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說“白黑”秦漢顏色觀念文化分析一例發(fā)布日期:2015-06-30 原文刊于說“白黑”秦漢顏色觀念文化分析一例曾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按照現(xiàn)代色彩學理論,白色和黑色是色彩的兩極,白色是所有可見光的混合色,黑色則可以吸收一切可見光。白色與黑色也是人類較早使用的顏色。語言學家布倫特伯林(Brent Berlin)、保羅凱(Paul Kay)和麥克丹尼爾(Chad K. McDaniel)提出的基本顏色詞理論認為,各民族的語言具有數(shù)量不等的基本顏色詞,這些基本顏色詞具有固定的發(fā)生次序,而白色和黑色是許多民族首先區(qū)分出的顏色1。汪濤根據(jù)這一理論對甲骨文中的顏色詞進行分析,認為商人最先分辨出“白”(無色)和“勿”(有色),隨后又將“黑(堇)”定義為另一種極端的顏色2??梢?,白色和黑色是古人較早注意到的顏色,其文化源流十分久遠,意義也非常豐富。一、白黑與陰陽新語辨惑說:“夫眾口毀譽,浮石沈木。群邪相抑,以直為曲。視之不察,以白為黑。夫曲直之異形,白黑之殊色,乃天下之易見也?!?后漢書朱浮傳又有“粲然黑白分明”4的說法。白色與黑色在視覺上能夠形成鮮明的對比。呂氏春秋察微說:“使治亂存亡若高山之與深溪,若白堊之與黑漆,則無所用智,雖愚猶可矣?!?以白堊與黑漆兩種顏料指代白黑二色,也道出了白黑二色的主要顏料來源。黑色為陰的象征。周禮春官眡祲:“眡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兇。一曰祲”,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云:“祲,陰陽氣相侵也?!辟Z公彥疏:“先鄭云祲,陰陽氣相侵也者,赤云為陽,黑云為陰。”6史記封禪書又載:“是時丞相張蒼好律歷,以為漢乃水德之始,故河決金堤,其符也。年始冬十月,色外黑內(nèi)赤,與德相應?!迸狍S集解引服虔曰:“十月陰氣在外,故外黑。陽氣尚伏在地,故內(nèi)赤?!?白色則既能象征陽,又能象征陰。當白色與黑色相對時,白色象征陽。禮記曾子問:“凡殤與無后者,祭于宗子之家,當室之白,尊于東房,是謂陽厭?!编嵭ⅲ骸爱斒抑祝^西北隅得戶明者也。明者曰陽?!?焦氏易林卷8恒之履:“北陸陽伏,不知白黑。君子傷讒,正害善人?!庇志?6小過之損:“昧昧暗暗,不知白黑。風雨亂擾,光明伏匿,幽王失國?!?“北陸陽伏”、“昧昧暗暗”、“光明伏匿”都是說日光消失,黑夜降臨。史記蘇秦列傳載,蘇秦在勸說趙肅侯時說:“夫謀人之主,伐人之國,常苦出辭斷絕人之交也。愿君慎勿出于口。請別白黑,所以異陰陽而已矣?!彼抉R貞索隱:“言別白黑者,蘇秦言己今論趙國之利,必使分明,有如白黑分別,陰陽殊異也。”10皆暗含有將陰陽和白黑相對應的意味。班固所作奕旨是講解圍棋之道的名篇,藝文類聚卷74引其文說“局必方正,象地則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陰陽分也。駢羅列布,效天文也。”11從班固所述來看,漢代圍棋棋子已使用黑白二色,這正象征陰陽之分。當白色與赤色相對時,白色象征陰。赤色為陽的象征。禮緯說“赤者陽氣”12,白虎通義三正也說:“赤者,盛陽之氣也。”13淮南子天文又載:“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4赤、火、日、陽氣被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禮緯和白虎通義三正又說“白者陰氣”15。說文對“白”字的解釋也說:“陰用事,物色白。從入合二。出者陽也,入者陰也,故從入。二,陰數(shù)?!?6史記封禪書說漢武帝時祭祀日月,“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太一祝宰則衣紫及繡,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7所謂“日赤,月白”,當是祝宰祭祀時所穿服裝的顏色。日用赤,月用白,正與陰陽搭配。漢代曾流行一種名為“塞戲”的棋類游戲。關(guān)于“塞戲”的游戲規(guī)則,藝文類聚卷74引邊韶的塞賦說:“四道交正,時之則也。棋有十二,律呂極也。人操厥半,六爻列也。赤白色者,分陰陽也?!?8塞戲所用棋子也是赤白二色,亦與陰陽相合。二、白黑與是非曲直、賢良奸佞、清濁正邪史記秦始皇本紀:“今皇帝并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9李斯列傳作:“今陛下并有天下,別白黑而定一尊?!彼抉R貞索隱:“劉氏云:前時國異政,家殊俗,人造私語,莫辨其真,今乃分別白黑也?!?0所謂“別黑白”或“別白黑”,是以強制的意識形態(tài)作為價值評判的標準。在一般情況下,白黑的象征意義形成一組截然相反的鮮明對比。“白黑”是是非曲直的代指。呂氏春秋去宥說:“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晝?yōu)榛?,以白為黑,以堯為桀?1。