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資源與環(huán)境信息采集——森林資源信息采集.ppt_第1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18/961441d6-7b9e-45d0-a1d8-55417216cfce/961441d6-7b9e-45d0-a1d8-55417216cfce1.gif)
![[管理學]資源與環(huán)境信息采集——森林資源信息采集.ppt_第2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18/961441d6-7b9e-45d0-a1d8-55417216cfce/961441d6-7b9e-45d0-a1d8-55417216cfce2.gif)
![[管理學]資源與環(huán)境信息采集——森林資源信息采集.ppt_第3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18/961441d6-7b9e-45d0-a1d8-55417216cfce/961441d6-7b9e-45d0-a1d8-55417216cfce3.gif)
![[管理學]資源與環(huán)境信息采集——森林資源信息采集.ppt_第4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18/961441d6-7b9e-45d0-a1d8-55417216cfce/961441d6-7b9e-45d0-a1d8-55417216cfce4.gif)
![[管理學]資源與環(huán)境信息采集——森林資源信息采集.ppt_第5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18/961441d6-7b9e-45d0-a1d8-55417216cfce/961441d6-7b9e-45d0-a1d8-55417216cfce5.gif)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森林資源信息采集,本章重點講述三個內(nèi)容:一、單木信息采集二、林分信息采集三、森林信息采集,森林資源,包括林木資源、林地資源、林副特產(chǎn)品資源、森林野生動物資源、旅游觀賞資源、森林文化資源、森林環(huán)境資源等,其內(nèi)容非常廣泛。在本節(jié),我們主要針對林木資源信息的采集。,首先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所將的森林資源的內(nèi)涵。,單株林木,林分,森林,一般我們涉及到幾個層次,我們一般涉及最多的是林木林分森林三個層次的信息采集,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取得有關林木林分森林的數(shù)量、質量、結構、生長規(guī)律等信息。,樹木伐倒后橫臥在地,砍去枝椏,留下的凈干稱為伐倒木。樹木的直接測量因子及其派生的因子稱為基本測定因子,如樹干的直徑、樹高等。這些均是樹木直接測定因子。還有一些因子,如樹干橫斷面積、樹干材積、形數(shù)等是在直接測定因子的基礎上派生的。,(一)基本測定因子,一、單株木信息采集,樹干直徑是指垂直于樹干軸的橫斷面上的直徑(diameter)。用d或d表示,測定單位是厘米,一般要求精確至0.1cm。樹干直徑分為帶皮直徑(diameteroverbark,縮寫d.o.b)和去皮直徑(diameterinsidebark,縮寫d.i.b)兩種。其中位于距根頸1.3m處的直徑,稱為胸高直徑,簡稱為胸徑(diameteratbreastheight)。由于胸徑在立木條件下容易測定,所以胸徑是一個重要的測樹因子。,1、樹木的直徑,樹干的根頸處至主干梢頂?shù)拈L度稱為樹高(treeheight),測量單位是米(m),一般要求精確至0.1m。樹高通常用h或h表示。