是攝影的魅力所在。它反映的雖說是真實,但由于膠片(或CCD等)感光寬容度太窄,又與真實看到的不一樣??梢哉f,如果不是用相機拍攝,肉眼是看不到這樣的效果的。通過對感光寬容度的了解,預測拍攝的效果,利用點測光,從而在雜亂、平凡的景物中,提煉出這張有意思的片子。圖5、拍攝人物的時候也要注意測光,人像攝影最重要通常就是表現人的臉龐。這張圖片利用自然光,拍攝時對面部進行點測光,使面部正確曝光,周邊環(huán)境、衣物由于曝光不足變得黑暗。畫面簡潔人物突出,類似影室里用背景布的感覺。如果平均測光,就會造成周邊環(huán)境清晰,人臉過曝顯得慘白。攝影技巧-如何選擇測光方式(轉發(fā)帖) 攝影技巧如何選擇測光方式!在攝影中本人很少注意運用測光的重要性,有時候用一個測光方式就照完了,因此拍的照片還不如人意,在此收集了一點資料,轉載給各位需要的好友看看,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如何選擇測光盡管市場上數碼相機有多種測光模式,但只要真正熟練地掌握12種測光模式,了解相機的測光原理,就能對付日常生活中大多數拍攝題材的需要。 下面我們就對數碼相機之中常見的測光模式做一個詳細的講解。常見的測光模式平均測光這是數碼相機中最主要的測光模式,幾乎所有的DC都內置有該模式。也有部分相機將平均測光稱為“矩陣測光”,例如尼康數碼相機將它最多分為256個區(qū)域,相機對取景框內的畫面作全面分析后會自動得出一個平均比較科學的測光讀數,以保證曝光準確。偏重中央重點測光這種模式比平均測光要更精準些。因為一般攝影者在拍攝時常常會將主體安排在畫面中間,因此該模式針對此特點,從整個畫面測量照度,但將測量重點放在位于取景器中央的一塊區(qū)域,相當于傳統單反相機裂像對焦圓大小,由于以中間為主,同時適當兼顧周圍環(huán)境亮度,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點測光點測光是一種更加精確的測光模式,它的測光大約只測畫面中之2%3%的面積,不考慮周邊環(huán)境亮度,因此可確保攝影者完全按照自己選擇的某個具代表性的“點”來測光曝光,所以能滿足嚴格的曝光要求。此外還有些比較特殊的測光模式,比如AF模式,它將對焦點作為測光點,攝影者在完成對焦的同時也完成了測光,這對抓拍動體時比較有利。不過這種功能在一般普及型數碼相機上比較少見。不過,再先進的機器也是沒有思維的工具,而且相機永遠無法真正理解攝影者對某個對象的曝光意圖。因此對攝影者而言,只有真正針對相機不同的測光特性來使用,才能確保捕捉到最佳曝光,獲得高質量的數碼照片。 平均測光模式適用條件平均測光模式的特點是在拍攝時相機測光曝光系統根據具體情況作多點取樣,然后測算出整個畫面所需的最適合的平均曝光量,以確保最后獲得準確曝光。從實際拍攝的角度分析,平均測光模式主要適合拍攝畫面反差比較正常的內容,適合于被攝主體與背景沒有強烈反差對比,亮度差異相對平和的對象。一般來說,平均測光模式最適合的內容是順光、側光下的風景、人物特寫、中景、團體照等,也適合拍攝一般人物室內或室外活動場景等,該模式在一般情況下都可正常發(fā)揮作用,尤其是拍攝順光,前側光以及陰天或大面積亮度比較均勻的場景時都非常有效。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的適用條件相對于平均測光模式而言,中央重點測光和點測光的測光范圍更小,曝光效果也更加精確。但是許多攝影初學者也正是因為掌握不好測光位置,影響到拍攝效果。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是一種非??煽康臏y光方式,幾乎在所有的拍攝題材中都適用。