馮衍曾感嘆其悍妻“以白為黑,以非為是”22。春秋繁露保位權(quán)說,圣人“不以著蔽微,不以眾揜寡,各應其事,以致其報。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民知所去就,然后可以致治,是為象則?!?3統(tǒng)治者必須做到“賞罰分審,白黑著明”24,否則會“白黑顛倒,上下錯謬”25。呂氏春秋察傳說:“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shù)傳而白為黑,黑為白”26。為防止“言多反復,以黑為白”27,君主為政不能偏聽偏信。如若不然,則“君雖尊,以白為黑,臣不能聽。父雖親,以黑為白,子不能從。”28古代貴族服飾上的黼紋,也與白黑有關(guān)。周禮冬官畫繢:“白與黑謂之黼”29。黼紋常作斧形。周禮天官冪人:“凡王巾,皆黼。”賈公彥疏:“黼者,白與黑作斧文,取今斧斷割之義?!?0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九文”,杜預注:“謂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也?!笨追f達疏:“黼,白與黑,形若斧。斧能裁斷,以象王者有裁斷之德也?!?1斧能裁斷白黑,因此以白黑色的斧形用作黼紋,象征白黑分明。后漢書馮衍傳說,馮衍建議鮑永“開日月之明,發(fā)深淵之慮,監(jiān)六經(jīng)之論,觀孫吳之策,省群議之是非,詳眾士之白黑”。李賢注:“白黑猶賢愚也。”32這里的白黑也可指代賢良與奸佞。春秋繁露五行五事說:“視曰明,明者,知賢不肖,分明黑白也?!?3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說道家“窾言不聽,奸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34均將“賢不肖”與“白黑”并列。劉向批評元帝用人不當,“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并進?!?5將“白黑”與“邪正”、“忠讒”并列。中論譴交批評時政:“上無明天子,下無賢諸侯,君不識是非,臣不辨黑白。取士不由于鄉(xiāng)黨,考行不本于閥閱?!?6是說君臣用人失察,使人才埋沒。據(jù)說王莽“親見牧守以下,考跡雅素,審知白黑?!?7是以“白黑”代指取士標準?!鞍缀凇币渤蔀椴挥鲋扛袊@命運不公的悲憤音符。屈原投江前感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愿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38其懷沙又有“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之句39。東方朔七諫哀命說屈原“內(nèi)懷情之潔白兮,遭亂世而離尤?!?0怨思也感嘆“行明白而曰黑兮,荊棘聚而成林。”41嚴忌哀時命又有“形體白而質(zhì)素兮,中皎潔而淑清。”42惜誓以為賢者如黃鵠神龍,遭逢亂世而為鴟梟螻蟻所制,“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惡?!?3古文苑卷3引董仲舒士不遇賦說,雖然自己“雖日三省于吾身兮,繇懷進退之惟谷”,但“彼寔繁之有徒兮,指其白而為黑。”44后漢書楊震傳載順帝詔書:“故太尉震,正直是與,俾匡時政,而青蠅點素,同茲在藩。”45曹植贈白馬王彪詩:“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讒巧反親疏?!?6所謂“青蠅”、“蒼蠅”,語出詩經(jīng)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于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编嵭{:“蠅之為蟲,汙白使黑,汙黑使白,喻佞人變亂善惡也。”47鄭箋以青蠅喻奸佞,使得白黑顛倒,善惡不分。又劉向九嘆怨思說:“若青蠅之偽質(zhì)兮,晉驪姬之反情。”王逸注:“偽,猶變也。青蠅變白使黑,變黑成白,以喻讒佞?!?8青蠅因其顏色青黑,確實能“汙白使黑”,但卻不能“汙黑使白”。所以焦氏易林卷5觀之隨說:“馬蹄躓車,婦惡破家。青蠅污白,恭子離居?!本?4豐之咸說:“腐臭所在,青蠅集聚。變白為黑,敗亂邦國。君為臣逐,失其寵祿。”49都只說青蠅“污白”、“變白”,鄭玄箋和王逸注有所疏誤。與“白黑”表意類似的還有“皂白”一詞?!霸怼弊终f文未錄,后世諸家皆以“皂”為“草”之俗字?!安荨保f文:“草斗,櫟實也。一曰象斗?!?0即用來染色的櫟樹籽。釋名釋采帛以為“皂,早也,日未出時早起視物皆黑,此色如之也”。其義與說文不同。“皂”作為顏色詞在漢代已普遍使用。如急就篇:“縹綟綠紈皂紫硟”,顏師古注:“皂,黑色?!睗h書賈誼傳:“帝之身自衣皂綈,而富民墻屋被文繡?!?1但“皂白”一詞出現(xiàn)較晚,大約在東漢晚期才開始使用。如詩經(jīng)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思畏忌。”