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閱讀的發(fā)展現狀和前景探析.docx_第1頁
網絡閱讀的發(fā)展現狀和前景探析.docx_第2頁
網絡閱讀的發(fā)展現狀和前景探析.docx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嬲編覆囝書館女網絡閱讀的發(fā)展現狀和前景探析王索芳 北京太學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f商要】文章介紹了網絡網讀的內涵、糞型、產生根源。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年輕一代網絡闋讀狀況的調壹敘述描 繪了網結陸瀆的技展前景。抖對現階段存在的同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娟P鍵詞】網絡閱讀閱讀方式閱讀習慣【中圈分類號】c250 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6938(2004)0300910320世紀后半期,隨著計算機進入千家萬戶,網 來的“數字生活”催生和促進了罔絡閱讀的蓬勃發(fā) 絡閱讀這種全新的閱讀方式開始走人人們尤其是 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體會到,不用電腦就寫不出文 年輕一代的生活,并對傳統閱讀產生了很大的沖 章。網絡閱讀或多或少代替了以前舶圖書閱讀?!? 擊。人們開始對年輕一代的讀書狀況擔憂,甚至批2大中學生網絡閱讀狀況調查分析 評他們是沒有多少閱讀欲望的一代。 有鑒于此,據cnnic20037統計報告,目前我國網昆已達 筆者對網絡閱讀的概況、現狀和前景進行了探討,6900萬人,1824歲的年輕人所占比側最高達到 希望能使人們對網絡環(huán)境下的閱凄有更深刻的了391,其次是2530歲(出伊!i為172)和18歲 解。 以下(比例為171)。職業(yè)以學生最多,達到了 1網絡閱讀的內涵、類型和產生根源301。p年輕一代成為網絡閱讀的主力軍。從其閱讀是人從符號中獲得意義的種社會實踐網絡閱讀的實踐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網絡閱讀發(fā)展 活動和心理過程,也是信息知識的生產者和接受者的現狀和未來。 借助于文本實現的種信息知識傳遞過程。網絡21 大學生的網絡閱讀狀況 閱讀是一種由文本的變化所帶來的新的閱讀方式,筆者曾就網絡閱讀問題在網上開展了一些問 專指時絡文化語境中的圊讀活動,即借助計算機、卷調查,結果顯示,太多數學生認為網絡可以提供 網絡技術來獲取包括文率在內的多媒體合成信息閱讀,與網絡有關的一切圓讀都算是網絡閱讀。在 和知識,完成意義建構的一種超文本閱讀行為,亦閱讀方式上他們多選擇網絡下載、離線瀏覽方式, 稱“兩上閱讀”。也有的喜歡網站潮覽方式。大多數學生將選擇網根據人們的閱讀需求,網絡閱讀發(fā)展了如下一 絡閱讀歸因于比較省錢、內容豐富、獲取知識信息 些形式:一種是實時在線閱讀,指閱讀者在互聯網便利等,也有一些認為網絡閱讀有趣,比較新潮和 上直接閱讀所搜尋到的各類網絡資源,讀者在閱讀 時尚。 過程中始終掛在網上。第二種是下載離線閱讀,指在網絡閱讀的內容上,調查表明網絡閱讀提供 將網絡資源下載到另一種載體上,斷開網絡鏈接后 的是一種休閑、輕松但不失理性的圊讀。大多數學 再進行閱讀。它又可區(qū)分為兩種其一是以pc或 生閱讀的內容主要有:為研究等查找的資料、bbs 終端為載體j其二是以手持閱讀器為載體,這種專 論壇和聊天、郵件、校友錄、網絡原創(chuàng)文學、目前流 用的閱讀器即eh00k(electroniebook),它是網絡 行的暢銷書、幽默小品等,鮮有人在兩上讀一些值 閱讀為適應傳統閱讀習慣所做出的變革。 得回味的東西。但是他們都曾經在網上看過完整網絡閱讀的產生和發(fā)展是與網絡文化和數字的文學作品,有一些品味還比較高,盡管不是一次 生活的興起息息相關的。網絡文化以計算機網絡讀完的。并且緣于閱讀的免費、方便以及網絡資源 為物質載體,以上網者為主體,以虛擬空間為主要的豐富,而科幻、魔幻、童話等紙本太少等原因,他 傳播領域,以數字化為基本技術手段,為人類刨造們都有繼續(xù)闋讀的傾向。 出一種新的生存、活動和思維方式。正是它及其帶另外,以往的詞查資料表明,幾年前大學生對9l萬方數據網絡閱讀的發(fā)展現狀和前景探析一20043網絡閱讀感覺還不太習慣。今天上網已成為一種武俠小說(161)等。并且有42 9的同學表示 生活習慣,他們一般都有三四年以上的上網經歷,在網上完整地讀過一部自己喜愛的書,其他同學表 上網時間也比較固定,每天3、4個小時,有的甚至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們也會選擇在網上讀自 超過7個小時。