概括而言,拍攝那些既需表現主體,同時又需兼顧整體曝光量的內容,就需要選擇偏重中央平均測光系統。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在實踐中有較高的實用價值,這是由于該模式在主要考慮中間部分曝光的同時也兼顧了背景,而在日常生活攝影、新聞攝影、風光攝影、廣告攝影以及其他攝影實踐中,主要表現對象大都往往在中間。所以在實踐中,無論是拍攝背景與主體有一定反差的內容還是拍攝主體與背景亮度較一致的場景,采用此種測光模式來測光拍攝,基本上都可確保萬無一失。 點測光模式適用條件我們一般所說的“點測光”是一個適合要求較高的專業(yè)攝影人士需求而設計的模式,主要為了對付特殊拍攝條件下的測光需要。該模式在測光和拍攝時,測光系統只測量取景范圍中3%的面積,完全不考慮周圍其他背景的曝光需要,因此有經驗的攝影者利用它能預測到最后照片的實際影調效果。要用好“點測光”模式,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攝影者得知道被攝對象中什么位置是適合選為“點”而且作為測光標準。點測光設計的主要特點是其窄角度測光范圍,能確保測算畫面中主要表現對象所需曝光量,能滿足特定環(huán)境下的測光需要。比如說在主體與背景反差亮度特別大的對象,如舞臺攝影中常常有追光燈打在演員身上,而背景幾乎一片漆黑,如果不用點測光必定出現主體曝光過度。再如拍攝日出日落場景,也需要攝影者針對天空實際亮度選擇某一個標準區(qū)域來還原自己希望的亮度,同樣要依賴點測光才比較可靠。另外像逆光攝影、空中攝影、拍攝跳傘等場景,采用點測光模式也比較合適。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在拍攝逆光對象時也比較合適,上片巴西狼由于處于側逆光位置,而其周圍的草地因為受到光線照射,亮度比較高,而逆光站立的狼影調稍深,與周圍背景相比有一定亮度差異,用平均測光模式拍攝,狼有可能會出現曝光不足。而用點測光的話,巴西狼的亮度也偏低,其復雜的現狀容易影響測光曝光的準確性,利用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恰好實現了以中間為主要對象曝光,也適當兼顧了周圍草地的曝光,總體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在所有測光模式中,只有點測光才能真正解決體積較小的主體在極亮或極暗背景前的準確曝光問題。數碼攝影中的測光方法和測光技巧一、相機的測光原理相機(數碼和各種膠片)的測光原理并不復雜,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相機的測光系統(或測光表)是以何為測量基準的!通俗地講,就是相機在測量一個場景的光線時,它怎樣“想”自己看到的東西?記?。核械南鄼C在測光過程中,會將“看到”的所有物體都默認為反射率為18%的灰色(攝影的專業(yè)術語叫“中級灰”),并以此作為測光的基準。也就是說,在相機的“眼”中,所有的被攝體都是灰色的,曝光的目的是為了正確還原這種灰色。為什么是這個特殊的18%灰?因為18%灰與人皮膚平均反射光(1620)的色調一樣,而人是我們最常拍攝的對象。(其它物體的反射率,如銀是96,繪圖白紙75,純黑是3等。)測光表工作時,要看被攝體的反射率是否為18%,如果反射率是18%,那它測量出來的數值就十分準確了,按此數值曝光,被攝體的色彩和影調就會得以真實地還原,所以,對我們的皮膚、平常的色彩斑斕的景物來說,這種以灰色基調為還原標準的曝光是非常準確的。如果被攝體的反射率不是18%,那么相機測光系統測量出來的數值就不準確,若直接按此數值曝光,畫面的影調和色彩就會出現失真:像拍攝白茫茫的雪原、黑漆漆的煤田,相機也把它們當作灰色來還原,直接對著它們測光聚焦,往往會拍出灰色的雪和煤。