鄭玄箋:“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于王也。”52先賢行狀:“(李)膺謂(鐘)覲曰:孟軻以為人無好惡是非之心,非人也。弟于人何太無皂白邪?”53又如抱樸子外篇自敘:“洪由此頗見譏責,以顧護太多,不能明辯臧否,使皂白區(qū)分,而洪終不敢改也?!?4“白黑”又常與“清濁”并列。上引九章懷沙“變白以為黑兮”,王逸注:“世以濁為清也?!?5七諫怨世:“愉近習而蔽遠兮,孰知察其黑白?!蓖跻葑ⅲ骸把跃~諛,習而信之,蔽遠賢者,言不見用,誰當知己之清白,彼之貪濁也?!?6怨世又有:“服清白以逍遙兮,偏與乎玄英異色。”王逸注:“玄英,純黑也,以喻貪濁。言己被服芬香,屢修清白,偏與貪濁者異行,不可同趣也?!?7論衡累害:“將吏異好,清濁殊操,清吏增郁郁之白,舉涓涓之言。濁吏懷恚怨恨,徐求其過,因纖微之謗,被以罪罰?!?8后漢書楊震傳有“白黑溷淆,清濁同源”之語59。薛宣“舉奏部刺史郡國二千石,所貶退稱進,白黑分明,繇是知名?!鳖亷煿抛ⅲ骸鞍缀讵q言清濁也?!?0“清濁”,可指音樂的清音與濁音。如國語周語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61禮記樂記:“倡和清濁,迭相為經(jīng)?!编嵭ⅲ骸扒?,謂蕤賓至應鐘也。濁,謂黃鐘至中呂?!?2白黑為色,清濁為聲。呂氏春秋執(zhí)一說:“目不失其明,而見白黑之殊。耳不失其聰,而聞清濁之聲?!?3淮南子修務也說:“圣人見是非,若白黑之于目辨,清濁之于耳聽。”64“白黑”與“清濁”搭配,一為視覺,一為聽覺,皆成為品評人物的用語。三、“清白”與忠貞守節(jié)秦漢時代常以“潔白”、“廉白”、“淳白”形容君子品德。如呂氏春秋論人:“離世自樂,中情潔白,不可量也”65。離俗覽:“布衣人臣之行,潔白清廉中繩,愈窮愈榮”66??锖馍蠒郏ㄗh“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67,又曾稱贊貢禹“潔白廉正,經(jīng)術(shù)通明”68。祭遵“清名聞于海內(nèi),廉白著于當世?!?9管寧“清虛足以侔古,廉白可以當世?!?0楊秉“所在以淳白稱。”71與此類似的又有“堅白”一詞72,如陳壽評價王基“學行堅白”73,又如魏明帝詔贊高堂?。骸吧凡?,直過史魚,執(zhí)心堅白,謇謇匪躬”74。論語陽貨載,孔子欲去投奔佛肸,子路以為佛肸曾背叛趙簡子,為人出爾反爾,對孔子的選擇表示疑議??鬃訁s說:“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75孔子強調(diào)君子要積極入世,但要保持志向堅定、中情潔白,即所謂“磨而不磷”、“涅而不緇”。“堅白”一詞當由此而來。唐人詩中亦常見此典。如張說送宋休遠之蜀任詩:“如何從宦子,堅白共緇磷。”76又劉禹錫送華陰尉張苕赴邕府使幕:“風霜苦揺落,堅白無緇磷”77。武元衡秋日對酒則說:“波瀾暗超忽,堅白亦磷緇”78。這里的“堅白”不僅強調(diào)君子的品行高潔,更注重君子的意志堅定。漢代又有“清白”的說法。如馮緄之弟馮允“清白有孝行”79,田豫“居身清白”80,陶謙“在官清白”81。類似的例子又有漢書賈山傳:“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鳖亷煿抛ⅲ骸皡柧鵀闈嵃滓病!?2鹽鐵論訟賢:“懷精白之心,行忠正之道”83。“精”又可通“清”,如莊子說劍:“以清廉士為鍔。”84藝文類聚卷60“清”引作“精”85。史記傅靳蒯成列傳:“子頃侯精立。”86漢書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精”作“清”87?!熬住奔础扒灏住保熬住?、“精光”也是漢鏡常見銘文。如西安北郊漢墓出土銅鏡:“潔精白而事君,怨污歡之弇明,彼玄錫之流澤,恐疏遠而日忘,慎糜美之窮皚,外承歡之可說,慕窈窕之靈泉,愿永思而毋絕。”88又如甘肅靈臺漢墓出土銅鏡:“青冶銅華以為監(jiān),炤察衣服歡容貌,絲組雜遝以為信,精光宜人?!?9所謂“清白”,后漢書安帝紀李賢注:“謂貞正也?!?0后漢書儒林傳下孫堪傳稱孫堪“明經(jīng)學,有志操,清白貞正,愛士大夫,然一毫未嘗取于人,以節(jié)介氣勇自行?!?1三國志魏書韓崔高孫王傳陳壽評語也說王觀“清勁貞白”92。逸周書謚法解說:“清白守節(jié)曰貞”,“純行不傷曰定”93。蔡邕之父蔡棱“有清白行”,因此謚曰“貞定公”94。后漢書第五倫傳說第五倫“在位以貞白稱”95,司馬彪續(xù)漢書第五倫傳則說他“修行清白”96??梢?,“清白”與“貞白”含義相同,有“守節(jié)”之義?!扒灏住痹跂|漢中期之后才漸漸常用起來。人物品評之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大盛,一些品評人物的用語其實襲自東漢。從前四史來看,“清白”在漢代人撰寫的史記和漢書中未見一例,而在魏晉南朝人撰寫的后漢書和三國志(包括裴松之注)中卻出現(xiàn)了32次,如“清修雪白”、“清白之素”、“操節(jié)清白”、“清白異行”、“清白有節(jié)”、“高遠清白”、“治身清白”、“清白有誠”、“厲操清白”、“秉志清白”、“清白忠勤”、“清白節(jié)操”等。