,2、樹高,3、樹干橫斷面積,樹干橫斷面積同樹干直徑一樣也可以有許多個,其中位于胸高處橫斷面積是一個重要測樹因子,通常簡稱為樹木的胸高斷面積(basalareaofbreast-height),記為g,測量單位是平方米()。,樹干材積是指根頸(伐根)以上樹干的體積(volume),記為v。單位是立方米(m3)。,4、樹干材積,(二)樹干形狀,樹干的形狀通稱干形(stemform)。樹木的干形,一般有通直、飽滿、彎曲、尖削和主干是否明顯之分。造成樹木間干形差異的原因,除受遺傳性、年齡和枝條著生情況等內(nèi)因的影響外,還受生長環(huán)境,如立地條件、氣候因素、林分密度和經(jīng)營措施等外因的影響,而一般來說針葉樹和生長在密林中的樹木,其凈樹干較高,干形比較規(guī)整飽滿;闊葉樹和散生孤立木,一般樹枝著生多,形成樹冠較大,使凈樹干低短,干形比較尖削且不規(guī)整(見圖119)。,樹干形狀盡管變化多樣,但可歸納為由樹干橫斷面形狀和縱斷面形狀綜合而成,下面將分別對其進行闡述。1、橫斷面形狀橫斷面即為垂直于樹干的橫切面。大量觀測表明,橫斷面的形狀接近于圓形和橢圓形。把橫斷面的形狀畫在紙上。用幾何學的方法求面積,再分別按圓與橢圓形計算面積。,結果表明,按圓與橢圓計算的面積均有誤差,且受樹皮的影響較大,其誤差一般不超過3%.在實際工作中,一般當作圓形計算。,圖120樹干橫斷面形狀,當樹木橫斷面呈現(xiàn)不規(guī)則形狀時,可取最大直徑a和與之垂直的直徑b,求其平均值做橫斷面的直徑求算斷面積。,2、縱斷面形狀設想樹木的髓心為一干軸,將樹干沿干軸切開的縱剖面稱為縱斷面。測量樹干不同部位之直徑,以其測量的結果為y軸,以干軸為x軸,按一定的比例繪在坐標紙上,即可顯出樹干的曲線形狀,這條曲線稱為干曲線。,x,y,表達干曲線的方程式稱為干曲線式。干曲線式有多種,其中最為典型,也最能反映樹干特征的是1873年孔澤(kunze)提出的干曲線式,稱為孔澤干曲線式。式中:y樹干橫斷面半徑x樹干稍端至該橫斷面的長度p參數(shù)r形狀指數(shù)形狀指數(shù)變化于03之間,r不同時,曲線也不同。,r=0時,y2=p平行于x軸的直線。r=1時,y2=px拋物線。r=2時,y2=px2相交于x軸的直線。r=3時,y2=px3凹曲線。樹干體積是以x軸為軸,干曲線繞其旋轉一周所形成的體積。分別為圓柱體,拋物線體,圓錐體,凹曲線體。,3、近似區(qū)分求積式,把樹干分成若干段,段長1或2m,求每段材積,與梢頭材積,再合計。()中央斷面區(qū)分求積式,()平均斷面區(qū)分求積式,4、形數(shù)與形率,形數(shù)與形率是研究立木干形的指標,同時又是立木材積的測算因子.1)形數(shù)一般定義:樹干材積與樹干在某一處的比較圓柱體的體積之比稱樹干在該處的形數(shù)。記作fx.。見p27.形數(shù)主要有以下幾種。,()胸高形數(shù)f1.3定義:樹干材積與以胸高斷面積為底、樹高為高的圓柱體體積之比,即:形數(shù)是表示樹干形狀的指數(shù),它說明樹干飽滿度。形數(shù)越大,說明越飽滿。,(2)正形數(shù)斯馬林(smalian.h.l1937年)首創(chuàng)正形數(shù),克服胸高形數(shù)易受樹高影響的弱點。a.定義:樹干材積與樹干某一相對高處(如1/10h)的比較圓柱體的體積之比。式中:樹干在相對高nh(n1)處的形數(shù)即正形數(shù);gn:樹干在相對高nh處的橫斷面積;n:為小于1的正數(shù),以nh表示這一相對位置。,(3)實驗形數(shù)南林林昌庚(1961)提出。克服了樹高的影響,且橫斷面位置易確定、量測。定義:實驗形數(shù)的比較圓柱體的橫斷面為胸高斷面,其高度為樹高(h)加3。,2)形率一般定義:樹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徑與比較直徑的比。qx=dx/dz式中qx形率,dx樹干某一位置的直徑,dz樹干某一固定位置的直徑。由于所取直徑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率。(1)胸高形率定義:樹干中央直徑與胸徑之比,一般用q2表示q2=d1/2/d1.3q2和f1.3具有相同的特征,不能脫離樹高而單獨確切的反映干形。