小竅門:數碼拍攝中,合理測光的幾個小技巧: 拍雪景,你可以先對著你的手半按下快門,也就是對自己的皮膚進行測光,然后再對種你要拍的雪按下快門,那么雪就是白顏色了。同理,拍攝穿黑衣服的人像,也應先對臉部進行測光,然后再構圖拍攝。) 當拍攝明亮物體時,應采用比測光表推薦的指數高12檔的光圈,而對陰暗物體則要適當減少曝光量。 在陽光很充足的季節(jié)拍照,將使照片產生很大的反差,所以必須要對景物的明亮、陰暗部位分別測光,并以兩者的平均曝光指數進行拍照。大秘訣:記住下面的一些物質,它們的反射值接近18%,也許對大家在復雜的條件下拍攝非常有用: 草(割后的草地?。?,但注意,不是墨綠、特別綠或發(fā)黃的草; 大部分淺綠的樹葉或植物葉子; 有些、但不是全部樹干; 舊的、修復的柏油路和混凝土(這個非常有用); 長期放置、沒有刷油的木材; 紅/棕色的磚,包括水泥墻; 干樹葉。下圖是我依據測光原理,用DC拍的兩張PP,以便通俗地說明問題。同樣,黑暗的背景也可能騙過相機的測光,造成錯誤的曝光,下面兩幅照片對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上圖,正確的曝光;下圖,曝光過度。注:兩幅PP引自相關書籍。)需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一個復雜的場景中拍攝,評價曝光是否準確還需視拍攝主題及我們想要突出的拍攝對象而定。除逆光時剪影拍攝外,一般要求,拍攝主體的曝光盡量準確,細節(jié)清晰。 二、相機的測光方式 由于各類相機的構造和功用不盡相同,因此,與之相適應的測光系統和方式也各有所異。 目前,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測光方式都采用 TTL (Through the lens)、自動測光(Auto Exposure)系統經過鏡頭來測光。所以,我給大家主要介紹鏡頭(TTL)測光的一些基本知識,至于單獨測光表測光的技巧得請部落的各位大俠出面給我們上課啦。 通過鏡頭(TTL)測光的方式具有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并在使用濾光鏡或近攝皮腔時可以簡便、直接地測量出光線經過濾光鏡或近攝皮腔阻擋、衰減后的亮度值?;旧?,數碼相機的測光模式有四種: 1、平均測光 (又名“整體測光”) 這是最基本的一種測光方式,這種測光方式將被攝體在取景屏畫面內的各種反射光線的亮度進行綜合而獲得平均亮度值。平均測光的特點是使用簡單,但測光精度不高,在取景范圍內明暗分布不均勻的狀況下,較難直接依據測光數值來確定合適的曝光量。尤其是當畫面中有大面積的白或黑色物質時,給我們提供的往往是一個不準確的曝光值。 這種類型的測光系統,主要是在一些低檔的入門級數碼相機中應用。 2、中央重點測光 (又名“中央均衡測光” Centerweighted averaging metering ) 中央重點測光主要是測量取景屏畫面中央長方形或圓形(橢圓形)范圍內的亮度,畫面其它區(qū)域則給以平均測光,長方形或圓形(橢圓形)范圍外的亮度對測光結果的影響較小。至于中央面積的多少,因相機不同而異,約占全畫面的20-30%。 由于是依據畫面中央最重要主體的光亮度來讀取合適的曝光值,顯然,這種測光系統的精度高于平均測光。 另一種中央測光的形式叫做“底部測光”,與中央測光相似,它是對畫面的下半部測光,從而可減少對天空的過多注意而產生的錯誤。 中央重點測光系統一般用于中檔小型數碼相機,這種測光模式較適用于人像寫真拍攝。 3、點測光 (Spot metering ) 點測光的測光范圍是取景器畫面中央占整個畫面約23%面積的區(qū)域。