97“清白”一詞的逐漸常用與東漢選官制度的變化有關(guān)。東漢察舉科目中曾設(shè)“清白”一科。漢末民謠“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98,其中的“清白”即是選官科目。漢安帝元初六年詔又載:“詔三府選掾?qū)俑叩冢芑堇琉B(yǎng)者各五人,光祿勛與中郎將選孝廉郎寬博有謀,清白行高者五十人,出補令、長、丞、尉?!?9左雄曾上書順帝,建議“鄉(xiāng)部親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從政者”100?!扒灏住币豢频脑O(shè)置,是光武帝時開始的。后漢書左周黃列傳載:“漢初詔舉賢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貢士之方也。中興以后,復增敦樸、有道、賢能、直言、獨行、高節(jié)、質(zhì)直、清白、敦厚之屬?!?01漢官儀所載光武帝詔書說:方今選舉,賢佞朱紫錯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節(jié)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jīng)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案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102光武帝所設(shè)四科,第一即為“德行高妙,志節(jié)清白”。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清白”所指,也是被舉薦者的“志節(jié)”,與孔子所謂“堅白”,后漢書所謂“貞正”、“貞白”,謚法所謂“守節(jié)”的含義均有相合之處。(原載梁安和、徐衛(wèi)民主編:秦漢研究第8輯,陜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1B. Berlin and P. Kay,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P. Kay and C. K. McDaniel,The lingu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meaning of basic color terms.Language, 54:3,1978.參見姚小平:基本顏色詞理論述評兼論漢語基本顏色的演變史,外語教學與研究1988年第1期。2英汪濤著,郅曉娜譯:顏色與祭祀:中國古代文化中顏色涵義探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07115頁。3王利器:新語校注卷上辨惑,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75頁。4后漢書卷33朱浮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142頁。5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卷16察微,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417418頁。6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卷25春官眡祲,阮元??蹋菏?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808頁。7史記卷28封禪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381頁。類似的記載又見于孝文本紀、張丞相列傳。8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卷19曾子問,十三經(jīng)注疏,第1400頁。9焦延壽著,尚秉和注,常秉義批點:焦氏易林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版,第342頁,第648頁。10史記卷69蘇秦列傳,第2245頁。11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卷74,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273頁。太平御覽卷753引文作:“局必方正,象地則也。道必正直,體明德也。其有黃黑,陰陽分也。駢羅列布,效天文也。”(李昉等:太平御覽卷753,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3343頁)12后漢書卷3章帝紀李賢注引禮緯,第153頁。13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卷8三正,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363頁。