,在樹干上按等距相對間隔量測直徑,分別與胸徑求比值,可得出一系列形率,叫做形率系列,或稱相對直徑數(shù)列。q0=d0/d1.3q1=d1/4/d1.3q2=d1/2/d1.3q3=d3/4/d1.3式中d0、d1/4、d1/2、d3/4分別為樹干基部、1/4、1/2和3/4高處的直徑。形率系列可以較全面地描繪整個干形。,(2)絕對形率為了克服q2易受樹高的影響,瓊森(1910)提出的:樹梢到胸高這一段樹干的1/2處直徑d(h-1.3)/2與胸徑之比:qj=d(h-1.3)/2/d1.3(3)正形率樹干中央直徑(d1/2)與十分之一樹高處直徑(d0.1)之比:q0.1=d1/2/d0.1,其不受樹高影響,獨立反映干形。如把樹干分成10段,用0.0,0.1,1.0樹高處的直徑分別與d0.1相比,得正形率系列。它可以完整而客觀地表達整株樹干形狀。,1)立木材積的近似計算法(1)平均實驗形數(shù)法根據(jù)p30表110所列平均實驗形數(shù)值求算。(2)丹琴(denzin)略算法(1929)取f1.3=0.51,h=25m,則立木材積為:樹高在25-30m內(nèi)(適用范圍),5、立木材積測定,(3)形率法測出胸徑、樹高和形率q2,先按希費爾形數(shù)公式求出胸高形數(shù),再按公式v=g1.3hf1.3算出材積。,6、材種材積測定,(1)原條材積測定檢尺長:去掉去皮直徑小于cm的部分所剩的整米數(shù)。檢尺徑:檢尺長的中央去皮直徑.依中央直徑及材長查原條材積表。(2)原木材積測定檢尺徑:通過中心的小頭最小去皮直徑。檢尺長:只舍不入小于或等于實際長度的最大造材標準長度.按小頭直徑及材長,查原木材積表.,(3)枝條材積測定大枝(或貴重)采用樹干測定方法區(qū)分段為1米或0.5米造紙材、薪材采用堆積法測算其層積(木材堆),再換算為實積.c=v實/v層為經(jīng)驗實積系數(shù)稱重推算材積法枝條不多的情況下可以使用。,(4)樹皮材積的測定調(diào)查立木材積時常用帶皮材積,而計算伐倒木材積時又要求去皮材積。同時樹皮供作遮蓋料、染料、藥材或其它用途時需求其數(shù)量,所以有必要計算樹皮的材積。樹皮厚度測定樹皮厚度可使用樹皮測量儀,插入樹干皮層,即能測出樹皮厚度。在伐倒解析木測定樹干斷面時,也可精確測出樹皮厚度及樹皮材積。胸高處樹皮與帶皮胸徑之間存在直線關系,可用下式表示:t=ad1.3b(154)式中t樹皮厚度;d1.3帶皮胸徑;a、b參數(shù)。,楊榮啟研究臺灣大學實驗林柳杉胸高皮厚與帶皮胸徑之間關系得出實驗式為:t=0.02323d1.30.0249(155)樹皮率計算法樹皮材積與帶皮材積之比稱為樹皮率,計算公式如下:pb=vb/v(156)式中pb樹皮率;vb樹皮材積;v樹干帶皮材積。通過樣木調(diào)查法或查樹皮率表示求出樹皮率,乘以帶皮材積,得樹皮材積。,將大面積的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經(jīng)營管理的需要,區(qū)劃成若干個內(nèi)部特征相同且與四周相鄰部分有顯著區(qū)別的小塊森林,這種小塊森林稱作林分。為了將大片森林劃分為林分,必須依據(jù)一些能夠客觀反映林分特征的因子,這些因子稱為林分調(diào)查因子。,(一)林分及林分調(diào)查因子,二、林分信息采集,常用的林分調(diào)查因子主要有:林分起源、林相、樹種組成、林分年齡、林分密度、立地質量、林木的大小(直徑和樹高)、數(shù)量(蓄積量)和質量等,這些因子的差別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視為不同的林分。,1、林分起源(standorigin),林分起源:根據(jù)林分中的樹木在其最初發(fā)育時所依靠的媒介的不同來劃分林分。通常劃分為天然林(naturalstand)和人工林(plantedforest)。天然林:由自然媒介的作用天然下種、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人工林:以人為的方法供給苗木、種子或營養(yǎng)器官進行造林并育成的森林。