點測光基本上不受測光區(qū)域外其它景物亮度的影響,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點測光對被攝體或背景的各個區(qū)域進行檢測。 點測光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精度。但不管怎樣,一定要記住,要想實現準確曝光,測光對象應該適合18%灰的要求。 4、矩陣測光 (又名“分區(qū)測光”、“多區(qū)域評價測光” Multi-zone evaluative metering ) 這種測光模式也稱“智能化”測光,是一種高級的測光方式。測光系統將取景畫面分成若干區(qū)域(不同的相機劃分的形狀、方式不同),分別設置測光元件進行測量,然后通過相機內的微電腦對各個區(qū)域的測光信息進行運算、比較,并參照被攝主體的位置,推測出被攝體的受光狀態(tài)是逆光還是一般光照,從而決定每個區(qū)域的測光加權比重,全部衡量后,計算出合適的曝光值。 有些相機的矩陣測光系統在決定曝光需要量的同時,還把場景的色彩也計算在內。 矩陣測光目前較廣泛地應用于一些高檔數碼相機,它能夠使相機在各種光線條件下拍攝都取得較好的自動曝光系統。 強調:弄明白我們自己手中DC的測光方式非常重要!所以,建議大家好好查閱一下手頭的說明書,如果說明書介紹不清楚,可在網上查閱相關技術數據或到你買相機的器材店咨詢清楚。 三、不同測光模式下的測光技巧 、平均測光模式 這種測光模式最容易出現錯誤(慶幸的是,只采取這種測光模式的數碼相機越來越少了),因為測光系統對每一個物體的測量,都假定為18%的灰。 為了防止錯誤地曝光,拍攝中可以考慮采用以下控制測光的方法: 1、現在不少數碼相機具有“曝光鎖定”功能,它的工作方式是,當我們用相機對準拍攝場景中的某一特殊部位(這部分的反光應該相當于10%灰)測光,得到正確的曝光數據后,用曝光鎖定控制固定這個曝光條件,然后重新構圖,按自己的畫面要求取景,最后按下快門。 2、對于沒有“曝光鎖定”控制,但具有“手動控制”功能的數碼相機,在這種測光模式下,同樣也可按此方法拍攝:即靠近現場合適的拍攝主體,讓它充滿取景器,或者讓相機對準反光值相當于18%的其它部分,按這時的曝光值設定光圈和快門,然后回來重新構圖、拍攝。 注:當我們靠近拍攝物體去測光時,不要讓自己擋住光線,而且要認準這部分被測光的景物反射值接近18%灰!還有,當測光物體與鏡頭的距離和被攝主體與鏡頭的距離不一致時,要注意控制好焦距。 、中央重點測光模式 中央重點測光比平均測光模式更準確,但仍然經常出現上面類似的問題,所以,仍然可以參照前面的測光控制方法和拍攝技巧。 、點測光模式 點測光模式能較好的計算曝光量。我們在拍攝中需要記住的是,尋找取景器畫面中光線反射值相當于18%的那些地方,讀取曝光量,最好用曝光鎖定控制保持住,直到重新構圖(如果需要的話)、按下快門。 注:數碼相機在自動拍攝模式下,可先調整鏡頭準確測光后半按快門,然后移動相機構圖、按快門! 、矩陣測光模式 使用矩陣測光模式,差不多可以得到95%左右很好曝光的效果,但即使是這樣,也有可能出現被相機“騙”的遭遇。 此時,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仔細研究一下“失敗”的PP,總結經驗,然后在遭遇類似拍攝情況時認真調整,補上(或減少)合適的曝光量。 四、測光復雜情況下的“分級曝光”技巧 有的時候,由于拍攝現場復雜、光線非常不好掌握,或拍攝時間比較緊張、根本來不及考慮太多的測光技巧。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錯失一生難得的攝影機會,我們可以考慮采用“分級曝光”拍攝。 “分級曝光”是一項攝影技術,通俗地講,就是在同一場景中拍攝多幅相同的照片,而每幅照片的曝光設定不是按測光系統測定的曝光值,相對于測光表的曝光值,有的曝光不足,有的曝光過度。 目前,一些先進的數碼相機具備自動分級曝光功能(有些相機在說明書中,將這種技術稱為“包圍式曝光”)。啟用該功能后,DC會連續(xù)拍攝三張照片,而這三張照片的曝光量相差一檔或者兩檔,這樣,三張照片中肯定會有一張是曝光正確的。 下面,我們通過舉例來更形象地說明“手動控制”拍攝模式下的“分級曝光”技巧: 假定在一個光線復雜的拍攝場景中,相機的測光指示該場景的曝光值是f8、1/250秒,但我們無法肯定測光是否可靠。于是,可考慮采用下面的“分級曝光”技術拍攝。 1、首先按測光指示的曝光值設定(f8、1/250秒),拍攝一張照片;接下來,分別改用f11、1/250秒和f5.6、1/250秒各拍攝一張(為了保險起見,還可用f16、1/250秒和f4、1/250秒再多拍兩張); 2、現在,換到原來設定的f8光圈,改變快門速度,分別用1/500秒和1/125秒各拍攝一張(同理,仍可用f8、1/1000秒和f8、1/60秒再多拍兩張); 將上面拍攝的各張照片傳到電腦上對比分析,我們就能逐漸輕松掌握復雜光線情況下的測光和曝光竅門啦。(由于數碼相機的存儲特性,多拍并不會造成浪費,嘿嘿,就就是我愛DC的最大理由?。?提醒: 在“分級拍攝”情況下,改變光圈或快門的設定時,應注意“景深”的變化。同時,還需防止當相機的快門速度低于1/60秒時,相機的抖動和拍攝物體運動的問題。 實際拍攝中,可不必按所有的光圈光圈分級,如果我們只是稍微地不確定曝光設定的正確性,用半檔光圈分級會更好一些。 現在很多數碼相機都預設有不同場景拍攝模式(我最近幫同事選購的卡西歐EX-Z40就有“人像、風景、風景中的人像、合成拍攝、預拍、兒童、燭光中的人像、聚會、寵物、花、自然綠、落日、夜景、夜景中的人像、煙火、食物、文字、收集品、黑白、古風、黎明和黃昏”等,整整21種場景模式可供選擇!另外,如果覺得你場景不夠靈活,還可以選擇一張自己拍得比較好的照片,作為“自定義場景”),這樣測光時就相對精確多了,求助于它們的幫助,可以得到正確的曝光補償。 五、不同受光情況下的測光方法和技巧(有點太專業(yè),我等“菜鳥”級色友看看即可) 根據光源的性質和照明狀況,拍攝時被攝體的受光情況大致有三種:連續(xù)光、閃光和混合光。在這三種光照下,測光的方法和技巧是有所區(qū)別的。 、連續(xù)光測光 連續(xù)光的最大特點是穩(wěn)定及便于觀察照明效果,因為,它的測光方法是最多的,通常有機位測光法、接近主體測光法、平均測光法、中性灰卡測光法、被攝體主調測光法、最亮點與最暗點測光法以及多點測光法等。其中,最為實用的是中性灰卡測光法和被攝體主調測光法。 1、中性灰卡測光法 中性灰卡測光法是既簡便又較為準確的測光法,它將反射率為18%的標準灰卡作為測光對象。用此法測光時,要盡量使中性灰卡靠近被攝體,并與之平行,灰卡正對照相機,與鏡頭光軸垂直,為避免灰卡反光,可將灰卡稍向前俯。中性灰卡測光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避免因對被攝體的測光部位選擇不當而產生測光誤差。 攝影小常識:一般攝影器材店都銷售“灰卡”,買一個放在自己的相機包里,關鍵時刻會起作用的! 2、被攝體主調測光法 當被攝體的亮部和暗部分布均勻、照明均勻時,測光是很容易的;反之,測光就變得較難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可采用被攝體主調測光法。該法是對被攝體的主要局部作“點測光”的測光方法,它的操作較簡便,測光時的關鍵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