14何寧:淮南子集釋卷3天文,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166頁。15后漢書卷3章帝紀李賢注引禮緯,第153頁。白虎通疏證卷8三正,第363頁。16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63頁。17史記卷28封禪書,第1394頁。18藝文類聚卷74,第1280頁。19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第255頁。20史記卷87李斯列傳,第2546頁。21呂氏春秋集釋卷16去宥,第426頁。22后漢書卷28下馮衍傳李賢注引馮衍集,第1003頁。23蘇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卷6保位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175頁。24洪適:隸釋卷5漢成陽令唐扶頌,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61頁。25王照圓:列女傳補注卷5楚成鄭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87頁。又如,漢成帝時,湖縣三老上書為王尊鳴冤,期望“明主參詳,使白黑分別?!保h書卷76王尊傳,第3236頁)后漢書卷60下蔡邕傳說司隸校尉、諸州刺史的責任是“督察奸枉,分別白黑”(第1995頁)。26呂氏春秋集釋卷22察傳,第617頁。27焦氏易林注卷12困之同人:“昭昭略略,非忠信客。言多反復,以黑為白?!保ǖ?98頁)28呂氏春秋集釋卷13應同,第287頁。29周禮注疏卷40冬官畫繢,十三經(jīng)注疏,第918頁。30周禮注疏卷6天官冪人,十三經(jīng)注疏,第675頁。31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卷51昭公二十五年,十三經(jīng)注疏,第21072108頁。32后漢書卷28上馮衍傳,第968頁。33春秋繁露義證卷14五行五事,第390頁。34史記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2頁。35漢書卷36劉向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941頁。36徐干:中論卷下譴交,四部叢刊本。37漢書卷99上王莽傳上,第4059頁。38史記卷84屈原賈生列傳,第2486頁。39洪興祖撰,白化文、許德楠、李如鸞、方進點校:楚辭補注卷4九章章句懷沙,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43頁。40楚辭補注卷13七諫章句哀命,第251頁。41楚辭補注卷13七諫章句怨思,第247頁。42王逸注:“言己自念形體潔白,表里如素,心中皎潔,內(nèi)有善性,清明之質(zhì)也?!背o補注卷14哀時命章句,第266頁。43楚辭補注卷11惜誓章句,第230頁。44古文苑卷3,四部叢刊本。藝文類聚卷30引文作“日三省于吾身兮,繇懷進退之唯谷。彼寔繁之有徒,指貞白以為墨?!保ǖ?28頁)45后漢書卷54楊震傳,第1767頁。46三國志卷19魏書陳思王植傳,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565頁。又如漢書卷45蒯伍江息夫傳文末贊語:“書放四罪,詩歌青蠅”(第2189頁)。后漢書卷16寇榮傳:“臣兄弟獨以無辜為專權(quán)之臣所見批扺,青蠅之人所共構(gòu)會?!保ǖ?28頁)47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卷14小雅青蠅,十三經(jīng)注疏,第484頁。48楚辭補注卷16九嘆章句,第290頁。49焦氏易林注,第216頁,第583頁。類似的林辭又有卷8離之解:“飛蚊污身,為邪所牽。青蠅分白,貞孝放逐?!保ǖ?26頁)卷13革之解:“馬蹄躓車,婦惡破家。青蠅污白,恭子離居。”(第525頁)又論衡商蟲說:“讒言傷善,青蠅污白。”(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卷16商蟲,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720頁)藝文類聚卷26引丁儀厲志賦:“疾青蠅之染白,悲小弁之靡托?!保ǖ?71頁)50說文解字注,第47頁。51漢書卷48賈誼傳,第2242頁。52毛詩正義卷18大雅桑柔,十三經(jīng)注疏,第560頁。53三國志卷13魏書鐘繇傳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第392頁。54楊明照:抱樸子外篇校箋卷50自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678頁。55楚辭補注卷4九章章句懷沙,第143頁。