網絡閱讀對他們的課外閱讀活動 己喜愛的作品。 產生了很大影響,多數同學認為它擴大了自己的知對中學生而言,網上閱讀已成為一種時尚,越 識面,引發(fā)了自己的閱讀興趣。盡管如此,大學生來越多的中學生不斷加入“讀網大軍”。究其原因, 們也感覺在網絡閱讀中存在不能控制自己,常被一 多數人認為是“好奇”、“有趣”、“薪潮”、“時尚”、 些無關的東西吸引而浪費丁大量時間等種種無奈。 “怕落后”。另一項對上海高中生的大型調查顯示在網絡閱讀對傳統紙本閱讀的影響和發(fā)展趨 65的學生選擇上網閱讀而非書本閱讀,主要是因 勢問題上,三四年前的調查顯示學生們對紙本閱讀 為網上閱讀更加便捷,同時網絡時尚化的語言也得 有更多的偏好和依戀,認為傳統閱讀有不可替代的 到了他們的認同。在網絡閱讀的發(fā)展問題上,67 優(yōu)勢。最近的調查則表明大多數學生對網絡閱讀 4的同學認為網絡閱讀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只 的認識開始有所轉變,可以客觀的評價二者的優(yōu) 能是對傳統閱讀的一個補充,短時期內它還很難對 劣。他們中的大多數認為短期內網絡閱讀不會取 傳統閱讀形成大的沖擊。但在談到將來時,有5 1 代傳統閱讀,二者將是一種并行的關系,未來網絡 的同學認為網絡閱讀會取代傳統閱讀。,1閱讀的比例將會大大上升。另外也有少部分同學3網絡閱讀的發(fā)展趨向 認為網絡閱讀將可能取代傳統閱讀。h1由上可知,網絡閱讀還處于發(fā)展的初期階段:國外的調查也奉明:大多數大學生都具備計算 其閱讀形式單一、閱讀內容膚淺、具有網絡閱讀習 機技能,在中學就開始使用互聯網,他們每天大約 慣的還只是少數年輕人且在整體上處于無序狀態(tài)。 要花1-2個小時來上網沖浪,對互聯網的依賴在 因而網絡閱讀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盡管如此,網 逐漸增長。研究者發(fā)現沖浪和使用網絡文本中的 絡閱讀作為一種嶄新的閱讀方式已經走進人們的 鏈接是網絡閱讀的早期階段,它們在日常的閱讀實 生恬并給其閱讀實踐帶來了深剡影響。網絡閱讀 踐中占據了一定的位置。調查還顯示大學生對印 以網絡及ebook等新的文本形式帶來了閱讀方 刷本的偏好仍然很強烈,但是他們在學習、娛樂中 式的變革。在屏幕上,閱讀以文本片段、圖像和界 選擇數字方式的閱讀比例也在逐漸增長,如學生們 面的形式出現,人們使用鼠標作為一種操作機制來開始喜歡數字載體的信息作品、沖浪開始成為娛樂調整閱讀進程,這樣文本閱讀就變成了超文本多媒 的一部分;37的被調查者更多依賴互聯網來完成 體瀏覽。閱讀方式和環(huán)境的變化隨之帶來了閱讀 其在學校的活動,38的調查者認為交互閱讀有吸 內容的改變,傳統經典閱讀在慢慢的淡化,休閑、娛 引力;當他們閱讀完一篇文本后,364的人沿著 樂性閱讀開始充斥人們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有 這篇文本閱讀其他超鏈接。總之,互聯網在大學 人認為網絡閱讀本身即一種非經典閱讀。閱讀經 生群體閱讀中的使用正在迅速擴展,鑒于這一群體 典需要一種笨重的態(tài)度,必須放慢速度來感受那種 將變成新一代職業(yè)者以及為人父母,研究者認為他豐富的精微;”1而網絡閱讀是種碎片式的、浮光掠 們將會把其閱讀實踐傳遞給下一代,網絡閱讀將有 影、淺嘗轍止的閱讀,人們在網上很難長時問集中 可能在未來的閱讀中占據主導地位。 注意力,只能是一種鼠標飛點的瀏覽性閱讀,著名 22中小學生的網絡閱讀狀況 的“眼球理論”很好地說明了網絡閱讀作用于感官 有人曾在浙江鎮(zhèn)海中學、山東青島二中、重慶而非心靈的特點。更深入的看,這可能是現代生活 第二外語學校進行同卷調查來了勰中學生網絡閱 節(jié)奏加快、人們心態(tài)浮躁使得快餐式速讀化閱讀風 讀的現狀?!?調查顯示,中學生網絡閱讀的時間,與 行的結果。盡管文字在屏幕和紙本上并無本質區(qū) 他們學習任務的輕重有關及學校有無校園網有關,剮,但是人們闋讀心理的變化使其閱讀需求和行為 572的學生每周上網閱讀的時間在1小時左右,發(fā)生丁變化。而閱讀本身就是一種認知過程,人們32的學生在3小時左右,超過5小時的則很少。通過它探索未來和創(chuàng)造自我,在網絡閱讀環(huán)境中,但是9 8的中學生都上過網,70的人在網上閱信息接受方式和內容的變化必將使閱讀者的思維 讀過自己感*趣的內容其中新聞居第一位(約占方式、認知方式,乃至世界觀、人生觀發(fā)生變化。并 549);其次是校園文學(約占306);其他依最終改變其閱讀和生活習慣。 次為中外文學名著(245)、幽默小品(163)、閱讀習慣正是制約網絡閱讀普及發(fā)展的首要萬方數據20043一網絡閱讀的發(fā)展現狀和前鼉探析障礙。當一種新傳媒誕生后,習慣于傳統媒體方式在為讀者提供信息的同時,指導和刺激多種閱讀的的人們,自然會對新媒體產生心理隔閡。