確定林分起源的方法確定林分起源可靠的方法主要有考查已有的資料、現(xiàn)地調(diào)查或者訪問等方式?,F(xiàn)地調(diào)查時,可根據(jù)林分特征進行判斷,如人工林有較規(guī)則的株行距,樹種單純,或者幾個樹種在林地上的分布具有某種明顯的規(guī)律性,同時,樹木年齡基本相同。天然林則相反,沒有規(guī)則的株行距、林木分布也不均勻,若林分內(nèi)有幾個樹種時,樹種呈團狀分布,一般林木年齡差別甚大。,2、林相(林層)(storey),林相或林層:林分中喬木樹種的樹冠所形成的樹冠層次。單層林(singlestoriedstand):明顯地只有一個林層的林分。復層林(multistoriedstand):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明顯林層的林分。,主林層:在復層林中,蓄積量最大、經(jīng)濟價值最高的林層。次林層:在復層林中,主林層以外的林層。,組成林分樹種的成分稱作樹種組成(speciescomposition)。由一個樹種組成的、或混有其他樹種但材積都分別占不到一成的林分稱作純林(purestand),而由兩個或更多個樹種組成,其中每種樹木在林分內(nèi)所占成數(shù)均不少于一成的林分稱作混交林(mixedstand)。在混交林中,常以樹種組成系數(shù)表達各樹種在林分中所占的數(shù)量比例。所謂樹種組成系數(shù)是某樹種的蓄積量(或斷面積)占林分總蓄積量(或總斷面積)的比重,,3、樹種組成,樹種組成系數(shù)通常用十分法表示,即各樹種組成系數(shù)之和等于“10”。由樹種名稱及相應的組成系數(shù)寫成組成式,就可以將林分的樹種組成明確表達出來。例如:杉木純林,則林分的組成式為“10杉”。又如一個由云南松和櫟類組成的混交林,林分總蓄積為245m3,其中,云南松的蓄積為190m3,櫟類蓄積為55m3,各樹種的組成系數(shù)分別為:云南松:櫟類:該林分的樹種組成式為:8松2櫟(2007102412),在組成式中,各樹種的順序按組成系數(shù)大小依次排列,即組成系數(shù)大的寫在前面;如果某一樹種的蓄積量不足林分總蓄積的5,但大于2時,則在組成式中用“+”號表示;若某一樹種的蓄積少于林分總蓄積的2時,則在組成式中用“一”號表示。例如,一個由落葉松、云杉、冷杉、白樺組成的混交林,各樹種的組成系數(shù)分別為:落葉松:云杉:冷杉:,白樺:該混交林分的樹種組成式應為:6落4云十冷一樺另外,在混交林中,蓄積量比重最大的樹種稱為“優(yōu)勢樹種”。在一個地區(qū)既定的立地條件下,最適合經(jīng)營目的的樹種稱作“主要樹種”或“目的樹種”。目的樹種有時為優(yōu)勢樹種,有時并非優(yōu)勢樹種。當林分中主要樹種與優(yōu)勢樹種不一致時,若兩者蓄積相等,則應在組成式中把主要樹種寫在前面。(2007-10-24-3),4、林分年齡樹木自種子萌發(fā)后生長的年數(shù)為樹木的年齡(ageoftree)。確定樹木年齡可靠的方法是伐倒樹木,查數(shù)根頸部位的年輪數(shù)。對于輪生枝明顯的樹種,如油松、馬尾松等針葉樹種,在年齡不大時,可通過查數(shù)輪生枝輪的方法確定樹木年齡。但應注意,我國南方某些樹種,如思茅松,1年內(nèi)可生長出兩輪以上的枝輪,在這種情況下,要認真判別次生枝輪,否則難以確定樹木的準確年齡。在伐樹比較困難的地區(qū),也可以利用生長錐鉆取,胸高部位的木芯,查數(shù)年輪數(shù),此為胸高年齡(ageatbreastheight),再加上樹木生長到胸高時的年數(shù),即為該樹木的年齡。另外,在歐美一些國家,有時在森林調(diào)查、編制經(jīng)營數(shù)表及營林工作中,直接使用林木胸高年齡,而不用樹木全年齡,這樣的作法簡化了樹木年齡的測定方法,而且應用效果也很好。根據(jù)構成林分的林木年齡,可把林分分為同齡林(evenagedstand)和異齡林(unevenagedstand)。同齡林是林木的年齡相差不超過一個齡級的林分。按照這個劃分標準,一般人工營造的林分可為同,齡林,另外,在火燒跡地或小面積皆伐跡地上更新起來的林分有可能成為同齡林。樹齡完全相同的林分稱為絕對同齡林(absoluteevenagedstand);而組成林分的林木年齡相差不足一個齡級的林分又稱為相對同齡林(relativeevenagedstand)。