56楚辭補注卷13七諫章句怨世,第246頁。57楚辭補注卷13七諫章句怨世,第244頁。58論衡校釋卷1累害,第11頁。59后漢書卷54楊震傳,第1764頁。60漢書卷83薛宣傳,第3387頁。61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卷3周語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108頁。62禮記正義卷38樂記,十三經(jīng)注疏,第1536頁。63呂氏春秋集釋卷17執(zhí)一,第469頁。64淮南子集釋卷19修務,第1362頁。65呂氏春秋集釋卷3論人,第75頁。66呂氏春秋集釋卷19離俗覽,第509頁。67漢書卷81匡衡傳,第3337頁。68漢書卷67朱云傳,第2913頁。又如太子庶子王生稱贊蓋寬饒“潔白公正,不畏強御”(漢書卷77蓋寬饒傳,第3246頁)。郎顗說處士漢中李固“潔白之節(jié),情同皦日”(后漢書卷30下郎顗傳,第1070頁)。69后漢書卷20祭遵傳,第742頁。70三國志卷11魏書管寧傳,第356頁。71后漢書卷54楊秉傳,第1775頁。72此處所論“堅白”,與公孫龍“堅白論”無涉。73三國志卷27魏書徐胡二王傳,第756頁。74三國志卷25魏書高堂隆傳,第717頁。75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卷17陽貨,十三經(jīng)注疏,第2525頁。76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88,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972頁。77全唐詩卷354,第3967頁。78全唐詩卷316,第3545頁。79后漢書卷38馮緄傳,第1284頁。80三國志卷26魏書滿田牽郭傳,第737頁。81三國志卷8魏書陶謙傳裴松之注引吳書,第248頁。類似記載又有,張奮“在位清白”(后漢書卷35張奮傳,第1199頁)。張磐“以清白稱”(后漢書卷38度尚傳,第1287頁)。鄧彪“在位清白”(后漢書卷44鄧彪傳,第1495頁)。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后漢書卷75呂布傳,第2450頁)。李豐“名為清白”(三國志卷9魏書夏侯玄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第301頁)。鮑勛“清白有高節(jié)”(三國志卷12魏書鮑勛傳裴松之注引魏書,第384頁)。常林“性既清白,當官又嚴”(三國志卷23魏書常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第660頁)。時苗“少清白,為人疾惡”(三國志卷23魏書常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第662頁)。82漢書卷51賈山傳,第2335頁。83王利器校注:“漢書食貨志上注:縞,皓素也,繒之精白者也。又賈山傳: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師古曰:厲精而為潔白也。楚辭九章:精色內(nèi)白。王注:其色精明,內(nèi)懷潔白。以言賢者亦然,外有精明之貌,內(nèi)有潔白之志。急就篇顏師古注:素謂絹之精白者?!保ㄍ趵餍Wⅲ蝴}鐵論校注卷5訟賢,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85頁)按:漢書食貨志上顏師古注、急就篇顏師古注皆是說絲織品顏色,且其中“精白”亦為唐人說法,王利器以此解“精白之心”,似過迂曲?!熬珒?nèi)白”出自楚辭橘頌,上文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綿陽綠卡服務管理辦法
- 宜昌物業(yè)收費管理辦法
- 托管機構(gòu)配送管理辦法
- 育兒健康教育課件
- 肥鄉(xiāng)實驗中學消防課件
- 套管培訓大綱課件
- 腸癌化療護理
- 網(wǎng)球培訓教程課件圖片
- 對口高考最難數(shù)學試卷
- 高中1到9章的數(shù)學試卷
- 打擊非法行醫(yī)非法采供血和規(guī)范醫(yī)療機構(gòu)執(zhí)業(yè)行為
- 水處理反滲透設(shè)備日常維護保養(yǎng)點檢記錄表
- 檔案整理及數(shù)字化服務方案
- 《講師技能培訓》課件
- 設(shè)備日常點檢表
-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chǔ)(課件)
- 青島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六三制)全冊課件【完整版】
- (完整版)初中生物實驗報告單
- 公司變更登記(備案)申請書
- 2023年醫(yī)技類-超聲醫(yī)學(副高)考試歷年真題集錦附答案
- 復合不定代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