盡管人們選擇,即將多種互補的媒體整合在一起,使讀者能閱讀習慣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的確是在發(fā)展夠同時掌握幾種媒介,將網絡閱讀和傳統閱讀相結 變化的。筆者的調查證明了這一點。 合來獲得知識和樂趣?!?21其次,青少年要加強自身 其次,技術尤其是ebook的發(fā)展是網絡閱讀素質,處理好上網和讀書的關系。北大肖東發(fā)教授 發(fā)展的叉一大障礙。但是人類近現代史證明技術 就曾指出,對年輕人來說,時問有限,應注意精力的 的發(fā)展是不可預計的,從石片、龜甲、竹帛到紙,書 分配,不能只上網不讀書,有時間到圖書館多看看 籍的形式一直在變。一份對學生電子閱讀習慣的 書、書評,對網上的東西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 調查報告以及美國texas教育局有關ebook的報 腦。01再次要進一步提高因特網的運行速度、降低 告表明,ebook在高校的前途是相當光明的,它將 上網費用和電腦的成本、改善便攜式電子圖書和研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閱讀。”1這樣當電子圖書的消費成制兼容性的閱讀器等以促進網絡閱讀的普及發(fā)展。 本、數字化標準、知識產權保護以及閱讀設備等阻 【參考文棘】 礙其發(fā)展的壁壘消除,當電子紙張、電子油墨等全 1王余光讀書隨記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 新的技術商品化時電子書和網絡將可能成為知識社20025 傳播的主要形式,網絡閱讀的比例將大大上升并逐 28http:flukeseutedu cn20030530 步占據主導地位,這也是筆者調查中眾多年輕人所 3085807shtml一徐啟建網絡閱讀:有規(guī)則的 認同的。 游戲走學生閱讀問題系列報道之二摘自:但是不可否認網絡閱讀自身還存在諸多阻礙 中國教育報藪取時間:2003,910 其普及發(fā)展的缺陷和問題,其中最難克服的即其非311bttp:,sww,cjc endevdst,200374 經典化、文化積淀問題,而這卻是書籍閱讀之所長。22sl小一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那么在網絡圄讀比例上升乃至成為主流方式情況 m(2(xb7)蕕取時間:20(b一1114,9:22 下,傳統閱讀將何去何從呢?英國情報學家kj麥4李天英等大學生讀什盤m陜西師范大學 兌格雷指出:“沒有任何一種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 出版社,2001,12,7外一種媒介,總的情形是相互補充并逐步統一起來5elsaramircztheimpact oftheintemetonthe read 以解決一個特定的交流問題?!眎 由此筆者認為,ingpracfiees ofalmiversity communlty:the cbse of 在經過漫長階段,網絡閱讀蓬勃發(fā)展起來后,書籍unam”,world library and lnf ormati on con- 也不會退出歷史舞臺,即時、實用的信息乃至敘事 gress:69th iflageneral conferenceand council 文化信息的獲取將大部分由網絡閱讀分擔;而純粹 19 august2003,berlin 的文化積淀和思想整理的任務則由專門撰寫的書6htrp:wwwshurenl00comshurenzxsydczb籍閱讀來完成。2001920019htm網絡時代的閱讀,荻取4結論和建議時問:20039一to綜上紙本閱讀在目前仍占主導地位,未來也7http:www,eieja,sheisnet。sh cnseheoltemp- 不會消亡,但是我們不得不看到它在網絡閱讀環(huán)境 schoolwebms qiy州yhed2hn一調查顯示:上 中確實遇到了人文危機,如網絡虛擬交流空間使建海高中生上網時問多于課外閱讀,摘自新聞 立在傳統閱讀基礎上的人文精神從價值觀到文字 晚報獲取時問:2003,9,10 閱讀習慣被忽略等。網絡閱讀作為一種新事物,正9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統ebook:龜l 在蓬勃發(fā)展,但處于初期階段的它也問題重重如造全新閱讀中國遠程教育2003(8): 網絡迷失、閱讀選擇困難、通俗快餐文化流行等,并10方卿錢建國j論信g-栽體的替代與兼容, 且它還排斥了部分讀者,據cnnic20037月統計報 圖書情報i作,2002,(7)告:網民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僅占139,500【12ztlhrr seitkashenlhow the interne!innu元以下的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