絕對同齡林多見于人工林。異齡林是林木的年齡相差在一個齡級以上的林分。在異齡林中,又將由所有齡級的林木所構成的林分稱作全齡林(allagedstand),即全齡林的林木年齡分布范圍即有幼齡、中齡、成熟齡及過熟齡林木。陰性樹種構成的天然林,尤其是擇伐后長起的林分,通常,為異齡林,多數(shù)天然林分,一般為異齡林。與同齡林相比異齡林的防護作用和對風、雪等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強,但是經(jīng)營管理技術等復雜。由許多樹木構成的林分,林分年齡(standage)必然與樹木的年齡有關,其具體的表示和計算方法為:(1)對于絕對同齡林分,林分中任何一株林木的年齡就是該林分年齡;(2)而對于相對同齡林或異齡林,通常以林木的平均年齡表示林分年齡。計算林分平均年齡一般有兩種方法,即算術平均年齡和斷面積加權平均年齡。,5、平均胸徑平均胸徑是反映林木粗度的基本指標。嚴格地說,它并不是林木胸徑的平均水平,而是林木胸高斷面積的平均水平,其準確計算方法是根據(jù)每木調(diào)查的結果,計算出林分或標準地內(nèi)全部林木斷面積的總和與平均斷面積(),再求出與相對應的直徑作為林分平均直徑(d)。,平均胸徑有林分算術平均直徑和林分平均直徑兩種表示方法:(1)林分算術平均直徑:林木胸徑的算術平均數(shù),以表示,即,(式2-3),式中:林木株數(shù);第i株林木的胸徑。,為了分析林木粗度的變化或作胸徑生長比較,以及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研究林分結構時,采用林木胸徑算術平均數(shù)作為林分平均直徑。,(2)林分平均直徑:是林木胸高斷面積的平均水平,以表示,其計算方法為:,式中:林分平均斷面積;n林分內(nèi)林木總株數(shù);g林分總斷面積;和第株林木的斷面積和胸徑。,6、平均高,林木的高度是反映林木生長狀況的數(shù)量指標,同時也是反映林分立地質量高低的重要依據(jù)。平均高(averageheight)則是反映林木高度平均水平的測度指標,根據(jù)不同的目的,通常把平均高分為林分平均高(averageheightofstand)和優(yōu)勢木平均高(averagetopheight記作ht)。平均高以m為單位,記載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1)條件平均高樹木的高生長與胸徑生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一般的規(guī)律為隨胸徑的增大樹高增加,兩者之間的關系常用樹高胸徑曲線來表示。這種反映樹高隨胸徑變化的曲線稱為樹高曲線(heightdiametercurve)。在樹高曲線上,與林分平均直徑()相時應的樹高,稱為林分的條件平均高,簡稱平均高,以表示。從樹高曲線上根據(jù)各徑階中值查得的相應的樹高值,稱為徑階平均高。,橫軸表示直徑,縱軸表示樹高。將計算出的各徑階的平均高,在方格紙上點出,并注明各點的株數(shù),連接之并修成勻滑曲線。63,fig.2-3,在林分調(diào)查中為了估算林分平均高,可在林分中選測35株與林分平均直徑相近的“平均木”的樹高,以其算術平均數(shù)作為林分平均高。(2)加權平均高依林分各徑階林木的算術平均高與其對應徑階林木胸高斷面積計算的加權平均數(shù)作為林分樹高,稱為加權平均高,以表示,這種計算方法一般適用于較精確地計算林分平均高。其計算公式為:,式中:林分中第i徑階林木的算術平均高;林分中第i徑階林木的胸高斷面積之和;林分中徑階個數(shù)。,對于復層混交林分,林分平均高應分別林層、樹種計算。,(3)優(yōu)勢木平均高林分平均高反映的是林分中樹木高度的總體平均水平,除了林分平均高以外,林分調(diào)查中還經(jīng)常表示林分中“優(yōu)勢木(dominanttree)或亞優(yōu)勢木(co-dominanttree)”的平均樹高。林分優(yōu)勢木平均高定義為林分中所有優(yōu)勢木或亞優(yōu)勢木高度的算術平均數(shù),常以(ht)表示。在調(diào)查中可以在林分中選擇3-5株最高或胸徑最大的立木測定其樹高取平均值。,7、立地質量,立地質量(sitequality)(又稱地位質量)是對影響森林生產(chǎn)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包括氣候、土壤和生物)的綜合評價的一種量化指標。林木生產(chǎn)力的高低,除與林地的立地質量有關外,還與林木的生物學特性有著密切關系。所以,反映林分生產(chǎn)力高低的立地質量,與林地上的樹種有關。在實際工作中,不能離開生長著的樹種評定林分的立地質量。,在我國,常用的評定立地質量的指標有以下兩種:(1)地位級:地位級是反映一定樹種立地條件的優(yōu)劣或林分生產(chǎn)能力的一種指標。一般分為五級,由高到低以羅馬字、表示。地位級越高,說明立地條件越好,其自然生產(chǎn)力也越高。林分地位級的確定,通常是用地位級表,根據(jù)林分的年齡和平均高得到。,地位級表(siteclasstable)是供查定地位級用的數(shù)表,依據(jù)林分平均高()與林分年齡()的關系編制成的,如表2-10所示。地位級表通常是按樹種編制的。因此,使用地位級表評定林地的地位質量時,應首先依據(jù)樹種選擇合適的數(shù)表,然后測定林分平均高()和林分年齡(),再由地位級表上查出該林地的地位級。應該注意,同一林地,對于不同的樹種而言,很可能是不同的地位級。如果是復層混交林,則應根據(jù)主林層的優(yōu)勢樹種確定地位級。,表2-10小興安嶺紅松地位級表,(2)地位指數(shù),依據(jù)林分優(yōu)勢木年齡和優(yōu)勢木平均高的關系,用林分基準年齡時林分優(yōu)勢木所能達到的平均高度的絕對值作為劃分林地生產(chǎn)力等級的數(shù)表。依據(jù)林分優(yōu)勢木年齡和優(yōu)勢木平均高的關系編制的表叫地位指數(shù)表。用此表繪制的曲線叫地位指數(shù)曲線。,表211全國杉木(實生)地位指數(shù)表標準年齡20年,地位指數(shù)實質上是林分在“標準年齡(referenceage)”(也稱“基準年齡”)時優(yōu)勢木平均高。采用地位指數(shù)指標評定林分地位質量,實際上就是不同的林分都以在標準年齡()時優(yōu)勢木平均高作為比較林地生產(chǎn)力的依據(jù)。地位指數(shù)表通常應用于對同齡林或相對同齡林分評定地位質量,一般分別地區(qū)、分別樹種編制。使用地位指數(shù)表時,先測定林分優(yōu)勢木的平均高和年齡,由地位指數(shù)表上即可查得林分林地的地位指數(shù)級。,林分密度是說明林木對其所占空間的利用程度,是影響林木生長和木材產(chǎn)量的極重要因子。單位面積上的林木株數(shù)為株數(shù)密度(有時簡稱密度),它是造林和森林撫育工作中常用的指標。株數(shù)的多少直接反映出每株樹占有面積的大小,如每公頃6600株則11.544001.51.5330021.51000011250022,8、林分密度(1)株數(shù)密度,林分每公頃胸高總斷面積與相同條件下的標準林分胸高總斷面積之比。所謂標準林分應理解為“某一樹種在一定年齡、一定立地條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空間的林分”。這樣的林分疏密度等于“1.0”。載有標準林分每公頃總斷面積、總蓄積量的數(shù)表稱為斷面積、蓄積量標準表,簡稱標準表。,(2)疏密度,標準表是根據(jù)單層、同齡、純林編制的,遇到復層混交林時,應分別林層按優(yōu)勢樹種選定標準表,然后按林層求出疏密度。,表2-5實生杉木標準表,疏密度確定方法如下:(1)調(diào)查確定林分的平均高;(2)根據(jù)林分優(yōu)勢樹種選用標準表,并由表上查出對應調(diào)查林分平均高的每公頃胸高斷面積(或蓄積);(3)計算林分的疏密度。例如,某杉木(實生)林分,林分平均高hd15m,每公頃斷面積為28.8m2,根據(jù)林分平均高由表2-5上查出標準林分相應的每公頃斷面積為56.4m2,則該林分疏密度為:,(3)郁閉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積與林地面積之比,稱為郁閉度。以pc表示。一般郁閉度一般以小數(shù)表示,記載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它可以反映林木利用生長空間的程度?,F(xiàn)地測定郁閉度一般有三種方法:樹冠投影法、測線法和統(tǒng)計法。,1)樹冠投影法在標準地內(nèi)劃分5m或10m的方格,量測每株立木在方格中的位置,用皮尺和羅盤測定每株樹冠東西、南北方向的投影長度,再按實際形狀在方格紙上按一定比例勾繪出樹冠投影圖,如圖2-1,在圖上求出林冠投影面積和標準地總面積,計算郁閉度:,圖2-1樹冠投影,2)測線法(對角線截距抽樣法)在林內(nèi)選一有代表性地段,設置一定長度的測線,沿線觀察各株樹木的樹冠投影,并量取投影長度,各樹冠在測線上的投影長度總和與測線長度之比,即為郁閉度的值。實際應用此法要注意以下3點:在山地林內(nèi)測線應垂直于等高線;林況復雜時,要多設幾條測線取平均值;對于人工林,測線不應與造林株行方向平行。,(3)統(tǒng)計法在林分調(diào)查中,機械設置n個樣點,在各樣點位置上,判斷該樣點是否被樹冠垂直投影覆蓋,統(tǒng)計被覆蓋的樣點數(shù)n,利用下式計算出林分的郁閉度:,(式2-9),例如在某標準地內(nèi)布設50個樣點,其中有40個樣點被樹冠垂直投影所覆蓋,則該林分的郁閉度為:,9、林分蓄積量,林分中所有活立木材積的總和稱作林分蓄積量(standvolume),簡稱蓄積,以m表示。蓄積量是鑒定森林數(shù)量特征的重要指標,不論從森林的可持續(xù)經(jīng)營森林的的角度和揭示森林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等方面,蓄積量的測定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蓄積量是重要的林分調(diào)查因子之一。,測定方法目測法實測法全林實測局部實測樣地標準地樣本單元數(shù)要滿足統(tǒng)計要求是整體的縮影,樣地,標準木法,材積表法,收獲表法,標準表法,平均形數(shù)法,目測法,抽樣調(diào)查,角規(guī),平均標準木法,分級標準木法,一元材積表法,二元材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煤礦安全檢查作業(yè)教案(法律法規(guī)職業(yè)病防治)16年1月
- 2012政法干警考試專業(yè)綜合Ⅱ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5年衢州常山縣公安局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遼寧沈陽上錦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老年人護理技術課件
- 老年人健康與營養(yǎng)課件
- 2025年白術市場分析報告
- 餐飲業(yè)快餐店租賃合同及外賣配送服務協(xié)議
- 餐飲業(yè)員工福利待遇與合作合同
- 美術課件兒童
- 羊水三度污染護理查房課件
- 汽車維修工時收費標準(二類企業(yè))
- JGT483-2015 巖棉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材料
- 政府采購法考試題庫及答案(通用版)
- 華能光伏發(fā)電項目-施工組織設計(Ⅲ標段)
- 【語文】貴州省貴陽市甲秀小學小學四年級下冊期末試卷(含答案)
- 留置看護工作個人總結3篇
- 荔波縣2023-2024學年三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調(diào)研模擬試題含答案
- 養(yǎng)老護理員初級(單選+判斷)測試題(附參考答案)
- GB/T 686-2023化學試劑丙酮
- 初中三年英語單詞表全冊(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